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搅拌站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V:xl307798775
搅拌站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变压器的安装、接线、避雷系统、接地系统应符合规范。
2、配电房必须派专人值班。配电室经常保持清洁,无杂物,门向外 开,并配锁。配电柜的的放置、接线应符合规范。
3、动力照明线路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做到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线路由值班电工负责并实行交接班签认制。
4、动力、照明线路必须分开悬挂在一定高度,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5、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应实行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6、电力设施、线路由专人负责维修养护,非专业人员严禁擅自乱动。
7、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生活设施或堆 放构件、器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8、电动机械的机体必须可靠接地,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 护器,使用时应有人监护。
9、一般场所照明电压宜为220V,隧道内工作面的照明电压不应大于 36V。其他工作行灯电压不得大于12V。
10、电器设备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和腐蚀性介质,不得使用火源。
11、自备电源与外电线路电源应设置连锁机构,严禁并联运行。
12、所有施工用电严格按《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第二篇:混凝土搅拌站--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用电、动火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开关、控制设备安装、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车间下班后,必须关闭的电气设备电源。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动火安全管理:
(1)禁止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
(2)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主管人员申请“动火许可证”。
(3)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配备足量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备用。
(4)如在危险作业点动火施工,必须同时向作业点所在部门主管人员申请,派人到现场监督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
第三篇: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陕西华岳混凝土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一0年八月
目 录
一、安全检查制度....................................................................................2
二、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制度....................................................................4
三、搅拌站用电安全管理制度................................................................7
四、劳保用品管理制度............................................................................8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9
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0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
2一、安全检查制度
一、安全检查的形式
(一)日常检查
1、副站长随时地对搅拌站内生产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副站长经常检查施工环境,机具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及时汇报,监督检查搅拌机司机人员情况,确保正确操作,保障施工安全。
3、操作司机岗位持证上岗,主司机、副司机作好自检互检工作,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4、操作司机班长,副班长岗岗员检查制度。每一班作业必须设一名固定的安全监督岗岗员,负责本班次搅拌机生产的监督检查。司机班长,副班长必须由责任心强、有经验、有技术的岗位工人兼任,主要职责:检查本班次人员、搅拌机的安全工作情况,监督操作过程,保证混凝土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定期检查
1、副站长每月23~27日组织1次定期的安全大检查,检查中要求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并作好记录。
(三)、专项检查
副站和搅拌机司机人员在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四)、节前节后和季节性检查
节假日前后搅拌站站长,副站长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重大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防止从业人员纪律松懈、思想麻痹。
(五)、开机前的检查
搅拌机开机前,站长,副站长组织技术室试验人员,搅拌机操作司机对开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做例行检查,检查是否搅拌机计量系统是准确,机械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
二、检查的依据:
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企业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等。
三、检查的方法: 1. 2. 组织领导: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根据检查要求配备检查人员,合理分工。目的明确: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明确检查的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3. 检查记录:检查记录要认真、详细,特别对隐患的记录要具体。隐患部位、危险程度及处理意见等要记录清楚。
4. 整改:安全检查的整改工作包括隐患登记、整改、复查、销案。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登记外,要求部门限期、定人、定方法地进行整改。对有即发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员要责令停工进行整改,只有当事故危险隐患解除后,经检查人员确认,方可继续生产。对于违章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应当场指出,进行纠正。安全负责人对整改的部分要进行复查,经复查合格,方可进行销案。
二、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制度
根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所颁发的《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发(2003年 123号)和《关于特别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2002 年124号)以及安监局(2004年第20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做出的规定。
搅拌站一般工程每年接受安全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学时
㈠、搅拌站教育内容:
①各级管理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标准。②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和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③搅拌站生产工作概况,生产流程,工作性质及范围。
④新工人个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⑤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⑥搅拌站内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⑦搅拌站站内文明施工,员工宿舍住地周围环境保护及卫生基本要求。
㈡、教育形式
①授课教育在非作业时间,由站长主持,副站长召集全体管理人员(含班长,生活管理员)到场,由站长或副站长主讲(讲课或出题考试有困难时,或聘请项目工程技术,安全环保等部门去人主讲,或请人讲课).讲课时间, 地点,主持人,讲课人,讲课内容,参加人姓名,必须指定人做好记录.②看板教育,制作和安设施工安全环保管理的各种板牌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施工队全体员工安全技术操作能力,完善施工队面貌和形象.
