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
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按照《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
2011年工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科技经济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与节能专项。
重点内容:支持风能、太阳能、核能安全高效利用和电力消纳输送等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加快新能源产业应用示范推广的进程。支持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高效、低能耗的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围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所列16条产业链、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递减利用、延长产业链和产业连接等技术。
2.装备制造与制造业信息化专项。重点内容:支持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装备、核能等新能源装备领域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石油钻采及炼化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凿岩设备,真空设备,换热及蒸发设备,电子加工设备,化工、冶金、矿山的机械设备,精密成型加工技术产品,自动化电力设备,试验机设备,新型设施农业装备,电力传动设备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控制系统及监控设备,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深入实施,开发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中小企业的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公共设计制造平台,开发应用设计、制造、管理的集成技术。
3.新材料技术专项。
重点内容:铝、镍、铜、锌、镁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升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纯材料、超细材料、粉体材料、功能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以及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和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二)农业领域
4.农作物分子育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重点内容:以分子育种技术为重点,开展主要农林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研发规模化制种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研发示范高效节水和循环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及装备;研发示范农林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防灾、减灾及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技术;研制高效、低污染的农药、肥料、农膜等农用物资。
5.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运保鲜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重点内容:研发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食品与传统食品;研发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标准及快速检测设备。
6.草食畜牧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循环经济示范专项。
重点内容:以分子育种技术为重点,开展畜禽优良新品种选育,研发示范畜禽安全环保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等产品。
(三)社会发展领域
7.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专项。
重点内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矿区环境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电子废弃物、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8.生态治理专项。
重点内容: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生态恢复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河西走廊风沙区防沙治沙技术研究;祁连山冰川、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祁连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
9.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控专项。
重点内容: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高死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重离子加速器治癌装置及其它重大医疗设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10.中药现代化与生物技术专项。
重点内容:继续开展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建设,推动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特色中成药和藏药研制,重大新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及产业化;优势中药材为依托的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开发研究;国家级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和特色中藏药生产基地集成技术研发;大宗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质量标准研究,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大宗中药材GAP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应用生物技术研究;生物药品、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生物药研究;传统产业的生物技术创新及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生物转化技术、酶制剂、新型食品添加剂等研发及产业化。
11.公共安全专项。
重点内容: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技术、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研究;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测与筛查方法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研究开发;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集成技术研究;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研究。
12.其它社会发展专项。
重点内容:敦煌和麦积山石窟、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等文物的保护技术研究。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技术研究。
二、申报要求
1.重大专项项目原则上要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开发团队。鼓励产学研联盟联合申报。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作为申报书的附件。
2.申报项目研究及产业化目标明确、具体,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前景明确,产业化机制可行,项目承担单位具有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基础。
3.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并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项目负责人没有在研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本年度申请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4.项目支持金额50-2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5.项目申请单位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专项目标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要突出,阶段目标要明确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其具体技术指标,产业化类专项应明确经济效益指标。切忌大、全、散,力求科学、明确、集中;围绕确定的目标,详细分析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要重点进行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分析,找出存在的技术障碍及解决途径,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技术标准分析,对于产业目标明确的专项,要进行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分析,提出对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涉及引进的专项,要制定系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
第二篇: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现提出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农村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是宁波市科技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课题组成。
一、指南方向
(一)主导农业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围绕水产、粮食、蔬菜、畜禽、林木、果品、中药材等我市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农产品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新品种选育、种养殖成套技术及设施、病害防治、加工与储运等产业链中的相关关键环节,开展重大成套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相关产业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
(二)农村与农业信息化
以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普适化、可视化为目标,研究适合村镇特点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综合服务支撑平台
技术,研究村镇社区治理与事务管理、便民服务等多源、多种类的数据规范与融合技术,研发低成本、可移植、支撑网格化的社区服务支撑平台,其示范点省内领先。
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为目标,面向主要水果、设施蔬菜、集约化养殖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供应链全程开展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示范。
(三)海洋资源开发
围绕海洋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浅海滩涂综合开发,开展共性重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相关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为实施海洋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四)农业农村“五水共治”
