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时间:2019-05-13 05:3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第一篇: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市农机主管局:

最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下发了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苏农产业办〔2006〕6号,通知文本已公布于江苏农业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为便于各地做好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关于农机项目申报指南的补充说明

(一)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1、水稻机插育秧配套精少量播种机示范推广

(1)实施内容与要求:对省内开发的水稻机插育秧配套精少量播种机进行布点试验,考核其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优选适用机型进行示范推广,研究制定机械化育秧播种操作规程。要求示范推广机具不少于20台(套),台机作业面积不少于100亩。

(2)申报单位:以省级农机科教单位为主体,联合市县农机推广部门共同申报。

(3)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1项。在苏南、苏中、苏北布点。

2、新型高效水稻种植机械中试熟化与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为加速本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步伐,在苏南、苏中、苏北选择布置3~5个点,对省内自主研制开发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的步进式插秧机、新型水稻直播机等水稻种植机械进行试验示范,重点考核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提出改进设计意见,并进行技术完善与熟化,扩大示范面积。要求中试样机不少于10台,台机试验面积不低于100亩,根据有关标准提交详尽的试验数据和试验分析报告,研究制定出水稻直播机操作规程和农艺技术规范。相关企业形成年产50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

(2)申报单位:以农机科教单位为主体,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申报。(3)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20~30万元。

(4)计划立项:2~3项。在苏南、苏中、苏北分片实施。

3、油菜(蔬菜)移栽机械化技术开发与试验

(1)实施内容与要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关键部件研究创新,开发出本省适用的油菜、蔬菜兼用型育苗移栽机械。完成样机性能试验、生产试验,累计试验面积不低于150亩;提交研究报告和试验报告、油菜(蔬菜)移栽机操作规程、配套农艺技术规范及产品标准草案;样机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2)申报单位:以省农机局农机列名联系企业为主体,联合科教、推广单位共同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1~2项。

4、油菜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在油菜主产区,整合现有机械技术,开展油菜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个,试验示范面积累计超过500亩,总结形成相关技术规程。

(2)申报单位:以油菜主产区市县农机推广单位为主体,联合科研单位、院校共同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2~3项。

5、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引进与集成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引进玉米生产种、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开展玉米生产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方面的研究,配套集成玉米机械化生产实用技术体系,探索促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有效运行模式。建立玉米生产关键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点,完成试验示范面积不少于200亩,研究制定出相应农机、农艺操作规程或技术规范。

(2)申报单位:以市县农机推广单位或企业为主体申报。(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30万元。(4)计划立项:1~2项。在苏北地区实施。

6、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试验研究

(1)实施内容与要求:围绕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针对品种选育、肥水运筹、栽培模式等关键农艺技术措施开展配套试验研究,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提高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和适应能力。每项技术研究要求布点2~3个,完成相关技术试验,提交试验研究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相应机械化技术配套农艺技术要点或规范。

(2)申报单位:以农机科教单位为主体,联合市县推广部门共同申报。(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2~3项。

(二)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农机化技术

1、花卉苗木生产过程关键机械化技术开发试验与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引进、试验现有花卉、苗木生产机械化技术及设备,进行组装集成与示范,研究制订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实施花木栽植、植保、修剪等环节机械设备的二次开发,提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各类机具性能指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花木生产单位面积省工节本10%以上。

(2)申报单位:以农机科教单位或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推联合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2~3项。在苏中、苏北地区实施。

2、蔬果茶及特经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

(1)实施内容与要求:引进或研究开发蔬菜、水果、茶叶及大蒜、牛蒡等特种经济作物栽植、管理、采收、清洗、清选、分级等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及设备,进行试验示范及产业化开发,集成技术体系,提高蔬、果、茶及特经作物的生产力水平。开发的样机设备性能指标符合生产要求,研究制订产品企业标准,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示范面积不少于500亩,总结形成机械化技术操作规程。

(2)申报单位:以农机企业或科教推广单位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推联合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30万元。(4)计划立项:2~3项。在省内相关主产区实施。

3、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开发、集成与示范(1)实施内容与要求:针对中小规模畜禽、水产养殖,集成现有的机械化技术及设备,试验、开发禽房(畜场、鱼塘)环境简易化控制、饮水供应、疫病防治、个体信息采集、畜禽粪便处理、饲料投放、增氧等适用机械化技术及设备,并进行有效集成,改善养殖环境和条件,建立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平台。

(2)申报单位:以农机科教单位或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推联合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30万元。(4)计划立项:2~3项。

4、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引进、试验、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针对近两年我省开发和引进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成果,在优势农副产品产区布点试验,完成相关技术设备的性能测试和生产考核;开展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总结形成不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规范。每类机械化加工技术通过试验示范集成技术体系1个,示范辐射面积1000亩以上。

(2)申报单位:以农机科教推广单位或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推等单位联合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2~3项。在优势农副产品产区实施。

5、现代高效农业配套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1)实施内容与要求:根据不同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和建设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的要求,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实施全省高效农业百项工程,配套跟进农机化技术,选择发展有基础、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特色主导产业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实现农机化技术创新与升级,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机化发展。每个基地建设规模不低于1000亩,示范辐射面积10000亩,完成相关机具的配备、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集成机械与农艺技术,形成技术规范,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2)申报单位:以市县农机推广单位或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推联合申报。(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左右。

(4)计划立项:3~5项。分苏南、苏中、苏北三片实施。

(三)资源节约型农机化技术

1、农作物植保机械选型试验、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选择几种现有高效新型植保机械进行试验示范与选型,提出优选方案和改进设计意见。建立试验示范点3~4个,每点规模不低于250亩,制定适应规模化机械植保技术规范或标准,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申报单位:以农机推广单位为主体,联合企业共同申报。(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左右。

(4)计划立项:2~3项。分苏南、苏中、苏北三片实施。

2、新型高效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开发与试验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开发高效秸秆还田整地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机具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相关技术标准,并形成产业化批量生产能力。在全省布置试验示范点4~5个,试验样机不少于10台(套),台机试验示范面积不低于200亩。通过扩大示范推广,熟化、完善秸秆还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技术。

