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

时间:2019-05-13 06:0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

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之一,近年来,彭泽县加快了探索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进程。2008年在市民政局悉心指导下,全县有重点的选择了五个乡镇的五个村开始了“中心+村落”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建立的试点工作。即:以村委会行政区划范围为单位,建立以村“两委”成员为主体的村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以农村自然村或中心自然村带周边零星自然村为范围,成立以农村“五老”为主体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建立“中心+村落”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初步形成了立足农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建立上下衔接、覆盖农村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题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农村社区建设新体系。

彭泽县“中心+村落”模式诞生以后,以其现实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展前景,为九江大多数县(市、区)所接受,目前正在全市积极探索和推行。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认识彭泽经验,这里就“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介绍。

一、“中心+村落”的动义

“中心+村落”模式的建立,是在总结过去我市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我市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已进入了覆盖全市乡村的发展阶段。止于目前,全市已创建村落社区3827个,村村均建有2个以上的村落社区示范点。这一阶段既是村落社区建设加速民展时期,同时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明显表现出来。一是由于村落社区组织为民办自发性质,不是一级“准”组织,没有正式“户头”,在当前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逐步加大的情况下,难以实行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与传递。二是由于村落社区受人口与自然资源所限,其开采和发掘功能具有局限性,在大的层面上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三是由于村落社区组织的性质所定,在与村“两委”组织协调、管理与沟通上也存生着新的“断层”问题。四是由于自然村落量大面广,全面展开村落社区建设还存生着条件和时机问题,大量“空白点”的村民群众呼唤着村落社区建设,迫切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农村公共服务。有鉴于此,在加速推进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同时,2008年,市局选择了基础较好的彭泽县率先开启“中心+村落”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的试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通过“中心+村落”的建立,挖掘和整合村级资源,进而对村落社区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以此激发村“两委”干部的责任感,进一步调动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通过“中心+村落”的建立,为承接和延伸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投入提供平台。用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概念,更容易划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使政府更清晰、更自觉地承担起农村公共服务的责任。三是通过“中心+村落”的建立,激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的活力,解决村落社区“无户头”的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逐年加大的今天,只有以“社区”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充满活力,才能有秩序、高效率地实现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衔接与传递,最终让广大村民受益。否则,当政府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组织、没有秩序的散漫人群的时候,任何管理与服务举措都难以有效实施。四是通过“中心+村落”的建立,可以达到农村自身建设能力的提高,强调让农村村民依靠自身力量改变面貌,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座等来自外部社会以及政府的支持、援助。

去年以来,我们就是循此思路,把试点工作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并逐步形成了上下贯串的“中心+村落”的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

二、“中心+村落”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一)合理设置社区组织。以村落社区“一会六站”为基础,在村一级设置“一心四所”的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即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下设:

1、新农村新社区建设服务所。其主要职责:对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有效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建立与村落社区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区域联动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机制。

2、公共事务所办所。其主要职责:为村民开展证件办理、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建房申报、救助保障、司法调解等代办服务。

3、卫生保健服务所。其主要职责:加强农村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4、农业生产服务所。其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引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培育和发展服务性的民间组织及多种产业协会;协助办好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便民连锁小超市,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监管。

在村落社区原有的“一会五站”的基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增“农业生产服务站”:同时,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作用,在有3名党员以上的村落社区建立党支部,3名一下的建立村落社区党小组。

(二)加强社区配套项目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村级各种资源,按照“社会化、标准化、实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加强完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含村委会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并做到“十有”即:有村落社区组织;有公共事务代办所(即便民服务室;设立了民政、劳动保障、民警司法、综治调解、土管、计生、残联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和代办服务项目);有能容纳党员、村民代表人数的多功能会议室;有文娱活动室、有图书阅览;有村级卫生服务所;有村务财务公开的宣传栏;有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连锁超市(含农资超市);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慈善协会、文化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农村公益性墓地或骨灰堂;并以此在更大层面上满足村民发展经济、办事议事、健康娱乐、便民利民服务等需要。

村落社区服务设施标准:

1、志愿者协会活动房面积有100平方米以上,建有办公室、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村民议事场所,并建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所。

2、村落社区路面实行了硬化,村庄花草树木修剪整齐,无毁绿,占绿地等现象。

3、修建了垃圾池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开展了“卫生户”评比活动,村民家庭干净卫生,村内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无乱扔废弃物。

4、村落社区电话、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

5、建有公益性墓地,无乱埋乱葬现象。

6、建有一支业余文艺队伍。

(三)建立工作制度,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在村级“一心四所”和村落“一会六站”的“中心+村落”运行基础上,以《九江市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为依据,试点村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高效运转、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如分工负责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公开承诺制度、考核管理制度以及“中心+村落”的社区建设联系会议制度等,完善了农村社区建设运行体系。

“中心+村落”,有其鲜明的特点,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村社区建设网络。上面,由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头”,来统领和贯穿村落社区建设,下面,则有村落社区作“足”,搞好服务工作。使得上下贯通,连成一体,立体覆盖,区域联动,农村社区建设有了整体性质,较好地发挥了整体效益。

三、“中心+村落”的成效

从彭泽县试点工作的实践看,探索和建立“中心+村落”的运行模式成效是明显的。

一是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村“两委”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实行“中心+村落”运行模式,形成了以村“两委”为核心,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运转中枢、以村落社区为有效依托、以“四所”、“六站”为服务平台的运行方式,使农村基层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则、化解利益矛盾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拓展,提升了村“两委”引领发展的能力。