③班前讲话教育.每天班前由站长或值班负责人进行本班次员工安全生产讲话,讲话时间5-10分钟.
④安全生产考试.站内对各岗位工种定期进行考试,搅拌站对各岗位进行不定期考试(文盲者可本人口答,委托人代笔),考试成绩不及格要重考,直到合格.
⑤自我安全教育.现场施工各工种人员,要多看多学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常识和规程,增强自我保护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
⑥自我安全教育.各岗位人员,要多看多学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常识和规程,增强自我保护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
三、搅拌站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变压器的安装、接线、避雷系统、接地系统应符合规范。
2、配电房必须派专人值班。配电室经常保持清洁,无杂物,门向外开,并配锁。配电柜的的放置、接线应符合规范。
3、动力照明线路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做到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线路由值班电工负责并实行交接班签认制。
4、动力、照明线路必须分开悬挂在一定高度,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5、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6、电力设施、线路由专人负责维修养护,非专业人员严禁擅自乱动。
7、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器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8、电动机械的机体必须可靠接地,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时应有人监护。
9、一般场所照明电压宜为220V,隧道内工作面的照明电压不应大于36V。其他工作行灯电压不得大于12V。
10、电器设备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和腐蚀性介质,不得使用火源。
11、自备电源与外电线路电源应设置连锁机构,严禁并联运行。
12、所有施工用电严格按《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四、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1、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2、合理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
3、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4、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5、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防护用品的采购,原则上由总队负责,其它单位不予分散采购。购入的劳保用品需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等三证。
7、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8、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9、员工对领用的防护用品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不多领、冒领、不送人、不变卖。
10、员工内部调动,除专用岗位防护用品外,一律不补发一般劳保用品。
11、凡属个人保管不当,丢失和损坏防护用品者一律折价赔偿(包括借用的)。
12、需补领的防护用品经本人申请,本单位领导审批,交赔偿费后,由本单位安全员或专职人员向供应分公司领买补发。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
2、所有取得相应上岗证书准备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准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4、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员严禁登高作业。
5、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对违章指挥的行为有权拒绝,并有向上级举报的权利。
6、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紧急事故和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时,有采取紧急避险的权利。
7、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工作。
8、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要在劳资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9、从事特种作业的各班组应严格履行“三工”教育制度,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0、特种作业人员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的,应重新经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后方可上岗。
11、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单位进行知识更新后,每4年复审一次。
12、未经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起操作证自动失效,不再具备上岗资格。
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综合效益和寿命,保证机械设备的施工安全,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坚持以下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运转使用和维修记录台帐。
2)、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促进机械设备使用和施工生产标准化作业。3)、必须按规定的性能指标范围使用,严禁不合理使用机械。4)、使用时要保证人身及机械安全,严禁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
5)、机械使用的燃油、润滑油(脂)、液压油必须符合机械使用说明中的规定,电压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6)、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岗位上岗证书方可上岗,并严格按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使用(行车)记录,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提供真实依据。7)、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调度的指挥,保证作业质量,与施工密切配合,及时完成任务。
8)、加强机械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工作,除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外,应加强机械设备的强制性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2、使用的基本制度:
1)、使用机械必须实行“两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定机、包保养、包保管、包使用),操作人员相对稳定,调整操作人员应征得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
2)、凡使用机械均应专人负责保管,多人操作的大型机械实行司机长负责制,小型机械可设专人兼管数台。
3)、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按规定日常的保养工作。
4)、机械操作人员中必须坚守岗位,确保机械正常运行。
3、防护措施: 1)、易发生危险场所,应设立警告标志及建立场所安全制度。
2)、油库等易发生火灾场所,应设立防火标志,采取严格有效的防火措施,并严禁吸烟,专人值班。
3)、暴露于机体外部的运动机构,部件或高温、高压带电等有可能伤人 的部分应装防护罩等安全设施。
4)、所有电器设备都应按《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作好接地、接零,或加漏电保护器。
5)、机械集中场所,要有防火及防盗措施。