(2)申报单位:以省市县农机科教单位为主体,联合企业、院校等单位共同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左右。

(4)计划立项:2~3项。分苏南、苏中、苏北分片实施。

3、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机械化技术集成及示范

(1)实施内容与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研究开发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技术,将麦草资源利用与轻简稻作有机结合,形成稻作技术新亮点,为解决麦草焚烧、资源利用、培肥沃土、优化环境、简化稻作提供新型适用技术。累计试验示范面积5000亩,辐射面积10万亩;每亩麦草还田量300-350公斤;埋草耕整一次耕整平整率达80%左右;推行机械耕整、机械插秧、机械直播等轻简稻作技术,减少活劳动投入35%左右;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2)申报单位:以市县农机科教单位为主体,联合企业、院校等单位共同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左右。(4)计划立项:1~2项。在苏中、苏南地区实施。

4、适用新型河塘清淤、沼气清渣机械化技术开发与试验示范(1)实施内容与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对取泥、送泥和堆泥装置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与集成,开发新型适用、操作简便的河塘清淤机械,进行中试熟化,改进、完善样机,制定操作规程,扩大示范;开发低成本实用型成套沼气渣清理设备,进行中试及示范应用,降低沼气用户清渣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样机设备中试台数不低于5台(套),清淤机台机作业面积不低于5公顷。

(2)申报单位:以农机科教单位或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推联合申报。

(3)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30万元。(4)计划立项:2~3项。在苏中、苏北地区实施。

(四)其他适用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

除上述重点支持方向之外,鼓励各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进、开发一些本地区或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要求每项技术设备须完成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试验考核;累计试验示范面积不低于200亩;总结形成适合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规范或操作规程。

1、申报单位:农机科教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

2、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30万元。

3、计划立项:3~5项。

二、关于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申报项目必须在指南范围内。

(二)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掌握所申报项目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前期研究、开发工作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开发条件,具有一定的资信等级,产权清晰、经营状况良好;联合申报项目的,第一申报单位须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经费比例、知识产权权属等。

(三)项目首席专家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以往承担实施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未按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或实施效果较差的单位,以及有不良信用行为的项目首席专家,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四)各市按照省下达的项目资金控制指标1:1.2的比例申报有关项目。各类市场主体申报的项目,财政资金与自筹资金比例苏南地区不得低于1:3,苏中、苏北地区不得低于1:2。

(五)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申报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择优筛选出项目,经县(市、区)级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各市农机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查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省直单位申报的项目直接报省农机局、财政厅。

(六)各市农机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苏农产业办〔2006〕6号通知和本补充通知要求,认真筛选,优中选优,在申报项目的质量与数量上严格把关,原则上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市申报农机三项工程项目不超过4项,较小的市不超过3项,省级单位申报项目不超过2项。

(七)材料要求:

1、市政府统一申报公函2份。

2、三项工程农机项目汇总表3份;项目申报书一式10份(含相关附件材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1份。上述文本须同时报送电子版。文本格式可从江苏农机化信息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上下载。

(八)各市项目报省截止时间为2006年6月30日,愈期不予受理

第二篇:关于做好2012年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

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农委(农林局、农业局、林牧业局)、财政局,省有关单位:

为提高项目实施成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今年省对部分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类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要求,以循环农业理念为指导,突出生态、经济、社会三赢的目标,通过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节能减排,推动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并重转变,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扶持原则

(一)突出农业节能减排,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根据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变化现状,扩大扶持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建设,扶持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集中供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的建设,促进农业节能减排与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整治 1的有机结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突出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合。扶持建设秸秆规模化饲料加工、秸秆收贮、秸秆预处理、秸秆固化、秸秆覆草、秸秆食用菌等项目。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在秸秆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上求突破。支持规模化秸秆利用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促进秸秆有效利用,进一步提升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改善因秸秆焚烧和秸秆乱抛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和水体污染。

(三)突出生态农业循环发展,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有机结合。扶持开展设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大田循环农业及秸秆生态种植等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转变为有效利用,达到农业节本增效。突出把循环利用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引导方向。通过项目引导和政策激励等手段,以项目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种形式的循环利用农业模式,切实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把生态循环农业做大做强。

三、申报要求

(一)切实加强项目申报前期论证。各地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项目前期论证,所有项目申报前都要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指南要求进行遴选,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坚决予以淘汰,确

保全部申报项目实施基础扎实、申报条件充分、预期成效显著。重大项目要实行专家综合评审机制,除评审项目申报材料外,必须赴项目现场勘察,实地评审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申报条件的充分性。项目申报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如实编报项目申报材料,充分收集、报送相关补充证明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以前未通过项目验收或项目审计、检查评价较差的单位,不得申报今年项目。项目一经申报立项后,省原则上不接受项目变更申请。

(二)认真做好项目绩效目标申报。为从源头加强项目绩效管理,项目申报单位在申报《农业财政项目申报标准文本》(见附件4)及相关补充证明材料的同时,必须在同步报送项目绩效目标。今年,省将项目绩效目标申报与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相衔接,并继续作为项目立项、考核验收及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各地主管部门要按照“科学合理、高低适度”的要求,督促项目申报单位认真填报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加强审核把关,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值”不得低于省定“基准值”(详见附件3)。

(三)严格按要求申报项目和材料。各县(市)项目由县(市)直接报省,同时抄报省辖市农业部门;市辖区项目由省辖市报省;省级单位直接报省。所有项目申报由县、市相关农口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项目申报需报送相关农口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申报文件、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及相关证明材料。项目申报材料一式3份,分别报省农委

计财处(2份)和省财政厅农业处(1份)。在报送纸质申报材料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江苏农业网

()“行政审批”栏目下的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财政支农管理系统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4月30日。凡不通过网上申报或逾期申报的项目,省一律不予受理。

省农委联系人:陈华、冯军阳、汤立斌,025-86263714、86263229;省财政厅联系人:尤兆祥、王芃,025-83633155。

附件:

1.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指南(公开)

2.2012年规模养殖场申报规模要求及建设标准表

3.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绩效指标表

4.2012年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汇总表

5.农业财政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第三篇:关于做好2013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3农业龙头企业

技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农经办:

为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快农业龙头企业技改进程,决定开展2013宁波市级、余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工作。

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技改申报要求填报《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表》和《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投资计划表》,填写务必精确、细致,2013技改项目时间段为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请各乡镇(街道)于2013年4月10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报市农林局,要求同时上报电子文本和《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管理责任书》一式三份(要求A3纸打印),上报的表格和资料必须规范、齐全,逾期不予办理。

余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技改申报填报《余姚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表》和《余姚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投资计划表》一式三份,填写务必精确、细致,2013技改项目时间段为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请各乡镇(街道)于2013年4月10日前报市农林局,要求同时上报电子文本,逾期不予办理。

联系人:沈周林联系电话:62830919

附件:

1、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材料

2、余姚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材料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局(委)、财政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财政局,各省管县农业(畜牧)局、财政局,省级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11年,我省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按照“把思路抓成典型,把典型提升为模式,把模式规范成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以方案落实项目”的思路,宏观上重体制机制,微观上推先进模式,发展上抓园区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支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百万头生猪大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品贮藏百库工程、农业服务支撑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省农业厅、财政厅研究制定了2011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并就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畜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切实做好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二、提高编报质量。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由项目申报单位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以及规定的项目申报格式,编制项目申报书。

三、严格申报程序。各县农业(畜牧)主管部门要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推荐上报市农业(畜牧)局、财政局。各市区、省管县农业(畜牧)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初审合格的项目进行分类汇总后,于2011年3月15日前,统一以农业计财字号文件上报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各一份,同时抄送省农业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和相关业务处(局)各一份,并报送电子版至nytjhc@163.com。

附件:

1、2011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申报指南 2、2011年省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项目申报指南 3、2011年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4、2011年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指南 5、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申报指南 6、2011年农村沼气项目申报指南 7、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品贮藏百库建设工程申报指南 8、2011年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9、2011年一村一品项目申报指南 10、2011年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申报指南11、2011年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12、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汇总表13、2011年项目实施方案样本格式

陕西省农业厅 陕西省财政厅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1:

2011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申报指南

一、实施思路与目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这一战略思想,不仅是“三农”理论的亮点,更是农村工作的焦点。省委、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着力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中度较高、科技服务体系配套、基础设施先进、运行机制完善、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效应显著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二、资金扶持重点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重点支持设施农业建设,新型农业产业培育,农业发展先进典型模式推广提升,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建设等。

三、实施区域及补助标准

全省范围内,以县为单位,选择种植、养殖业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完善,有明确建设主体的示范园区。每个示范园区补助10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500万元,市县通过整合资金补助500万元。

四、申报条件和数量

(一)申报条件

各示范园区规划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示范园区要有规模,规划集中连片,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1.5万亩)以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2、产业集中度高,重点产业占比达到60%以上;

3、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生产环境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主导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化要求;

4、生产组织方式先进,形成“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形式的生产格局;

5、支撑服务体系健全,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网络配套、功能到位;

6、产业体系完善,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产业服务网络。

(二)申报数量

全省计划“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建设5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1年启动20个,2012年启动20个,2013年启动10个。符合条件的涉农县区均可申报。

五、有关要求

示范园区项目规划随项目申报书同时报送。

附件2:

2011年省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项目申报指南

为促进高产创建活动开展,确保取得成效,特制定本指南。

一、项目实施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项目实施思路。2011年陕西省高产创建工作将围绕省政府《粮食单产提高工程规划》,创新运行机制和项目管理,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在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性、对全局具有带动作用的省级示范县,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平衡增产,全面提升粮油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二)建设目标。通过高产创建项目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关键技术到位,建立科技示范的样板;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或托管公司,推动粮食生产方式转变,建立起适应新形势的粮食生产关系;推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陕北、渭北、陕南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探索经验,形成模式,示范带动,实现全省粮食均衡增产。

二、资金扶持重点

本项目资金为省级高产创建专项资金,项目重点支持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水稻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县、整县推进高产创建示范县、技术培训与服务、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优质小麦订单生产基地建设。

三、实施区域和建设内容

(一)省级示范县建设项目。根据我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特点,围绕我省粮油生产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建设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春玉米、小麦、马铃薯、整县推进高产创建省级示范县。

1、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在关中灌区选择19个县,每县建设2个小麦-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和2个百亩核心攻关田,提高示范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水稻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在汉中、安康选择9个县,每县建设1-2个优质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和1-2个百亩核心攻关田、1个“双低”油菜万亩高产示范片和1个百亩核心攻关田,提高示范县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3、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在渭北旱原选择7个县,每县建设2个春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和2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带动渭北地区压麦扩秋。

4、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在关中四市选择11个县,每县建设2个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和2个百亩核心攻关田,提高示范县小麦综合生产能力。

5、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县。在商洛、汉中、安康、延安、渭南选择11个县,每县建设1个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片和1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带动陕北地区压杂扩薯、陕南地区压麦扩薯,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

6、整县推进高产创建示范县。在西安市选择1个县,建设10个小麦-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和10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在延安市选择1个县,建设6个春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和6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开展整县制推进高产创建工作,提高示范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具体分配名额见表1。

(二)技术培训与服务项目。聘请20名专家组成省级专家顾问团,实行专家包县负责制,分作物、分区域开展技术骨干培训;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组织现场观摩会;分作物邀请国家级或省级专家测产验收;召开全省会议、检查、验收和总结等,为高产创建提供组织保障。本项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申报。

(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针对不同作物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高产栽培技术栽培机理、措施研究,组装配套成小麦(水地、旱地)、玉米(春玉米、夏玉米)、马铃薯(水地、旱地、间套)、水稻、油菜以及间套模式、高产高效模式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支撑。本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省种子管理站、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宝鸡市金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申报。

