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钻探技术与装备现代化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推进钻探技术与装备现代化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左汝强
摘要:本文作者长期从事钻探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对国内钻探技术现状和国际上先进钻探技术和经验有很深的了解。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地质钻探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方法落后,钻探效率低下,钻探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远远不能满足加强地质工作,加速矿产勘查的要求。指出为加速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应该大力推进钻探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技术和经验,研究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先进钻探技术、装备和工艺是十分重要的。对此,作者提出了七点具体建议:1)研发应用全液压顶驱型地质岩心钻机系列;2)研发第四代地质岩心钻机-自动化岩心钻机;3)研发并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先进定向钻进技术;4)研发应用直升飞机搬迁钻探设备方法技术,加速难进入地区矿产勘查;5)加强对探矿工程研究开发机构的支持,促进研发先进实用的地质钻探装备;6)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与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的联系与合作,进行业务指导,继续促进产学研“三结合”;7)加速培养钻探技术人员,建立先进地质装备推广应用机制。
矿产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地质工作,保证矿产资源供给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钻探工程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是能够直接从地下岩层获取实物样品的唯一手段。但是,我国目前地质钻探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方法落后,钻探效率低下,钻探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远远不能满足加强地质工作,加速矿产勘查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提出:“地质工作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地质工作必须应用高新技术”。因此,加速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应该大力推进钻探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技术和经验,研究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先进钻探技术、装备和工艺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研发应用全液压顶驱型地质岩心钻机系列
国际上地质岩心钻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手把操作机械型钻机;(2)1960年代开始应用的液压立轴型钻机;(3)1970年代开始应用的全液压顶驱型(动力头式)钻机;(4)199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的自动化钻机。由于全液压顶驱型钻机具有钻探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并适宜实现多种钻探工艺等优点,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普遍地将这种第三代岩心钻机运用于矿产勘查工作,其适用范围很宽,从浅孔(100m)到深孔(3000m)。我国现在广泛运用的地质岩心钻机仍停留在第二阶段,即液压立轴式岩心钻机。这类钻机钻进效率低下,如青海省地勘局在某矿区运用国产XY-4型立轴式钻机,小时钻探进尺仅1米左右,而采用国外进口的LF-90型全液压顶驱型钻机在同样条件下小时进尺则达3米多,钻进效率提高了3倍。此外,立轴式钻机通用性和标准化程度很差,钻进工艺适应性有限,且缺少2000m以上深度的机型,等等。
勘探技术研究所于去年研制成功YDX-3型(勘探者一号)全液压顶驱式岩心钻机,获得了野外的欢迎,正在推广应用之中。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完成此类岩心钻机系列化的研究开发,特别是2000m以上的深孔钻机,以适应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深度不断加深的需求。
二、研发第四代地质岩心钻机——自动化岩心钻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岩心钻探设备又一次发生了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即完全自动化钻机投入实际应用。新一代自动化钻机首先诞生于两个矿业发达国家——瑞典和加拿大。加拿大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开发成功Diamec264APC型和Diamec284型全自动钻机,而瑞典的JKS·波伊尔公司则开发了B系列自动化钻机。这些钻机均是采用全液压顶驱装置,机、电、液一体化和计算机控制的钻进方式。Diamec264APC型钻机具有平均时效12m的钻进速度,台月效率平均达到1000m。其钻进效率高的原因在于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测量和监视地下岩层变化与孔底工况,随时(在0.1秒内)调整钻进参数,以保证达到最佳钻速。同时,由于这种自动控制钻进方式,可以提高钻头寿命,减轻钻杆磨损,减少岩心堵塞和烧钻等事故,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钻探成本。此型钻机在野外现场仅需一人操作,钻工所需做的工作只是观察控制台面板,适时调节相应旋纽即可,还可兼作其它工作(如处理岩心样品、检查钻具等),显著地减轻了钻工体力劳动,并减少机台钻工人数。
