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合并报表编制中“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问题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关于合并报表编制中“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问题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责任以出资额为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额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止”。因此,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其资产小于负债的部分(我们将其称为“超额亏损”)应如何处理是个关键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财政部在1999年曾在答复广东正中会计师事务所复函(财会函字[1999]10号《关于资不抵债子公司合并报表问题请示的复函》)中对这个问题有了规定,即在合并报表中增设“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来体现这部分超额亏损。也就是说,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合并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在合并利润表中反映为对已经承担超额亏损的合并净利润的恢复。这个规定解决了对资不抵债子公司合并的总原则,即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不确认为合并损失,但却确认为合并股东权益的减少,这样处理应该是很科学的。作为合并股东权益的减少,符合IAS 27号的要求,而恢复合并净利润,体现了股东们并不对这部分超额亏损负责,也符合了我国《公司法》的要求。
但在实务处理中,由于部分合并企业对这两个项目的含义不甚明了。所以在理解和处理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特别是如何计量“未确认投资损失”以及其是否构成对权益法核算的影响存在不同的误区,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作引玉之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未确认投资损失”计量的立足点
财政部(1999)10号文虽然规定“这两个项目反映母公司未确认子,公司的投资亏损额”。从字面上看,似乎站在母公司的立场来进行计算,事实上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构成的复杂化,机械地站在母公司立场上计算会影响合并报表有关数据的真实性,也有悖设置这两个项目的初衷。大家都知道,由于种种原因,投资者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的份额会不一致,其中有股权投资差额的因素,也有计提减值准备的因素。因此,在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时,投资单位未确认的损失与子公司的超额亏损往往不一致,由此产生了“未确认投资损失”究竟以什么数额为准的问题。财政部(1999)10号文中规定对资不抵债的子公司进行合并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的“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为股东权益的减项,在合并利润表中增加的该项目为加项,目的非常明确:由于投资者对这部分超额亏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减少合并净利润将与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的法律责任相违背,因此,将这部分影响合并主体净资产的部分从合并未分配利润中分离出来而在股东权益中单列减项反映。那么很明显,“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基础应该是子公司的超额亏损,是投资者免责的部分,否则这个项目的增加将令人难以理解。这个基本原则确定以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定:如果投资者(包括少数股东)对被投资单位的超额亏损负有部分或全部责任(如投资者对其确认的担保损失),则“未确认投资损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应扣除这些因素后加以确认;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已经为零,无法再确认子公司的进一步亏损,但此时子公司并未资不抵债(如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很大,或者计提了数额较大的减值准备),也就是说子公司尚未出现超额亏损,母公司即使有部分投资损失没有确认,也不能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未确认投资损失”,因为母公司没有确认的损失仅受本身账面价值所限,属于母公司的损失并没有超过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的出资额,母公司没有解除责任,仍应承担这部分损失,因此这部分账面无法确认的损失仍应通过合并报表加以体现。
至此,对于“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问题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未确认投资损失”金额确认的立足点是子公司的超额亏损,而不是母公司未确认的投资损失;(2)“未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金额只能是投资者的免责部分,而不一定是子公司超额亏损的全部;(3)“未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金额应该包括少数股东的免责部分,因为同样作为投资者,少数股东的投资账面价值也是以零为限,在少数股东对被投资单位没有特殊责任的情况下,合并报表的少数股东权益应该体现为零(1);(4)在合并报表中增加这两个项目的前提是子公司出现资不抵债,否则即使投资者账面价值已经为零并有部分投资损失未予确认,也不能在合并报表中出现,不然会虚增合并净利润,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二、不同情况下“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的金额计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当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已经为零并有部分未确认的投资损失,而子公司的净资产仍为正数,合并报表时,不应增设“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因此无该项目金额的计量问题。
2.各投资者分别对子公司负有债务担保责任而承担子公司全部超额亏损。子公司资不抵债的事实导致债务担保者的责任已经非常明确,笔者认为提供担保的投资者已经具备了确认预计负债的条件,那么,投资者实际上已经确认了这部分超额亏损。但由于投资者确认的负债与子公司被担保的债务是同一项债务,因此在合并报表中不能重复反映,应该将母公司的预计负债与相应的营业外支出相抵销,然后再通过子公司超额亏损的自然并入将这部分已经确认的损失在合并报表中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应该为零。如果少数股东也负有担保责任,应按承担的超额亏损确认为少数股东本期损失,少数股东权益则相应体现为负数。
3.仅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债务担保而承担子公司全部超额亏损。这种情况仍不确认“未确认投资损失”,母公司无非确认更多的预计负债而已,所以与上述处理基本相同,但少数股东因不承担责任,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应该为零,也不存在在超额亏损范围内确认少数股东本期损失的问题。
