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

时间:2019-05-13 06:2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

第一篇: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

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

新局面

旭日东升,从“特区中的特区”前海的标志性景观“前海石”望去,80多个工地同步在建,一座规划为世界一流的城市新中心初现雏形。建设前海城市新中心,是深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工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殷殷嘱托。“要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近日,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按照省委和李希书记部署要求,深圳将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走在最前列,通过深圳这个“窗口”彰显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对话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拿出特区新担当 勇担特区新使命 体现特区新作为 作出特区新贡献“深圳将逐条落实好‘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开创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深圳作为习仲勋老书记主政广东期间提出建议、邓小平同志亲自圈定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更要拿出特区新担当、勇担特区新使命、体现特区新作为、作出特区新贡献,努力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走在最前列,继续擦亮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为全国、全省改革发展继续探新路、作贡献,为改革开放40周年交出优异答卷。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全国最前列”南方日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请问深圳将如何贯彻落实?王伟中: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统揽广东一切工作的总纲,对做好深圳工作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指导意义。从这一重要讲话里面,深深感受到习总书记对南粤大地的深情关怀和关心厚爱,让我们这些在广东、深圳工作的党员干部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广东、深圳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把脉定位、指明方向。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到现在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重要指示批示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是我们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最强大的精神指引。深圳作为习仲勋老书记主政广东期间提出建议、邓小平同志亲自圈定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承担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行一步,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探索新路的光荣使命。当前全国全省百舸争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深圳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到深圳工作后,提出“勇当尖兵、再创新局”,就是要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先行一步,勇当排头兵中的“尖兵”。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特别强调“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这次习总书记要求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更要拿出特区新担当、勇担特区新使命、体现特区新作为、作出特区新贡献,认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气魄,全面落实4月13日习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对经济特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努力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走在最前列,把深圳建设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通过深圳这个“窗口”彰显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最前列。率先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跟进评估营商环境改革“20条”,缺什么补什么,完善一条补充一条,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最前列。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化财政资金使用、科研项目评审等科技体制改革,出台“鹏城英才计划”,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最前列。按照习总书记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扩大开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密切深港澳合作,加快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国全省扩大开放探新路。——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最前列。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全省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作贡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南方日报:总书记指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圳在创新发展上将如何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王伟中:总书记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最高的褒奖,既是肯定和激励,更是压力和责任。近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了深圳经济在高位实现稳中向好。去年,全市GDP2.24万亿元,增长8.8%,规模跃居全国城市第三位,跻身全球城市30强;全口径财政预算收入突破8000亿元大关,实现8624亿元,增长9.2%,创新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必将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而强,深圳仍将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创新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为科技创新强省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抓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针对深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努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打先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在原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梳理制定一批新的产业政策,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以打造海洋中心城市为契机,大力培育发展海洋经济。——抓知识产权保护。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技创新,不保护知识产权谁还来创新?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抓科技金融融合。深圳具有良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但比较缺前端投资特别是天使投资。在首期5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天使类项目,着力解决传统金融对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不足问题。——抓人才引进培养。遵循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瞄准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深化人才评价改革,抓紧出台“鹏城英才计划”等系列举措,使深圳成为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特区”。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南方日报:总书记强调广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请问深圳将如何积极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王伟中:粤港澳大湾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广东、深圳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将有利于打通珠三角9市和港澳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障碍,促进粤港澳更深层次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深圳将以即将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合作,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尤其是,深港通过30多年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两地关系越来越密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深港合作进入“快车道”,两地已经成为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亲密合作伙伴。我到深圳后,多次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谈,共同商议推动两地更紧密更务实合作。深圳将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加快把前海建成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加速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建设,打造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探索和加强在科技创新、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合作;研究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学习、就业和生活的政策措施等。注重加强与澳门在特色金融、文化创意、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更好落实国家“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打造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精彩样本”在深圳645个社区里,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社区居民、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主阵地。在充分城市化的深圳,基层党建成为引领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去年3月,深圳市启动基层党建“大起底”调研。构建“标准+”模式,推行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运行保障“六个标准化”建设,并鼓励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党建模式,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形成既规范有序又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新时期,深圳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尤其突出系统集成、整体建设。以“三级阵地”联盟为例,规划建设1个市级党群服务中心、10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N个社区及新兴领域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1039个,今年将建成“1+10+N”党群服务中心联盟,确保党员群众在1公里范围内可以找到党组织。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赵乐际同志对深圳社区党建标准化、互联网业党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工作给予肯定。作为一座创新创业之城,深圳在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也极具特色。比如,在全市产业园区、高层商务楼宇、大型商圈市场建立党委,探索切合互联网企业特征的新型党建模式。截至去年底,深圳已在全市309个产业园区、221座高层商务楼宇、22个大型商圈市场建立党委,755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深圳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后一手缔造建设起来的现代化大都市,38年来发展的根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王伟中表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深圳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第一天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五个必须”,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流毒影响。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推进基层党建“标准+”模式,强化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深圳品牌”,不断巩固党在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擦亮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2月10日,深圳市印发《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20项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圳营商环境改革“20条”,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2018年,深圳市将跟进评估营商环境改革“20条”,缺什么补什么,确保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国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平均一天48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改革为深圳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之源。3月20日,港籍工程师李志健在前海管理局官网看到一则公告: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即日起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意味着在我国实施超过12年的“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在前海率先实现突破。目前,在前海就业的境外人才8000多名,其中大部分来自港澳地区。不断落地的开放政策,让前海人才集聚效应凸显。“要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最前列,提高发展站位,既面向全国,更面向世界。”王伟中指出。2018年,深圳将与香港共同开发落马洲河套地区,推动深莞惠“3+2”经济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新载体,加快推进深越海防合作区、中白物流园建设等。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益4月9日—11日,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逾5000件科技新品集中亮相。在这一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电子信息产业中,深圳拥有全国1/5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力抓手。3月22日,2017年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榜单揭晓,来自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包揽前两名。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深圳已连续14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深圳是一面旗帜,但也要注意到我们的高科技产品中有不少原材料、核心芯片、关键零部件等还是依靠进口,没有话语权、没有定价权,这就是我们受制于人的地方。”王伟中表示,深圳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2018年,深圳将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上取得新突破,包括:启动大科学装置群建设,加快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国家基因库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壮大创新型产业,加快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等。创新发展贵在行动。3月31日,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实验室)、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启动。而近期,深圳召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提出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到2025年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初,一项由深圳民间组织发起的“深圳民间河长”公益项目受到社会各界关注,200多名热心市民踊跃申报“民间河长”。这是深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项生动实践。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实现“五个率先”,其中尤其强调率先构建全面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就在今年深圳两会上,深圳市描绘了未来的智慧城市图景:“大概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深圳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最前列。”王伟中表示,深圳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人口结构倒挂,在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城市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不少,必须采取有力举措,形成有效社会治理、良好社会秩序,为全省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作贡献。深圳将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深圳将从市民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着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市民看病更容易、就学更方便、居住更舒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市民。(记者 甘雪明 张东方 曲广宁 张光岩 摄影 朱洪波)

