第一篇:中共象山县委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决定
附件1:
县委„2007‟16号
中共象山县委 象山县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整体提高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决定
(2007年9月10日)
发展教育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十五”期间,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县”验收。为不断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整体实力,加快实现象山教育现代化,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巩固、深化、发展、提高”的八字方针,按照“以城带乡、共同提高”的基本要求,加大投入,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整体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全面建设和谐新象山作出积极贡献。
2、发展目标。到2011年,初步实现城乡之间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
——各类教育更加协调。高标准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净入园率达到99%以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和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均保持100%;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教育质量更加优良。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素质教育得到积极实施,创新教育、特色教育得到普遍重视,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教师素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性科学评价制度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城乡教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配置。着力办好 6所普通 高中、5所职业高中和3所区域性社区学院(成教中心)。各镇乡(街道)努力办好1所中心幼儿园、1所中心小学和1所中心初中。所有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面达到《浙江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九年义务教育段学校85%以上达到“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求。
——教师配置更加优化。建立健全城乡教师双向有序流动制度。全县义务段学校教师拥有高一级学历比例达到85%以上;培养造就60位市名教师、10位市名校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名教师占全县总数的30%,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进一步提高。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切实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类社会群体平等受教育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5年,农村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年。
到2016年,形成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质量优良、人民群众满意度较高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优化教育布局
3、完善城乡教育布局规划。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动趋势,科学编制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中小学校,逐步形成城乡一体、规模适度、效益较高的学校格局。
4、加强重点区域学校建设。高中段学校布局调整要突出优化、集聚、便民的原则,向中心城区和省级中心镇集聚。中等规模以上镇乡(街道)要办好1所中心幼儿园、1所中心小学和1所中心初中,人口规模偏小的镇乡可与邻近镇乡合办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心镇要办好区域重点初中;城区学校要积极发挥对全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各镇乡(街道)要建设好中心幼儿园,争取达标和创星级,努力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开放的教师聘用制度,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的新教师可先在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培养1-2年,挂职期满回所在农村学校任教。分配(调入)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农村服务期不得少于5年,鼓励教师在农村长期任教。建立城乡学校教师双向有序流动制度;建立市县名师、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制度,每学年在农村学校累计服务时限不少于50课时;申报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服务2年以上。加强师德教育,增 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职公办教师一律不得参与有偿家教和违规办班。加大教师任职考核力度,经考核,不适合在教育岗位的,实行离岗退养、转岗、培训或待岗,直至解聘。
6、高标准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队伍,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定教师培训规划,以三年为周期,对全县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网联计划,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名师、特级教师的传教帮带作用,全面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培训经费由县财政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比例逐年安排到位。
7、完善校长队伍管理制度。健全校长培养任用机制,通过任职资格培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职业校长。改革校长选任制度,探索委任与聘任相结合的校长任命方式,实行校长轮岗制。推行校长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设立校长专项奖励基金,加大校长办学业绩考核奖惩力度。
8、设立政府奖教专项经费。2008年,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奖励,以后每年按10%的幅度递增,5年内达到3000万元。各镇乡(街道)也要安排专项配套经费,加大对教师的奖励力度。政府奖教专项经费发放向一线教师、农村教师和优秀教师倾斜。增加骨干教师专项奖励资金,加大对特级教师、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奖励力度。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9、实施农村教师“安心工程”。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城乡统一的教师奖金、福利标准,加大对农村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对师德高尚、业绩卓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各镇乡(街道)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重视帮助解决交通、住房等问题。
四、深化教育改革
10、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政府对全县基础教育承担主要管理责任和财政保障责任;各镇乡(街道)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并不断完善,逐步 推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增加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学校和托幼园所的监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
11、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学业考试的导向作用,突出基础教育水平评价测试功能,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增强考试过程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的服务功能。中小学招生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招生政策透明化、招生信息公开化、招生程序规范化。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努力遏制择校现象。省级重点中学招生实行保送、切块等办法,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切块定向到校,不在户籍地所属学区就读初中的学生,不得享受省一级重点中学切块招生待遇。
12、推进办学评价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突出学校办学水平、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建立从起点看变化、从入口看出口的评价激励机制。实施学校创优工程,推动校本管理,鼓励学校发挥特长、创出特色,变单纯的升学竞争为学校综合能力和办学特色的竞争,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3、牢固确立素质教育理念。以素质培养、学生发展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质量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成长,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权利和身心不受侵害,并将其作为评价学校、教师教育业绩的重要依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14、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公安、法院、司法、教育等部门要合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建立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法庭等途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15、稳步推进新课程实施。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加快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按照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 程要求,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术支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采取开设网络远程优质课、制作名师示范课等形式,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对农村学校的输出渠道,加强教科、教研员对农村学校的教科研指导,每个教科、教研员每学年在基层学校累计指导时限不少于300课时。
