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旗飞扬国威壮 从国庆60周年大阅兵看我军十年军力发展(下)
军旗飞扬国威壮 从国庆60周年大阅兵看我军十年军力发展
(下)
下篇: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国庆60周年阅兵全面展示了我军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为正确认识我军现代化水平打开了一个“窗口”。
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军事变革,对我国军事战略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这场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先进国家在已完成机械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融入大量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使机械化军队转型为信息化军队。这对致力于追赶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中国军队来说,也不例外。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就是将工业社会适合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为信息社会适合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现代战场是由人流、物流、信息流构成的,这些要素流动越快,作战节奏就越快,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信息化军队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获取、传递、分析、决策和打击行动快(这个过程西方军队将之总结为“OODA”周期,即观察、判断、决策、行动),也就是说信息流动快,利用效率就高。要提高信息流动速度,就要大力发展信息探测、传递、指挥决策装备,同时提高作战平台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快速发送、接收消息和信息共享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 从此次阅兵展示的装备来看,我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阅兵装备中,属于信息探测装备的有机动雷达方队、无人机方队中的无人侦察机和预警机等,信息传递装备主要是通信兵方队的2种通信车。至于信息分析、决策系统,也就是指挥控制系统在阅兵中并未突出展示。只有作为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方队和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方队领队车的射击指挥车,以及预警机具有指挥、控制功能。作战平台的信息化在阅兵中很难表现出来,因为电子设备都布置在作战平台内部,难得一见真容。但结合日常披露的信息来看,此次参加阅兵的作战平台都具有相当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尤其是99改主战坦克,从公开的报道中就可以看出其至少在坦克连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又如受阅的后勤装备方队中的野战手术车,车顶装有用于双向数据传输的卫星天线,能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具有相当高的信息技术含量。
在信息化战场上,信息共享将主要依赖数据链。从我军列装的预警机和新型战斗机已形成战斗力来看,地面和海上装备也很可能装备了类似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此外,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既然能在阅兵中看到部分信息化建设成果,那么也可以推断我军的信息化水平(包括强大的电子对抗和光电对抗装备)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更高台阶。在刚播完阅兵式的凤凰卫视直播节目中,中国台湾一名退役海军中将一 现任马英九智囊团成员,即发表评论认为,大陆军队已具有资讯战(即我们所说的信息战)能力,在军事基础建设方面与先进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我军与先进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发达国家军队是在已经完成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而我军即使在今天也只能称为“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起点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机械化为基础,因为信息化设备只有安装在机械化作战平台上,才能获得机动能力和必不可少的电力供应。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和机械化建设实际上都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尽管起点低,但却具有相当的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在发展机械化装备的同时考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使作战平台更好地实现信息化。
国庆阅兵中,我军参阅的许多装备都是进入新世纪后设计定型的,它们的基础设计即考虑了信息化,因而更适应未来战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阅兵中所有火炮和地空导弹都实现了自行化,牵引火炮和牵引方舱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彻底退出阅兵行列,这也是未来战争机动速度快、攻防转换频繁的作战特点决定的。近年来,我军部分陆军部队相继改建为机械化部队,组建了两栖机械化师,空降兵组建了空降机械化部队,海军陆战队也实现了机械化,使我军的机械化部队比例大大增加。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军的总体机械化水平,尤其是陆军机械化水平还大大落后于先进国家军队。有些陆军机械化部队还在使用已十分落后的59式坦克和63式装甲输送车,这样的部队进行信息化改造是不具备基础条件的。显然,我军的机械化建设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联合作战 信息化战争必然要求多军种联合作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军兵种独特的优势,累积成为军队的整体作战优势。