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对市扫盲目标责任书考核临泽县汇报材料--临泽增智
工
作
汇
报
临泽县人民政府(2011年3月17日)
2010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省市扫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张掖市扫盲工作责任书》各项目标任务,把扫除剩余文盲和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教兴县”理念的主要措施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扫除剩余文盲工作,年内完成扫除剩余文盲2600人,超额完成了扫除文盲1500人的目标任务,全县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99.98%,扫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靠实责任,完善扫盲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将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劳动者素质纳入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教科、宣传、发改、财政、人社、农委、工信等1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教科局设立办公室,总体负责全县扫盲工作协调、措施落实。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县上召开全县扫盲工作动员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0年全县扫盲工作的安排意见》、《关于认真做好全县成人脱盲测试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程序和措施要求。县教育、公安、统计等部门结合职责分工,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文盲人口摸底、教学、培训、测试、脱盲人员户籍“文化程度”栏内容变更、脱盲人口统计等工作,促进了扫盲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篇:临泽县贯彻义务教育法汇报--临泽增智
县教科局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情况汇报
(二○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根据《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通知》(临人大常办发„2011‟8号)要求,3月29日—4月12日,我局就《义务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及“两基”迎国检工作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9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专1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88所(其中:城镇普通小学3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7所,农村普通小学78所),幼儿园81所。全县在校中小学生23421人,其中:普通高中2333人,职教中心1690人,初级中学6683人,小学8896人,在园幼儿3819人;有教职工1808人,其中专任教师1707人。近年来,全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师资队伍,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县教科局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拓宽宣传渠道,着力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多年来,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全县中小学充分利用开校、法制宣传月、家长会等有
利时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宣传台、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法规宣传,有效提高了学生家长对《义务教育法》的知晓率。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悬挂横幅40余条、摆放宣传展板60多块、分发宣传单5万余份,宣传面覆盖到了村村社社、家家户户。同时,县政府教育督导室通过开展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督促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法》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强化了政府及社会、家庭、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法律责任,促进了全社会崇尚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良好风尚的形成,达到了“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施教、学生依法受教、家长依法送教”的目的。
(二)强化制度保障,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普九”巩固提高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监测机制,强化经费保障,落实各项“控辍保学”措施,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一是实行“四率”指标责任制。我局将“四率”指标纳入学区、学校及校园长、专干个人目标责任书考核之中,学校也将“四率”指标纳入教师考核,形成了“层层抓、人人抓”的责任落实机制。二是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认真开展“两免一补”(即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工作,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救助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三是落实管理控辍措施。加强学籍管理,实施义务教育监测试点工程,定期审核学籍和在校学生数,确保学生“进出”有序、“休复”合理,严防因“转出”、“休学”带来的隐形流失和辍学。四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进城务工、外
来经商、军人子女和残疾儿童入学照顾政策,确保其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资源,接受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普九”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国颁标准以上。201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初等教育完成率、毕业率均达到99.99%;初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应届毕业生按时毕业率分别达到99.55%、99.63%、97.30%、94.51%;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率达到91.88%。
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两基”迎国检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作,全面安排部署,扎实推进落实,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召开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印发《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对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各乡镇、中小学也层层召开动员会议,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二是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配齐配足办公设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全面开展工作。同时,将“两基”迎国检工作分别落实到学区、中学及局机关相关科室,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人,任务分解落实到位。三是深入开展“两基”迎国检宣传。县教科局通过在县公务网、县教育信息网开辟“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专栏”、编发工作简报,各乡(镇)政府、行政村、中小学校通过粉刷墙体标语、制作宣传版面、悬挂横幅、组织“两基”迎国检宣传周活动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深入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氛围。止目前,共发布工作信息150多条、图片120多张,编发工作简报17期。四是编印《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指南》,召开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业务骨干