六、增强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16、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确保教师工资、奖金福利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逐步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新增的教育投入要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
17、健全学校建设保障机制。中小学校舍维修建造、教育设备添置资金以县为主,校舍维修建设经费列入专项预算,并逐年增长。税费改革后,县、镇乡(街道)在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必须全额用于学校基本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城区发展规划,城镇新建居住区建成的配套幼儿园由开发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给教育部门永久办学使用。各镇乡(街 道)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优先利用原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所有闲置校产处置必须报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国资部门批准,所得收益用于教育事业。
18、落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受教育的各项政策。对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子女、残疾学生、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因病因灾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学生,给予免除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住宿费,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所需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优先保证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认真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
七、营造教育均衡发展良好环境
19、建立健全教育均衡发展领导机制。县政府建立教育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镇乡(街道)要制订、落实本区域总体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它列入各镇乡(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干部考察内容。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职 能,加大督促、协调和管理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
20、形成全社会合力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局面。宣传、发改、财政、人事、规划、建设、国土、公安、文化、团委、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配合支持,积极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合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
(此件发至各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主题词:教育事业 均衡发展 决定
中共象山县委办公室
2007年9月10日印发
(共印650份)
第二篇: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此次省计生检查需要对镇(街道)领导进行闭卷考试,内容为(关于加强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请各位领导熟悉相关内容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
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为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实际,就加强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省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新跨越,珠三角地区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其他地区基本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人口总量保持惯性增长,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影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促落实,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环境。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把适度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素质、优化的人口结构、合理的人口分布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11亿人以内;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0‰以下;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深化人口文化建设,群众依法生育观念进一步增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完善城乡一体化、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全面推进人口服务管理现代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突出重点任务
(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镇(街)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村(居)无政策外出生活动。完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例会制度,推动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工作后进地区的帮扶,引导基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人口计划。
(二)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协作机制,将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稳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面。逐步为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实施重大疾病免费筛查和防治,定期为65岁以上老
人免费开展健康检查。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试点工作。积极推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创新。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人口文化、技能、道德素质。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卫生、人口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民政、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实行标本兼治。卫生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信息共享和定期(每季度)通报制度。建立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联合执法制度,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打击行动。加强对B超购置使用和终止妊娠药物的监管。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等违法行为。实施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人口计生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
(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深化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均等化服务。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落实双向服务管理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整合人口计生、城市管理、公安、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资源,大力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联互通和异地查询,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五)深入实施幸福家庭促进工程。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重点,广泛开展幸福家庭建设。继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