围绕农业农村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中的相关环节,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和成熟实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示范点应具有一定规模、具有示范性,为“五水共治”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周期 一般为3—5年。
三、组织与管理
(一)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大项目的组织凝练工作,根据本指南方向,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学科优势提出重大专项需求和牵头、参与单位、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及项目总体
目标、经费概算等。
(二)专项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分解落实项目目标任务、课题专项经费。加强项目课题组间的衔接和协调,定期组织工作交流、现场考察和检查互评,每年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和总结,注重发挥各课题组组长的作用。
(三)鼓励项目及课题组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市外先进技术、优势资源和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建立机制,对离岗超过一年或科研工作不力的项目组成员要作出调整。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形式,重大专项以项目整体形式申报,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申报总协调,项目下设若干课题,各课题可有不同单位承担,课题负责人可由外单位人员承担。
(二)申报主体
1、申报单位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注册2年以上,有比较健全的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在国内同行相关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开发,在3-5年内具有明确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能够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2、农村“五水共治”、农村信息化项目,原则上由具有公共事务与中介推广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其注册资金、前期承担科技项目不作要求。
(三)项目负责人的条件
在本市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记录良好,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主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五、其他
(一)申报企业需有较强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能力,其中承诺的自筹部分经费应高于市本级申请经费的3倍。
归口部门有配套经费承诺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已经列为基层政府重点工作,有一定前期基础的民生工程项目优先支持。
(二)专项应注重经济与环境效益,与市外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利、论文、申报奖项等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宁波市企事业单位。
宁波市科技局农社处盛德清 电话:89187179
第三篇:2011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2011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3.2011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4.2011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5.2011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6.2011年甘肃省科技支甘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7.2011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8.2011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9.2011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0.2011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申报指南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八日
附件1:
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按照《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
2011年工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科技经济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与节能专项。
重点内容:支持风能、太阳能、核能安全高效利用和电力消纳输送等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加快新能源产业应用示范推广的进程。支持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高效、低能耗的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围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所列16条产业链、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递减利用、延长产业链和产业连接等技术。
2.装备制造与制造业信息化专项。
重点内容:研发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食品与传统食品;研发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标准及快速检测设备。
6.草食畜牧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循环经济示范专项。
重点内容:以分子育种技术为重点,开展畜禽优良新品种选育,研发示范畜禽安全环保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等产品。
(三)社会发展领域
7.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专项。
重点内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矿区环境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电子废弃物、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8.生态治理专项。
重点内容: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生态恢复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河西走廊风沙区防沙治沙技术研究;祁连山冰川、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祁连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
9.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控专项。
重点内容: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高死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重离子加速器治癌装置及其它重大医疗设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10.中药现代化与生物技术专项。
重点内容:继续开展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建设,推动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特色中成药和藏药研制,重大新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及产业化;优势中药材为依托的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开发研究;国家级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和特色中藏药生产基地集成技术研发;大宗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质量标准研究,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大宗中药材GAP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应用生物技术研究;生物药品、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生物药研究;传统产业的生物技术创新及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生物转化技术、酶制剂、新型食品添加剂等研发及产业化。
11.公共安全专项。
重点内容: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技术、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研究;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测与筛查方法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研究开发;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集成技术研究;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研究。
12.其它社会发展专项。
重点内容:敦煌和麦积山石窟、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等文物的保护技术研究。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技术研究。
二、申报要求
1.重大专项项目原则上要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开发团队。鼓励产学研联盟联合申报。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64.新材料: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电池用材料,各种粉体新材料,纳米新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材料等。
(二)农业重点支持领域
5.现代种业领域:加快农林动植物新品种与高效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培育行业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
6.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技术集成配套领域:研究农田保护、水土保持、高效节水技术,加强旱作农业、节水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创新、集成与配套,实现主要农林植物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产,以保障粮食与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发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植物灾害的先进技术,增强农业防控自然灾害的能力。
7.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加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延伸产业链,促进提升农产品加工安全性和附加值,带动农产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强行业竞争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
8.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和产品;研究与改进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效果好的生物农药及饲料添加剂等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科技创业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快速转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势企业。