二是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实行“中心+村落”运行模式,试点村建立代办服务室、图书室、社会救助保障室、警务调解室,提高了村级组织进行社会管理的层次和服务水平。同时,县直部门和单位依托“中心”和村落社区平台提供“驻点服务”,组织开展廉政建设进社区、道德规范进社区、文明卫生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民政救助进社区、劳务卫生保障进社区等“部门进社区”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级公共服务内容形式单

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全方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会管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水平。三是农村基层干部职责得到明确界定,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中心+村落”的组织设置,使村级干部职责更为明确细化,解决了村干部“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增强了对村级干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工作的实践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创优争先的热情,工作作用有了明显转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中心+村落”的建立,建起了一个干群沟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平台,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

四是基层民主得到扩大,村民自治进一步深化。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协调搞好村落社区村民自治活动的指导,不断健全完善村务大事村民公决等民主管理制度。注重发挥村“两委”组织的引导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在民主中促进了各项工作正常快速发展。

总之,我们在彭泽县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中建立起来的“中心+村落”模式,还只是一个“框架”,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个模式的发育还很不完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服务能力较强,有的还非常薄弱,无论是服务的项目、范围和标准,都还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但序幕已拉开,方向已明确,只要沿要这条路子走下去,继续努力探索和开拓,建立起具有我市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新途径是大有希望的。

第二篇: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总体思路

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总体思路

刘志珺

在最近召开的瑞金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瑞金今年将围绕“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一个主旨”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农村新型村落社区。紧扣一个主题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必须紧扣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社区建设的新成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搭建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进而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农村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急需解决而又能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致力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

坚持一个主旨是培育新型农民。农村新型社区要设立农民教育室,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载体,以集中授课、现场实践教学和农民互相交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使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外出务工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实用职业技能。围绕着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今年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普遍实施“1234”服务工程。即:建好一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做到服务项目明确,服务设施到位,服务制度上墙。设立两个阵地,一个宣传栏,一个文体活动场所,组织社区村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培育三支队伍,即自主管理队伍、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卫生保洁、维护社会稳定、民事调解、扶贫帮困等服务。开辟四个室,社区服务中心内均设置老年人

妇女残疾人活动室、图书阅览棋牌室、司法信访调解室和多功能教育室。

2、以共建共享为重点。加强与辖区单位的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以“盘活资产、共建共享”为原则要求,统一合理调配闲散国有资产。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用活用好社区的各类广场、学校等场所,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方式,如文化共建、治安共建、环境共建、村校共建等,延伸和拓展社区活动场所空间。

3、以搞好结合为切入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与当前我市农村中心工作、已取得实践成果的特色工作紧密结合。具体地说,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和谐生态村建设相结合。和谐生态村建设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是我市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必须与和谐生态村紧密结合,赋予农村新型社区实实在在的内容。二是与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相结合。坚持“六规范一满意”的工作要求与“三三三四”村务公开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工作。三是与中心村建设相结合。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场所的建设列入中心村建设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整体水平。

江西省瑞金市民政局

第三篇:两型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精)

收稿日期 :2009-12-0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7J ZD0024;2008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009]035 作者简介 :袁方成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社会建设 # 5探索 62010年第 1期

/两型 0社区 :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问题研 究中心 ,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推进农村 社区建设 , 需要明 确建设目 标 , 合 理定位建设 模式。本文在 评述目前 农村社区建 设模式 的基础上 , 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 经验出 发 , 侧 重于从 实践的 角度解 读老河 口实践 的经验与 启示 , 进而 对老河口实践 进行总结和提升 , 拟建构 /两型 0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关键词 :农 村社区;/两型 0社区;中图分类 号 :C911;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194(2010 01-0130-06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 无论在学 术界 , 还是在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足 够的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 是 :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 目标、模式定位和发展方向。然而 , 在具体的实践甚 至学界都对此 存在着困惑与分歧 , /这些分歧不仅 影响着我们对于当前农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和 改革方向的把握 , 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推进新农 村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必须认 真清理和严肃回答的问题。0 [1]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 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

设目标 , 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 , 探索和选择 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 慎地回答这一问题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 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 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 , 探讨 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 , 探索既 符合民主政治发展 , 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 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 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 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 , 落到实处 , 具有 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 , 虽还处于试点 探索阶段 , 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

有成效的建设模式 , 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 型模式 : 1.江西模式 :/一会五站 0。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

/第一块试验田 0, 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 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 , 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 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 0是江西农村社区 建设模式的核心 , 具体而言 , 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 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 党员为主体 , 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 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 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 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 , 组织 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 , 强调坚持 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 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 力、公道正派的原则 , 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 务、指标 , 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2] 2.秭归模式 :/组织再造 0。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 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 , 自然条件差 , 经济发展相对 落后 , 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 /红白理事会 0等农民自 组织协会的启发 , 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 管理 单位 , 撤销 村 民小 组改 建 社区 的 工作 方 案。/组织再 造 0是秭归 杨林镇社 区建设模 式的内 核。

按照 /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 众自愿 0的原则 , 全镇 14个村成立社区 306个 , 互助 组 1034个。每个社区 30个左右农户 , 设理事长 1人 , 理事 2-4人 , 共 /海选 0出理事会成员 1028人 , 建立了 /村委会-社 区理事 会-互助 组-基本农 户 0的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机构。[3]理事会的运 行按照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的原则 , 在村党总支的领导指导下开展工作 , 实行 /议事恳谈、一事一议 0。