4.母公司与少数股东均不对子公司超额亏损负责或仅负部分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任。应该说,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比较普遍。也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未确认投资损失”的金额问题。由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未确认投资损失”应该是累计数,而合并利润表中的该项目数应该是本年发生数,因此这两者的数字并不是恒等的,那么,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还要区分累计数和本年数。对此,我们又可以分别不同情况来加以讨论: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所拥有的股权份额相等。这种情况应以子公司超额亏损作为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而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则应按超额亏损减去以前年度已经确认的数额加以确定。
[例1]假定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拥有B公司80%的股权。B公司2001年末净资产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600万元,资本公积为4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0万元,全部为当年发生的亏损。
A公司在确认投资损失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当年应该确认的投资损失应为800万元,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亦为800万元(2,000×80%-800),根据IAS 27的原则,少数股东未确认的200万元超额亏损(2,000×20%-200)也应该由多数股权吸收,因此,累计及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均应该为1,000万元(800+200),亦即B公司的全部超额亏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001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如下(为示区别,笔者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该项目称为“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利润表中该项目称为“本年末确认投资损失”):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400
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
1,000
贷:投资收益
800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200
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
1,000
假定2002年B公司又亏损500万元,此时超额亏损为1,500万元,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应为1,500万元,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为500万元。2002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为:
借:股本
60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资本公积
400
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
1,500
贷: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
500
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0
假定2002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此时超额亏损为400万元,则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应为400万元,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应为-600万元(400-1,000),实际上代表了本年不应确认的利润。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如下: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400
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
400
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
6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所拥有的份额。这种情况一般是指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中含有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在确认“未确认投资损失”数额时,与情况(1)相同,同样应以子公司超额亏损作为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按超额亏损减去以前年度已经确认的数额加以确定。而母公司未确认的部分与子公司超额亏损的差额视作股权投资差额的提前摊销,并作为对外支出不予抵销。
[例2]基本资料承例1。但A公司在确认投资损失前的账面价值为850万元,其中50万元为股权投资差额。2001年末A公司确认的投资损失为850万元,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为750万元(2,000×80%-850)。编制抵销分录仍同例1:A公司确认的投资损失为850万元,但仅抵销800万元,未抵销部分50万元作为合并损失处理。
也有的观点认为,A公司投资损失应该抵销850万元,该年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应为950万元(A公司未确认部分750万元加少数股东未确认部分200万元),差额作合并价差处理。但笔者认为,应该站在B公司净资产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A公司在B公司中的出资额是800万元而不是850万元,在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下,其免责部分应该是800万元而不是750万元,并且50万元的差额是对股权转让者的补偿成本,不属于内部损失,因此,未确认投资损失仍应为1,000万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假如2002年B公司继续亏损,合并抵销分录同例1没有区别。但假如2002年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此时B公司的净资产为1,500万元,则A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均为1,250万元(2,500×80%-750),少数股东权益和本期收益各为300万元。由于B公司已经不存在超额亏损,所以该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不应存在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但仍应存在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1,000万元(0-1,000)。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如下: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400
投资收益
1,250*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300
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 1,0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0
长期股权投资
1,25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少数股东权益
30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浅谈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_湖北第二 ...
