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

时间:2019-05-13 06:3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

第一篇: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

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

一、案例回顾近日,客户高某与配偶共同向该行申请50万元个人家居消费贷款,用于装修其名下住房并购置家具电器。该客户提交各项资料齐全,工作收入稳定,资质良好。但在与客户面谈期间,除高某夫妻二人外,另有一人吴某也出现在签约现场,且对于该笔贷款的放款时间、支付方式等极度关注。

该行客户经理与客户进一步交谈后,发现高某与其配偶对装修的情况并不上心,且没有什么规划,只是一味的关心我行贷款何时放款、能否将贷款资金打入个人账户等,该情况引起客户经理的警觉,同时客户经理在吴某的随身携带的资料里面发现有高某配偶的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据经验,申请人此笔贷款的实际使用情况很可能与吴某有直接关系。就此,客户经理找机会再次详细询问了申请人贷款用途,并针对用途发散其它相关问题,见此情况申请人最终承认申请贷款并非装修而是用于支付购置吴某名下一套房产的首付款。

二、案例分析与启示

本案中,该行拒绝贷款申请的理由如下:第一,贷款用途虚假。申请人消费50万元用于装修的用途不实,申请人故意掩盖真实贷款用途;第二,申请人还款能力不足。就申请人现情况显示,其收入足够偿还贷款本息,但如若申请人再申请一笔个人住房贷款,负债会大幅度增加,还款能力存在潜在不足风险。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客户经理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论证,发现客户潜在风险。由此得到以下启示。

(一)严格我行贷前双人面签制度,加大贷前调查力度。当前,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及房地产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银监会对贷款资金流向的控制愈加严格,严峻的形势更加大了个人信贷的市场风险,因此对个贷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经理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关应认真细致的审核客户的每份资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与客户的接触,直接获取有用信息。面签时仔细核对客户提供的资料判断申请人真实贷款用途,确保我行贷款资金用途符合相关规定。例如本案例中,尽管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显示其现有还款能力没有问题,贷款用途也较合理,但客户经理并没有忽视面签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细节并由此出发顺藤摸瓜,发现了客户为套取银行信贷资金提供虚假贷款用途,正是由于该行信贷从业人员严格双人见客谈话制度,客户经理在资料审核时进行仔细分析识别,才成功堵截了此虚假贷款案件。

(二)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全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每笔贷款均有不同特点,其风险点也千变万化。客户经理一定要从态度认识上着手,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将责任心落实到位,提高风险控制意识,总结经验教训,高度重视每一笔贷款,抓紧风险防范,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追寻疑点背后的成因,坚决拒绝存在风险的贷款申请。从本案中可以看出,如果客户经理没有风险防范的意识,仅凭客户提供的资料和情况便判断用途真实,听取客户一面之词,从而放松警觉,没有在对资料进行仔细分析识别,没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案正是客户经理通过与客户深入的交谈,发现其中存在疑点,客户对装修情况解释的言语中也存在漏洞,从而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全面分析申请人实际状况,确保还款能力足额性。调查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申请人实际情况,确保申请人具备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能力,保证我行信贷资金安全。以此案例为例,申请人在我行申请时还款能力充足,收入还贷比符合我行相关规定要求。但资料显示,申请人存在短时间内负债激增的情况,偿债能力存在潜在不足的风险。

第二篇: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

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

一、案例回顾

近日,客户高某与配偶共同向该行申请50万元个人家居消费贷款,用于装修其名下住房并购置家具电器。该客户提交各项资料齐全,工作收入稳定,资质良好。但在与客户面谈期间,除高某夫妻二人外,另有一人吴某也出现在签约现场,且对于该笔贷款的放款时间、支付方式等极度关注。