第二篇:以改革促发展以奋进谱新篇奋力开创应急工作新局面

以改革促发展以奋进谱新篇奋力开创应急工作新局面

一年多来,X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和其他兄弟区一样,在市应急局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机构改革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X月X日,X区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编制由原区安监局的X人,增加至X人,扩编X。一是心合为基,增进思想融合。在“三八”、“五一”、“七一”等重要节点开展全局性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二是人和为先,推进队伍融合。推动灾情信息员、地震速报员职责融合,与专职安全员、兼职巡查员队伍紧密衔接,工作效能大大增强。三是力合为本,促进体系融合。将X名街道专职安全员混编加入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力量,推动火灾防控体系与应急救援体系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一体运转,实现消防工作“秒级响应、分钟处置”。四是事合为要,深化工作融合。主动邀请市局主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开展“点对点”工作指导。主动与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建立沟通汇报机制,争取业务指导支持。主动与区水务局工作融合,实现防汛“双岗”保障。主动与区委办、区政府办工作对接,实现全区值班、应急一体化运行。协调理顺与街道大部制对应关系,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衔接、层层链接。

二、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国庆服务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搭建“一办、五指”应急保障体系,牵头全区空中梯队紧急迫降工作,精准制定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及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对重点区域X家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三轮全覆盖检查。被北京市庆祝活动领导小组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评为先进单位,被国家大型成就展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

三、快速联动、应急响应及时高效

一是突发事件和事故情况处置高效。

每季度与行业部门或街道联合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探索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办法。处置一般性突发事件X余件,赴现场处置突发情况X余次。二是城市风险评估工作走在前列。对X家企业X项风险源进行评估,占全市X,全市排名第四、齐心协力,全区减灾防汛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汛期保障工作滴水不漏。

实现手册化管理,制作防汛基础数据可视化一张图,区委书记卢映川同志在区委全会上给予充分表扬。在全市“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基础上,自我加压,增加“少影响”的工作目标。二是减灾救灾基础工作全面加强。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共X人的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健全灾情管理工作体系。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X个,X个街道全部完成安全社区创建,在全市作经验介绍。

五、筑牢红线,安全生产基本盘进一步夯实牢固

X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火灾、道路交通和铁路交通事故共X起、死亡X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X年双下降。一是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成效明显。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行动,超额完成市局行政执法考核指标。二是持续开展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X年全区挂账各类安全隐患X项,已X销账。X年上半年,我区与全国、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同步开展,在全市率先印发《X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安全发展示范城区创建工作率先发力。