孩”、“青春健康教育”等活动,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倡导负责任的婚育行为。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服务网络作用,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
(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培训示范项目,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老年人的能力。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探索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料的新模式。
(七)不断完善“惠一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适时将配偶一方为农村人口的家庭纳入奖励扶助范围。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建立扶助标准随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提高的定期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着力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率。
(八)全面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报制度。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制度改革,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建立健全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覆盖全体公民全生命周期的全员人口数据库。
(九)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深入研究人口发展现状,合理预测人口发展态势,为完善生育政策、实现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加强人口规划的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制定人口发展评估体系,开展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切实加强人口限制区、疏散区、稳定区和聚集区建设研究,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
(十)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力度,构建“省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地级以上市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市,县(市、区)推进优质服务全覆盖,镇(街)开展文明执法,村(居)实行村民自治”的“五级联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党委、政府都要有领导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本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报告。按照“分线考核、分区考评、分类指导、综合评估、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分别进行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把领导干部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内容。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问责制度,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人口严重失控的地方,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其党纪政纪处分。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兼职单位职责,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按照“财政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实现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不低于50元。实施人口和计划生
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免费服务项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专项经费及时落实到位。
(三)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要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稳定。市、县(市、区)、镇(街)应科学配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量,加强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及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建设。
第三篇:中共广东省委_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
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为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实际,就加强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省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新跨越,珠三角地区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其他地区基本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人口总量保持惯性增长,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影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促落实,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环境。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把适度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素质、优化的人口结构、合理的人
口分布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11亿人以内;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0‰以下;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深化人口文化建设,群众依法生育观念进一步增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完善城乡一体化、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全面推进人口服务管理现代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突出重点任务
(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镇(街)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村(居)无政策外出生活动。完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例会制度,推动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工作后进地区的帮扶,引导基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人口计划。
(二)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协作机制,将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稳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面。逐步为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实施重大疾病免费筛查和防治,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展健康检查。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试点工作。积极推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创新。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人口文化、技能、道德素质。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卫生、人口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民政、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实行标本兼治。卫生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信息共享和定期(每季度)通报制度。建立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联合执法制度,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打击行动。加强对B超购置使用和终止妊娠药物的监管。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等违法行为。实施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人口计生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
(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深化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均等化服务。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落实双向服务管理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整合人口计生、城市管理、公安、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资源,大力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联互通和异地查询,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五)深入实施幸福家庭促进工程。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重点,广泛开展幸福家庭建设。继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青春健康教育”等活动,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倡导负责任的婚育行为。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服务网络作用,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
