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含5篇)

时间:2019-05-13 06:1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

第一篇: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

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优秀教师杨新红事迹材料

杨新红,女,199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音乐教师、大队辅导员、副校长,现任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六年级音乐教师,是省五好党支部书记、省级学科带头人。她以创建品质学校为己任,勤勉敬业、锐意创新、严格管理、砥砺奋发,和班子成员携手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将第三实验小学打造成了我市小学教育的领跑者。作为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作为学校的领头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热爱学生,倾心教学,实现美丽的梦

那美丽的梦啊,已经实现了。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21年来,她辛勤耕耘在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

1991年,从部队文工团毕业的杨新红就与音乐教学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热爱音乐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有时把课堂搬到室外,有时带孩子们融入到动画游戏中,体现了“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特点,把教学任务融入游戏中,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她的熏陶下,许多孩子喜欢上了音乐,并且也从事了音乐教育工作。他们说,成绩的背后,少不了杨老师的言传身教。她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一拨又一拨年轻的

心。

在杨新红心目中,音乐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传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她根据孩子活泼、渴望成功的特点,以富有特色的音乐教育为载体,为孩子提供熏陶的机会,在传知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杨新红做个音乐教育的有心人,不但挖掘音乐中美的音符,爱的音符,也引导学生把音乐与各个学科紧密联系一起。她尝试着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考试氛围,安排丰富多彩的测试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测试方法,运用“音乐乐园”等形式,体现“寓考于学、寓考于玩、寓考于动、寓考于乐”等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孩子们提到“小小音乐会”就会神采飞扬,在这种情境中孩子们尽情表现,展示才能。

“能感受音乐中的美所带来的愉悦是无与伦比的。”每节音乐课,看到孩子们沉浸在音乐之中,看到下课铃声中孩子们眼中那份恋恋不舍的眼神,特别是调皮的学生也能沉浸于音乐中,流露出的自然感情,她心里就无比欣慰。她始终认为音乐教师这职业给了她生命历程中不息的激情和美的享受,面对未来,她愿意一如既往地扎根音乐教学讲台上,用美的音符感染孩子,让爱的音符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实现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二、锐意进取,不断超越,提升教育素养

打铁须得自身硬。作为一个教师,杨新红深知学习和科研的重要性。她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不错过任何一个

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于1994年取得河南大学大专文凭,2008年进修郑州大学中文专业本科。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认真研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因为她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在教育教学中,她追求卓越,与时俱进。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教学中,她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练唱表演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课内外通过为歌词添枝加叶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把德育美育寄于每堂课之中,她每备一节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用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旋律启迪学生的思想,传递美好愿望并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相应的内容寄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天道酬勤,几年的寒窗苦读和实践,让这位朝气蓬勃的美丽姑娘打牢了理论基础、拓宽了知识视野,而教育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又给这位青春韶华的青年教师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课堂上是学生眼中美丽可亲的音乐老师,课下她是学生乐意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她用音乐丰富孩子的心灵,在音乐中教育孩子热爱美好的生活,多年后,当她的学生见到她时仍然记得她的话,记得她的歌声。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杨新红明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她在精

心营造温暖教育家园的同时,依然倾心教育科学,以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专业素养,将自己的心智倾注于教育教学研究中,行走在教育的前沿阵地,做教育科研的先行者。

她积极参与省级课题《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研究》并出成果,使该课题顺利结题。还主动参与省级课题《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策略研究》,每次都积极参与合作研讨,发表自己独特观点,认真撰写论文论著。

三、人文管理,团结协作,造就精英队伍。

作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杨新红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高度,她甘当学校教育的清道夫,注重查找和及时解决阻碍学校发展的“病症、暗疮”,及时净化学校的肌肤。

1.高瞻远瞩,发展和谐校园。

2004年11月,铁路学校进行归并地方教育管理,许多教师思想上想不通;有的担心职称问题,有的怕地方工资拖欠问题。杨新红从国家教育和学校大局出发,积极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做好党员工作,然后找有突出想法的职工座谈,使职工统一了认识,保持了学校的稳定。

