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青蛙登高塔”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材料作文“青蛙登高塔”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参赛者加油。
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
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
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
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塔项。
原来,那只登顶的青蛙是个聋子。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写作指导
这个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就其寓意来看,当是强调做事要有定力,不受诱惑或干扰,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由此可有以下立意:①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外抓住文句的关键词——“那些步伐稳健的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等两句中的“放弃”一词,也可有以下立意:②做事要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要是抓住“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这两句,可以有这样的理解:青蛙之所以放弃是不相信自己。由此也可有这样的立意:③相信自己,尤其是别人说你不行的时候。
偏题的立意:
①宁静致远,②残缺的美丽,③实践出真知,④要勇敢。
三、例文展示
坚持你所坚持的
人海茫茫,我们虽只是人潮中不起眼的浪花,但也要在波涛汹涌中奋力演奏自己精美的生命华章;宇宙浩瀚,我们虽只是群星中微弱的一颗,却也要在绚美夺目中书写自己独特的人生篇章。仰望苍穹,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审视自我,我们却是于自身而言的整个宇宙,着眼小事,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不要让虚词浮贬迷了双眼,不要让冷嘲热讽消尽了所坚持的。
正如这群青蛙的比赛,面对这如此高的塔,旁观者都认为这是可望不可及的,纷纷劝它们放弃,青蛙们也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到达了塔顶。难道这一切皆因为它是个聋子?不,关键是它自己知道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从而最终到达了塔顶。
中国好声音中的萱萱赢得了那英组的冠军,冠军光环的背后也是她坚持自己所坚持的得来的。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却在追求音乐的路上四处碰壁,她被多家酒吧给赶出来,甚至有的还倒贴钱求她走,也有很多人劝她让她放弃,但她一直坚持,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在学校里不受人重用的她拼了命的练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在乎外面的声音,她一直在坚持。最终,她练就了一副独特的嗓音。她的歌声中充满了故事,也正是因为她富有故事的嗓音夺得了这个冠军。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她坚持了自己所坚持的。
美国一位著名演讲家,他生下来就没有四肢,只有一个畸形的小翅膀来支撑着地。附近的人都劝他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活还不如死了好。他无视别人的冷眼与嘲笑,他保留了自己最基本的权利,他要与命运抗争,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成为一名著名的演讲家,所见到他的人无不表示无比的敬意,他用自己的坚持证明了自己,向那些冷眼嘲笑他的人证明自己。他成功了,因为他坚持了自己所坚持的。
大步向前,不在乎冷眼与嘲笑,不被赞美迷惑了头脑。纵使只是群星中微弱的一颗,纵使只是沧海一栗,纵使被人们所遗忘,也要坚持自己所坚持的,让困难不堪一击,让美好变得夺目。(刘芹)
点评:
观点明确,能紧扣论点来论证分析,事例新,表达自然流畅;一二段顺序颠倒过来,让材料作引出观点的引子,会更好。
让嘲讽独自去欢呼吧
生活在纷杂的大千世界之中,我们总多多少少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是复杂多变的世事,或是形形色色的人,或是流言,或是蜚语,亦或是动摇内心的嘲讽。它们会蒙胧蔽我们的双眼,入侵我们的内心。但,那又如何?我们要做的,便是让这嘲讽独自欢呼去吧!
玛丽莲•梦露,这个美丽、坚毅的女人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但她也曾受人嘲讽。她的童年很不幸,没有正常人一样的家庭,后被母亲托付给了养父养母,梦露总共经历了十一对养父母,在每一个家庭之中,都会受到虐待以及冷遇,她儿时像个男孩子一般,受到鄙视。但梦露是坚强的,她没有在嘲讽声中跌倒,而是选择不理不问,不在乎。或许,她早就知到了自己的实力,她会蜕变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会将那美丽的面容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梦露,永远的美国宝贝,她坚强、坚毅、坚定,没有被嘲讽打倒而一蹶不振,而是任凭嘲讽独自去欢呼,用自己坚持,成就一个永不迟暮的美人,成为一个经典。
《甄嬛传》,这部一度风靡全国乃至海外的电视剧,受到的嘲讽也可谓多之又多了。在这部戏开拍之前,有过多部清宫戏轮番上演,观众们早已审美疲劳,顿时,众多反对拍这部戏的声音开始呐喊。对于其中的女主角孙俪,许多媒体也评价她水平线有余,霸气不足,纷纷反对由她出演这部戏。但在众多嘲讽与争议之下,这部《甄嬛传》终还是开拍了,七十六集的长度没有淡化观众的热情,反倒催生出了大批大批的忠实粉丝,可以说,这部戏大获成功,以其风雅古朴的台词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得到了众多的好评,原先的嘲讽声在悄无声息地消逝,更多的是支持的声音与掌声。
若是当时《甄嬛传》的制片人员被嘲讽声击垮了,我们如今可就不能欣赏到这样好的电视剧了。由此可见,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所坚持的,至于别人的冷嘲热讽,一概不去理会,随他们独自欢呼去吧!