(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培训示范项目,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老年人的能力。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探索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料的新模式。
(七)不断完善“惠一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适时将配偶一方为农村人口的家庭纳入奖励扶助范围。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建立扶助标准随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提高的定期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着力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率。
(八)全面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报制度。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制度改革,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建立健全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覆盖全体公民全生命周期的全员人口数据库。
(九)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深入研究人口发展现状,合理预测人口发展态势,为完善生育政策、实现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加强人口规划的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制定人口发展评估体系,开展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切实加强人口限制区、疏散区、稳定区和聚集区建设研究,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
(十)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力度,构建“省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地级以上市创建综合改革示
范市,县(市、区)推进优质服务全覆盖,镇(街)开展文明执法,村(居)实行村民自治”的“五级联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党委、政府都要有领导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本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报告。按照“分线考核、分区考评、分类指导、综合评估、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分别进行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把领导干部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内容。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问责制度,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人口严重失控的地方,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其党纪政纪处分。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兼职单位职责,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按照“财政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实现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不低于50元。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免费服务项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专项经费及时落实到位。
(三)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要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稳定。市、县(市、区)、镇(街)应科学配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量,加强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及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建设。
第四篇: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姚村镇人民政府 我镇位于太行山东麓、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畔,距林州市区北1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01.5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8.07万口人,4.7万亩耕地。2006 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完成 64.4 亿元,国地两税完成8464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89元,2006年,全镇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十位。近年来,我镇先后荣获“省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中州名镇”、“中国乡镇之星”、“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2004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1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随着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步入了健康、和谐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镇共设3所初中,2所九年制学校(其中寨底学校是初中入学高峰时临时增加的初中班,现高峰期已过,明年将被撤除),初中教学班共61个,在校学生3378人,设小学33所,教学班203个,其中完全小学21所(含九年制小学部2所),教学点12个。在校小学生5487人。全镇中小学在编教职工544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 195人,小学专任教师311人。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了全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镇上下同心同德,教育事业协调发展。1995年,我镇的“两基”工作代表林州市接受省政府验收合格,安阳市政府为我镇颁发了“普
-1- 及九年义务教育合格证”。几年来,我镇没有因为“两基”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固步自封,而是奋发进取,不骄不躁,朝着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更高目标扎实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01年,我镇被安阳市教委、人事局、财政局、发改委联合表彰为全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被评为安阳市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安阳市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先进单位、安阳市扫盲及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2001年以来,我镇连年荣获林州市教体局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林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为构建林州和谐教育,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就我镇的“两基”工作基本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两基”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2004—2005学年以来,全镇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5.3%、96%、96.3%、97.04%。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为 82.14%、82.7%、83.3 %、80%。
2、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年,小学无一辍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2.55%、2.63%、2.83%。3、2004—2005学年至今,全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86%、88%、90.26%。
(二)师资水平1、2007年,全镇初中专任教师195人,学历合格率 100 %;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79人,高层次学历合格率40.5%。
-2-
2、全镇小学专任教师311人,学历合格率100 %,其中,专科以上人数208人,高层次学历合格率66.9 %。
3、中学校长5人,小学校长4人,均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其中4名中学校长已参加了提高培训。4、2001年以来,全镇新补充教师46人,全部达到合格学历。
(三)办学条件
1、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我们大力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已先后撤除1所初中和15所小学,学校设臵和布局更加合理。