3.胶南模式 :/以城带乡 0。

胶南市把农村社区作为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 重要载体 , 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的原则 , 实施公 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 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战略。在实践中 , 探索出了环 境整治、拆旧建新、穿衣戴帽、村居改造、合村并点、农民新村等六种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同时 , 在各试 点村统一规划建起了集社区党建、文明创建、村民自 治、双拥工作、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 的社区邻里中心 , 搭建 起农村社区公 共服务平台。目前 , 胶南 17个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 务大厅 , 965个农村社区都建立了便民服务站 , 实现了农村社区 的快速发展。

与胶南模式相类似的还有义 乌模式。2003年 开始 , 义乌市依据城乡统筹的思路 , 在全国率先作出 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 并制订和实施城乡 一体化行动纲要 , 编制完成浙江省第一个城乡一体 化社区布局规划 , 积极建设现代化农村社区。[4] 4.太仓模式 :/123450工程。

太仓模式以 /123450工程为抓手 , 建设现农村 社区服务中心。/123450工程 , 即一个室外活动场 地;二个阵地(宣传栏、公示栏;三支队伍(专业管 理人员队伍、服务站人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四个 室(老年人、残疾人活动室 , 警务室、卫生室、多功能 教室;五个站(社区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综合治理服务站。在 /123450工程的基础上 , 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服务 网络 , 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经过几 年的努力 , 目前太仓已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 盖。

与江苏太仓模式不谋而合的还有扬中模式。近年来 , 江苏省扬中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 已在全 市 75%的农村社区统一设置了 /五站四室两场所 0, 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生活全方位服务。扬中模式 也为全国其他地方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和样 板。

各地先行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践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他们的做法各有千秋 , 但取得的成效是有 目共睹的。从上述几种典型模式来看 , 江苏、浙江等 发达省份农村社区建设往往遵循的是 /城乡统筹 0的建设路径;中西部地区则趋向于更多地从村庄内 部挖掘社区建设资源 , 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湖北秭归 杨林镇等地的实践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必须指出的是 , 要把上述典型模式从个案层面 提升到普遍意义上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甚至上述 典型模式本身 也存在着一些问 题。以江西 模式为 例 , 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 面临着与其他民间组织关系不顺、新农村建设实际 结合少等方面的问题 , 还包括村级组织与志愿者协 会的关系问题、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及群众的广 泛参与等更深层次的问 题与难题。[5]再以胶南、太 仓模式为例 , 胶南、太仓模式的成功是以较发达的村 庄经济或地区经济为前提的 , 正因如此 , 这种模式在 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普遍意义与成功可能值得商榷。此外 , 上述典型模式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定位、模式创新等一些深层次问题缺乏足够的 探讨和关注。

因此 , 如何在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和农村现实 的语境内 , 依据农民需求 , 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 定位、模式创新 , 并把它总结 上升为国家层 面的政 策 , 从而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经 验支持、政策与法律保障 , 是尤其难能可贵的。本文 从立足模式创新出发出发 , 基于对湖北省老河口市 农村社区建设

实践的深入调研 , 就农村社区建设的 目标定位、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总结提升 , 以期更好地 发挥模式创新对全国其他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 作用、传播作用、示范作用及辐射作用。

二、河口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老河口市是鄂西北的一个县级市 , 处汉水中游 东岸 , 版图 面积 1032平方公 里 , 辖 10个乡镇 办事 处 , 全市人口 51, 2万人 , 其中农村人口 34万。全市 耕地面积 79, 6万亩 , 农村劳动力 13, 6万人 , 外出务 工人员已达 7, 2万人 , 农民人均纯收入 2894元 , 是 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城市。2007年初 , 老河 口市开始在试点村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 , 经过近两 年的大胆探索、积极实践 , 试点村的村容村貌村风都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 其中富有特 色的经验值得总结 : 1./一体两翼 0, 建设社区环境 , 增强社区吸引 力。

/一体两翼 0是老河口改善社区环境的策略总 结。所谓 /一体 0, 是指开展社 区基础设施建设 , 基 础设施是农村社区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 物质基础 , 是构建农村社区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成功 的突破口 , 构成了社区 环境条件改善 的主体部分;/两翼 0, 即村庄整治与家庭卫生改善。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 , 2007年以来 , 老河口投 资 1300万元修建 100公里的环形通村公路 , 农村道 路 /村村通 0工程新建水泥路 122, 8公里 , 使全市通 村公路总里程达到 275公里。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方面 , 重点解决了沿江马家岗排灌渠道、七里桥沟、清水沟等 7条排 水沟的整治问 题 , 疏通沟 渠 39公 里 , 清淤整治 13条主干渠和排水沟 , 新增、改善、恢 复排灌面积 5万亩 ,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 农民 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观。

落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 善和和持续发 展的重要因素。[6]基于此 , 在村庄整 治方面 , 老河口市以 316国道和 302省道沿线村组 /百里乡村文明走廊 0建设为序幕 , 对沿线 24个村 进行以清垃圾、清路障、清违章建筑、改水以及房前 屋后硬化绿化为 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2006年底 以来 , 沿线农民出工 10万余人次 , 清除垃圾 200余 万吨 , 自行拆除违章建筑 400多处。在村庄整治的 过程中 , 特别注重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 , 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为构 建村庄整治的长 效机制 , 市政府每年还出 资 12万 元 , 在沿线 24个村聘请 100名卫生保洁员 , 目前已 全部上岗。

在改善社区家庭卫生方面 , 根据低成本、低资源 消耗、尽可能少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 , 主动要求社区 家庭改善居室通风状况、勤灭 /四害 0, 并积极帮助 社区家庭改厕 , 使得社区家庭的日常生活达到相应 的卫生要求。与此同时 , 积极动员村民签订家庭文 明承诺书、进行 /文明家庭 0环境卫生大检查、大评 比。村社区是熟人共同体 , 李楼镇村民王成在访谈 中告诉我们 , 人家的卫生都搞得好 , 谁家的卫生差 , 脏兮兮的 , 人家看不起你 , 自己的脸上也挂不住 , 更 何况如果家庭卫生搞好了 , 那么疾病会少 , 身体更好 了 , 看病花的钱也就少了 , 何乐而不为。

