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以“遵规守纪、文明诚信”为主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建设,使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出处。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主要内容: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做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中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具备科学健康生活的基本素养。
四、实施办法:
(一)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做好学生表率作用。
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还应从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养成教育。教师更应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仪表端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二)加强督促,强化检查。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要认真总结以往贯彻《守则》和《规范》的经验和问题,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规范升旗仪式。
要求规范升旗仪式的程序,做到集队快、静、齐,进退场有序,队列整齐,态度认真,动作规范。全体老师、同学在升国旗过程中应肃立、行注目礼,注意聆听国旗下讲话,并始终保持肃静。学校要把升旗仪式纳入班级综合测评比中,并予以评比公布。
(四)强化课间操管理。
课间操活动要求:集合站队快静齐、不与同伴来嬉戏、压准节拍来健体、动作优美有朝气。
(五)开展校园规范教育
让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校风正,校纪严,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卫生”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五个一”、“五个无”,要求学生“当好保员”。
“五个一”即:一件公物不损、一样文具不毁、一个脏物不扔、一句谎话不说、一次打骂不沾。
“五个无”即: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墙上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当好保洁员”即:热爱劳动值日好、果皮脏物不乱抛、看见纸屑勤弯腰、相互提醒要做到。
(六)开展校园语言教育
校园语言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学习知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因此,在校园内必须尽量使用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说好普通话:坚持使用普通话,文明用语嘴边挂,告别脏话和谎话,人人浇开文明花。
(七)加强宣传,常抓不懈。
以本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对我校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常抓不懈,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同时要加强宣传,及时总结经验,构建活动载体,注重养成训练,着力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八)成立校风校纪督察小组。
抽调非毕业班副班长、支部副书记组建校风校纪督察小组,每天督促检查师生的言行。
一、在当天行政值日领导的管理下,督促检查并批评纠正学生违反校规、影响校风的行为。
二、工作岗位:早读前20分钟、下午上课前20分钟在学校大门内侧列队巡查,其他课间时间由组长牵头召集在学校保卫科门前集合后在校园内巡视,一天不少于两次。
三、下列违规违纪情形予以批评、纠正并作记录:1.骑自行车进校园的;2.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的;3.乱停乱放自行车的;4.辱骂抽烟酗酒的;5.衣鞋穿戴不整进校园的;6.采摘践踏花草树木的;7.粗话脏话不文明的;8.迟到旷课不守纪律的等。
四、填写当天校风校纪记录表。
五、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包干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拖)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6、不在校园内用早餐,严禁买零食进校园(饮用水除外)。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午餐活动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先后顺序,不插队,不推碰,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做操时动作要准确,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横过公路或在公路上行走,要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不拦车、爬车。
2、没老师或亲人的带领,不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3、不进入工地范围。
4、不玩火,未经允许,不准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做在楼上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7、未经家长同意,不能私自外出、外宿。
8、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9、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六、实施方案:
(一)第一阶段:9月11日—9月30日,部署安排,宣传动员,形成共识。
1、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2、各班制订活动方案。
3、各班出一期常行为规范教育专刊专栏。
(二)第二阶段:10月8日—11月30日,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落实教育。
1、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对照检查。
2、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每年级组推荐4名学生参加全校《守则》、《规范》知识竞赛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以学校征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为读本,要求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自拟题目,题目不能太大,突出《守则》、《规范》这个主题,高中生不少于800字,初中生不少于600字。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用统一的作文纸书写,所写作品一律报校团委。每班在所报的作品中推荐2—3篇参加全校评比,获奖的作品出一期宣传橱窗,并在广播站适时播读。
4.开展学习《守则》、《规范》演讲比赛活动,征文比赛获奖的班级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本班获奖征文为演讲稿,参加全校“做文明学生,树文明校风”主题演讲会。
(三)第三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检查评比、总结提高,表彰先进。
1、评选各类获奖学生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2、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效显著的班级、班主任进行加分奖励。
3、宣传文明学生和先进班级的事迹,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后进。
第二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专心于未来。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青少年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课题的界定
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物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 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寿县迎河中学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鉴于目前在校阶段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庭监管不力,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优化,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农村青少年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四、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方面,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实践方面美国更加注重“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我国心理学界有一些学者关注儿童教育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而“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前三者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近期不少专家从行为习惯入手研究青少年德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由中国科学院的王极盛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的,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等。实践方面,北京怀柔区、大兴区开展了文明礼仪调查研究、家校合作培养中学生良好习惯研究,山东潍坊市探索了网络对于中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研究等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的来看,在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青少年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中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3(1)创新方面。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密切结合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办学实际,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青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