9.农村绿色社区、民生科技领域: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产学研结合加快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0.农机装备与乡村现代物流领域: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农业生产向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研发一批高效、安全、节能、低损耗、通用性强的乡村物流技术,促进乡村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价值链延伸。
(三)社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
11.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发技术领域:中药材质量标准和GAP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新药、原料药、药物中间体、保健品的研制与开发,新药临床前研究;中成药新药二次开发。
12.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重要生态技术问题与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技术体系研究;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重要的环境保护为题,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发与示范。
13.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开展疫苗、诊断和检测试剂等生物技术产品研制,高附加值天然提取物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特色资源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利用;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效益提高为目标,加强生物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14.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技术领域:流行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重大传染病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15.公共安全技术领域:围绕食品安全、社会安全、防灾减灾,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申报要求
1.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或科研资信,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同时没有在研省级科研项目。
2.申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3.为提高医学项目的资助强度,每一申报单位推荐科技支撑计划医学类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
4.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三年,项目实施期满能够通过验收。
附件3:
2011年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实施民生和农村科技行动、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园区和产业带建设等所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助于解决影响和制约我省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
二、申报原则
1、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育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等领域的技术需求为重点,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合作项目;
2.围绕创建国际科技合作技术创新联盟、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研发中心和国际创新园建设的项目;
3、已列入政府间科技合作议定书的项目、已申报政府间科技合作的项目或拟申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题计划的项目;
4、围绕地方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紧密的项目。
三、申报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112131415附件7:
2011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
申 报 指 南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为指导,2011年我省星火计划将着力加强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沿黄灌区星火产业带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集成资源、突出重点,发挥星火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重点支持方向
1、有利于高效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和特色涉农产业技术升级、促进星火产业带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技术;
2、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业产业链、创业链形成和发展的技术;
3、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依靠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村地区防控自然灾害的技术;
4、有利于开发废弃物资源、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改善农业生态和农村生活环境、发展绿色社区、加快农村民生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技术;
5、有利于提高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能力、提供农村科技创业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和社会化、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技术。
二、申报要求
1、支持符合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发展有关规定、技术成熟,具有较强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2、项目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支持金额5-15万元,实施周期为两年。跨区域的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的项目,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项目优先。
项目申请材料包括星火计划项目申请书和相关附件,纸件材料一式一份,加盖公章,报送项目推荐单位,由推荐单位审核盖章并汇总后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农村处。
附件8:
2011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方向,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2011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以下简称“农转资金”)将重点支持先进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及产品、农业生态、农业装备及农村信息化等主要涉农领域及产业的重大技术成果转化,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能力,加快农业技术集成与科技成果转化。
一、重点支持领域
1、生物育种及先进种植养殖技术
着力转化一批生物育种新技术、新成果,培育生物育种行业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着力转化一批高效安全种植、养殖集成配套技术和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先进技术成果,增强农业防控自然灾害能力。
2、农产品精深加工
着力转化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促进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和安全性,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清洁生态型精深加工新技术和新成果,带动农产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和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行业竞争力。
3、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
着力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和产品,通过转化一批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效果好的生物农药及饲料添加剂等的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创业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快速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势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产学研结合加快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农业发展。
4、农业生态及乡村环保
着力转化一批保护农田、保持水土、高效节水、改善和修复农业生态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技术成果,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着力转化一批改善和修复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的技术成果,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5、农机装备与农业设施
着力加强现代农业装备关键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向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转化一批高效、安全、节能、环保、通用性强的农业设施技术成果,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6、农村信息化及乡村现代物流
支持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农村信息化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信息化发展。着力转化一批高效、安全、节能、低损耗、通用性强的乡村物流技术成果,通过促进乡村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价值链延伸,服务农村科技创业和新农村建设。
021
9、甘肃省建设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体制机制研究
(二)面上项目研究领域
1、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2、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3、围绕甘肃省“十二五”发展形势、思路目标、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城市建设、城乡区域、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研究
4、甘肃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
5、政府公共管理重大问题研究
6、甘肃省原始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7、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8、甘肃省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平台与机制研究
9、甘肃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0、省市县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机制研究
11、甘肃省城市圈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12、甘肃省自然灾害预警防治、灾后救助及组织协调机制相关问题研究
13、甘肃省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14、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机制与案例研究
15、甘肃省科技保险绩效评价与险种创新研究