(四)优质小麦订单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优质专用小麦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按照“龙头企业+农业部门+专业合作社”的订单生产组织模式,引导和组织农民调整品种种植结构,集中连片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基地,进一步深化高产创建内涵,促进粮食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本项目由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

四、资金使用方向

高产创建示范县建设资金重点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键技术补贴。高产创建示范县项目资金的80%用于项目区农户应用示范品种和关键技术补贴。(补贴内容及标准见表2)。

(二)技术服务。主要用于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田间观摩、制作规范标牌等。

(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根据省上统一安排或结合当地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各类作物高产技术研究。

(四)粮食生产合作社或托管公司。在高产创建示范区要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每个粮食合作社或托管公司前期运行予以资金扶持。

(五)基础仪器设备。购置新型农机具、电脑、水分测定仪、相机、打印机和投影仪等项目所需测试仪器设备。

五、申报条件及数量

(一)申报条件

1、所在县位于我省粮油主产区,生产基础条件好,作物种植集中连片,具有较好示范带动作用。

2、当地农技部门体系健全,技术力量强,具有丰富技术推广经验,能够很好的完成相关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圆满完成了2010年省上下达的高产创建各项建设任务,创全国高产记录或全省最高生产水平的予以优先支持。

(二)申报数量。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19个,水稻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9个,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7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11个,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县11个,整县推进高产创建示范县2个。

六、有关要求

1、各项目市、县(区)要成立由政府分管农业市长、县(区)长为组长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2、各项目申报单位要提供项目区的常年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布局,并附上实施区域示意图。

3、万亩高产示范片、百亩核心攻关田要相对集中连片;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高产示范片两料作物要落实在同一地块。

4、对每项技术要提出具体可行的落实措施,保障关键技术到位。

5、高产创建示范区应把高产创建与农民增收增效相结合,推广轻简实用技术,发展订单农业,要求订单面积达到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的80%以上。

6、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1比5的面积要求,建立辐射项目区,项目区应建立相应示范点,项目区较普通大田产量亩增产15%以上。

表1、2011年省级高产创建示范县建设项目名额分配表

2、高产创建示范县建设项目关键技术补贴内容及标准

附件3:

2011年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为了推进 “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的顺利实施,强化项目管理,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合理安排2011年项目建设任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项目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不断提升我省蔬菜产业化水平。

二、实施范围

2011年设施蔬菜工程建设项目县区实施范围,坚持以2009年省上确定的基地县(示范)县区为基础,个别调整的原则,各设区市农业主管部门可根据发展空间和积极性大小,对个别县区进行调整。

三、资金支持重点

1、重点扶持“百千万设施工程”建设。按照“规模化发展、板块式推进”的要求,支持百亩(关中200亩,陕南、陕北100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千亩、万亩连片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2、重点扶持“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和标准化示范园、专业化育苗中心(点)建设。在全省完善建设6个集工厂化育苗中心、标准化示范园和蔬菜批发市场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17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园可以建成日光温室,也可以建成大棚;新建240个专业化育苗点。

3、重点扶持“百千万人才工程”。按照百人专家团专家包县负责制的要求,由专家团负责在全省培训2000名技术骨干、20000名农民技术员,对省级百人专家团成员进行技术服务补贴;对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培训予以资金扶持。

四、项目内容与补助标准

1、设施基地建设。2011年全省计划新建蔬菜设施2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5万亩,大拱棚20万亩(附表)。省财政继续按照2009年标准对新建设施进行补贴,即日光温室每亩补贴2000元,大棚每亩补贴750元。

2、“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安康市和杨凌示范区各组织申报1个完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按照填补缺项的原则和“两个一万一个园区”(即1万㎡的工厂化育苗中心、1万㎡的批发市场和一个200--300亩标准化示范园)的要求,在原有已承担建设了省级工厂化育苗中心、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其中一项或两项的县区,补充建设缺少项目,以完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

3、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基地)建设。西安市、渭南市各组织申报2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咸阳市组织申报1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和1个千亩高产优质清水莲菜示范基地项目,宝鸡市组织申报1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和1个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项目,延安市组织申报1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安康市、商洛市、铜川市各组织申报1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和1个2千亩高山有机蔬菜示范基地项目,汉中市组织申报1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和1个地栽黑木耳科技示范园项目。每个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面积不小于200亩,每个大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面积不小于300亩。

4、育苗点建设。所有项目县区,按照每千亩配套1个育苗点的标准申报专业化育苗点项目,每个育苗点面积不小于10亩。申报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的县区,专业化育苗点将适当减少。

五、申报条件和要求

1、基本条件。项目县区2011年新建设施面积陕南、陕北须达到1500亩以上,关中须达到3000亩以上,每点设施建设面积须达到规定规模;各县(区)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投资蔬菜设施建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同时做好设施蔬菜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申报方法。所有项目县区(包括榆林)的设施蔬菜基地、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大棚标准化示范园、特色蔬菜示范基地、工厂化育苗中心、专业化育苗点等建设内容均以县为单位统一编报一部项目实施方案;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需附设施发展规划图,规划图要求绘制彩图,将已建与计划建设的设施区域面积区别开;凡是申报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县区,须附上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批准文件,以确保批发市场建设合法化;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示范园、工厂化育苗中心均须实行企业化管理,由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建设任务。

附表:2011年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件4:

2011年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指南

一、项目实施思路与目标

通过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农政发[2008]2号)中“三年内(2009—2011)要在全国所有农业县(市、区)全部实行综合执法”的要求,加快我省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步伐,年内实现全省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全覆盖,形成上下贯通、机构健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各级综合执法机构法定化、队伍专职化、手段现代化和管理正规化,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能,依法打击假劣农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二、项目内容及资金使用方向