2、全镇中小学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持续达标,中学生均建筑面积达到6.7m2;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达到6.11m2。中小学校均无D级危房。
3、镇第一初中、姚村中心小学教学仪器达到二类标准,其余中小学均达三类标准。为适应新课标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又加大投入,添臵教学仪器,镇一中和姚村小学基本达到2006年《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方案二配备要求。
4、全镇初中生均图书达到17册;小学生均10.8册。
(四)教育经费
2004—2006年,教育经费持续实现三个增长。三年的国拨教育事业费分别为763.1万元、854.6万元、1059.4万元。三年
-3- 的小学国拨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541.1元、680.8元、988.7元;三年的中学国拨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044.6 元、1131元、1286.2元。三年的小学国拨生均公用经费分别得到10元、10元、23.6元,中学国拨生均公用经费分别得到15元、15元、36.25元。在教师工资发放上,自2002年1月起,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上划到市统一管理,实行银行代发,逐步拉平了城区教师和农村教师的工资差别,全镇中小学教师都能够按月足额领到工资,从无拖欠现象。从2006年7月起,全部按照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落实了工资标准。从今年元月起,教师每人每月又增加津补贴200元,其中50元用于绩效工资,年底一次结算。2007年,全镇中小学全部免除了杂费,享受免除课本费的2317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92人。
(五)教育质量
我镇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开全了所有课程。我们把中小学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广泛开展了中小学体育活动,每年以镇举行两次大型运动会。在全市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上,我镇连年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坚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2005学年至今,全镇初中毕业率分别达到 95.6%、95.3%、96.46%。小学毕业率均为100%。
(六)不断巩固扫盲成果,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4- 1993年10月,经林州市人民政府考核验收,我镇达到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94年以来,我镇的扫盲工作重点就转向了提高青壮年非文盲率和农村成人教育。镇党委、政府根据换届人员变动情况,对原扫盲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调整,组成了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逯保军为组长,副镇长吴瑞军、中心校校长郭用成为副组长的成人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副镇长吴瑞军为镇成人学校校长,中心校确定了成教专干,配备了4名专兼职教学人员,各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民技术学校或教学点。镇成人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市第四职业高中的教学资源优势,根据农民需要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培训工作,有力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到2007年8月底,全镇青壮年人口共46254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9%,回乡知青培训率达到100%,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60期,培训人数8335人次。
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工作目标,落实“五个到位”。
1、广泛宣传,认识到位。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是落实“科教兴镇”战略的具体措施,是加快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每年的九月份定为“两基”宣传月,利用“国际扫盲日”、各种会议、黑板报、橱窗、宣传车、标语、印发宣
-5- 传材料、举办《义务教育法》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强大声势。通过广泛宣传,镇村干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抓住核心,建档到位。普及程度是“两基”工作的核心指标。我镇紧紧围绕提高普及程度这个核心,首先从学校管理层面狠抓落实。对提高普及程度实行目标责任制,镇中心学校与各校校长签订目标责任状,校长与各班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所有适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完。其次,严格学生户籍管理。镇中心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的几项规定》,提出了学籍管理的具体要求,规范了在外借读、转出、转入学生的相关手续。其三,对中途辍学的学生,学校和教师采取走村入户、耐心家访、亲切交谈、关爱救助等方法,反复动员返校学习,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我们除按政策实行“两免一补”外,还和企业知名人士联系,对30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了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保证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就读。对社会上违法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政府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其四,规范建立“两基”档案。各行政村、学校把实施“两基”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逐年归类整理,健全了档案。为确
-6- 保数据准确,全体教师下村入户调查核实6—50周岁人口受教育基本情况,确保公安户口、档案数据与实际人数相吻合。做到了内容清晰准确、分类科学、核查方便。
3、突出重点,投入到位。集中资金,完善学校内部设施,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重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经费的效益,镇中心校以镇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分校核算”的财务管理新体制,严格控制非教学性支出,合理支配办学经费,逐年添臵内部设施。仅今春以来,全镇中小学就集中投入资金52.8万元,增添了内部设施。新购图书26000册,新购音体美、电教器材、理化仪器、体育器材5200余件,新增实验室8个,新购实验台144个,新增图书柜、仪器柜40个,改建学生运动场6850平米,使内部设施基本得到“两基”标准。
4、加强领导,管理到位。镇政府和各村,根据班子换届情况,及时调整了“两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村主要领导任组长,切实履行了抓好“两基”工作的主要职责。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高度重视师生安全工作,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十不准”要求,用行政手段强力干预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特长。充分利用学校图书、仪器设备等资源,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
-7- 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创设优美的环境。高度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就近为他们提供入学条件,确保他们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5、严格标准,督查到位。为确保“两基”工作质量,我们按照验收标准,组成专门人员,深入每一所学校,进行全面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当场反馈,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全镇通报批评;成绩突出的,给与大力表彰。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们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极好机遇,通过向上争取、政府投入、村委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230余万元,大力实施危房改造,新建了4所小学和镇一中学生宿舍楼、姚村小学办公楼、镇三中学生食堂。我镇中小学原有的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新的活力
2004年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镇按照设施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应用是目的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制度建设、工程应用这两个重点。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各项管理制度、印制了各种应用表册,狠抓了人员素质的培训与提高。用制度激励教师广泛参与应用的积极性。通过举行公开课、示范课,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远程教育的实施,为农村教
