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一、我县残疾人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16516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58%。其中视力残疾人2412名,占残疾人总数的14.60%;听力残疾人3764名,占总数的22.79%;言语残疾人247名,占总数的1.5%;肢体残疾人4753名,占总数的28.78%;智力残疾人1972名,占总数的6.49%;精神残疾人1776名,占总数的10.75%;多重残疾人2492名,占总数的15.09%。已实现就从业的残疾人口为991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60%。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残疾人口为330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0%(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1300元以下的属于贫困范围,农村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1100元以下属于贫困范围)。
二、2003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自2003年3月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下,在县直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充分发挥残联组织“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相关的法规、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增强了各有关部门对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残疾人的康复、就业、扶贫、教育、维权等工作,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发了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使我县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自身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盘山做出了自已的贡献。
(一)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是不断发展的,残疾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县委开展“四型机关”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加快发展”等活动为契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使全体党员干部奉献残疾人事业的信念更加牢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我们根据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特点,积极开展了党员、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坚持每周政治、业务学习四小时制度,每年两次业务考评制度,五年来共举办业务培训班12期。使全体党员干部及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和业务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我县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就业知识竞赛,获得县区第一名。马明涛同志被选拔参加全省“残疾人就业知识竞赛”,获得全省第一名。
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加强经济软环境建设活动,我们从实际工作出发,先后开展了“文明用语、礼貌待客”及“树公仆形象、让人民满意、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做到了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讲、事好办,坚持领导接待日和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制度,强化了服务意识,涌现出一批优秀残疾人工作者、扶残助残先进单位
2007年,我县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网络建设工作通过了省、市残联的检查,并在我县召开了全市社区康复网络建设交流会;精神病防治工作在卫生、财政等部门的协助下稳步开展,一方面通过社区康复网络密切关注患者的动态,一方面为544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投药,在个别重症患者突然发病时,能及时地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协调卫生、妇幼保健部门落实了聋儿首诊随报制度。聋儿语训21人次;装配普及型假肢41例;低视力残疾人配用助视器16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26名;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29例;投入康复经费85.2万元,全面完成了各项康复任务。
(三)就业服务工作有了新突破。五年中,我们深入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各级政府关于“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规定,在税务、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的协助下,使我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我们每年都以残疾人就业促进日为契机,与劳动和人事部门共同举办就业洽谈会,并与招聘企业联系,将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推向就业市场,努力提高我县残疾人的就业率。我们对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残疾人建立了档案,在对企业进行年审时,一方面了解企业的用工情况,一方面向企业推荐残疾人。五年中,通过这种方式共安置了52名残疾就业。
残疾人个体就业是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渠道,我们鼓励、宣传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在资金、物资、技术、政策等方面扶持他们。全县现有残疾人个体经营者191人。五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各项残疾人就业
社会上扶残助残的氛围日益浓厚。2003年,我们开展了“奉献一份爱 义购一本书”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募集资金三万三千多元。桃源新村五年春节期间走访我县的贫困残疾人120户,为他们送去米、面、油、水果等,2004年桃源新村被我市残工委授予“扶残助残先进单位”,桃源新村董事长许长义被省残工委评为2007年度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我们单位的全体同志每年都会去沙岭镇帮助两户贫困残疾人春耕和秋收。
(五)教育工作稳步进行。协调各级教育部门,稳步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切实保证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我们与我县的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了贫困残疾学生的资助工作。
在我们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下,我县7—15岁的残疾儿童少年人的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2%—95%之间。五年中,我县的肢残儿童可以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智力、视力和语言听力的残疾儿童可以在当地的学校随班就读,也能够进入特殊学校学习,目前,在市聋校学习的聋儿、弱智儿10名,考入省残疾人技术学院的5名;几年来,协调各部门资助我县的残疾学生21名,其中,大学生6名,资助金额18.5万元。
(六)信访维权工作取得新进展。5年来,我们共接待来信来访230件,结案218件,结案率95%。在我市残疾人三轮车主集体上访的事件中,我们在县公安局、信访办的配合下,妥善地解决了我县残疾人三轮车主的问题;我们协助市、县司法部门为我县的残疾人发放
7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残联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纳入到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做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考核项目。
我们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社区康复为主线,以白内障复明为窗口,以精防工作为难点,巩固白内障复明手术和精神病防治工作形成的长效机制,通过抓主线、树窗口、攻难点,推动聋儿、脑瘫、智残儿童、肢残人康复训练等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二、就业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残疾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1、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制度,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依托市残疾人就业城市中心网,建立和完善我县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以就业信息网为平台,开展求职登记、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工作,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搭建桥梁。
从实际出发,完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措施,鼓励、指导用人单位为残疾人开发并安排适宜的工作岗位,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因人因岗分类实施培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与农村扶贫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扩大农村残疾人“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规模,提高农村残疾人生产劳动技能。
开展党员干部帮扶残疾人结对子活动,巩固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包扶残疾人的工作成果。
四、教育工作。
“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我县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实现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扶残助学活动,建立、完善助学金制度,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深入开展盲文和手语的推广工作,努力创建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
五、法制建设与维权工作。
继续加强有关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其他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作为我县全民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我县残疾人的法律素质和维权能力,提高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依法发展残疾人工作和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协调各相关部门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规的执行力度,积极配合人大、政协等部门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动员协调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机构对残疾人开展“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妥善处理有关重大群访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