培训会,就“两基”国检程序、指标、表册填写、资料建档与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培训。五是及时梳理、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就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及七个“一票否决”相关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主攻方向。
(三)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县财政及时足额将中央和省上拨付的资金落实到位,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中央财政同步增加教育投入,“十一五”期间,县财政教育总投入达到4.15亿元,年均增幅为23.2%;2010年教育财政拨款是2005年的2.84倍,年均增长22.5%;义务教育经费由2005年的2204.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250.8万元,年均增幅为19.0%;2010年义务教育生均事业费达到3370.43元,是2005年的2.77倍,年均增幅为22.6%;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2005年的53.3元增加到2010年的621.57元,年均增长63.4%,较好地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正常运转。转移支付和教育专项资金足额拨付,专款专用,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全面实行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管理制度,县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城乡教师工资,投入资金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落实中小学校长岗位津贴、农村教师冬季取暖费补贴等,教师的各项政策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我局成立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建立“校财局管”制度,编制义务教育学校收支预算,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进行集中核算和管理,避免无计划不合理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及时资助,完成义务教育。“十
一五”期间,累计减免学杂费和拨付生均公用经费3030万元(其中县级补助公共经费332万元),为3.6万人次减免学杂费610万元,为7.7万人次减免教科书费743万元,为2.6万人次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61万元(其中县级补助254万元)。三是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稳步实施。按照省上确立的“四个集中”指导思想,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制定出台了《临泽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调整撤并中小学校17所,征地185亩,动工新建县第四中学,着力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为全县初中办学向县城集中、小学办学向乡镇集中,实现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1.1亿元,改扩建中小学34所,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与“十五”时期相比净增投入7112万元,增幅为182%,全县中学和80%的小学建成了校园网,生机比达9:1,信息技术开课率达到100%,基本实现“班班通”和“堂堂用”。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五是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县建成教学楼、宿舍楼17幢,新建倪家营中学、平川中学师生餐厅(其中倪家营中学餐厅已建成投入使用,平川中学师生餐厅正在建设,今年秋学期投入使用),对新华中学、蓼泉中学、板桥中学师生餐厅进行改造、维修,为12所寄宿制学校配备了标准化灶具,城关中学扩建完工,第四中学建设顺利,学校后勤保障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寄宿学生管理,落实食堂卫生管理“八项制度”,推行学校食堂星级管理,普及卫生保健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学校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六是坚持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促进薄弱学校建设。每年组织开展城乡校园“手拉手”结对帮扶和局机关干部挂靠帮扶薄弱学校活动,选派城乡教
师进行对口支教、挂职交流,组织送课下乡、教学研讨,有力促进了薄弱学校工作,缩小了城乡和校际差距。
(四)坚持德能双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按照“铸师魂、炼师能、长师技、造名师”的总体要求,强化培训措施,抓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一是抓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德能双馨”目标,深入开展先进模范教师事迹宣传活动、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师德师风评议等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师德素养不断提高,师德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8%以上。二是抓教师基本功培训。围绕课堂教学评等定级、建立研训一体机制、规范语言文字使用等工作,扎实组织各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岗位培训,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特色基本功。三是抓教师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培训、义务教育学科教学网络研修、农村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选派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赴外研修培训,并针对薄弱学科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滚动式培训,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四是抓骨干教师培养。坚持“定期选拔、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管理机制,采取定任务、压担子、结对帮扶等措施,不断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止目前,共培养省、市、县级骨干教师317人。五是抓学科结构优化。2008年以来,通过公开选拔,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94名,105名协议制工资教师纳入正式教师管理,进一步优化了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目前,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7%、96.8%,比“十五”末分别提高0.1、1.8个百分点。
(五)实施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不动摇,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载体,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专题教育和“学会感恩、尊敬师长”道德教育、“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清明节扫墓、“万名师生游沙河、千名学生夏令营”等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道德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城区学校坚持开展“双报到、两反馈”活动,加强学生假期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二是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齐开足课程,强化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广大教师课改理念逐步深化,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程改革工作有序深入扎实推进。三是健全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修订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深化和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树模、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科学使用,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四是扎实开展体育艺术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范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艺术社团、兴趣小组、艺术节等活动,学校体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六)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扎实开展不规范办学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中小学学校管理有效加强,办学行为日益