/一体两翼 0工 程 的 实施 使 社 区人 居 环 境从 /脏、乱、差 0到 /洁、齐、美 0, 农村社区 /旧貌 0换 /新 颜 0, 提高了社区农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熨平了原有的因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不利而引发的社会 不和谐隐患 , 社区吸引力大大增强。

2./双管齐下 0, 发展社区经济 , 改善社区民生。在农村社区建设中 , 发展社区经济、增加农民收 入 , 是其关键性的物质支撑。老河口在发展社区经 济过程中 , 并 重发展现代农业、庭院经济 , /双管齐 下 0, 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改善民生打下了良好的 经济基础。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 , 老河口的有益实践体现 为一 下三个 方面 :其一 , 现代农业 发展以 /打 绿色 牌、走特色路 0为核心。/十一五 0以来 , 老河口大力 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 , 已形成了 /公司 +基地 +农户 0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全市新发展西 未红蜜桃 3300亩 , 累计品改砂梨 2.8万亩 , 推广优 质稻珞优八号 2万亩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58家 , 全市参与订单农户达 2万户 , 全年带动农民增收 2亿元;其二 , 发展农民商会、协会 , 提高农民组织化 程度 , 引导农民进入市

场。老河口积极拓展农村合 作经济组织的领域和辐射面 , 为农村经济发展搭建 了通往市场的桥梁 , 其中新办的花椒协会和水产养 殖协会把有技术、有经验的种、养专业大户 /捆绑 0起来 , 发展规模经营 , 通过订单、契约或入股等方式 , 实行松散型或紧密型合作;其三 , 应用现代技术 , 推 广农业网 络信息系统。/村村商务 E 0网络信息系 统就是老河口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典范。/村村商 务 E 0为农产品的外销和农村所需的产品购入提供 简便快捷的渠道 , 改变了以往主要以产地销售和中 介组织代售为主 , 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与 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在发展庭院经济方面 , 老河口社区充分利用农 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 , 把环境整治与发展庭园经济 结合起来 ,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 构筑 /生产-生活-生态 0庭院农业生产循环。所谓庭院经济 , 指的是 农民以房前屋后的土地、水面和空间为基础 , 充分利 用庭院设施等优势 , 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生 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 形式。[7]近年 , 老河 口各地 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庭园经济模式 :一是养殖型庭园 经济 , 因地制宜推广以猪、牛、羊、鸡、兔为主的养殖 型庭园经济 , 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温岗村引导农 户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庭园养兔 , 每户平均养殖 30只种兔 , 每年为农户增收 1000多元;二是 种养结合型庭园经济 , 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生产。在 273户建有沼气池的柴店岗村 , 推广户平圈养 3一 5头猪、1个沼气池、70-140平方米菜园的 /猪沼菜 0庭园经济模式 , 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条模

式 , 每年节约农药化肥 250元 , 出栏 6-10头肉猪 , 种 3茬蔬菜 , 可为农户增加收入 3000元;三是长短 结合型庭园经济 , 积极发展立体农业。指导农户充 分利用庭园空间 , 推广长短结合、高矮结合的种植模 式 , 使农户房前屋后花果飘香 , 不仅形成了 /林在村 中、村在林里 0的良好生态环境 , 还带来了可观的经 济效益 , 为农户增收 2000多元。

3./三位一体 0, 繁荣社区 文化 , 培育社区归属 感。

第一 , 培植农村中心文化户。老河口文化中心 户建设采取 /1+10或 /1+X 0的模式 , 即一个 /文化 科技屋 0加一个商店、或一个诊所、或一个加工厂等 经济实

体 , 以商养文、文商互补。让农户自主经营 , 依托实体发展 , 赋予了 /文化科技屋 0和 /文化中心 户 0强大的活力。[8]李楼镇柴店岗村村民王宗岭开 的小商店原来只是卖些日用品 , 生意一般 , 自从办成 了 /文化中心户 0, 在村里的扶持下 , 他买了很多科 技文化书 , 免费向村民开放 , 村民隔三岔五就到他那 里去 , 看书、借书 , 交流各方面知识 , 营业额也随之增 加了上千元。如今 , 老河口农 村 , 像王宗岭这样的 /文化中心户 0成了农民学习的课堂 , 甚至很有可能 走出一条适合农村未来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新路。第二 , 建设社区文化平台。2007年来 , 老河口 发展文化科技中心户 115个、农家书屋 4个 , 兴建标 准化村文化活动 室 5个、村级文化体育场 7个 , 电 脑、图书、音像资料、健身器材、报纸杂志在社区扎 根、留在农民身边 , 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 生与发展。计划到 /十一五 0末 , 老河口 100%的乡 镇建有符合标准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60%的乡镇 达到文化先进乡镇标准 , 98%的村建有村级文化活 动室 , 100%的村有文化中心户;85%的乡镇建有体 育健身中心和体育指导站 , 50%的村建有体育基础 设施 , 社 区 文化 载 体、文 化大 舞 台将 得到 有 力搭 建。[9] 第三 , 开展特色活动 , 增强教育实效。老河口积 极推进 /孝心献 老人 0、/文明市民 0、/星级家庭 0、/星级文明户 0等评选 , 大力推进 /文化中心户 0、/美 德在农家 0、/政 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六 进家 0、/婚育新风进万家 0以及生态文明村、文明城 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 普及文明行为常识 , 增强农民 文明意识 , 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耳濡目染、身体 力行中培育了农民的 /生活共同体 0理念以及社区 归属感。