联合作战不同于合同作战,合同作战中有一个主战军种,其他军种都以主战军种的行动为基准组织作战行动,起的是配合作用:而联合作战是各军种平等地组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优势夺取胜利。我军近年来加大了联合作战的研究和训练力度,联合作战能力取得了巨大成绩。陆空联合训练、三军联合演习已司空见惯,组建战区常设联合指挥机构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点在阅兵中也得到了体现。此次阅兵总指挥为北京军区司令员房锋辉中将,阅兵指挥部负责指挥来自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参阅部队,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战区联合指挥机构,只不过不是在指挥作战行动。整个阅兵活动组织严密高效,表明我军已初具比较强的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受阅部队打破军种建制,按装备类型顺序受阅就体现了联合作战的特点。例如,空中受阅部队由空军航空兵为主力,加上海军航空兵的歼击轰炸机和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混合编组而成,是多军种混编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女兵方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另外,前面提到的机械化步兵突击力量也是由陆海空三军和武警部队混编而成,这种编组方式适应了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的新要求。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在未来可能的岛屿登陆作战中,我军可能编组地面作战集团、海上作战集团、空中作战集团、远程火力打击集团和后方防卫作战集团等。地面作战集团即可能包括海军和陆军两栖突击力量、陆军机械化部队和空降兵等多军种力量:空中作战集团可能要将空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编组在一起:后方防卫作战集团可能要由负责防御和防空作战的陆、空军部队,以及负责后方地域防卫作战的武警部队组成。但我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像美军战区联合司令部那样的常设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现有的联合指挥机构都带有临时性特征,距形成成熟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精确作战 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战场上发生的任何情况都有可能迅速传播到全世界。那种二战时期的“地毯式”轰炸会造成严重的附带损伤,在今天和将来的战场上已完全不能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精确打击作战方式。精确打击还可以大大减少弹药消耗量,由此带来作战费用的降低――精确制导弹药的价格虽然大大高于普通弹药,但消耗量极少,总的算下来作战效能更高、费用更低,并能减轻后勤压力。最能体现精确作战方式的装备,就是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了。此次阅兵中,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装备
大大增多,粗略算来占到了所有参阅装备型号的60%以上,诸如坦克、火炮等传统火力打击武器都可以发射精确制导弹药。精确作战除了精确打击外,还包含兵力的精确使用、后勤保障的精确化等内容。此次阅兵在兵力使用和后勤保障方面也做到了精确,例如,参阅部队均有3%的替补队员,装备也有替补装备准备应付意外情况。既做到了兵力、装备足够使用,又留有一定余地,达成了兵力使用的高效率。
后勤工作 后勤保障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有一句话叫做“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后勤的重要性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有真正的体会。英、阿马岛战争中,阿守军正是在补给线被切断,弹尽粮绝后才投降的。海湾战争中,伊军后勤补给被阻断,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一声令下撤退就撒腿狂奔,哪还有抵抗的心思,完全成了美军打击的“活靶子”。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向巴格达快速推进,后勤跟进不及,加上补给线被伊拉克小股武装不断袭扰,那支看起来“天下无敌”的美国军队在没有遇到强烈抵抗的情况下,居然像“抽筋”一样停下了脚步,甚至出现了美国大兵饿得受不了而向伊拉克难民讨饭吃的事情。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正是建立了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才取得了胜利。否则,即使我军再勇敢,火力再强,也只能退到鸭绿江边。
但是,长期以来我军后勤建设相对滞后。据有关资料,抗美援朝时期美军1个后勤兵保障1个战斗兵作战,而我志愿军1个后勤兵要保障6~10个战斗兵作战。笔者服役时曾在后勤单位工作,真正感觉到了那种“干后勤低人一等”的气氛。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钢铁洪流中出现后勤装备方队,无疑表明我军后勤建设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位置。展示的后勤装备全部自行化,功能涵盖了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适应了未来信息化战场快速运动、机动攻防的特点,为保持我军持续战斗力提供了条件。对此,中国台湾媒体在积极评价我后勤装备方队的同时,批评台军方只顾采购先进武器而忽视后勤工作。
陆军装备 我陆军参阅的99改和96A式主战坦克,已形成坦克部队装备高低搭配的局面。99改坦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火力强大,装有车载光电对抗装置,信息化程度很高,性能优良。但同时该坦克造价昂贵,我军坦克部队要想全部装备在军费上是无法承受的。因此,99改坦克只能装备若干重点建设集团军,而不可能普遍装备。相对低廉的96A式坦克就成为99改的一种补充,将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后者,在我军坦克部队中占据主力位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军坦克部队将主要以此两型坦克或其改进型为主要装备。此次受阅的两种步兵战车和两栖突击车,分别代表了陆军的重型履带式机械化部队、轻型轮式机械化部队和两栖机械化部队,分别对应不同的战场环境。重型机械化部队适合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具有更强的越野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但依托公路、铁路进行机动时速度较慢,难以进行空运机动;轻型机械化部队多装备轮式车辆(其也有建制内的坦克部队和履带式自行火炮部队),在我国公路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依托公路进行快速机动,进行铁路输送和空运也比较容易实现,但防护力和火力不及重型机械化部队;两栖机械化部队水上机动速度快,是进行登陆战的先锋部队。3种机械化部队各有侧重,应该得到共同发展,战时搭配使用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