六、宣传文体工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进一步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我县残疾人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12、进一步完善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按照“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方针,制定“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标准”,实现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逐步加强。
3、围绕残联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会作用。专门协会工作要围绕残联中心工作开展适合本类残疾人的各项活动,更好地发挥“代表、服务、维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充分重视优秀残疾人典型的培养、选拔和宣传工作,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同时做好残疾人先进典型的表彰工作。
八、无障碍设施建设。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宣传工作的力度,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无障碍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专题检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实施监督,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环境。
第二篇: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事业申论范文: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本系统发展规划,将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重点扶持。
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培育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队伍建设,支持残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各级残联要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把温暖、快乐和方便送到残疾人心中。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残疾人工作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残疾人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途径:把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为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放在各项任务的首位,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等制度安排,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明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发展思路,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对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保障与服务;加强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提出实施残疾人预防的工作措施。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形成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加强残疾人组织、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提出要求;明确政府、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各有关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责任,制定主要约束性指标评价体系,强化对规划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1、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2、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3、康复国际第23届世界大会在苏格兰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将在27日的闭幕式上正式就任该组织主席。
4、《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经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5、王勇出席第五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时强调:切实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发展的动力。最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2013年9月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两次出席残联组织的活动并且专门致贺信、发表讲话,对推进残疾人事业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关于“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要求,为推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大局意识
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其历史使命是通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三大职能来实现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处理好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的关系。
在大局面前,坚持跟进而不是掉队。我们正迎来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机遇期。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可贵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自觉并善于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我们的工作,借助这个大背景推进我们的事业。中国残联“四代会”提出“团结和带领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赴小康”,“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正是体现了我们应有的政治诉求。
三是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跟进而不是超越。国家大局既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遵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即坚持跟进而不是超越。一味片面地强调要“优先”、“跨越式”地投入和发展,不仅在客观上难以实现,而且也违背残疾人事业发展内在规律。毕竟,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作为人和社会价值的真正实现,是一个需要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过程,应该还它一个正常发展态势。
毋庸置疑,残疾人工作必须依托政府而不能够完全“设计”成社团远离开政府,不能够完全地“ngo”(非政府)。首先因为政府具有管理属性。残疾人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残疾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广泛性,必须依托政府来协调诸多部门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纳入政府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体现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其次因为政府具有资源属性。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残疾人作为特殊弱势困难群体对社会各种资源拥有不足,由此决定残疾人在注重效率的第一次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通过注重公平的第二次分配来取得生存保障。再次因为政府具有服务属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决定着我们的政府将逐步退出很多领域而进一步支持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wto规则更是要求各级政府由过去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又要求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但是,任何政府都是“有限”的和“非全能”的。相对而言,社会和民间力量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残联组织定位于“亦官亦民”,正要求我们的工作在紧紧依托政府的同时,必须注意开发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始终坚持官民并重。
三、坚持转变作风,树立公仆意识
(一)从战略高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前进方向
强化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宗旨意识。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要以制定实施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政策措施为抓手,完善残疾人基本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当前,尤其要从那些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全覆盖的具体政策和制度抓起,从关乎残疾人小康进程的生活救助、扶贫解困、社会福利、权益维护、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文化发展、体育健身等具体实事抓起,从事关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的实事抓起,从影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全社会关爱残疾人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具体实事抓起,把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残疾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支重要力量的残疾人观。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不断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推动全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同时解放和发展蕴含在广大残疾人中的社会生产力、增强和提升残疾人及残疾人组织社会活力,更充分地展示残疾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二)帮助残疾人实现个人理想,也是中国梦的实现
1、带领残疾人把实现自身的梦想自觉地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之中。
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中国梦,是包括85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没有残疾人这个群体的梦想成真,中国梦就不完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残疾人只有把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真正成为时代和生活的强者。