2007年至今,学校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教师队伍中也因此出现了一种自满现象,只讲待遇,不求奉献。面对这种思潮,她组织党支部及群团组织,在全校教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及形势教育。利用党、团、工会等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反复向教职工灌输“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思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今后所面临的危机,使教职工明白教育竞争的残酷性,每位教师都要抓住机遇,促进学校快速发展。通过教育使全校教职工认清了形势,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由于学校原属于铁路企业,许多教师的职称评审滞后,许多应该早解决的职评问题一直困扰着干部和教师。归并市教育局直管后,杨新红和王校长费尽心思为教职工争取指标解决。2010年的1月,杨新红正在市教育局组织的职评小组辛勤忙碌之时,她身患重病的父亲被送进了急救室,家人通知她赶快到场,但为了职评的整体工作不被耽误,她连续加班到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奔到父亲的病榻前,这位为工作操劳一生的老干部醒来,看到疲惫的女儿,用微弱的声音说:“新红最辛苦,你为大家工作我不怪你„„”杨新红无言的泪水喷涌而出„„

全校教职工都说,杨新红为了学校的发展,付出的不仅仅是智慧、勇气,还有她的心血。2.德高望众,抓实党风建设。

作为党支部书记,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深感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关乎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再加上工作繁杂、随机性偶然性很强、很多工作战线拉得很长,为此对每项工作都能够进行预设性思考,能够认真细致做好分析、结合工作经验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坚持原则,细致入微,及时汇报。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亲和力,她积极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促进党建工作。在工作中注重加强班子内部的党性教育,要求班子之间要增进理解,搞好团结。她很注重党员的思想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定期召开学校民主生活会,加强党员培训,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做“五好党员”活动,尤其是对教育教学方面有问题的党员同志加强教育和培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党员加强校情教育。按照“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坚持标准,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近年来发展的年轻党员中涌现出一大批教育教学能手、教坛新星、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同时她坚持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在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2007年“讲正气树新风”活动中,她积极制定方案,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创新载体,以报告、讲座、参观等多种形式,以丰富的活动让广大党员自觉主动地接受党性教育。并积极做好了宣传报道工作,有8余次活动被市电视台、市教育电视台报道,有9篇简讯被市委采编。在加强党建工作的同时,她也注重加强团队建设,以各种活动提高团员的政治觉悟,树立理想信念,成了青年教师的知心姐姐。

3.以爱导教,强化师德工程。

杨新红常说:“教师如烛,师德如光,师爱如魂”。为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她与校领导班子一起立足校本,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以信念铸造人,楷模鞭策人,待遇激励人,情感凝聚人,事业留住人。为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注重走三步棋:一是弘扬学为人

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培养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考核制度。二是开展校本培训,扎实开展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夯实教育理论。三是引进教育竞争机制,营造竞争环境,为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教学棒的中青年教师搭台子、压担子、留位子,从而精心打造了一支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的科研型、学习型教师队伍。

四、务实开拓,关爱师生,勇做教育楷模

作为书记,她倡导全体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他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高情商的培养,关心学生的生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近几年来,全校10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硕果累累。1. 以人为本,优化育人环境。

“要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杨新红如是说,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她一直强调从三个方面来抓:一是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二是以教育为主线,以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爱国情感、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和教育内涵的蓄养。

近年来,在杨新红的亲自指导下,我校合唱团、鼓号队、读书活动等大型市内学校各项活动均取得了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成为信阳一流学校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开展工会文体活动,设乒乓球

室、卡拉OK等活动室,让大家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有效地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2.倾注爱心,诠释教育真谛

在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职工有困难,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婚丧嫁娶,杨新红都会出现在困难职工面前,成了学校全体职工的贴心人,排忧解难的一把金钥匙。职工们称她是一个“爱事业,能干事,干实事,可信赖的带头人”;领导赞扬她是一个“责任感强,重人文,讲信誉,会管理,能创新的好干部”。

多年来,受到杨书记帮助、关心的职工和学生的事例不胜枚举。每当上级号召给灾区捐款时,她主动带头捐款捐物。为帮助单位单职工、困难职工,她积极向社会各界求助,募集到企业家赞助一万元,用于给我校单职工、困难职工补助,让这些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2004年12月,教师赵小英因宫颈癌住院治疗,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杨新红组织职工进行捐款,她带头两次捐款。多次冒着冰天雪地的严寒,来到赵老师床边嘘寒问暖,她带给赵老师的不仅仅是物质帮助,更有全体同仁无限温暖的精神支撑。当她得知教师杨咏梅的爱人身患癌症,而杨咏梅本人在面对家里的顶梁柱倒下、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老人乱了方寸时,杨书记马上登门询问情况,出主意想办法,并联系熟知的人员打听治疗的最佳医院和方案。当杨咏梅陪她爱人治疗期间,杨书记不仅亲自在百忙中关照杨咏梅的家庭还和王建新校长一起到家里送上慰问金。在求医一年多时间里杨书记总是在关键时刻鼓励杨咏梅同志坚强下去,她真诚的姐妹亲情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重