在全市率先完成国家评定标准X大项X小项任务的材料收集工作,同步开展区级自查自评和市级专家评审。四是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安责险工作再上新水平。在全市系统职业能力考试中,我区专职安全员平均分X,排名第一。X年安责险投保企业X家,保费X万元,全市领先。

六、精准发力,应急管理大宣教体系成效明显

开展X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大培训,举办分管安全生产处级领导培训班,宣传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信息X期,全市排名前列。

七、科技引领,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安全生产大数据分中心为核心,汇聚市、区、街道共计X多万条数据,对区内X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画像,科技引领的加速器、催化剂作用初步展现。投资X万建成武警三支队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健全。

八、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奋力阻击新冠疫情

一是全力做好防疫和复工复产复课保障工作。

开展试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和实验室危化品隐患排查。开展“七小”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检查X家次。直接调拨调帐篷等物资到防疫一线。

二是深刻反思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起草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X区应急管理短板反思与改进建议》,得到了区委书记卢映川同志批示并转发至全区各级领导。目前,正研究制定《区委区政府关于完善应急管理、提升应急能力的实施意见》。

三是牵头推进全区核酸检测工作。

X月中旬,区委成立核酸检测专班,由区应急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抽调区委组织部、区卫健委等部门骨干力量进驻并实体运行。会同相关部门在X个街道建立X个采样点。累计调集医疗卫生机构X家、出动医疗人员X万人次,配发医用隔离衣X万件、帐篷X顶,运输生活垃圾X吨,医疗垃圾X吨。统筹协调公安、交通、消防、环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下沉干部等累计X万余人次。设置流动采样点,为中央国家部委、市级机关单位和全区X余家重点单位因公出差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截止X月X日,累计采样近X万人。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今天的会议精神,再接再厉,聚焦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队伍发展、应急处置能力等重点,扎实做好首都核心区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应急保障。

第三篇: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奋力开创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来源:中华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5-05-19

坚定“三个自信” 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公保扎西

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新认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56个民族共同的强烈愿望,“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是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民族工作的重大政治要求。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的多元一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优势。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密相连,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不能把多民族当作“包袱”,不能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不能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事关重大。

——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根本之一,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与歧视,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平等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别的国家和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是热烈欢迎和真心拥护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久久为功。

记得2004年,拉萨市友好代表团出访玻利维亚波托西时,看到曾被西班牙殖民者侵占的这座城市里的印第安人,生活贫困,经济落后,当地财政对他们的帮助很有限,他们甚至向我们求援。相比之下,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优越的。

——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成功的”这一重大判断上来。切实增强政治定力,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出现的个别问题就妄自菲薄。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要特别注意方法,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更不能摇摆不定。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物质文明进步,也要促进精神文明进步。

对当前民族工作的思考

——正确处理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总钥匙。”要用好这把“钥匙”,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始终紧绷稳定这根弦,同时要牢固树立“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关键”的理念,保持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相辅相成,使发展成为实现长期稳定的可靠基础。发展是缩小差距、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在发展问题上不能由于一时一事的突发情况因噎废食、影响发展。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抓住机遇,毫不动摇地谋发展、抓发展、成就发展,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对民族地区具有多重意义,既是“补课”缩小差距,也是达到共同繁荣发展的手段。民族地区资源多,同时贫困人口也多,只有充分立足自身特点、努力发挥后发优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才能不拖后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用好中央的优惠政策和本地的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机遇,实施沿边开放,扩大向内地开放,积极融入全国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民族地区要坚持改革开放,打破封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内地省区市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民族团结和互赢互利。

——牢固树立民族工作“一盘棋”的理念。民族团结关乎大局,民族团结的主体是各族群众。要进一步凝聚各方面共识,解决对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包括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教育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入的问题,在全社会努力营造重视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的浓厚氛围。要“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纳入学校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共同谱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之歌,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优先”原则加快广西民族地区发展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蓝天立

5个重点方面创新和加强民族工作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工作措施。同时,自治区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自治区书记、自治区主席到会并讲话。

随后,广西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广西实际,自治区提出了7个方面、24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在以下5个重点方面创新和加强民族工作:

——提出坚持政策优先落实、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倾斜的“三优先”原则,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县通高速路、乡乡通柏油路和村村通硬化路,以及县县通天然气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基本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边境县(市)629个自然村通公路和边境20公里范围内35万群众饮水安全。

——实行差别化财税等支持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推进用地改革试点,率先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对口支援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的政策,提出了提高自治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建立和完善鼓励经济较发达市、国有大型企业支援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的机制等具体政策。

——加强民族教育扶持力度。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扩大自治区高校民族预科班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寄宿制民族班建设。

——加强民族文化扶持力度。推进建设一批标志性民族文化设施,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博物馆、陈列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支持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建设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立法进程;增加民族语栏目,延长民族语栏目播出时段,提高边境地区广播功率和覆盖率。