我国陆军历来重视地面炮兵建设,此次阅兵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受阅的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07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在射程上相互衔接,构成我军新一代地面压制火炮系列。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身管长、射程远、自动化程度高,但重量较大,不太适合基层部队装备,可能将主要装备集团军炮兵旅作为军级支援火力。07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重量轻、战术机动能力高,将作为师(旅)团级炮兵装备使用。轮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和100毫米自行突击炮作为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直射(曲射)支援火力,其射程比较近,应该和轻型机械化部队中的履带式自行火炮配合使用。以上4种炮兵装备加上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构成了100公里以内衔接紧密的炮兵火力打击体系,使我陆军的火力突击能力更上一层楼。
在我军历史上,野战防空能力一直是最大的弱项。此次阅兵展出的4-25自行高炮和“红旗”一7B地空导弹,都是自行化野战防空武器,可以随陆军部队进行跟进掩护。但两者射程和射高都有限,需要与空军所属的中远程高空防空力量加以配合才能形成严密的防空火力网。这就对陆、空军联合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我陆军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空地一体,立体攻防作战。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部队。阅兵中陆航部队共有18架直-9WZ和18架直-9WA直升机参阅,它们构成了我陆军的空中侦察“触角”和“低空杀手”,为我军夺取“一树之高”的制空权奠定了基础。其中,直-9WZ作为陆军装备中工作高度最高的侦察平台,对提高我陆军侦察能力有重大意义。以上几个方面,必然对我陆军由区域防卫型陆军转变为全域机动型陆军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在当前,我国陆军的信息化程度还远比不上先进国家军队,火力打击能力尤其是精确打击火力还偏弱,侦察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亟待发展能力更强的新型号和增加种类、数量。在央视七套《军事科技》节目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直-9改是直-10出现前的预演。”我们有理由对陆航辉煌的明天充满期待。陆军整体建设必须得到加强(三军和二炮的发展应有重点,但不能因为有所侧重就忽视陆军建设),才能在短时间内进一步缩小乃至消除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好地担负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任务。
特种兵部队是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是在原陆军侦察兵的基础上转变职能而来的。今天,不仅在陆军,在我海、空军中也都已经有了特种部队的身影。特种兵已由传统的侦察、捕俘,发展为集特种侦察、破坏、特种袭击、引导打击和反恐能力等为一体的特种作战力量,将在未来战场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我军战斗序列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海军装备 海军是国庆阅兵中受阅装备最少的军种,只有地面车辆方队5个、空中梯队1个。尽管数量少,但也能从若干侧面反映出海军10年来的巨大进步。两型舰空导弹象征着海军长期梦寐以求的区域防空能力初步得到完善,这就为现阶段在没有航母提供的舰载航空兵支援的情况下,执行远洋中低强度军事任务提供了较严密的防空能力。这从我海军执行索马里海域护航反海盗任务的舰队战斗舰艇编成上可见一斑。首批护航编队由具备远程区域防空能力的052C型17i号驱逐舰和具备中程区域防空能力的052B型169号驱逐舰组成;第二批护航编队的051B型167号驱逐舰虽然只具备
点防御防空能力,但搭配了1艘具有较强中程区域防空能力的054A型护卫舰;第三批护航编队则由2艘054A型护卫舰编成。由此可见,是否具备区域防空能力已是海军能否执行远洋任务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前面提到的中国台湾退役海军中将在评论中认为,大陆海军海上打击力量已达到近海防御的边缘,甚至可以超越第一岛链。其观点主要指我海军具备的区域防空能力。在将来的发展中,可以依托“中华神盾”平台的远程区域防空能力构建海基反导力量,扩大我沿海地区防空反导的防御纵深。中程区域防空能力重心向打反舰导弹方向发展,以扩展我海军舰艇编队对抗反舰导弹的火力范围。而这些能力也是构建未来航母编队所不可缺少的。令人惊喜的是,054A型护卫舰作为一型成熟的防空能力强大的战斗舰艇,已开始批量装备海军各舰队。
海军参阅的反舰导弹是“鹰击”-83型舰舰导弹和“鹰击”-83K型空舰导弹。这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反舰导弹,广泛装备各种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海军新近大量装备的022级隐身导弹艇即使用“鹰击”-83型舰舰导弹,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A和歼-8F都可以使用“鹰击”-83K型空舰导弹。该弹改装后还可以成为潜射反舰导弹,装备新型常规和核潜艇。海军地面方队压阵的岸舰导弹,属于一个导弹系列中的岸基发射型号,舰载型号现已装备052C型驱逐舰,使我对舰打击范围扩展到300公里以上,大大增强了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岸舰型号使我海防更为巩固,如部署在福建沿海,即可有效封锁整个台湾海峡,对方舰只即使接近海峡入口都成为不可能。