我们的心中总有梦想与期望,梦想与期望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我们的自身能力与努力的程度,并非他人的评议。因此,我们不能够一味听凭别人的只字片语,听得一丝嘲讽便怀疑自己,不试试,不坚持,便轻言放弃,这只会为你留下无尽遗憾,不会给你一个精彩的人生!(孙明慧)
点评:
首段三言两语,以设问的形式亮出观点,简洁有力,举例典型时新,很好地论证了观点,表达准确流畅,很好。
走自己的路
只要你认为那是对的,就应坚持。
命运总会将双子花开作两朵。
一朵名为成功,一朵名为遗憾。
这一切的前提,归结于能坚持走自己的路。
午夜十二点,他蜷缩在被子里辗转反侧,难眠,仿佛能听得见钢琴的旋律。他叫肖帮,在创作这首《夜曲》时才十九岁,当时的他对自己所处的巴黎非常不熟悉,现在想来,他因思乡而表现的伤感足以让人潸然泪下。
没有什么真正的天才,他也不是,只是坚持一份对音乐的追求,向前走。而家人实在也看不出他有多大的天赋对他的梦想也不多说,就是不支持,而他厌倦了所谓的风言风语,毅然选择了背井离乡。
日子虽然艰苦,可他因为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满足。累了,就停顿一下,当所有人以为他打算放弃时,他突然精神抖擞,继续顿顿挫挫地弹下去。是啊,所有人都对他失去信心与希望时,他也一定有畏惧与沮丧。
然而,他还是会经常弹整整一夜的钢琴,一分钟也没有停过。直到佳作诞生,人们才意识到这个天才的存在,才意识到这琴声是要证明什么。
他无关他人言语,只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还让我想到张国荣。
他天生的醇厚嗓音,出色的舞台驾驭能力以及以情带声的演绎方式倾倒众人。他是踩着荆棘丛生的坎坷道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华人演艺圈中的多栖天王。可他还是选择了轻生,高楼坠地,走向死亡。
这其中的原因太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能坚持走自己的路。
他最后的巡演想推陈出新,以妩媚、中性新姿态出现,长发、裙装、红唇„„迎合不了当时的时代,一时间流言四起,人们开始质疑张国荣,就连支持者也不太看好。他是很敏感的人,对巡演半年后媒体的突然好转又不得不想太多,生活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开始看不清自己„„最终,结束了自己。
他历经过浮华,但他太在意别人的肯定与否定,终究是压力过大,不能坚持自我。
自己的路只有自己清楚,别人的否定与肯定都不重要,只要你还坚持走下去,没有什么是到达不了的。(李则昊)
点评:
观点明确,主体论证部分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结构,论证比较辨证,有力地论证了观点,非常好。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我们行走在路上,选择以毫无保留的方式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或许没有人理解,或许听到的都是质疑和嘲笑,但只要自己认定是对的,是无论如何也要成功的,那么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要始终相信,我能经得住多大的抵毁,就能担得起多大的赞美。
2012年,英国人在网球界上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26岁的穆雷城美网公开赛上终于击败对手,赢得了英国在76年中都是空白的大满贯。然而没有人想到,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了四次,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已经同乎没有人相信他能走到最后,他满耳都是别人的质疑声,成功女神似乎遗忘了他的存在,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他只想给自己的网球生涯有一个最好的交代,终于,第五次,他成功了,屡败屡战最终胜出,更显王者风范,我相信,这是男子网坛最好的时代„„
新概念作文大赛出了无数冠军,而似乎真正成就了的只有三个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毫无疑问,这其中最成功的无疑是郭敬明,一个年仅二十多岁,只靠出书、写书而迈中中国福布斯排行榜的80后作家。但他的经历却完全使他不愧于他的成就,他似乎就是在人们的骂声中成长起来的,好像这个时代就需要一个人来承受所有的指责,该他的不该他的黑锅通通都让他背了,唾骂声、质疑声和嘲笑无数,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在某一次的事件中爬不起时,他却以更加成功的姿态出现让你再也无法指责他的不是。慢慢地,似乎很少有人会再去污蔑他,他们见识了他的成功,承认他的努力,他每出一本书那么那一年的销量第一定是他的,他开公司培养了一批新锐作家仅仅从中赚钱一年九千万,他当艺人虽然身高是他无法弥补的缺陷但仍受无数人追捧,他拍电影总投资四千万的小成本电影收获过五亿的票房„„他是成功的,没有人能质疑他这一点,因为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这个时代,必然的是他那种不顾别人眼光与说法不忘初心的执著。面对流言蜚语,他便是个聋子,然后赌上一切去拼搏,用成功堵住所有人的嘴„„
自己的路是自己在走,自己的梦是自己在追肾否成功凭的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自己的努力,若有人再质疑你的能力,那就用你的成功堵住他们的嘴„„(刘书宁)
点评:
观点明确,内容充分,表达自然流畅,倒数第二段叙例不简洁,分析议论扣观点扣得不紧凑。
一直向前跑
谁不曾期待找到一个充满鲜花的世界?谁不曾渴望有朝一日实现梦想?谁不曾梦想让自己达到并保持伟人的高度?可这世上的质疑与嘲笑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它们无情地将你的实现梦想的热情之花踩碎,然后扬长而去,所以只有坚守自我初衷,无视外界的不良影响,才能勇攀高峰!
