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电影起源与发展-石榴微电影网
微电影起源与发展-石榴微电影网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下载,上传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英语:Micro Movie 或 Micro Film)发展于2007年,主要是指时长较短但制作方式与电影相似的行销作品。第一部微电影是根据微小说《一触即发》所拍摄的同名作品,该作品虽以类007故事为蓝本,为凯迪拉克的广告行销变形。由于微电影一词是在中文世界首发,英文译词尚未统一。
微电影不是纯创作的短片(SHORT FILM)。短片相较于长片为时间较短之电影,如剧情片较长者为剧情长片(俗称的电影),较短者称为剧情短片。而微电影是异于电影创作的行销方法,为故事行销的一种分支。
在中国,微电影通常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发布,适合在移动状态或是短时间休憩状态下所观看,且有完整故事情节。微电影的时间长度没有标准,可以单独成篇,但也有成系列的小型电影。微电影主要以公益推广、形象宣传、商业订製、个人创意等为目的,因其长度较短且有完整剧情呈现,对民众来说是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因此近年来微电影以各种形式被社会各界广泛地使用中。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诞生的影视艺术,近年来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市场成绩和社会关注度,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内微电影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微电影发展过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产量增长的同时微电影产业整体艺术性与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使得微电影产业化路径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境。另一方面,关于国内微电影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体系尚待补充,首先,微电影的概念在业界和学界还存在一定争议,我们对于微电影的理论研究总是会落后于微电影的发展速度,关于微电影制片、发行机制和创作模式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失。其次,微电影自身作为文化产业独特的一支力量,受着文化、经济领域变革的各种影响与冲击,微电影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对新时期国内微电影发展现状、产业化路径思考以及应对策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篇:微电影发展初探
微电影发展初探
【摘要】本文从微电影的经营策略和影片内容格调的提升两方面来探索微电影的发展,期望对促进微电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微电影经营策略内容格调
微电影已经开辟了当代影视大潮中有别于传统电影的另一条道路,然而当前微电影存在盈利模式单
一、推广渠道狭窄、内容格调相对较低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有大量对微电影生存的网络环境和微电影网络发布推广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微电影的广告经营策略上,充分认识到了微电影作为传递品牌价值的载体的优势,强调了广告植入对于现阶段微电影发展出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在阅读、参考前人对电影和微电影等影视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宽思路来完善微电影经营策略,并强调影片内容格调的提升,意在为微电影发展初步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微电影的经营策略
1、广告植入及品牌定制
植入式广告对于产品而言达到了更有效的营销目的,①而电影、电视也通过广告植入获得了更多经济赞助,微电影也自然借鉴了这条迅速有效的获取经济来源的经营渠道。
品牌定制,其实也是植入广告的一种,只不过品牌定制并非利用植入广告获取经济收入来拍微电影,它更倾向于商家为了广告而选取微电影这样的形式。②
最常见的广告植入形式是台词表述、道具应用和场景提供。但无论是单纯的广告植入还是品牌定制,并非只是简单地让产品出现在影片中便能取得好效果,而是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考量和设计安排的。自然不做作、生动贴切的广告植入不但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会让观众增强对影片的好感和广告产品的兴趣。比如微电影《勇敢爱》中,男女主角用的联想手机作为影片中的道具,既不生硬又巧妙地介绍了这款手机最吸引人的功能。这样的广告植入,介绍的功能本身吸引人,植入影片又自然巧妙,不显得刻意便卸掉了受众的戒备心,令受众产生对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欲。
2、打造微电影品牌
微电影发展至今,其数量已相当庞大。这当中,大多数都是个人或小团队的一时之作,都没有使微电影形成一种产业,资金问题还是主要依靠广告植入,影片的整个拍摄制作也显得势单力薄。目前,国内一些影视视频公司已经看到了微电影的发展前景,他们已经积极投入了微电影的产业化经营。同时一些对微电影有热情有理想的专业人士也创办了自己的微电影工作室,积极打造自己的微电影品牌,实现规模盈利。
打造品牌、规模盈利为微电影吸资拓宽了渠道,它可以使微电影的拍摄借力于品牌效应③。无论是主动寻找赞助商还是赞助商主动联系上门,有了品牌,微电影的拍摄便可以享受品牌所带来的便利和效益。而形成品牌,增强了微电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微电影的质量,微电影也可以尝试不受广告植入的限制,实现影片的版权经营,这样便开辟出微电影的另一条盈利途径。
以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一家影视机构为例:灵思沸点影业,以“最深刻洞悉社会热点的独特视角、最严肃的创作态度、最具品质的制作水准”为创作原则,其创作的代表作《微博有鬼》系列微电影以微博这种社交媒体为背景,反应了当前网络生态环境和复杂的人性之间的关系,以此唤起网友对微博应用的理性反思。
3、自制经营及跨媒体经营