海军航空兵的参阅飞机只有歼轰-7A。据报道,歼轰-7A可以使用包括“鹰击”-81K空舰导弹、“鹰击”-83K空舰导弹,最新型“鹰击”-91超音速空舰导弹、反辐射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在内的多种精确制导弹药,外挂吊舱包括全天候低空导航吊舱和前视红外/激光瞄准组合吊舱等,已由歼轰-7单纯的空舰导弹发射平台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攻击平台,大大提高了海航部队执行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登陆作战实际上是双方在登陆滩头集中兵力和火力的“速度竞赛”。05式系列两栖战车使陆战队突击上陆速度大大加快,抗风浪能力更强,更容易在集中战斗力的“竞赛”中获胜。车上装有完善的导航系统,可准确把握航向,不会出现偏离预定登陆点的情况。该车族还装备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能在航渡过程中准确攻击敌滩头工事和装甲目标,大大提高了攻击力。该车是目前世界上现役最先进的两栖战车,对于我海军陆战队(也包括陆军两栖机械化部队)的战术具有重大影响。美军目前主要的登陆作战方式为“超地平线登陆”,即登陆部队将换乘区设置在对方主要的岸防火力射程之外,完成换乘后使用新式登陆工具在垂直登陆的配合下高速冲击上陆。05式系列两栖战车的列装也使我军初步具备了类似美军“超地平线登陆”的作战能力。
空军装备 如果在阅兵装备中评选2个“明星”的话,相信90%以上的投票中必定有预警机。预警机被称为空战的“神经中枢”、“空中雷达站”和“空中指挥所”,拥有预警机将使空战效能提高60%甚至更多。今天,国产预警机终于公开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而且一下子就出现2个型号。“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都采用相控阵雷达技术,从技术水准上说无疑可以进入世界最先进预警机的行列。“空警”-2000的雷达和电子系统虽然全部为我国自行研制,但平台采用了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在我国大飞机还没有问世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而“空警”-200采用国产运-8飞机作为平台,成为全国产预警机。从性能上看,“空警”-2000要高于“空警”-200,但前者受机体数量的限制而且造价昂贵,后者就成为非常有效的补充。此次共有1架“空警”-2000和2架“空警”-200参加阅兵,另各有1架备份机,这说明两种预警机的装备数量都有了一定的规模。预警机的列装无疑是我空军战斗力提高的显著标志,整个空中受阅梯队以预警机为领队长机,表明了空军向信息化发展的坚强决心。
在空中梯队中,第三代战斗机的数量已占到战斗机总数的80%以上。参阅的歼-11和歼-10战斗机形成了空军战斗机的高低搭配,配合以部分二代改进型战斗机(更为先进的歼-8改进型――歼-8T已亮相建国60周年成就展,具有完善的对空、对地作战能力),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我空军战斗力的核心。在10月1日阅兵开始前的一次直播中,央视解说词介绍歼-10战斗机时用了一个修饰语:完全国产化的歼-10战斗机。从这句话来看,歼-10应该已经开始换装国产WS-10A发动机(即“太行”发动机),那么这也预示着歼-11战斗机也用上了国产发动机,长期困扰我国战机的“心脏病”已大大“缓解”。
歼-10战斗机相对于歼-11而言有些“腿短”,但在轰油-6加油机支援下也可进行远程作战。如前段时间,歼-10即由轰油-6保障远赴南中国海执行任务。加油机使得我空军战斗机打击范围空前扩大。轰-6H轰炸机使我空军拥有了中远程空地导弹发射平台,其参加阅兵时携带的“鹰击”63空地导弹是空舰导弹的改进型号,射程还不够远。下一步需要将陆基巡航导弹与轰-6进行结合,发展类似于美国B-52轰炸机加AGM-86C那样的空基巡航导弹发射平台,使巡航导弹的打击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对更远距离上潜在对手的军事基地形成精确打击威胁。此次空军展示的“红旗”-9和“红旗”-12防空导弹,对于阻止对方飞机侵入已有相当把握,如果配合以预警机和新式预警探测设备就具有一定的反隐身飞机能力,但反导能力仍是相对弱项。将来需要发展专用反导防空系统,提高我国对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
有军事专家指出,空降兵最大的弱点在于落地后机动能力太弱。我国空降兵装备的03式空降战车和轮式伞兵战斗车,已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空降战车对于空降兵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增加了几门机关炮、几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和一定的装甲防护力。笔者认为,最大的意义在于使我空降兵具备了机动反装甲能力。空降兵不再困守一地等敌装甲部队来攻击,而是可对敌装甲部队主动发起机动攻击(当然是快打快撤或前出伏击,而不是正面对抗),这对于主要以轻武器为主的空降兵不啻于一场革命。但03式空降战车是为运-8运输机量身定做的,重量过轻,火力和装甲防护力都较弱,比俄军同类装备还有相当差距。而且03式不能人车同投,战车乘员和战车空投时必须分开,使落地后形成战斗力的过程拉长。将来需要发展具有更强战斗力的人车一体空投技术,性能指标最好能达到俄军BMD-4空降战车的水准。在战术运用上,更多采用机降方式,部队可以成建制集中降落,而且人员和武器装
备同时运抵战斗位置,形成战斗力比伞降更迅速。空军以10架直-8直升机参加阅兵,机体上标有“空降兵”字样,表明我空降兵部队已改变以往只具有伞降作战能力的局面,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机降作战能力。
战略力量 第二炮兵以空前的阵容参与了此次阅兵,尤其是展示了二炮序列中新出现的巡航导弹部队。如果说预警机是阅兵中第一个“大明星”的话,那么第二个“明星”名额非巡航导弹莫属。巡航导弹使我军首次拥有了远程高精度打击手段,其命中精度远非弹道导弹可比。从“建国60周年成就展”中关于巡航导弹的视频来看,该导弹准确命中了一座大楼的正中央,可见其命中精度之高。可以说,今天潜在对手那些难以被弹道导弹命中的点状目标,在我军巡航导弹面前已无所遁形。巡航导弹的精彩亮相,说明我军已经建立起了与巡航导弹有关的各种相关保障力量,包括高精度太空侦察手段、对巡航导弹攻击航路的数字化处理手段等,巡航导弹本身也解决了包括高性能弹载计算机及传感器等在内的复杂技术问题。巡航导弹具有地形跟踪飞行能力,难以探测,是公认的最难防御的导弹。我军巡航导弹的出现,使得潜在对手的防空反导更为复杂化,将同时面对弹道导弹高弹道攻击和巡航导弹低弹道攻击的共同威胁,极易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防空反导系统建设的压力剧增。潜在对手将被迫增加低空探测手段,从而增加资金投入造成军费开支压力,其预警机也将被迫增加探测低空:快速、小雷达截面积目标的任务,从而增加其部署和工作的复杂程度,降低其工作效能。我巡航导弹目前只展出了陆基发射型号,应开发相应的潜射型号(配备攻击核潜艇)、空射型号(配备轰炸机)和舰载型号(配备驱逐舰),形成系列化远程高精度打击能力。