2、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是对广大残疾人提出的殷切希望,更是对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帮助残疾人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需要大力弘扬蕴含在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中的伟大精神。
总书记指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3、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总书记对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为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帮助残疾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各级残联组织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帮助残疾人的重要责任。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紧紧围绕“四个着力”抓实工作:着力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改革创新,着力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维护好残疾人权益,着力加强各级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强化残疾人事业基础管理建设。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1、始终坚持残疾人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总书记明确强调,残疾人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一重要指示,是对党政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残联组织的激励和鼓舞。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开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努力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各项建设之中
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关心重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把它看作分内的责任,在各项建设中都把残疾人事业纳入进去。一是残疾人事业要纳入大局。不断强化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努力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格局中,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不偏离方向,不脱离轨道。二是残疾人工作要融入大局。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绝不搞脱离中国国情的那一套。三是要坚持中国特色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中国特色残疾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一领导体制符合中国国情,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推动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总书记强调,各级残联要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职责,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残疾人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新要求,更是激励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动力。好传统、好作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毫不动摇地大力传承和弘扬。
四、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法治意识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必须走依法发展的道路,这是由我们依法治国这个大的方略所决定的。
为了将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国家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形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另外,正在研究制定或已列入立法规划的有《无障碍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社会福利、特殊劳动权益及就业保护规定》等。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10多年来,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开展。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也是残疾人的期盼。
(一)完善和发展保障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
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使之成为最需要民生保障和社会帮助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涉及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不断完善。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障广大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制度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推动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权利以及教育就业、文化发展等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推动以保障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一是完善和发展覆盖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普惠制度,诸如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律体系及各种体制等。二是完善和发展针对残疾人特殊情况的特惠制度,包括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基本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康复服务制度、特殊教育保障制度、残疾人无障碍融入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的基本就业促进制度、残疾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提升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残联组织切实提高组织治理和自治能力,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自觉把残疾人事业有效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有效承担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职能,有效承接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责任。
1、有效增强履行管理职能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焕发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领导体制的活力。有效提升残联组织的组织治理和自治能力,努力在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更好地调动其他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各负其责,共同构建稳定可靠的残疾人基本保障安全网,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共同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残疾预防,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推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共同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共同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权利和发展机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同时,通过提高残联组织自治能力,增强广大残疾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能力。
2、围绕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目标努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法律规章、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制度框架。有效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学风、会风、文风、作风持续改善,为实现残疾人工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供有力的思想作风保障。围绕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奋斗目标,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
3、构建与落实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网。立足健全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民生托底服务”的保障目标,结合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细化落实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的总体框架、具体内容、推动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统筹协调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的政府托底、社会保险、慈善捐助等资源,合理整合政府引导、残联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机制,重点推进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等工作。
4、落实残疾预防措施和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立足构建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抓住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残疾预防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提高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康复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抢救性康复服务模式,推动政府部门、残联组织、社会机构中有关残疾人康复资源的整合利用,壮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业。
5、提升依法维权、协商维权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突出依法维权、协商维权、政策维权、自治自律、信访维权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工作体系、沟通渠道、内容机制、追责问效、督查办法,努力为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公平参与社会创造有法律保障、有政策支持、有工作联动、有跟踪问效、有基本服务的条件和环境。