16、甘肃省科技融资工具选择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32、科技特派员培训。培训科技特派员队伍,科技特派员的学习、技术培训、能力提升。科技特派员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
三、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
1、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开展。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业行动,激活人才资源,加速涉农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特派员团队试点。面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将坚持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3、科技特派员示范。鼓励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围绕农民和合作组织成员的需求开展科技、流通、市场方面的服务,支持其发展多元化科技服务载体,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供示范。
四、申报要求
1、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是2011年新增设专项,该专项包含政策处受理的星火计划、科技特派员、地县基金。2011政策处不受理省星火计划项目。
2、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网上项目申报请选择创新引导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主管处室为政策处。
第四篇:2012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2012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2012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3.2012年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指南 4.2012年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
5.2012年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6.2012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7.2012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8.2012年甘肃省科技支甘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9.2012年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0.2012年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专项申报指南
11.2012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2.2012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3.2012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4.2012年甘肃省孵化器及中试基地建设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5.2012年甘肃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申报指南 16.2012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7.2012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设备,电力电器设备,高端特种电缆,矿山机械和环保设备,试验机设备,大型农用机械等。
4.制造业信息化专项。
重点内容:产品智能化与创新研发过程知识集成技术攻关与应用、面向管理创新的数字企业集成技术攻关与应用、装备制造产业协作及成套工程制造服务技术攻关与应用、流程工业MES及其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攻关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
(二)农业领域
5.现代种业工程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项。
重点内容:开展主要农林作物、草食畜牧良种选育、安全种养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规模化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实现现代种业联合育种的规模化生产,提升以突破性优良品种为标志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6.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规模化发展专项。
重点内容:开展重大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及设施农业关键技术提升与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支撑产业优化升级。
7.农业成长性产业培育与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专项。
重点内容:开展农业成长性产业新品种、新产品培育与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与模式研究示范,提升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8.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运保鲜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重点内容:开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健康食品开发与产业化,农
456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二)农业重点支持领域
6.现代种业:以分子育种技术为重点,开展主要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主要动植物制繁种;动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
7.大宗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研发示范高效节水和循环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及装备;研发高效、低污染的农药、肥料、农膜等农用物资。
8.草食畜牧健康养殖:研发示范畜禽安全环保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现代奶业、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新型饲料、兽药、疫苗等产品。
9.农产品与食品加工:研发农产品与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功能食品与传统食品;研发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及快速检测设备;研发生鲜农产品与食品冷链物流、农产品数字化配送与交易技术及装备。
10.农机装备与乡村现代物流:研发多功能农田作业装备、畜牧业装备与设施、产地商品化处理装备、农村信息化服务及平台、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
(三)社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
11.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发技术领域。
中药材质量标准和GAP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新药、原料药、药物中间体、保健品的研制与开发;开展新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特色中成药和藏药研制,中成药新药二次开发,积极推进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产业化。
12.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重点地区环境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重点流域水污染、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新技术研究;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和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重要生态技术问题与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技术体系研究;城镇环境清洁保持措施、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13.生态保护与治理领域。
开展祁连山恢复和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研究,祁连山冰川、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研究;主要流域生态恢复技术体系的研发,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技术示范应用,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区防沙治沙技术研究;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14.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生物转化技术、酶制剂、新型食品添加剂等功能健康食品开发与产业化;开展疫苗、诊断和检测试剂等生物技术产品研制,高附加值天然提取物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特色资源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利用;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效益提高为目标,加强生物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15.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技术领域。
流行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重大传染病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加强临床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开展提升人口健康水平的医
10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内部运行管理状况良好。设立相应的工程技术咨询、决策和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明确。
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具备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试验任务和服务的能力。
人才队伍结构(年龄、专业)合理,已初步组建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试验设计技术人才,以及试制生产、市场营销和业务管理人员等配套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专业队伍。
有密切联系的一批相关企业(核心联系企业、辐射联系企业)并与之有良好的伙伴关系,建立了合作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有效工作方式。
二、支持重点
1.在我省优先发展的行业和领域中,支持创新意识强、科技先导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组建主要服务于企业研发的高水平、示范作用显著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2.在我省主要行业、重点领域中,支持技术领先、工程化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以及示范引导作用突出的,具有较好研发基础条件和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单位,组建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申报程序
1.各市州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甘单位负责组织本地区、部门、单位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推荐申报工作。
2.依托单位通过甘肃省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填报《省级工程技
2131415项目或拟申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计划的项目;两国间科技合作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部省会商项目;驻外使领馆推荐项目。