2011年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项目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综合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就是对综合条件较好、工作基础较好、作用发挥较好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实行以奖代补,促其规范提高。按照“五有”标准和填平补齐、缺啥补啥、不重复建设的原则,重点完善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及省级行业执法机构的执法手段;建立符合要求的听证室,配备投影仪等听证设备,完善听证室建设;规范罚没物资的存放、销毁和处置,加强必要的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补助相应费用;加强执法人员及农资经营人员培训,提高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执法机构内部管理,统一执法文书,规范办案程序,开展案卷评查,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对被列为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按每个单位12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二)配备执法专用车,提高执法机构查办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就是对执法机构健全、人员编制到位、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开展正常,但执法手段缺乏、执法装备落后的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配备以执法专用车为主的设施设备,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手段。除执法专用车外,重点配备取证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电脑、便携式打印机和复印机等设施设备,从而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能力,树立执法形象。对被列为配备执法专用车项目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按每个单位15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扶持。

(三)建立和完善综合执法队伍,健全执法体系。就是对领导重视、人员到位、工作积极的新成立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给予适当补助,帮助其正常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引导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相对滞后的市(县、区),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执法机构,组建执法队伍,落实培训执法人员,配备基本的执法设备,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的基础性建设。对被列为执法体系建设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按每个单位8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扶持。

三、申报条件及数量

(一)申报规范化建设项目的单位,必须是基本符合农业综合执法“五有”标准,即:有法定的工作机构、有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有基本的执法手段、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执法效果。曾受到部、省表彰奖励的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可优先申报规范化建设项目。由于市、县间工作发展很不平衡,申报数量不具体到市,全省拟选择15个。

(二)申报执法专用车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独立的农业执法单位,执法力量充足,工作开展较好,且近几年没有享受过部、省配备执法专用车项目的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由于市、县间工作发展很不平衡,申报数量不具体到市,全省拟选择30个。

(三)申报建立和完善综合执法机构项目的单位,必须是2011年第一季度以前成立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经编制部门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执法人员,工作积极主动。全省拟选择10个。

四、有关要求

项目申报材料须附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综合执法机构成立的批复文件的复印件。

附件5:

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实施思路与目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农业部门的法定职责。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监测;创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推动各市的监测计划落实和监管工作开展,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使商洛模式在全省得到推行,使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实现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

二、项目内容及资金使用方向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2011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当地政府重视、监管机构健全、工作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的5个县(区),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资金主要用于: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政监管队伍和村(基地)监管员的建立、管理及培训;市场准入产地准出;乡镇速测室建设;对县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管。每个项目单位按20万元予以补助。

(二)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县创建。2011年计划在全省选择6个果、菜、畜为主导产业的大县,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资金主要用于:建立完善的示范产品标准体系,并将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对生产经营者培训;建立质量安全保障队伍体系;建立统一的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对示范产品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对80%以上的示范产品监测。每项目单位按15万元予以补助。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组织有资质的检测中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例行监测和抽检。资金主要用于检测试剂购置和人员及抽样费用补助。其中,蔬菜、水果检测样品不少于800个,补助60万元,重点城市西安的监测样品不少于400个,并配合农业部抽检,补助40万元。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各市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推动“三品一标”发展,开展市场准入,开展检打联动。资金主要用于:“三品一标”认证补助;重点品种的抽检和标志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查处和人员培训等。农业(畜牧、果业)为综合局的补助20万元,畜牧、果业为行政单设局和杨凌示范区补助15万元。

三、申报条件及数量

(一)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的县(区),要符合“商洛模式”,即“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要求。示范县要有经当地编办批复的县、乡监管机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乡镇检测室,批发市场和主要基地设自律性检测室,村级(生产基地)设立监管员,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制度健全,地方财政保障运行经费,能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由于各市工作发展不平衡,原则上每个地市可申报1个。申报的项目应经当地政府审核同意或由当地县政府出具书面文件后上报。

(二)申报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县创建的,应为蔬菜、果业或畜牧大县。其示范产品必须为当地主导品种,其规模化生产的蔬菜面积不少于2万亩,水果面积不少于3万亩,畜禽养殖奶牛存栏不少于1万头,生猪出栏不少于10万头,且“三品一标”认证规模大、生产管理水平高,示范县政府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县级农业部门有明确的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及人员,质量检测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健全,推行投入品统一配送和定点销售,开展了质量安全可追溯工作。由于各市工作发展不平衡,原则上每个地市可申报1个。申报项目应经当地县(市)政府审查同意或由当地政府出具书面文件后上报。

(三)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项目单位,应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可和计量认证,人员素质高,检测能力强,已正式开展检测工作。拟由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分中心承担省级蔬菜、水果类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样任务,由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承担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

(四)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项目的单位,项目由各市区农业(畜牧、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其确定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承担单位实施。

附件6:

2011年农村沼气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实施思路与目标

坚持“服务中心,服务产业,创新机制,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通过开展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沼气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农村沼气培训等五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不断完善沼气体系和服务机制,加强农村能源管理、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使沼气建设服务于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服务于村域经济种养平衡的发展,服务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观。

二、资金扶持重点

(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建设单元,包括户用沼气池和改厕、改厨、改圈(使用秸秆做发酵原料或购买发酵原料的农户因地制宜地选择改院、改水等)。“一池三改”同步规划、同步施工。

(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

配合适度规模养殖的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有效处理养殖场的肥污污染。严格按照陕西省地方标准农村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建设、管理执行,建设内容包括前(预)处理系统、发酵池、后处理系统(贮粪池)和综合利用系统,配套沼液冲圈和太阳能增温设施,实现养殖场(养殖户)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三)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

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建管结合、收费服务、肥气并举、循环发展”的思路,在政府引导下,因地制宜,由社会力量出资注册成立沼气服务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利用原有服务网点和设施,通过兼并、改制,实现企业化管理。公司服务内容涵括建新池、启旧池、改造病废池,集技术服务、原料服务、沼肥加工、技术培训于一体。示范县力争实现户用沼气池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使用率达90%以上、病旧池修复率90%、每县至少拥有1个公司,每个公司具备一套沼肥加工设备等5个目标。