6、普及残疾人特殊教育、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统筹推动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参加普通教育的引导政策与教育体系。重点推动特教教师、康复护理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等专门人才培养,逐步解决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残疾人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就业能力相对较弱、按比例就业增长缓慢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特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发挥政府、残联组织、社会、市场、残疾人个体多方面积极性,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
7、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文化事业。着眼于构筑中国特色残疾人宣传文化体系,遵循宣传工作重在向外、文化工作重在向下的工作思路,整体谋划、重点推进价值传播、媒体宣传、舆论引导和繁荣事业、激活产业等工作。巩固已有成果,拓展新的领域,创新推介方式,提升传播效果,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残疾人宣传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残疾人自强健身和竞技体育工作,围绕以体育促进残疾人自强健身工作重点,完善和发展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8、提升残疾人服务信息化和残联组织服务实力。围绕提升残疾人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大力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无障碍建设。围绕进一步提升残联组织服务实力,努力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辅具适配、文化发展、体育健身、就业指导、残疾预防等服务实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围绕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加强规范引导,争取更多社会资金,落实更多助残项目。
9、提升自身服务管理能力、激发协会等社会组织活力。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认真研究落实涉及残疾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素质,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专兼职工作者队伍。激发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社会组织、志愿助残组织活力,进一步壮大和规范残疾人专门协会和相关社会组织。围绕社区、农村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推动相关服务纳入社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通读多、精读少,笼统地学多、联系实际少。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二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由于残联组织成立时间较短,在体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客观上制约了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残疾人表达诉求的渠道还不畅通,依法维权还有一定难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面对为残疾人提供的有限资源和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存在畏难发愁情绪。
三是思想解放不够。就县残联班子自身而言,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形势发展需要的现象,往往停留在一些惯性思维上,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和传统的观念来开展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上,特别是制定计划、谋划措施,还不能完全做到事事处处以残疾人为本。在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发展领域,推动事业发展,维护残疾人权益还不够主动和自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办法还不够多等。
四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虽然领导班子成员有明确的调研任务和分工,但由于忙于机关事务,有时不能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到残疾人身边,倾听残疾人的呼声,体察残疾人的民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基层工作指导不够。存在看表面现象多,看实质内容少,注重近期效应多,考虑长远机制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基层工作科学指导和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考虑得比较少。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还亟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残联工作的全过程
残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残疾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为残疾人服务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新认识,推动党员干部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残疾人事业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残联组织推动事业发展、服务残疾人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上下功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必须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将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在大局下研究残疾人问题、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级残联工作中去,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领域、强化发展措施,通过加快发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努力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上下功夫。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平等一员,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以着眼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本,以残疾人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立足满足残疾人的各种需求,制定政策法规,从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出发,体现对残疾人的特殊关爱。谋划事业发展,要从实现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营造社会环境,要从消除残疾人的参与障碍出发,努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三)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参谋和助手。因此,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努力营造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开拓务实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意义十分重大。要加快建立健全各乡镇(社区)残疾人工作台帐,加大残疾人事业工作力度,及时掌握了基层残疾人基本情况;及时为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和其他实际问题发挥积极作用;要广泛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残疾人事业。
(四)在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统一建立各乡镇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残联、民政、卫生、财政、妇联、共青团、教育、计生、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镇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开展和落实。要求党政领导每月听取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且做到组织、人员、资金和场地“四个保证”,形成了残疾人工作不但有“网”,而且有人;不但有站,而且能“转”的工作机制和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五)在争取社会支持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残疾人事业,不仅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还要争取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六)在加大志愿者助残联络站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医疗、娱乐等系列化服务力度上下功夫。全县各乡镇团委、妇联、卫生院等单位的干部职工,要踊跃担当助残志愿者,利用“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日,采取捐款献爱心、送节目进村、为残疾人义务健康体检等形式,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第三篇: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012年申论热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一、时代背景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社会各界真情关爱残疾人,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鲜明确立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制度框架,在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前进道路上迈出了重大而坚实的步伐。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成功实践,成为展示我国****保障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的成功范例。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庞大、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扶助的群体,残疾人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残疾人作为社会最困难的群体,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中之难”;残疾人事业发展滞后,是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只有进一步加大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力度、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201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并召开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予以强调贯彻。
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
1.“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
2.“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鼓励残疾人创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00万人。
