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定型组合钢安装与拆除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安装与拆除。2.1 材料与主要机具:
2.1.1 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
2.1.2 定型钢角模: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3 连接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等。
2.1.4 支承件:柱箍、定型空腹钢楞、钢管支柱、钢斜撑、钢桁架、木材等。
2.1.5 钢模板及配件应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经修理后的模板也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2.1.6 隔离剂:不宜用废机油。
2.1.7 斧子、锯、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2.2 作业条件
2.2.1 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位组装或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2.2.2 预制拼装:
2.2.2.1 拼装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2.2.2.2 按模板设计图进行拼装,相邻两块板的每个孔都要用U形卡卡紧,龙骨用钩头螺栓外垫碟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2.2.2.3 柱子、剪力墙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或灌浆口。2.2.3 模板拼装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2.2.4 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检查并校正,柱子用的地锚已预埋好。
2.2.5 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检手续。
3.1 安装柱模板: 3.1.1 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 → 抹找平层作定位墩 → 安装柱模板 → 安柱箍 → 安拉杆或斜撑 → 办预检
3.1.2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3.1.3 安装柱模板:通排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一面的一边带一个角膜),或两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另外两面模板。3.1.4 安装柱箍:柱箍可用角钢、钢管等制成,采用木模板时可用螺栓、方木制作钢木箍。柱箍应根据拉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间距。
3.1.5 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直为45°,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3.1.6 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3.2 安装剪力墙模板: 3.2.1 工艺流程:
弹线 → 安门洞口模板 → 安一侧模板 → 安另一侧模板 → 调整固定 → 办预检
3.2.2 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或木砖。
3.2.3 把预先拼装好的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时应明确规定。
3.2.4 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3.2.5 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完预检手续。3.3 安装梁模板: 3.3.1 工艺流程:
弹线 → 支立柱 → 调整标高 → 安装梁底模 → 绑梁钢筋 → 安装侧模 → 办预检
3.3.2 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
3.3.3 安装架钢支柱之前(如土地面必须夯实),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一般梁支柱采用单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面垫10cm×10cm方木,支柱双向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cm设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
3.3.4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3.3.5 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形卡连接。
3.3.6 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cm,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c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3.3.7 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3.4 安装楼板模板: 3.4.1 工艺流程:
地面夯实 → 支立柱 → 安大小龙骨 → 铺模板 → 校正标高
加立杆的水平拉杆 → 办预检
3.4.2 土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3.4.3 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 40~60cm。
3.4.4 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3.4.5 铺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边肋用U形卡连接,U形卡安装间距一般不大于30cm(即每隔一孔插一个)。每个U形卡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要安在同一方向。楼板在大面积上均应采用大尺寸的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或木板代替,但均应拼缝严密。
