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EMBA 在职博士 专升本 自考网 在职研究生
育龙网核心提示: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适当程序,对建设项目的一系列治理活动进行再监督,帮助建设单位查找治理中的漏洞,完善内部控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适当程序,对建设项目的一系列治理活动进行再监督,帮助建设单位查找治理中的漏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投资效益,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基建项目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其本身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内审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从国内外审计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审计风险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从内部审计实践经验来说,基建项目本身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内审目标的多样性,也导致审计人员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策略来规避审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得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有把握了项目审计风险的特点,才能在宏观上对审计实施有清醒的熟悉,这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必要前提。就基建项目审计而言,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审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基建内部审计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它既涉及到决策、规划、设计、概预算、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监理等一切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治理活动,又涉及到建设单位的资金治理、会计核算等方方面面。审计内容一般包括两块:一是工程治理审计,主要审计项目立项、概预算、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材料采购、质量验收、工程造价、项目决算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二是财务审计,主要审查资金来源、运用、会计核算以及基础财务工作的合规性。这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审计基础知识和经验,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实践中常由于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治理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往往偏重于财务审计,造成财务审计与工程治理审计的脱节。
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基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其中的一方或多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得利益,因此极易导致舞弊行为。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可以将舞弊行为分为三种:一是内部舞弊,表现为内部机构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获取不正当利益,如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受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二是外部舞弊,表现为与基建项目有关的外部机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的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非法获利,比如代理招标机构或受托编制招标文书机构人员向参与投标单位透露其
已获悉的工程标的等重要信息;三是内外勾结,表现为内外部机构人员相互串通,如共同编造虚假信息、签定虚假合同等。基建项目中的舞弊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但通常在形式上却较难发现漏洞,有规范的程序、规范的操作、规范的合同,但这些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其实隐藏着违法舞弊的事实。揭露舞弊行为,是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难点,也带来了较高审计风险。
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判定恰当的审计结论以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各种信息和资料则是审计证据的表现形式。内部审计目标具有多样性,包括评价程序的合规性、发现风险隐患、提供决策依据等。与偏重于财务审计的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需要收集的信息和资料更广泛和复杂,这些信息和资料既包括执行、操作方面,也包括治理、控制方面,甚至还包括市场信息、公众信息。审计人员需要通过收集各种工程技术资料,咨询图纸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查阅会议记录、会计凭证和账簿,必要时还可作一些调查,多方位、多渠道地去获取审计证据。假如这些信息和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即使审计人员保持了高度职业谨慎,以此为基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会是不恰当的,由此必然带来审计风险;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所收集信息和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对这些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时,需要审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和恰当的职业判定,难免出现不恰当的审计结论而导致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本身的审计能力欠缺从内部审计的职能来说,它具有监督、评价、控制的职能,有的组织机构的内审部门还有一定建议或处理的权利,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专业能力,而且要有分析、论证和判定的综合能力。就基建审计而言,从实践来看主要表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能从投资治理、资金治理、造价治理、质量治理全方位评价基本建设项目,在审计评价时对问题的宏观把握和分析驾驭能力不够,从而可能做出不恰当或不全面的审计结论,背离审计目标。
笔者认为,要规避上述因素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影响,在审计策略上应注重从四个方面着手:
注重内外部的沟通与合作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审计实施中要充分重视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合作。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延展,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这一内部审计外部化趋势在基建内部审计方面显得尤为明显。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包括:与工程审价机构的合作,如有的还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价;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内审人员应充分利用监理人员的工作,碰到专业问题时可向他们请教;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获知验收的重要信息