3.“十二五”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是: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4.“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5.“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残疾人义务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普及并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
6.“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初步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200万人次补助。
三、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原因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结构变
化,残疾人工作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残疾人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四、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途径
1.把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为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放在各项任务的首位,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等制度安排,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2.明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发展思路,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对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保障与服务。
3.加强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提出实施残疾人预防的工作措施。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4.形成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加强残疾人组织、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提出要求。
5.明确政府、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各有关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责任,制定主要约束性指标评价体系,强化对规划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五、重要表述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本系统发展规划,将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重点扶持。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培育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队伍建设,支持残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残联要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把温暖、快乐和方便送到残疾人心中。
第四篇:践行科学发展观
践行科学发展观,铸就优秀品德
各位领导、各位挂友们: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铸就优秀品德”。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揽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总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潮中,我想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带着组织重托的挂职干部,学习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古人云:“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做人要讲道德,做官更要讲官德,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培育和铸就优秀品德,我认为有五个方面需要把握,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铸就勇于尽责的品德。尽心尽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排民忧、解民难、助民富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为一名远道而来的挂职干部,我想我们要有民不富、责未尽的使命感,始终保持勇于尽责的高尚品德。
二是要铸就勤奋好学的品德。古人讲“非学无以广识,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本领恐慌》的作者在书中曾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是呀,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如果不积极热忱地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本领,认识就会落后于形势,思想就会保守,观念就会陈旧。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终身学习,我们才能始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铸就以民为本的品德。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我想我们应该以民为本,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心系民艰,多听民声,多排民忧,多谋民利,体现一种为民的情怀。
四是要铸就踏实干事的品德。干事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只有踏踏实实干事才能干成事。《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中曾说过,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想无论我们现在做什么工作,无论面对的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格,我们都应该踏实干事,因为踏实干事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而一个人的能力远比金钱重要万倍,它不会丢失也不会被偷盗,将让我们终身受益。
五是要铸就团结协作的品德。团结是胜利之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汶川大地震的那一刻我心里是莫大的感动!正是这些平凡而又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呀,用行为表示出我们民族同心同气的凝聚力!
作为异地挂职干部的我们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应当珍惜这种缘分,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加强团结。大家学习锻炼上合心,工作上合力,努力把挂职队伍打造成团结、奋进、向上的模范集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区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挂职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只要能够铸就勇于尽职,勤奋好学,以民为本,踏实干事,团结协作的优秀品德,就一定能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就一定能为开创挂职工作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的最强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二十里店镇挂职点的库尔班,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历史的最强音》。大家可能会很奇怪,是什么话能长久印刻在历史的长卷之中,是什么话能深深铭刻于全国人民的心里。从革命到建设,再到发展。听听吧,这些话一句句铿锵有力,激励鼓舞着每个中国人,推动着我们党的各项事业步步迈进、滚滚向前!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句话年长者大都记得,这是毛主席说过的话。按照这句话的指引,全国人民就翻身做主闹革命、齐心协力搞建设。的确,我们新中国就是靠造“三座大山”的反、革“反动派”的命这个根本道理建立的。这种革命的斗志、革命的激情和革命的精神,无疑到今天我们仍然继承和发扬着。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个时代没有人会忘记小平同志说过的这句话,因为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十年“文革”浩劫后的拨乱反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更是亿万人民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这就是真理,是全国人民集体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按照这个真理,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所以,我们听到了春天的故事;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意盎然。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的这句话现在仍然发挥着它指引的光芒。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提出了当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是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的一项根本措施,这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征途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改革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这句话!按照这句话的指引,就是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我们才有破凝冻、抗地震的万众一心;我们才有胜利举办北京奥运的举国欢庆、万方景仰;我们才有神州七号漫步太空的惊世之举。
有这样一句话:当语言和文字都无以说明事实时,真实的数据可以证明一切!所以,我们再来听一组数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30年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了2007年的5%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伟人的声音再到反映经济发展累累硕果的数据,我们其实早已真切的感受到发展其实就在身边,比如您每逢假日想到得是该如何度假才快乐、比如我返回四百公里外的家乡现在只需要四个小时、比如您的孩子参加的兴趣爱好学习班一个接着一个,只担心他学不过来……这样的比如还有很多,但无疑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我们的国家发展与时俱进、进步日新月异!我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在追求科学发展的征途中,该去做些什么?我觉得毫无疑问还是那句老话: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认真学习、深入实践,在失败中成熟、在困境中成长、在磨练中进步。
说到这样,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我们今天的演讲活动就好比一双徐徐拉开序幕的手,所要迎接的将是我们机关蓬勃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系列活动。我有理由相信,经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洗礼,我们的党性会得到进一步升华,我们的事业会书写出新的篇章,我们的人大机关也会在和谐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更加和谐!