规范,全县各中小学无划分重点班、非重点班,无乱订教辅资料等现象。认真贯彻《甘肃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关于开展甘肃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意见》,开展县级教育工作自查自评,完成了对乡镇教育工作的第一轮督导评估,对7所农村小学进行综合督导评估,对所有中学和60%的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大检查,促使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监督作用,严格落实校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中小学财务审计制度,校务公开和学校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巩固全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建设成果,严格落实“一费制”收费标准,确保了教育收费零违规、零投诉。狠抓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防范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连续多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与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活动,营造了整洁有序、平安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不断加强网站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与“两基”国检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十一五”期间,部分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比例”尚未达标。部分乡(镇)还有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实行以前拖欠未及时发放的教师工资328.69万元。农村中小学图书、仪器、音、体、美器材配备标准较低,离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托管生”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托管生”
达到273人(其中五三小学229人,城关小学44人),大部分寄宿在柏艺、百特、爱心、艺星等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的寄宿制公寓,缺乏必要的监管,存在安全隐患。四是校园安全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各中小学均无专业保安,学校消防器材配备尚未完全符合要求,城区学校学生周日返校乘车超载严重等问题有待解决。
四、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充分认识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模式,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主要内容,提高师生及社会各界《义务教育法》知晓率,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朝着普及巩固、提高质量和全面均衡的方向发展。
(二)建议县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按时足额到位,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改善学校体艺教育、实验教学设施不足的现状,为稳步实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奠定物质基础。积极筹措资金补发拖欠的教师工资,消除维稳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着力解决学校无专业保安、消防器材配备不达标,城区学生周日返校乘车等问题,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水平。
(三)建议县上相关部门定期对校外寄宿公寓进行安全执法督查,消除“托管生”校外寄宿安全隐患。同时,统筹协调将房管局供暖公司征用的一宗闲置土地无偿划拨五三小学,新建学生住宿楼,将五三小学改扩建为寄宿制学校,进一步优化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城区迅速扩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研究,不断推
进德育创新,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职能作用,增加授课次数,拓展授课内容,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开展信息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和手机,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不制造、不传递有害信息。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新途径,减少家庭、社会对未成年人成长的负面影响,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五)依照《临泽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高中、初中向城区集中,农村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农村幼儿园连片集中、独立创办”的教育布局调整目标,初步构建起城乡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合理利用和优化整合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的校产、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充分发挥师资、设施等资源整合优势,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协调推进,努力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第三篇:张掖市实施校安工程汇报材料 临泽增智
突出重点
合力攻坚
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张掖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工程。我市自2009年8月启动实施校安工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校安办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省上对校安工程的总体部署,攻坚克难,强化管理,全力推进,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
张掖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牢固树立“兴教为先、重教为本、人才强市、推动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大力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市现有中小学678所,在校学生198328人,教职工14418人。其中,小学566所,在校生87368人;初级中学44所,在校生55317人;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20所,在校生3.2万人;职业学校12所,在校生1844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01人;各类幼儿园440所,在园幼儿30481人。全市校舍建筑总面积 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
平方米。
二、工程实施总体情况
(一)校舍排查鉴定情况。经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查设计院专家排查鉴定,我市校舍总面积186.12万平方米。其中,A级校舍21.38万平方米,B级校舍44.94万平方米,C级校舍52.95万平方米, D级校舍66.85万平方米。危房面积164.74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88.52%,D级危房占危房面积的40.58%。
(二)校安工程实施情况。2009年—2011年,共完成各类教育基建项目164个,完成投资46024万元(中央资金2004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67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304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 %;新建、改扩建校舍404629平方米,占规划建设面积的%。2009年,完成投资46024万元(中央资金2004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67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304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404629平方米,校安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10年,完成投资46024万元(中央资金2004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67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304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404629平方米,校安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11年,校安工程专项资金项目41个,计划投资14490万元(中央资金3139万元,省级资金4449万元,县区资金1921万元,其他资金4981万元),新建、加固校舍97792平方米。止目前,第一批省级专项资金项目除甘州区6个项目在建外,其它项目均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批省级、中央资金项目,因下达较迟,项目均在初设、审图阶段。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以来,市-23 区校安办建立了密切联系报告制度和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听取县区工作汇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研究、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四是制定了“校安工程”档案管理、保管、借阅、保密销毁制度。五是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制定了倒排工期制度和项目督查制度。