和查阅验收资料,有助于审计的开展。在审计隐蔽工程时,部分审计内容难以直接验证,此时应该考虑与外部审价机构、监理机构以及验收机构的合作,咨询参与人员并适当利用其成果,这些外部证据有利于对隐蔽工程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有的单位同级内审、纪检等监督部门在事前、事中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上级部门审计时与这些部门合作,更有利于把握情况,也使同级监督更能发挥效能。
工程治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工程治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是指以立项为起点,以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为主线,以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为分支,以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为封闭终点形成闭合审计回路。财务审计是以资金走向为线索,注重对基建资金来源与分配的分析,成本审计大都需要工程造价审计资料验证成本列支的真实性。工程造价审计以工程量入手,同时结合图纸、标的、合同、现场,核实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调研和把握建筑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注重研究现行定额,严格界定定额适用范围,看有无高套、重套现象,这是工程造价审计的主要范围。工程造价审计应与基建财务审计相互佐证,要对资金到位时间、资金运用情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作客观分析。
合理运用职业判定一是要把握重要性原则。基建项目审计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对于这些信息和资料及其所反映的问题,审计人员要充分考虑重要性水平,抓数额大、影响大的事项跟踪审计、具体审计;而对数额小、影响小的,采取点到为止的方式,能放就放。二是要把握谨慎性原则,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对怀疑存在的舞弊行为或事项以及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项目进行审计时,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保持谨慎态度,不仅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合规性,还要注重事物本质的合法性。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和资料,审计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分析和识别,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对有疑问之处要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将情况逐个了解清楚,使原本隐蔽的信息明朗化、清楚化,积极揭示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在进行专业判定与分析时要保持独立性,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确保审计程序、审计依据和审计行为的规范化基建项目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水平高的系统性工作,审计程序、方法与技巧是否得当,既是审计人员政策水平的体现,也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反映。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的有关操作规程展开审计,审前要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选择有经验和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组成审计组,要对审计对象的情况作必要的了解,把握一些基本信息,并初步分析是否存在重大风险。现场要实施必要的询证、检查、观察、分析性复核等程序,并确保审计人员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对审计揭示的问题,要以政策为准绳,做到有理有据,使主动
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在与被审计单位内外部进行接触时要注重方法和技巧,不卑不亢,注重沟通和尊重,要做到消除分歧,以理服人。
第二篇: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摘要:近年来,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本文在阐述了风险、风险管理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动因
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近年来,有些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这一做法得到了国际内部审计职业界的普遍认可。现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等特点。在风险的形成过程中,要涉及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方面。
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机会或影响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有物理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
风险事故,是指在风险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事故,因此可以说它是损失的媒介物。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直接损失是实质性的损失,间接损失则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三种。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对什么是风险管理,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学者克里斯蒂(JamesC.Cristy)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我国的陈佳贯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以上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
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
内部审计之所以涉足风险管理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使企业的风险雪上加霜。因此,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二)内部审计对发展的渴求
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不断地发展,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又十分重要的领域,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三)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
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正因为如此,有些部门可能会出现过渡道德风险,因为风险不是由你们来承担(至少不是单独承担),如,采购部门为节约采购成本,就会忽视对材料规格、型号、质量方面的检查,或者有意购买残次品,这种暗藏的风险会在生产车间或销售部门反映出来,最终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