该行客户经理与客户进一步交谈后,发现高某与其配偶对装修的情况并不上心,且没有什么规划,只是一味的关心我行贷款何时放款、能否将贷款资金打入个人账户等,该情况引起客户经理的警觉,同时客户经理在吴某的随身携带的资料里面发现有高某配偶的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据经验,申请人此笔贷款的实际使用情况很可能与吴某有直接关系。就此,客户经理找机会再次详细询问了申请人贷款用途,并针对用途发散其它相关问题,见此情况申请人最终承认申请贷款并非装修而是用于支付购置吴某名下一套房产的首付款。

二、案例分析与启示

本案中,该行拒绝贷款申请的理由如下:第一,贷款用途虚假。申请人消费50万元用于装修的用途不实,申请人故意掩盖真实贷款用途;第二,申请人还款能力不足。就申请人现情况显示,其收入足够偿还贷款本息,但如若申请人再申请一笔个人住房贷款,负债会大幅度增加,还款能力存在潜在不足风险。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客户经理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论证,发现客户潜在风险。由此得到以下启示。

(一)严格我行贷前双人面签制度,加大贷前调查力度。当前,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及房地产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银监会对贷款资金流向的控制愈加严格,严峻的形势更加大了个人信贷的市场风险,因此对个贷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经理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关应认真细致的审核客户的每份资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与客户的接触,直接获取有用信息。面签时仔细核对客户提供的资料判断申请人真实贷款用途,确保我行贷款资金用途符合相关规定。例如本案例中,尽管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显示其现有还款能力没有问题,贷款用途也较合理,但客户经理并没有忽视面签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细节并由此出发顺藤摸瓜,发现了客户为套取银行信贷资金提供虚假贷款用途,正是由于该行信贷从业人员严格双人见客谈话制度,客户经理在资料审核时进行仔细分析识别,才成功堵截了此虚假贷款案件。

(二)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全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每笔贷款均有不同特点,其风险点也千变万化。客户经理一定要从态度认识上着手,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将责任心落实到位,提高风险控制意识,总结经验教训,高度重视每一笔贷款,抓紧风险防范,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追寻疑点背后的成因,坚决拒绝存在风险的贷款申请。从本案中可以看出,如果客户经理没有风险防范的意识,仅凭客户提供的资料和情况便判断用途真实,听取客户一面之词,从而放松警觉,没有在对资料进行仔细分析识别,没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案正是客户经理通过与客户深入的交谈,发现其中存在疑点,客户对装修情况解释的言语中也存在漏洞,从而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全面分析申请人实际状况,确保还款能力足额性。调查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申请人实际情况,确保申请人具备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能力,保证我行信贷资金安全。以此案例为例,申请人在我行申请时还款能力充足,收入还贷比符合我行相关规定要求。但资料显示,申请人存在短时间内负债激增的情况,偿债能力存在潜在不足的风险。

(四)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注重经验积累工作。个人信贷客户经理即调查人应当在工作中牢固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支行应加大对客户经理的尽职培训,重点对象为一线客户经理。由于部分客户经理从事个贷业务时间较短,信贷经验略为欠缺,对于潜在的业务风险防患于未然是每个客户经理的必备技能也是终身必修课之一,只有当所有客户经理都具备了较强的风险意识、明了贷款的每一个潜在风险点后,才能更为有效地防范风险。本案中客户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积累贷款风险防范要点,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做到不被申请人提供的表面资料所迷惑,认真分析资料中的逻辑关系,确保贷款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将风险概率控制到最低。

第三篇:成功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客户利益的案例

成功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客户利益的案例

一、案例回顾

支行网点走进一位神色匆匆的客户,大堂经理迎上前去,在经过与客户的交谈中得知:客户之前接到自称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电话,告诉其一笔自己的退休养老保险要给他,让客户到了银行再通过电话联系社保工作人员。网点大堂经理立马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起电讯诈骗,立即提示客户加以防范并将近阶段发生的各类案件的各种手段向客户加以说明。但此时客户却对大堂人员的提示不置可否,他拿出对方发给自己的手机短信,表示其对自己的工作经历等情况都很清楚,而且的确自己有一笔社保养老金要领取,觉得很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此信以为真,不理会网点人员的劝告。

