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06:1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

第一篇: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

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 接受红色洗礼

小记者

裴楠

7月26日上午9时,安庆广播电视报社组织小记者们来到“懒悟艺术馆”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一早烈日当空,知了高唱,我身穿小记者马甲,带着采访本,兴致勃勃地接受红色教育——参观事迹展了!

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分为五个部分:前言、身世、求学、献身、缅怀。主要展示了这两位诞生于安庆的烈士,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短暂的一生。虽是短暂的一生,却是光辉的一生。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献身”这一部分。解说员叔叔告诉我们:陈延年与陈乔年在安庆出生,求学于上海、法国和苏联。为了革命事业战斗于广东、北京和湖北。在1924年9月——1925年春他俩奉命回国。陈延年任广东区委书记,陈乔年任北方区委组织部长。说着说着,只见解说员叔叔指着两幅图片问我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吗?”我有些疑惑,叔叔说:“左边的那幅是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便是陈延年。而右边的那幅图是北京三一八游行示威,领导人是陈乔年等人。”但因为那个时代的背景之黑暗,又或是天妒英才,1927年6月26日,已改任为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被国民党军队逮捕,于7月4日在上海英勇就义。后来,陈乔年去上海继哥哥工作,也在1928年6月6日英勇就义。

很快,参观快结束了,我们来到了一面“不寻常”的墙前。这面墙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它的上面刻着陈乔年在就义前说的革命之意义:“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吧!”就是这么一句话,却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与感悟。

活动结束了,大家带着不舍与思考离开了这个闪耀着革命光辉的地方。

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却还是参观的一幕幕,“大江东去,逝水流年,英雄风骨,永留人间”。是的,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是安庆人的骄傲与楷模,他们的信仰引领着我们向前,他们的精神鼓励了我们的奋斗。他们的死是伟大的,是为民族复兴而就义。他们将会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他们永远活在我们这些后辈心中。时代的洪流永不停歇,新世纪已到来,下一步,时代的接力棒已给了我们,我们不是更需要好好学习,向烈士看齐,让祖国更强大,更繁荣,成为世界No.1吗?

第二篇:陈乔森事迹

陈乔森事迹

雷州市附城镇的城东村是“雷州才子”陈乔森的故居是有名的亭榕宅,经过百来年的风雨他的样貌依然还在。陈乔森的别墅系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雷州朋友何雨亭用四年时间通过卖画得来的钱帮助修建的。宅中有稷耜庐、舒啸亭、倦适草堂、略彴桥等亭楼池沼。园内山水相衬,林掩亭映,古榕奇石,相缀相拥,花卉缤纷。是他读书、为学、教书、会友、待客和休息之所,常常为文人墨客所向往。只可惜此园被毁于民国初年。

文化名人】清代雷州才子陈乔森(雷阳书院院长)岭南才子陈乔森

陈乔森(1832 1905)字木公、一字一山,又号逸山、颐山,广东遂溪人。后定居雷州城。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户部主事。后辞官从教,执掌雷阳书院,桃李满天下。十八岁始折节读书,性磊落,工诗。善山水仿道济,有粗头乱服、苍莽自喜之致,亦工芦蟹。同治十年(1871)重九节在都门与周寿昌、张之洞、李慈铭等九人宴集慈仁寺毗庐阁,乔森为之图。李慈铭尝乞“湖塘村居图”称其画极细密,用墨尤佳。又乞画“玉河秋泛图”,既而归里,有“猎归纵饮图”。主讲雷阳书院30年,辟一园,有古榕奇石,榜曰“亭榕”。著有“亭榕 诗抄”“海客诗抄”。(《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1022页)