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仍然是个小众的文化形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主要集中在网络,大多无品牌不知名的作品拍摄成本本就低廉,宣传推广实在困难,它们散落在各视频网站。这样无疑对微电影的传播推广形成很大的限制和阻碍。因此,通过对门户和视频网站自制经营及跨媒体经营这两种方式的讨论,探寻如何开拓微电影更广阔的传播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1)门户和视频网站自制经营。由于微电影本身由门户和视频网站自产自销,宣传、销售也可利用自家资源。这样既节省了资金投入,还可借助自家网站的便利,在门户首页进行充分的宣传推广,同时还可借助网站在网络中的各项资源和地位,使观众只要连接互联网,打开常用网页即可获悉这部微电影的信息,由此便可产生更多受众。
比如拥有较多受众的“优酷出品”、“爱奇艺出品”等。特别是优酷出品的“11度青春电影”中大红大紫的《老男孩》,其在优酷的点击量已超过7000多万,这样的收获除了影片本身的优秀,不能不说和优酷网凭借自身便利条件对影片的大力宣传和曝光有着密切的关系。
(2)跨媒体经营。所谓跨媒体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通过跨媒体经营,主要是为了使微电影不再局限于网络传播,让网络和电视台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④这样,一些不习惯在视频网站中搜索,喜欢看电视节目的人群也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和了解微电影,使其有可能对微电影产生认同和好感。
目前各电视台也已经开设了播放微电影的栏目,比如央视电影频道的《爱电影》、湖南卫视《我爱拍电影》、浙江电视台《梦想星期天》等。然而这些电视栏目都没有与网络形成互动,只是电视台自己开设的栏目,微电影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经营。在电视栏目上播放的微电影,有很多是平民投稿或地方拍摄,网络上更多优秀的微电影并没能通过电视渠道得到传播。如果,电视台将收到的优秀微电影同时投放于视频网站,视频网站将热门微电影推荐给电视台,电视台和网络同时对其进行宣传曝光、互相推荐和介绍,微电影便实现了真正的跨媒体传播经营,其中的优质影片会得到更大的传播机会,受众范围也将大大增加。
二、微电影内容品质的提升
微电影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种艺术形式。面对市场经济,在内容上取得了成功,也必将在效益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1、内容创新,贴近当代受众心理
与传统电影相比,由于微电影自身短小精悍的特性,人物关系相对简单,情节发展脉络较单一,片段或跳跃式叙事也不容易细腻表达感情。那么,微电影要靠什么赢得受众倾心?
微电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加以借鉴,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是形式新颖、创意独特的微电影类型,能使人眼前一亮,人们拍手叫绝的同时便竞相转载;二是主题深刻、紧追时代热点问题的影片,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使受众因影片展开思索和讨论,实现影片的社会价值;三是能抓住受众心理,深入受众内心,打动其心灵,使受众真正产生情感共鸣,如此方能获取受众芳心。
创意取胜的微电影《符号》,设想了都市中孤独男女以纸片传情。这部微电影不仅因其精致的创意获得了戛纳大奖,其中纸片传情的桥段也几乎完全被移植到了电影《单身男女》中。
紧扣时代主题引人深思的微电影有《年轻有罪》、《入土》、《爱无能》等等,这些题材广泛关注了时下百姓的疾苦。
《小巷》、《每当盛夏时》这类微电影把目光投射到了少男少女懵懂的爱与错过。影片虽短,但观众已然被带回到了那段单纯难忘的岁月,而这样的记忆必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痛最美的怀念。
2、打破现阶段乱象,提高微电影品质
很多微电影的拍摄和网站传播仍处于摸索阶段,而在其摸索的过程中便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自娱自乐上传于网络的视频和质量高的影视作品搅成一锅粥,专业拍摄的作品也因商业社会和大众娱乐倾向低俗。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有理想有热情的团队若不深恶痛绝,不把打破乱象、带动其健康发展视为己任和职业追求,微电影将很难发展。
(1)过度平民化的微电影给受众带来的不良印象。“草根”也有好作品,我们无权剥夺爱好者拍摄上传的权利,更不应打击其热爱拍电影的积极性。但视频网站的经营和管理者作为这项产业的专业从业人员,应该更加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使受众搜索更便捷,为目标受众提供更周到的服务。网站若能将微电影分门别类,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搜索题材、演员、导演搜索到自己想要寻找的微电影,还可以从“爱好拍摄”和“专业拍摄”两个主要分区中依次观看自己期望观看的微电影类型。这样就可以为不同需求的人更集中地提供所需影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众对微电影过度平民化的印象”⑤。
(2)树立责任意识,带动微电影走上更光明的道路。各网站中都存在一些挑战观众观影底线的微电影,这些影片降低了微电影的格调⑥。故事烂俗、娱乐化倾向严重、“小三”话题吸引眼球、情色当道等是微电影内容的主要问题。
《干爹》讲述了北漂女孩为了过上好日子认“干爹”又被“干爹”欺负的故事,虽然影片用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要做错误的选择,但层出不穷的类似影片相继推出,更表明影片离开了深度,便趋于雷同。
《身度》第一句台词就是“男人都是下半身的动物”,整个影片围绕“性”的主题,展开了大尺度的叙事。“男女之爱除了上床便是互相伤害”,这样的言辞不知是对大众发起了价值观的挑战,还是更多地吸引了盲目的猎艳看客。
微电影的这些问题不可小觑,作为专业制作团队和个人在微电影创作时,更应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结语
以往的微电影研究一般比较重视品牌宣传作用和网络推广问题,对微电影作为电影的本质重视不够,因此,本文认为微电影在今后的发展中,在经营策略上既要坚持原有的盈利模式,又要积极发展新的盈利模式、拓宽传播渠道;尤其要认识到影片内容格调与总体质量的提升是微电影发展的本质,无论微电影是否起到广告作用,因其本质是电影,所以,依靠精良的拍摄和适合的演员表演,展现一个好故事,抓住更多的受众,这无疑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①李海荣:《泛媒时代――媒介创新与未来》[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②辛冬,《视频营销热潮来袭》[A].黄升民:《互联网的媒体化战略》[C].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104-105
