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期抚恤金的申请
定期抚恤金的申请
一、项目名称:定期抚恤金的申请。
二、政策依据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令第413号);
2.《关于本市优抚对象定期抚恤金和定期定量补助若干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沪民优[1999]16号); 3.《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对里弄生产组退休的烈士父母、配偶给予补差的通知》(沪民优发[1997]41号); 4.《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的通知》(沪民优发[2006]18号)。
三、受理条件
1.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1)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的;
(2)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3)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2.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的,其遗属符合上述条件的;
3、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符合上述条件的。
四、申请材料:
1.书面申请书,并说明自身情况(包括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姓名,与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姓名关系等);
2.户口簿、身份证;
3.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需提供《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
4.一至四级残疾军人遗属需提供残疾军人证和身份证认定材料(如: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等);
5.无劳动能力无收入证明或丧失劳动能力无收入证明(劳动部门出具的无工作证明或劳动手册、丧劳鉴定); 6.征地、里弄生产组补差对象提供单位月工资证明(社保、原单位劳资部门出具); 7.抚养人需提供抚养人身份证认定材料(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法律公证);
8.未满18周岁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弟妹的身份认定材料(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法律公证)。
五、办理程序 1.咨询;
2.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无劳动能力无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
3.街道乡镇审核后,填写《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定期抚恤金审批表》报区县民政局审批; 4.经批准后,由区县民政局优抚科按人填写《上海市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5.申请人凭《上海市定期抚恤金领取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六、受理部门:所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七、办结时限:凡材料齐全,符合领取定期抚恤金的规定,经区县民政局批准后,一般由区县或街道乡镇民政部门自批准当月起按月、定时发放。
八、收费标准:不收费。
九、特别说明:
1.无工作和收入来源的烈士配偶再婚,可根据其家庭生活困难程度,酌情给予定期定量补助,补助标准不得超过定期抚恤金;
2.烈士(因公牺牲军人)成年子女,不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但因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出具证明,报区县民政局审批,根据家庭生活困难程度,酌情给予补助;
3.对原在农村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因国家征用土地后,转为城镇户口的,并领取城镇征地养老金的,养老金低于城镇定期抚恤金的,可按城镇标准补足;
4、领取里弄生产组退休金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配偶,其固定收入包括副食品、生活补助在内,低于定期抚恤金的,可采取差额补助的办法,补足到定期抚恤金标准;
5.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的,其遗属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
6.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
7.对符合享受高龄养老待遇条件的定期抚恤金人员,原则上仍享受定期抚恤金;对个别申请享受高龄养老待遇的人员,在享受高龄待遇后,定期抚恤金按规定扣除养老待遇后发放;
8.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人员死亡后,其定期抚恤金从次月起停发,原有的《上海市定期抚恤金领取证》作废;
9.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人员,因犯罪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在服刑、劳动教养、剥夺政治权利或都通缉期间,停发其定期抚恤金。服刑期满或解除劳教后,需要恢复抚恤的,应重新申请办理审批手续;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取消其抚恤优待资格。
第二篇:抚恤金申请(格式)
抚恤金申请
尊敬的XXX领导:
本人XXX,是贵院职工邓荣华之妻,因XXXXXX,本人现已XX岁高龄,无职无业,生活上无经济来源,特向贵XX申请抚恤金,望
XX领导核查批准。XXX
2013-6-19申请人:
第三篇:申请一次性抚恤金报告
Xx单位[2014] 号
Xxx单位
关于申请xxx同志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报告
县政府:
自x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转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下发后,新办法规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本人生前2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我单位职工xxx于xxx年xx月份病故,其生前基本退休费为xxx元,(附xxx同志一次性抚恤金证明),共需发放一次性抚恤金为x万x仟x佰x拾x元整(xxxx.00元),根据相关规定,特申请拨付专用款项,恳请解决为盼!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复!
Xxxx 单位
X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厦门抚恤金申请
申请抚恤费 更新日期:2006-11-0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按条例第八条规定基数缴费的参保个人退休后死亡,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人户)标准的,按以下标准发给抚恤费:供养对象为农业户口的,每人每月标准为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供养对象为非农户口的,每人每月标准为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供养3人以上的,按3人标准计发;供养对象为孤寡一人的,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比例5%。按最低工资标准缴费的参保个人退休后死亡,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人户)标准的,按以下标准发给抚恤费:供养对象为农业户口的,每人每月标准为本市当年最低工资的20%;供养对象为非农户口的,每人每月标准为本市当年最低工资的30%;供养3人以上的,按3人标准计发;供养对象为孤寡一人的,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比例5%。
供养直系亲属所在家庭人均收入情况由社保机构根据区级以上民政部门确认享受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审批材料每两年确认一次。
(一)直系亲属抚恤费
A、须提供材料:
1、离、退休人员生前所在单位(或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须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报审批表》(加盖区级民政部门公章的复印件),供养直系亲属系孤寡一人的除外,但供养直系亲属系孤寡一人的,需由户口所在的区民政局出具证明;
2、填写《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申报表》;
3、离、退休人员审批表;
4、申请被供养者的户口册(原件和复印件);
5、申请被供养者年满16周岁,仍继续在中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习的,应提供学校证明;
6、申请被供养者属完全丧失劳动力的,须提供劳鉴办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书。
B、办事流程:
1、各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初审;
2、相关材料经区社保中心复核;
3、各区社保机构将核对后的申报资料送市劳动保障局养老处审批。
(二)异地遗嘱抚恤金
异地遗嘱抚恤金被停,要求继续享受,需出具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盖章认可的户口复印件,及“抚恤金申请表”,加盖单位印章后到市社保中心办理。
第五篇:关于申请抚恤金的请示
关于申请抚恤金的请示
集团公司工会领导:
我运管办员工@@@(工号:)的父亲不幸于2012年@月@日去世,根据公司工会相关规定,申请抚恤金1000元。请批示。
运管办领导批示:
集团公司工会领导批示:
年1月4日 运管办工会小组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