坚守自我,不是冥顽不灵固执己见,而是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闯出自己的天地。
她的父亲曾是韩国总统,带领韩国人民走出金融危机的阴云影;在她二十二岁时,她母亲遭遇暗杀,但她父亲却拒绝续弦,所以她代替她的母亲履行韩国第一夫人的职责五年,这也为她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可五年之后,她的父亲也遭遇了暗杀,她处处遭受排挤与胁迫,于是她带着弟弟妹妹搬回首尔老家,销声匿迹近二十年„„现在,她是韩国首任女总统。她就是朴瑾惠。在韩国这样一个尊卑如此鲜明的传统国家,女人参政必然少不了嘲讽与质疑,可这并没有吓倒朴瑾惠,反而更加坚定了她振兴韩国的信心。她说,“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我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她的带领下,韩国将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坚守自我,不是愚昧高傲自恋自负,而是敢于直面质疑嘲笑,以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他的亲生母亲是一个未婚生子的女硕士生;他的养父母虽然只是普通的工人,却尽力给他好的教育;他小时候活泼好动,爱搞恶作剧,曾被认为患有多动症;中学时他打架逃课,几乎所有坏事都做过,是公认的不良少年;传说中有三个苹果,其中之一被他咬了一口,他就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之父”乔布斯。这个从小恶名远扬的坏小子,竟然会让全世界的苹果都被咬了一口,这无疑会引来别人的质疑与嘲笑,可他却从不介意,继续着他的苹果事业,研发出一代又一代风靡全球的苹果。他向所有人证明了坏子小也有未来。
鸿鹄不在意蜩与鸠的另眼相看,才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
朴瑾惠不在意国人的冷眼相待,才能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和父亲的遗愿;
乔布斯不在意别人的讥笑嘲讽,才能够把全世界的苹果都咬一口。
一直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看到?(王璇)
点评:
文章体现的结构意识比较强,主体论证部分采用的是并列结构,层次清楚,首位照应,句式灵活,表述精彩。
我不听
世间嘈杂凄凉声,我不听,畅饮醉卧雨窗下。尘埃是非名利场,我不近,独步北风朔雪中。
——写在前面
我不想去听别人说些什么,搅舌拌嘴,我不去做。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就算孤芳自赏,又碍他人何事。
人人都处在名利场中,大家往往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往往毁在了别人的言语当中。听者,有心;说者,无意:未必。
记得看《世说新语》时,山涛在晋武帝面前举荐嵇康,奈何嵇康孤傲,不肯出世,被晋武帝判了个忏逆之罪,关进死牢准备行刑,山涛看望嵇康时说:“我不该在陛下面前举荐你的。”嵇康回答说:“康死无妨,只是苦了兄长不仅要受世人的诽谤与后人的唾弃了。”山涛回答:“那又如何,世人如何诽谤是世人的事,我不听就是了,至于后人,百年之后,身已掩于黄土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嵇康笑说:“如此很好,百年之后,又有什么能力改变什么呢,落下清净吧。”
我们自己只活在自己的影子里,何必去在意那些人说什么呢,为自己而活,何必在乎搅舌拌嘴之人的感受。
陶渊明受够了那污浊的世道,所以宁去过日日烂醉如泥的日子也不愿听任势利小人的言语。你可说我清高,但我何必仿你那高冠危挂之事?你可笑我无丝毫进取之心,我又何必羡慕你那为功名便可麻木良知的行径?你有你的处世论,我有我的自由追求。我只担心今日有洒否,而你却要提心吊胆想明朝头在否,你言论混浊,我身高洁,我不听。
拄一木杖,我自山头斜照处来,迎这料峭风寒去。朝中容不得子瞻,那便在黄州开荒种地地,你们说我枉议朝政,我笑你等目光短浅;你们说我恃才狂傲,我在江边独唱大江东去。你们仗权势让我在汴河畔染了几多离泪,我在西子湖畔浅酌低唱,就算说得苏子瞻是古今少有狂悖之人又能如何,我依旧“竹杖芒鞋轻胜马”地疾行,静听自然万物,怎可去理会汝等的秽语。我不听。
不听,我何必在乎他人碎语,这莫不是智者的智慧,若可以,便去做一蓑翁,休要理会世上的烦躁,“独钓寒江雪”也是惬意的,独唱独吟确实是更好。
我不听,今宵把盏茶灯后,抱膝独眠。(马骋骏)
点评:
议论文体散文笔法,说理形象而生动;引经据典,似乎信手拈来,并有个性的抒发,很精彩。
第二篇:优秀作文写作指导
优秀作文写作指导:理清思路 合理结构
知识要点:
1、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2、一篇文章要写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一致,就必须妥善安排结构。
3、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考试说明:
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详写和略写
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详略不当,势必造成文章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
处理详写和略写,首先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文章的中心事件或中心议题要详写,其他事件和问题要略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性材料则略写。例如鲁迅的《故乡》是以“我”回乡的见闻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可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多,但作品只选取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的事来写。这两个人中,又分了主次。杨二嫂的故事,只是在一个场面里,用几句精彩的话,展示了她的性格。写闰土就不同了。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娓娓动人地叙述“我”和闰土三十年前的一段交往。接着作者又精细地刻画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和性格的巨大变化,诉说闰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抒写了“我”的感慨和希望。这样处理,完全是由“它揭露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证明农村需要来个变革,为下一代开辟一条新出路”这一中心思想所决定的。
其次,要根据文体性质决定详略。说理的文章,重在阐明主要论点的论证部分,因此,说理部分要详写,引证事例则略写。例如《纪念白求恩》介绍白求恩的光辉事迹,开头只用了七十四个字,接着便详尽地阐述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指出我们应向他学习的地方。
2、段落和层次
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
3、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在文章中,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就是以段过渡的一个范例。
照应是说写文章要瞻前顾后,前后应衬,首尾呼应。例如《一件小事》,文章的开头写道:“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文章的结尾写道:“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的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是开头和结尾相照应。为了显示文章的脉络,在文章的中间也要有必要的照应。例如,《反对自由主义》的第二部分,开头说:“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以下十一个小段,分别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而后又写了两个小段,以便跟前后相呼应:“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一种。”“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在这两段之后,很自然地转到自由主义的分析批判上去了。