③贾国飚:《媒介营销:整合传播的观点》[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11-314
④汪文斌,《中国网络电视台迎来新时代》[A].黄升民:《互联网的媒体化战略》[C].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249-251.⑤⑥陈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文本特征与发展》[A].《信息网络与文化传播》[C].上海三联书店,2011,(12).(作者: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出版学硕士)
责编:周蕾
第三篇: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业务的壮大,微电影引发的狂潮正在席卷全国。2011年,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大量涌现,各大网站也纷纷开启微电影计划。本文将从其产生背景、优势等方面探讨微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网络视频;广告营销;微电影的现状
(一)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 虽然业内至今没有一个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但它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微电影的最初尝试可追溯到2001年,宝马北美公司集结8位世界级一流的导演, 推出8部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创新性的电影短片,而当年香港导演伍仕贤打造的片长11分钟的影片《车四十四》则可以看做是国内微电影的最初火种。2010年末,被称为史上第一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
(二)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2]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
3.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就让观众在获得电影观赏感受的同时带动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灌输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得广告中的系列车型在部分城市出现热销。
(三)微电影的优势
1.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一是投入资金低,相比于传统电影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投入资金,微电影的投入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制作成本低得多;二是对拍摄器材的要求低,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或者DV,只需要一部单反相机或者iPhone就能拍出具有完美创意的完整故事。同时,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短,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导演和演员更易空出档期进行拍摄,尤其是对于名导和名演员,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可操作性。而相比传统电影庞大的制作发行方式,微电影的制作发行也相对简单,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发行。国内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草根表演、制作的微电影;一类是广告主量身定制的名导、明星担纲的品牌营销微电影;一类是视频、门户网站发起并寻求广告品牌合作的,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很强专业性要求的剧集型微电影。
2.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
微电影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写剧本、当演员、当导演,制作自己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而每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也参与到了微电影的宣传过程中。“快女微电影”的上亿点击率主要靠在人人网、微博等社区网站的分享和口碑宣传。微电影拥有开放的传播平台,除在网络上播出之外,还可在手机、公交和地铁的移动电视等多种移动终端上播放,优秀作品还可在电影院线播放。优酷的“11度青春微电影系列”就率先开通了网络与院线播出的双平台。此外,微电影为了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恶搞的话题,而利用微电影为演艺界新人进行宣传造势,以赢得更多粉丝的支持也逐渐成为新趋势,由此可见微电影娱乐功能的强大。
3.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
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更易于新锐导演和演员电影理念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微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的执著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天才想象必将带来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而微电影的创作也为年轻导演今后的电影之路积累了经验,这也将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二、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二、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适当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