此次阅兵中二炮各弹道导弹方队的数量都大大增加,表明10年中我军弹道导弹部队的部署数量有了较大增长,攻击能力和威慑力也得到巨大提高。其中,“东风”-31甲洲际核导弹已成为继俄罗斯“白杨”之后的又一种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抗侦察定位能力和生存能力大大增强。“东风”-21丙射程进一步增加,在此基础上很可能出现世界上第一种反航母弹道导弹。据报道,此次参阅的弹道导弹命中精度与10年前相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今天,我二炮部队已形成洲际、中远程、近程核常精确打击手段与中程(相对于洲际导弹而言)高精度打击手段相结合的体制,必将形成更高效、有力的战略威慑能力,有效遏止强敌对我内部事务的干涉。
纵观整个国庆60周年阅兵,除了少数空白点(如航母、大型飞机、远程空射巡航导弹等)外,我军多数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很小。当然,由于经济实力限制,先进装备所占比例还很小。1999年-2009年的十年间,我军现代化建设又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坚信在下一个十年中,我军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就,为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从国庆阅兵看改革开放60年的发展道路(形势与政策作业)
从国庆阅兵看改革开放60年的发展道路
一条六十年的漫漫长路,中国从过去的满目疮痍变成了如今的繁荣富强,经历无数风雨,熬过多少苦痛,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迈向伟大的复兴。
在中国六十周年的华诞上,我们迎来了第十四次国庆阅兵。这次阅兵展示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展示的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近90%是首次参阅。如三代战机,上次受阅的是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这次是我们自主生产的歼-10和歼-11。这次参阅飞机有12种15型,150余架,涵盖空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现役主战机型。参阅地面装备500余台。在这次阅兵中,最为吸引眼球的是,战略核导弹方队、陆基巡航导弹方队、预警机梯队、99式坦克方队和中国首批女战斗机飞行员驾驶国产战斗机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充分体现了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体现了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趋势和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方向,体现了我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阅兵式上,胡主席身穿深灰色的中山装,折射出新中国“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发展理念,折射出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形象。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元首在阅兵式上一直采用平民装,一直演绎着穿中山装参加阅兵仪式,我国政府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思想但不守旧,在改革开放中兼容西方有用的文明,中国人的脚步正在追随着世界的文明与发展前进。我们开放的中国能吸收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中的精华,倡导“学习借鉴,批判吸收;古为今用,他为我用”,体现了一个真正讲文明,追求世界和谐发展的民族和国家。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的亲民形象在国际上焕然一新。
在长达3个小时的阅兵中,我们真正地感到了祖国国防的强大,同时也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深深地感到,从1949年到2009年,一条六十年的长路,一头连着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是一个自信的中国,是一个发展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从世界舞台边缘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中,一连串的数据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6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翻番,贫困发生率降至1.6%,文盲率降至6.6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今天的中国,与60年前相比,一天创造的财富相当于当时一年的总量,国家的财政收入是那时的1000倍;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穷国弱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上升到了6.4%,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2007年就超过了美国。2008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逆势强劲增长,总量突破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也从1952年的1.3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1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世人的想象!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令世界惊叹!。
工业发展