4、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文章的不同而变化。开头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将其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另一类是“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好的结尾,余味无穷,发人深思。
[5—1]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要求:①写成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②篇幅在600字左右。
导思:妈妈经常给你讲过去的事情,在这些故事中哪一个故事最能触动你的心灵?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迪?把这些写下来,就是好文章。
1、写本文时要注意叙述的角度。可以***口吻直接叙述,也可以用写作者的口气转述,还可以二者兼用。2、要选择好人称。写作本文最好运用第一人称,可以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以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3、要安排好记叙的顺叙。可用顺叙,也可用倒叙,中间还可以用插叙,都要注意过渡自然,首尾呼应。
[5—2]
请以“挫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导思:同学们正处在花季的年龄,有许多美好簇拥着你们。然而,生活的道路并非总是铺满鲜花,生命的里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和你“过不去”的事情。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一回做好事后被人误解;或是个人抱负受到障碍,家长、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或者是独自外出办事时走迷了路,家庭成员发生了突然变故„„对花季人生都是一次小小的挫折。
1、“挫折”决定了文章的内容,题目限制仅此一点,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均可。这个题目,给学生留的选材余地是极宽的。
2、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人的一生谁能不经受挫折?挫折有大有小,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可能遇到困难,生活中可能遇到麻烦,这都是很好的素材。遭受挫折不要紧。挫折总会过去,要学会正视挫折,重新上路。这一主题可以通过叙事表现,也可作为论点,展开论证。选择哪一种文体,请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定。
3、关于结构,记叙文要注意自然。每一件事都有前因后果,有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考生必须正确合理地布局谋篇,使文章内容有条理。议论文要注意严谨,根据论证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如:因果式、递进式、总分式等,总之,你的论证思路要在结构上明显体现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第三篇:高二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
高二月考作文写作指导学案
刘序伟设计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 “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简要审题】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备这类作文目的针对性、角色定位性、隐形比较性和文体明确性等写作特征。1.目的针对性
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引发的两方争论:就校园安全宣传问题,以小王同学为代表的一方主张的„温馨提示‟好,而以校长为代表的校方则主张的„触目惊心‟好。这其实是一场正方的辩论。2.角色定位性
写好“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一旦错位,行文思维就会飘忽不定,从而导致游离中心。不过,本文较好定位:要么选正方,要么选反方。3.隐形比较性
作文材料中虽然没有明确写着“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比较”这样的字眼,但在说理的过程中其实是需要比较才能把话说透的。这就叫做“隐形比较”。关于“比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从2015年的全国两套试卷来看,分“权衡比较”类和“不用比较”类。而“权衡比较”类中有包含“显性比较”和“隐性比较”两种,深二模作文就是后一种。解开了这些“套子”,文章写起来才得心应手。4.文体明确性
可以写成发言稿、辩论词、演讲词甚至给校方的书信。
因此,这道作文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包含着很大的信息量。是的,就内容上而言,如果从押中今年的全国高考题的角度看,似乎命中率低了,但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命题有这种神功呢?当然,将命题视野放眼一些,能俯瞰全国,顾及城市、农村的考生的认知程度,那也是今后命题的一种思路,作为模拟题,可以考虑。【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试题。国家考试中心张开博士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社会时事型。包括“社会新闻型”(如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第Ⅰ卷和第Ⅱ卷)和“校园生活型”(如2015年安徽卷 “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其二,文学作品型(如2015年湖南卷寓言故事“飞禽、走兽和大树”)。其三,理论观点型(如2015年福建卷有关 “路”的不同理解)。
这道试题的材料属于“校园生活型”——某高中学校校方和学生对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内车祸现场图片的不同看法。写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应明确命卷人的指令。
具体说来,要明确以下四个方面的指令。
(一)体式指令,即写什么样的文体。从“你的立场是什么”“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 “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可知,此次作文应写成议论文。
(二)内容指令,即写作内容是什么。从材料看,内容为如何看待校园安全宣传“温馨提示”与“触 目惊心”各自的效果。如果只谈“宣传目的(效果)”或者“宣传手段(方法)”不关注“安全教育”,则是某种程度的偏题。如果针对校长处理事情的态度、小王 进言的方式来谈,也是属于偏题。
(三)思维指令,即要“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能只关注某一点,某一方,要准确把握双方争论的焦点,写作的着力点。具体 地说,学生可以同意校长或小王同学一方的主张建议,无论赞成哪方观点,都应呼应“他说”,在比较中确立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综合两人的看法,进行辩证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要设立必要的前提条件。如“温馨提示”或“触目惊心”的安全宣传图片各自适用的范围、对象、场景,不能出现顾此失彼、前后矛盾的观点。
(四)对象指令,对写作者身份的要求。根据指令,考生写作时应假设自己“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谈出自己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具体要求是:
① 形成像样的可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取向;
② 向读者(倾听者、不明白者、走神者、铁石心肠者、怀疑者、期待者、欣赏者等等)表达自己的看法,体现自 己的话语方式;
③向读者入情入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尽力吸引他、打动他、说服他,让他愿意倾听,容易明白、理解,乐意接受、信从,体现自己的学养、理性和 沟通能力。【立意角度例举】
(一)赞同校长观点1.真相的力量2.交通安全:要正视淋漓的鲜血
3.致命与受伤:谁更可怕?