6)、冬季施工,注意防寒、防冻工作;进入寒冬季节前备好防冻、防滑设备,做好防冻防滑措施,机械采取防冻措施后要悬挂标志;行走类水冷机械设备(如汽车)夜间做好放水防冻工作,有条件的可在水箱中按比例添加防冻液进行防冻防护。
7)、注意机械防雨、防洪及防风工作,要采取措施防止机电设备及输电线路因洪水、风灾及石方爆破造成的损失。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㈠、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2、搅拌站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a.定期普遍教育:重点防火季节和重大节日前,利用会议、公告等多种形式向全站职工进行以防火为中心的安全教育。
b.针对性的教育:平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上级机关通报的火灾案例及时进行教育。
c.重点教育:对重点部位的员工,结合岗位特点进行操作规程和防火安全教育,对保卫和巡逻人员进行提高专业素质教育。
d.个别教育:对调入我站的职工,在其上岗前进行安全防火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外来作业人员随时进行防火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3、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演示和培训。
㈡、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坚持三级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安全大检查一次,总队每周安全大检查一次,搅拌站每日都要安全检查。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春防、夏防、冬防要开展重点部位大检查;发生火灾后要进行安全大检查。
6、确定防火巡查的人员、部位、频次以及内容,制作每日防火巡查记录。
7、发生突发事件和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或人员报告。发现火灾事故及时报警,报警电话:119;扑救火灾的办法:一会报火警;二会使用灭火器材;三会扑救初期火灾。
8、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指挥部和公安消防监督机关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
9、防火安全检查范围: a、贯彻落实防火安全情况。
b、火源、电源、水源使用管理情况。
c、消防器材、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到位情况。
d、生产设备及要害部位的防火落实情况。
e、火险隐患整改情况。
f、其它有关情况。
10、防火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火险隐患,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进行整改,对火险隐患,必须做出详细记录,建立档案,依照“三定”原则,即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限期整改,不准拖延扯皮。
11、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信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㈢、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专职人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专人负责,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器材管理:
a.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b.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c.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d.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㈣、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a.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b.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c.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d.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a.凡在材料库区进行焊接、切割、烘烤、熬炼和喷灯等明火作业,由动火部门提出申请,综合办公室在进行现场勘查后,负责办理“明火作业许可证”。“明火作业许可证”应注明动火级别、申请部门和动火部位、动(用)火人及监护人、明火作业理由、现场实施安全措施状况、动火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并经主管领导、综合办公室共同审核签字后,组织实施。
b.明火作业必须在“明火作业许可证”批准的有效时间内作业,凡提前、延期或变更明火作业时间地点的,必须重新办理相应手续。
c.明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量的相应消防器材,明火作业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详细讲明动火方案和动火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清理工作,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d.明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动火设备、工具应安全完好,相应的附属设备、工具应安全、灵敏、有效,发生异常情况动火人必须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实施救助措施。
e.每天动火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熄灭余火和飞溅的火星,并及时切断电源,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f.动火作业完毕,综合办公室应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监督作业现场的清理,确保安全。
g.大风天(4 级风以上)室外禁止明火作业。
h.未经批准私自动用明火的,综合办公室责令其停止动火作业,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i.外来施工单位在总队范围内进行明火作业,必须履行总队明火作业管理制度和其它有关规定。
㈤、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1、保护现场: a.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保护起火地点,尽可能保护燃烧后的状态。
b.扑救后立即划出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c.在现场勘察后,经公安消防部门或保卫部同意,方可清理火场。
2、调查:由综合办公室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开展火场勘察和火灾事故调
3、处理: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理。㈥、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对消防安全工作做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
2、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
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外,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对下列行为予以处罚: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口头告诫:
a.使用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或保管不当而造成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b.在禁烟场所吸烟或处置烟头不当而引起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c.未及时清理区域内易燃物品,而造成火灾隐患的;
d.未经批准,违规使用加长电线、用电未使用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自增加小负荷电器的;