五、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6万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既有班主任工作理论著作,又有新颖生动的光盘资料,还有时效性较强的《班主任之友》、《安徽青年报》、《辅导员》等报刊刊物杂志,使课题研究的展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12位教师中有五位中学高级教师,4位参加相关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年轻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研后劲足。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六、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1.本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聂世珠(寿县迎河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孙长高(寿县迎河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课题组组长:刘 俊 迎河中学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曾今担任两个市级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副组长:余绍东 寿县迎河中学团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参研教师:刘振龙、王才安、孙贤刚,负责会议内容记录整理,活动宣传,各年级活动的组织协调。
参研教师:李克群、朱丽、权良占、周德山,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实施,并做好材料的积累、分析、总结等。
七、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2011年8月——2012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一年半年。
(一)、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7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阶段成果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
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2012年12月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和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班主任论文汇编、班队会等活动案例汇编及光盘、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第三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杜热乡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同学不讲卫生、不知礼让、不敬长辈、不爱劳动、不懂节约,原因何在呢?我们知道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加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必须打好的基础。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反复抓,抓反复,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最终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教育活动内容
1、通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开展校内外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逐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2、通过加强卫生、校规、班容班貌等常规管理和行为的训练,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等良好的习惯。
3、在学习、生活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树立长大为家乡、为祖国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二、活动的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
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2、系统性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3、活动性原则。
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以班级为单位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循序渐进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有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四、教育活动的主要措施。
1、在学校德育办的领导下。由分管校长负责,团支部、少先队负责人积极参与,集思广益,有目的分阶段对学生实施教育,部署每月主题教育内容及每周常规教育重点。
2、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所有科任老师参加教育活动,形成合力,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上的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协同教育。
3、由团支部、少先队辅导员,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每项进行每日检查,以班为单位进行打分,在校园时的显要位置公布。
4、进行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
杜热乡中学
2009年9月1日
第四篇: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以“遵规守纪、文明诚信”为主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建设,使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组长:那治海
副组长:姜兆福
成员:政教干事 各班主任
三、主要内容:
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做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中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具备科学健康生活的基本素养。
四、实施办法:
(一)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做好学生表率作用。
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还应从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养成教育。教师更应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仪表端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二)加强督促,强化检查。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要认真总结以往贯彻《守则》和《规范》的经验和问题,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规范升旗仪式。
要求规范升旗仪式的程序,做到集队快、静、齐,进退场有序,队列整齐,态度认真,动作规范。全体老师、同学在升国旗过程中应肃立、行注目礼,注意聆听国旗下讲话,并始终保持肃静。学校要把升旗仪式纳入班级综合测评比中,并予以评比公布
(四)强化课间操管理。
课间操活动要求:集合站队快静齐、不与同伴来嬉戏、压准节拍来健体、动作优美有朝气。
(五)开展校园规范教育
让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校风正,校纪严,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卫生”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五个一”、“五个无”,要求学生“当好保员”。
“五个一”即:一件公物不损、一样文具不毁、一个脏物不扔、一句谎话不说、一次打骂不沾。
“五个无”即: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墙上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当好保洁员”即:热爱劳动值日好、果皮脏物不乱抛、看见纸屑勤弯腰、相互提醒要做到。
(六)开展校园语言教育
校园语言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学习知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因此,在校园内必须尽量使用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说好普通话:坚持使用普通话,文明用语嘴边挂,告别脏话和谎话,人人浇开文明花。
(七)加强宣传,常抓不懈。
以本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对我校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常抓不懈,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同时要加强宣传,及时总结经验,构建活动载体,注重养成训练,着力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八)成立校风校纪督察小组。