新充满了阳光和快乐。杨咏梅一直感慨地说:“杨书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和大家温馨强大的心灵支持才使我和家人能走到今天„„”

杨新红认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随着农民工子女的不断增多,缺失关爱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杨新红在操场上见到张明,见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小脸冻得煞白,不停地哆嗦,杨新红感到一阵揪心的痛。她急忙脱下自己的绒衣给明明穿上。这个倔强的孩子轻轻说了声:“我不冷。”后来她了解到张明是六年级的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明明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了解到因为爸爸昨晚没回家,他没能进去家门,在邻居家借宿一夜时,杨新红又领他去吃饭。父母的漠视、老师的关爱,使得这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杨新红感觉到仅仅是给他洗衣、买饭、谈心、补课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她想方设法联系他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她和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张明住进了疼爱他的姨妈家。得到了温暖的张明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

2007年,在她的推动下,学校通过信阳教育电视台举办了“让爱心改变命运”资助贫困学生活动,让全校师生与贫困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到爱的温馨与伟大。当看到一个个莘辛学子快乐求

学时,杨新红总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此外,她还特别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学校退休的很多老人因离校部远,子女大多不在学校上班,学校发放的福利物资,大多都是杨新红亲自或派人给送到家,老同志们对此都十分感动。

杨新红正是以此倾心教育,刻苦攻关,忘我拼搏,不仅为学校教育付出心血,而且使她赢得了广大职工的赞誉和各级组织的嘉奖。她与学校其他领导一道带领员工,让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踏上了令人称奇的“信阳名校”动车之路,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信阳市文明单位、省五好党支部、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她本人也获得骄人的成绩:1995年6月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1999年9月

获郑州铁路局优秀教育工作者。2009年5月

获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2010年3月

获信阳市“十大教育女杰”。2010年9月

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

2011年1月

主持省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2011年11月 获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1年3月

获河南省女职工先进个人。

她撰写2008年《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觉道德行为》发表在《科学决策》杂志12期刊上;《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发表于2008年12月10日青年导报上。2006年所组织选手参加市教育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比赛中我校获组织奖;2007年所

指导学生表演的舞蹈《剪纸姑娘》在市教育局新春文艺晚会节目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所执教的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一课2007年度在信阳市电教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积极参与了两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热爱教育事业的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立志有恒、开拓进取,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着!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

2012-7-20 11

第二篇:深化内涵发展 提升办学品位

深化内涵发展

提升办学品位

隽水寄宿中学

近年来,隽水寄宿中学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质量育人、人文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构建和谐快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014年秋季我校制定了《隽水寄宿中学“和谐快乐”课堂改革推进方案》,全面开展“和谐快乐课堂”教学改革,42个教学班都加入到课改中。“和谐快乐课堂”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归纳小结”“测评达标”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独学、群学、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展示相结合,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气氛极度活跃,情绪极为高昂,注意力极其集中。这是以往任何一种课堂教学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和谐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传统,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编印校本教材《做一个合格的寄中学生》,开展人人学手册活动,并以此为依据规范日常行为。二是增设《生命教育》、《心理健康》、《阅读课》等科目,并一一落实到位。三是广泛开展兴趣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实际,安排每位学生参加一项自选兴趣小组活动。音乐组设合唱、舞蹈班(通城拍打舞);美术组设绘画、书法、泥塑班;体育组设篮球、足球、跳绳、乒乓球、田径、象棋班;科学探究小组设科学DV班和“两小”班;英语组设英语对话、英语阅读、英语故事班;信息组设电子绘画班;语文组设课外阅读班。四是积极推进校园阳光体育系列活动,践行“健康快乐每一天”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学校规定每天上午第二节课课后30分钟为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下午第三节课为各年级的体育兴趣组活动课时间。组建了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远、接力跑步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其次,定期举办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如一年一届的“沃特杯”篮球赛、体操比赛、跳绳比赛,两年一届的校冬运会。2014年我校体育代表团28名学生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参与全部三个大项20个小项角逐,取得良好的成绩:团体奖田径男子组第一、女子组第二,跳绳男子组第一、女子组第一,乒乓球男子组第三、女子组第一的好成绩;学生个人获得金牌9块。11月6日又代表通城县参加咸宁市中学生运动会再次取得好成绩。五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2015年元旦推出了一台大型文艺汇演,节目丰富多彩,学生登台300余人次,教师人人上台,制作的专辑于元旦期间在通城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全方位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气氛,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踏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我校环境文化建设暗含两条主线:聚焦名人,聚焦主人。而这两条主线又包含在九个主题组块中,它们是“名人文化廊”、“经典陶冶廊”、“名家格言廊”、“体育运动廊”、“校园之星展”、“著名学子廊”、“自创格言廊”、“校园名师展”、“教学教研展”。这九个主题组块分别表现在长廊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之上。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一是全面规划初中三年德育实践活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主题。去秋七年级新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还参加“美化锡山,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校外实践活动,八、九年级学生深入到湖南江南大漠和6501国防教育基地。清明节,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到黄袍革命烈士陵园、天岳关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二是组织全体学生参观“瀛通电子”、黄袍山茶油基地和污水处理厂,感受家乡的变化;三是组织学生科技活动组的成员开展科技活动。办学十年来,有12件学生作品获省级奖,3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学校被评为咸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集体。2014年5月,我校八年级学生李苏制作的科学DV《豆腐渣发霉的秘密》在湖北省第29届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在前进的征途上,尽管我们不断尝试、探索和跨越,但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力争早日将隽水寄宿中学建成荆楚名校。