e.谎报火警;
f.未经批准,玩弄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g.对安全小组提出的消防隐患未予以及时整改而无法说明原因的部门管理人员;
h.阻塞消防信道、遮挡安全指示标志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通报批评:
a.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
b.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或改为它用的;
c.违反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从而导致火警、火灾损失轻微的; d.强迫其它员工违规操作的管理人员;
e.发现火警,未及时依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的;
f.对安全小组的检查未予以配合、拒绝整改的管理人员。
(3)对任何事故隐瞒事实,不处理、不追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予以解聘。(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损失轻微的),但能主动坦白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事故、挽回损失的肇事者或责任人可视情况予以减轻或免予处罚。
第四篇: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客运专线 中铁五局第三项目部9#搅拌站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一0年八月
目 录
一、安全检查制度....................................................................................3
二、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制度....................................................................5
三、搅拌站用电安全管理制度................................................................7
四、劳保用品管理制度............................................................................8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9
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0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2
八、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17
九、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9
十、安全值班制度..................................................................................20
一、安全检查制度
一、安全检查的形式
(一)日常检查
1、副站长随时地对搅拌站内生产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副站长经常检查施工环境,机具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及时汇报,监督检查搅拌机司机人员情况,确保正确操作,保障施工安全。
3、操作司机岗位持证上岗,主司机、副司机作好自检互检工作,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4、操作司机班长,副班长岗岗员检查制度。每一班作业必须设一名固定的安全监督岗岗员,负责本班次搅拌机生产的监督检查。司机班长,副班长必须由责任心强、有经验、有技术的岗位工人兼任,主要职责:检查本班次人员、搅拌机的安全工作情况,监督操作过程,保证混凝土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定期检查
1、副站长每月23~27日组织1次定期的安全大检查,检查中要求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并作好记录。
(三)、专项检查
副站和搅拌机司机人员在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四)、节前节后和季节性检查
节假日前后搅拌站站长,副站长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重大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防止从业人员纪律松懈、思想麻痹。
(五)、开机前的检查
搅拌机开机前,站长,副站长组织技术室试验人员,搅拌机操作司机对开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做例行检查,检查是否搅拌机计量系统是准确,机械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
二、检查的依据:
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企业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等。
三、检查的方法: 1. 2. 3. 组织领导: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根据检查要求配备检查人员,合理分工。目的明确: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明确检查的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检查记录:检查记录要认真、详细,特别对隐患的记录要具体。隐患部位、危险程度及处理意见等要记录清楚。4. 整改:安全检查的整改工作包括隐患登记、整改、复查、销案。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登记外,要求部门限期、定人、定方法地进行整改。对有即发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员要责令停工进行整改,只有当事故危险隐患解除后,经检查人员确认,方可继续生产。对于违章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应当场指出,进行纠正。安全负责人对整改的部分要进行复查,经复查合格,方可进行销案。
二、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制度
根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所颁发的《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发(2003年 123号)和《关于特别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2002 年124号)以及安监局(2004年第20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做出的规定。
搅拌站一般工程每年接受安全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学时
㈠、搅拌站教育内容:
①各级管理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标准。②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和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③搅拌站生产工作概况,生产流程,工作性质及范围。
④新工人个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⑤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⑥搅拌站内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⑦搅拌站站内文明施工,员工宿舍住地周围环境保护及卫生基本要求。
㈡、教育形式
①授课教育在非作业时间,由站长主持,副站长召集全体管理人员(含班长,生活管理员)到场,由站长或副站长主讲(讲课或出题考试有困难时,或聘请项目工程技术,安全环保等部门去人主讲,或请人讲课).讲课时间, 地点,主持人,讲课人,讲课内容,参加人姓名,必须指定人做好记录.②看板教育,制作和安设施工安全环保管理的各种板牌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施工队全体员工安全技术操作能力,完善施工队面貌和形象.
③班前讲话教育.每天班前由站长或值班负责人进行本班次员工安全生产讲话,讲话时间5-10分钟.
④安全生产考试.站内对各岗位工种定期进行考试,搅拌站对各岗位进行不定期考试(文盲者可本人口答,委托人代笔),考试成绩不及格要重考,直到合格.