(二)反对校长观点1.“触目” 才能“惊心”吗?2.安全教育不妨“温馨提示”
(三)赞同小王观点1.忠言“温馨”岂不更好?2.漫画宣传:让交通安全教育更温馨
3.对“触目惊心”的宣 传画说再见
(四)反对小王观点1.不惧“触目惊心”享受安全人生2.一时的“温馨”潜在的隐患
3.有视觉冲击力才有心灵的震撼
(五)综合角度1.安全教育:“触目惊心”与“温馨提示”的结合
2.看清温馨背后残酷的真相 3.安全教育方式:因人而异
【从“为什么”的角度拓展思路例举】
1.学生角度:学生心理、人生的经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区别。
2.(生命)教育方式:强刺激的效果、诸多残酷真相教育或者温馨画面的效果及原因。3.生命角度:生命的宝贵与重要。
4.图文宣传的方式:或认为原始真实的效果佳,或认为过于暴力残酷令人生厌。5.人类面临痛苦的心理和文化角度:现场和非现场的区别,人类回避痛苦 画面的心理和文化结构。
6.教育角度: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的责任。
7.交通安全角度:交通发展,违规事故等的相关资料与现象原因 分析,如醉驾、超速、变道、停车、行人安全教育。
8.说话者自身角度:小王同学和校长因为身份角色不一样,个人阅历、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对事物的看法也 就不一样,所以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宣传的主张也不一样。【从“怎么办”的角度拓展思路例举】
(一)宣传对象高
一、高
二、高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可自选活动主题,男生、女生可按性别不同确定教育内容和形式。
(二)宣传渠道或平台
1.外请交通警察、检察院、法院人员,事故人员或者遭遇类似情形的家长现身说法。2.电视媒体、网络报道资料展示。
3.举行或参与校内外相关活动,如图片绘画漫画展,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社团主题活动、征文活动、标语竞选活动 等。
(三)对校长和小王同学的争论解决方式
1.学校或年级、班级层面举办相应的活动讨论会,辩论赛。2.政治或语文课话题讨论。
3.举办“焦点访谈”活 动,校长与同学面对面对话。4.小王同学组织讨论会。
除此以外,同学们还可以从“二者的区别有哪些”“他说的缺憾是什么”“危害是什么”等角度拓展。
【他山之石】
1.风乎舞雩,润物无声
2.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该血淋惨厉般“触目惊心”,还是应描图写意般“温馨提示”?众说纷纭中,我以为,校园乃传播文明之场所,洵应和风细雨,风乎舞雩般润物无声,“温馨提示”为佳。
诚然,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有时确需呈现血淋淋的场景才足以触动人心,让人动容,尤其是一些社会公共场合、危险频发之地。不过,如果在书声琅琅的校园橱窗内张贴血淋淋的事故现场图片恐不妥当。一则影响校容校貌,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二则实非教育宣传之高明手段。
不可否认,无论何时何地,校园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都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每天学生往来学校看见那张张惨烈的图片挂于橱窗内,心情难免受影响,至少不是愉悦轻松的。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容校貌呢?又或许配上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当即会触动一些学生的心,但是长期沐浴在血淋淋场景中恐怕对学生身心教育不利。校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素养的地方,教育也是一个长期润物教化的过程,安全教育不应该操之过急,简单粗暴。《论语·先进》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幅和谐温馨的画面是我们教育中追求的至高境界。交通安全宣传也是一种教育,应讲究润物写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安全警钟长鸣在心中。
当下中国教育中存在形式化、急躁化的倾向,或许为了安全宣传,只是直接拿现场图片配上说明教化的文字罢了,以为这样便会触动学生的心。殊不知这或许只是校方的“一厢
情愿”。实际有意义的安全教育要紧跟时代,有趣有用,学生参与并付诸行动,内化为习惯和素养。
日本地震中校园撤离现场异常地井然有序,这不禁让地球人都赞叹。个中原因是他们的安全教育落到了实处。如将各种防灾洲练、安全讲座、安全演习都常规例行化。或者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安全,比如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实地调查,观察哪里是交通隐患处,回家自己绘制一幅“倒吸一口凉气”地图,以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这些岂不比血淋淋的图片来的更有趣、有味、有意义?此实为我国校园安全教育之借鉴,润物无声胜有声。
“勿以恶小而为之”。校园交通安全教育牵连着家庭、学校、社会与国家。如果不重视内化修养的提升,只是简单挂上触目惊心的事故现场图片,恐怕难以解决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不管是校园群殴事件、春游外出交通事件、口角之争酿成投毒悲剧事件等,都反映了我国校园安全教育的漏洞。“温馨提示”的功效不在一时,而是在和风细雨中长久培养学生的内在德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们教育学生不是粗暴地再现现场,而是提炼升华之后,或漫画、或广告、或板报等形式去解读安全,重视生命;参与各种安全活动,去体验生命的美好。运用各种灵活有用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将安全内化为文明修养,这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因此多种形式的“温馨提示”比“触目惊心”来得更艺术、更内化、更文明些。
敢于直面“惨烈真相”图固然好,但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更需要“风乎舞雩”般的温馨体验的方式去教化。安全教育大于天,任重道远,不能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应将文明礼让之风长期吹拂,才能使学生心灵得到熏染,警醒之钟长鸣心中。“风乎舞雩,咏而归”,秉承着礼让之传统,希望我们的校园里处处充盈的是文明之风,融洽之意,并能化解社会的戾气,减少悲剧的发生,而不是弥漫着血腥与眼泪。(1381字)
2.触目惊心的宣传,更有含金量
毋庸置疑,校园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防患未然,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在宣传效果上,相比和风细雨的温馨提示,触目惊心更具含金量。
唯有触目,方能惊心。宣传想要深入人心,必先能引发触动。因触动而警觉,由警觉到自觉。如果宣传不能触发学生去关注、去体味、去思考,就很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遑论安全教育的效果。有人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吗?其实,大家都知道。但知道之力有限,安全事故频现。新华社报道,我国30%的伤害来自交通事故,每年死于交通事故超过20万人。而这些事故中,大部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不够注意、不够谨慎是引发事故的顽疾。每每发生事故,当事人无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他们何曾没有收到过来自路标、亲友乃至自己的“温馨提示”?可见,温馨提示的力度远远不够。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教育者需要“触目惊心”。
之所以要触目惊心,是因为理性的“知道”常常在却熟睡。“知道”要走进内心、融入血液、深入灵魂,则需感性认知来做引擎。诚然,漫画等方式也可以表现安全的重要,但正如狄德罗所说,“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触目惊心的现场图片将最坏的结果呈现出来,告诉我们悲剧不是尚未发生的一种可能,而是已然存在的无数事实。一张张真切而具体的图片比任何文字都更具冲击性,直视它们,人们想必更具代入感,更易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进而有所顾忌、加倍珍惜。
而这些,不正是安全教育的目的吗?
