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亲情,传承家风
今天,我站在这么高规格的讲台上,和各位领导分享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我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我分享的题目是:“传承好家风,润物细无声”。
我叫杨柳,是利川市曹旺珍家庭的代表。2016年,我们家有幸被授予“恩施州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这都缘于我婆婆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我婆婆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从小受到的就是雷锋、白求恩、张思德、刘胡兰等先进典型的熏陶,接受忆苦思甜教育,培养了一种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品德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谋道供销社工作时,由于工作勤奋,认真负责,成绩突出,1978年,被省妇联表彰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1998年元月,我婆婆一家四口都下岗了。下岗后,婆婆觉得整个人一下子垮塌了。当时供销社的职工们思想也很复杂,上访的、抱怨的、吵闹的很多。婆婆是腾龙大厦的副经理,她觉得,下岗了,如果去找组织吵闹,就对不住组织的培养。既然国家政策如此,作为一名党员要积极配合国家体制改革。1998年3月,婆婆找亲戚朋友和同事借来6万块钱,创办了利川市蓝天幼儿园,带领14名下岗工人和待业青年创业。1999年12月,我和张建结婚,全家一起担负起幼儿园的发展重任。2010年,我们办起了第二个幼儿园——红缨幼儿园;2016年创办了第三个幼儿园——红缨旗舰幼儿园。三个幼儿园现在有近2000名幼儿,并解决了近130人的就业,是利川市规模最大的一家民办幼儿园。我们这个幼儿园属于“家天下”,园长由我和丈夫、姐姐和姐夫担任。为什么婆婆会放心把这份责任和重担交给我们这群小青年呢?缘于我们家有代代沿袭的好家风。三代妈妈传承同一样美德
我婆婆待我像亲生闺女一样,她经常给我和姐姐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婆婆家一共五个姊妹,她是老三。因为是女儿,外婆对她们的教育特别严格。外婆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继承了外祖婆的优良品德,并把这些品德传授给我婆婆。婆婆经常对我说,外婆教育她:“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好脾气,持家要勤奋勤俭、待人要恩宽,要精打细算、会开支。”婆婆成年时,非常尊敬哥嫂,善待哥嫂。
外婆对她说:“要让哥哥嫂嫂喜欢,要讨弟弟弟媳欢心。你回娘家才有人给你一碗饭吃。”外婆教育她:“做任何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有头无尾”,等等。婆婆长到十七八岁时,外婆又对婆婆说:“出嫁了要对婆家屋里所有的人都好,特别是对婆家出嫁了的亲人要好,因为你是她的娘家人。”外婆还说:“娘家的饭只吃得饱,婆家的饭才吃到老”,“娘家的东西,眼睛大只能看一眼,肚子大只能装一碗”,“在婆家要过三个六月九个冬,婆家人说你能干你才算能干”。
外婆的话就像地里的庄稼一样朴实,像春天的细雨一样滋润,不知不觉把一些好思想好品德灌输到了我婆婆的心里,婆婆把这些品德体现在自己的言行里,影响着我们。