谢谢大家!
青春在挂职中闪光
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挂友们汇报异地挂职锻炼中的一些收获、心得和感想。
春秋轮回,光阴如梭,回顾自己一年来在胡图壁这块热土上度过的日日夜夜,所做的点点滴滴,可谓感慨万千„„
第五篇: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一、体会与收获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思想。
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自从我校根据教育局党委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按学校党总支制定的方案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及上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等有关文件,写了三万多字的笔记。结合局党委《关于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回头看”和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围绕学校工作实际和分管的工作认真开展了“五查五看”,即:查思想观念,看在解放思想上是否有新的收获;查学习成果,看是否领会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查制度机制,看是否繁琐教条,阻碍和桎梏了科学发展;查工作措施,看是否服务教学和保证学校党总支和行政确定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查找了自己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为人民服务宗旨,实事求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归纳有四点:一是对科学发展的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二是对在全党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即: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工作,指导工作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四是对在突出“实践”特色。边查边改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如通过调研,分析了我校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并且在校总支行政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狠抓了教研活动中的流于形式,听课评课中的走过场的突出问题。
二、现状与问题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断章取义,没有深刻认识其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2.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较少,由于自己知识的缺陷,不能充分了解各科教学、教研实际情况,教学上只停留在大而空的带共性的理论说教上。教研活动只停留存每周教研检查人头上,以致在工作上有时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在教情、研情、学情上还有一定距离。深入各年级、各学科调查研究少,指导教研、教学工作不够细致。虽然自己能够经常带着一些问题到各教研组、备课组了解一些情况,但很少做“解剖麻雀”,掌握详细情况的工作。
3.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不完全适应,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忙于事务多,思考自己的教学、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多。自觉学习时间少,对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得不够全面。尤其是对高中课程改革。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单堂教学效益研究不深。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高三教学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造成自身理论知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把学习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4.自卑意识。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二年了,1982年就加入了党组织,担任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团支部书记、年级主任、教务主任。仅担任教务主任就近二十年了。三十二年的工作,四次调动都是组织的要求,到如今年龄五十三了,职务上不去了,且学校五十岁以上带课的就我一人。有时想起来,不免有些自卑感,以致在工作中存在可做可不做,可紧可慢。总认为自己分管的教务处工作,上有书记、校长把舵,下有年级主任把关,中间还有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指挥。缺了我学校教学工作不会造成什么
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历史方法看问题,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学业务,不断熟悉业务工作,力争达到精通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以生为本,使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分清主次,树立全局意识,统筹安排工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取长补短。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平时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抓好这一主线工作,才能使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处于不败之地。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道行失范等对教师的灵魂会产生冲撞,至使有的教师失去了为师者的风范,甚至失去了道德底线。这样的教师,不但不可能教育好学生,还会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障碍,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由此,我们就紧紧抓住教师师德修养这一主旋律。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驾驭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的本领,提升为师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通过民主生活会及学习调研,努力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对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进一步完善自我,善于从政治上提出问题和解缺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时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5.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为学校各项工作建言献策,把深入教学教研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与各教研备课组长密切联系作为行使职能的重要途径,发扬从教师从来到教学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掌握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