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G20杭州峰会练习
专题五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交会对接、G20杭州峰会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金属、化学、电力领域里,导致新产品的出现。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改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反过来又增加了产量。同时增加产量的要求又迫使人们进行重大改组以使更自由地提供资本、确保更有效率的劳动力。
——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烟囱多于教堂”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技术应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的具体影响。
(3)根材料三中“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说明了什么?“经济上的隔离消失”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他们掠夺的中心。材料三
“多利”羊 网络长椅 太空中的宇航员(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该场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列举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两项成果。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根据材料一“统一的人类历史”开始于哪一个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并说明其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综上所述,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
1.(1)理解:生产力高度发展(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由乡村转入城市);环境污染带来负面影响。
(2)影响:促进了新产品的出现;提高了产量;垄断组织的形成。(3)说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1)蒸汽时代。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史实:列强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领域:生物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航天技术。成果: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系列、籼型杂交水稻等。
3.(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原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全球扩张,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使得亚非拉等地区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3)积极: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4)占据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努力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中国将稳步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2015级物联网工程一班
王冰玉
北京时间19日凌晨3点多,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模拟未来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方式,即载人飞船利用自身机动能力去主动追踪空间站。这次交会对接的成功为我国未来建设自己的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航天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凌晨1点36分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交会对接。2012 年6月18日14点14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应用性飞行任务。三年内三次飞行任务,中国共在轨完成了8次交会、6次对接,覆盖了自动和手动、前向和后向、阳照区和阴影区等多种交会对接模式,系统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
在中国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系统地掌握了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的苏联看到美国已经在载人航天上取得了第一,于是改变发展思路,下大力气开展空间站领域的研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国家,即礼炮1号。或许是由于礼炮1号的发射,继承前苏联大部分资源的俄罗斯成为了目前世界上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次数最多的国家。从1971年4月6日成功发射礼炮1号空间站开始,到在轨运行达15年之久的和平号空间站,历时23年,期间共发射三代空间站。进行了近百次的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率超过90%,约有8次失败,且主要发生在初期。
美国在载人航天计划中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交会对接技术。早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为了发展和验证交会对接中的关键技术,美国研制并发射了双子星座号系列飞船。并且在1965年12月15日,美国“双子星座6”号和“双子星座7”号飞船在航天员的参与下,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参与的太空对接交会。在随后的1995-1998年间,美国后续发射的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了与和平号空间站的9次交会对接任务。
与美苏两国相比,中国的交会对接技术起步较晚,技术积累也比较薄弱,但是凭借清晰的发展规划和艰苦的努力,仅通过几次发射就实现了从载人航天到空间实验室对接的高速发展。就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的:“未来,随着空间实验室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国自己的大规模空间站建设也将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的时期。”
这次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的成功也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意义有一下几个方面:
1、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景海鹏和陈冬将在轨飞行30天
此次神舟十一号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据介绍,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
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2、实现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打基础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另一大核心任务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据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这次的神舟十一号任务是我国神舟飞船的第二次应用飞行,这也是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国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从实现航天员的天地往返,到发射空间实验室,下一次的任务就是建造空间站。神舟十一号任务是神舟飞船在建造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也是我们最后一次验证相关技术的机会。
3、“黑科技”很多,将这样影响你我生活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在与神舟十一号进行对接后,将开展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等多项试验。
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他们将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同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装载了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等新一代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和地球科学研究仪器,这些载荷的应用,将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和大气成分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水平。
4、神舟十一号之后,中国明年将进入“空间站时间”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被业内认为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走”关键一环。接下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访问天宫二号,为其补加推进剂并验证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技术。只要明年空间实验室任务一完成,我国就进入了空间站建设阶段,真正进入“空间站时间”。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透露,2018年前后,我国计划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前后发射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以一国之力独自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国家,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可达一年以上。
第三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成功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成功(王娟 摄)在一场太空万里大追踪后,两天前发射升空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已在轨飞行一个多月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10月19日凌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今天早上,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搭乘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升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上的对接机构,是我国航天器上最复杂的机电液一体化机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19日凌晨,经过多次变轨,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寻找到天宫二号,并在自主导引控制下来到距离天宫二号5公里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完成交会对接,科研人员专门设置了4个停泊点——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