三、申报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2.合作项目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专利技术储备,人才引进,合作研发可行,经费预算合理,技术路线明晰,指标可考核。
3.申报单位具备完成申报项目所需的设施、设备条件并能配套所需资金。
4.已与外方签订机构间科技合作协议。
5.外方合作机构对合作项目有相应的技术、资金、设备等科技资源投入,项目有其它经费渠道来源。以企业为主体申报的合作项目,要求企业配套经费与申请经费的比例不少于2:1。
6.项目负责人须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
7.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三年。
四、申请书要求
1.填报《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请书》。
2.提供与外方机构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的中外文版本复印件。3.已列入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议定书的项目,请提供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复印件。
附件6:
2012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重点如下:
一、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
二、培育、孵化有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同时对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与社会发展技术领域开展的产业化项目,省级创新基金择优支持。
三、我省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四、鼓励我省中小企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项目申报;鼓励省内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
五、鼓励各具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开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咨询诊断、科技创新创业、科技金融、“三农”服务等专业化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成为我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核心,成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省、市、县三级良性互动、行业与区域有机结合、区县中心广泛覆盖的生产力促进体系。
一般性建材、耐火材料、水泥、建筑玻璃、日用陶瓷、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消毒类产品和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外资企业及控股公司申报项目,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不予支持。
81920附件8:
2012年甘肃省科技支甘计划项目
申 报 指 南
为落实甘肃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科技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甘肃省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2年继续实施“科技支甘工程”项目。
一、所申报的项目应符合“科技支甘工程”科技合作协议的规定,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育种、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为主要领域,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突出研究重点,创新研究思路。
二、申报项目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孵化为主要类型。
三、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法人资格。项目申报单位主要为甘肃省所属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企业,项目必须有中科院所属单位作为技术依托或合作单位(包括全国中科院系统单位)。
四、项目研究队伍要精干,结构合理,体现优势集成。鼓励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鼓励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研究院所和企业参与。
五、申报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项目网上申报选择科技支撑计划-其他类,主管处室为计划处,注明项目类别:科技支甘项目。纸件材料一式一份,加盖公章,报送项目推荐单位,由推荐单位审核盖章并汇总后统一报送省科技厅计划处。
附件9:
2012年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12年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行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和考核,形成创新合力,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支持重点和要求如下:
(一)行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
1.以开放服务与资源共享为核心,加强现有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产业共性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考核行业平台的服务数量及年增长情况,包括平台支撑重大工程、企业创新、服务民生、应急事件、科学普及、政府决策等方面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实物资源服务的数量、信息资源服务下载与访问量、技术研发服务项目的数量、技术与成果推广服务的数量、培训服务的人次等方面的情况。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经费支持。
2.申报新建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应具备下列条件:
以开发类研究院所为重点,联合高校、企业等机构组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围绕我省重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不同行业类型科技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推进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
324 4.与我省重点发展相关的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优先支持。
5.有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程。
6272829着力转化一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植物灾害发生与流行的先进技术成果,增强农业防控自然灾害能力。
二、申报要求
1.省级“农转资金”支持具有成熟农业科技成果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具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和工业化生产前景的成熟配套技术。鼓励以企业牵头,由大学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分别作为技术成果持有方和转化方共同申报项目。省级优秀项目可推荐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
2.省级“农转资金”项目实施周期2-3年,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经费申请额度10-20万元。新增投资中,企业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资金投入,事业单位需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匹配。
3.项目申请材料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包括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复印件)、成果证明、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财务报表、企业章程等)。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报送项目推荐单位,由推荐单位审核盖章并汇总后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农村处。
附件13:
2012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以推动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为目标,注重行业发展特点,提升科研院所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努力培养和发现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增强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开发类院所资助项目要求
(一)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甘政发【2003】121号)文件精神,此类项目支持单位为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
(二)支持范围:
1.结合院所发展方向,开发的市场前景好、效益明显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及成果转化项目。
2.院所为提升自身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施的科研条件建设项目。
(三)资金使用坚持集中资源、重点突出、合理安排、讲求实效的原则。二、一般性资助项目要求
(一)优先支持省属院所产学研结合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
233
(三)中试目标明确,并在近期内有若干可能启动的高水平的中试项目。
(四)要有水平较高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开发、经营管理队伍,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有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程。
(六)已取得必须的建设资质。
二、2012年孵化器建设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核心,重点提高科技园区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和孵化功能,提高为科技企业融资服务能力,提升孵化器的质量,推进孵化器的网络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产业基地具有较好的研究试验环境和成果转化条件。
申报孵化器建设项目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企业政策扶持与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和完善;
(二)能够与大学、科研院所紧密结合;
(三)基础设施功能基本完善,服务功能齐备,能够在人员、设备、房屋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具有一定的融资能力;
(五)有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程;
(六)已取得必须的建设资质。
附件15:
2012年甘肃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
申 报 指 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事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财政部 科学技术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科技兴县(市)专项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在全省农村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围绕市县科技能力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市场导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持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推进科技先进市(县、区)科技进步。
