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质监局文件(11年5月):武质技监管[2011]5号-市质监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湖北名牌产品申报工作的通知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网上下载):武质技监管[2011]5号
市质监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湖北名牌产品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质监分局,有关行业协会及企业:
根据湖北省质量兴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质量协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湖北名牌产品申报工作的通知》(鄂质兴办联〔2011〕14号)要求,为了做好2011年湖北名牌产品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二)其质量责任主体是在湖北省内注册的合法经营主体,产品使用的商标为本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商标,且无权属争议;
(三)产品实物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地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居省内同类产品前列;
(四)产品按国际标准或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准组织生产;
(五)如产品主要是进口材料组装的, 国产化率则必须达到60%以上, 并拥有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六)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 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居省内同行业前列;
(七)企业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 产品销售额、实现利税、专利等符合申报标准,且位于省内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前列, 企业(申报产品)三年以来无亏损(政策性亏损除外);
(八)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行,在质监部门对企业的质量兴企绩效评价中得分不低于70分;
(九)企业具有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保证能力;
(十)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满意程度高;
(十一)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三年内未出现经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关键特性指标不合格被行政处罚 的问题,出口产品在三年内检验合格,无质量原因引起的退货、理赔等事故,三年内企业未发生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除上述条件外,申报企业和产品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十二)申报产品必须符合《2011年湖北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及申报标准》(可在武汉市质监局网站“质量管理”栏目下载)。
(十三)按照证书有效期三年的规定,2008年度湖北名牌产品证书自然失效,必须重新申报(2008年度湖北名牌产品名单附后)。
(十四)凡列入各种许可证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范围的产品而未获证的,近三年发生过质量、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企业及产品,不得申报。
二、申报时间和受理机构
请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于6月25日前自愿到所在地各质监分局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三、申报材料填写要求
(一)申报企业应认真对照《2011年湖北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及申报标准》,确认申报资格后填写湖北名牌产品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从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直接下载。申请表须按格式要求填写,并附上规定的证明材料,不接收其他格式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字迹不清或内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评价。申报材料纸质文档一式2份,申请表需准备电子文档(证明材料仅需纸质文档不需要电子文档)。
(二)申报企业应仔细阅读申请表中的《申报湖北名牌产品告知书》,由企业法人代表签字承诺遵守告知书条款。
(三)申请表“表2”中“申报产品的实物质量指标”一栏可不填写,但必须按产品执行标准提供省级以上(含省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监督检测报告(型式试验项目)。凡不宜进 2 行检测的大型成套设备和系统,企业需提供产品定型鉴定报告或用户评价意见。
(四)申报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税收数据和环保情况证明材料须经市或所在区级统计、国税、地税及环保部门审核盖章(免税的需提供税务部门免税证明)。
(五)申报企业《质量兴企绩效评价指南》自评表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盖章,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核查后确定的分数为有效分数。
四、申报程序
(一)初审。
各质监分局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主要是审查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申请表的制作、填报和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等。各分局应对企业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严格审查把关,于7月1日前将初审合格企业的申报资料纸质文档一式2份及申请表电子文档报送市质监局质量管理处。
(二)数据公示。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接受社会监督,质量兴省办和市质监局将于7月12日-7月20日分别在省质监局和市质监局门户网上向社会公示。公示内容:申报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商标、申报产品的销售量、销售额以及上缴税额等数据。没有按规定公示数据的,不得参与评价。质量兴省办将适时组织对部分申报企业进行抽查。
对公示反映的问题,市质监局将进行调查核实。对反映情况属实,确实存在问题,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取消申报资格。
(三)形成推荐意见。
市质监局在初审及公示基础上,对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产品将签署推荐意见,并报送质量兴省办。
五、评价过程及形成推荐名单
质量兴省办将委托省质量协会组织进行专家评价,同时,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对申报产品进行顾客满意度指数调查;专家评 分将由市质监局通过一定途径反馈给申报企业。评分反馈后,申报企业提出异议的,由市质监局在4个工作日内汇总书记面向质量兴省办申请复核。质量兴省办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对评分进行资料复核,复核结果为最终评分。
质量兴省办根据专家评审组评分和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统计,按照得分顺序及所在行业产品分配名额,确定湖北名牌产品初选名单,经征求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和公示后,向省政府提出2011年度湖北名牌产品建议名单。
六、其他事项
湖北名牌产品申报评价工作坚持企业自愿、不收费的原则。严禁任何单位以湖北名牌产品评价的名义向企业乱收费或搭车收费。申报企业有权拒绝和抵制借评价名义开展的任何变相收费活动,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质监部门举报。
省质监局联系人:翁晓春,柳国锋 电话:(027)87824377,87122189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1号
市质监局联系人:胡翔陈祖栋 钟仪 电话:(027)83659379 地址:汉口青年路机场河263号
附件:武汉市2008年湖北名牌产品名单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第二篇:关于做好2011年省、市课题结题暨2012年省、市课题申报工作的预备通知
关于做好2011年省、市课题结题暨2012年省、市课题申报工作的预备通知
各有关学校(幼儿园):
根据省市教科工作的整体安排,2011浙江省、金华市教科规划课题结题暨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教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即将展开,为了扎实做好申报、结题工作,提高课题申报、结题工作的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2010年及2011年省市教科规划立项、已完成研究周期尚未结题的课题均列入本次结题。相关学校(幼儿园)需抓紧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于9月底前完成结题报告初稿的撰写,10月份进行结题报告的修改和完善,11月上旬由市规划办统一送金华市教科所参加优秀科研成果评审。
二、凡2012年申报的省市课题,需于9月底前完成课题方案的撰写,10月10日前将课题申报方案(不含申报表)一式三份交市规划办,我办将组织进行初评,对符合选送条件的课题方案于10月下旬送金华教科所参加评审。本次申报的省市课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原则上申报金华市课题上已申报兰溪课题并获立项,申报浙江省课题上已申报金华课题并获立项。
课题申报及结题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有关学校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未尽事宜请与市规划办联系,联系电话:88927687或虚拟网9201199,联系人:方老师
兰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一年九月十二日
第三篇: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等行业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等行业计量工作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
(定政办发[2009]6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省驻定各单位:
市质监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等行业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等行业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质监局 2009年4月)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和《甘肃省贸易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切实加强全市集贸市场等行业的计量工作,根据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计量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定西经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举措,以夯实计量基础、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强计量基础建设,在推进民生计量工作、强化能源计量、完善计量法制和计量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检测行为,逐步建立计量诚信服务体系,推动我市计量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重点
计量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规范市场计量行为为目的,强化行业计量监督管理为重点,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计量法制意识。认真贯彻实施《计量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办法》、《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宣传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突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企业和计量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企业实施计量管理的自觉性;要结合“质量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加强对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广大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了解加强计量监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计量法制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懂法、执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同时,计量行
政部门要组织开展“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等活动,扩大对“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增强对计量器具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者自律、行政部门监管、社会各界监督”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遵守《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加快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对经营者诚信计量观念强,社会舆论反映好的单位,要通过守信激励制度对其给予公开表扬,也可给予一定的嘉奖鼓励;对经营者诚信计量意识薄弱,存在各类计量违法行为的,要通过一定的负面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曝光。要不断完善“12365”、“12315”投诉热线,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营造群众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集贸市场的计量工作要在巩固和提高上下功夫,狠抓长效管理,认真落实“谁主办、谁负责”的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各级政府及质监、商务、工商等相关部门要针对我市集贸市场量大面广、布点分散、成分复杂、规模不一,在用计量器具从案秤、度盘秤到电子秤,种类较多,监管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各自职责内研究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集贸市场监管措施及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集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从今年开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实施综合管理,与市场主办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固定集贸市场设立公平秤,建立台帐,完善计量规章制度,公示举报投诉电话,督促经营者按照《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必须配备相应精度的电子秤,禁止“家用型”弹簧度盘秤用于贸易结算,严格落实市场主办者对市场计量达标负总责的要求,对销售商用衡器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备案管理,对经检定合格的商用衡器继续实行防作弊签封管理。要加大集贸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增加检查频次,集中查处短斤少两计量违法行为,逐步形成主办者负责,监管部门督查,群众监督的良好机制。
(三)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计量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计量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对特殊行业的计量执法监督,努力推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民用电能表、水表、电话计时计费器、出租车计价器的管理。医疗卫生单位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和眼镜店在用验光配镜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及质监、商务、工商卫生等部门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分工负责,推动计量工作的落实。
(四)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各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计量行政和执法人员的行政能力、管理能力、执法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努力做到“说话要有依据,办事要有根据,汇报要有数据,查处要有证据”,保证计量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有序性和有效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继续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牢固树立“监督与服务并重”的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由过去企业、个人被动接受检定向主动上门服务为主转变,由过去单纯强调检定、督查向为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转变,特别是要为集贸市场提供优质高
效的服务,减免农村集贸市场和乡镇医疗卫生单位的检定费用,切实提高计量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任务分工及工作措施
贯彻实施《计量法》和《办法》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县区政府领导要进一步组织、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工作。
质监部门负责对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依法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和强制检定,重点加强对供电、供水、通讯等行业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商务部门要将规范集贸市场计量行为作为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切入点,逐步建立集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具体负责组织制定集贸市场管理的行业规范办法,与市场主办者签订计量管理目标责任书,推进行业自律,净化市场环境。
工商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计量市场专项整治。通过市场巡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经济户口管理、监管关口前移等手段,依法查处集贸市场中精度不符合要求的、淘汰的计量器具以及短斤少两等计量违法违章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严把市场主体关,依法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对违反《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市场主办单位及经营者要依法予以处罚。
交通、运管部门要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加大对违规出租车的查处力度,严禁未安装计价器及计价器未经检定合格的出租车营运。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计量法》的要求,加强对医用计量器具的管理。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对在用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及时提出检定申请,严格按周期检定。
市场主办方要积极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积极配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和商用衡器的强制检定工作;与经营者签订入场经营协议时,严格执行《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17号)对市场主办方规定的有关责任和义务;在集贸市场设置公平秤、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完善各项计量规章制度,建立商用衡器台帐;在集贸市场内禁止经营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和“家用型”弹簧度盘秤,严格按照《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配备相应精度的电子秤,并及时向质监部门申请计量器具的检定,不得使用未经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新闻单位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利用各种媒体,多角度、多形式搞好宣传工作,使计量知识进入校园、进入社区,营造全社会关注计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