——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加快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进度。

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对实施方案的落实开展了督查。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在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广西,多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被誉为“全国民族团结的模范”。我们的做法是: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完善利益平衡机制,畅通各民族合法利益的诉求渠道,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广西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完善地方性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实施社会化民族工作思路。“民族关系”连续十多年成为广西各族群众满意度最高的社会指标。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广西逐年大幅增加在民生领域投入,2014年全区民生领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1%。坚持每年集中资金实施“为民办10件实事工程”,投入资金由2005年的20多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00多亿元,重点解决了一系列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充分尊重民族特点、民族风俗、民族差异,引导各族群众互尊互信、互学互帮、和睦相处。近年来,广西积极开展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的“九个和谐建设”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共建和谐家园。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精心呵护民族团结,及时排查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隐患,坚决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

——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威信高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截至2013年,自治区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41.25%;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42.11%;全区体制内人才总量为113.2万人,少数民族占38.4%。

立足江苏实际 把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 江苏省副省长 许津荣

学习会议精神,理顺民族工作发展思路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江苏省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学习研究,省委书记罗志军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提出要求;省政府也召开了常务会议和省民委全体兼职委员会议进行学习研究,省领导专门就民族工作做了调研。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民族工作的认识,江苏虽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但民族工作的任务同样繁重,要立足江苏、放眼全国,从战略上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二是要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转化为江苏的具体举措。

江苏55个少数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江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45万人,已超过常住人数(38.5万人),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民族教育既是江苏省民族工作的亮点,也是江苏省的责任所在,目前全省有20所民族中小学、5所民族幼儿园、2所内地西藏民族中学和11个新疆内地高中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3.8万余人,高中、高职学生约7000人,居全国前列;江苏的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要在新形势下争取新发展。

这些特点和长期积累的工作基础,决定了江苏省既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的要求,又要立足实际,形成鲜明的江苏特色。夯实工作基础,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江苏少数民族人口有“大分散、小聚居、城镇化率高”的实际特点,也是全国最早吸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省份之一。对此,我们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细化服务举措,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少数民族群众做实事,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快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

——“抓规范”。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12份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文件、4份做好社区民族工作的指导文件。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意见》,就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作出部署。近期,我们还将在全省推广南京、苏州的做法,将20多个涉及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部门纳入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多方面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格局。近期,我们还开展了禁止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歧视性做法的专项检查督查,进一步明确了有关规范,有效地纠正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偏差,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抓协作”。通过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建立政府间协作机制,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江苏先后与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建立在苏务工经商人员工作协调机制,为深入做好工作提供了保障。

——“抓创建”。我们先后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示范单位”、“民族工作示范社区”、“民族团结示范社团”、“民族团结示范企业”以及“清真拉面示范店”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中,我们也体会到,“创建活动”关键既要形成氛围,更要具体扎实,注重成效。抓好“三扶持”,加快民族乡村全面小康步伐

江苏省有两个民族乡镇、40个民族村。在帮扶工作中,江苏明确省、市、县三级具体责任,并把扶持要求具体化。

2012年底,江苏省制定出台了《省政府关于推动民族乡(镇)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加快了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小康社会进程。我们提出,首先是“扶思路”,帮助少数民族乡村选准发展思路,和他们一起分析情况,谋划发展路径;再是“扶项目”,“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共帮扶项目426个;三是“扶资金”,共帮扶资金6亿多元。“十三五”期间,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已研究确定扶持两个乡镇的16个项目,投资3.32亿元。

由于“三扶持”工作具体实在,江苏省民族乡村的集体经济和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显著增长,两个乡镇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7万元和1.69万元,在全国民族乡镇中居于前列;40个民族村全部脱贫,35个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以“深化交流、相互支持”为宗旨,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大文章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江苏省坚持把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重庆、四川、陕西、贵州等民族地区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政治责任,大力开展项目、智力援助和产业合作,帮助受援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2014年,江苏省共实施对口支援项目279个,投入资金27.04亿元。工作中,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强化产业合作,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江苏省在西藏、新疆的选派干部达547名,2014年培训西藏和新疆的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达1600多人次、6.43万人次。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对口支援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深化交流、相互支持”的过程。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口支援单位干部群众的好经验、好作风,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们的选派干部也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江苏工作的实际困难也得到了对口单位的有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江苏和民族地区的交流更深入、感情也更融洽了。

六项部署推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

程振山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自治区迅速召开全区电视电话会议,对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出初步安排。在深入调研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近日,新疆召开了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就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并出台了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全区上下掀起了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民族工作取得新进展

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推进民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机制。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成为全疆法定公众假期。与内地省区市建立涉疆涉民族矛盾纠纷协调处理机制。

——民族团结的民心基础进一步巩固。近5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是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09年至2014年,全疆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自治区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解决了多年积累的突出民生问题,赢得了民心,凝聚了人心。