而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它的深度也不容忽视。执导微电影《纵身一跃》的蔡康永曾用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微电影,如果微电影缺乏一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那整部电影将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观众兴趣,沦为庸俗娱乐。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比如佳能的《Leave Me》,没有明星出镜,却用短小精悍的故事打动人心。[3]虽然明星增强了微电影的可看性,但绝不能走“明星轰炸”的老套路,否则只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只要题材创新、形式灵活、制作精良,即使起用新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播出效果。
(二)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4]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微电影数量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增加,保证品质,适量植入应成为网站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2011年引起微博热议的桔子水晶酒店的星座系列微电影,就因其巧妙地运用了植入技巧而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人气,达到了企业营销的目的。
(三)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
各大网站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可以走高端精良制作的“大片”路线,也可以选择亲近平民的“草根”路线;可以拍单集的电影,也可以拍系列的网络剧;可以以校园爱情、星座为主题,也可以采用旅行、城市的话题。业界的新浪、优酷、网易、奇艺等网站已率先走上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微电影是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大众品牌消费的今天,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微电影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品牌效应将带来更长远的收益。可以打造网站自身的品牌,如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的“优酷出品”、“奇艺出品”,也可以利用明星、导演的品牌效应,还可以通过改编微小说、畅销书、名著来形成品牌效应。
(四)丰富微电影类型,培养微电影人才
目前出品的微电影,以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话题也多集中在青春、爱情、梦想、亲情等方面,而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在影片类型上进行多种尝试,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也应成为新类型的思路。贾樟柯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就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联想公益计划支持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草根公益团队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在传播微公益理念的同时,也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而由网易打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番外篇、《雪花秘扇》番外篇《闺蜜》在创造高点击率和转发率的同时,更是带给微电影创作一个新的思路。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
(五)扩大传播效果,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时长的局限,要想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在制作上可借鉴美剧边拍边播的模式,即采用预告片、正片、花絮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看到预告片后先产生兴趣和期待,同时也可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拍摄内容。在平台选择上,要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传播,一是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二是通过设置奖品等形式鼓励网友转发,扩大微电影的人际传播。
微电影要实现规模盈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外,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率先开始尝试:盛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聚合平台,拥有盛大文学、游戏、音乐、视频等海量原创内容。对于盛大来说,各种资源就像零散的珍珠,通过微电影整合起“文学—剧本—影视—游戏”的产业链条。[5]目前,盛大已推出了改编自起点中文网小说的微电影《昨天》和改编自盛大游戏的微电影《星辰变》。2011年,微电影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地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推陈出新,微电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2]“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浮躁[N].新华日报,2011-05-18.[3]定制微电影 国际名牌营销利剑争相“出鞘”[N].经理日报,2011-07-22.[4]微博之后流行微电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8-08.[5]草根原创定制微电影 盛大拟建立虚拟“北影”[N].第一财经日报,2011-08-02.
