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三峡大坝并肩战斗——武警一线战特大洪峰纪实
与三峡大坝并肩战斗
——武警一线战特大洪峰纪实
三峡大坝巍然屹立,几双眼睛警惕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前方江面,几片“橄榄绿”身着救生衣,驾驶巡逻艇,严阵以待应对突发状况。
眼下正值汛期,特大洪峰不期而至,洪水持续不退。在三峡大坝抗洪一线,没有肩扛沙袋冲锋陷阵的场面。守卫三峡大坝的武警湖北总队宜昌支队官兵,正用特殊的方式,与三峡大坝并肩战斗,保卫家园。
一次隔水相望的探亲
“喂~我们来看你了。”三峡大坝前,一妇女带着小男孩,正朝江面交通艇挥手大喊。
“听到了!我很好。你们放心。”艇上一位武警大声回应。战士名叫杨胜奎,是武警湖北总队宜昌支队一名普通战士,也是一名党员。向他挥手的是从湖北恩施老家前来探亲的妻子和儿子。
杨胜奎由于执行任务,不能上岸,只能与妻儿隔水相望。今年汛期,长江来水增多,流速加快,上游船舶随时可能脱锚失控,对大坝安全构成威胁。杨胜奎和战友汛期驻守在长江上,执行拦截驳船的任务。
7月的一天,一艘1200多吨级大马力拖轮,在三峡大坝上游水域被直径30公分的树桩卡住舵叶,发动机失灵。船体失去动力,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冲向大坝。驻守在大坝前江面的杨胜奎,和战友紧急通过高频电话与拖轮喊话。他们驾驶着2艘小功率交通艇,急速向遇险拖轮驶去。
抛绳、跳帮、固定……四条碗口粗的缆绳,拉得像张满的弓弦,奋力牵住失控船只。为防止两条艇被吸入泄洪深孔,杨胜奎用交替牵引的战法,及时控制险情。事后,人们发现,拉船的三股缆绳已经断了两股,让人捏了一把汗。
杨胜奎和船艇大队的8名战友,一连在江上待了20多天,吃住都在船上。江上执勤的条件很恶劣,每天发动机的噪声不绝于耳。由于江面潮湿,杨胜奎和战友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妻儿来探望,杨胜奎没能近距离见上一面,但他不后悔。“很想他们,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我是一名战士,也是一名党员。需要我,我就上。”杨胜奎的一番话,透露出保家卫国的气概。
‚要做一面旗,再脏也要冲‛
一袭橄榄绿,头顶烈日,冒着高温,在大坝泄洪孔、坝顶等重点部位附近严密巡逻……官兵们巡逻执勤的场景,与三峡大坝泄洪的壮观场面融为一体。
特大洪峰过后,三峡大坝前聚集一层漂浮物,若不及时清除,不但污染长江水质,还会影响到三峡机组发电。
但近坝区域水流多变,水情复杂。在雾气蒙蒙的水面上,能辨得清方向都很难,更不用说驾驶着世界上最大吨级的机械化清漂船作业。
每年清漂,武警宜昌支队三峡船艇大队四级警士长、党员周兴海总是第一个扑上去。从宜昌到重庆的每一个码头,每一块水域,每一个浮标,周兴海都了如指掌,被战友亲切地称作“三峡活地图”。
周兴海入伍14年,入党11年。他体力比不过年轻人,按理完全可把任务交由别人。可周兴海说:“党员就是一面旗,再累再脏也要冲。”
在外人看来,清漂工作又累又脏。洪水挟裹着从上游冲刷下来的垃圾、树枝等漂浮物在三峡坝前水域积聚。作业水面温度高,水汽重,让人难以忍受。
周兴海没有抱怨,每天6点钟准时发动“清漂一号”,直至深夜10点钟才结束。今年特大洪峰抵达三峡,漂浮物增多,周兴海就和战友吃住在船,常常几个星期不离岗。
走进驾驶室,一股热浪顿时迎面扑来。发电机舱工作产生的热量,让这里的温度达到60多摄氏度。船艇大队14名驾驶员衣衫全部湿透。他们每天要打捞大量漂浮物,并运上江岸。
这样单调枯燥的工作,武警一干就是3个多月,皮肤被日光灼伤,褪了一层又一层。
每年9月汛期结束,参加清漂工作的战士会瘦一大圈,平均体重减少10公斤。
‚‘兵’字责任千钧重‛
“未到三峡想三峡,到了三峡怕三峡。”采访中,有战士意味深长地说。
三峡大坝是我国重要经济守卫目标。汛期,三峡大坝进入紧张备战状态,安防升级。要掌握大坝的安全状况,需要武警官兵们实时巡查、报告,任务繁重。“三峡无小事,也要无大事。”支队长殷学鸿说。为增强部队使命感,帮助新兵转变角色,积极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
在担负任务中,武警湖北总队宜昌支队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设立“党员模范标兵岗”,在广大党员中叫响“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口号。
25岁的特勤大队党员韩飞安,从小习得一身好功夫,参军入伍前被称为“功夫小子”。“到三峡,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出早操,持续训练8个小时,感觉比在外头待着苦多了。”刚入伍,韩飞安有些不适应。支队政委黎孔泉了解韩飞安情况后找他谈心,鼓励说:三峡是重要岗位,苦一点累一点,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
入伍7年来,韩飞安练就过硬军事素质,化解多起紧急事件。因事迹突出,2次被武警湖北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来自山东的武警宋更胜也是一名党员。他所负责的哨位,设在三峡大坝坝顶,是名副其实的“三峡第一哨”。每天有500多辆车,以及不计其数的人员通过这个哨卡。宋更胜通过辨识飞纸牌苦练“鹰眼”,掌握了过人绝技。上岗7年来,他先后擒获10多名犯罪分子,挽回经济损失12万余元,成了人人称赞的“党员标兵”。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李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