为了谨慎处理,大堂经理提示客户此类诈骗案件就是让其往对方账户里汇钱,并与客户达成共识:先由客户打电话给对方,如遇到对方要求其汇款入某账号时,就以不会操作为由交大堂人员处理,果然在交谈了几句之后,对方便提示客户前去汇款,网点大堂遂拿过手机,与对方核对起来,没过多久对方所谓的社保中心人员就露出了破绽,主动挂掉了电话。客户最后终于明白真相,对工作人员的谨慎态度和责任心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表示等自己他行的资金到位之后就来该行办理业务。

二、案例分析

汇款诈骗案件尤其是电讯诈骗近来越发泛滥,各种法院传票、社保账户、账户欠费、安全账户、医疗事故等名头都成为了骗子惯用手法,其中又多以中老年人上当的概率最多,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加强日常的网点的巡视工作,凡事多询问一句,保障客户的财产不受损失。若不能及时制止此类风险,虽不会直接给银行资金损失,但会形成社会不安因素,违背银行品牌服务形象。

三、案例启示

(一)主动询问,善于识别。网点大堂服务人员作为防范风险案件第一道防线,有必要加强主动服务,养成多问一句的习惯,对客户业务办理多留心,涉及转账汇款业务,多问一句汇款意图,关心客户的同时有效遏制案件发生。

(二)加强宣传,防微杜渐。落实网点内各种防诈骗宣传资料摆放,做好网点内特别是自助机具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广大客户防范警觉,利用网点内宣传小手册为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必要防范小知识,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网点环境。

(三)加强防范,拓展资源。通过此次防范成功,客户遂表示将其资金回笼后来该行网点办理业务,在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又为网点业务增添助力。随着现代商业形势发展,不能仅停留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商,必须加强对客户资金安全保护,拓展客户资源,以此带动网点业务营销开展。

第四篇:成功防范汽车退税诈骗赢得客户信赖的案例

成功防范汽车退税诈骗赢得客户信赖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一天,网点来了一对年轻男女,大堂经理上前询问客户办理什么业务,这对年轻人没有回答而是径直来到了营业厅内的ATM前。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助设备都很熟悉又大都不爱讲话,所以大堂经理没有过多的询问,在旁边继续分流疏导客户,同时留意着自助服务区。这对年轻人在ATM机前一边操作一边打着电话,什么帐户余额呀、什么税务识别码等,他们的通话引起了大堂经理的警觉,她马上上前询问并示意客户不要继续操作。客户终止操作退出卡后,经过询问得知,这对年轻人刚刚买完汽车不久,今天接到税务局的电话,说他们购置的汽车按规定可以退税1800元,让其持银行卡到ATM上做个确认,然后税务局把退税款划到他们的卡上。大堂经理觉得这里有问题,就叫来了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热心的拨打了其在税务局上班的朋友电话,向朋友咨询汽车退税的相关问题,其朋友听完叙述后肯定的回答这是一起典型的退税诈骗。

二、案例分析

(一)汽车退税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退还车辆购置税进行的诈骗。他们假冒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人们对国家税务政策不甚了解的情况,通过电话遥控方式,让受害者持银行卡到自助设备上,按他们设计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等车主按确认键后,快速提走车主卡里的现金,等车主醒悟后已来不及了。

(二)这次成功的防范拦截,体现出该行员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度的防范意识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彰显出工商银行是最值得信赖的银行。

三、案例启示

(一)目前外部欺诈花样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这就要求要银行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大对客户的宣传教育,普及防范知识,利用各种手段向广大客户揭示电信欺诈、ATM欺诈、网银欺诈等常见犯罪手法,提示防范要领,帮助客户增强辨假防骗能力,让客户避免上当受骗。

(二)服务是立行之本,服务是兴行之源。银行业间的竞争,就是优质服务的竞争。优质服务体现在细微之处,融汇在点滴之中,谁的服务好,客户就会到谁那去。只要能真正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做到用真诚感动客户,用热情吸引客户,就会用服务赢得客户。

下载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功识别客户虚假用途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