(五)整合资源,落实资金。为确保如期完成规划任务,各县区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衔接汇报,在努力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弥补资金缺口。至目前,我市在已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25836万元的基础上,积极筹措地方资金16823万元。在资金的落实与管理上,我们坚持项目资金预算制度,做到年初有预算、中间执行有监督、工程结束有审计。市、县区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实行资金专户管理,分帐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财政部门根据教育局、学校、工程部门核实的工程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审计部门加大了对校安工程的审计力度,定期进行审计,确保了资金安全。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市、县区政府、校安办按照省政府的文件要求,积极协调督促各部门全面落实校安工程各项优惠减免政策,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强化监管,确保质量。对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和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实行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是项目建设坚持“五个统一”。即“项目统一规划、图纸统一设计、工程统一招标、质量统一标准、资金统一管理”。严格禁止“三边”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坚决杜绝了“六无”工程(无报批批复,无资质设计、无证照承包,无图纸施工,无工程监理,无验收就使用)。二是强化监理。聘请监理公司按监理要求,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监理验收,验收合格的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发现问题,监理工程师跟班进行整改。三是项目校专人监工。每个项目学校派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实行建材准入制度,所用建材均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杜绝了不合格建材进入施工现场。四是挂牌公示。在施工现场,把行政、技术部门、工程负责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督等单位的名称及质量举报电话予以公示,强化社会监督。五是实行领导挂项和分片包干等项目督查制度。每个项目都由县区政府、教育局、学校三级领导具体负责联系督办,联系领导能经常性实地检查指导工程建设;市校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干督查县区,县区校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干督查乡镇、学校,并按要求进行督查,确保了工程进度、质量和资金安全。六是加强检查督促。市、县区分片包干单位、校安办不定期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督促检查,随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0年9月,市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市长董永芳带领市校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对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协调落实了各项优惠政策。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三个专项检查组,对我市中央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校安工程等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市校安办进一步加强了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管,多次深入项目校,重点对2009-2010年校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工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要求限期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校安工程扎实顺利推进。校安工程实施以来,省政府郝远副省长多次亲临我市,专门对校安工程建设进-67 每一个在校生每天提供一袋鲜奶,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按照省政府要求,积极协调督促各部门全面落实校安工程各项优惠减免政策。三年来,市、县区人防部门减免防空地下室异地建设费70万元,土地部门减免地质灾害评估费7万元,建设部门减免设计费11.3万元、监理费14.5万元,各部门共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27项294.94万元,有效提高了校安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各项社会捐助。近两年,全市共争取到王永庆明德学校项目、彩票公益金、建行成长计划、江苏爱心人士、“普爱达”奖学金、香港慈善人士等援建和捐助项目资金1666.6万元,受益学校43 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三年来,全市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基础工作的完成,建立了较为完备校舍档案,基本摸清了全市校舍的家底,为下一步学校标准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缺口大,全面完成三年规划项目有很大困难。按照省校安工程三年规划,我市规划投资79907万元,新建、加固校舍650734平方米,消除危房620777平方米。目前实际完成投资42659万元,占规划投资的53.32%,消除危房416201平方米,占规划消除危房面积的67.05%。要完成省校安办三年规划投资任务,尚缺资金3.7亿元。
(二)D级危房尚未全部拆除。由于我市“普九”较早,农村中小学校舍普遍存在设计水平低、建设质量低、配臵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程度低等问题。随着新的校舍抗震设防标准的提高,多数校舍被鉴定为危房,仅D级危房就占危房面积的40.58%。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已消除D级校舍34.5万平方米,但仍有32.34万平方米。按照“先建后拆”的要求,在新的校舍没有建成的情况下,中央和省级资金有限,地方配套能力弱,限期全部拆除D级校舍难度较大。
(三)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影响了工程进度。由于工程审批涉及部门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高,审批程序严,开工项目多,检测设备少,在建设过程中,每所学校修建项目都必须通过检测,导致项目审批时间长,报建手续不能按时办理,影响了工程实施进度。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校舍安全”为目标,以消除安全隐患为前提,以解决重点问题为核心,以加强工程实施管理为保证,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一)突出重点,集中消除D级危房。我们将依据实施方案,在今后项目安排上,重点支持排除D级危房建设项目,集中消除D级危房,彻底排除校舍安全隐患。
(二)加大督办力度,积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迎接省级督查和工程国检工作。我们将加大对建设项目督查督办力度,保证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及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督查和工程国检。
(三)加强资金筹措和监管,落实优惠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要积极创新思路,在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筹措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支持校安工程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安工程资金管理制度。