也许有人说,触目惊心的宣传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适。但这种不适,恰恰是宣传的意义和精髓。让人直面痛点、无从回避,甚至为过去的痛点而痛,才是避免下一个痛点的开端。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现实不会因提示的温馨就变得含情脉脉。如果惨痛的事故不曾因宣传的委婉而减轻、消弭,就不要屏蔽掉外界的真实和残酷。毕竟,“本真地理解和直面死亡”是高中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而他们的年龄和认知,也足以面对和理解这种“不适”。在想抢红灯时,那个提起脚又放下的犹豫瞬间,正是这种“不适”形成的条件反射。
在生死攸关的安全教育面前,下一剂猛药,变不痛不痒为触目惊心,显然更具含金量。学校的做法正是宁可当时闻议论,不要事后闻哭声。在学生们热切地关注、讨论、建议中,这次安全教育已因“触目惊心”而完美谢幕。(996字)
3.人命关天,莫拒图片
校园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里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使人见之凋朱颜。诚然,这种血淋林的场面,我想每个人都不愿看见,但你见或者不见,惨案就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日夜上演!与其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倒不如像材料中“校长”说的那样,去直面它们,“触目”方能“惊心”,以之为戒,方能敬畏生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带给我们的心灵冲击是其他宣传手段无法替代的。当我们看到钢铁筋骨的汽车在车祸中变得面目全非;可爱鲜活的生命在血泊中支离玻碎;精美华丽的房屋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我想,每一个站在画面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被这些直观的图片所震撼。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能感受到上天的公平与吝啬——它公平地给每个人仅且只有一次的生命。
面对全国每年几十万起大大小小的车祸,数以万计的生命惨遭横祸,无数的家庭支离玻碎,我们怎能不发出警示?尽管哪些图片有些“可怕”,但它们确实能对我们挽救珍贵而脆弱的生命起到作用。那个中缘由孰轻孰重?我想,聪明的您自有定论!
鲁迅先生曾这样定义悲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些令人心痛的“毁灭”会深入到我们的灵魂中去。“毁灭”的意义,我想就是给人们以告诫,让人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且不说那血淋淋支离玻碎的车祸尸体,就单从中国·香港、韩国等地的香烟盒子上哪些图画——包括病变的肺、穿孔的咽喉、烂掉的牙齿等来看,那些将美好事物“毁灭”后的画面已足以让人痛彻心扉。我想这种图画带来的教育力量是要远远超过那一句“吸烟有害健康”的。
不可否认,那些警醒人们的血腥的画面直接呈献给少年儿童的确有些不妥,但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已经成年,就要敢于面对。我们只有学着敢于正视这些让人害怕图片,才能更直观地体味生命的脆弱与渺小,才会真正的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看看图片中的惨剧,为自己的安全行为套上一个“紧箍咒”,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这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 的一种有效途径,当然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生命如夏花般美丽,但又如蝼蚁般脆弱,更像朝露般短暂。面对那些残酷的图片,无论是逃避还是叹惋,都不如直面那些惨痛的画面,痛定思痛,学会敬畏生命,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928字)
4.用真相教育最有力
某高中学校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其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照片,引来个别同学的担忧,认为照片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这种“温馨提示”可能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以为在高中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还是直接放真实的照片为好。
绝大多数高中生都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看似“惨烈”的车祸现场应该有较强的接受和面对能力。不仅如此,许许多多高中生极有可能亲自见过车祸的现场,何况是照片呢?如果不痛不痒地改成漫画等“温馨提示”的方式,高中生不仅难以产生兴趣,而且会嗤之以鼻,也达不到宣传的目的。
因此,还是用真实的照片为好。不要以为一些漫画就可以解决问题,漫画只是虚构的情景,很难触动读者的内心,让人难以感受到鲜活生命被猛于虎的车祸夺走的强大冲击力。马克﹒吐温曾经慎重地警告世界:真实比虚构更陌生。许多同学交通观念冷漠,平日里闯红灯也是家常便饭,如果不亲眼见到惨烈的车祸场面,遑论从内心深处产生真正的交通安全意识呢?也许这些高中生就会成为将来的“中国式过马路”群体中的一员!高中生对漫画式的车祸场景的确难以真正产生心理触动,为何不直接使用真实的车祸场面照片呢?让学生走近真实场景,加深印象,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保证自己在以后的交通行驶过程中规规矩矩距地按照交通规章制度进行。
另一方面,交通安全问题在高中校园进行宣传背后的反映的事实让人揪心,透露出目前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堪忧。对比国外,瑞典幼儿2周岁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他们掌握交通法规最初步、最基本的知识;丹麦孩子8岁时,就具备了相当强的安全意识,知晓安全过马路等常识。然而,中国高中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仅仅是挂了一幅真实的车祸照片,就引来个别人的担忧,难道中国的高中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就真的那么脆弱吗?连高中生都还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不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国家其实处于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吗?如果不放一张真实的车祸照片来惊醒更多的人,让他们认识到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的难能可贵,暂时接受一点点刺激的可能性与保全可贵生命的必然性相比,那一个更重要?不言而喻。
的确,那张真实的照片已经包含着一个甚至好几个家庭惨剧了,真实的照片用真实告诉读者:请惊醒!这是真的!请你注意交通安全!回过头来看,该校校长肯定是懂得教育理论的人,他挂出真实的车祸照片,他的内心又多么无奈,对高中生的安全问题又是多么重视!寓言家伊索认为:灾难能证明真实。我认为,灾难的照片不仅能证明灾难的真实,还能惊醒更多忽视灾难的人!(1077字)
5.面对残酷的现实,让现实不再残酷
小王的提议似乎颇具人情味,可能也获得了不少师生的赞许。但每当我亲眼见到那些若无其事擅闯红灯的少男少女时,每当我想起那些专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接打电话时,我忍不住恳请校方:请果断张贴这些图片,让我们直面惨淡的真实吧!