雷阳书院院长陈乔森 ——校史长河中的名师风范

(一)青年时代的陈乔森矢志科场,却未能金榜题名。陈乔森“少即聪颖不凡”[3],只可惜出身寒微,无钱读书,但他经常到书院偷听、偷看老师教读,旋即便能背诵。族人陈丽秋于咸丰三年(1853年)高中进士,荣归故里,见陈乔森聪明而有智慧,目光若电,便助资他入学读书。由于勤学苦读,博闻强记,陈乔森于咸丰六年(1856年)参加应府试,被录为应院试的生员[4]。第二年,陈乔森参加院试,以《拟潘岳秋兴赋》为题作文,措辞古雅,结构完整,使当时来雷州的主考官广东学政(教育行政长官)殷寿彭惊咤不已,视为殊才,之后殷寿彭又以《拟柳子厚乞巧文》为题,命陈乔森即席作文。陈乔森挥毫立就,洋洋千言,令主考官十分满意。即时名声大噪,一日传遍整个府城[5]。咸丰十年(1860年),陈乔森再度被选为拔贡生[6],准于保送参加第二年的乡试[7]。咸丰十一年(1861年),陈乔森中乡试,即中举人,是年28岁,可谓年少得志。于是,陈乔森在同治元年(1862年)、同治四年春(1865年)、同治六年(1867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会试[8],结果都名落孙山。屡不得志,意兴索然的陈乔森常常寄牢骚于杯酒之中。期间,他在北京所居住的雷阳会馆,慕名登门拜访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陈乔森在京的唯一官职为户部主事。光绪六年(1875年),他入京供职不够一年,因母亲病危,第二年便返回故里,之后不再入京任职了,而是颐志林泉,主讲雷阳书院三十多年,培养人才,为古代湛江基础教育做出重要贡献,常为后人倍加推崇,褒扬不断。

(二)雷阳书院在古代湛江地区属创建较晚的一所书院[9],系雷州知府朱敬衡于崇祯九年(1636年)创建的。书院经费一般由雷州府出,也有富商、官人捐赠。明 末的书院成为变相的官学,即官办的性质[10]。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雷阳书院得以发展壮大。书院历经明清两朝的雷州知府孔衍珻、叶思华、黄铮、王文苑、高泽履、李珏、杨长林、陸维垣、五泰、宗圣垣、伍斯琳、黄儒铨等人的致力修建、或重建、扩建,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另外,雷阳书院的发展与社会声望也得益于洪泮洙、陈璸、陈昌齐、蔡宠、符国球、杨鱣、陈宗绪、王居敬、卓赓濂、陈乔森、陈锺璋、罗鼎、陈鸿年等一批乡贤学者在书院的主讲和主持工作,把书院办得有声有色,成为三雷州地区(海康、遂溪、徐闻三县)培养人才的摇篮,成为古代湛江地区传播先进文化和进步思想的中心。

陈乔森接手雷阳书院的工作是在光绪二年(1876年)。一方面,他在京城、羊城和雷城的民间声誉早已鹤起,另一方面,他的才华学识和社会地位,使得由他来出任书院院长(山长)一职是众望所归。在他任院长期间,领导得力,教育、教学有方,书院发展较快,有许多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首先,他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从他为书院书写的楹联可见一斑。挂在书院门口的一付对联为:“士气云蒸,伫听雷声从此起;文澜海涌,行看湖水一时平”。意思是说,书院的学生众多,必将有考取功名、金榜题名者,会震动雷州大地。并根据苏轼诗句“西湖平,状元生”之语,进一步表示对莘莘学子寄予的信心和殷切的期望。挂在书院的教学楼仰止楼的一付对联为:“月映楼台双塔迥;风清桃李百花香”。挂在书院另间教室的一付门联是:“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远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从三副对联中,可见陈乔森对书院的办学定位和对培养学生的要求与目标。后来,在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书院改制,变成雷州中学堂,陈乔森仍当总教习,其思想也是与时俱进,对待新事物应付自如,对待办新式学堂驾驭得了,并且头脑清醒,并对他的好友张之洞提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思想较为领会,不像他的老前辈顽固不化。此时,他又书写了一对新联挂在门口:“雷厉风行,春夏秋冬官,有猷有为都非异学;阳开阴合,东西南北圣,此心此理俨若同堂。”此联的大意是承认书院改为学堂后新增开的学科不是异端之学,并认为不管何方贤圣,其心与理都有相同之处。以此来表达他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认识和对新事物的理解,即主张在教学中打破常规,中西兼收并蓄,反映了他对当时教育的见解。光绪十五年(1890年),陈乔森偕同当地官绅商订立了院规,刊于石上,既用来激励学子,又以示后人。其中一段写道:“毋荒而嬉,毋诡而随。正其志气,束以威仪。今有大贤学为尔师,乃念教养,如拯溺饥。晷可以继,园何为窥,俾用鼓箧,免尔断薤作宾王,家异日渐,远抱追求,志亦视其时,弦诵羽签,春秋勉之。”[11]这正是陈乔森所要求自己的学生要把读书和行为修养并重,立志与做学问道艺和适应科举要求兼顾。