2012年甘肃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重点支持方向及要求如下:
一、富民强县特色产业培育
1.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县区发挥地方优势、培育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积极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科技富民强县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延伸特色产业链条。
2.市县科技发展环境建设。市县科技能力提升,围绕提高市县科技管理系统基础能力、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各类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二、市县科技培训
1.以提高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人员技术与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开展基层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科技人员能力培训,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普培训。
2.科技特派员培训。培训科技特派员队伍,科技特派员的学习、技术培训、能力提升。科技特派员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
三、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
1.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及产业链建设。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业行动,激活人才资源,加速涉农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特派员团队试点。面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将坚持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3.科技特派员示范。鼓励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围绕农民和合作组织成员的需求开展科技、流通、市场方面的服务,支持其发展多元化科技服务载体,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供示范。
四、申报要求
1.省科技厅2011年新增设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该专项包含政策处受理的星火计划、科技特派员、地县基金。2012政策处不受理省星火计划项目。
2.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网上项目申报请选择创新引导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主管处室为政策处。
附件16:
2012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申 报 指 南
2012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研,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甘肃,组织开展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支撑。
一、申报条件
按照《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甘科政【2010】21号)规定的申报要求及办法执行。
二、项目指南
2012年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为指令性计划,由省科技厅会同委托单位确定选题后通过网上申报软科学研究计划中的重点项目计划类别,非委托单位申报的重点项目不予受理;面上项目为指导性计划,由有自筹资金支持的、符合省软科学面上项目研究领域的各申报单位自定选题网上申报,无自筹经费支持的面上项目不予受理。
(一)重点项目研究领域
1.甘肃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2.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方法及体系研究;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8394041-
第五篇:2018年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2018年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是我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省重大科技计划围绕省政府关于推进“十二个重点产业”的战略部署,针对事关自主创新能力,事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以及事关民生的社会公益性研究,解决当前科技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任务和目标为导向,重点在热带高效农业、高新技术、社会发展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项目。
一、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一年以上或者中央在琼单位,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单独或联合申报。
(二)项目申报单位运行管理规范,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有组织完成项目研发和筹措研发费用的能力。
(三)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两家及两家以上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应提交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明确各方的研究内容、成果提交的时限、经费的来源及分配方式等。
(四)项目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地点应在海南省内。
(五)项目负责人为在职人员,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六)项目组成员、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信誉。
(七)企业单位当年承担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省级科技计划研发类项目不得超过2项(含2项)。
(八)已承担2项以上(含2项)公开竞争方式的省级科技计划研发类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未结题或验收之前不得承担本项目;省重大科技计划在研项目(课题)的负责人,本不得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报。
(九)企业单位获得立项的,自筹经费不低于财政补助经费。
(十)参与当年指南编制的专家不得参与当年的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二、申报形式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每个项目下设不超过3个课题,每个课题承担单位不超过2家。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指南任务要求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一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
三、资助方式
资助方式分为前补助和后补助两种方式。对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承担单位,实行前补助资助方式,即项 目立项后按资助经费计划分拨付;对于企业承担单位,实行事前立项事后补助资助方式,即项目立项后,承担单位先行投入经费组织研发活动并取得预期成果,按规定程序通过验收后,给予相应补助的财政支持方式。
后补助项目立项当年按项目资助经费计划金额的30%拨付启动经费,将项目资助经费计划金额的70%经费列入项目验收预算,根据对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的结果再拨付相应资助专项经费。
四、实施年限
项目实施期:2--3年
五、支持方向
(一)热带高效农业
1、热带花卉(三角梅、文心兰)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
1.1:三角梅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
研究内容:收集国内外三角梅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改进有性杂交、倍性育种、诱变育种技术,提高杂交亲和力和育种效率,开展三角梅分子育种研究;开展规模化三角梅新品种培育和示范。
考核指标:(1)收集新型种质资源100份以上,建成三角梅种质资源圃15-20亩,资源保有量达250份以上;(2)构建三角梅种质资源主要性状图文数据库;(3)建立2-3种 三角梅育种技术体系,开发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NP分子标记20万个以上,并进行三角梅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分析;(4)创制三角梅各类新种质100份以上;(5)获植物新品种权、审(认)定、国际植物新品种权威机构登录等10-15个;(6)产业推广应用新品种5-8个。
1.2:三角梅盆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筛选三角梅优良盆栽品种(品系),开展规范化种苗培育,多花嫁接,盆栽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制三角梅生产操作手册,制定产品生产标准,建立生产、应用、推广、示范基地。
考核指标:(1)筛选盆栽的优良品种5-7个,制定规范化种苗繁育技术体系1-2套,生产三角梅优质种苗80-100万株;(2)提出盆花周年供花、花期调控及多花嫁接技术各一套,示范相关产品不少于5000盆;(3)建立三角梅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300-400亩;(4)制作生产操作手册2-3册,制定企业产品标准2-3个,申请专利2-3个;(5)开展相关技术培训500人次以上。
1.3:文心兰多性状品质改良及高效优质生产技术应用
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海南文心兰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气候和种质资源特点,结合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开展文心兰优良品种选育,以及配套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包括无毒种苗蘩育、花期调控、提高优质品率、周年供花、采后保鲜技术等,提高文心兰产品品质。
考核指标:(1)建立以基因组信息为基础,开发分子标记,筛选新品种为技术手段的文心兰分子育种体系;(2)建立文心兰良种优质脱毒苗蘩育基地5亩,繁育文心兰无毒种苗 60万株/年;(3)制定文心兰优质种苗生产技术1套,花期调控、采后保鲜技术各1套,建立300平米的采后处理中心;(4)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亩,技术推广面积500亩;开展技术培训1000人次;(5)申请新品种注册和专利3-5个。
2、胡椒提质增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2.1: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研究内容:围绕胡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以节本增效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胡椒脱叶促花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开展胡椒机械脱粒脱皮技术、胡椒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脱胶菌技术、固态发酵菌技术、清洁节能干燥技术和水循环利用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海南进行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1)制定提质增效生产技术3-4套,制定标准技术规程2-3项,申请专利2-3项;(2)建成绿色高效试验100亩的示范基地1-2个,实现示范区亩产增加10%以上;(3)胡椒综合利用率70%以上,建成加工2000吨/年的胡椒脱皮生产线1条,水循环利用率提高60%以上,胡椒附加值提高20%以上;(4)增加就业人数50人次以上,培训农户1500人次以上。
2.2: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研究内容:以胡椒高值化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为重点,开展胡椒风味保存制粉技术、胡椒蒸汽杀菌技术和胡椒鲜果全果生香处理技术集成应用,开发胡椒碎、胡椒调味粉、胡椒鲜果调味酱、调味汁、胡椒喷剂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幅度提高胡椒加工附加值;建设示范生产线,进行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