近几年,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又陆续研发应用了DiamecU4APC型、DiamecU6APC型和DiamecU8APC型自动化钻机,性能和可靠性又有很大提高。其中DiamecU4APC型钻机属于第二代自动化钻机,真正实现了机台单人完成钻探作业的功能,DiamecU6APC型钻机则进一步简化了机械结构,提高了电子系统在恶劣环境中的工作能力,其钻探深度达1000m。作为第三代自动化钻机代表的DiamecU8APC型钻机,在其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了人类工程学(Ergonomic),即加强了人性关怀和安全。其钻探深度可达1500m。
自动化钻机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代表了国际地质岩心钻机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矿业大国,今后地质勘查任务繁重,应当将研究开发自动化岩心钻机的任务提上日程。
三、研发并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先进定向钻进技术
定向钻进是一种先进高效的钻探方法。特别是在一个主孔底部侧钻出许多分枝孔以达到多个地质靶点,可以节省大量钻探工作量。在1980年代,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运用这项技术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安徽省冬瓜山铜矿勘探中,在一个主孔中施工了6个分枝孔,主孔中最深造斜点孔深622m,6个分枝孔钻入矿体靶点深度均超过800m,最深的854m。共完成工作量3063.19m,比从地表分别钻探6个钻孔达到地下相同靶点位置节约工作量48%,节省资金33%,节约时间43%,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然而,由于技术人才出现断层,目前野外钻探施工已基本上不再掌握这套技术了。
同时,近20年来,国际上石油定向钻井技术突飞猛进。为了加速钻采、提高采油率与降低成本,“多分技井”、“大位移井”和“水平井”等创新的定向钻进技术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目前,石油钻井水平位移早已超过10000m。多分枝井最多一口主井下面超过8个分枝井,分枝井的长度超过2500m。可以说,现在定向钻探技术的先进程度已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即按人的意愿,想钻
到哪里就可以精确地钻到那里。
目前,定向钻进方法具体有两项尖端技术:地质导向钻进系统和旋转闭环导向钻进系统。
地质导向钻进系统包括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甚至随钻地震(SWD)以及一整套自动控制钻孔方向的综合技术。其随钻测量的地层参数(如电阻率、密度、中子伽玛等)和钻孔轨迹几何参数(如顶角和方位角等)的多种传感器,安置于钻头之上距离仅1m的钻具中。运用此种地质导向钻进方法,钻头可以非常精确地钻到岩矿层目标,或沿着矿层(油层)内钻进与取心(样)。而旋转闭环导向系统则是另一种智能化自动化钻进系统,能在钻杆柱旋转的条件下,按预定的轨迹或按矿层目标作定向钻进。
今后,我国在地质勘探领域应积极运用定向钻探技术。一是要大力推广应用“螺杆钻具加弯接头偏斜器”、“连续造斜器”以及“小直径中曲率半径水平定向孔钻探工艺”等我国原已研发成功且行之有效的定向钻进技术,如举办培训班,进行现场示范等。同时,启动研发当代国际上最先进的定向钻进技术方法、如地质导向钻进系统和旋转闭环导向钻进系统,等等。
四、研发应用直升飞机搬迁钻探设备方法技术,加速难进入地区矿产勘查
我国已确定的16个重点成矿区带内,多为崇山峻岭、严寒高原或戈壁沙漠等难进入地区。在这些地区,因钻探设备运送和搬迁的困难,将会大大地影响和延误整个勘探工作的进行。
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难进入地区”(Unaccessible Area)或“边远地区”(Remote Area)的矿产勘查工作,于上世纪70年代早已形成一套先进成熟的钻探设备运输和搬迁的方法,即运用直升机吊运和飞机载运的技术。近年来,适宜于采用空运的钻探设备又有较大进展,如加拿大波特·长年公司专门研制了LF-70型直升飞机—轻便钻机(Heli-Portable Drill),和JKS·波伊尔公司称为“飞运钻机”(Fly-in Drill)的JKS1000型钻机,等等。
LF-70型钻机钻探钻孔深度可达1000米。用直升飞机搬迁吊装全套钻探设备器材(总重约14吨),从已完工的钻探工地搬迁至新的施工工地只需往返飞行7次。在陡峭山区搬迁到15公里直线距离远的新钻探工地,总共只需要75分钟。这比运用公路汽车运输和人力畜力驮运效率提高数倍甚至几十倍。从而显著地加快了钻探设备器材搬迁的速度,大大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LF-70型直升飞机搬迁用钻机对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无论地形地貌多么复杂,气温变化范围多大,均可适用。该型钻机曾应用于高温达50℃的赤道地区(如印度尼西亚热带丛林Irian Jaya),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零下50℃的高寒冰雪地区。
近年来,美国又研发和应用了更为先进的装有测绘记录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直升飞机运载钻机(RTK-GPS HELI-DRILL)。该航空钻探系统降落到工地后即开始钻进作业,孔位地理座标与海拔高度被自动记录于系统之内。该套设备配备有钻探4个钻孔(18.3米深度)所需的水量及闭式冲洗液循环系统。钻探施工时无需因用水或其它辅助机具再作额外的飞行。
目前,运用飞机运输、搬迁和吊装钻探设备的技术方法,除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与澳大利亚等发达地区广泛而成熟的应用外,在发展中国家也已逐步推广应用。一些直升飞机公司专门承担这方面的业务。如设在布鲁塞尔的空中技术(Skytech)飞机公司运送地质钻探装备业务已遍及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伯利亚,及南美洲厄瓜多尔等国家。该公司于1996年
和非洲乌干达地质调查与矿业局联合组建了新的直升飞机公司,主要对中非地区提供单次飞行运送2.72-20吨净负载钻探设备的业务。
我国目前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尚未运用这套先进技术。前几年冶金系统从加拿大引进两台LF-70型钻机,本该运用直升飞机搬迁吊运,但是在四川陡峭山区的钻探作业中,仍采用骡马驮运加人挑肩扛的原始搬运方式。该情况刊载于英国的“地质钻探”(Geo Drilling)杂志上,阅完不禁令人感叹!