1、浅谈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对增值税转型相关问题的认识
税法税务会计学税务筹划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浅谈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管理创新与发展战略管理
4、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析
企业财务管理现金流量管理与分析
财务管理与分析资本市埸管理学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
5、浅谈会计收益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税务会计学税务筹划会计法
所得税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6、企业有效控制促销成本之我见
有效营销管理就是沟通市埸营销管理
营销学市埸学
7、浅谈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学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8、对成本计算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企业会计学成本会计学成本费用管理细则
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9、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新要求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10、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之我见
成本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11、中小企业筹资方式解析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12、对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思考
会计法 会计法
流动资金管理的战略思想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13、浅谈投资决策中的会计信息需求
投资学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学
投资决策管理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
企业投资项自可行性研究与核准申请
14试论预算外资金常见的舞弊手段及审计方法
预算会计学国家预算预算管理审计学
15、浅析网络财务对传统会计理论及实务的挑战
会计史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现代会计研究
网络财务时代
16、试述企业采购管理有效途径
采购原理与管理采购管理流程现代采购管理
采购供应管理价值增值
17、新旧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
税法税务会计学税务筹划所得税会计准则
1.唐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财会学习》2006年8月第8期
2.于晓镭 徐兴恩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3.郑庆华 赵耀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4.李群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税制的差异及处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年版
5.雷建 温亚丽 《2007新会计准则实物操作指南》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年版
18、浅析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若干问题
税法税务会计学税务筹划所得税会计准则
1、张金水《企业所得税指南》,海风出版社2003年出版
2、夏晨华 叶建芳 刘海燕 《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详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郭洪荣 罗军 《企业会计制度与现行税制差异解说》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4、雷建 寇学琴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实务应用》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5、王亚卓 莫桂莉 《新会计准则变化点及案例说明》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6、唐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财会学习》2006年8月第8期
19、浅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流动资金管理的战略思想财务管理学
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20、探讨我国资产评估的发展趋势
资产评估学财务管理学
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21、试论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学
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22、对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思考
流动资金管理的战略思想财务管理学
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23、浅述我国现行会计报告的局现性及改革策略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4、浅论关联方交易对国家税收的影响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5、浅谈如何鉴别利润操纵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6、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比较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7、浅谈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8、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分析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29、新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比较分析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0、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1、浅析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 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2、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思考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企
33、对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思考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税务会计学税务筹划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4、浅析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5、浅析新旧存货准则变动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6、浅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7、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与建议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税务会计学税务筹划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38、浅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2006年会计法 财会杂志: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论谈中华财会网
第三篇: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
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 从股权核算的原则上来看,长期股权可分为以下五类: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投资;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不能控制且不具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可供出售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一)成本法及其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指对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也就是说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成本入账后,保持原来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经营成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会计处理方法。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资本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适用于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对这部分投资进行相应的调整(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除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之外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权益法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自己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之进行相应调整的方法。对于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投资,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或20%以上表决权资本时.~般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概述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在确定以后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会因长期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变化、投资单位和被
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变化、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身份变化.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等情况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转换。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的进行调整以保证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实质。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表决权资本增加或减少时.就有可能产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核算的问题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情形主要包括:(1)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