(四)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思想,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行业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改造建设一所,验收合格一所,老百姓满意一所,真正把校安工程建设成“阳光工程”和“放心工程”。
(五)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宣传方案,建立起立体宣传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工程实施的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营造工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做好“四个一”工作,争取有更多的案例、材料入选国家、省校安工程精品案例选,向全省人民展示我市实施校安工程的成果。
安得广厦千万间,莘莘学子俱欢颜。我们深知,建设“安全校舍,确保师生安全”,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力攻坚,强化管理,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临泽县“两基”迎国检联席会上局长汇报--临泽增智
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县教科局局长 刘三虎(2011年6月9日)
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两基”迎国检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专题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按照主要领导批示,由教科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于1 月下旬全面启动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到位、扎实推进落实。现将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前期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精心安排部署,及早启动工作。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传达了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安排部署我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县教科局按照主要领导批示,迅速着手筹备县级动员大会,于1月22日召开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安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陈县长对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教育、公安、财政、发改等相关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各乡镇、各中小学也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工作方案,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启动。
(二)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县上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7个乡镇长、2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部门工作任务和职责。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与各学区、村社逐级签订了“两基”迎国检工作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教科局抽调5名工作人员,投入4万多元配齐办公设施,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办公室,全面开展工作。教科局还按照“领导包片、科室包乡、干部包校”的分工原则,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联系、指导、督查、落实分解到局机关相关科室,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靠实了工作责任。
(三)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迎检氛围。在县公务网、县教育信息网开辟 “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专栏”,深入宣传“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重点内容、教育法规等,及时报道各乡镇、部门及中小学“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编发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工作进度,交流工作经验,促进了工作的有效落实。止目前,在各级媒体发布工作信息160多条,编发工作简报25期。各乡(镇)、中小学校也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两基”迎国检宣传活动。据统计,全县各中小学召开各类动员培训会议60多场次,创办专栏300多期,制作固定宣传版面128块、永久性标语82条,营造了全社会关心“两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对照国检标准,进行查漏补缺。3月底--4月上旬,县教科局对照“两基”国检的相关标准,集中开展了摸底调查、自查补缺活动。重点对普及程度、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和扫盲工作指标情况进行了摸底汇总。各学区、中小学坚持实事求是,在摸清底子,明确差距的基础上,按照“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查漏补缺活动。特别是各中小学克服各种困难,采取多种方式,自制、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教科局与财政局对全县近年来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情况进行了认真复查核算,对照国检指标,摸清了经费底数,形成了专题报告,书面上报了县政府。
(五)清查两基底数,核准普及指标。组织全县广大中小学教师按照“村不漏社、社不漏户”的要求,对全县0-17周岁人口数、在校生数、巩固情况、毕业情况、15、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进一步核准了“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坚持“机构不撤、职能不变、经费不少、力度不减”的扫盲工作思路,组织人力对各乡镇辖区内15-55周岁人员受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进一步核实了脱盲人员底数。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对已脱盲人员的户籍“文化程度”进行了全面清查、变更。做到了“两基”工作底子明、数据清,为“两基”资料建档打好了基础。
(六)加强业务培训,开展两基建档。为进一步提高“两基”迎检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迎检办”编印下发了《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指南》和《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检查评估细则》,在3月上旬和4月上旬两次召开业务骨干培训会,对“两基”国检指标、表册填写、资料建档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培训。在此基础上县迎检办制定下发了县、乡两级“两基”迎国检资料建档目录,组织相关部门、乡镇、教科局各科室和学校完善档案资料,开展“两基”迎国检资料建档工作。县迎检办以集中培训和分片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乡镇、学校对“两基”建档进行指导培训,及时梳理解决建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县、乡、校资料建档工作正有序推进。
(七)强化督查指导,落实工作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对“两基”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上建立了“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联系乡镇制度和“两基”迎国检月督查制度,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乡镇、学校对“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视察指导,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县“两基”迎检办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分赴各乡镇、中小学,对乡镇政府贯彻落实县政府“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工作的情况、工作进度和成效等方面进行循环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及时督促整改,对重点工作,薄弱环节进行跟踪督查,有力地推进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根据省市要求和工作进度,我们正组织人力对各乡镇“两基”工作进行复查和预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复查小组反馈的情况,我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育经费相关指标不达标