其次,陈乔森会同知府等人制定了学生的奖励制度。一是规定内课生员[12]成绩在前十名者,加奖由雷州府捐出的经费。二是山长月课生童[13]第一名拟奖钱一千文;第二名至第五名拟各奖钱六百文;第六名至第十名拟各奖钱三百文。三是在原基础上,增加生员十名,每逢乡试,都给予资助。四是筹备银一千三百两,存入钱庄,取每年利息的一分,共一百五十六两作为经古(长久)奖赏。共分为四类:第一类经古上取生员第一名,拟奖钱一两四钱,第二名至第四名,拟各奖银一两;第二类经古上取生员第一名至第六名,拟各奖银五钱五分;第三类经古上取生童第一名,拟奖银一两二钱,第二名至第三名,拟各奖银八钱;第四类经古上取童生第一名至第五名,拟各奖银五钱。除奖励之外,还规定了学生纪律制度,包括旷课、事假等事项的处理条例[14]。奖励制度的实行,不仅在学生 当中形成了竞争机制,而且刺激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赏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再次,陈乔森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他执教书院期间,所教授的课程十分受学子们的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启发学子们的思考。对学子们的提问,一般问题则随问随答,对义理较深且复杂的问题,他就指导学子对问题要多思考,读书时特别要做好笔记,并且列出书目,要求学子注意阅读哪些章节,注意解决哪些问题。学子按他的指点,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常跟同事讲,学生做学问,老师是包办不了的。他对每个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个性都了如指掌。因此,他强调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所有的学生不能一个样地教育。由于他的教育有方,培养出来的学生青出于蓝,先后中式举人、进士的为数不少。

最后,陈乔森还知人善用,大胆启用青年人到讲席位置上来。光绪中期以后,书院教师青黄不接,老者凋零,年青的新生力量跟不上来。作为主持书院工作的陈乔森大胆破除论资排辈的旧俗,努力培养后学,扶持青年人,让他们尽量担任重担。光绪末年,职员宋鑫(1870~1928)从广雅书院毕业后,返回母校雷州中学堂,在陈乔森手下当职员。当学生知道陈乔森准备启用宋鑫到讲席位置上来时,纷纷反对,一时议论哗然,说广雅书院与雷阳书院学生水平相当,怎么能当我们的老师呢?陈乔森知道后,耐心地做学生工作,说“宋鑫是我的学生,学识、能力我了解,你们水平如何,我也了解;我深信他能担任教席一职已绰绰有余,不会辜负众望的。古语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诸君还未经„沧海‟,又怎么知难为其„水‟?”学生听后语噻。后来,学生听过宋鑫讲的课,都被宋鑫的学识才华和生动的讲课所折服,再也不反对了。

陈乔森时代的雷阳书院,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书院的一个缩影,在借鉴其它书院学规、教学的基础上,也形成自己的特点:一是雷阳书院是当时雷州半岛教育活动中心,又是著名学者研究学术的胜地,融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机关。当时的雷州府城就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天南重地”之称。雷阳书院理所当然担当着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也是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陈乔森本身就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学者,加上他自己修建了一座与雷州西湖可媲美的园林式别墅“亭榕宅”[15],省内外疆吏慕名过访的人无数。如广东巡抚许振祎、钱塘提学汪鸣銮、昆明提督马维祺、户部主事海南才子潘存等。于是,雷阳书院无形中成为探讨学术的中心了。二是雷阳书院内部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感情浓厚,很多学生是慕名而来求学的。雷阳书院正是有陈乔森这样的名师主讲下,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书院的名誉愈办愈好。

