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防第二团二营六连宣传配音
海防第二团二营六连宣传配音
桃园苍梧蓬莱境,胜景连云入蜃楼,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驻守着一支光荣的连队--军区海防第二团二营六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六连与驻地群众广泛开展以“联防、联训、联心、联建、联文”为主要内容的军民联防活动,1965年9月,被国防部授予“军民联防模范连”荣誉称号。1992年1月,江泽民同志为连队题词“军民联防、共筑长城”。六连始终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根本职能,大力弘扬“扎根海防、心系人民、矢志打赢、传承发展”的联防精神,努力建设全面过硬连队。
联防传统是六连的传家宝。新兵下连、新干部到任,第一时间组织参观荣誉室、上联防传统课、读《海岛女民兵》、看影片《海霞》、学唱连歌,结合命名纪念日组织合影宣誓、召开运动会、评选“十佳联防传人”,组织老兵编写《军旅之路》,建立网上连史馆。“当了六连兵,就为海防拼”成为六连人响亮的口号和不懈追求。联防传统的传承与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紧密相连。通过收看专家教授辅导,举办“士兵讲坛”,编印“口袋书”、“阅读卡”,购置流动小书柜,开发“理论闯关”小游戏,创作动漫作品,制作DV短片,让理论走近官兵、让官兵爱学理论。注重发挥联文共育功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精神营养。借鉴共建单位企业文化做法,征集制作台阶格言、床头警句,开设“联防夜校”,与开山岛夫妻哨结成互学对子,组织理论骨干、文艺小分队深入渔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扎根海岛、献身海防的观念根植于官兵心中。
打得赢是军民联防的目标,也是六连官兵奋斗的方向。连队注重瞄准实战锤炼真本领。日常训练坚持按纲施训施考,做到“时间一秒不少,内容一项不漏,人员一个不落,标准一条不降”。3年来,在上级组织的14次考核比武中12次夺冠,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注重立足现有装备研究新训法、研练新战法。摸索总结的“体能训练18法”、“海上适应性训练12法”被中央七套报道。LLP-92型对海侦察校射雷达列装后,派人到厂家跟训、请专家来队帮教、组织骨干力量攻关,列装1个月就形成战斗力。加大“四会”教学骨干培养力度,摸索组训施教方法路子,“炮瞄装置的检测与维修”教学课目参加装备系统“四会”教学比武竞赛获军区二等奖、省军区第一名。注重在联防中用兵练兵强兵。与民兵混合编组,实施对口联训,联合进行巡逻查滩;与连云港海事局导航台、79大队海上观察所和空军596团雷达站互联互通,建成军警民联防近岸光电自动化监控系统。适时开展反敌特袭扰破坏和扑救山火、抗洪抢险等多样化军事行动演练,连队近年参加各类抢险救灾12次,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联防传统的传承,靠的是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靠的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坚持结对互帮创先进。与连云港“雷锋车组”开展互学互促活动,相互交流党建经验,互查自身建设短板。邀请机关和兄弟单位领导到连队“挑刺”,发动官兵定期纠查不足,反骄破满,不断超越,连队党支部连年被军区、省军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率先垂范当先锋。设立“党员示范岗”,成立“党员突击队”,叫响“我是党员看我的,我的岗位党放心”,党员干部个个是标兵、人人是模范。去年,连长、指导员分别被军区表彰为“何祥美”式爱军精武标兵和东线尖兵,双双荣记三等功。坚持凝心聚力促发展。正副书记唇齿相依不折腾、书记委员骨肉相连不闹腾、支部成员肝胆相照不倒腾,班子民主氛围浓厚。积极推行连务公开,开设“先锋博客”,建立“连心箱”,架起官兵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连心桥”。近3年,连队()人立功、()人入党、()人选改士官,官兵普遍认同。六连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首长的高度关切,连队官兵备受鼓舞。
他们决心传承荣誉,牢记使命,在光荣之路上阔步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万泉河畔,奔流入海的朵朵浪花,簇拥着一颗“明珠”——潭门港。这里是通往南海诸岛最近的港口之一,是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场后勤给养基地和深远海渔货集散地。
繁荣的渔业背后,有一个光荣集体——潭门海上民兵连。连队自1985年组建以来,先后20多次受到总部、广州军区和海南省表彰,被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单位”。