第三篇: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8日

作者: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 翟红军 朱洪萍 余光德

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雨花经济开发区自创业伊始历经9年发展,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工业化新城区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招商思想,找准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招商,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9年内,先后引进各类工商业项目90余个,计划总投资220多亿元。GDP规模从2003年的3.3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17.25亿元,年均增幅为31.7%;税收从2003年的4800万增至2009年底的4.016亿元,年均增幅为42.4%;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83亿元),年均增幅约41.6%。2009年,园区自有企业税源已经从2003年的104.59万元增长到2.4亿元,园区企业自身纳税年均增幅保持在148%以上。

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开发区产业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尤其是2009年引进的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基地以及近期新引进的哈皮时代、盛博科技、炬腾网络、宝德科技等软件产业,这些为开发区产业实施智能化、高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产业发展历程

雨花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2005年开始第一次产业布局,主要是以一期开发为平台,开展了以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2005-2009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开发与转型,主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次产业开发向第三次产业开发过渡时期,即建设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形态。

(二)产业发展成效

1.规模工业总量大幅增长。通过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和对外招商,目前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到2009年底已经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8家,特别是近三年来新增规模企业大幅增加。

2.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自2003年至2009年的6年间,园区税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税收总额从

4835万元增长到40160万元,年均增速达42.4%。

3.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截止到2009年,开发区已建成投入生产的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8家;仅2009年完成专利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共有国内名牌1家、省名牌2家、市名牌1家;17家投产运营的制造业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新项目。

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存量改造提升,增量引进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手段,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领域拓宽的趋势明显,从“

二、三”产业看,带有文化创意性质的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渐渐壮大,开始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5.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截止2009年底开发区共引进的90余个建成、在建项目中:电子信息类企业20家;机械制造类企业24家;文化创意企业30余个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布局;生产服务类企业5家,其中,包括红太阳和明发两大物流基地;另外还有部分家具建材5家、食品类企业6家等。园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二、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六年来,随着近年来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从开发区仅有的27.6平方公里、实际可用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的范围看,园区虽然引进90余个工商业项目,但开发区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摆脱这样的困境,开发区瞄准未来,新引进了互联网软件产业园项目,但软件集群发展的效应发挥尚待时日。

二是企业创新尚未形成集群创新优势。目前,园区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又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据统计,目前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企业只有14家,真正意义上具有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家。由此必然导致园区企业承接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这有企业自身建设、正处于建设发展初期方面的原因,也有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和未形成完整的实施规划,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力度不大等方面的原因。

三是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开发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项目引进的同步需求。随着中电十四所、南京互联网软件园建成投产,大批高素质人才入驻,对园区综合服务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这种承载能

力日显局促,随着高科技企业入驻,对开发区综合配套的需求日渐旺盛,开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天地已经成为驱动园区产业提升的内在动力。

四是开发建设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平衡困难。开发区征地拆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发区可支配财力的全部投入开发建设也是杯水车薪。加之开发区缺乏商业和房地产项目运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缺乏资金平衡渠道,全部投入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异军产业的突起,很难在短期实现自我平衡。