3.4.6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3.4.7 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c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3.4.8 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3.5 模板拆除:
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3.5.1 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U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3.5.2 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吊运走。3.5.3 楼板、梁模板拆除:
3.5.3.1 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拆楼板模板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3.5.3.2 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3.5.3.3 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3.5.3.4 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钢模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3.5.3.5 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3.5.4 侧模板(包括墙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与梁拆模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5.5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3.5.6 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冻胀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 基本项目: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2。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4-2 允许偏差(mm)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柱、墙、梁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标 高 ±5 +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 +4-5 +2-5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嵩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3
中心线位移 2 2
外露长度 +10 0 +10-0
中心线位移 10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 0 +10 0
5.1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5.2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5.3 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时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
5.4 钢模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补涂刷防锈剂。
6.1 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防止办法是: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根据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尺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
6.2 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防止办法是: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地面上,垫通长脚手板,防止支柱下沉,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6.3 墙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拼接不严,缝子过大造成跑浆。模板应根据墙体高度和厚度通过设计,确定纵横龙骨的尺寸及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角模的形式。模板上口应设拉结,防止上口尺寸偏大。其他详见“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7.2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第二篇: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带肋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施工。施工工艺
⑴钢筋螺纹加工施工工艺
钢筋端面平头→端头镦粗→钢筋套螺纹→螺纹质量检查→戴帽保护→存放待用
⑵钢筋连接施工工艺
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塞→接头拧紧→对已拧紧的接头作标记→施工检验
三、现场连接施工
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2、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筒的钢筋应固定牢靠,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3、滚压直螺纹钢筋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顶紧,接头拧紧力矩应符合表9-74的规定。扭力扳手的精度为±5%。
4、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P。
关键词:钢筋、直螺纹、套筒
第三篇: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内墙面、顶棚等的裱糊工程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内墙面、顶棚等的裱糊工程
2.1材料要求:
2.1.1石膏、大白、滑石粉、聚醋酸乙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107胶或各种型号的壁纸、胶粘剂等。
2.1.2壁纸:为保证裱糊质量,各种壁纸、墙布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
2.1.3胶粘剂、嵌缝腻子、玻璃网格布等,应根据设计和基层的实际需要提前备齐。但胶粘剂应满足建筑物的防火要求,避免在高温下因胶粘剂失去粘结力使壁纸脱落而引起火灾。
2.2主要机具;
2.2.1裁纸工作台、钢板尺(1m长)、壁纸刀、毛巾、塑料水桶、塑料脸盆、油工到板、拌腻子槽、小辊、开刀、毛刷、排笔、擦布成棉丝、粉线包、小白线、铁制水平尺、托线板、线坠、盒尺、钉子、锤子、红铅笔、砂纸。笤帚、工具袋等。
2.3作业条件:
2.3.1混凝土和墙面抹灰已完成,且经过干燥,含水率不高于8%;木材制品不得大于12%。
2.3.2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预埋件已完。
2.3.3门窗油漆已完成。
2.3.4有水磨石地面的房间,出光、打蜡已完,并将面层磨石保护好。
2.3.5墙面清扫干净,如有凸凹不平、缺棱掉角或局部面层损坏者,提前修补好并应干燥,预制混凝土表面提前刮石膏腻子找平。
2.3.6事先将突出墙面的设备部件等卸下收存好,待壁纸粘贴完后再将其部件重新装好复原。
2.3.7如基层色差大,设计选用的又是易透底的薄型壁纸,粘贴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使其颜色一致。
2.3.8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和经常潮湿的墙体表面,如需做裱糊时,应采用有防水性能的壁纸和胶粘剂等材料。
2.3.9如房间较高应提前准备好脚手架,房间不高,应提前钉设木凳。
2.3.10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应强调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间,经质检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组织班组施工。
3.1工艺流程:
原则上是先裱糊顶棚后裱糊墙面。
壁纸修整
3.2裱糊顶棚壁纸:
3.2.1基层处理:清理混凝土顶面,满刮腻子:首先将混凝土顶土的灰渣、浆点、污物等清刮干净,并用笤帚将粉尘扫净,满刮腻子一道。腻子的体积配合比为聚醋酸乙烯乳液1,石膏或滑石粉5,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3.5。腻子干后磨砂纸,满刮第二遍腻子,待腻子干后用砂纸磨平、磨光。
3.2.2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首先应将顶子的对称中心线通过吊直、套方、找规矩的办法弹出中心线,以便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控制。墙顶交接处的处理原则:凡有挂镜线的按挂镜线,没有挂镜线则按设计要求弹线。
3.2.3计算用料、裁纸:根据设计要求决定壁纸的粘贴方向,然后计算用料、裁纸。应按所量尺寸每边留出2~3cm余量,如采用塑料壁纸,应在水槽内先浸泡2~3min,拿出,抖去余水,将纸面用净毛巾沾干。基层处理 → 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 → 计算用料、裁纸 → 粘贴壁纸 →
3.2.4刷胶、糊纸:在纸的背面和顶棚的粘贴部位刷胶,应注意按壁纸宽度刷胶,不宜过宽,铺贴时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铺粘。第一张一定要按已弹好的线找直粘牢,应注意纸的两边各甩出1~2cm不压死,以满足与第二张铺粘时的拼花压控对缝的要求。然后依上法铺粘第二张,两张纸搭接1~2cm,用钢板尺比齐,两人将尺按紧,一人用劈纸刀裁切,随即将搭槎处两张纸条撕去,用刮板带胶将缝隙压实刮牢。随后将顶子两端阴角处用钢板尺比齐、拉直,用刮板及辊子压实,最后用湿温毛巾将接缝处辊压出的胶痕擦净,依次进行。
3.2.5修整:壁纸粘贴完后,应检查是否有空鼓不实之处,接槎是否平顺,有无翘进现象,胶痕是否擦净,有无小包,表面是否平整,多余的胶是否清擦干净等,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3.3被糊墙面壁纸:
3.3.1基层处理:如混凝土墙面可根据原基层质量的好坏,在清扫干净的墙面上满刮l~2道石膏腻子,干后用砂纸磨平、磨光;若为抹灰墙面,可满刮大白腻子l~2道找平、磨光,但不可磨破灰皮;石膏板墙用嵌缝腻子将缝堵实堵严,粘贴玻璃网格布或丝绸条、绢条等,然后局部刮腻子补平。
3.3.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弹线:首先应将房间四角的阴阳角通过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并确定从哪个阴角开始按照壁纸的尺寸进行分块弹线控制(习惯做法是进门左阴角处开始铺贴第一张。有挂镜线的按挂镜线,没有挂镜线的按设计要求弹线控制。
3.3.3计算用料、裁纸:按已量好的墙体高度约放大2~3cm,按此尺寸计算用料、裁纸,一般应在案子上裁割,将裁好的纸用湿温毛巾擦后,摺好待用。
3.3.4刷胶、糊纸:应分别在纸上及墙上刷胶,其刷胶宽度应相吻合,墙上刷胶一次不应过宽。糊纸时从墙的阴角开始铺贴第一张,按已画好的垂直线吊直,并从上往下用手铺平,刮板刮实,并用小辊子将上、下阴角处压实。第一张粘好留l~2cm(应拐过阴角约2cm),然后粘铺第二张,依同法压平、压实,与第一张搭槎1~2cm,要自上而下对缝,拼花要端正,用刮板刮平,用钢板尺在第一、第二张搭槎处切割开,将纸边撕去,边槎处带胶压实,并及时将挤出的胶液用湿温毛巾擦净,然后用同法将接顶、接踢脚的边切割整齐,并带胶压实。墙面上遇有电门、插销盒时,应在其位置上破纸做为标记。在裱糊时,阳角不允许甩槎接缝,阴角处必须裁纸搭缝,不允许整张纸铺贴,避免产生空鼓与皱折。
3.3.5花纸拼接:
3.3.5.1纸的拼缝处花形要对接拼搭好。
3.3.5.2铺贴前应注意花形及纸的颜色力求一致。
3.3.5.3墙与顶壁纸的搭接应根据设计要求而定,一般有挂镜线的房间应以挂镜线为界,无挂镜线的房间则以弹线为准。
3.3.5.4花形拼接如出现困难时,错槎应尽量甩到不显眼的阴角处,大面不应出现错槎和花形混乱的现象。
3.3.6壁纸修整:糊纸后应认真检查,对墙纸的翘边翘角、气泡、皱折及胶痕未擦净等,应及时处理和修整,使之完善。
3.7冬期施工:
3.4.1冬期施工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室内操作温度不应低于5℃。
3.4.2做好门窗缝隙的封闭,并设专人负责测温、排湿、换气,严防寒气进入冻坏成品。
4.1保证项目:
4.1.1面层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品种、级别、性能、规格、花色必须符合设计、产品技术标准与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并符合建筑内装修设计防火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证书和现场材料验收记录。
4.1.2壁纸墙布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鼓、翘边、皱折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基本项目:
4.2.1表面平整,无波纹起伏。壁纸、墙布与挂镜线、贴脸板和踢脚板紧接,无缝隙;色泽一致,无斑污,正斜视无胶痕,无明显压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各幅拼接应横平竖直,图案端正,拼缝处图案花纹吻合,距墙1m处正视不显拼缝,阴角处搭接顺光,阳角无接缝,角度方正,边缘整齐无毛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3裱糊与挂镜线、贴脸板、踢脚板、电气槽盒等交接处应交接严密,无缝隙,无漏贴和补贴,不糊盖需拆卸的活动件,活动件四周及挂镜线、贴脸板、踢脚板等处边缘切割整齐、顺直,无毛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4玻纤壁纸、无纺布及锦缎裱糊应表面平整挺秀,拼花正确,图案完整,连续对称,无色差、无胶痕,面层无飘浮,经纬线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1墙纸裱糊完的房间应及时清理干净,不准做料房或休息室,避免污染和损坏。
5.2在整个裱糊的施工过程中,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触摸墙纸。
5.3电气和其他设备等在进行安装时,应注意保护墙纸,防止污染和损坏。
5.4铺贴壁纸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施工,施工操作时要做到干净利落,边缝要切割整齐,胶痕必须及时清擦干净。
5.5严禁在已裱糊好壁纸的顶、墙上剔眼打洞。若纯属设计变更,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施工时要小心保护,施工后要及时认真修复,以保证壁纸的完整。
5.6次修补油、浆活及磨石二次清理打蜡时,注意做好壁纸的保护,防止污染、碰撞与损坏。
6.1边缘翘起:主要是接缝处胶刷的少,或局部没刷胶,或边缝没压实,干后出现翘边、翘缝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刷胶辊压修补好。
6.2上、下端缺纸:主要是裁纸时尺寸未量好,或切割时本压住钢板尺而走刀将纸裁小。施工操作时一定要认真细心。
6.3墙面不洁净,斜视有胶痕:主要是没及时用湿温毛巾将胶痕擦净,或更清擦但不彻底又不认真,或由于其他工序造成面纸污染等。
6.4壁纸表面不平,斜视有疙瘩:主要是基层墙面清理不彻底,或虽清理但没认真清扫,因此基层表面仍有积尘、腻子包、水泥斑痕、小砂粒、胶浆疙瘩等,故粘贴壁纸后会出现小疙瘩;或由于抹灰砂浆中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颗粒,也会将壁纸拱起小包。处理时应将壁纸切开取出污物,再重新刷胶粘贴好。
6.5壁纸有泡:主要是基层含水率大,抹灰层未干就铺贴壁纸,由于灰层被封闭,多余水分出不来,气化就将壁纸拱起成泡。处理时可用注射器将泡刺破并注入胶液,用辊压实。
6.6阴阳角壁纸空鼓、阴角处有断裂:阳角处的粘贴大都采用整张纸,它要照顾到两个面、一个角,都要尺寸到位、表面平整、粘贴牢固,是有一定的难度,阴角比阳角稍好一点,但与抹灰基层质量有直接关系,主要是胶不漏刷,赶压到位,是可以防止空鼓的。要防止阴角断裂,关键是阴角壁纸接槎时必须超过阴角1~2cm,实际阴角处已形成了附加层,这样就不会由于时间长、壁纸收缩,而造成阴角处壁纸断裂。
6.7面层颜色不一,花形深浅不一:主要是壁纸质量差,施工时没有认真挑选。
6.8窗台板上下、窗帘盒上下等处铺贴毛糙,拼花不好,污染严重;主要是操作不认真。应加强工作责任心,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规程认真施工。
6.9对湿度较大房间和经常潮湿的墙体应采用防水性的壁纸及胶粘剂,有酸性腐蚀的房间应采用防酸壁纸及胶粘剂。
6.10对于玻璃纤维布及无纺贴墙布,糊纸前不应浸泡,只用湿温毛巾涂擦后把起备用即可。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壁纸等材料的出厂合格证。
7.2本分项工程质量验评表。
第四篇:基础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根底模板的安装与撤除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502-2004)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根底定型组合钢模板安装与撤除工程。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要求
模板:
定型组合钢模板、定型钢角模、阴阳角模、连接角模。钢模板及配件应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经修理后的模板也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2.1.2
连接件:
U
形卡、L
形插销、扣件、3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等。
2.1.3
支承件:
柱箍、钢管支撑、木材等。
2.1.4
隔离剂:
普通隔离剂,不宜用废机油。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机具设备:
园锯、打眼电钻、压刨
2.2.2
主要工具
斧子、手锯、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3.2
混凝土垫层外表平整,清扫干净,标高检查合格。四周有足够的支模空间。
2.3.3
校核轴线,放出模板边线和标高。
2.3.4
根底钢筋、预埋管件已安装,隐蔽工程已验收。
2.3.5
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
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模板工、壮工。
经过专业平安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模板撤除
模板预检
模板支撑加固
组装模板
确定组装模板方案
3.2
操作工艺
3.2.1
独立根底模板安装
在基坑垫层上弹出根底中线,组装侧模,在侧板内外表弹出中线,再将各阶的4块侧板组拼成方框,并校正尺寸及角部方正。安装时,先把下阶模板放在基坑底,两者中线互相对准,用水平尺校正其标高;在模板周围钉上木桩,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顶牢;然后把上台阶模板放在下阶模板上,两者中线互相对准,并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钉牢。
对于杯形独立根底模板,在上阶模板安装好并校正标高之后,将杯芯模板的轿杠搁置在上阶模板上,对准中线,加设木档予以固定。
3.2.2
条形根底模板安装
先在基槽底弹出根底边线,再把侧模板对准边线垂直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钉牢。如根底较长,应先安装根底两端的端模板,校正后,再侧板上口拉通线,依照通线再安装侧板。
3.2.3
将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预检。