为加速我国重点成矿区带难进入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及早应用航空技术运输、搬迁和吊装地质钻探设备的整套技术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和提高对运用现代航空技术运输和搬迁钻探设备技术方法重要性的了解和认识,迅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2.开展国内外调研和考察,全面了解和掌握实施钻探设备航空运输和吊装技术方法的各个环节及解决办法。
3.研究开发适于空运和吊装的钻探设备及运作的技术和方法。
4.中国地质调查局内明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领导、管理,并尽早启动此项工作。
五、加强对探矿工程研究开发机构的支持,促进研发先进实用的地质钻探装备。 原地矿部所属三个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勘探所、探工所和工艺所)在建国后数十年中,对推动钻探工程装备的技术进步,做了很大贡献。如研发的小口径金刚石钻探配套技术与装备,使我国在短短的十年左右时间内就赶上了当时的国际地质钻探水平。个别钻探技术(如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这三个研究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正在进行转制。为加速我国地质钻探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部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仍应继续大力支持这几个研发机构,以促进我国地质钻探装备的更新换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六、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与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的联系与合作,进行业务指导,继续促进产 原地矿部所属中装公司下属多个钻探设备和物探仪器工厂(分布于北京、上海、张家口、重学研“三结合”
庆、衡阳、东海等地)。在过去数十年,曾组织研究所、大学与这些工厂实施“三结合”,成效显著,为我国地质行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探矿设备和仪器。目前,中装公司虽然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公司,与我部无直接关系,但其仍是国内最大的地质装备制造企业,其规模和制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处前几位。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与中装公司的联系与合作,进行业务指导,发挥其作用,积极促进其与部内有关研发机构实施“三结合”,为地质勘查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七、加速培养钻探技术人员,建立先进地质装备推广应用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现场地质钻探技术人员和工人缺乏施工经验,甚至对过去常规的钻探操作,如金刚石钻进与绳索取心技术等都不会或掌握不好,更没有深孔钻探技术经验。如广西地勘局在桂北2个大型铅锌矿实施的2个750米钻孔,当孔探超过300米以后,年轻的钻工都不敢下钻了,只好请退休或退养的老机班长来完成。 常规的钻探技术和设备都不能掌握,更不能指望现有水平不高的人员去运用先进的钻探装备
了。新型的地质装备具有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的特点,必须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来掌握使用。为保证今后地质勘探中高效、安全地运用现代先进的钻探装备和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需加强培训工作,建立先进地质装备推广应用机制,如组建新技术装备推广示范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为加强地质工作,实现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必须应用当代最先进的钻探技术与装备,尽早使设备更新换代,采用最新的钻探工艺方法,从整体上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篇: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行动计划
附件3:
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行动计划
(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为加快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特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是推进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的必然要求。矿产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是一个资源大省,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储量丰富,已查明储量矿种达到110种,其中10个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34个矿种居全国前五位,60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及鄂尔多斯盆地等成矿带条件优越,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铅锌、金等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十分巨大。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并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是实现工业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我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是我省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全省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总产值达到2671亿元,占全省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8%;工业增加值超过77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7.9%,其中,矿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41.8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1.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6%。充分借鉴内蒙、新疆等省区加快发展经验,大规模开展资源整装勘查,高水平实施开发转化,可以为全省工业乃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是落实国家大规模地质找矿计划的具体行动。《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形成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国土资源部提出:‚要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三五八’找矿计划,确保地质找矿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地质勘查开发格局‛。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快速实现找矿突破,切实增加资源储量,既是落实国家资源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我省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规模开发、快速转化、循环利用为目的,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加快资源整 装勘查,加速资源开发转化,做大做强优势矿业产业,尽快实现资源产出倍增,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五)基本原则。
一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结合矿产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条件,整体推进资源勘查和开发转化。选择优势矿种和重点地区,加快资源勘查步伐,推进资源开发转化,努力实现重点突破。
二是整装勘查,规模开发。在矿产远景调查基础上,合理划分勘查分区,按照‚一个矿区设置一个开发主体、形成一条产业链‛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推动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整装勘查、规模开发、集聚发展。