1、延安市整市推进“辰明模式”。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理顺关系、加强硬件建设,不断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能力。未覆盖县(区)按照“辰明模式”成立公司,开展社会化沼气服务。引入竞争机制,每县至少成立1个公司。最终形成功能完备、效益突出、管理完善、监督到位的公司式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县县有公司、村村有网点、户户有服务”的服务网络,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

2、其他各县试点示范。按照“辰明模式”的思路,成立或改制现有沼气公司,开展社会化沼气服务示范,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收入。

(四)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

以沼液沼渣的利用为目的,重点支持工艺方案成熟合理、产品剂型及组合适宜,技术先进,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的企业开展有机肥加工生产。沼液、沼渣预处理后,添加一定填料,经适当包装、遮盖,加工成商品有机肥。生产的商品有机肥产品符合农业部有机肥料要求,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

(五)农村沼气技术培训

强化沼气技术培训,建设农村沼气学校,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农村能源管理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技工培训滞后、建池农户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对2400名技术管理人员、9000名持证技工、50万户建池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沼气管理干部、沼气技工业务素质和已建农户的管理水平。

1、省级培训。一是组织开展农村中小型沼气工程地方标准宣传培训;二是农村沼气技术提升培训;三是全省大中型沼气技术培训。

2、市级培训。由各市组织集中对各县区农村能源管理技术人员开展新知识新技术轮训,不断充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增强服务能力水平,促进农村沼气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实施区域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万吨有机肥加工示范、农村沼气技术培训项目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建设示范试点。

四、资金使用方向及补助标准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主要用于沼气灶具、管路、脱硫设备配置,钢筋、水泥建材购置,技工工资支付;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主要用于抽渣、维修、大型运输设备购置,沼肥加工设备购置,原料池建设,技术培训等;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产品登记等。农村沼气技术培训主要用于教材资料编印、师资聘请、学员食宿等。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补助标准为每口1500元,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补助标准为每处9万元,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每县(区)补助50万元,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每个企业补助100万元。

五、申报条件及数量

(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为1.1万口,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任务为87处,主要面向全省各县(区)。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实施好,群众建设积极性高,有一定建设需求的县(区)优选安排。户用沼气申报数量每市不超过1500口,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申报数量每市不超过15处。

(二)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面向全省安排,延安市整市推进,其余各市申报1个县(区)。

(三)万吨有机肥加工在全省农业优势产区、苹果主产区示范推广,主要面向大型养殖企业或社会投资方,年有机肥生产能力为1万吨。全省计划扶持20个加工企业。

凡是满足以下条件的申报单位可以申报:

1、牛存栏千头以上,猪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同等条件下有沼气工程的养殖场优先安排;

2、对有机肥加工有积极性的养殖场或者与养殖场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投资方;

3、果业、蔬菜基地县优先安排;

4、有足够的有机肥加工场地;

5、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有机肥产品销售渠道。

(四)农村沼气技术培训,主要面向各市农村能源办(站),有关农村沼气技术培训机构。

六、有关要求

(一)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根据本项目申报要求,组织指导项目单位抓紧编制项目申报材料。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由各市农业部门编制项目申报书,建设地点分解到县(区)。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辰明模式”试点示范延安市编制全市整市推进申报书,其余各市由试点县(区)编制申报书。万吨有机肥加工由申报企业编制项目申报书。农村沼气技术培训由项目申报单位编制申报书。

(二)申报万吨有机肥加工试点项目的企业,应寻找合适的技术依托单位,提高试点示范的成功率。

附件7:

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品贮藏百库建设工程申报指南

果品贮藏是连接生产、市场销售的关键环节,是夯实果业发展基础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我省果品贮藏能力,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省农业厅决定,从2011年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在全省实施合作社果品贮藏百库建设工程。现就项目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

按照“提质基础在有机,增效空间在流通”的思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以机械设备补贴为主要支持环节,2011年,按照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有序拓展、全面提升的思路,优先选择100个运行机制健全、带动作用突出、具有一定规模和营销实力的合作社,推行交钥匙工程建设模式,建设100个左右千吨级气调或冷藏库,全省新增果蔬贮藏能力10万吨,通过贮藏果蔬增值2亿元以上,实现果品贮藏能力提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升级,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产业升级。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建库模式

建设内容:建设千吨级气调或冷藏库,每库有效库容不低于4000立方米,原则上果品贮藏要求建设气调库,蔬菜贮藏可建设冷藏库。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合作社发展规划,在落实用地、电力增容、库型设计、设备适配等方面超前谋划,为下一步扩大规模奠定基础。

贮藏库标准设计方案由省农机局组织相关专家、企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分类设计,在通过专家评审后,作为备选标准库型向拟建合作社推介。

建库模式:工程建设由农机部门具体负责,采取“财政补助、金融支持、市场运作、企业承建、库型标准、工艺统一、农机监管”的交钥匙工程模式,按照统一建设模式,统一设计图纸、统一施工工艺、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建设标准的方式,实行专业化施工,标准化管理。土建工程由合作社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自行完成,当地农业、农机部门及设备供应商实施技术指导;由设备供应商按照合作社选定的建库模式,承担库体建设、设备供应、安装调试等一揽子工程任务;农业、农机部门对工程建设实行全程质量监督。

资金补助标准及运作模式:对气调库、冷藏库分类补助,补助资金来源为财政专项资金和农机具补贴资金,补助标准按造价的1/3执行。

资金运作模式,承建合作社筹资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将除财政补贴外的自筹资金按合同要求,分阶段打入设备供应商账户,合作社自筹资金到位是项目实施的前提;项目工程建设任务确定后,省农业厅分阶段将财政专项资金下达省农机局;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后,省农机局将财政专项资金和农机具补贴拨付设备供应商。

三、项目申报区域分布及数量要求

项目建设重点地区为在渭北苹果优势产区、秦岭北麓猕猴桃及蔬菜主产区,重点支持果业生产基地县,兼顾蔬菜重点县。为形成贮藏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项目实施区域应相对集中,2011年拟集中在渭北果区洛川、澄城、旬邑、宜川、白水等苹果生产大县建设,在其他果业生产大县适当布点辐射,同时兼顾蔬菜产区等。申报数量洛川不超过20个,宜川、澄城、旬邑、白水每县不超过10个,果业基地县每县原则上不超过3个,其他县区可择优选择1个具备条件的合作社申报。百强示范社优先申报。