工业是现代化的脊梁,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新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问题,而且还使我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在落后工业大国基础上,用6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至300年的工业化历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6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国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的形象,并且随着“中国制造”遍及世界各地,我国已经建立起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工业和通信业体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完成工业增加值10.736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3倍,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更是增长了上百倍。人们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今,我们不仅能造汽车,而且高端的火箭技术已经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服务。“中国制造”,更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工业产品的产量位次大幅前移,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截至2008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
农业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中国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状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问题、农业生产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全世界挨饿。曾几何时,西方人对中国粮食生产能否自给忧心忡忡。但今天的事实证明:中国人结束了食不果腹的饥困生活,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中国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2007年已增至4140元,比1978年翻了5番,中国粮食的总产量2008年达到了5.25亿吨,而1949年时仅为1.13亿吨。
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7倍,达到52871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全年棉花产量750万吨,油料产量2950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7269万吨,水产品产量4895万吨;全年木材产量7894万立方米。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08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6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7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1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3万公顷;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08年的58472万公顷,农机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82190万千瓦。总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人民群众。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到1978年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还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开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发展,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初,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向了对外开放之路,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对外贸易大国。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407亿美元。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39亿美元,2008年为19460美元。
财政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时,这个刚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以及连年战乱中走出的国家,用一穷二白、国力空虚来形容毫不为过。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经济连上台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综合国力由弱到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力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国家的财力上。1950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区区62亿元,到2008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近60年增长了约 1000倍!从62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用了整整28年的时间;从1000亿元增长到1万亿元,则用了21年的时间;而从1万亿元到突破6万亿元,却只用了9年的时间。令人振奋的数字,印证了我国经济逐步发展壮大、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
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使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本次阅兵式,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军事现代化的最新成果,赋予1949年毛泽东所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全新的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60年算是短暂,但伟大成就的效应及影响却是长期的。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闪耀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