三、河口社区建设的绩效及经验

老河口经过两年的农村社区建设 , 形成了宝贵 的举措与经验 , 与其他的社区建设模式相比 , 其成效 及其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 1.挖掘内部资源 , 低成本建设农村社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 , 需要投入相应的人、财、物 开展社区建设 , /等、靠、要 0、完全 依赖上级的转移 支付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 ,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负 债累累也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 , 农业部

调查统计 结果显示 , 全国村级负债 1483亿元 ,平均每个村负 债 20万元。[10]取消农业税以后 , 国家给村一级一定 的转移支付 , 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和必要的办公 支出 , 几乎没有其他机动的开支。[11] 在此背景下 , 开发社区内部资源 , 争取最大收益 的最小成本对社区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以李楼镇社 区的垃圾箱为例 , 村民创造性地将水泥管切割后再 涂上各色颜色 , 按这样的方法做出的上百个垃圾箱 , 即美观耐用 , 还有效地防止了铁质与塑料垃圾箱易 丢失问题 , 节约了大量建设成本。再以老河口孟楼 镇修路为例 , 孟楼镇在统一设计标准后 , 统一主材采 购 , 即对通村水泥路的主要建设材料水泥 , 采取集团 购买、统一供应的方式 , 享受团购优惠价格 , 节约了 建设资金 , 还为全面控制建设质量奠定了基础。此 外 , 老河口还发掘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本来推动社区 建设。比如 , 在开展社区环境、庭院经济建设时 , 老 河口根据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特点 , 利用社区内部 居民之间的信任、理性从众以及社区内部的村落文 化开展社区建设 , 促进社区的内源性发展。美国社 会学家弗朗西斯 #福山也强调了信任等社会资本的 重要性的重要性 :/信任恰如润滑剂 , 它能使任何一 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 0。[12] 2.贴近农民生活 , 激发农民参与

在社区建设中 , 长期以来导致的政府包办、代办 倾向以及农民参与的被动性 , 再加上农民自身在经 济上的弱势地位 , /人微言轻 0、/边缘化 0使他们往 往远离社区建设。正如美国社会政治学家安东尼 #奥罗母所言 :/处于较高社会经济 地位的人参与政 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高 些。这种差别 , 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 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 , 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 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0[13]大多数社区农民的 弱势降低了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效能感。但是 , 不可 否认的是 , 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依靠农民 , 凝聚农民的 建设动力 , 不然的话 , 类似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 , 由于忽视底层民众的动员和参与而导致乡村建设运 动失败 [14]的现象很可能重演。

事实上 , 农民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直接利益 , 如增 加农民收入 ,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美化社区居 住环境等 , 这些正是激发农民参与、开展社区建设的 切入点。在老河口薛集镇关岗村 , 在修建通村公路 以前 , 新鲜花生高价上市时 , 由于运输不畅 , 等运输 通畅后花生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 , 由最初 2, 7元一 斤的湿花生下跌至干花生 0, 8元一斤。2003年 , 以 薛集镇关岗村为试点 , 修通了关岗村的通村水泥路。通村公路建成后 , 批发商自己找上门高价收购 , 关岗 的农民由此尝到了甜头。此后 , 其他村的村民 , 也开 始自发集资 , 主动要求建设村村通公路。用修路带 来强烈的经济反差 , 从农民自身的迫切需求出发 , 让 农民群众自己说话 , 加速了社区建设步伐。此外 , 李 楼等地的 村容村 貌、家庭卫 生整 治所 带来的 社区 /旧貌 0换 /新颜 0、居民 /掩面 0变 /笑颜 0、村民参与 /观望摇摆 0到 /热火朝天 0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农民参与的本身对社区建设意义依然重大。共 同体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共同体内部的锻炼、参与和合作实现的 , 强化共同体意识 , 可为农村社区 建设及其可持续性提 供良好的条件。在帕特南看 来 , /公民参与 网络增加了人们任何单独进行欺骗 的潜在成本 , 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 , , 促进了交 往 , 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之信息之流通 , 体现 的是以往合作的 成功 , , 未来的合 作在此之上进 行。0[15] 3.倡导生态发展 , 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 社区必须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前 提。/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 , 违反客观规律而任意 活动 , 那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0[16]正如有关学 者所言 , /生态规则是明确无情的 :大自然必须受到 保护 , 否则我们人类将灭亡 0。[17]人居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类居住与自然、社会、经济和 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 社区。[18] 老河口在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 , 坚持生态发展 , 即倡导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 也 就是在发展社区经济的时不盲目追 求经济的高发 展 , 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社 区环境 , 同时在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的过程中 , 又 追求生态附加值 , 创造社区经济效益。比如 , 老河口 大力发展社区庭院经济 , 即能够低成本地改善人居 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 , 还能够在尽可能 的程度 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保护农村 社区环 境、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的生态发展是 注重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互动、成本与效益最优、保护和建设并重、观念与行动合一的发展模式 , 对于 破解 Gran, t J , P , 所提出的 PPE 怪圈(/贫困-人口-环 境 0怪圈 有重要 意义 , 值 得其他地区学习借 鉴。