我婆婆与公公结婚40多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总是相敬如宾。婆婆在把外婆的许多美德传给了姐姐的同时,也教给我很多的美好品德。我姐姐在她婆家,也是把婆家的亲人放第一位。她为人同样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热情大方,受到婆家所有人的尊敬。现在,我姐姐也做了母亲,她也用婆婆教她的方法来教育一双儿女。外甥和外甥女非常听话、懂事、乖巧,讨人喜欢。在我们家里,钱不是最重要的,人的价值才是最值钱的。我们三代妈妈同样传承着“克勤克俭、忠厚传家、宽厚待人”的美德。“勤俭持家、宽厚待人”就是我们的家训。三个婆媳讲述同一个故事
我公公在父辈中排行老二,他们有三个兄弟姊妹。我奶奶是个远近闻名的能干人,人称张二娘。我奶奶看到别人家婆媳总是吵吵闹闹,她就劝别人,吵完闹完婆婆还是婆婆,媳妇还是媳妇,何必让别人看笑话呢。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和气生财。听介绍,婆婆和奶奶一起生活了23年,从来没有红脸说过话,总是轻言细语,有礼有节。偶尔发现奶奶不高兴,婆婆就和公公商量:“如果你把妈得罪了,我就来圆个场;如果我把妈得罪了,你就来赔个不是”。她和奶奶还有个默契,她们从来不在背后说对方的一句坏话,相反还总是在背后相互夸对方的好。婆婆讲,他们修房屋时,奶奶60岁了,那时是冬天,婆婆早上起来把煤炭炉火生好,然后,把水烧到炉子上,把面条端到炉子上放好,才去工地忙乎。奶奶过生日,婆婆给奶奶买衣服,总是两娘母一起逛街,奶奶看上什么衣服就买什么衣服,从来不管价钱高低。婆婆对公公的亲人也视同自己娘家亲人。2012年,我公公的堂弟想买三万六一份的养老保险,但他一分钱都没有。他给我婆婆打个电话,意思是帮他垫钱买份保险。婆婆二话没说,就给他买了养老保险。婶婶徐慧碧感动地说:“嫂子,不是说你给我们家的买了保险我才说你好,你平常对我们的关心关爱真的和我父母对我们一样好。” 我老公的大婶得了偏瘫病,去年,她来我家里玩,婆婆热情接待她。说起这个大婶也有一番故事。1976年,我们的大伯在煤厂因瓦斯爆炸去世了,这个大婶又找了一个丈夫。但我婆婆一家并没有疏远她,还是把她和那个伯伯当亲人。那天晚上,她到我家后,婆婆看她穿得脏兮兮的,身上还有臭味。坐了一会,婆婆搀扶她去上厕所。天啦,脱下裤子后,婆婆发现她身上、裤子里都是粪便,干的湿的都有。婆婆小心地问她:“你没有揩过屁股啊?”大婶说:“我手都转不过来,怎么揩哦?”婆婆等她上完厕所后。立即帮她从头到脚冲洗得干干净净,还把自己的一身衣服给她换上。幼儿园厨房的师傅们看见了,感动地说:“曹园长太好哒!我们回去也要好好孝敬父母亲人,跟着曹园长,让我们学会了更多的如何去关心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如何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1999年,我和张健结婚后,婆婆对我同样沿袭了奶奶对她的好。起初我接管幼儿园时,没什么经验,放学回家后总感觉精疲力竭,坐在沙发上就动不了。这时,婆婆总会倒一杯水给我,让我好好休息,饭菜弄好后再叫我吃。我早上到幼儿园,有时无意念叨一句还没有吃早饭,婆婆会马上到厨房给我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到手上。我有时晚上饿了,婆婆就悄悄跑出门去给我买吃的回来。每次婆婆逛街看到有好看的衣服,也会给我买一件。穿着婆婆给我买的衣服,我觉得十分自豪,惹得我的小伙伴们十分羡慕,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媳妇,而我也会骄傲的说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儿媳,受婆婆的感染,我对婆婆也十分孝敬,每年她过生日或者是节日都会给她买礼物。去年是公公婆婆40年金婚纪念日,我们祖孙三代十口人欢聚一堂时我拿出来事前悄悄准备的两块情侣手表送给公共婆婆,他们当时感动的落泪了,为我的这份有心、爱心、孝心而感动!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公共婆婆!