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实现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有些企业尽管也有风险管理部门,但它属于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向总经理报告,不具有独立性,其意见有时会屈服于管理当局的压力。如风险管理部门对某投资项目分析后发现风险太大不适合投资,而总经理好大喜功,他会力促项目的实施。这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四)外部审计的影响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在其所扩展的新的保证服务业务中就包括了风险评估,且是主要业务之一。这不能不对内部审计界产生影响,因为,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
三、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与一般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相比,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既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正是上述的联系和区别,导致了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与一般风险管理过程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原有的已识别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即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因果分析、损失清单分析、保险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等。
(二)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风险衡量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
(三)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出并已衡量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已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采用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和其本身因素使然。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但这绝不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作为直接的风险管理人,在必要的情况下,它可以直接进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第三篇: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编辑:凌月仙仙
作者:刘世谨 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日期:2004-1-1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动因
[摘要]近年来,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本文在阐述了风险、风险管理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有些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这一做法得到了国际内部审计职业界的普遍认可,以至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99年通过的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把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风险、风险管理
(一)风险、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赵曙明、杨钟,1998)。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等特点。在风险的形成过程中,要涉及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方面。
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机会或影响损失的严重程度的因素。风险因素可分成三类:(1)物理因素,是指增加风险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直接条件;(2)道德因素,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故意使风险事件发生或扩大已发生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的因素;(3)心理因素,是指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而导致增加风险事件的机会或扩大了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
风险事故,是指在风险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事故,因此可以说它是损失的媒介物。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直接损失是实质性的损失,间接损失则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三种。额外费用损失措必须修理或重置而支出的费用;收入损失指由于该企业设备损毁以至无法生产成品而减少的利润;责任损失指由于过失或故意致使他人遭受体伤或财产的侵权行为而依法应当担负的赔偿责任。
对于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解释理论:一是亨利希(H.W.heinrich)的骨牌理论;二是哈同(W.Haddon)的能量释放论。他们都认为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而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三张骨牌之所以相继倾倒是由于人的错误所致。后者则认为之所以造成损失是由于事物所承受的能量超过其所能容纳的能量所致,物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对什么是风险管理,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学者克里斯蒂(JamesC.Cristy)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另外两位美国学者威廉斯(C.Arthur Williams.Jr.)和理查德。汉斯(Richard M.Heins)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鉴定、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我国的陈佳贯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以上风险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2)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3)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
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
内部审计之所以涉足风险管理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使企业的风险雪上加霜。因此,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的管理咨询师,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2、内部审计对发展的渴求
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不断地发展,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又十分重要的领域,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才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3、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有三:
(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