4.坚持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结合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 , 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具备 经济基础的社区文化建设 才是一场循序渐 进的行 动 , 否则的话 , 即使偶尔产生文化建设轰动效应 , 也 只不过是表面光鲜 , 实际价值甚少。不可否认的是 , 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 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研究 表明 , 文化贫困及其产生的贫困文化往往是影响当 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 将农村社区文化建 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相结合 , 在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 过程中 ,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农民的创新 创业精神等现代观念 , 也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 重要动力 , 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为建设农村社 区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充足财力。[19] 老河口农村社区将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文化繁 荣结合起来。现代农业与庭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 区经济致富 , 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看得见的利益 , 激发 了他们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中 , 摒弃抽象的文化建设 , 结合农民迫切的生产生活 需求 , 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传播农村科技、法律、卫 生等知识以及党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农村社区经济 致富与文化脱贫相辅相成 ,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让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四、结论 :/两型 0社区的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 , 老河口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的启 示意义显而易见。与此同时 , 我们也有必要对老河 口实践做进一步的发掘和阐释 , 并建构一种新的建 设模式 /两型 0农村社区 , 这对于明确农村社区 的建设方向、模式定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意义。/两型 0农村社区是本文试 图超越简单的或 /标准的 0个案、模式视角 , 而以整 个农村社区建设 发展为着眼点 , 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 题进行深度研究 , 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 意义的规律 , 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

式框架。/两型 0农村社区是针对我国 当前农村社区建 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 , 指的 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 0。资源节约 型社区是指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稀

缺、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在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收入 以及农民自身收入有限的背景下, 建设农村社区的 核心是节约资源, 并尽可能 / 低成本、高收益 0地建 设农村社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是指农村社区的 发展以人为本, 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健康、环保、和谐为主旨, 追求一种人的生存、社区经济和社区发 展与社区环境的良性互动的友好方式, 从而实现农 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 辅相成, 互为补充, 在农村社区建设框架下把二者的 内涵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概念, 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 好型农村社区。根据老河口可贵实践总结得出 的 / 两型 0农村 社区, 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 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 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 的思维框框, 我们可以作出判断: / 两型 0社区模式 创新的方向正确, 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 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还要看到, / 两型 0社 区建设理念在具体的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还有许多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还存在一些问题, 面临一系 列障碍, 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社区发展实践中去不断 探索。可以明确的是,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 究的不断深入, 对 / 两型 0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 渐深刻、丰富和完 善。/ 任 何科学原则中的基本概 念和最一般的观念在开始总是不确定的。它们只能 靠人们从现象界所感受到的东西才开始得到解释。要澄清这些概念, 发现其重要的和连贯的意义, 只有 借助对观察对象的逐步分析。0 [ 20 ] 此。参考文献: [ 1] 项继权.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共 识与分歧 [ J].中 共福建省 委党校学报, 2008(9., [ 2] 王明美.江西村落社区建设: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 功探索 [ 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3., [ 3] 徐勇.农村微 观组织再 造与社区 自我整合-湖 北省杨 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J].河南社会科学, 2006(5., [ 4] 本刊评论员.农村社 区建设浙江义乌、江苏太仓都是好榜样 [ J]领导决策信息, 2006,(31.[ 5] 尹利民, 黄成华.村落社区建设: 经验、思与再造 基于 反 赣南县 Y D 县的调查与分析 [ J].调研世界, 2008,(8.[ 6] 周伟文.农村人 居环境 改善与 妇女发 展的关 系思 考 基 于对河北农村妇女参与文明生态村 建设的考察 [ J].妇女 研究论丛, 2005(12., [ 7] 杨运煌.农村庭院经

济概论 [ M ]., 长沙: 湖南师范 大学出版 社, 1997.[ 8] 赵林.未来农村图书馆的雏形 / 文化科技屋 0和 / 文化中 心户 0 [ 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8., [ 9] 老河口市新农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 室.老河口市 / 十一 五 0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实施意见 [ R ].2007-12-25.[ 10]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走向研究课题组.建 设新农村背景 下的农村改革: 一个整体性政策框架 [ J].改革, 2006(10., [ 11] 贾康, 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 政体制创 新 [ N ].中国财 经报, 2004-02-05.[ 12] 弗朗西斯 # 福山.大 分 裂: 人 类 本 性与 社 会秩 序 的 重建 [ M ].刘榜离等, 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8 :.[ 13] 安东尼 # 奥罗 母.政 治社 会 学 主 体 政治 的 社会 剖析 [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290.[ 14]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 M ].北京: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 社, 2000.[ 15] 罗伯特 # 帕特南.让民主运转起来 [ 同 ].南昌: 江西人民出 版社, 2001 100 ~ 104 :.[ 16] 马克思, 恩格斯.马 克思恩格斯选 集: 第 3 卷 [ C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1972 518.: [ 17] 德尼 # 古 莱.发 展伦 理学 [ M ].北京: 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 社, 2003 142.: [ 18] 陈秉钊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 [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2003.[ 19] 乔天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应验与启 示 基 于都昌实 践的探析 [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9 : 21 ,.[ 20] 菲利普 # 巴格比.文化: 历史 的投影 [ M ].上海: 上 海人民 出版社, 1987 91 :.[ 21] 方立明, 奚从清.温州模 式: 内涵、特征 与价值 [ J].浙江大 学学报, 2005(3 : 105 ,.最后,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由于全国各地自然 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 以及发 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 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 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 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 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与实现。因此, 我们对模式的理解就不能陷入误区, 即认为模 式就是供模仿、复制的榜样或典型。事实上, 从发展 模式的定义来看, 任何一种被总结出来的模式, 都有 其典型性与特殊性, 都 是与特定的主 体相对应的。对模式的分析, 其意义主要在于从经验事实中加深 对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他人 模式来反思和分析自身行动的合理性, 以便针对自 [ 21] 身的实情, 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笔者 通过对老河口实践的总结与分析, 提出了农村社区 建设的新模式 / 两型 0农村社区 的意义便在于 责任编辑: 王骏 # 135#