诚然,漫画是温馨的,他有柔美的线条和略显惊恐的面部勾勒,还有交警亲切耐心的提示,和小朋友诚挚的歉意和悔改。也许言情剧培育了我们的敏感与脆弱,使得我们掩面漠视那血肉横飞的场景。其实,与真正的交通事故那一瞬的飞来横祸和车毁人亡相比,几张图片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不再是内心脆弱的小学生,我们有对社会现实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图片定格的画面,不是电影虚构的情节,也不是在彼国上演的与我无关的逸闻趣事,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伤痛未愈的事件。
更何况,我们仅仅是校园的学生吗?
不,不是。我们还是周末放学走在十字路口的行人。当我们边走边低头刷着朋友圈,或者用摇滚震颤我们的耳腔时,可有一个人想起他曾经接触过的交通死亡数据?我们明天还会成为驾校学员和高速路上的驾驶者。当我们一边开车一边接打电话,甚至超速行驶时,我们是否记起安全教育时老师的苦口婆心?要知道,每一个在交通事故中丧命的人,曾经可都是接受过不止一次安全教育的。
溺水而亡者实多,蹈火丧生者盖寡。大概正与水的温柔易与和火的残酷震慑有关吧。
小王的出发点又何尝不好?赏心悦目的校园,温馨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共同期待的。然而,既是交通安全宣传,就必须承担他的责任,以期教育的实效。而正值高中阶段、具有了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我们,其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就远在小学生之上。更何况,今天看似惨烈的图片宣传,不正是为了明天家庭的美满和社会的温馨吗?
校方的宣传方式或许显得惨烈,但对那些目睹了惨烈车祸的路人来说,乃至那些经历车祸、侥幸免死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宣传还不够真实和震慑,因为,对幸存者来说,吸取多深刻的教训都是不为过的。
不要让悲剧铸成时再去反省,让我们今天面临尽可能真的真实,去避免明天的残酷现实吧。(857字)
6.惊心才会警醒
每年4月份都是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月,今年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今年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主题是“交通安全教育——用惊心换来警醒”。其中“给图给真相”栏目贴出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车祸现场图片。这引来的不少同学和家长的异议,甚至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这不,连深二模考试的作文题都选用了这一素材。无论是谁参与这场讨论,我都会坚定地站在我们高校长的一边,坚持认为惊心才会换来警醒,有了警醒才会产生教育效果。
反对者多会认为,这种惨烈的现场图片视觉冲击力太强,可能会给同学们造成某种心理伤害。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想当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初,我们的媒体就没有顾及到这一问题。
他们把各种血淋淋的灾后现场图片直接展示在镜头之前,其实是给国民造成了某种心理伤害的。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旁观者,那都是不妥当的。作为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我参与了这次宣传的整个策划和实施过程。在策划之初,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在作图片筛选的过程中,是征求了心理专家和摄影家多个方面的意见的。对每一张图片都从心理影响的层面和摄影艺术的层面做了双重价值评估。在整体效果合成之后,我们又邀请了不同专业机构给出了独立的评估意见。要知道,我们最终展出的方案是从12个不同方案中筛选出来的最佳方案。“给图给真相”这个栏目是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栏目,因为在今天这个读图时代,在各栏目中它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我们不能保证这个图片展出不会在心理上伤害所有的同学,但是我们可以保证它不会伤害绝大多数同学,我们可以保证这个展出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小王同学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和家长的意见。他们认为,这“不太适宜”,不如使用漫画之类的生动活泼的样式。他们的出发点是简单的观看过程中的轻松愉悦的体验。我们在策划过程中这也不是没有考虑的。大家轻轻松松走过橱窗,开开心心观赏展览,这个过程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何乐而不为?然而,车祸的到来从来都是以“轻轻松松走过,开开心心观赏”作为前奏的,并且车祸的发生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历程。如果我们连基本的生活真相都不能直视、不愿直视、不敢直视,那么即使教育产生了效果又当如何?那样,我们只能教育出来一些温室的花朵。
必须有一部分人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愿意“直面淋漓的鲜血”。只有敢于直面惨烈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民族未来的脊梁。我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学校,但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不应该都是“普通”的人。如果我们是一所小学,那么,在这里,我,相信还有我们的高校长,我们,都不会就这一件事进行讨论。因为,所有的反对者都不会得到讨论的机会。因为,我们会直接用一种“卡通”的形式反映交通安全这一问题。
我们是一所高中,我们的同学正在走向成年。我们所渴望的是给同学们带来心灵的警醒,而不仅是视觉带造成的惊心。生活的常态是安全,交通事故属于非常态的部分。常态往往会让我们变得麻木,虽然我们都知道安全重于泰山。但是,打破常态需要触目惊心的方案。有人边开车边打手机,有人不停地变道,有人违规超车,也有人飙车,甚至有香港人跑到大陆来飙车。难道这些人不懂得安全吗?理解力不等于执行力。“懂得”是小学生都能做到的事情。然而,难点在于如何督促行动。
因此,我们渴望通过这次宣传能够带来执行力。这也是循循善诱的方式被我们排除的原因。惊心是我们宣传的起点,警醒是我们希望产生的心理过程,行动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并且,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宣传,同学们不仅能够积极行动,比如像“女大学生小陈那样向警方举报自己的父亲”。我们更希望我们同学成为交通安全传播的种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警策那些在交通安全上掉以轻心的人。
我们绝不会说这个宣传是完美的。但是我们建议,反对者批评之前可以做些调查和了解。(1558字)
第四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题型特点
1.材料作文——就是命题人提供材料并根据材料提出一定要求的一种限制性作文。
2.主要特点
(1)材料文体多样(2)文体形式开放
3.关键——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指导
1.如果所给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点名了材料的中心,那么,你就可以围绕这一点确立主题,进行写作。
示例1.(2008山西)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杨柳自有杨柳的洒脱,青松自有青松的壮美。生于世界上,在于宇宙间,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每个生命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展示着无穷的魅力。
材料主题——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为自己喝彩。2.如果所给材料仅仅是一个故事,作者的观点没有直接表露,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结果追问法”确立主题。
示例2.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去拜访一位部落酋长,想要块地,酋长说,你从这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这个人还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了。
材料主题——贪心者终将一无所获。
3.如果是几则材料,那么,我们就应提取这几则材料的共性,确立主题。
示例3.(2008重庆)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②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战。