(三)陈乔森博学多才,在教学之余,笔耕不缀,诗、书、画也有较高的造诣,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常被行家称赞,在岭南颇有影响,正是“千年翰墨,香溢岭南”。

陈乔森喜欢写诗,也善于词赋,尤其是题画诗有名。如他题山水画的一首诗是:“东去长江何处滨,江南江北阅冬春。自从淘尽英雄后,云影天光不见人。”另一首题蟹诗是:“白酒黄花节,清秋明月天。无钱买此蟹,画出亦垂涎。”题在梅花一幅画的诗是:“梅花与我神无忤,我见梅花意也消。虽已盛开仍简淡,香中留得古枝条。”他这样的题画诗还有无数。在他赶考的十年间,不仅游览了山川美景,而且结交了大江南北的无数好朋友,以诗铭志或以诗馈赠朋友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他的《游庐山》诗六首,张之洞称誉为“自欧苏以后,无此佳作”。他一生写了数以千计的诗,单是写给海南朋友潘存的诗就有百首之多。潘存惜其珍贵,便集成一册,起名为《海客诗偶存》。可是,陈乔森不大爱惜自己的作品,随作随丢。他的学生宋鑫要求他结集出书,他一笑了之:“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1917年,宋鑫几经周折,才把陈乔森的诗文以及晚年的画等汇集成《海客诗杂存》五卷和《亭榕宅诗抄》出版,得以流行于世,但这只占陈乔森生平作品的十分之一、二。

陈乔森为人胸怀坦荡,所作的楹联大多豪气冲天,措词不凡,工整有致。清代雷州的名胜古迹的楹联多出自于高层学者、士大夫之手。当推陈昌齐、陈乔森所撰的楹联在雷州联苑中影响较大。陈乔森为寺庙、风景区、书院、米店、书画店、朋友、村民等所撰写的楹联数以百计。如他题给湖光岩楞严寺山门的楹联是:洞口留仙眼石榻;门前送客步云梯。他给雷城天成米店的题联是:天地为炉,铸出几多贤圣;成周发粟,救活无数生灵。此联以周成王时周公发粟的善举,颂扬了天成米店。后人读了无不叹为观止。

陈乔森的书法一流,书学禇体而风骨凌厉,瘦骨通神,精工有致。他往往把书法与题联融为一体,因书为联或以联为书,两者相得益彰。求字求联的人门庭若市。他的手迹墨宝遍存于民间,现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书就有四幅之多。湛江市、雷州市博物馆均有收藏。《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对他的书法及生平均有记载。

陈乔森的绘画艺术达到了较高境界。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记载:“十八岁始折读书,性磊落,工诗,善山水仿道济,……亦工芦蟹。”陈乔森师法道济[16],故有“粗头乱服,苍莽自喜”之致。即运用写意的笔法,笔墨洒脱自如,风格泼辣奔放,借物咏志,表现出内心的各种茅盾和牢骚。相传他作水墨画,先把水墨泼洒到纸上,然后随其成的韵致而绘成作品。他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所作的《芦蟹图》,就是用手指泼墨后所作。只见画中的芦苇下面,五只爬行的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陈乔森生性喜欢吃蟹、以蟹应酬、以蟹佐酒,更爱画蟹。难怪他画的《芦蟹图》有如此娴熟的技巧。陈乔森不仅画蟹、山水,还画人物、花鸟等,题材十分广泛。同治十年(1871年)重九,他在京城与周寿昌、张之洞、李慈铭等九人宴集于慈仁寺毗卢阁。李慈铭向陈乔森乞请画《湖塘村居图》和《玉河秋泛图》。李慈铭称其画极细密,用墨尤佳。总之,陈乔森的画艺术造诣深厚,师承了我国文人画的艺术传统,重视诗文书法的修养,将诗、书、印集于画中,相互辉映,浑然一体,运用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相当多,仅雷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书画就有四十多幅,如常见到的有《猎归纵饮图》、《游庐山图》、《擎雷山人拄扙图》、《梅花树下老比丘小照》、《魁斗星君小像》、《梅、松、菊、竹》四屏条画等等。