⑤自我安全教育.现场施工各工种人员,要多看多学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常识和规程,增强自我保护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
⑥自我安全教育.各岗位人员,要多看多学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常识和规程,增强自我保护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
三、搅拌站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变压器的安装、接线、避雷系统、接地系统应符合规范。
2、配电房必须派专人值班。配电室经常保持清洁,无杂物,门向外开,并配锁。配电柜的的放置、接线应符合规范。
3、动力照明线路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做到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线路由值班电工负责并实行交接班签认制。
4、动力、照明线路必须分开悬挂在一定高度,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5、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6、电力设施、线路由专人负责维修养护,非专业人员严禁擅自乱动。
7、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器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8、电动机械的机体必须可靠接地,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时应有人监护。
9、一般场所照明电压宜为220V,隧道内工作面的照明电压不应大于36V。其他工作行灯电压不得大于12V。
10、电器设备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和腐蚀性介质,不得使用火源。
11、自备电源与外电线路电源应设置连锁机构,严禁并联运行。
12、所有施工用电严格按《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四、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1、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2、合理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
3、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4、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5、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防护用品的采购,原则上由总队负责,其它单位不予分散采购。购入的劳保用品需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等三证。
7、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8、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9、员工对领用的防护用品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不多领、冒领、不送人、不变卖。
10、员工内部调动,除专用岗位防护用品外,一律不补发一般劳保用品。
11、凡属个人保管不当,丢失和损坏防护用品者一律折价赔偿(包括借用的)。
12、需补领的防护用品经本人申请,本单位领导审批,交赔偿费后,由本单位安全员或专职人员向供应分公司领买补发。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
2、所有取得相应上岗证书准备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准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4、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员严禁登高作业。
5、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对违章指挥的行为有权拒绝,并有向上级举报的权利。
6、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紧急事故和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时,有采取紧急避险的权利。
7、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工作。
8、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要在劳资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9、从事特种作业的各班组应严格履行“三工”教育制度,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0、特种作业人员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的,应重新经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后方可上岗。
11、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单位进行知识更新后,每4年复审一次。
12、未经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起操作证自动失效,不再具备上岗资格。
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综合效益和寿命,保证机械设备的施工安全,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坚持以下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运转使用和维修记录台帐。
2)、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促进机械设备使用和施工生产标准化作业。3)、必须按规定的性能指标范围使用,严禁不合理使用机械。4)、使用时要保证人身及机械安全,严禁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
5)、机械使用的燃油、润滑油(脂)、液压油必须符合机械使用说明中的规定,电压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6)、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岗位上岗证书方可上岗,并严格按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使用(行车)记录,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提供真实依据。7)、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调度的指挥,保证作业质量,与施工密切配合,及时完成任务。
8)、加强机械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工作,除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外,应加强机械设备的强制性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2、使用的基本制度:
1)、使用机械必须实行“两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定机、包保养、包保管、包使用),操作人员相对稳定,调整操作人员应征得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
2)、凡使用机械均应专人负责保管,多人操作的大型机械实行司机长负责制,小型机械可设专人兼管数台。
3)、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按规定日常的保养工作。
4)、机械操作人员中必须坚守岗位,确保机械正常运行。
3、防护措施: 1)、易发生危险场所,应设立警告标志及建立场所安全制度。
2)、油库等易发生火灾场所,应设立防火标志,采取严格有效的防火措施,并严禁吸烟,专人值班。
3)、暴露于机体外部的运动机构,部件或高温、高压带电等有可能伤人 的部分应装防护罩等安全设施。
4)、所有电器设备都应按《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作好接地、接零,或加漏电保护器。
5)、机械集中场所,要有防火及防盗措施。
6)、冬季施工,注意防寒、防冻工作;进入寒冬季节前备好防冻、防滑设备,做好防冻防滑措施,机械采取防冻措施后要悬挂标志;行走类水冷机械设备(如汽车)夜间做好放水防冻工作,有条件的可在水箱中按比例添加防冻液进行防冻防护。
7)、注意机械防雨、防洪及防风工作,要采取措施防止机电设备及输电线路因洪水、风灾及石方爆破造成的损失。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㈠、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2、搅拌站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a.定期普遍教育:重点防火季节和重大节日前,利用会议、公告等多种形式向全站职工进行以防火为中心的安全教育。