——现代文化引领取得重要成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引导各族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坚持用好“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的“五把钥匙”,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牢牢占领思想文化舆论阵地。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交朋友、认亲戚、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受援地干部、青少年、宗教界人士到内地参观学习,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比例大幅度提高。启动为期3年的20万干部住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面对面开展群众工作,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六项部署促发展和长治久安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出了六项部署。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重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民族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的关系,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关系;把握好三个问题,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循序渐进地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中小学民汉合校。推动新疆和内地、南疆和北疆、兵团和地方的各民族间人员交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赴内地务工经商。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交朋友、结对子和各种形式的共建活动。

——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疏堵结合,强化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三管齐下”,进一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紧贴民生推动跨越式发展。以民生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和扶贫开发。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契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让资源开发更多惠及当地。以对口援疆为载体,努力打造民族团结工程。

——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制订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加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建立完善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应急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等机制。

——出台了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细化了责任分工,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勠力同心打好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战

□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

洪天云

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主战场

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和民族地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是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通过深入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落实好会议精神,要做到“三个必须”:

——必须把民族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我国贫困状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民族地区,无论是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还是贫困程度,民族地区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必须把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结合起来。民族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迫切需要通过整体推进改善发展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同时,必须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对贫困户分类施策,逐户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政策,不让一个民族、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必须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民族地区发展既离不开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外部力量帮扶。因此,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社会帮扶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做好政策“加法”,形成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扎实开展民族地区扶贫工作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扶贫办重点抓了以下5个方面工作:

——建立精准扶贫基础。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贫困识别、信息录入等工作,全国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扶贫对象2025万人。向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派驻了12.5万个驻村工作队,其中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2.85万个贫困村,全部派驻了驻村工作队。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2014年安排民族八省区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8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2.7%,比2013年增加11.4%。安排内蒙古、广西、宁夏、贵州、云南5个省区的27个贫困革命老区县投入中央彩票公益金2.7亿元,县均1000万元。今年以来,安排民族八省区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39.2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3.24%,力度进一步加大。

——组织实施片区扶贫攻坚。落实片区所在地方主体责任,如云南建立主要领导挂钩联系片区机制,贵州建立片区扶贫攻坚推进党政一把手责任制。落实片区联系单位牵头责任,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加大调研指导和政策协调,促进片区规划的实施。落实行业责任,出台面向片区的特殊扶持政策,加大行业投入。总的来看,民族八省区的片区规划稳步实施,片区减贫速度明显加快。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民族八省区共有1.224万个贫困村被纳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占总数3万个村的40.8%。2014年,启动实施了4887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2.37亿元,村均投入超过23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加强民族地区扶贫改革试点。推进贵州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四川大小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相结合试点、宁夏中部干旱带试点等工作。在甘肃临夏的东乡、积石山两自治县开展养畜试点,探索最贫困区域精准扶贫到户扶持机制。全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国务院扶贫办将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各族群众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打牢精准扶贫基础。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分析,逐村逐户制定落实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动态管理。按照中央组织部等《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驻贫困村帮扶机制,明确驻村干部职责任务,强化考核和组织保障。

——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把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扶贫纳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社会帮扶等方面倾斜力度,扶贫开发有关试点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

——加快实施扶贫重点工作。实施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光伏扶贫、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专项扶贫系列工程,作为精准扶贫的平台和抓手。研究制定“整族脱贫”的政策措施,开展整族脱贫试点,实施整族帮扶、整县推进、整体脱贫。

——继续推进区域扶贫。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民族地区跨行政区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将重大项目功能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建设要求,确定民族地区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努力改善民族地区发展环境。

力争2020年民族教育整体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紧扣民生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提出了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就业和教育3件大事,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力争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部署上

教育部按照中央要求,制定了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全力推进、务求实效,2014年各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

教育工程项目重点倾斜。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计划、营养餐计划等工程重点支持民族地区。中央向5个自治区下达教育专项资金达316.32亿元。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民族地区为基础、内地民族班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全面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目前已覆盖85%以上的学生。

科学稳妥推进双语教育。以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为重点,以推进学前双语、学前与小学、小学与中学衔接为突破口,双语教育取得新进展。目前,新疆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0%,学前与小学衔接率达到85%、小学与中学衔接率达到92%。

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继续实施特殊招生计划。2014年,民族八省区增加优质重点大学专项招生计划1.36万人,各类内地民族班年招生规模已达7.1万人。

全面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制定了8方面22条意见,督促指导办班学校用心用情开展工作。已落实配备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近百人,覆盖高校比去年翻了一番。

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民族地区招聘特岗教师3.31万人,培训教师59.55万人次,选派支教教师2.3万人。中央安排3.2亿元向5个自治区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受惠教师10.56万人,建设周转宿舍1.15万套。