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正因为如此,有些部门可能会出现过渡道德风险,因为风险不是由你们来承担(至少不是单独承担),如,采购部门为节约采购成本,就会忽视对材料规格、型号、质量方面的检查,或者有意购买残次品,这种暗藏的风险会在生产车间或销售部门反映出来,最终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
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它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实现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有些企业尽管也有风险管理部门,但它属于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向总经理报告,不具有独立性,其意见有时会屈服于管理当局的压力。如风险管理部门对某投资项目分析后发现风险太大不适合投资,而总经理好大喜功,他会力促项目的实施。这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4、外部审计的影响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在其所扩展的新的保证服务业务中就包括了风险评估,且是主要业务之一。这不能不对内部审计界产生影响,因为,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既然外部审计可以从事此项业务,内部审计就更可以从事这一工作。
三、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与一般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相比,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既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正是上述的联系和区别,导致了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与一般风险管理过程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过程应包括三个方面:(1)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2)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3)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原有的已识别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即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因果分析、损失清单分析、保险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等。
(二)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风险衡量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信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
(三)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出并已衡量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已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采用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和其本身因素使然。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但这绝不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作为直接的风险管理人,在必要的情况下,它可以直接进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介人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第四篇:基建项目审计小结
基建项目审计小结
通过对湘粤水电站以及快速通道项目的检查,总结如下: 问题高发区:
1、无专职会计做账的情况下一般是经济问题的高发区,财务会计除了做账的职能,更多的是管理和监督,在财务工作缺少流程、规范的管理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同时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工程管理人员不到位、工程管理台账不健全。
2、非正常营业时包括关停、建设期在内的,并且现金支付金额较大的时段为经济问题高发时段。
3、在业务流程中接触到现金的人都是经济问题高发人群。存在的问题类型:
1、工程管理人员:工程量重复结算,一般出现在该业务流程中一人多岗的情况下,如工程量应为A+B+C,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串通,则可能存在A+B报销一次,A+C报销一次甚至B+C再报销一次。
检查方法:(土建、安装等)需要可以看懂图纸计算工程量的人员协助,确定工程量中有无重复,其他工程需要提供合同,具体根据合同约定来判断。
2、财务人员:出纳或者是出纳与会计 借款与账面重复:
借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会计在拿到转账凭证后已经入帐,减少银行存款,对方科目可能是往来或者资产、费用类科目;出纳将借款的单据作为单独的业务行为放在未入账的单据中,作为白条抵库。
账面业务内容重复:同一笔业务的不同单据被人为的分割开来,与其他业务搭配着报销,比如A+B=5万,报销一次,又将A+C=6万报销一次。捏造业务内容:根据发生的业务内容以及手续捏造、自制收货付款凭证。收款不入账:一些核实不规范的外部单位直接以现金支付的形式退还押金、预付款等情况。判断标准:()
1、票据不齐全,自制、手写的白条等更作为怀疑的对象。
2、报账时间与业务发生时间间隔过长,一般大于3个月。
3、同一项目中相同金额的支付款项,且支付时间间隔较短但报账时间间隔较长的,也是需要进一步查证的怀疑对象。
4、使用文具店自行购买的空白票据。针对以上问题检查的方法以及杜绝的措施:
1、(建议工程量等由聂奇起草)。
2、出纳不能保管会计凭证的财务档案。
任何项目必须领用集团公司编号印刷的票据,包括调运单、收据、出入库单(待确定)。
3、任何工程项目涉及的款项支出需要在账套中设置往来账二级科目作为过渡。
4、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分派不同的人员负责登记台账,并且根据项目长短规定对账时间间隔。
具体财务报销流程中规定如下:
1、借款:外单位和非公司人员不能借款,即使有业务关系,也应由业务人员来办理借款,如果直接由非公司人员办理要进行处罚,员工借款凭证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借款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因为,借款和还回借款,是互有联系的两项经济业务,在借款和还回借款发生时,必须分别在会计账目上独自反映出来,因此,借款收据和收还借款的收据都是原始凭证,必须予以保留,不能将原借款收据退还借款人,否则,将会使会计资料失去完整性。在检查工资发放情况时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A员工借款1000元,应发工资2000元,但是该员工辞工时显示的领条是领工资1000元,按照证据显示出纳只支付了1000元的工资,另外1000元在将借条还给A员工后无法看到支付痕迹。
2附件的齐全、规范:第一种是公司外部取得的: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这里所说的“公章”,是指具有法律效力和特定用途,能够证明单位身份和性质的印鉴,包括业务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等。不同的行业、单位对票据上的单位公章有不同的要求。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自制的原始凭证,请注意一下要求内容:必须有经办人、公司领导签名,如是汇总金额,则需附计算明细,最好是统一格式。
3、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如银行汇款凭证等代替。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这段时间频频出现银行支付出去的款项又拿来作为未入账的现金支出凭证,金额不论大小,但是性质恶劣。这需要我们的会计加强责任心来完成审核工作。
4报销凭证如何填写:封面填写要规范,根据业务内容加盖收付讫,会计要根
据讫章核实其真实性,大写规范,注意小写数字要顶格写,大写金额前应做零记号封口,附件张数必须填写,加盖骑缝章,或者做其他记号以防附件遗失或被替换,报销凭证一旦领导签字后不得涂改;
5、银行余额调节表填制的及时性:每月5日前必须填制调节表,我部门将随机 抽查,每个账户100元/次乐捐;