第四篇:微电影与导演 论文
微电影的发展和微电影导演的职能转换
论文摘要: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的人参与到拍摄微电影的道路上来。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分析,以及探讨微电影中导演的角色定位及职能转换,来深刻了解微电影这一新兴事物对于电影行业的发展和导演事业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人人都是导演”的时代,已经来临„„
关键字:微电影 导演 职能转换
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里,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信等一系列新型事物涌现在我们面前。成本低廉、传播速度迅速、耗时短、能快速表达作者意志成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微电影的发展对现代导演的职能转换起到怎样的作用。
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至今,学术及社会对于微电影并没有极为精确的定义。但是从直觉上,我们能理解微电影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微”,即它的影片时间极短,相比较传统电影两到三个小时,微电影影片时长明显短于电影,普遍以5到30分之内为限;而它的拍摄技法则和传统电影并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微电影的产生并不是先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概念之后才诞生的,微电影的滥觞现已不可考,也因人们对微电影的定义差别而有所区分。不过,在大部分的文章中,第一部真正意义被称作微电影的短片,就是2010年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而在2010年以前,人们普遍将微电影称作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2006)、筷子兄弟的《老男孩》(2010),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短片《我爸》(2012)《线索》(2013)及现今如遍地开花般的微电影,微电影始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方式呈现给观众。它始终以网络及移动终端作为其传播媒介,它制作成本及周期普遍少于传统电影。而依托各大网络视频网站巨大的点击流量这一新的传播途径,一部成功的微电影能够因此而迅速广泛地传播。我们可以看出来,微电影的起源便由于它极为符合当今人们碎片化和高节奏的生活,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及希望的心理调节,它始终离不开“贴近观众生活、走在时代前沿”这条主旋律,而这便是一部微电影成功的秘诀。
微电影的出现与发展无疑与新媒体技术密切相关。正是新媒体形态的改变,才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现今的微电影根据它的投资成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真正由草根民众自发拍摄制作,直接以抒发个人情怀,或仅仅娱乐大众为出发点,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鸟笼山剿匪记》等都属于此类。第二类则是由大量资本介入,以广告主和视频制作机构合作将广告产品或服务与视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呈现;或者一些世界知名导演亲自操刀,来表达一些自己在传统电影上无法表达的想法和观念(如由于与传统制片方意见不和,而无法实现的理念)。显而易见,似乎第二类微电影在市场营销方面极易击败第一类。然而实际市场上,依然有很多草根电影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微电影刚进入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我们还很难预料它的前景。不过一个成功的媒体方式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盈利模式来支撑它,那么我们似乎可以预见这样的前景:微电影将发展成为传统电影的巨大补充,它将由专业化的团队进行制作,通过一种合理的营销方式,在人们的网络及移动终端呈现出来。而普通的草根民众可以依托一个低成本的微电影平台,逐步优胜劣汰,将诞生一批“淘宝店主式”有固定受众的导演。然而微电影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它至今没有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由于它没有传统电影的电影院、电视台等传统运营商,它只能依托网络平台,听任观众的喜好。其次,它也没有成功的盈利模式,它没有传统电影的电影门票收入和延伸产品收入,有限的点击率仅能带来寥寥无几的广告收益或网络点击观看费用。最后,由于它的成本少、门槛低,它的平均质量也大打折扣,听任网络观众的喜好,也极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但是,归根结底,微电影任然以它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宣告“草根媒体”时代的到来,甚至我们可以有理由期待从“人人看电影”到“人人做电影”的转换。
微电影导演的职能转换
在分析微电影导演的职能转换,我们离不开导演资本的三要素的描述,即导演的创意能力、导演的组织能力、导演自有资本构成与影片控制权的关系。
导演的创意能力是导演最关键的能力,是导演发现或掌握了有关某部电影的获益机会的稀缺信息和知识,该信息和知识被统称为电影创意。虽然在传统电影里,知名导演的创意能力非常强,然而他不得不面临多方的压力,包括制片方、市场效应甚至大牌演员的苛求等,这都或多或少使得他的创意能力大打折扣。然而在微电影导演里面,虽然导演也受到一定制约,然而由于成本低廉,创作团队规模小,制作周期短等因素,微电影导演在发挥自身想法和理念上面远远优于传统电影导演。而这是否表明微电影导演的创意能力就不重要了呢?实际上,微电影对于导演的创意能力更高了。由于传统电影的时长很长,情节可以略显放松。而微电影由于时间短,表达的主题单一,这就更需要一个优秀的剧本和导演的创意能力。更何况,由于网络平台上微电影的数量多如牛毛,这就对导演的创意能力要求更加苛刻。