创新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建立了17个东中部地区职教集团、33所民办本科学校对口支援藏族聚居区17个地州中职教育的帮扶机制。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印发《关于推进新疆教育服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等5个配套文件,推进了南疆地区实行各民族同等教育优惠政策和南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各项工作。

9项工作推进民族教育发展

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缩小发展差距、坚持结构质量并重、坚持普特政策并举、坚持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重点抓好9项工作:

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通过民族地区稳妥推进民汉合校,在内地办学地区科学推进混班教学、混合住宿,推动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学校深入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各种形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各民族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历史教育,促进各民族学生从思想、文化上融为一体,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出台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出版印发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阶段民族团结系统教材,并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同时,加强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推动各民族青少年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高理科教学水平。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加快发展中职教育,增强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重点加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的学科专业,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能力。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适时印发双语教育指导意见。加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实施双语教师特岗计划。加强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双语教育信息化水平。实施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和双语教学质量监测,遵循语言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双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制订内地民族班长远发展规划(2015-2030)。完善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招生政策。启动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加强教育管理服务,推广山东经验,按1:50配备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抓紧印发宗教工作手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培养制度,深化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完善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落实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实施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解决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难点问题。

增加对薄弱环节的财力投入。整合存量财力,增加增量财力,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薄弱环节和领域的投入,重点普及特殊地区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做到普惠性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特惠性政策支持重点地区解决重点问题。

积极推进适应开放战略的外语教育。积极支持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对应的小语种语言教育。目前,教育部新增设了87个国家的小语种,其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到40多个语种。

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指导支援省市和单位以支援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双语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帮助调整教育结构,加大教师选派力度,提高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教育援藏、援青、援疆的项目评估和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规划编制工作。

12条差别化政策措施 支持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湖北省民宗委主任 柳望春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着眼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大举措,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落实政策“干货”

开展民族工作大调研。湖北省委将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成立由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牵头组成的调研组,在全省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工作大调研。在此基础上,省委于去年12月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暨援藏援疆工作会议,对做好新形势下全省民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民族工作的意见》,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突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和做好援藏援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12条支持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别化政策措施。根据《意见》,省级每年用于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将达到50亿元以上。

开展大规模学习宣讲活动。我们把宣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在全社会普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解决民族工作问题的重大机遇。从今年4月开始,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联合开展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规模宣讲活动,5个宣讲团分赴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宣讲。目前,已在7个市州举行了12场大型宣讲报告会,3000多名领导干部听取了宣讲。这次集中宣讲活动加深了全社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央决策部署的理解,增添了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信心,在全社会引起反响。

开展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项督查。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通知,对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意见》精神逐项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任务要求,并将于年中在全省开展专项督查,促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湖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特色”格局

建立对口支援省内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新模式,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2007年以来,对口支援民族地区“616”工程接力推进、深入发展,省直各部门、部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省级示范高中、甲级医院和省属大中型企业相继加入了对口支援行列,“616”变成了“N1N”。至2014年底,“616”工程为民族地区共落实支持项目2461个,资金288.38亿元。实施“1+1”对口支援工程,组织省内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市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县市,组织省民宗委委员单位对口支援民族乡,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大合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省平均速度的差距由2006年4.4个百分点缩小到2014年0.2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9倍。

把援藏援疆工作打造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践行“重在交心”理念,在全省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一个地区(州、师)的同时,实施市对县、县对乡(镇)、街道对村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对口支援;广泛开展“双结双促”,全省1000余名干部加入了与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结亲戚、促民族团结、促长治久安”的主题活动,与1115户少数民族群众结亲结对。省委书记李鸿忠等省领导带头与新疆“双结”户互访交流。每年为西藏、新疆在鄂就读大学毕业生安排20个就业岗位,今年从新疆莎车等地招收300多名少数民族青年来鄂务工就业。同时,每年选派100多名教师、医生、专业技术人员入藏进疆工作,创新推广产业援藏“华新模式”,落实一批重点项目,帮助受援地区群众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

以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重点,构建城市民族工作新格局。积极适应我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常年约30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的新特点,推进基层社区民族事务网格化管理,建立了100多个社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站;与新疆等地建立少数民族人员流出、流入地沟通协作机制,引进新疆干部来鄂,并建立“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工作站”,为来鄂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各类服务,营造“身在湖北、犹在家乡”的工作生活环境。

六项部署推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

程振山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自治区迅速召开全区电视电话会议,对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出初步安排。在深入调研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近日,新疆召开了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就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并出台了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全区上下掀起了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民族工作取得新进展

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推进民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机制。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成为全疆法定公众假期。与内地省区市建立涉疆涉民族矛盾纠纷协调处理机制。

——民族团结的民心基础进一步巩固。近5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是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09年至2014年,全疆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自治区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解决了多年积累的突出民生问题,赢得了民心,凝聚了人心。