长期股权投资是使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来进行处理.相对于形式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实质,会计核算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这个原则也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确定,持股比例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应该考虑到对被投资单位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等各种因素。如果在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状况下,持股比例介于20%一50%之间.会计核算处理采用权益法.否则采用成本法。
(1)如果投资单位追加投资比例,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那么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要相应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同时要区分原持有的股份以及追加的股份并分别处理。如果投资单位原持有的股份账面余额.大于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金额,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直接按投资成本的价值计算;反之.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如下图所示:
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对于追加的投资.大于新增投资耗费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超出部分以商誉形式体现;反之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营业外收入
因为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在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发生变动的.属于原取得投资至追加投资期初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其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属于追加投资期初至追加投资日之间.应计入当期损益.其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在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则需计入资本公积,其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对于留存收益及商誉部分的计量应保持前后一致,这样才能体现出会计核算一贯性的基本原则,使会计核算具有纵向可比性.从整体上把握并动态地调整与投资相关联的商誉和留存收益。
2.减少投资引起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 若处置部分股权后.剩余部分股权仍然可以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则需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剩余股权投资成本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反之,则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留存收益。其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原取得投资以后至因处置部分股权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这段时间.被投资单位取得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属于原取得时至处置部分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取得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日之间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对被投资单位所享份额对应的所有权益变动在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则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资本公积。
意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其根本出发点是以反映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本质为目的.真实的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计量和确认,保证提供出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这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第四篇:合并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如何调整子公司净利润(推荐)
合并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如何调整子公司净利润
(答复)调整净利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投资日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同,导致的摊销或者折旧、所得税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
(2)调整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实物资产交易未实现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
(3)具体调整时,可以根据调整抵销分录中涉及的损益类科目进行调整,但是内部交易涉及的所得税费用,债权债务、内部投资业务涉及的损益类科目不进行调整。因为递延所得税本身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它是把合并报表当成一张普通报表,因为编制了抵销调整分录后,使这个报表上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了变动,而计税基础不变,因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它本身不是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所以调净利润时不需要考虑。此外,内部债权债务、投资业务不属于实物资产交易,涉及的损益类科目也不调整净利润。
您好:抵销存货的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的时候考虑的递延所得税,是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因此,并不影响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因此,重新确定净利润时,是不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的。祝您学习愉快!
第五篇:在合并报表中为什么把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转为权益法核算
在合并报表中,为什么把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转为权益法核算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平常用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意味着不反映子公司在被收购以后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所以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能反应资产负债表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情况,也就是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匹配了,难以将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抵消。
如果把对子公司的长投改为权益法核算,母公司的长投就反应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子的所有者权益转到了母公司。母公司长投与子公司的权益匹配,合并抵消的时候,把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抵消即可。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特征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有两种观点,由此产生确认投资损益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收到利润或股利时确认收益。在这种观点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成本计量,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这种确认损益的方法称为“成本法”。在这种会计方法下,股权投资收益只能被动获取,无法对被投资单位施加主动的影响。另一种观点是,股权被认为是代表股东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利益或损失,当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时,投资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为母公司)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为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拥
~~~~~~~~~~~~~~谢谢使用~~~~~~~~~~~~ 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同时相应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被投资企业发生净资产的减少,则要相应同比例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损失的确认以将长期投资减记至零为限。这种确认损益的方法,称为“权益法”。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原因
首先,对母公司来说,既然通过股权投资在外形成了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时,一定是合并的财务报表而非个别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中已体现了对子公司投资计价的权益基础,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为了简化核算,个别报表中不再采用权益法计价。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一致。
其次,由于子公司受母公司“控制”,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投资增加报表利润,就必须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可见,改按成本法能提高投资方所确认的投资收益的质量,使投资方的业绩更加真实,缩小财务报表操纵的空间,并避免上述“不良行为”。
三、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必须按照权益法进行转换的原因
(一)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母公司容易操纵利润。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控制,母公司可根据自身的现金或利润状况,决定子公司股利分配,从而以自己喜好的收益水平来报告收益。例如,母公司可以要求子公司只在母公司自己的经营发生亏损或萧条的年份支付股利。
~~~~~~~~~~~~~~谢谢使用~~~~~~~~~~~~
(二)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与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的一个最大差别在于:无法提供数据的验证功能。我们知道,通过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合并净利润或期末留存收益应与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相关指标金额相等。通过这种数据关系,可自动验证合并报表编制的正确性。而成本法不具备这一特征。
(三)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集团的净利润均大于母公司个别报表利润,计算出的集团相关财务指标不真实,投资回报率也易被歪曲。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则可克服上述不足。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
~~~~~~~~~~~~~~谢谢使用~~~~~~~~~~~~ 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谢谢使用~~~~~~~~~~~~ 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
~~~~~~~~~~~~~~谢谢使用~~~~~~~~~~~~ 更大的提高。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