抽调非毕业班副班长、支部副书记组建校风校纪督察小组,每天督促检查师生的言行。
一、在当天行政值日领导的管理下,督促检查并批评纠正学生违反校规、影响校风的行为。
二、工作岗位:早读前20分钟、下午上课前20分钟在学校大门内侧列队巡查,其他课间时间由组长牵头召集在学校保卫科门前集合后在校园内巡视,一天不少于两次。
三、下列违规违纪情形予以批评、纠正并作记录:1.骑自行车进校园的;2.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的;3.乱停乱放自行车的;4.辱骂抽烟酗酒的;5.衣鞋穿戴不整进校园的;6.采摘践踏花草树木的;7.粗话脏话不文明的;8.迟到旷课不守纪律的等。
四、填写当天校风校纪记录表。
五、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包干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拖)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6、不在校园内用早餐,严禁买零食进校园(饮用水除外)。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午餐活动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先后顺序,不插队,不推碰,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做操时动作要准确,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横过公路或在公路上行走,要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不拦车、爬车。
2、没老师或亲人的带领,不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3、不进入工地范围。
4、不玩火,未经允许,不准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做在楼上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7、未经家长同意,不能私自外出、外宿。
8、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9、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六、实施方案:
(一)第一阶段:部署安排,宣传动员,形成共识。
1、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2、各班制订活动方案。
3、各班出一期常行为规范教育专刊专栏。
(二)第二阶段: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落实教育。
1、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宝清县中学生行为规范细则》。
2、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每年级推荐5名学生参加全校《守则》、《规范》知识竞赛
(三)第三阶段:检查评比、总结提高,表彰先进。
1、评选各类获奖学生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2、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效显著的班级、班主任进行加分奖励。
3、宣传文明学生和先进班级的事迹,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后进。
凉水学校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凉水学校
第五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把《中学生守
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决定在全校全面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科学发展观、育人观,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目标,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
抓德行、重内涵。重点让学生感受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使之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政教主任)
成员:所有中层干部、班主任
四、实施步骤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阶段:(2011年8月底—9月上旬)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学校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方案要具针对性,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同时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易操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12月)
学校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能做到“好习惯伴我行”,增强学规范、讲规范、执行规范的积极性。本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务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宣传教育(2011年9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班团队会、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能熟知并理解《守则》、《规范》的具体内容。
2、践行活动(2011年10月----11月)。
(1)自查自纠,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守则》、《规范》,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评价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分阶段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2)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发展。学校要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在行为规范评比栏上公布。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黑板
报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4)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
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5)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好
家长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3、表彰总结(12月)
学班认真分析总结,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推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将此项工作作为德育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对“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事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月以后)
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要进一步发扬成绩,继续深化养成教育,提升层次,形成办学特色。同时要正视现实、寻找差距,增添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养成教育。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学生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建立网络,确保养成教育工作组织有力;要充分发挥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的作用,成立文明“稽查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力军作用,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不能做;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楷模。
(二)细化行为规范,循序渐进推进
要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本着“小、细、实、严”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养成教育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和实践。在教育内容安排上要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保持教育的连续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做到教育内容规范化。
(三)加强检查考核,注重阶段总结
学校将对各班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情
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内容主要包括专题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日常表现等,督查方式为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学生和家长,各班学生的日常表现等。学校校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在工作中要加大力度,注重实效,不搞应付,将教育工作和督促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全方位的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推广典型经验打好基础,促进工作再上台阶。
初级中学
二○一一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