b.针对性的教育:平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上级机关通报的火灾案例及时进行教育。
c.重点教育:对重点部位的员工,结合岗位特点进行操作规程和防火安全教育,对保卫和巡逻人员进行提高专业素质教育。
d.个别教育:对调入我站的职工,在其上岗前进行安全防火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外来作业人员随时进行防火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3、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演示和培训。
㈡、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坚持三级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安全大检查一次,总队每周安全大检查一次,搅拌站每日都要安全检查。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春防、夏防、冬防要开展重点部位大检查;发生火灾后要进行安全大检查。
6、确定防火巡查的人员、部位、频次以及内容,制作每日防火巡查记录。
7、发生突发事件和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或人员报告。发现火灾事故及时报警,报警电话:119;扑救火灾的办法:一会报火警;二会使用灭火器材;三会扑救初期火灾。
8、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指挥部和公安消防监督机关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
9、防火安全检查范围: a、贯彻落实防火安全情况。
b、火源、电源、水源使用管理情况。
c、消防器材、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到位情况。
d、生产设备及要害部位的防火落实情况。
e、火险隐患整改情况。
f、其它有关情况。
10、防火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火险隐患,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进行整改,对火险隐患,必须做出详细记录,建立档案,依照“三定”原则,即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限期整改,不准拖延扯皮。
11、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信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㈢、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专职人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专人负责,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器材管理:
a.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b.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c.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d.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㈣、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a.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b.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c.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d.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a.凡在材料库区进行焊接、切割、烘烤、熬炼和喷灯等明火作业,由动火部门提出申请,综合办公室在进行现场勘查后,负责办理“明火作业许可证”。“明火作业许可证”应注明动火级别、申请部门和动火部位、动(用)火人及监护人、明火作业理由、现场实施安全措施状况、动火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并经主管领导、综合办公室共同审核签字后,组织实施。
b.明火作业必须在“明火作业许可证”批准的有效时间内作业,凡提前、延期或变更明火作业时间地点的,必须重新办理相应手续。
c.明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量的相应消防器材,明火作业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详细讲明动火方案和动火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清理工作,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d.明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动火设备、工具应安全完好,相应的附属设备、工具应安全、灵敏、有效,发生异常情况动火人必须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实施救助措施。
e.每天动火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熄灭余火和飞溅的火星,并及时切断电源,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f.动火作业完毕,综合办公室应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监督作业现场的清理,确保安全。
g.大风天(4 级风以上)室外禁止明火作业。
h.未经批准私自动用明火的,综合办公室责令其停止动火作业,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i.外来施工单位在总队范围内进行明火作业,必须履行总队明火作业管理制度和其它有关规定。
㈤、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1、保护现场: a.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保护起火地点,尽可能保护燃烧后的状态。
b.扑救后立即划出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c.在现场勘察后,经公安消防部门或保卫部同意,方可清理火场。
2、调查:由综合办公室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开展火场勘察和火灾事故调
3、处理: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理。㈥、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对消防安全工作做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
2、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
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外,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对下列行为予以处罚: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口头告诫:
a.使用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或保管不当而造成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b.在禁烟场所吸烟或处置烟头不当而引起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c.未及时清理区域内易燃物品,而造成火灾隐患的;
d.未经批准,违规使用加长电线、用电未使用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自增加小负荷电器的;
e.谎报火警;
f.未经批准,玩弄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g.对安全小组提出的消防隐患未予以及时整改而无法说明原因的部门管理人员;
h.阻塞消防信道、遮挡安全指示标志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通报批评:
a.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
b.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或改为它用的;
c.违反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从而导致火警、火灾损失轻微的; d.强迫其它员工违规操作的管理人员;
e.发现火警,未及时依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的;
f.对安全小组的检查未予以配合、拒绝整改的管理人员。