三是深度加工,循环利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完善产业配套,大力发展深加工企业和项目,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有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贫化率,减少污染排放。
四是市场运作,政府调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整体提高资源开发转化水平。
(六)发展目标。通过今后5年努力,到2015年,全省矿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6.1%。
基础地质:力争到2015年实现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22.7万平方千米,1∶20万区域重力调查17.8万平方千米,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36.3万平方千米,1∶5万矿产远景调查面积9.6万平方千米。
矿产勘查:力争提交煤炭资源储量225亿吨、铁矿石7.2亿吨、铅锌420万吨、金608吨,分别达到‚十一五‛的2.4、254、7.6和4.6倍;力争提交钒40万吨、锰1040万吨、铜105万吨、镍40万吨、钨矿40万吨、钼40万吨、银2000吨、稀土8万吨、水泥灰岩7亿吨、硅石(石英岩、脉石英、石英砂)1200万吨、重晶石2400万吨,比‚十一五‛末有明显增加。
开发转化:力争到‚十二五‛末,煤炭总产能超过1亿吨,新增产能6000万吨;金属采选生产能力达到3662万吨,新增产能1521万吨;非金属矿产生产能力达到6728万吨,新增2305万吨。
三、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的主要任务
(七)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矿产资源勘查。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勘查准入规定,推进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建立地质勘查区块退出机制,加快勘查进度,提高勘查程度。
能源矿产方面,重点实施宁县中、西、东部,环县沙井子西部,灵台县南部,肃北县红沙梁东部、公婆泉、小独山—马莲井,张掖芦草台子,武威毛藏盆地及臭牛沟矿区,黑 林子—红城子、靖远煤田外围吴家川等26个资源勘查项目。
金属矿产方面,重点开展铁、铜、镍、铅锌、金、钨、钼、银、钒、锰、稀土等矿产勘查,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成矿区带部署33个重点勘查项目,形成25处以上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
非金属矿产方面,重点在肃南豁硌河、肃北县马鬃山、天祝县白塔山、榆中县丁家豁岘、漳县苟家寨、和政县罗家集和漳县马路里等区域,设置18个重点勘查项目,集中开展水泥灰岩、萤石、高纯硅石、钾镁、硅灰石等矿种勘查,扩大普通萤石、重晶石、红柱石矿产储量规模。
(八)强化矿产资源开发。搞好勘查开发衔接,加快开发转化速度,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按照矿业权分级审批和属地化管理原则,由资源所在地市州政府与矿业权人签订矿产资源开发合同,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确定资源开发时间和实施进度。划定矿区范围后,即可启动矿山建设,大型矿山必须在两年内完成采矿权登记,中型矿山必须在1年内完成采矿权登记。对取得采矿权两年以上,无故不进行矿山建设的,坚决无偿收回采矿权,重新进行配置;对无力建设矿山的,按原出让价款的50%支付补偿费用后,坚决收回采矿权,重新进行配置。在煤炭资源开发方面,依托华能集团、华亭煤业、靖煤集团、中水电集团、酒钢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确保尽快建成正宁县核桃峪、宁县新庄、环县马福川、刘园 子、灵台邵寨等大型矿山;确保开工建设肃北吐鲁—红沙梁煤矿南井田、红沙岗煤矿南井田、山丹长山子煤矿、天祝臭牛沟、毛家川、灵台唐家河、独店、南川河、崇信赤城北、泾川高平、梁河,合水西,罗川1号、罗川2号等重点项目。在金属矿产方面,依托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省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加快实施文县阳山金矿,碌曲县拉尔玛金矿,西和县大桥金矿,肃北县七角井子铁矿、黑山铜镍矿、寒山—鹰咀山金矿,敦煌方山口钒矿以及肃南小柳沟钨钼矿等15个重点开发项目。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等重点资源开发步伐。在非金属矿产开发方面,重点组织实施肃南县豁硌河、天祝县白塔山、榆中县丁家豁岘、漳县苟家寨、成县牛斜山水泥用灰岩矿和漳县马路里红柱石矿等14个重点项目。
(九)推进矿产资源转化。加快推进优势矿产资源转化,着力打造六大区域矿业经济区。
嘉峪关—酒泉铁矿经济区:充分发挥区内资源配套程度高、产业相对聚集的优势,依托酒钢集团等优势企业,开发利用铁、钒、铬、镍、钴、稀土等资源,大力发展合金钢、特种钢等延伸产品深加工;依托瓜州、肃北已建寒山、鹰咀山金矿,推进柳园黄金、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利用伴生硫、重晶石、明矾石、芒硝、蛇纹岩等资源,建设无机化工基地,努力建成西北最大的钢铁产业基地。张掖钨(钼)矿业经济区:依托肃南县小柳沟丰富的钨钼铁矿、肃南县石居里铜矿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有色、黑色金属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以钨合金、钼铁合金和特种钢为主的深加工,实现钨钼铁矿资源科学、高效、合理开发,努力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钨钼产业基地。
金昌镍铜矿业经济区:依托金川镍铜、贵金属开发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品精深加工。依托金化集团,大力发展硫酸、磷化工产业。加快武威红沙岗、西大窑、毛藏盆地等煤田开发。利用丰富的水泥原(辅)料资源,加快建设天祝、古浪非金属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特种水泥、超细碳酸钙等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兰州—白银煤炭铜矿业经济区:依托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白银公司、靖远煤业、窑街煤电、兰铝、连铝以及祁连山水泥、甘肃稀土等重点企业,加快推进矿业开发和产品深加工,有效带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建材和稀土等产业加快发展。
陇东油气煤炭矿业经济区:依托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力推进煤电化、煤电铝、石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构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煤炭资源开发转化,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加快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千万吨油田建设,扩大庆阳石化加工能 力,促进原油就地加工转化。
陇南—天水—甘南铅锌锑金矿业经济区:以西成铅锌原料基地为主体,重点开发铅锌、金、锑矿产,组建大型铅锌骨干矿山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矿产品;加快文县阳山、玛曲县大水、岷县寨上、合作枣子沟、秦州李子园金矿开发,建设黄金开发基地;依托陇南水电优势,开发文县锰、石灰岩、重晶石、硅石和天水武山温泉钼矿等资源,提升铁合金、硅锰合金生产水平。
四、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的支持政策
(十)扎实推进战略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通过兼并、收购、控股、托管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与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省属大型矿业企业进行对接合作,注入发展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生产规模,改善技术装备,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鼓励支持战略投资者发挥自身优势,实施资本运作,加快推进矿业企业上市步伐。