我经常跟丈夫说:“妈和爸爸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做小辈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照顾老人”。特别是婆婆的身体不好,有三高,有时头晕得厉害,需要静躺休息。她生病时毎天早上,我都要亲手给婆婆煮好早餐;晚上回家帮她洗脚、擦身子。为了不让婆婆寂寞,我还经常陪她聊些开心的事情,让孩子给她唱歌。
我和婆婆总是像亲生母女一样配合默契,从不在背后说彼此的闲话。我们婆媳随时畅所欲言,亲亲热热,惹的老公总说怎么感觉自己是这个家里的女婿,你才是女儿一样,我很多话没有给老公说的反倒是讲给了婆婆听;婆婆有很多不便给公公讲的话,也悄悄讲给我听。我们既是婆媳,更像闺密一样亲近。
我对姐姐张帆一家也很好。红缨幼儿园刚开园时,生源不足,我主动提出分两个班60多名幼儿过去,把姐姐的幼儿园支撑起来。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儿媳,就应该独占父母的财产,我觉得亲情比钱财更重要。我们三个婆媳同样讲述着:“孝老爱亲、妯娌和谐、友兄恭弟”的故事。
三代人传唱同一首歌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公婆的言传身教对我们起着直接的教化作用。我和姐姐两家都具备文明、礼貌、勤俭、诚信、友善、孝顺、和蔼等美德,我的两个儿子也是如此。我的大儿子张小龙,他现在在恩高阳光班读高二,特别懂事。他弟弟张皓戈调皮一些、娇气一些。有一次,我们祖孙几人出去逛街,弟弟张皓戈看到一个500多元的变形金刚玩具哭着要买,小龙说:“”弟弟,你忘了奶奶是怎么讲的了?要低调一点、要学会节约!”弟弟也听哥哥的话,不再哭着要那个玩具了。小龙一个人在恩施读高中,我们都很心疼他,回来我们都会给他钱,他总是不要。给他钱,他总是推去推来。我朋友也奇怪地说:别人家的孩子是嫌父母把钱给少了,你家小龙总是节约,舍不得花钱,宝贝真是太能干太懂事了。小龙在恩施清外读初中开始,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第一句总是问:“妈妈,你忙不忙?如果忙,我等会再打给你!”无论学习多忙,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他都要给我们家人打电话问候和祝福。对教过他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他寒暑假都要去看望。
小龙放假回家,一进屋就会说:妈妈,我回来了。然后问爷爷奶奶去哪儿了。吃完饭,也会主动捡碗洗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都会折射到孩子身上。平时,我们在家里都是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高声喧哗。小龙都上高中了,我已经习惯了每次打电话给他这样说:“宝贝,辛苦了,妈妈爱你哦!”电话那头总会回答:“谢谢妈妈,妈妈,我也爱你。”这些暖心的小细节说明养成教育十分重要。我们家小龙,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他刻苦学习,从来没有要求他要考上哪所名牌大学。我们只要求他健康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文明懂礼貌、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他自己却非常懂事,勤奋刻苦。在恩高学习成绩优异,在班里一直是前五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多年来,公婆从结婚到儿女成家立业,无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还是现在祖孙三代的家庭,我们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三件好事折射同一颗爱心
蓝天幼儿园创办20年来,婆婆从最初的“园长妈妈”到现在的“园长奶奶”,她一直坚持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第一件好事:2012年10月,婆婆从网上得知,南坪大罗小学学生李喜凤在很小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从2010年到2012年,她的奶奶、爸爸、哥哥相继去世,李喜凤成了孤儿。婆婆立即组织幼儿园师生为李喜凤捐款捐物,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为李喜凤筹集到了15000元的善款和物资,然后将善款和物质送到了李喜凤手上。此后几年,每逢六一和春节,我们一家都会去看望李喜凤,给她带去零食、新衣服、新文具等,让这个苦命的小女孩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又去看望李喜凤,临走时,一向内向、沉默不语的小喜凤拉着我婆婆的手不放,说:“奶奶,留下来吃点东西再走吧”。说完她到厨房亲手煮了水煮荷包蛋端给我们,当时我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一碗普通的水煮荷包蛋装满了小喜凤对婆婆和我们的感恩感激之情!