-8- 育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5月,河南省在安阳市召开全省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与会人员观摩了我镇南洼、李家岗、五中三所学校,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四)、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为“两基”工作奠定基础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两基”工作的基础。我镇十分重视发展幼儿教育,除在镇政府所在地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外,还在西丰、井湾等人口多的行政村设立公办幼儿园,其它小学设立学前班,并配备专职幼儿师资,保证了幼儿就近入学。同时,我镇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幼儿园,截止目前,全镇民办幼儿园已发展到42所。为保障教育质量,从2004年起,我镇对民办幼儿园、统一纳入镇中心校管理。从建园申报、幼儿入学注册、教材的选择征订、幼儿教师的培训、幼儿园用车到幼儿园业务指导都实施统一管理。全镇幼儿园注册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0%左右。
(五)、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我们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针对我镇边远学校教师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我镇把均衡配臵师资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运用激励机制引导青年骨干教师自愿到薄弱学校任教,为整体推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去年和今年暑期,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自愿参与支教行
-9- 动。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还把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充实调整学校领导班子作为工作重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与优质学校的差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镇的“两基”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着不小困难,尤其是教师的合理配臵,薄弱学校还需要充实更多的青年骨干教师。二是学校图书数量虽然达标,但部分学校图书质量偏低、使用率不高、工具书不全;三是学校仪器设备按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缺口。四是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依然存在,控辍保学不能懈怠。五是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依据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这次国家督导团对我镇“两基”工作进行督导,将对我镇的教育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正视困难和问题,力争使我镇的“两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 0 0 七 年 十 月
-10-
第五篇:对峄城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对峄城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事业 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中小学70所,幼儿园81所。中小学在校生43141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3670人。全区在编教师3911人,其中高中教师316人,职业中专教师140人,初中教师1375人,小学教师1858人,幼儿教师222人。从年龄结构上看,30周岁以下者554人,占14.17%;31—40岁者1752人,占44.79%;41—49者838人,占21.42%;50岁以上者767人,占19.62%。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1559人,占39.86%;大专1435人,占36.69%;中专890人,占22.76%。近年来,峄城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在教师待遇落实、办学条件改善、规范化学校创建等方面的成绩突出,位居全市前列。
(一各级领导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2009年教师月平均增资716元,并逐步解决了广大教师的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金问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区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把教育工作的各项指标纳入镇街考核范围,并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激发了各级各部门抓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一是狠抓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改造危房和
薄弱学校。2005年以来,完成了对30余所村小,3所初中,2所农村高中的调整合并。二是不断充实内部配套措施。全区学校内部设施配置基本上达到了相应标准,顺利通过省“普实”验收。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建设多媒体教室137个,购买微机1043台,初中、中心小学和较大规模的村小实现了校校通,成为全市第一个消除农村计算机空白学校的区(市。三是全力抓好学校危房改造。新建校舍4.1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20多座,使全区的中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投资101万元购置空调372台,解决了21所农村学校的供暖问题。启动了合格学校建设工作,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20所合格学校。
(三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加大。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实施规范化办学。目前,已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9所,市级规范化学校32所,枣庄市环境育人学校7所,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2所,枣庄市教学示范化学校4所,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化学校1所,枣庄市普通话示范校园4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每所学校都能看到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教室内、走廊里、校路旁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充满着文化气息。
(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教师竞聘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流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区直学校选取11人参与交流,选取3名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安排38名教师到区直学校锻炼学习。深入开展了师德建设年活动、教师向社会公开承诺活动,努力在以德育人上下功夫。开展读书活动、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培养培训教师,教师素质明显提高。现
有省级教学能手7人,市级课改标兵140人,有2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2009年十佳创新人物(班主任系列。重视教育干部的培养工作,2008年以来,有1名校长被评为齐鲁名校长,有3位校长被评为枣庄市创新型校长。
(五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和全员育人活动,学生的道德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自2005年来,高中学校共有3133同学考取本科院校,其中清华、北大3人。初中小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近几年中考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都位居全市前一、二名。全区体育成绩突出,多次代表市参加省体育比赛。
(六职业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将十中、二十一中并入职业中专,优化了师资队伍,给学校注入了生机。近年来,区职业中专共投资1000余万元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目前正在与台湾商洽合作办学事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金寺中学有49名教师,45岁以上的就有17人。特别是偏远小学教师年龄多在50岁左右。有的乡镇教师结构不合理,三分之一师范院校毕业,三分之一民师转正,三分之一是职业中专毕业的。由于教师流动不大,教师长年在一个学校工作,缺乏激情和活力。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师资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教师配置不均衡,人员富余和短缺的现象并存。有的偏远小学一个教师代几门课,信息技术、音、体、美、英语教师缺
口较大。
二是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设施条件还需改善。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其知识储备、教育教学能力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农村大部分教师在接受新知识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方面能力有限,兴趣较低,致使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大多数教师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致使课堂教学容量小,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理想。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学校基础设施配备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改善。