只有具备了充分的电影组织实施才能的人才可能成为导演,这种才能可以称之为电影要素的整合能力或组织能力,也就是导演的组织能力。由于微电影的创作团队规模普遍比传统电影的要小,故而微电影对于导演的组织能力并不高。然而微电影在促进草根导演向真正导演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练兵作用。大部分优秀的知名导演,一开始也是从短片开始迈向导演之路的。故而微电影成为了有志于成为导演的人很好的平台。依托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将有一大批知名导演曾经都是从拍微电影起步的。
导演自有资本在电影投资总资本中所占的比率作为导演融资基础的条件,当然导演不一定非要投入资本。一般来讲,导演对影片的控制权与投资额度成反比,成本越低的电影,导演的决策力更大;相反,成本越高,导演受投资方制约程度越大,但这种受制约程度是可变的,它跟导演资本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微电影投资成本小的特点,在很大方面,它可以完全用导演本身自己投资拍摄,甚至自拍自导自演。
随着电影市场受众的观影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影)和传播技术的进步(电影正通过O2O模式,即线上至线下的联合营销方式),我们把新时期微电影导演的职能转换归为以下特征:
1.微电影导演既能继承传统电影技艺又能掌握当代网络技术。微电影导演除了具备把电影文学剧本的文字形象通过电影的蒙太奇手段,转换为视觉和听觉结合的银幕形象的传统能力外,对网络新技术的了解和驾驭能力也是微电影导演的必备素质。例如网络平台的微电影普遍在清晰度上低于传统电影,影片尺寸也不同,不同电影观众的电脑屏幕也有所不同,故而在表达一些场景时,应该考虑到是否能在网络平台令观众知晓。部分微电影导演也往往承担了技术支持的工作。故而微电影导演除了了解新电影制作软件等新技术,还要具备创新意识,追求创新视觉效果。在对电影技术的把握当中,认识技术背后所带来的种种观念的改变。2.运作网络宣传是微电影导演的一门新课程。如何运用网络媒体推力达到宣传的目的,增加关注度,培养观众群。3.有丰富阅历是微电影导演自生修养的要求。阅历多、实践经验丰富的导演能拍摄出对社会、人生有所理解的片子。凡成功导演是以多重身份参与到影片的拍摄中,在创作中能深入独到地把握主题内涵,从而追求创作的多元文化和思想深度。
4.加强微电影导演资本构成三要素的累积。在导演创意能力、导演组织能力、导演自有资本三方面进行相关的能量储备,便能确保在剧中的核心创意地位和获得更多的拍片机会。根据今天的行业体制、市场形势、竞争机制和交流平台的种种规定性,当代导演需要具备从剧本的理解和创作、影视技术、商业协作、影视周边运筹、艺术创作等多向度的经验与能力。“时势造英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时代都会有成功记录并创造时代影像的导演。
参考文献:
1、张超,《浅谈微电影的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5期
2、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其悖论》,《新媒体研究》,2011年第12期
3、王霞,《微电影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电影评介》,2012年第18期
第五篇:微电影通知
学院第四届随手拍及微电影大赛通知
各系团总支、学生会、班级、团学组织: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在学习、就业的重重压力下,感而叹之,为了解压,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娱乐自己,但缓解压力不是一定要选择玩游戏不可。“微电影”的迅速发展壮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几分钟可以干什么?几分钟的视频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几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你从现实走向梦想。在电影这个艺术形象蓬勃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只需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用摄像来展示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现举办第三届随手拍及微电影作品大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的大学”
二、参赛对象
通用学院一、二年级辅导员为单位,及各团学组织。
三、参赛形式及报名方式
以辅导员为单位,每个辅导员推荐不少于两个作品参赛。鼓励各级团学组织参加比赛。
活动面向全校征集校园随手拍及微电影作品,参赛者于规定时间内(4月15日之前)将参赛作品及报名表提交至院团委。地点:综合楼817办公室。
四、参赛要求
1、政治方向正确,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
2、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如有违反,相关责任由参赛团队成员自行承担。
3、以反映校园的大学生活为题材,充分运用DV影像的特点,作品内容包括以下几类:
(1)创意公益广告类:反映珍惜青春,坚持梦想等公益活动,可 涉及道德、环保、禁毒、希望 工程等。
(2)影视短剧类:反映真实生活,能展现新一代学生青春风貌。题材包括人物类、纪录类、故事类等。
(3)音乐MV类:作品必须配有歌词字幕,可以是电子相册。
(4)图片类:图片需围绕同一主题,并配有文字解说及音乐。可接受由ppt格式转置的视频作品。
4、作品提交后不作退还,请各参赛人员提交前做好备份。
5、作品要求为4-12分钟,部分特殊作品经过审批后要求可放宽。
五、评分标准
合肥通用学院“我的大学”第四届大学生随手拍及微电影大赛评分标准:
1、主题分:紧扣主题、选题新颖,作品原创,故事线索要求清晰明了,内容充实、积极向上,表现一定的精神风貌,突出梦想的伟大。
2、创意分:独具个性创意品位,有新颖的拍摄手法、有新鲜的线索编排、有明确的表达角度,从特别角度切入,深刻反映主题等;
3、声画效果分:画面美观生动、清晰、构图合理、镜头稳定,色彩搭配协调,不出现太亮或太暗的镜头,配音优美,搭配清晰,对应题材,声像协调同步,有表现力、感染力;
4、技术运用分:相关影视制作技术运用巧妙,画面剪辑准确;
六、奖项设置
分数最高者为一等奖,以此类推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单项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七、注意事项
⑴所有作品要求原创,如发现违规将作为违规作品进行处置,取消参赛资格。
⑵作品凡涉及究责问题各参赛单位自行承担
⑶活动最终解释权由主办方所有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