第二件好事发生在2015年秋天,婆婆得知东城金宝贝幼儿园4岁小男孩谭志豪罹患腹腔恶性肿瘤无钱医治的消息后,发动身边的亲友为小志豪捐款,短短几天内就募集资金20520元。当时,我婆婆不顾多病的身躯,坚持和我一起把爱心捐款送到省人民医院小志豪的手里。第三件好事发生在2009年,婆婆因长期颈肩病到一家盲人按摩店做理疗。在治疗间隙,一位病友和婆婆提起,说小杨的按摩技术真没得说,就是这里条件太简陋、破旧了,要是能有美容院一半的环境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小杨的妻子智力存在缺陷,母亲残疾,他自己开个按摩店糊口已很不容易,哪有钱装修、置办家具。我婆婆主动对小杨说:“小杨,你找个师傅把屋子重新粉刷一下,按摩床、沙发、窗帘、被子、床单什么的你就不用管了,我来替你跑。”随后几天,婆婆亲自跑家具店、窗帘店,量尺寸、选布料,自掏腰包花了4000多元钱,让这个按摩店的面貌焕然一新,也让小杨一家的生活更有了奔头。
十几年来,我们记不清帮助过多少弱势人群、也不记得为多少孩子捐款捐物。仅仅2016年,我们蓝天幼儿园就为100多名学生减免了学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年来我们所做的好事传递着“爱心奉献、助人为乐、尚善尚好”的正能量。
各位领导,我们一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党和政府却给了我们很多很高的荣誉:1984年利川县妇联授予我们家“五好家庭”的称号;2001年,恩施州妇联授予我们家“五好文明家庭”的称号;2006年,蓝天幼儿园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殊荣;2016年我们家又获得了全州“最美家庭”的美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既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支持与包容;也得益于我们家优良家风的传承,得益于良好家教的示范,得益于严谨家训的弘扬。在文明家风的传承影响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蓝天幼儿园办成利川市乃至恩施州的一个知名幼儿园、品牌幼儿园。把“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相亲相爱”的家庭文明之歌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第二篇:感受亲情 传承家风
“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主题班会讲稿 三道乡中心校 马丽艳
同学们:
大家好!新学期开始了,今天我们班会要讲的感受亲情,传承家风。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孝敬„„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体现时代精神,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家风如何,说到底是家庭教育问题,而家长是培育家风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母亲对于形成好的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良好的中华美德――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家长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许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息,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
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另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辈们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一样,有温度的家庭会明白,懂节制方能持久。
同学们,家风并非需要写在纸上,刻在碑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个温度的人吧!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一个温暖的,有温度的大家庭。
第三篇: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定稿)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
活动总结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一: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四平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紧紧抓住新学期开学的有利契机,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本次活动正是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在活动中我们注重活动主题的顶层设计,又注重发挥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注重紧紧抓住学科教学主渠道的功能,又注重主题班团(队)会、社团活动作用的发挥,既注重夯实学校德育主阵地,又注重开发家庭育人功能,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育人,开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四平市第三中学,开展的家庭教育情景剧活动,以情景剧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诠释良好家风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的“传承最美家风”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良好家风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营造和美家庭氛围。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广大师生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风教育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四平二中,开学第一课活动主要通过班主任寄语、“道德讲堂”讲座、“给家长的一封信”、“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朗诵活动进行推进。开展家访工作,将“好家风”精神与家长们交流,为家长们教育中的难题答疑解惑,并以此为契机倾听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建议和看法,将家风中所包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也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融合,助力学校更优,更快发展。
为推进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弘扬,重塑优良家训,重整文明家风,助推家校建设,第十四中学开展了“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书画作品展示活动,通过走廊文化展示班级对于家风,家教,家训的理解,展示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相关故事等,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从制定活动方案到创新活动载体,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充分体现活动意义。
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地直街小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明明的第一批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传承,本学期开学第一课在承袭老传统的基础上,又认真研究,落实德育办新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七彩梦”广播站,围绕“传承好家训、培养好家风”播出《感恩故事汇》、《国学小讲堂》、《德育专栏》和《佳文共赏》四个栏目。开展“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小报展,成立小话剧社团,开展“我和家长共成长”系列亲子活动。学校注重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搭建各种平台和家长互相配合、合作育人,力求使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行动一致、信念统一、彰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最终实现了以家风带班风,以班风促校风,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二:
新学期伊始,为使全市中小学生以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四平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以上好开学第一课为载体,紧紧抓住家教、家风、家训这一主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月23日市直属学校率先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主题为“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系列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生在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步入新学期生活。