1.2009、2010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幅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两个分别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4.2个百分点和20.98个百分点;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上年减少477.56元;近三年用于教育的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比例仅为12.53%。
2.2009、2010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低于省政府规定20.5%的标准0.74和3.46个百分点,教育经费支出缺额分别是468.35万元和2462.12万元。
3.自1998至2002年3月拖欠教职工工资共计328.69万元。
(二)办学条件部分指标不达标 1.部分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没有达标。
2.部分学校硬件设施不达标,教学仪器配齐率没有达到国家和省上规定的基本标准,特别是音体美器材缺额较大。
(三)学校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学校专职保安没有落实。城区内存在大量以辅导学生作业和提供学生住宿的“小宾馆”、小饭桌,责任主体不明,管理不到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四)“两基”档案资料不够齐全 1.教育经费档案中,县财政、教育部门之间还存在的统计口径不统一,逻辑关系不清,数据不能相互应证的现象。
2.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类档案资料欠缺。主要是全县最新人口普查年鉴及2005年1%抽样人口年鉴;县级审计部门对近三年年教育经费的审计报告;编办、人事部门对全县教职工定岗定编的文件和相关资料。
3.县乡校综合类资料档案还不够齐全。县级资料中还缺反映全县“两基”工作的电视专题片和宣传展板。
三、整改情况及建议
针对市级复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迎检办及时进行梳理,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问题整改台账》,制定《临泽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
市级复查结束后,教育系统率先从内部开展了整改,5月26 日组织学区专干、中小学校长及时召开了“两基”迎国检工作推进大会,集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全面安排了整改工作。同时针对个别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业务不熟不精的问题,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及业务人员进行了“两基”知识考试,并做了通报。针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问题,组织局机关干部和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捐助活动,局机关向华强、昭武小学等捐助了部分办公设施,广大师生也勇跃向学校捐助图书、音体美器材,有效缓解了学校教学装备不足的问题。目前,教科局各科室、各中小学也都结合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倒排时间,积极采取措施逐项落实整改。
为切实推动当前突出问题的解决,我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针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达标的问题,建议县政府多方统筹拔付一部分教育经费,教育自身贷款填补一部分教育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县政府采取向省教育督导团写承诺书的形式,承诺在国家检查验收前全面补齐补足。
二是针对全县中小学教学装备缺额较大,办学条件不达标的问题,在学校自筹资金购买和师生捐助的基础上,建议县直各部门、单位也能开展一些帮扶、捐助活动,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办公设施、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装备不足的实际困难。
当前,我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已到了攻坚冲刺阶段,我们将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切实提高“两基”工作水平,全面完成“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任务。
第五篇:关于对XXX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的汇报
关于对XXX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的汇报
市委第一考核组:
按照考核组的安排和要求,我委于XX日下午对XXX民族宗教局实施《XXXX年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在考核中,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实地看点,XXX民族宗教局目标责任书完成总体良好,并取得了实效。现将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民族方面:一是进一步健全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召开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11年民族、宗教工作任务,与乡、村及县直相关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上一工作完成良好的6个乡镇及12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三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开辟宣传月专栏,广泛宣传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研究编制了XXX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建设项目规划。五是开展了城市民族工作调研,对城镇少数民族居民与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了依法管理。
宗教方面:一是扎实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先后确定了市、县级示范场所7处。二是开展了宗教法律“六进”活动,确立了36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活动进程。三是深入推进宗教场所财务监管工作,对全县28个宗教场所财务管理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四是狠抓“三支队伍”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9期,受训人员达600人/次。五是积极完成了宗教活动场所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和录入工作。
综合方面: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大调研工作,全年完成调研材料15份。二是排查调处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7起,全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超额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二、亮点工作。
1、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实际困难,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其暂住户口等手续,并帮助群众就业。
2、关注民生。通过各清真寺对全县困难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全面摸底,在宣传月期间,对20户特困少数民族群众和10座清真寺寺管会及县伊协进行慰问,并发放价值近10000元的慰问品。
3、创新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新举措,提出了“1953”财务监管新办法,并在省市进行了推广学习。
4、积极协调落实宗教场所教产遗留问题,为先农天主教堂一次性落实补偿款33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清真食品监管队伍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工作需求。二是部分乡、村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认识不足,在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诸多“盲区”和“死角”。三是民族宗教工作量大面宽,在处置热、难点和突发性事件方面存在经费紧张和无公务用车的困难。
四、工作建议
1、积极推进县民族乡村示范点建设,重点打造2-3个民族特色产业项目。
2、加强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3、加大清真食品执法监管力度。
4、继续推进宗教场所“四证”办理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对各证办理费用予以减免。
5、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宗教教职人员纳入各项社会保障。
XXXX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