第四篇: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一项崭新课题。去年以来,上饶县从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入手,全面实施村落社区党建试点工作,积极开辟农村党建新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上饶县组织力量就此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建立村

落社区党组织的价值取向

1、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农村群众的自我组织、自我动员、自我参与。而村落社区,就是农民群众直接自我参与的阵地和链体,农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受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村落共同建设和共同繁荣来体现的。因此,构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落社区网络,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设立村党总支的村建立村落社区党支部,在设立村党支部的村建立村落社区党小组,对于加强村落社区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成为村党组织延伸的“服务站”。当前,随着撤并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由2-4个行政村合并后的大行政村,由于地域面积广、党员分散等因素,而导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难以展现。而在村落社区建立的党组织,能够有效利用村落社区这一良

好平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使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有力加强,进而使党在农村的政策传导渠道更加畅通,基层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更为强大。

3、成为党员发挥作用的“主阵地”。目前农村仍然存在党员难以发挥作用、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的问题,通过建立村落社区和在村落社区建立党的组织,并在村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建立以老党员为主的“五老”志愿者协会,以及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公益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社会互助救助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为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和协调村落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舞台,从而为村落社区建设找到了主心骨,形成了核心,使村落社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成为推进村民自治的“新平台”。农村税费改革后,经过撤乡并村,不仅减轻了农村负担,又且还夯实了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

组织建设。现在的行政村规模大了、范围广了、干部少了、机制活了,这无疑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村民委员会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同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村委会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发展计划、村规民约难以实现等等。村落社区就为实现村民自治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村落社区党员在本村落的公益事业、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互助互济、纠纷调解等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盲点,可以较好地弥补乡村两级管理上的不足和缺位,增强村民自治机制的活力,从而达到深化村民自治的目的和效果。

二、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的利弊分析

为切实明晰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上饶县对花厅、黄沙岭、煌固、石狮等四个乡镇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

村落社区党组织建立前后的数据对比。表﹙1﹚数量上对比项目数量行

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村落社区党小组设置前43个43个387个0158个设置后39个39个387个132个132个表﹙2﹚活动上对比

项目数量电教播放点播放电教片培训班组织学习组织生活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设置前39个156次117期167次78次27个196次设置后132个528次396期573次264次121个662次表﹙3﹚作用上对比

项目数量提供致富信息提供服务便利赠送科技书籍落实帮扶资金党员联系群众硬化维修道路维修水利设施提供就业岗位 义务投工投劳设置前374条195次813本56万元1254人64公里27处244个1763个设置后683条475次2621本124万元3258人115公里49处457个2696个

按村民小组设置党组织的不利因素

1、党员人数较少,设置上不够合理。设置前,四个乡镇共有43个行政村,均单独建立起了党组织,但行政村规模大小不一,党员数量分布差别较大。有20个村人数超过3000名,平均每村党员65名,最多的村有党员109名。设置前,党员最多的村党小组有21个,大的党小组有党员42人,小的党小组有党员2—3人,设置后共有39个行政村,村落社区党小组132个,平均每个党小组有党员24人。由于设置不合理,党小组大小悬殊,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加强,特别是党员人数较少的党小组,一部分党员在外务工,平时组织学习也因为人太少缺少气氛,导致党组织活动无法开展。党员人数较多的党小组,又因为党员从事的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党员管理难以有效加强。

2、缺少有效平台,活动上难以开展。设置前,四个乡镇43个村党组织共开展各类活动741次,设置后,共开展各类活动1761次。由于缺少活动平台,党小组活动无场所,党员人数少甚至到不了,致使党小组无法开展活动,造成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党小组在活动时间上很难求得一致,少数党支部长年不活动,即使活动也流于形式,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3、行业呈现多样化,作用上较难发挥。设置前,四个乡镇3148个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813件,义务投工投劳1763个,落实帮扶资金56万元。设置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1615件,义务投工投劳2696个。落实帮扶资金124万元。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带来了行业的多样性,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村党组织难以统一组织活动,党员发挥作用难以体现。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的基本是一些年老体弱或无一技之长的党员,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组织缺乏应有的活力。有的村甚至连党支部书记都没有合适人选,上级党委下达给村支部的任务不能及时落实,更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优势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实现农村党组织体系多元化,有效破解了农村党组织面临的村域面积变大、村组干部减少这道难解的“加减法”,给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1、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

变,实现了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合村并组后村域面积的扩大,给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了一系列难题。过去以行政村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党员赶到会场一般需2-3个小时,远的需要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下午才能赶到。同时由于农村客观存在的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员老化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党员参会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打破了单一的设置模式,党组织架构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形成了以“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落社区党组织”为基本模式的党组织网络体系,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以煌固镇彭宅村为例,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前,由于党员居住分散,加之村级可支配财力的减少,支部每年只能保证在“七一”期间集中活动一次,平时党员学习、召开支部生活会很难集中,存在“开不起会”的问题,成立村落社区党组织后,以下设党小组为单位,召集党员开会比以

前便利得多,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星期组织党员上一次社区夜校,每月开展一次党组织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村组干部可以保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

2、由地域型向功能型的转变,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村落社区党组织设置,为党组织提高领导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提供了组织保证,增强了发挥自身作用的针对性。为了配合产业的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以村落社区为单位组织群众开展联片种植,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在村党组织的协调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某一个村落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一般都邀请其他村落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做到了生产、加工、营销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

3、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促进了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村级组织的运作一直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村组干部直接面对的是村民,农村各种繁杂事务要靠村组干部用“行政命