③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 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材料主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忧伤、痛苦和不幸,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就可以拟出《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相信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等题目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09广东深圳)。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就到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见了青蛙,指责说:“你害得我好苦,走了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1.细读寓言故事归纳出一个观点,或扩写螃蟹问路的故事,或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想,或议论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2.题目自拟,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提炼主题,全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从螃蟹角度看:
(1)没有正确的方向,很难达到目标。
(2)没有正确的方法,很难实现理想。
(3)没有正确的态度,一味责怪别人指导错误,是无济于事的。从青蛙角度看:
(1)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2)提建议要有真诚的态度。(3)指导别人要有耐心,要具体。
2.(2009浙江宁波)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困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思路点拨:(1)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2)要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要根据需要与可能,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3.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他题目自拟。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到达目的地,一切妥当之后,父亲问三个儿子:“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说:“我看到了我们手中的猎枪、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回答说:“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审题点拨
1.正确的主题或话题———专注、心无旁骛或盯紧目标等。2.偏题或跑题————看问题要全面,要善于把握全局。
思路举隅
1.散文样式-----可以用片段作文的形式从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中选择相关素材,用散文的笔调展示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认识。比如“水滴石穿”是专注,“水归大海”是专注,孔子的“废寝忘食”是专注,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流体力学是专注,其实现实生活中,专注无处不在,只要你张开慧眼,便会发现。
2.叙事文体-----从生活中或从历史、文学作品中取材,通过一两件事,用细致的描写和动人的情节,反映“专注”这一话题。3.议论文体-----可以从“专注是什么”“专注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做到专注”等角度立意,然后利用积累进行论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领悟。可用论据很多,比如夸父逐日、小猫钓鱼、牛顿的苹果落地等。
佳作欣赏 我的眼中只有你
你是谁?
(一)嬉笑的小河里,是浑浊的河水,可孩子们却全然不顾,他们只在低头、专注地寻找你。啊,你是一条小鱼,是孩子们最好的嬉戏伙伴。
幼儿园旁边拥挤的人群中,妈妈只一眼就找到了你,她欣喜地冲过来,像是发现了最珍爱的宝贝。啊,她的眼中只有你,你是妈妈的孩子,是妈妈今生最爱的宝贝。
茫茫的大海中迷路的小渔船,尽管被浓雾阻隔,但还是只看到了你,它兴奋地向你驶来。啊,你是导航灯,是小渔船唯一的救世主。
沙漠旅行者口干舌燥,踉踉跄跄地走在弥望的沙子上,遍地的黄金他看不见,他只在寻找你,他只在期待着你的出现。啊,你是那弯月牙泉,是一方绿洲,是唯一救他性命的清水。
(二)一只鸟从高空俯冲下来,只一口就把你从树上叼走了,即使你的伪装术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啊,你是一只虫子,与树叶的颜色相同的虫子,透过层层叶子,你仍被发现,因为鸟的眼中只有你。
夜晚,橘黄色的灯光从老师的窗子里泄出来。近视镜前,是一篇篇密密麻麻的小字,可老师还是一眼就看到了你,画上一个醒目的圆圈。啊,你是错别字,老师要把你纠正过来。
萧瑟的初冬,冷清的街道,“刷——刷——”,是清洁工在挥动扫帚,你在小,他也不会放过你。啊,你是一片落叶,被清洁工收进了箱子里。
(三)“你”到底是什么?
你是寻找,还是等待?是信念,还是目标?是追求,还是需要?你是电,你是光,还是专注的眼神?
那么,聪明的读者,我的“你”又在哪里呢?
窗外是喧闹的锣鼓和热烈的空气,灯红酒绿的世界吸引着人们的双眼,诱惑着人们的心灵,我却守着一杯清茶,沉浸在桌上的书本里。啊,我的眼里只有你。
第五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所列举之“材”只是现实社会中的“沧海一粟”。命题专家无非是想让大家通过对此材料的分析、思考、议论、探究后,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那么,如何准确选择切入点,写出一篇使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文呢?
题型特点
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作文。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是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独给出的,有时则是以一组的形式给出的。
材料作文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写成记叙、说明、议论等各种文体,甚至有的要求写一篇的读后感,有的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议论文,有的要求根据图画、画表写一段说明文字,还有的要求以提供的材料为开头续写或根据材料扩写、缩写。
方法指导
.吃透材料,明确要求
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思考所给材料,是文字的还是图画的,是单则还是多则的,是比喻性的还是哲理性的。思考从材料的标题、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中可以发现什么,文字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或暗示性语言、图画材料中的突出画面及细节又揭示了什么内涵……这些都有助于读懂材料,领会内容,规范写作。
2.理清内容,选择文体
在整体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表达需要,可以选择记叙、抒情、写景、议论等表达方式,也可以采用童话体、科幻体等想象体裁。如古诗《村居》的改写宜以写景为主,《别董大》的改写则宜以记叙为主;赞美歌颂的可以抒情,奇幻瑰丽的可以想象……
3.运用材料,合理想象
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画,所提供的毕竟有限,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联想,根据材料内容,把自己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和事,补充到画面中或故事情节里,由此及彼,由形绘声,化静为动,精彩描述。这样,一篇符合材料要求的精美就完成了。
注意事项
.切忌不按题目中有关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要求来写作,而自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或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
2.记叙要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议论要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明要完整准确,表达清晰;想象则要大胆奇特,但要符合生活实际,不可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