4次停泊后,“神十一”离“天宫”越来越近。捕获,缓冲,拉近,锁紧,中国太空罗曼史暂停3年之后,再次上演“太空之吻”这浪漫一幕——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随后,两个航天器连接形成组合体飞行。
第四篇:2018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系列 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视纪录片《工业革命的兴起》以丰富的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二百多年前生产领域那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
A.机械制造业
C.交通运输业
B.采矿冶炼业
D.棉纺织业
2.1819年8月25日,英国著名发明家瓦特逝世,享年83岁。下图是英国曼彻斯特中心的瓦特塑像。如果你到这里参观,导游会向你介绍他的成就是
A.发明 “珍妮机”
C.发明汽船
B.改良蒸汽机
D.发明火车机车
3.工业革命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的是 A.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日本
B.德国和美国 D.英国和德国 5.历史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下面图片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汽车
B.火车
C.飞机
D.电灯
6.小明同学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素材制作了一份手抄报,想要为这份手抄报取一个标题。下列所拟标题中不恰当的是 A.科技改变生活
B.科技点亮世界 D.科技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C.科技让人类插上翅膀
7.下列是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B.水力—电力—蒸汽 D.电力—水力—蒸汽
8.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中,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是
A
B
C
D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家的利润大幅度增长,就业率升高,失业率降低,物价上涨的速度变慢,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当的改善。这说明了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B.科技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 D.科技的发展已成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源泉
10.“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是 A.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 B.“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长期窃取中国网络信息 C.克隆技术的发展带来伦理问题
D.土耳其战机击落俄罗斯战机,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1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这表现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们乘坐汽车出门旅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大机器开始取代手工生产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D.科技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军备竞赛等问题
12.从下列示意图可以看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科技革命的发展 D.殖民扩张的加剧 C.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13.小明在整理“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的课堂笔记时,搜集了下列一组关键词:“冷战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那么小明整理的应是经济全球化的 A.原因 C.影响
B.结果 D.过程
14.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15.2016年1月,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亚投行目前已有57个成员国,涵盖五大洲。亚投行的成立,反映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③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6分)一部世界近代史也是一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对世界的影响。(2分)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四 有线电话
图三 电灯泡
(2)根据图一分析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2分)据图二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3)图
三、图四表明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该时代的哪些交通工具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便利?(2分)
材料三 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部件,在韩国制造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回美国,再销售到世界各地。(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21世纪初,中国应对这一趋势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
1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的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它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利卡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由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和扶持日本的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创办了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 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其中说道:“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4分)依据材料一,说说“内在动力”指哪些。(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克莱德论述的两次全球化的各自特点。(8分)(3)据材料三,说说在当前的全球化面临着怎样的问题。(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分)
18.(19分)全球化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相伴而生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过一个类似的全球化时期……(第一轮全球化时期)由于火车、汽车的发明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以更快、更便宜的价格进行更多的贸易……那次全球化的初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大英帝国的力量、英镑和海军。
——摘编自托马斯·弗里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三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 5 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四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火车、汽车的发明属于哪一领域的成就?(1分)根据材料二,试分析第一轮全球化时期的大英帝国占支配地位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特点?(1分)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4分)你觉得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2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2分)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2分)
(2)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意思相近即可,2分)打开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2分)(3)电气时代。(2分)汽车、飞机等。(2分)
(4)全球化趋势。(2分)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分)
17.【答案】(1)西班牙,葡萄牙。(4分)内在动力: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4分)(2)第一次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以欧洲国家为主;建立大帝国。(答出两点即可,4分)第二次全球化:始于二战以后;由美国主导;建立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国家贸易增长迅速。(答出两点即可,4分)(3)不合理的国际分工;环境问题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
(4)在顺应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趋利避害。(意思相近即可,2分)18.【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1分)使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分)(2)交通领域。(1分)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是海上霸主; 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等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
(3)经济全球化。(1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答出两点即可,4分)
(4)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贫富差距加剧等。(答出两个即可,4分)既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全球化,也不能漠视这些问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