考核指标:(1)研发胡椒精深加工加工技术2-3项/套,制定技术规程/产品标准2-3项,申请专利2-3项,开发产品3-5项;(2)建成加工产能5000吨/年的生产线1条,年平均量产胡椒产品3000吨以上,胡椒附加值提高50%以上;(3)新增就业岗位50人,培训工人200人次。
3、光裸方格星虫(沙虫)规模化增养殖关键技术集成 与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800万元)
研究内容:收集、贮备本地野生优质光裸方格星虫作为亲本,优化亲体培育技术;创新光裸方格星虫池塘繁育及室内水池繁育技术;开展光裸方格星虫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研究;开展光裸方格星虫滩涂人工增养殖研究;开展光裸方格 星虫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与推广;制定光裸方格星虫池塘苗种生态繁育技术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企业标准。
考核指标:(1)收集、贮备本地野生体长10cm-20cm优质光裸方格星虫亲本30000条;(2)开展光裸方格星虫池塘规模化生态苗种繁育及室内水池繁育技术,建立光裸方格星虫500立方水体的室内育苗设施,实现年生产体长1.0-1.5cm苗种达1500万条;(3)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平均单产达370kg/亩;(4)示范推广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和滩涂增养殖面积1600亩,平均单产120kg/亩;(5)制定光裸方格星虫苗种池塘生态繁育技术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企业标准各1项;(6)培训人员400人次。
4、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开发及在热带瓜菜病毒病防控中的应用(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研究内容:以天然产物和天然产品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等绿色农药的研发与产业化,开展制备工艺、剂型加工、应用技术等研究;针对海南热带瓜菜病毒病及媒介昆虫等危害,以高效低毒植物免疫诱抗剂为核心,优化控虫治病技术,研究热带作物病毒病全程免疫防控集成技术,开展田间示范试验,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实现热带瓜菜抗病、丰产及提质增效。
考核指标:(1)完成天然产物、天然产品衍生物2个以上新药中试生产工艺和制剂加工技术;(2)建立1-2条中试 生产线,设计产能50-100公斤/批次;(3)开发2个新产品,并进入登记程序;(4)建立热带瓜菜病毒病绿色免疫防控技术及配套技术规程3项,综合防效达到60-80%,使热带瓜菜增产10%,常规化学农药使用减少20%;(5)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0个,每个试验示范基地5-10亩,培训农民及农技人员1000人次;(6)申请发明专利6件。
5、海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研究内容:建设设施农业开放实验室,为新型栽培品种、耕作制度及主要病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实验提供场地;搭建农业科技信息云服务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多样的数据收集服务;建设农产品检测公共实验室,为入园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打造“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农业科普、教学实验基地。
考核指标:(1)搭建2-3个设施农业开放实验室,搭建1套成熟的农业科技信息云服务平台,为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数据信息采集服务200次以上;(2)搭建2-3个农产品检测公共实验室,为入园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200次以上;(3)吸引10-15家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入驻平台,孵化8-10家农业科技创新企业;(4)吸引3-5家农业科研机构入驻平台,提供农业科普、教学实验、培训600人次。
(二)高新技术
6、船载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海上应用示 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研究内容:(1)基于我国“天通一号”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支持“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载双模高速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和船载低速卫星移动通信终端;(2)研究实现依托“天通一号”民用信关站建立覆盖整个南海海域的数据业务传输网络;(3)研究在全南海海域开展基于船载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1)完成支持卫星移动通信、北斗定位和短报文功能的双模高速船载终端研制,卫星移动通信工作频率: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数据速率:≥300kbps,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天线:增益≥10dBi、天线大小≤350mm*300mm(直径*高);(2)完成支持卫星移动通信、北斗定位功能的低速船载终端研制,卫星移动通信工作频率:S频段;天线增益≥0dBi(±60度范围内),终端天线大小≤210mm*180mm(直径*高);(3)完成海洋业务应用平台1套,平台支持南海全海域的应急救援、船舶实时动态管理、海上互联网业务等应用示范;(4)示范应用船载双模高速终端不少于10套、船载低速终端不少于10套;(5)船载终端防护等级指标≥IP67(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6)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
7、近海特种雷达综合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资助 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研究内容:(1)基于X波段雷达无线电定位和反演技术、多源数据采集和融合技术、多光谱探测技术等,研发和优化海上极小目标探测和跟踪算法、浪高探测算法、溢油探测算法并验证,并通过与光电设备联动实现对目标的精准识别;(2)研发和集成长视距,全天候,长寿命,模块化岸基和船载安装光电设备;(3)通过遥感技术、交换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大数据应用等,完成近海特种雷达综合监控系统的组网建设;(4)基于互联网构建在不同用户端对应业务的海洋信息化系统平台。
考核指标:(1)三级海况下,系统对近海各类目标(包括极小目标)实现全自动探测和分类,能探测和发现影响航行安全的渔网浮球;(2)复用雷达收发单元,实现电子海图、目标探测、浪高测量、溢油探测等多功能合一并通过测试验证;(3)完成覆盖环海南岛近海(大中型渔船监控距离不小于20海里,小型渔船监控距离不小于12海里)的雷达综合监控系统组网建设,实现数据分析处理中心、省级汇聚、市级汇聚、站点等四级组网,具备提供数据服务能力,实现北斗系统、GPS、AIS、光电观察设备等信息融合并通过海上测试,形成我省近海信息完整态势图,全网处理和跟踪目标数量能力超过60万个;(4)实现海南省近海特种雷达综合监控系统在至少4个海洋管理部门的实际应用;(5)实现年生产100套 以上的近海雷达综合监控站的产业化能力。
8、面向新型人居环境的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8.1:人居环境优化及智能综合监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自主研制或集成基于全热换热膜、超滤膜等多种新型膜处理技术;新型易集成、高敏感的半导体器件类型硅基传感技术、北斗卫星定位及通讯技术、包括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内的多项人工智能(AI)等核心科技,智造关键设备并同时打造实时、整体、快速、安全的环境感知技术以及监测控制平台;(2)解决室内新风快速除湿、除盐及除菌,入户饮水高效净化、垃圾分类净化等关键舒适指标提升;同时解决大型社区内人、车、物进出的高效秩序治理、智能安防管理的关键安全指标提升,实现智能、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整体优化,打造全新人居环境科技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1)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楼宇整体装配式新风高效除湿净化系统一套、大型社区自来水集中净化系统一套、大型社区垃圾分离分类系统一套、居家室内环境在线监测及遥控系统一套、社区智能安防系统一套;(2)自主研发水质关键指标在线监测系统1套,无时延,全高清,全覆盖,全交换,视频点播视联化系统一套(支持1000个用户在同时并发访问),半导体气体及水质传感器10种以 上;环境探测器10种以上,其中:水质传感对微生物、重金属、化学需氧量等检测精度优于饮用水国家标准;气体单支传感器功耗低于50 mW;(3)形成1项以上行业标准、8项以上著作权、10项以上专利。
8.2:智能居家健康医疗研究
研究内容:(1)研究“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联动的无创伤疾病早期筛查和健康医疗服务系统;(2)研发微功耗、无侵扰和自动检测的生命体征传感器技术;(3)研发居家健康医疗设备、生理参数网关、健康疾病服务平台及应用;(4)构建“家庭-健康小屋-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打造家庭健康自我管理、社区医疗健康服务、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医院疾病诊疗融合、医疗健康数据共享的美好健康新社区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1)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健康医疗系统1套,研发2种家庭健康终端设备,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对室内主要环境和健康数据预警功能;(3)实现大型社区示范运用,其中:家庭终端整体设备1千套以上、社区医疗服务点2个以上、社区外签约合作医疗机构10家以上及服务1万人次以上;(4)形成1项以上行业标准、申请30项以上的软件著作权或专利。
9、热带森林资源与环境智能化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应 用(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9.1:热带森林健康与生态系统服务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1)开展基于多传感器、遥感、物联网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时监测方法研究;(2)进行对影响森林健康的环境胁迫因子实时监测网络体系的研究,通过物联网进行实时监测研究;(3)热带多雨潮湿环境下的森林自然灾害监测物联网节点设计与灾害快速感知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4)基于多源感知信息融合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精准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5)基于无人机的高分遥感成像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高分遥感图像内容分析及森林信息抽取技术研究与森林3D可视化系统实现。
考核指标:(1)完成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分项要素及综合服务功能的监测物联网节点设计和实现;(2)设立对天然成熟林、天然次生林、海防林、红树林、人工经济林典型热带森林类型的环境胁迫因子和实时监测的示范样地各不低于4公顷;(3)完成基于不同热带森林类型实时监测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在示范样地的应用示范;(4)建成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森林灾害物联网监测与预警系统并在示范样地应用示范;(5)实现不同 13 森林类型样地的遥感3D可视化呈现和系统实现,并在示范样地应用示范;(6)申请不少于2项国家专利。
9.2 面向热带森林资源与环境智能化监测的传感器及关键设备的集成应用
研究内容:(1)基于无人机的热带森林高分遥感影像数据采集硬件平台;(2)森林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智能传感器;(3)基于多源感知信息融合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传感器;(4)基于传感器的森林综合监测物联网系统。
考核指标:(1)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达到30厘米,支持微波雷达成像;(2)灾害监测传感器对火灾及风灾的检测准确率大于95%;(3)生态环境监测传感器支持对风、温、光、湿、降水、PM2.5、负氧离子等7种典型森林生态因子进行全天候连续监测;(4)森林综合监测物联网系统容量支持百万量级传感器接入;(5)在海南天然成熟林、天然次生林、海防林、红树林、人工经济林5类典型林区分别开展应用示范;(6)申报不少于8项的国家发明专利。