五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尚待挖掘。开发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一期项目基本布满,二期正在拉开框架,已经签约近20个项目,园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3000亩。如果单纯依托土地的扩张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已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如何在开发区探索实践“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正在日益凸显。雨花开发区处两大新城区、两大产业带之间,滨临长江,座拥三桥,衔含秦淮新河,拥有约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是九条重要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是通往南京市区和苏南、皖南、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隘口,建成后的火车南站距开发区仅10公里,绕越高速在园区边缘与三桥对接,使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雨花开发区更具发展潜力。开发区正在抓紧建设龙藏大道北延工程、滨江大道雨花段工程,及其两座跨秦淮新河大桥工程,全面拉开连接河西新城的通道,打造完成融入河西新城的总部金融经济圈两条通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河西新城的距离;作为60平方公里板桥新城的工业发展区域,如果能够和板桥新城莲花湖区域联动发展,有效整合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联动开发,将进一步助推区域发展的实现开发区、板桥新城实现多赢。

2.产业基础优势正在迅速形成。在园区已有的优励国际、伟豪、翔实等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上,园区在手的90个项目,囊括了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并发展为主导方向,呈3﹢X产业形态。开发区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仅2009年,开发区投产达效的制造业企业中就完成专利申请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目前园区共有国内名牌1家(桂雨鸭)、省名牌2家(三鸿、舒曼)、市名牌1家(伟豪);园区已有10多家企业与17个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科技项目。

3.特色产业优势正在加速集聚。软件企业集聚初露端倪,中电十四所、盛博科技、华瑞泰、阿里巴巴等

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落户雨花经济开发区,为雨花开发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是以SAAS企业为核心,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企业为主导,打造自己独立软件互联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产品发布、推广及运用的广阔空间。目前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SAAS产业园的开路先锋,已入驻ISV企业30多个,预计用5年不到的时间把SAAS产业园建设成为入园软件企业300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年软件营收达20-3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有名、中国知名、江苏著名的软件产业链航母。

4.生态环境优势正在着力打造。园区大投入地进行园区绿化和景观改造提档升级,沿江沿河的1000亩湿地公园和板桥河景观等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度进行水系改造,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下一步重点推进三桥生态公园二期500亩工程建设,加快三期三桥连接线北侧6平方公里的原“绿色南京”区域的规划建设,加快秦淮新河沿线的整治和绿化项目建设,加强园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推进三桥连接线以北区域1000余亩居住用地开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科技、软件信息、总部经济类高端产业入驻。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一靠价值链升级带动,二靠现代服务业火车头拉动,三靠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推动,四靠以打造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促动。

1.求高求特,提升转型发展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瞄准产业高端。制定科学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开发区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形成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强化政策支撑,扶持特色产业。依托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实施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突出对企业规模、效益、增速、技术创新能力、财政贡献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由行业知名企业为龙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发展格局。做优配套环境,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建设各主导产业的配套建设,主动构建高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在招商环节系统谋划项目关联度布局,提升项目集聚集约发展的配套优势,全面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后发优势。

2.创新创优,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全面支持政产学银金合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努力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托,吸纳并转化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企业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完善企业孵化器的软环境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互联网软件产业园、企业科技转化

中心等各类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营造鼓励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氛围。构建支持创新创优的政策体系。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完善以产业政策为主转变为支持形成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形成洼地效应,培育和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3.完善功能,创优科技支撑的发展环境。积极构建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和多家研究机构、重点大学合作的技术支撑体系、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和发达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服务。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资金渠道、政策扶持等服务方面的支持功能,加强在诸如信息提供、培训、咨询中介方面的服务,推动企业迅速做大转型。构筑技术人才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层级,大力在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位价值,承接产业梯度,抢抓2014年青奥会在河西举办的机会,迅速提升奥南板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4.招商选资,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数量的“企业招商”模式,向以提高产业集聚度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模式转变,不贪大求全,务求在高起点上做精做特。以“引高、引软、引才”为目标增强招商选资针对性。将招商重点放在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引进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来园区创业,增强开发区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影响力。构建招商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从园区可用产业用地面积有限的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包括产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创新标准,通过不断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有力推动园区产业升级转型。

5.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转型合力。节约集约用地,让有限土地创造无限发展空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努力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利用率,向空间要效益,通过产业升级、项目嫁接整合小空间创造更大效益。加强人才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园区专业人才和企业现代管理高级人才引进服务,积极引导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到开发区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人才扶助计划,努力为他们创造兴业的良好外部环境,为驱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增添不竭动力。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创新产业高起点集聚。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软件、人才、文化、创意等各门类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加强政策配套的落实和支持,提高政策系统效应,促进招商项目在高起点集聚。

下载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风花雨滋润桃李 内涵发展铸就品位(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