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多彩
走进一所所学校,迈进一间间教室,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严肃认真,活泼可爱的面孔,感受到的是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系列活动,带给孩子们的执着信念和美好愿景。开学第一天,各校纷纷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如:家庭教育讲座、观看家庭教育专题片活动;一封家书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微课活动;家庭教育情景剧展示活动;开展我的家庭故事汇报会,汇报寒假期间的家庭故事;开展“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主题书画展等等,使学生们在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的文化氛围中,尽快适应新学期紧张的学习。国旗下讲话,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激昂高亢的国歌声响彻操场,同学们心潮澎湃,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强大,感受着学校如家庭般的温暖,老师在国旗下以家长的口吻,教会孩子们要学会做人,养成良好习惯;要学会生活,常怀感激之心;要学会学习,孜孜不倦求知;要学会健身,健康快乐成长。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传承家风文化,吸取经典精髓,洗涤思想,塑造心灵,培育心智,培育道德正能量。
“新学期,你好”喊出新学期新风貌
为了展示我市中小学校风采和青少年学生新学期精神面貌,同学们衣着整齐,聚集校门口,以口号的形式,一起喊:“新学期,你好”,“我们开学啦”,“新学期,加油”,激励自己以此为起点,迎接新的挑战,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一个简单的举动,折射出孩子们对新的学期充满信心与期望。
特色活动点亮“开学第一课”
第一高级中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以观看时事新闻课打造开学第一课新亮点。同学们认真聆听着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利用校园电视台在课间对家风、家教、家训的相关知识加强宣传,让传承家风的好声音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时事新闻课的学习,同学们领会了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会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对于全社会好风气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增强了孩子们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孩子们说:“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作为家庭成员,要树立向上向善的标尺,要划出做人做事的底线,带起家庭助廉的风气”。
为了上好开学第一课,四平第三高级中学紧紧依托本校的艺术培训基地,突出三特,从艺术育人角度,发挥学校艺术特色,结合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利用学生艺术特长,带领同学们通过手中的画笔体验绘画宣传家庭、家教、家训特点,“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让学生们从爱自己的家到爱集体进而达到热爱我们社会这个大家,三高中的德育工作不仅体现了整体部署,彰显特色,而且收到了良好实效。
实验中学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先后召开了政教处会议,班主任参与的德育工作会议,并提出在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体会到“让学生幸福学习”的德育目标的口号,他们从课本剧的形式切入,带动校园社团如:舞蹈社团、播音主持社团、跆拳道社团、音乐社团、微电影社团等课程的启动,并掀起学习热潮,让孩子们怀揣梦想走入新学期。
职教中心开展“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主题班团队会,同学们从什么是家,介绍自己的家庭习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家庭趣事,我们怎么爱自己的家,展开热烈讨论,班团队会让学生们体验真情,热爱家,热爱班集体,进而激发学生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优良的家教、家风教育,培养学生们善于交流,重视亲情,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三:
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家训,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2月2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在班会课上,低年级同学通过观看老师精选的优秀家风家规动漫片了解什么是家风、家训。高年级同学则是通过图文并茂的ppt互动体会什么是好家风、好家训。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规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名族的思想延续,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把父母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教导大声地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共同学习。通过交流孩子们明白了不能忘记先辈留下的优良传统,懂得了应该要孝顺父母,做人要讲诚信,不贪占小便宜,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班主任老师还针对各自的家风家训开展了大讨论,并评选出班级“最好家风.最好家训”在班级宣传栏中展示。
通过这次家风家规的活动开展,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真正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大家纷纷表示会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快乐美德少年。更多
第四篇:感恩亲情传承家风征文
感恩父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延续至今的。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孝顺父母等等。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我认为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要传承家风首先要学会孝顺,要学会感恩父母。
我记得央视曾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不知感染了多少人。不止为了可爱的小男孩,更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对母亲的感恩。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父母给了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最宝贵的最伟大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那份不求回报的爱。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总守在床边,陪着我打点滴,给我讲有趣的故事;当我不想吃饭时,妈妈总会笑着做几道合我胃口的菜,哄我吃饭;当我不会做数学题,爸爸总会走过来,耐心的为我讲解;当我睡觉踢被子时,他们是轻轻地帮我盖上被子;当我下雨没带雨伞时,他们总是一身泥一身水地为我送伞……他们是这样的每时每刻的为我默默付出,他们是这样的爱我!父母那包含岁月艰辛的一缕缕白发、一条条皱纹,都是他们爱的见证。
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时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吧!
传承家风,让我们从孝顺父母开始!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地爱父母、孝敬父母!
莫里青乡中心校
六年三班
周子涵
指导教师:王影
家长电话:***
第五篇:感恩亲情传承家风征文1
百善孝为先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黄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一个亮点,《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就是指黄香。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这呢,就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我刚开始听了这个故事后,就产生了这样的感悟:我要学习九岁的黄香关心、体谅父母、孝顺父母,为父母分忧。
正所谓: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为传承家风一起努力吧!
莫里青乡中心校
六年三班
吴 璇
指导教师:王影
家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