3.2.4
根底模板撤除
操作人员站在已撤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3.2.4.2
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3.2.4.3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3.2.4.4
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质量标准
4.1
主控工程
模板安装主控工程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模板撤除主控工程
底模及其支架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到达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1.2.2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撤除;底模支架的撤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撤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1.2.3
后浇带模板的撤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
一般工程
4.2.1
模板安装一般工程:
模板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阻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到达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1.2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1.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根底,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2.1.4
现浇根底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根底,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根底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轴线位置
钢尺检查
底模上外表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根底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外表上下差
钢尺检查
外表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2
模板撤除
侧模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模板撤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撤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
质量记录
4.3.1
检验批检验记录
分项工程检验记录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模板上口采用木支撑加固,控制带形根底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5.2
底部上模板支撑不牢
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下口支撑在钢筋支架上;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发现混凝土由上段模板下翻上来,应在混凝土初凝轻轻铲平至模板下口,使模板下口不至于卡牢。
5.3
杯口模板位移
杯形根底支模应首先找准中心线位置,用水平仪测定标高,然后依线支设模板;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把木带,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抬把木带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间距,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5.4
混凝土浇捣时芯模上浮、拆模时芯模起不出
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外表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浇灌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及振捣,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撤除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拨动,较大的芯模,可用倒链将杯芯模板稍加松动后再徐徐拔出。
成品保护
6.0.1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6.0.2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外表和楞角。
6.0.3
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时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
6.0.4
钢模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补涂刷防锈剂。
职业健康平安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
物体打击
实现封闭施工,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
树立警示标志,拉隔离线
佩戴平安帽,系好帽带
机械设备操作
机械伤害
电锯应安装防护装置
切割打磨戴防护眼镜
施工用电
触电
实行三级配电两极漏电开关保护
三相五线制配电
冬季施工取暖
火灾
配置现场灭器〔勿配1211〕,指定专人管理;
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三懂三会的教育
明确办理动火证程序
确认周围有否易燃物,采取隔离措施
支撑撤除
钉子伤人
拆下的支撑、木档,要随即拔掉上面的钉子,并堆放整齐,防止朝天钉伤人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
施工废料、要集中、分类堆放。
现场施工
现场剩余材料
要及时回收,以备他用。
电锯操作
噪声
夜间停止作业
机械维修时
油污及废弃物
机械维修要有防滴漏油措施,废弃物按有机物、无机物分别集中处理。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