10、多平台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和智能识别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研究内容:(1)开展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多平台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云端整合技术;(2)对中文方言对语音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研究,通过建立大数据优化库进行二次校正的研究;(3)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翻译 技术,构建多语言翻译云平台,通过语料积累和机器学习提高翻译准确度的技术研究;(4)以视频和图像识别算法为基础,研究图像切分、文字智能分析和识别的方法,实现图像即时翻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
考核指标:(1)完成通过云服务实现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多平台智能云搭建,实现语言识别数量40种以上;(2)建立语音大数据优化库,以普通话为标准,兼顾方言普通话的识别,实现对语音识别内容的二次校正,提高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普通话识别率,识别率达到90%以上;(3)完成多语言翻译云平台搭建,实现中文与英、日、韩等国际主流语言的流畅翻译,翻译语种40种以上;(4)建立应用级的图像识别翻译系统,实现多语言的图像翻译,准确率90%以上;(5)建立技术应用示范点20个以上;(6)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
11、海南游客行为智能分析平台及精准服务挖掘预测务(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研究内容:(1)研究游客行为特征算法,根据游客的旅游行程、关注内容、社交圈、消费行为等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游客偏好、旅游类型、热门路线、潜在需求等多维度特征;(2)研发游客智能分析平台,建立旅游文章语料库、语义词库,基于旅游大数据平台和深度学习机,实时分析游客的时域和空域数据,提取游客特征;(3)为旅游行业 提供包括出行方式、热门路线、旅游市场变化趋势等数据分析服务,建设海南特色旅游知识图谱,将海南省旅游资源、旅游知识、常用问题等与游客偏好和旅游路线关联,根据个体游客需求,提供精准的旅游咨询、服务;(4)搭建深度学习云计算资源池,支撑游客智能分析平台的人工智能训练建模和实时推理,实现旅游人群多维度异构数据的特征行为分析。
考核指标:(1)通过采集的旅游行为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对游客行为特征建立算法模型,实现游客偏好、旅游类型、热门路线、潜在需求、消费等级5个维度特征提取,完成海南游客画像;(2)根据智能算法建立游客行为智能分析平台,每天实时分析1T以上的采集数据;(3)提供海南游客特征分析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游客偏好的变化趋势,建立海南特色旅游知识图谱,制定分类标准,提供智能咨询服务;(4)搭建10台深度学习服务器,支持40000GPU处理能力,实现计算资源灵活高效的分配;(5)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
(三)社会发展
12、基于互联网的海南省急危重症救治与放射影像学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12.1海南省急危重症救治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模型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1)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急危重症救治的监控、数据分析、超早期发现等关键技术;(2)研究基于互联网的院前急救智能指挥、调度、救援等关键技术;(3)研究适合省情的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化服务系统的模型。
考核指标:(1)建立早期预警评分(NEWS)系统、心脏骤停风险指标(CART)、急救医疗小组标准(METC),申请专利3项以上;(2)构建同心圆、网格化、救护车车载终端处理、AED地图等系统;(3)建立空中救援、远程转运、分级诊疗、移动ICU、院内急救医疗小组(MET)、快速反应系统(RRSs)、快速反应小组(RRT)等的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模型,并进行实际应用。
12.2放射影像云服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1)研发海南省放射影像中心基地建设及接入单位的放射影像共享云平台,研究影像数据及报告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实现区域医疗机构之间放射影像数据的互联互通;(2)研究放射影像的远程疑难病例会诊及新技术应用示范;(3)研究云技术搭建平台架构,研制放射影像及报告数据共享与质量标准体系。
考核指标:(1)构建3个以上海南省放射影像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包括影像报告数据共享接入标准、影像检查身份唯一性标准及影像报告质量标准等;(2)基于多模态影像技术,研究脑血管病等3种以上特定病种的结构化报告系统,通过影像可视化诊断技术实现基于医学影像平台的知识化 管理;(3)实现海南省放射影像共享云平台的建设,接入5家以上医疗机构示范单位,实现接入单位之间的影像及诊断数据的互联互通、远程疑难病例会诊、结果共享和互认。
13、热带海岛高性能海工材料及装配式结构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
13.1高抗蚀水泥基海工材料制备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针对南海高温、高湿、高盐份等特殊气候条件,研究海洋工程用低热高抗蚀水泥基材料的组成设计与制备的相关技术;(2)开发低热高抗蚀水泥基海工材料专用改性剂及其应用关键技术;(3)研制海洋浪溅区、潮差区的海水腐蚀试验,开展模拟实验研究;(4)针对离岸岛礁工程建设中,常规建筑材料与淡水匮乏等问题,开发海水拌养砂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5)研制开发适用于海洋环境快速施工、修补要求的新型水泥基材料及其施工技术,推进工程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1)低热高抗蚀水泥基海工材料氯离子扩散系数<0.5×10m /s,与海工硅酸盐水泥(GB31289-2014)(<1.5×10—122—122m /s)相比降低67%,7天水化热≤230kJ/kg、28天抗压强度≥52.5MPa;(2)制备海水拌养砂高性能混凝土,海洋地材(砂)利用率>60%,混凝土强度≥C50;(3)研制适用于海洋环境的快速施工、修补要求的新型水泥基材料,1小时抗压强度≥40MPa;(4)制定企业技术标准1项以 上,申请专利3项以上,进行新型海工材料工程示范应用1项以上。
13.2 热带海岛装配式轻钢结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1)研究海岛吹填软基处理及长期变形控制新技术;(2)研究热带海岛轻钢结构抗高烈度地震和抗强台风实用技术;(3)研究装配式轻钢结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及绿色施工技术;(4)研究热带海岛轻钢结构的全寿命设计方法及检测监测评价技术;(5)研发轻钢结构被动房和可再生能源房屋的建造技术。
考核指标:(1)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实用新型专利不少于10项;(2)建成热带海岛装配式轻钢房屋产业基地;(3)在海南岛建成示范性轻钢工程至少5项(其中在地震设防烈度8度区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2项);(4)编制地方行业标准1项。
14、深海载人潜水器信息指挥系统研究与应用(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
研究内容:(1)复杂系统数据融合与处理;母船声学环境改造技术;(2)复杂舱室与重大设备的安装路径和工艺;(3)载人潜水器母船及其船载设备预防性维保软件研发。
考核指标:(1)建立潜水器数据处理中心、驾驶台作业视频指挥系统和状态显示系统,将船舶设备、科考设备以及载人潜水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体系融合到一个平台,并 实现岸基的实施监控,系统运行可靠,软件运行稳定;(2)声学通信及定位系统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3)A形架布放回收系统安全工作负荷不小于36吨,具备在四级海况下安全布放回收的要求;(4)设备、设施的改造与安装满足中国船级社或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要求;(5)深海载人潜水器信息指挥系统应用于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和作业。
15、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热带海岛气候下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
研究内容:(1)研究热带海岛气候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2)研究提高余热回收效率,实现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大于70%和节能减排;(3)高温、高湿环境下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高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4)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方案智能设计研究;(5)基于多能互补的工业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冷热电负荷柔性响应控制技术研究;(6)智慧能源网控制系统研究。
考核指标:(1)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大于80%;(2)燃气轮机/内燃机排向大气的温度不高于100℃;(3)建设一项天然气、太阳能和冰/水蓄能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4)构建一套智慧能源网控制系统(含手机端监控系统);(5)完成3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
16、胆木、火山岩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
16.1胆木产业化开发与利用
研究内容:(1)胆木标准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胆木药材有效成分不同年限与季节的动态变化研究;(3)胆木药用部位和替代资源的系统比较研究;(4)胆木抗炎、镇痛、抑菌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研究;(5)胆木产品升级及新产品研发;(6)胆木提取工艺、制剂制备及质量研究;(7)胆木对幼龄动物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考核指标:(1)建立胆木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制定《胆木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1个;(2)确定胆木药用资源合理采收期(年限、季节);(3)制定胆木药材、产品质量提升的企业标准各1个;(4)开发胆木妇科洗液1个,制定地方标准1个;(5)完成胆木提取物的3种药效学研究(抗炎、镇痛、抑菌),为胆木提取的临床应用扩展提供技术支撑;(6)完成胆木儿童用药内容更加完善的说明书1份,获得CFDA受理号1个;(7)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个以上。
16.2、火山岩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1)利用海口火山岩特殊的生境,开展不同石斛品种的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海口火山岩生境的石斛优良品种,并研究石斛优质高产的栽培和管理技术;(2)对不同生长期的石斛进行有效成分的跟踪分析,研究其有效成分 的累积规律,确定其最佳采收期;(3)通过高通量生物活性筛选模型,对石斛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抗肿瘤、抗菌、抗氧化、a-糖苷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等活性的系统筛选,挖掘其生理活性,确定其活性部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石斛有效成分的分析;(4)根据石斛的生物活性,同时结合其传统药效,开展石斛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的研发。
考核指标:(1)筛选出1-2种适宜火山岩生境的石斛品种;(2)在海口火山岩生境建立石斛示范基地500亩以上,总结一套推广火山岩生境的石斛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3)研制一套快速检测石斛有效成分的方法,确定火山岩生境石斛的最佳采收期;(4)确认石斛2种以上生物活性,确定活性部位提取提取工艺1套,发现活性化合物5个以上;(5)研发6个以上石斛相关的功能性产品;(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