(四)陈乔森的朋友众多,社会资源丰富。陈乔森在10年赶考的生涯中,从雷州城到羊城,从羊城到京城,渡长江,跨黄河,下余抗,走徽赣湘楚,沿途游览了江河山川,名胜古刹,同时,也结识了一帮官僚、士大夫,结识了一帮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煮酒论画,或以书画会友,陈乔森每到一处都得到热情的款待。跟他关系比较密切的有:

张之洞(1837—1909),河北南皮人,洋务派运动倡导者之一,近代教育家,同治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创办过广东水陆师学堂、广雅书院、矿务局、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等许多实业。注重教育,对清末教育有很大影响。1903年强调首重师范,并另拟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教习各章程。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在翰林院主持工作期间,跟陈乔森交上朋友。之后,两人交往甚 密。陈乔森认为张之洞是一个“深心鉴古事,无意异今人,落落却难合,温温能自真”的好友。所以,陈乔森在《忆香涛》一诗中流露了“何时至尔侧,一洗别来尘”的深情厚意。张之洞督粤期间曾再三将其征至幕布下,但总是挽留不成。张之洞赠给陈乔森的楹联是“晚年欲学柳下惠;谈书重问济南生”[17]。据有关史料记载,张之洞修建了一座别墅林园,请陈乔森为其起名,乔森起名为“张公之洞”,一时传为佳话。雷阳书院的发展壮大和所取得的社会地位以及办学经费的筹集,与张之洞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光绪十二年(1887年),张之洞把雷阳书院同广州的广雅、粤秀、越华、羊城以及肇庆的端溪等书院列为广东六大书院,并把海安蔗糖税每年一千多元全部拔给雷阳,以充实书院经费及学生助学金,以后又每年添筹雷阳书院脯(干肉)二百金。张之洞还考虑到陈乔森这样有学问的人在雷阳书院教书的薪俸过于菲薄,就聘请他为广州黄埔水师学堂及潮州韩山书院当“教授”,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使他的生活过得更好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陈乔森的才华能有施展的舞台,使陈乔森安居乐教,更好致力于雷阳书院的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近代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诗人、金石学家。同治举人,曾两次为出使日本大臣的随员,以内阁中书用,任京师礼部顾问官,袁世凯顾问,任参政院参政。藏书和著述颇多。杨守敬与陈乔森相识于樊城,之后两人交情笃深,常有诗、书、画往来。陈乔森于1905年过世后,杨不胜哀痛,只因年迈体衰,不能到雷州为故友送别。然而,他决定手书百联,分赠乔森的生前好友,以所得书款全部捐出办理乔森的后事。杨守敬还应陈乔森临终之嘱,为他撰写了《陈乔森先生墓志铭并序》,对他的生平及贡献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还写了一副挽联:“到处登楼思子笃,者番已矣,吉往凶归,犹得不终好人手,五百年名世挺出,君固不死;襄时倒屣迎仲宣,何日忘之,年殊志比,早当入出老夫头,八千里知交零落,我独何堪”。

此外,陈乔森的好朋友还有:陕甘学政、广东巡抚、同治进士、江西奉新人士许振祎;海南才子、同治举人、户部额外主事、诗人、书法家潘存;广东惠阳人士、举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邓承修;清朝湘军将领、湖南衡阳人士彭玉麟;曾国藩曾手书一联 “读破牙签[18]三万轴;收取声名四十年”赠予陈乔森,以表达了他对陈乔森的钦佩和高度评价。

陈乔森在雷阳书院和雷州中学堂执教30余年,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培育桃李;视校如家,育智育才,造就栋梁,为雷州半岛培养数以千计人才,为古代湛江地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陈乔森以及陈乔森时代的雷阳书院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他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当今的莘莘学子。