令”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通过推行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微观型的农村自治模式和多元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村干部从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农民的“风口浪尖”上解脱出来,以农村社区区域自治的形式,把村干部联合搭配到社区,让村干部腾出精力谋发展,使社区运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同时,在社区内开展的党员帮、干部扶、能人带和互帮互助活动,又使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克服,实现了村干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体制上缓和了干群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实现了农村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必须依靠一定的组织形式,为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否则,在农村党员独立分散的情况下,单纯强调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便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过村落社区,使党员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相互学习,提高技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使大量有“双

带”能力的无职党员成为“有职党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能人等先进群体力量的有效整合,使得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了巩固。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困难。

实践证明,推进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欠发达地区加快构建和谐农村社会,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有效途径。但是上饶县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无心干事”的问题。一些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的重要性,在推进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应付了事,致使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仍然停留在村民小组建设上。二是“无人管事”的问题。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要选好一个品德较高、乐于奉献的党小组长或支部书记,目前农村一些素质较好的年青党员要么已进入村级班子,要1 2 下一页

第五篇:区农村社区睦邻中心建设工作指导方案

XX区农村社区睦邻中心建设工作指导方案

为有效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优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三治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就推进XX区农村社区睦邻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和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秉承“和谐、互助、温馨”的理念,以“建、管、用、育”为着力点,打造促进邻里互助交流、营造文明和谐乡风、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农村社区治理、锻造乡村振兴内生引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二、创建目标

农村社区睦邻中心建设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实现“547”目标。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等5项创建原则,探索公益化、枢纽化、社会化、智慧化等4个创建路径,融合承载党建联盟引领、文明实践传播、邻里守望共治、居家养老互助、关爱留守驿站、乡贤议事平台、社区融入会所等7个平台功能。推动我区承担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的乡镇(村)先行先试,力争“十四五”末全区村(居)覆盖面达80%。

三、具体举措

(一)促进共建共享机制

贯彻落实XX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方案要求,注重整合各类建设资源,凝聚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种主体投入睦邻中心建设的合力。1.利用现存资源。为减轻基层投入,鼓励村(居)合理利用境内农民新村会所、富余办公场所、集体或国有闲置场所及收购闲置民房进行改建。有条件的地方可因地制宜进行新建。2.推动资源共享。根据辖区内民宿业、田园综合体、养老旅游地产、农家乐等项目发展发展特点,探索利用民宿休闲会所、养老服务场所等资源进行共建。3.整合场所功能。注重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养老服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红白理事会服务场所、网格化管理场所、志愿服务阵地、“一约四会”活动场所、乡贤议事平台等功能布局,有机融入农村睦邻中心建设。

(二)探索多元管护机制

坚持建管并重,充分激发村(居)委会、社会组织、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睦邻中心管理的活力,创新运行多元管护机制。1.发挥理事会管理的主体作用。各乡镇要建立农村社区睦邻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广泛吸纳各村(居)党员干部、本村乡贤、文化骨干、“五老人员”等参与日常管理,建立睦邻中心理事会。2.引导各类组织参与管理。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协会组织、自治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村(居)“帮客”的作用,因地制宜设置服务项目,推动各类组织服务管理经常化。3.探索购买社会服务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探索向社会组织、社工机构购买服务项目的模式,推动睦邻中心社会工作和活动管理专业化。

(三)丰富内容供给机制

1.强化“菜单式”服务。整合各类宣讲服务团等服务资源,汇集形成“菜单”服务体系,推动法治宣传、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科学普及、健康教育等进农村社区睦邻中心。2.推行“互联网+”服务。各睦邻中心要完善通信网络建设,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鼓励通过QQ群、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录制推广睦邻活动微视频,提升农村社区睦邻中心的影响力。3.强化“红白理事会”服务。积极引导红白理事会进驻农村社区睦邻中心,鼓励有条件的村将红白事服务场所同步纳入建设,添置必备的服务设施,满足村群众节俭办理红白喜事的基本需求。鼓励采取与旅游餐饮企业、农家乐饭店合作或者托管运营等模式,为村民群众办理红白喜事提供便利。

(四)健全睦邻文化机制

1.以睦邻兴家风。以睦邻中心为载体,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家教,从家谱、故居、祠堂、牌坊、老物件、老照片中等挖掘家风家训资源,整理当地名人贤达、政商名流的嘉言懿行,组织开展寻家规、诵家训、讲家教等活动,讲好家风家训故事。2.以睦邻铸村魂。依托睦邻中心,结合实际修订特色“村规民约”,鼓励开展“树村规、立村训、唱村歌”等活动,组织开展各类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选树宣传活动,弘扬凡人善举,展示村庄精神,树立村庄正气。3.以睦邻育礼仪。倡导利用睦邻中心开展儿童启蒙礼、成人礼、新年祈福礼、重阳敬老礼、入伍壮行礼、村干部就职礼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新风。

(五)强化保障激励机制

1.加强建设资金保障。强化多渠道投入,各乡镇注重整合相关资金,鼓励社会力量以捐款捐物、冠名合作等方式参与建设,推动城乡结对共建,确保睦邻中心正常运营。2.加强队伍保障。各睦邻中心所在村(居)委会要明确专人负责,确定管理员,制定场所管理办法。结合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活动,引导宣讲骨干指导工作。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引导鼓励高校学生、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和乡贤进中心。3.加强绩效评估。组织开展睦邻中心运行绩效评估,视运行绩效情况给予以一定奖补,推动农村社区睦邻中心标准化建设、管理和运行。

下载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好模式 ――彭泽县“中心+村落”的形成及其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