(3)对任何事故隐瞒事实,不处理、不追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予以解聘。(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损失轻微的),但能主动坦白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事故、挽回损失的肇事者或责任人可视情况予以减轻或免予处罚。
八、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1、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总队责任人报告。总队责任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国务院令第75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号《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集团公司[中铁五安(2005)70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处理规定》的通知和武广公司[武广安(2005)41号]《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立即上报经理部调度室(电话0735-7417569)、安质部(电话0735-7417592),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经理部调度室、安质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经理部主管领导汇报,同时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2、发生责任人身死亡及以上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在1小时内用电话向经理部调度室、安质部报告(同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经理部;经理部调度室、安质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在2小时内直接或以电话方式报郴州项目部安质部胡文斌(电话:0735-7524555,手机:***)和调度连卫政(电话、传真:0735-7524555,手机:***),并在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武广公司安质部许国平(电话:027-51127718、传真:027-51127778、手机:***)。
3、报告范围
凡是职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因工死亡、重伤和轻伤事故,均应列入《铁路职工伤亡事故报表》内统计。
职工发生的非因工伤亡事故和由我方负主要责任造成企业职工以外人员的伤亡事故;企业职工在国有公路上发生的汽车交通伤亡事故,均应列入《伤亡事故电话月报表》内统计。
4、安全事故快月报:总队于次月五日前上报经理部,经理部于次当月十日以前逐级上报。
5、安全事故年报表: 总队于次年元月十日前报经理部,经理部于元月二十日前报上级有关单位。
6、调查处理
严肃处理事故,认真吸取教训。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不护短、不迁就,按责任制调查、分析原因、判明责任,并依据《铁路重大职工死亡事故责任领导人行政处分办法》及《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因工死亡事故责任领导人行政处罚规定》、集团公司[中铁五安(2005)70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处理规定》的通知和《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XXTJⅣ标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处理。
7、无论是发生职工轻伤、重伤、死亡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对安全事故进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事故和任意改变事故性质。
8、经理部安全质量领导小组会协同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事故的处理或报批处理结案工作,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按劳动人事管理权办理:事故单位有关责任领导人因安全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的,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当年内不得评先、晋级和加薪;并将处罚决定在本单位通报。触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九、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搅拌站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
2、安全生产例会主要内容是总结上次例会以来的安全生产情况,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确定本月安全生产任务、目标,制定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布置安全生产任务。
3、安全生产例会的内容应当作好记录,登在安全台帐上。
十、安全值班制度
1、建立安全值班制度,严格遵守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值班人员必须由搅拌站的管理人员组成。
2、负责本日值班人员应在值班时填写安全值班记录,严禁无故脱岗或酒后上岗。
3、值班人员在值班时间内必须对施工现场的一切事务负责管理,严禁在岗时间睡觉、从事各种赌博活动。
4、发生不安全或非法行为,应敢于向坏人坏事做斗争并及时上报总队办公室,同时拨打“110”报警求援。
5、在值班时间内,值班人员应对施工现场内的机械、电器、职工工作、生活的等情况全面负责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安全用电制度
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或避免各类电气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用电的管理。
第三条
本公司安全用电的管理统一由工务单位监督管理。机修等单位负责各自在负责范围内的安全用电管理。安全主任监督。
第二章
电气作业人员的从业条件
第四条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年满十八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妨碍电气作业的病症和生理缺陷,并经指定医院鉴定。
(2)取得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按规定定期复审。(3)热爱本职工作,作风严谨,工作不敷衍塞责,不草率从事,对不安全因素时刻保持警惕。
(4)熟悉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掌握触电急救及电气灭火知识。
(5)熟悉本公司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方式,掌握电气维修方法和日常检查要点。
第三章
电气作业人员的职责
第五条
认真作好本岗位的工作,对所管辖区域内电气设备、线路、电器件的安全运行负责。
第六条
严格遵守安全法规、条例及制度,不得违章操作。第七条
宣传电气安全知识,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行为。安全用电制度
第八条
认真作好管辖区域内的巡视、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并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第九条
一旦发生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必须快速、正确地实施救护或灭火,并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第十条
发现非电气作业人员维修电气设备或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应及时制止,有权停止其工作。
第十一条
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提出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整改技术措施,同时将现场安全情况向上级汇报。
第十二条
对假冒伪劣或经检测不符国家、行业标准的电器产品,有权拒绝安装,对已安装的及时更换。
第十三条
所持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必须按规定的年限由本人或安全办公室统一到发证机构进行复审,未经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应自动下岗。
第四章
安全教育
第十四条
必须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厂、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五条