第三篇:为家乡带来一片春欣 — 记女大学生陈孟秋回乡创业的事迹

为家乡带来一片春欣

记女大学生陈孟秋回乡创业的事迹

一、初尝甜果

我们分红了**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手里拿着一叠钞票高兴地说。谁也不曾想到,2014年春节前,合作社加工出精制红茶360吨,实现销售收入576万元,利润20万元,社员户平分红658元的收入,为社员增收了240万元。春欣专业合作社在创办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使农民获得了收益,这里面倾注了女大学生陈孟秋的不少心血。

二、创业之初

2012年6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的女大学生陈孟秋曾想在外面找一份工作,联系到了一家侍遇不薄的单位,办好接收手续后,她立即启程回家把找到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与父母谈谈。当她回到****坝镇老家的时候,看到家乡的面貌变化不大,乡亲们除了有点打工收入外,再就是地里种些庄稼,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生活依然不富裕,有的家庭还十分困难,顿生怜悯之心。她想到党和国家培养了自己,家乡的父老也在期待着,大学生们回来用知识为改变穷山沟面貌做点事,于是她放弃了在外面找到的工作,下定决心留在家乡,为乡亲们致富干一翻事业。

怎么干,从哪里做起?刚从学校门踏入社会的她一度陷入迷茫之中。父亲见孟秋闷闷不乐的样子,想到她性格天生开朗、活泼、乐观,在校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加入了党组织,不遇到困难是不会沉闷的,就问她有什么心事。陈孟秋把自已放弃在外面工作,想回来为家乡父老致富,为改变一下穷山沟面貌做点事,苦于找不到门路而焦虑的心事,一古脑儿向父亲倒出。父亲听完后笑着说,回来好,回来好,家乡正需要你,他引用毛主席的语录: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你们年轻人在那里大有可为。并说,农村种、养殖业门路很多,你最好去请教一下业内人士公认的茶叶专家,你的舅舅王启茂。舅舅得知陈孟秋决心回乡创业十分高兴,他也正想在**建立新的茶叶基地,为乡亲们致富开辟一条门路,就对陈孟秋说,一个人不可能样样事都做,只要扎扎实实干出一件对乡亲们有益的事,就了不起了。在干成一件事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也可能是阻力,你必需瞄准自已的目标,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排除万难决心,树立必胜的信心,一步步地把事情干好。陈孟秋谨记父辈的教诲,在舅舅这位茶叶专家的指点下,到邻近乡、村开展了一翻社会调查,一个创办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为了办好茶叶专业合作社,她又跑到茶乡毛坝镇进行实地考察,写出了创办《**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设计方案》。为了把合作社建设与上级的政策支持对接,她想起从学校回来时,给她接受党组织关系的镇党委组织委员秦晓琼。于是拿起方案来到**坝镇政府,找到了秦委员,陈孟秋把创办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和前前后后经过,向秦委员作了详细汇报,秦委员听完汇报非常高兴,对她立志建设家乡的行为十分赞赏,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一定尽力支持她办好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同时,秦委员根据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把办好专业合作社的目的、意义和发展方向,以及怎样办好专业合作社的做法,为陈孟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把政策支持也作了解释。深受启发的陈孟秋听后,更加坚定了办好合作社的信心和决心。

三、创业之途

说干就干,陈孟秋从镇上回来,邀约几位热心办社的农民骨干组成建社筹备小组。带上宣传资料走村串户,召开各种小型座谈会,分发资料,不知疲劳,忘记饥饿,很多时间都忙到深夜。特别是针对部分农民朋友认为你们一无钱,二无办公场地等等,怎么办专业合作社的种种想法,挨家逐户反复宣传、反复做思想工作。精诚所至顽石为开,他们的行动终于得到了许多群众的认可,同意加入合作社。2012年7月,**坝镇的响滩、友好、双梨等村第一批申请入社的农民,有39户106人填写了入社登记表,**市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终于正式成立起来了。同时,发动农民吸纳了入社社员 160户480 人;到2013年底合作社共有在册社员199 户 519人。