6、盘点现金时要将提供的资料清单进行明细列示并签字,因为历次盘点现金都出现盘点结果差异较大,后面又左补一张右补一张,如果是真实业务收支,为何不跟其他票据放在一起,而发现盘点差异后才拿出来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针对遗漏后补每单50元。
7、凡是熠晖实质上控股的公司,全部以财务部要求的格式盘点现金、填列附表,每月必须按时,公司间要注意核对往来以及借款,我公司曾出现过借A公司款抵本公司库存现金的情况,而审核人员也没有核对的意识,差点酿成大错。
第五篇:基建审计
基本建设财务审计中常见的问题
二、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中央部署安排从2009年7月至2011年底两年半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排查治理:
1、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是否依法合规,是否存在违规审批、擅自调整投资计划、未批先建、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
2.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管理是否规范,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买挂牌出让制度是否落实,是否存在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以及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等问题;
3.规划许可是否规范,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违规变更规划和改变土地用途等问题;
4.招标投标活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监管不力等问题;
5.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否严格,是否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擅自改变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施工监理不到位、工程质量低劣、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不落实等问题;
6.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物资采购监管薄弱、违规使用资金以及工程严重超概算等问题;
7.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是否公开透明,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公告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落实;
8.有关投诉和举报是否得到及时受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是否得到严肃查处。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一)财务收支中的问题(22个)
1、未按规定缴纳印花税等税金XX万元。
2、未按项目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3、违规用“其他应收款”列收列支,用“其他应付款”支 付工程款。
4、违反规定出借资金XX万元,并导致损失XX万元。
5、挤占挪用项目资金XX万元。
6、无计量清单(或无依据)支付工程款XX万元。
7、违规预付工程款XX万元。
8、违规支付工程款XX万元(或工程款支付手续不合规,支
付合同工程外的款项,直接支付给挂靠单位)。
9、未按规定足额预留工程保留金XX万元(如15-20%审计准备金)。
10、未按规定取得工程发票(或发票不符合要求:税务代开、钢材水泥发票顶工程发票、虚假发票),涉及金额XX万元,导致偷税XX万元。
11、罚款XX万元未冲减成本,长期挂账,其中XX万元发放奖金等。(未按合同罚款)
12、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概算XX万元。
1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收费XX万元(如标书等)。
14、购买设备XX万元未进行政府采购。
15、建设项目资金XX万元来源不符合有关规定。
16、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
17、工程未进行验收就返还保函XX万元。
(二)工程造价中的问题(3个)
18、多计工程造价XX万元。
19、多付勘察设计费XX万元。
20、多计项目监理费XX万元。
(三)工程质量中的问题(3个)
21、项目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22、项目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失XX万元。
23、部分质量不合格,未进行返工补救。
(四)工程管理中的问题(22个)
24、不懂基建的人员进行管理(包括不懂基建财务人员进行核算)
25、未进行招标投标合同金额XX万元。购臵设备未进行政府采购。
26、未按规定进行评标、定标,使得不应中标单位中标。
27、低价中标后,违反规定,随意变更单价,或追加工作量。
28、施工单位现场人员(施工、监理)与投标书中的人员不符。
29、未按规定进行交竣工验收。
30、交竣工验收后,现场纠正补做的问题没有完成。
31、擅自变更设计,或上级未及时批复设计变更,影响工程造价的审核。
32、工程资料严重缺失,真实性无法认定。
33、违规委托无资质的设计、监理单位。
34、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建设计划(扩大投资超概算、改变项目)
35、未按合同工期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并且未按合同约定进行赔偿损失和罚款XX万元。
36、由于设计的责任,造成大量变更和损失XX万元。
37、未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未经审计就进行竣工验收。或未及时组织竣工验收,资产无法移交。
38、重复计算监理设施费XX万元。
39、无资质施工队挂靠施工单位承揽工程(转包)
40、不严格履行合同,且肢解工程进行分包XX万元。
41、少交、未交各类保证金、保函XX万元。或收取空头支票作为保证金。
42、违反规定提前退还施工单位履约保函和履约保证金。
43、对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44、征地中违反土地法规的问题。
45、工程项目违反环境法规的问题。
四、搞好单位财务收支与管 理工作的建议
1、要切实增强自觉遵守财经法规的意识。
2、要防止个别领导存在的问题:一是不熟悉财务,二是不看财务,三是不看数据,四是不重视财务。财务人员要给领导当好参谋。
3、要重视审计工作,是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
4、建章立制,管理好二、三级单位。
5、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促进财务和审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基建财务决算审计资料清单
一、财务资料:
1、基建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包括建设项目概况表、财务 决算表、交付资产总表及明细表、待摊投资明细表);
2、工程项目全套会计账本、会计凭证及其它会计资料;
3、项目资金拨款明细表,拨款单、进账单复印件、支付工
程款、设备采购款明细表,设备购置发票复印件;设备购置资金收支明细表,收支凭证;基建期间银行对账单复印件;
4、期末银行存款余额对账单,应收款、应付款明细表
二、基础资料
一、工程决算
1、基建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代码证
2、建设项目立项申请、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批准文件、工程施工图、竣工图、工程量计算资料。工程造价预(决)算书,超预算批准资料,工程概算批复文件复印件(如需经财政评审的,需提供财评资料),工程造价审计报告;
3、开工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
4、工程招投标文件复印件,中标通知书;
5、工程中标单位资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
5、工程勘察、设计、监理、中介审计等委托合同复印件;
6、建筑、装饰工程承包合同复印件;
7、工程结算审核确认表;
8、工程竣工验收文件。
9、工程竣工决算书。
二、设备购置
1、项目设备购置计划书、预算书;
2、项目设备购置立项申请、批复;
3、购置如需要财政评审,提供财政评审资料;
4、设备购置采购招投标相关资料,中标单位的基本资料;
5、购置设备验收入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