在教育培训中,应强调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使新员工充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熟悉有关电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
第十六条
通过教育培训,对使用用电设备的一般人员,还应懂得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独立工作的电气作业人员,还应懂得电气装置在安装、使用、维护、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掌握电器设备的灭火方法,掌握触电急救的技能。
第五章
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第十七条
在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运行、维修和保护装置的配备等各个安全用电制度
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和工艺要求。
第十八条
对高压设备及线路的检修和改造,必须向供电部门提出申请,未经许可,不得进行作业。
第十九条
电气设备不得带故障运行!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视为有电,不得盲目触及。对挂有“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止步、高压危险”等标示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
第二十条
在架空线路下及周围作业时,必须作好防护措施,严禁在架空线路附近竖立高金属杆及其他设施。
第二十一条
加强电缆线路的巡视检查,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测,禁止在电缆沟附近挖土、打桩。
第二十二条
非电气作业人员不得随意乱动和修理电气设备及线路。第二十三条
配电和用电设备必须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并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保证连接牢固可靠。同一变压器的电路内只能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
第二十四条
Ⅰ、Ⅱ类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时必须加装漏电保护,保证一机一闸一漏电,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绝缘鞋。
对手持电动工具应定期做外观检查和绝缘测试。
第二十五条
在潮湿、水中、强腐蚀性等环境恶劣的用电设备,其控制线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第二十六条
对触电危险的场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安全标示。安全标示应坚固耐用,并安装在光线充分且明显之处。
第二十七条
需要移动非固定安装的用电设备(如:电焊机、砂轮切割机、安全用电制度
空压机等),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移动中要防止导线被拉断、拉脱。
第二十八条
工人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限位开关插座、插头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配电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物件。
第二十九条
工作台上、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36V。第三十条
在安装电器时,应对元器件进行检查和检测,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或假冒伪劣产品,一律拒绝安装。
第三十一条
维修设备时,必须首先通知操作人员,停机后切断电源,在电源箱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在设备上挂“设备维修,禁止使用”标志牌,完成上述工作后方可进行维修工作。维修完毕应及时通知操作人员。
第三十二条
正确使用各种安全用具,并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安全工具应定期效验。
第三十三条
在雷雨季节前,做好防雷设施的检修、测试工作,确保设备的绝缘和接地装置良好。
第三十四条
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20M以外。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20M禁止人员入内。
第三十五条
在搬运、安装、运行、维修中,避免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受机械损伤,避免受油污侵蚀。
第三十六条
临时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其线路的总配电箱除了设总隔离开关外,还应装设具有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开关。
第三十七条
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地清扫电气设备,防止脏污或灰尘的堆积。
第六章
电气火灾的预防 安全用电制度
第三十八条
应合理装设断路器、熔断器、热继电器等,不得随意调整整定值。加强对电流及温升的监视,保持电压、电流和温升不超过允许值。
第三十九条
加强对电器元件及线路绝缘的测试,及时更换陈旧及绝缘老化的电器元件和导线。
第四十条
及时调整线路负荷,保持三相负荷平衡,防止过负荷运行,对连续使用时间过长的设备或线路加强监视。
第四十一条
防止导线受到机械损伤,其易受重压或碰撞的部位,必须加套金属保护管。
第四十二条
白炽灯、碘钨灯、高压汞灯等发热灯具使用时,应远离易燃物。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不得使用大功率灯泡。
第四十三条
配电箱(盘)和临时线路附近,不得堆放易燃物或其他物品。第四十四条
变配电室应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测、更换。室内外保持清洁,无杂物、无积尘,不准堆放油桶或易燃、易爆物品。
第四十五条
导线压接处,必须保持足够的接触面,压接牢固,并经常检查。第四十六条
插座的额定电流、电压应与实际电路相符合,不得盲目增加负荷,插座应安装在清洁、干燥无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第四十七条
使用大功率的电热器具,必须有单独的电源开关,不得使用电气插座;器具周围必须有隔热装置;不得装置在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或可燃粉尘场所,使用时必须有人看管,不得中途离开;停止使用时必须切断电源。
第四十八条
电气设备及线路在设计、安装过程中必须合理选型,其安装位置必须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保持良好的通风。
第四十九条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按照公司制定的应急预案组织灭火。安全用电制度
第七章
特殊环境的安全用电
第五十条
对油漆库(房)、喷漆车间(房)、液化气瓶组站、多粉尘车间等易燃、易爆环境,所有的电气设施均采用防爆型,且电气线路必须穿管密封敷设。
第五十一条
对易产生静电的环境,必须采用合适的消除静电的方法,如接地、增湿、中和等方法。
第五十二条
对热处理及有酸、碱、盐、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必须采用防腐型或防污型电气设备及元件,电气管路必须有良好的防腐措施。
第五十三条
对湿度较大或用水及汽较多的车间(场所),必须采用密封或防水防潮型的电气设施。
第五十四条
高温环境,必须采用隔热、防溅等措施。第五十五条
高频电磁设备必须采用屏蔽、接地等措施。
第八章
电气安全检查
第五十六条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电气安全专项检查。
第五十七条
检查各岗位的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纠正。
第五十八条
对预防触电事故的各项措施,检查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或整改不力的部门及个人提出批评,问题严重的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追究责任。
第五十九条
对新建或技术改进项目中的电气工程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电气设备及元件本身可靠性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消除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第六十条
对发现电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及时报安委会,安委会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制度进行修订或补充。安全用电制度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批准:
编制:宋秀红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