四、项目申报条件

项目以合作社为单位,由各市县农业部门组织申报,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合作社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成立满二年,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营管理民主,财务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农户能力强,社员果园面积500亩以上,果品营销流通渠道稳定顺畅,年果品贸易量2000吨以上;同时,应具备项目建设所需的相应的建设用地、资金配套能力。

2、项目申报时应落实建设用地,出具项目建设用地证明,标明贮藏库建设用地的方位坐标;应落实自筹资金,并出具相关证明。

3、合作社所在县(区)政府应在用电、信贷、资金配套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对落实配套资金、制定用地、用电以及信贷优惠政策的市、县优先支持。

4、申报合作社要明晰果库产权,专项经费、农机具补贴形成的固定资产产权属合作社全体成员所有。

五、项目申报程序

各有关市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农机部门参与,严格按照申报条件,组织果蔬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对拟申报的合作社资金实力、营运业绩、建设用地等情况进行实地勘查,组织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经公示并确认无争议后,会同财政部门向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推荐,各县农业主管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市级审查把关后上报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同时抄送省农机局。

六、有关要求

合作社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同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合作社基本情况表(附表)

2、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无公害(或绿色、有机)认定、注册商标证书、财务报告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以及自筹资金落实证明等。

3、应提供项目建设用地方位坐标图,项目土地租用或征用协议,并加盖当地县(区)政府印章;当地政府制定用地、用电以及信贷优惠政策,承诺落实配套资金的,应出具相关文件、承诺函等材料。

4、各相关市、县(区)农业部门要加强领导,严格把关,按照申报标准要求,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推荐具备建设基础、建设能力、发展潜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合作社申报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主动衔接相关部门,协调落实产业发展用地、用电、税收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项目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附件8:

2011年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实施思路与目标

认真贯彻中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按照 “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保障主要畜产品有效供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突出生猪、奶牛两大产业发展,大力推行百万头生猪大县、万头生猪示范村等科学养殖模式,加快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实现畜牧业规模迅速扩张,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二、资金扶持重点与资金使用方向

(一)生猪产业发展

1、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继续支持澄城、洛川、旬邑健全生猪良繁体系,每县建设10个标准化模式的万头示范村,发展一批规模养殖户,扶持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实施果畜结合,加快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扶持力度,补助200万元,扶持省原种猪场引进优良原种猪500头;补助100万元,扶持安康杨晨、志丹泰宝区域性原种猪场基础设施完善和良种选育、性能测定。

3、现代生猪产业示范园建设: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扶持省农牧良种场现代生猪产业示范园建设。

4、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在全省生猪养殖基础较好的县区建设20个万头生猪示范村,每村建设存栏二元母猪600头以上的商品代种猪场1个,发展年出栏200头生猪示范户50户,建设生猪专业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

(二)奶牛产业发展

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建设:安排500万元,扶持陇县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0个,并配套相关设施。

(三)科学养殖模式推广

1、自然养猪法示范县建设:推广自然养猪法技术,扶持武功县建设5个自然养猪法示范村,每村发展自然养猪示范户20户,每户补贴1万元,投资100万元。

2、秦宝肉牛模式推广:推广“公司+农户”的秦宝肉牛模式,在麟游、陈仓扶持发展年出栏5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0户,每户补贴1万元,投资100万元。

3、闫怀杰肉羊模式推广:推广闫怀杰肉羊模式,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在麟游县扶持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100户,每户补贴1万元,投资100万元。

4、肉鸡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推广石羊、正大肉鸡标准化养殖模式,在蒲城、丹凤县每县扶持年出栏肉鸡10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大户100户,每户补贴1万元,投资200万元。

5、红星奶山羊模式推广:推广红星奶山羊模式,在富平县扶持建设5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小区,每个小区补助20万元,投资100万元。

6、青贮玉米产业化开发模式:推广青贮专用玉米种植,实施玉米带棒青贮,扶持贮草于民,安排400万元,在宝鸡、咸阳2市各抓1个示范县,每县补助200万元,主要用于发展专业饲草合作社、建1万立方米青贮窖20个,种植青贮专用玉米2万亩。

7、生态特色养殖模式推广:在全省扶持发展生态特色养殖场30个,每场补助10万元,投资300万元。

(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完善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实施,在全省建设50个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每场奖励补助10万元,投资500万元。

三、申报条件和数量

(一)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在渭北果区和陕南选择20个生猪生产基础较好,产业主导地位突出,群众发展生猪产业积极性较好的生猪养殖村实施。万头生猪示范村应具备下列条件:

1、所在村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2、要有投资主体承担建设1个存栏600头二元基础母猪、年提供10000头三元仔猪的商品代种猪场,实现以村为单元的自繁自育;

3、群众养猪积极性高,养猪基础较好,能发展50个以上年出栏200头商品猪的规模养猪户,形成万头专业村。

4、申报数量。咸阳市4-5个(含淳化2-3个),渭南市6-10个(含白水5-10个),延安市4-6个(含宜川3-5个),除榆林、杨凌外其他地市各申报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可优先申报。

(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全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标准,在全省选择50个养殖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畜禽养殖场,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每市申报数量控制在6个以内,杨凌示范区申报数量控制在2个以内。申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应具备下列条件: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小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现象,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畜禽标准化示范场规模要求:

1、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含5000头,下同)。

2、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3、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

4、肉鸡: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单栋饲养量5000只以上。

5、肉牛:年出栏量在300头以上。

6、羊子:年出栏肉羊300只的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达100只以上的养殖场。

(三)生态特色养殖模式推广:本项目所指生态特色养殖是指以生态养殖技术装备为重点的畜禽特色养殖,所选特色养殖要适合当地养殖条件,饲养条件和使用技术要符合环保、生态要求,对加快特色养殖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当地生态养殖促进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每市申报数量控制在4个左右。