——现代文化引领取得重要成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引导各族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坚持用好“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的“五把钥匙”,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牢牢占领思想文化舆论阵地。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交朋友、认亲戚、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受援地干部、青少年、宗教界人士到内地参观学习,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比例大幅度提高。启动为期3年的20万干部住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面对面开展群众工作,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六项部署促发展和长治久安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出了六项部署。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重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民族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的关系,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关系;把握好三个问题,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循序渐进地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中小学民汉合校。推动新疆和内地、南疆和北疆、兵团和地方的各民族间人员交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赴内地务工经商。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交朋友、结对子和各种形式的共建活动。

——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疏堵结合,强化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三管齐下”,进一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紧贴民生推动跨越式发展。以民生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和扶贫开发。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契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让资源开发更多惠及当地。以对口援疆为载体,努力打造民族团结工程。

——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制订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加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建立完善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应急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等机制。

——出台了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细化了责任分工,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思路

□ 浙江省宁波市副市长 李关定

浙江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共计43.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其中,流动人口占比97.2%。少数民族呈现“输入为主、流动性大、行业广泛、居住分散”的特点。

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宁波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为着力点,注重服务提升,夯实基层基础,促进融入融合,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坚持典型示范,搞好“试点”

2011年7月,国家民委把宁波确定为首批“开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我们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北仑区开展试点,成立了由23个部门和9个街道(乡镇)组成的少数民族协调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同时,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网络体系,搭建起从城市到农村、从基层单位到少数民族联络点的多维服务网络。

通过典型示范,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有力促进了宁波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全市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由2011年前的每年近30起,减少到现在的年均10起左右。坚持基层布局,开展“三进”

宁波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开展民族工作进社区、进学校和进企业的“三进”活动:

——民族工作进社区。在有条件的少数民族重点聚居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站、少数民族服务站,提供法律援助、就业咨询、民政救助、扶贫帮困等服务。如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建起了村少数民族文化馆、民族文化公园等设施,让少数民族“身在异地,犹在家乡”。

——民族工作进学校。宁波开办内地新疆班、西藏班,在校学生超过1000名,教育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如鄞州职高4名藏族学生去年全部考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其中一位夺得西藏自治区汽修专业高职考试第一名,成为内地培养的首位藏族聚居区汽修高职状元。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几十万元的资金,对考上大学的家庭困难少数民族考生,每人一次性给予3000元助学金。

——民族工作进企业。宁波要求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少数民族员工,建立创业创新服务社,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技能培训,为少数民族员工提供成长空间,使他们与企业同提升、共发展。

坚持载体创新,实践“四微”

在信息化时代,新一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有文化、有思想、有诉求、有期盼,这对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提示我们,民族工作必须更加具体和细微。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开展以“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民族工作“四微”建设,抓基层、夯基础、接地气、连民心;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以小见大,以微促实。通过发展“微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夯实民族工作基础;设立“微窗口”,实现贴心服务,促进民族工作精细化;建立“微热线”,畅通诉求渠道,推动民族工作管理创新;打造“微平台”,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水平。

“四微”建设有效地扩大了民族工作的覆盖面,为少数民族群众“能融入、有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坚持自我管理,加强团体建设

近年来,宁波注重加强市、县两级少数民族社团组织建设。在宁波市少数民族联合会的配合下,8个县(市)区先后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民族团结促进会或少数民族联谊会,3个县(市)区成立了民族联谊小组,延伸政府服务管理的“手臂”,扩大城市民族工作的网络覆盖面。

各级民族团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民族团体的服务、团结、沟通、教育、引导职能,积极配合政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少数民族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促进了全市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做好民族工作要带着责任、感情和思考

近年来民族工作的实践,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真正带着责任抓民族工作。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牢记政治责任,增强政治自觉。树立抓好民族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工作的思想,有了责任担当,就会主动学习民族政策理论,提高驾驭和解决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能力水平。

——真正带着感情抓民族工作。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干部要真正关心爱护少数民族群众,带着深厚的感情做民族工作,才能把民族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多做雪里送炭的暖心事,多做为困难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的大实事,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真正带着思考抓民族工作。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新精神,结合民族工作的新形势,必须勤思善谋,不断探索、创新服务管理方式方法,搭建民族工作的新平台,寻找民族工作的新抓手,这样才能应变自如、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业绩、开拓新局面。

第四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奋力开创新时代来宾市政法工作新局面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奋力开创新时代来宾市政法工作新局面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宾市政法部门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政法工作,奋力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牢牢把握政法工作正确方向

党的十九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具有重大政治意义,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宣示了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勾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蓝图;党的十九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科学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党的十九大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我们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指导意义,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论断、基本方略、宏伟蓝图和重大举措。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的正确方向,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强化政治保证,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始终确保政法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政法工作,奋力开创全市政法工作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新的历史考验,对政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全市政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赋予新时代政法机关的职责使命和政法工作目标任务,真正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在建设更高目标和更高水平的平安来宾、法治来宾和过硬队伍上有新作为。