合作社成立以后,陈孟秋和王启茂、李春群和许**四人组成了理事会,陈孟秋任理事长。初步设立了综合管理部、基地发展与管理部、计划和财务部、加工营销部、产品研发部、质量检验等部门,进行了人员分工,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组织保障。为了让社员明确了专业合作社的原则、性质和目标,使日后运营工作的有序开展,陈孟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先后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等十一个制度,并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为合作社规范经营秩序、管理各项事务,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作社虽然办起来了,但万事开头难。陈孟秋汲取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没有龙企业的带动而停步不前,有的半路腰折了的教训。为了解决办公场地和茶叶原料销售等问题,使合作社发展壮大,她想到合作社必须走社员十合作社十龙头企业的路子才能互利双赢,才有生命力,才能做大做强,于是积极寻找依托。在舅舅王启茂的大力支持下,陈孟秋把春欣茶叶合作社与**金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紧密合作,以金利公司为龙头的带动作用,促进合作社的发展,签定了租用金利公司办公用房和长期为公司提供茶叶原料的购销协议。将办公区设在金利茶业公司,组建了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团队,聘请了大学以上文化程度6人、有中级以上职称4人组成了管理班子,并安装了信息通讯设备。

四、未来设想

2013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性的发展茶叶产业的号召下,陈孟秋设想在**坝镇的友好、响滩、**和双梨四个村建立合作社的有机茶园基地,形成**坝镇新支柱产业的想法,向**坝镇的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当年,在**坝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出资流转土地800亩,自办示范基地的同时,又组织**坝镇四个村村支两委、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共50多人用专车送他们到毛坝茶区参观、考察,亲身体验毛坝茶农发展茶叶致富的经验。2014年春节前,在陈孟秋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响滩、友好、**、双梨四个村的社员和农户积极行动起来,种植茶苗702万株,2340亩。加上原来种植的茶园达到了3000多亩,为**坝镇将来成为市域茶叶发展新的核心区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护社员合法权益,明确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速度,增强经济实力,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社员收入为目标的发展思路。陈孟秋组织专班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一是2015年将在**坝镇征地30亩,积极筹备新建出口精制茶生产线,毛红茶、绿茶生产线,高档红茶、绿茶生产线的选址工作。力争2017年破土动工,形成年加工出口精制茶5000吨、高档名优茶5吨的生产规模,到2018年使合作社的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幅射带动社员增收8000万元;二是在管好建成3000亩茶园的基础上,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再广泛发动群众,为2014年冬季发展3000--4000亩茶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三、四年的努力将茶园发展到10000亩;三是在以控制茶叶农残为重点的基础上,管理好毛坝镇的15000亩茶园,使之发挥更大的增产增收作用;同时,按照政府的要求,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力争成为州、省先进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5、党的关怀

在建社的两年时间里,合作社受到了政府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帮助和关怀。市供销联社、市经管局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多次到合作社支持、帮助、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设性意见。2013年冬,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曾到社视察指导工作,提出加强茶叶产业链、茶文化、茶旅游建设的指导意见。2014年4月17日,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会在**召开。州委副书记董永祥,副州长肖作文,**市委书记郑开国,市长张涛,各县、市分管的副书记、副县、市长,各县、市经管局长和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来自各县、市48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120余人。参观了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及工人正在作业的精制出口红茶车间和名优茶加工车间。参观结束后,市委书记郑开国同陈孟秋和几位理事合影留念。鼓励春欣茶叶合作社再接再厉,继续为促进农民致富,把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此时的陈孟秋没有因崭露头角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明白办好合作社的责任。

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茶采摘的季节,人们来到春欣茶叶专业合社基地。放眼望去,只见山上山下、田园河边一片片枝剪整齐的茶园,在阳光照耀下,一垅垅茶树油油葱葱、生机盎然,茶园里采茶的社员脸上不时露出幸福的笑容,春欣荡漾在他们心头。不容置疑,今年春欣茶叶合作社一定又会给社员带来更好的收益。

下载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