(十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全面落实国务院已经出台的重大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衔接《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合作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协议》支持措施,积极争取增加中央财政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等资金投入,保障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资金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整装勘查项目,加快祁连山、西秦岭、北山、鄂 尔多斯盆地等重要成矿区带和甘南藏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积极争取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点示范工程项目,支持我省贫矿、共伴生矿和尾矿等资源综合利用。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帮助,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我省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规划,加快陇东煤炭基地、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列为资源税费改革试点省份,推进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切实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十二)有效保障建设用地。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项目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预审报件材料由13个减少为7个,城市(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报件材料由14个减少为6个,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件材料由20个减少为8个;预审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用地报件审查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用地批准文件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对国家和省级重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有工期要求或受季节影响急需开工的工程,可申请办理先行用地手续。对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国有未利用地的矿产资源开发转化项目,以及依法使用上述范围外国有未利用地、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50%、15%,确定土地出让底价。
(十三)切实加大财税支持。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多 元化、多渠道投入的矿产资源勘查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每年争取国家支持资金2亿元以上,省级安排地质勘查基金2亿元以上,带动社会资本4亿元以上,逐年扩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规模。全面落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企事业单位减免税政策,对矿山企业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库、炸药库安全区,采矿运矿及运岩公路,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系统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对各级财政直接拨付勘查开发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开发和科研经费,免征营业税。
(十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制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项目目录,引导省内各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入规模,及时满足煤炭、石油、金属矿产、地热等资源勘查开发融资需求。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努力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增强企业发展资金实力。组建省煤炭资源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强化投融资功能,积极扩大融资规模,力争‚十二五‛期间,融资规模达到100亿元。
(十五)鼓励支持技术研发。鼓励矿业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改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艺,提高矿产资源采选率;提高低品位、难选冶以及供、伴生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积极开展尾矿、选冶废渣利用研究,节约利用矿产资源。鼓励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高附加 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矿业企业竞争力。鼓励开展产学研相结合,解决采矿和难选冶矿产在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难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十六)主动改进环评服务。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制度,将环境影响较轻的和矿产资源勘查以及投资亿元以下的选矿项目环评管理权限下放市州。加快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进度,积极支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项目建设。积极做好与环境保护部的沟通衔接,加快项目环评预审。改善环评服务,优化环评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到3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到15个工作日。
(十七)大力推进人才培训。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加快勘查开发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国外资源勘查开发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来我省进行技术合作、交流和培训,有针对性组织我省资源勘查开发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审方面给予倾斜。
五、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的保障措施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政府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转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由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的组织、指导、协调和考核工作。各市州政府、地勘单位和国有矿业企业要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切实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齐心协力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
(十九)强化目标管理。省政府将根据资源勘查开发转化既定目标,分对市州和重点矿业企业分别下达完成指标。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14个市州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季度进行通报。同时,省政府将把分解下达的确保完成指标,纳入与各市州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列为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按年进行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并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十)抓好调度协调。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工作协调机制,省国土资源厅要切实搞好调度分析,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召开协调会,全面掌握工作动态,认真分析面临形势,及时进行分类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每年7月和年底召开一次调度会,适时研究出台调控措施,确保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转化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十一)严格督查考核。领导小组要组织专门力量,定期、不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督促整改。将矿产资源开发转化工作纳入工业强省考核范围,每年底进行全面考核,对圆满完成任务的进行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实行重奖;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实行工作问责。