(一)要在服务大局中有新作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市政法工作要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主动

服务大局,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主动深入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一线,调处化解涉及房地产、建筑工程和金融领域等案事件,保障全市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积极开展司法为民服务,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大对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危房改造等涉及民生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四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服务工作,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解决矛盾问题,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二)要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有新成效。一是要立足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实际,牢固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反颠覆反渗透斗争、反间谍斗争、反邪教斗争和反恐怖斗争,牢牢守住“五个不发生”的工作底线。二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强化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大民生的投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持续规范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工作,强化矛盾纠纷预测预判预警预防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综治中心、派出所、拘留所联动平台,综治中心和律师、社会工作者联动平台和综治中心、维稳、信访平台等平台的联网应用。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风险和隐患。全面构建矛盾纠纷由事后问责向事前干预的监管体系,真正把矛盾纠纷、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要在平安来宾建设上有新突破。要牢牢把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来宾。一是狠抓综治领导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级综治委成员单位、职能部门综治专项考评、县级综治办业务考评、平安乡村创建考评和群众安全感测评等考评测评体系。通过督查暗访,通报、约谈、黄牌警告等问责机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二是狠抓群众安全感提升工作。加大群众安全感落后地区的督导及整改力度。深化开展综合治理,集中整治黄赌毒黑拐骗等治安顽疾,切实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狠抓综治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重心下移,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和社区网格化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全覆盖,切实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综治中心的功能,加大人口、地理、法人等数据库的采集录入和更新工作,整合视频监控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微信、短信事件处理平台,切实提高综治中心实战化应用和扁平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天网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架构,着力推动综治成员单位视频监

控共享共用。四是狠抓特殊人群和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要严格落实精神障碍患者以奖代补政策,落实监护人监管责任,完善日常监管体系和配套机制建设,严防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加强重点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重点青少年监护人的监管责任,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培训中心作用,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和行为矫正培训工作。加强吸毒人员的管控工作,加强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帮助吸毒人员做好戒毒康复,完善特殊医区服务管理的功能,扎实做好重症吸毒人员的收治工作。

(四)要在法治来宾建设上有新贡献。要全面落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新举措,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执法司法全过程。一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制定规范执法司法的制度、标准,通过日常的规范养成使规范执法司法成为干警的习惯。加强政法干警执法司法行为规范培训,全面提高干警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顽疾,着力解决诉讼难执行难和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建立作风状况经常性分析研判机制、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核查机制和群众满意度定期调查机制,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二是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深化文明守法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法律六进”等活动,加强法治阵地和法治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三是强化法律服务工作。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聘请法律顾问活动,着力在村

屯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经常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提高司法惠民效果,促进法律公平公正。四是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司法业务工作、司法作风、司法技能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考核评查,科学运用考核结果,使司法责任制真正落地生根。

(五)要在过硬队伍建设上有面貌。要认真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政法队伍“五个过硬”的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警向纵深发展。一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进一步推动“五查五整顿”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着力解决群众反应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损害政法队伍形象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政法队伍的执法满意度。二是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突出抓好党章党规学习和党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规矩办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形成健康向上的组织生活氛围。三是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促进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四是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政治类非法出版物,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对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和言论,要旗帜鲜明、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四是要深入推进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政法干警学习本领、运用法治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技应用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社会沟通本领,全面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第五篇:新时代走在最前列 新征程勇当尖兵努力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新时代走在最前列 新征程勇当尖兵努力把深圳经济

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深圳是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期间向中央提出建议、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自决定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自?Q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坚强领导下,深圳迅速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殷殷嘱咐我们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并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寄望深圳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为我们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东做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赋予经济特区新的战略定位,强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这是总书记为我们标注的新方位、赋予的新使命。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深圳工作全局,牢牢把握新的战略定位,在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上勇当尖兵,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深圳工作新局面。

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坚决当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携手港澳参与全球顶级竞争,在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把深圳建设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坚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坚决当好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传承老一辈革命家“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与胆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种好“试验田”,注重体制机制、格局体系整体建设,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坚持率先突破、示范引领,坚决当好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概勇闯“无人区”,立足当下发展实际、着眼未来战略全局、瞄准世界级竞争力,着力在实体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高端高新产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向上突围,率先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扩大开放和社会治理上实现“四个转变”,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决当好改革开放的实干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为盛名所累,增强忧患意识、不为赞歌所惑,始终艰苦奋斗、不为安逸所困,强化开拓创新、不为经验所束,敢于攻坚克难、不为困难所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解决超大型城市管理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勤奋,以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坚毅,以雷厉风行、久久为功的干劲,以硬作风硬举措完成特区改革发展硬任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深圳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作为不懈追求,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深圳贡献,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努力打造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最佳示范”。◎

下载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伟中: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