三是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相对薄弱,教育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区虽然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底子薄、基础差,现有的教育教学设备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专业课教师偏少,实习实训设备匮乏,教学方法陈旧,使职业教育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幼儿教育的办学条件差,急需改善,幼儿教育的标准化程度低,附设园和民办幼儿园多,有一半的幼儿教师为代课教师,且待遇低,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几点打算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应该树立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观念,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具体来说,要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高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水平
一是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实现优先、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就近入学原则,免收学杂费和借读费,严禁捐资助学与录取学生挂钩,严禁以任何名义举办重点校和重点班。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和评价体系。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约束教育教学行为,引导学校和教师把全部精力用到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上来,严厉打击有偿家教,推销资料和加班加点行为。三是深化考试及评价制度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学段日常考试无分数和作业多元化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考改革,采取将优质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办法,推行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整体教育资源配置水平
一是做好合格学校和各级各类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投资800万元用于第二、三批40多所义务教育段合格学校创建;落实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小学5万元,中学10万元奖补政策,激励学校开展创建活动。2010年完成1所小学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和1所小学、2所初中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任务;2010年枣庄一中等4所学校要完成省级规范化学校复评任务。全面启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年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确保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继续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危房改造、仪器更新和农远工程实施,2010 年内完成 2 所农村小学撤并 任务,计划投资 700 万元完成 9 所学校维修改造任务,按计划完成 校舍安全改造任务。计划投资 120 万元采购空调 400 台,为 30 所农村 学校改善取暖条件。投资 400 万元,购置微机 1000 台,确保全区中小 学均建起符合标准的微机室及参加省规创建和复评学校班班配备多媒 体,教师人手一机。按计划完成音、体、美、卫器械的配备任务。落实 配套资金,完成 26 所小学仪器更新配套任务。全面开展
市级实验室建 设和实验教学示范校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基于互 联网的农远工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分期分批对教育干部和管理人员进 行信息化培训,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益。三是进一步提升城区教育水平。加强对城区学校管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力度,投 资 2950 万元建设第二实验小学和幼儿园,提升城区学校服务水平,解 决实验小学班额过大问题。一中要完成投资 1000 万元的新教学楼建设 工作,区职业中专完成投资 100 万元的餐厅建设工作。
(三)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幼儿与职业教育发展 优化教育结构,结构 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关爱特殊教育。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加大 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力度,规范附设园办园行为,努力改善办园条件。认真执行《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确 保全体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并享受免费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中专办学条件。加强与台湾职业 学校的联系,扩大对外交流,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加强校校联合,努力 开设与我区重点产业关系紧密的专业。强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强校内
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强化实训基地的教学作用。全力抓好中职招生工 作,努力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三是加强镇(街)成教中心基础能 力建设。开展合格成教中心创建活动,切实发挥成教中心的社会教育功 能,推进农村成教中心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积极促进各成教中心在示 范化项目开发、社区教育、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一是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开办网上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家长委 员会,让教师、家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活动,构建新的德育网络平台。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三项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环境育人星级学 校评选,引导学校加强环境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二是扎实开 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在努力构建“三全”(全员、全校、全方位)育人模式基础上,更加突出“三化”(个性化、亲情化、智慧化)育人,加强“导师制”子课题研究。启动六百(百名优秀导师评选、百名受导学 生评选、百名优秀导师案例评选、百个育人子课题研究、百场导师制工 作报告会、百个导师制工作优秀家庭评选)系列评选活动。三是全面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建立多元目标培养体系。
抓 好中小学校内劳动场所建设,开展中小学实践与创新技能比赛活动。重 点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 2+1 项 目优秀学校评选活动。四是建立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激励机制。鼓励镇(街)和学校在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结合自身实 际,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推动“一镇一品、一校一品”工程 实施,鼓励学校积极打造品牌,争创省、市级教学示范化学校。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育人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扎实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倡 树师德先进典型,加强师德宣传,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核管理,不断 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创新教师培训、名师培 养机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素质提 高工程。积极组织开展送课下乡、结对帮扶和专题讲座等教育教学活动。继续举办系列名师评选活动,建立分梯层、成序列的名师评选机制,更 好地发挥名师辐射、带头和引领作用。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 补充优化机制。加强对农村教师编制的管理,完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 制,建立农村教师在不同学校间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师资源优化。继续 采取公开考招方式,做好教师补充工作,特别是农村小学的音乐、美术、体育、微机、英语教师的补充工作。四是加强教育干部管理。把思想作 风建设、行政能力建设和抓落实的良好习惯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内 容,加强对教育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加强对 以身作则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的考核与测评。建立和完善 区域内校长的定期交流制度,进而提高教育干部的整体管理水平。五是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真正将 教学常规各环节的要求变成教师自己的高效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聚焦课堂,积极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全社会追求的目标。下一步,将在 整体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励学校办出优势 和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态势,促进全区教育事
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