第三篇: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矿藏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地质找矿效率,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资源需求。本文借鉴国外先进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展开了具体论述,为我国地质勘查、找矿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查;深部地质;钻探找矿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很多开发者和使用者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进行的开采和利用手段,都严重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技术和意识,而部分具有相关技术和意识的开发方却苦于没有矿产开发权,国家应针对这一情况对其作出调整,令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达到高效率、高回报、长期的可持续性循环利用,令中国的矿产资源可以长期地带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我国现有矿山深部找矿和采矿取得的成果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益恶化,开展矿山深部找矿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勘察仅仅处于地表、浅地表,已有的固体矿产勘察深度都处于500m以内,但是在美、澳等发达地区,其矿产开发深度已达2.5~4.0km。基于此背景,我国必须重视深部找矿问题,加大相关勘探技术研究力度,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此外,由于深部找矿往往是在已有的矿山开采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免去了大量的基建工序,使得矿山开采成本得以有效节约。我国深部找矿技术的广泛实施始于2004年,共安排216个矿山开展深部找矿;根据2008年统计结果,共166个矿山发现了矿产资源,能源类煤炭探明45.89亿吨,黑金属铁矿石、有色金属铜矿、铅锌矿、贵金属金矿、银矿分别探明了6.95亿吨、196.36万吨、485万吨、425t、5695t,加上其余矿种,总资源量的静态产值大于1万亿元[1]。
2深部找矿的方法技术手段
深部找矿属于是一个战略性的任务,因此必须做好长期规划,多方面(政策、资金、制度)确保任务的顺利开展。现阶段,我国矿产勘查具体难题如下:
(1)老矿山深部、隐伏区找矿难度大,常用的地表直观方法难以在这些区域应用,因此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成熟的技术方法在开展深部找矿工作。
(2)相比于地表、浅地表,地球深部地质构造更为复杂,因此找矿难度较大,原本的探测仪器分辨率无法满足实际勘探需求。在深部找矿领域中,物探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综合物探技术如下:
(1)地面高精度磁力测量。在物探技术中,磁法的理论较为完善,找矿效果可观,适用于具有磁测前提的地层、控矿构造、矿床以及相关蚀变岩石,对于各个地区而言,即使是同一性质的磁性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磁场特征。目前,此测量方法应用十分广泛,相关测量设备更是不断更新换代,测量精度日益增加,例如:航遥中心所研发的新一代航空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高达0.0025nT,勘测效果上佳。
(2)MT法。MT法是一种电磁类的探测方法。在工业控制系统内,速度测量是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是通过数字脉冲对某根轴转速见测量,并按照机械比、直径将所得结果换算为线速度,其优势在于设备轻便、探测深度大,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MT法有效解决了直流电法可定性、无法定量的问题,但是其应用前提为岩石见物性差异大,不可仅仅关注岩石电阻率。在实际应用中,需重视高阻岩石内低阻区、低阻岩石内高阻区。
(3)VLF法。该方法是一种十分便捷的综合物探法,能够实现地面电磁法扫面工作的迅速开展。甚低频电磁法VLF依赖于在全世界分布的11个甚低频电磁波发射台发射的甚低频电磁波信号。这些甚低频电磁信号投射到地下埋藏的导体物质上,并产生电磁感应。用VLF电磁法仪观测这种感应信号并将其记录下来,以寻找地下目标导体。在矿产勘探中,VLF法是低成本、快速的勘探方法,主要用于探测浅埋藏的,陡倾角的矿体和矿化带等。
3深部地质钻探找矿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在我国,找矿工作由于其制度不完善,导致找矿勘察进展慢,范围分散,流动性较大,不容形成有效、具体的数据和资料,而因为技术问题导致了耗时较长,成功率不高的现象。地质找矿工作需要突破性的进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的加入,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有所不足,并且现阶段的地质找矿很大程度上过分依赖于市场配置资源,使其处于较被动的地位,不利用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矿产所有权即产权方面也在制约和影响着地质找矿。由于国家对其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拥有矿业权的企业或开发方,没有按照高效的、合理的方向进行地找找矿工作。首先要想提高地质找矿的效率,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包括资金的投入和高技术素质人员的培养。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注意引进社会投资者的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避免因为某一原因而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影响地质找矿的开展和后续工作。对地质找矿的技术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要进行及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找矿技术,同时提高从事地质找矿工作者的待遇,提高稳定性、避免高技术人员的流失。最后国家要加大宏观调控,让地质找矿可以更有效的开展,而不是一味依赖于市场配置资源,对一些矿产资源的拥有者和企业,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以免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地质找矿。
4我国深部找矿规划分析
近些年,我国深部找矿主要规划地区为贵州、青海、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对于贵州从江—黎平地区,其含矿带主要位于东西向构造蚀变带内,该蚀变带属于贵州北部地区,受东西向断裂带控制,出露地表长度、宽度分别为500m,1~4m,向西北倾斜约85°。此构造碎裂蚀变岩内,其蚀变包含黄铜矿化、次生铜矿化、黄铁矿化、硅化以及绿帘石化。蚀变主要是沿构造裂隙进入,表现为网脉、带、透镜状。该矿化主要由碎裂蚀变岩所控制,围岩为燕山期角闪石岩、太古宙混合花岗岩。出露地表蚀变带内,存在一矿化露头,对其进行采样分析后,发现存在金、银、铜矿化。对含矿构造蚀变带进行勘探时,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其空间分布情况,决定应用MT法、VLF法。根据MT勘测剖面发现其为低阻带,根据VLF勘测剖面发现其极化椭圆倾角是过零点。经调查分析,蚀变带出露地表位置和电磁法勘测位置相符,表明构造蚀变带存在的真实性。蚀变带贴近地表处几近直立,向下一直延伸至400m处,其中200m左右,蚀变带向南倾斜,倾角大,此处金、银、铜化探呈现异常,基于此可判断此处可能具有多金属矿化现象。
5结语
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不难发现,其对于矿产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提高矿产勘察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开发至关重要。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矿产勘探行业应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有效提高勘探精度与勘探效率,为深部找矿奠定良好基础,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作者:罗本利 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参考文献:
[1]蔡田荣.地质勘查技术原则与找矿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0,8(10):275-277.