附件9:

2011年一村一品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实施思路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以一县一业、四区一带建设和休闲农业为重点,在品牌建设、产品推介和标准化管理上给予资金支持,提升示范村、示范乡镇和示范县区发展水平,使其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农村经济更具活力和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一村一品不断向纵深发展。项目涉及县区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比上年增长17.2%。

二、资金扶持重点与资金使用方向

(一)一县一业和四区一带建设

规模养殖和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和产品推介。

(二)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产业提升

重点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主导产业产品品牌建设与认证等。

(三)休闲农业建设

1、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是以农业产业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和农业生产经营示范为主,兼具农业知识推广、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资金使用方向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产品认证等。

2、休闲农业示范县建设。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休闲农业示范县,依托县域内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以及特色餐饮、民俗等,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县域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最终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示范县。在规划编制、政策扶持、体制创新、行业管理、基础建设、优势培育、发展成效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县区休闲农业发展。资金使用方向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产品认证等。

3、培育休闲农庄。着力培育休闲农庄的知名品牌,扶持参与休闲农庄开发建设的优秀企业,提升企业经营主体的综合实力;加强规划设计、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品牌打造,提高休闲农庄市场竞争力;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保障农户收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将休闲农庄建成集“吃、住、行、赏、购、娱”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旅游的拳头产品。资金使用方向为标准化管理和经营水平提升培训。

4、休闲农家。对省农业厅已命名的12个休闲农家明星村进行扶持,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推行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新型休闲农家。资金使用方向为标准化管理和经营水平提升培训。

(四)一村一品产品推介

对依托合作社或企业创办的一村一品产品展销厅给予补贴。

三、实施区域

(一)一县一业建设涉及县区 石泉、镇坪、洛川、泾阳、印台、旬邑、白水、太白、武功、洛南等10个县区。

(二)四区一带涉及县区 设施瓜菜产业区(包括大荔、临渭区、蒲城、高陵及阎良区);猕猴桃产业区(周至、眉县);魔芋产业区(勉县、岚皋);茶叶产业区(西乡、平利、紫阳和商南);花椒产业带(包括韩城、合阳、澄城、富平和凤县),共18个县区。

(三)休闲农业建设 全省11个市区。

(四)一村一品产品推介 全省11个市区。

四、申报条件和数量

(一)一县一业及四区一带建设

19个项目县区要在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做好2011年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二)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产业提升

每个市择优申报1~2个示范乡镇、3~5个省级示范村,编制实施方案。

(三)休闲农业建设

在全省示范推广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业示范县、休闲农庄和休闲农家四种模式。

1、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每个市区选择1~2个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兼具农业知识推广、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有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2、休闲农业示范县。每个市区选择1~2个基础较好的休闲农业县区,要求编制“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2011年实施方案。

3、休闲农庄。每个市区选择1~2个基础条件较好,有主导产业支撑,具较大规模,市场前景广阔,参与休闲农庄开发建设的优秀企业,要求编制“十二五”休闲农庄发展规划和2011年实施方案。

4、休闲农家。由2010年省农业厅命名的12个休闲农家明星村作为项目单位进行申报。

(四)一村一品产品推介

在已开办的一村一品销售店中,选择有较强实力、产品特色明显且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信誉度好、积极性较高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市区申报1~2个。

五、有关要求

一县一业、四区一带项目中涉及的泾阳县由县蔬菜局申报,石泉县由县蚕桑局申报,商南县由县茶叶局申报。

附件10:

2011年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为前提,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确定的工作重点,兼顾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推进村域经济发展、良种良法试验示范、技术组装集成,创新推广,精选一批项目、引进和选育一批品种、扶持一批基地、培训一批技术体系,以技术引领带动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资金扶持重点

(一)重点技术示范推广

1、主要农作物的技术集成与推广,非主要农作物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研发与示范;

2、果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3、主要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

4、动植物疫病监测预防及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5、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6、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

7、农业信息化技术示范与推广。

(二)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1、优质、高产、高效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引进、示范;

2、主要畜禽良种引进、选育及推广;

3、设施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

4、区域特色农产品新品种选育、引进与示范。

(三)农业科技示范区、基地建设

以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为目标,重点支持我省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等优势产业带、农业科技示范县、科技示范区和基地建设。

(四)循环生态农业

1、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及治理技术示范推广;

2、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药等农业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第五篇:关于做好2012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皖教秘高„2012‟54号 各高等学校: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及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经研究,决定发布《2012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范围和限额

1.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遴选建设 150个左右省级专业综合改革示范建设点。

2.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遴选建设100个左右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创业中心)。

3.精品开放课程。遴选建设200门左右资源共享课程、100门左右视频公开课程。

4.省级规划教材(另文布置)。

5.数字图书馆。遴选建设5-6个省级数字图书馆分中心。6.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遴选建设50个左右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7.教师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遴选建设10个左右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

8.教学研究项目。资助600项左右省级教学研究项目。9.教学成果。表彰400项左右省级教学成果。

二、申报材料

1.各校依据全省2008-2012期间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整体计划,紧扣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建设需要,围绕国家、省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统筹确定申报项目内容,提交学校总体申请报告,阐明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理由、具备的条件和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及保障措施等。

2.各高校自2012年7月20日起,从安徽高教网(http://www.xiexiebang.com电子邮箱。

四、联系人

省教育厅高教处:潘和平,电话:0551-2831852;梁祥君,电话:0551-2831841。

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办公室:吴约,电话:0551-3513086,***。

附件1:2012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

附件2: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请书.doc 附件3: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doc 附件4: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doc 附件5: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推荐书.doc 附件6: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申请书.doc 附件7: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申请书.doc

附件8: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汇总表.doc 附件9:2012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doc

附件10: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doc

附件11:2012年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推荐汇总表.doc 附件12: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校级管理员备案表.doc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下载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组织做好2006年度省级农业三项工程农机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