扬帆耕海代代传承,他们对每条航线、每块岛礁了如指掌—— “船就是我们的家,海就是我们的地”
浩瀚南海波澜壮阔,一个个岛礁犹如珍珠般撒落在蓝天碧海间。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刻在了潭门民兵的脑海里。“美济礁是一个环形礁盘,中间有个内湖,海水是浅蓝的……”连部的《南沙岛礁沙盘图》前,一场“走进南沙”主题讨论正在进行。这些从小“闯海耕田”的汉子,几句话就能把一些岛礁的特征、位置、起航线及附近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水文气象信息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出海时都喜欢记录航行轨迹,习惯用自己的方法记下航行中的点点滴滴。”老民兵苏承芬说,像这样对三沙岛礁的描述,在一本本被称为《更路簿》的航海经里俯拾皆是。
一次,有个商人想出高价钱买苏承芬的《更路簿》,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尽管现在科技发展了,渔船有了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但这书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是我们世代在南海捕鱼作业的见证。”
在连史馆里,陈列着老一代民兵远海驻礁捕鱼用的潜水镜、航海罗盘等作业工具,这些都是连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我爷爷在南海捕鱼,我父亲也在南海捕鱼,我现在还在南海捕鱼,我们潭门人祖祖辈辈都在南海捕鱼。船就是我们的家,海就是我们的地。”民兵排长王振福告诉记者,每次出海前,他们总要翻一翻家传的《更路簿》,看一看古老的航海罗盘。
他们骨子里有爱海护礁意识,因而敢于搏风击浪—— “浪再大没船高,海再险也要闯”
大海是美丽的,但也是残酷的。南海海域常年高温高湿,每次作业要在海上漂泊几个月,赖以生存的淡水、粮食补给困难,生活单调寂寞,还要与风浪、暗礁、伤病搏斗,这是一条充满着艰辛与生死考验的征途。连长张建堂说:“在连队,民兵个个都有‘历险记’,不少人还有过九死一生的经历。”
去年冬天,民兵冯信义等10多人作业完后,满载而归。此时本不是台风季节,但渔船行驶到通往西沙的航道上时,头顶突然飘来一片乌云,很快狂风卷着巨浪扑来,渔船渐渐下沉。大家放下三条小艇逃生自救,在海上漂泊了三天三夜,才幸运获救。
自古行船半条命。“远海捕捞虽然风险大,但大家就像山民守护山林一样,骨子里有爱海护礁的意识。”老连长许德群说,有的季节出海明知不赚钱,大家还是愿意出去转一转。
胸怀祖国海,勤耕志不渝。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潭门渔民改行从事风险小、利润高的近海养殖业,但连队官兵无一改行。
前年,渔民卢传安投资搞起大规模的深海网箱养殖。他看中了同村卢远志等几名水性好、能吃苦的民兵,想聘他们专门打理养殖场。打电话邀请遭到婉拒,不甘心的卢传安又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
“浪再大没船高,海再险也要闯。”听到民兵们这样回答,卢传安打消了念头。茫茫大海上,当渔民遭遇困境时,他们主动靠前施救—— “关键时站得出来,危险时豁得出去”
回忆那次遇险获救的情景,船主卢全校历历在目。
去年7月26日,卢全校和渔民们在南沙中业岛附近作业。突然海上狂风大作,他们的渔船船舵损坏,不能移动。报警后,在附近作业的民兵柯维秀等人立即开着渔船前往救援。惊涛骇浪中,眼看着两船相距只有几百米,却无法靠近。“好几次巨浪差点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我劝他们自个儿避风去。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退!”卢全校说。经过近4个小时的顽强搏击,两艘渔船终于绑在了一块,柯维秀开足马力拖着故障船前往渚碧礁避风。“当时海上出现了3米多高的大浪,稍有闪失,他们都会没命。”卢全校至今心有余悸。
“茫茫大海上,渔民碰到事故时往往孤立无援。民兵可以很好地发挥协调、沟通、救援等作用。”海南省军区动员处参谋王德凯告诉记者,连队与渔业合作社、渔民协会等民间团体一起将渔民组织起来,出海作业时采取“捆绑航行和生产”模式,几艘渔船组成一个船队,提高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一次,渔民林永志在海上作业时不慎被鱼刺穿破左手动脉,血流不止,情况十分危急。民兵班长黄培龙收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停止作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运用所学卫生救护知识帮助他止血;随后,又协调船只将他送往医院,救回了林永志的一条命。
“关键时站得出来,危险时豁得出去。”琼海市人武部政委吴及时介绍说,远海作业风险大,民兵连不仅带领渔民学习海上航行技能、海上突发事件处置等知识,每年还利用休渔期开展民情调查活动,帮助渔民解决困难。民兵们把辛勤的汗水默默播洒在这片蓝色国土上,在渔民心中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