[2]李得刚,朱杰君,等.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要点分析[J].华东科技,2012,6(11):415-416.
[3]杨建军,李文德.地质勘探设备对于推进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47(29):16-17.
第四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学习十八大报告有关资源与生态论述的心得之五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
——学习十八大报告有关资源与生态论述的心得之五
2012-11-28 09:57:39 来源: 国土部网站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这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不断加大,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制约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对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及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的明确要求,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及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涉矿部门及行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矿产勘查工作逐步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业领域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矿产勘查方面,一方面,财政资金有效地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矿产勘查投入持续增长,多元投资的矿产勘查局面已基本形成。2002年,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仅有19.43亿元,2006年首次超过100亿元,2011年达到355.04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去年一年,我国矿产勘查投入已达1172亿元,比前年增长10%,财政投资和社会投入比为1∶5.4。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固体矿产勘查投入从128亿元增长到300亿元以上,其中2/3以上来自社会投入。非油气钻探工作量达到2486万米,创历史最高记录。
高投入带来高产出。通过采取多项措施,近年来地质找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新疆东部吐哈盆地等地区探获千亿吨巨厚煤炭资源,新发现辽宁大台沟、安徽泥河、新疆阿吾拉勒、西藏尼雄等一批大型铁矿。新探明西藏驱龙、云南普朗、新疆土屋等特大型铜矿。在山西交口-汾西、河南济源-新安、桂西南、黔北等地区新增一批铝土矿资源量。在豫西南、西南天山、西南三江等地区,铅锌找矿获得重要发现。在湖南锡田、新疆白干湖、甘肃小柳沟等发现大型以上钨锡矿。辽宁青城子外围、内蒙古朱拉扎嘎、青海大场、海南抱伦等金矿及川西、豫西南等地区贵金属调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230个地质找矿项目中,有48个大型、超大型矿床,老矿山外围和深部也发现了大型矿床,有76个发现了中型矿床,这些矿山的平均服务年限增加了17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也已有良好开端,新发现矿产地426处,其中大型矿108处。到“十二五”末,“新疆“358”项目有望形成两个千亿吨级的煤炭基地、两个万吨级铀矿基地、两个10亿吨级铁矿基地、两个500万吨级铅锌矿基地、5个百万吨级铜矿基地等。目前,青海、西藏矿产资源接续基地轮廓也已经形成,同时,我国在大洋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和所管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也均取得重要进展。
矿政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持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监管。各地在坚持巩固完善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的基础上,普遍建立起对无证勘查开采活动实施经常性巡查工作的制度,努力构建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平台,认真开展了矿山遥感监测与核查工作,针对稀土等矿种开采出现的问题,实施了专项整治行动。经过3年多的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规范工作,全国共查处无证勘查开采13.8万起,超层越界开采1.1万起,非法转让矿业权2750起,关闭非法开采、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5.9万处,整顿规范成效显著。据对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违法情况统计,从2006年到2009年,无证勘查开采案件从32603起下降到8746起,矿业权人违法违规案件从6458起下降到2998起,当前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出现了良好的局面。二是提高了矿产勘查开采技术准入门槛,加强对勘查开采方案的审查。为进一步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管理,部、省在设立探矿权采矿权时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并将方案实施情况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三是通过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管,推进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消耗储量挂钩,强化“三率”指标考核,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专项,创建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对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监管。四是为摸清我国矿情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核查的三项调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找到一矿,惠及一方;开发一矿,造福一方。”近年来,我们通过和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贵州、云南等省区签订部省合作协议,上下联动,发挥国土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促进当地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青藏专项为例,通过项目的实施,在西藏圈定了5大矿产资源勘查基地,还形成了在羌唐盆地找油的新认识。经测算,“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9个大型矿山投产后,西藏GDP将至少增加400亿元~500亿元,实现GDP总量翻番。
在实施矿产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制定生态补偿制度、利益分享机制,比如要素入股、劳动就业和收益分配等,让勘区和矿区群众享受到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带来的实惠和成果。同时,通过推进绿色矿山与和谐矿区建设,要求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团队,将奖金捐赠给西藏大学设立地学奖学基金;同时,在西藏的矿山企业比着为矿区的老百姓办好事。矿山运输外包给老百姓组成的运输队,安排当地老百姓在矿山就业,帮助当地社区建设文化、体育设施。
“政府得资源,企业得效益,群众得利益”,矿产开发已经成为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驱动力,成为众多矿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资源富集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消耗明显加速,国际矿产资源供应压力日趋增大,世界范围内资源供需形势紧张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在国内,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十八大以后,我国必将会兴起新一轮发展大潮,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会全面加速,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是,我国虽然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但资源禀赋条件较差。加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实现根本转变,经营粗放、资源消耗强度较大,矿产资源领域一些多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特别是大宗矿产供应不足的问题。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不足、资源回收率低、能源资源消耗高;同时,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违法违规的行为仍然存在,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业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对此,必须综合采取措施,统筹加以解决。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地质工作和能源资源关系国计民生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解决能源资源问题,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始终要坚持立足国内,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增强国内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以更好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勇担历史使命,大力加强地质找矿,高效利用资源,切实加大国内资源勘查力度,在国内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矿产开发和集约利用等方面,努力形成一次新的跨越,较大幅度地降低对外依存度,切实增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力求重要资源矿产勘查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加强重点矿种、重点矿区勘查。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铁、铜、铝等矿种为重点,加强主要含油气盆地、煤炭国家规划矿区、重点金属成矿区带、大中型老矿山和重要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在西部地区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东中部地区隐伏矿产勘查找到新的资源。二是大幅度增加勘查投入。三是完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
提高矿产资源生产供应能力。按照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部署,切实加强矿山生产能力建设。一是新建一批大中型矿产资源供应基地。二是发展一批大型矿业企业。做大做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大型矿业企业,支持“大集团建大基地、大集团配大资源”。鼓励大型矿业企业强强联合,并收购、兼并、重组和改造中小矿山。三是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利用外汇储备较多的条件,增加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储备。
搞好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精神,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积极利用低品位铁矿、铝土矿、磷矿等资源。二是切实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大力推进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做好矿山废石、废渣、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利用。
推进矿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二是推行矿山清洁生产,同时加强企业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强化对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三是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四是实行有利于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督促企业足额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取矿山转产发展资金,加快出台资源开发补偿和生态补偿办法。继续推进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加快矿业科技进步。一是提高矿业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力争在煤炭合理高效经济清洁开发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矿山环境优化、海底资源探测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提高矿山企业装备水平。做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关键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着力开发大型煤炭综合采掘设备、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设备、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重大技术装备,努力提高矿山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三是加强矿业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矿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保持合理的招生规模。以重大勘查开发和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
深入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巩固整顿工作成果,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二是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以战略性矿产、优势矿种、重点矿区为重点,加快矿山企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矿业生产集中度。三是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核心是加强对矿业权人的管理,严格资质条件、准入标准和勘查开采活动监管,强化监督检查,抓好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规范的矿业管理机制和制度。一是健全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坚持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对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或适度加强中央管理。二是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和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取得矿业权必须依照规定缴纳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资源税、增值税。国务院要求试点省区做好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和其它矿种。三是理顺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关系。改变原有分配方式,把矿产开发收益的大头留给地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并用于解决老矿山企业各种历史包袱问题,造福矿区人民。四是健全矿产资源政策和规划体系。合理提高矿产资源税费征收标准,逐步完善矿产资源税费计征方式。解决矿业增值税实际税赋水平偏高的问题。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加大规划实施力度。
扩大国际矿业合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发展矿产品贸易,提高矿业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境外资源开发利用。一是调整矿产品贸易结构。进一步扩大稀缺资源进口,合理控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推进贸易多元化,多渠道进口重要矿产资源。改进贸易方式。二是引进国外矿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继续吸引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风险勘探和资源开发,积极引进国际资源勘探开发、综合利用和矿山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成熟经验。三是实施资源“走出去”战略。加大境外勘探开发的力度。通过新建项目和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推进国际合作。
加强矿产资源法治建设。做好矿产资源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有关工作。抓紧准备《矿产资源法》进一步修改,为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协助做好《煤炭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做好《能源法》、《石油天然气法》、《原子能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起草的准备工作。同时,抓紧完善《矿产资源法》配套法规体系,制定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国家规划矿区管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有关司法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