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水材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标准恒源解读(一)
防水材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标准恒源解读
(一)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1-5-16 免费热线:400-680-6902
1.2007年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北京绿色事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同承担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防水卷材(HJ455-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刚性防水材料(HJ456-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防水涂料(HJ457-2009)》三项国家环保标准(以下简称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编制工作。鉴于防水材料范围广,一个标准进行全面规范难度大,决定先在国内占据较大范围的防水涂料、刚性防水材料和防水卷材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依据环境标志标准编制原则及基本框架,同时结合防水材料专业特点和行业的实际状况,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标准的编制。该标准已于2009年2月1日批准,2009年5月1日实施。
2010年4月防水材料行业环境标志产品首次被列入《政府采购清单》,《采购清单》是在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和产品技术性能、信誉度及市场成熟度的情况下,从国家认可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环境标志产品中选取确定的。这也体现了我国将逐步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体现了以综合手段保护环境的要求,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环保标准制订的背景、意义
2006年10月27日国家财政部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绿色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简称“绿采”),即国家财政部财库[2006]90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在进行采购时应优先选购绿色环境标志产品。所谓“环境标志产品”,就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所属权威机构认证的具有“十环”标识的产品。产品一旦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的认证,意味着该产品的绿色环保特性已得到了国家最高环境主管机构的认可,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产品。它对防水材料产品的销售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过去由于我国的防水材料产品没有一个对其“绿色品质”进行评价的标准为依据,致使几乎所有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均宣称自己的产品是“绿色产品”。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不但影响了真正具有“绿色品质”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的利益,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防水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于2006年8月10日下达了关于制订43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文件(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环科函[2006]52号),其中统一编号第18项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防水材料环境标志技术要求标准课题。制订环保标准的意义在于,一是为绿色环保型防水材料的认证评价提供依据,有利于防止市场绿色防水材料产品“鱼龙混杂”的局面,二是为政府的绿色环境标志防水材料工程采购计划提供选购依据,输送产品资源。
3制订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从我国新型防水材料总体结构比例上看,防水卷材一直是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主导产品,无论是品种、质量,还是产量都得到迅速发展。防水卷材中又是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主要产品,占全部防水卷材的70%左右,高分子防水卷材占20%左右,膨润土防水毯等占10%左右,防水卷材在其应用的同时,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其环保性能的重要性;与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涂料施工简便,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基面,并可形成致密、无缝、整体的涂膜防水层,因此,防水涂料也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水工程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我国已分别制定了沥青类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涂料等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了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使我国每年的防水涂料总产量已达100万吨左右,而防水涂料的主要原材料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溶剂等,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如不加以科学引导和适时控制,也将对社会的能源、资源、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刚性防水材料是指以水泥、砂石为原材料掺入少量外加剂、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通过调整配合比,抑制或减少孔隙率,改变孔隙特征,增加各原材料界面间的密实性等方法,配制成具有一定抗渗能力的防水涂层、防水砂浆或防水混凝土等。我国目前每年的刚性防水材料用量已达数百万吨,刚性防水材料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同时排放大量CO2等气体,污染环境,如不加以科学引导和适时控制,将对社会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市场上销售的“绿色环保” 防水材料没有判定标准和测试方法的现状,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发生产环保型高性能防水材料,推动防水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建筑工程推荐节能、节材、安全、环保的防水材料产品,建设绿色工程,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订防水材料环保标准势在必行。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制订有利于净化与规范防水材料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和促进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解读防水材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标准
1、环保标准制订的背景、意义
2006年10月27日国家财政部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绿色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简称“绿采”),要求各级政府在进行采购时应优先选购绿色环境标志产品。所谓“环境标志产品”,就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所属权威机构认证的具有“十环”标识的产品。产品一旦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的认证,意味着该产品的绿色环保特性已得到了国家最高环境主管机构的认可,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产品。它对防水材料产品的销售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过去由于我国的防水材料产品没有一个对其“绿色品质”进行评价的标准为依据,致使几乎所有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均宣称自己的产品是“绿色产品”。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不但影响了真正具有“绿色品质”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的利益,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防水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于2006年8月10日下达了关于制订43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文件,其中统一编号第18项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防水材料环境标志技术要求标准课题。制订环保标准的意义在于,一是为绿色环保型防水材料的认证评价提供依据,有利于防止市场绿色防水材料产品“鱼龙混杂”的局面,二是为政府的绿色环境标志防水材料工程采购计划提供选购依据,输送产品资源。
2制订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从我国新型防水材料总体结构比例上看,防水卷材一直是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主导产品,无论是品种、质量,还是产量都得到迅速发展。防水卷材中又是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主要产品,占全部防水卷材的70%左右,高分子防水卷材占20%左右,膨润土防水毯等占10%左右,防水卷材在其应用的同时,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其环保性能的重要性;与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涂料施工简便,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基面,并可形成致密、无缝、整体的涂膜防水层,因此,防水涂料也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水工程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我国已分别制定了沥青类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涂料等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了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使我国每年的防水涂料总产量已达100万吨左右,而防水涂料的主要原材料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溶剂等,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如不加以科学引导和适时控制,也将对社会的能源、资源、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刚性防水材料是指以水泥、砂石为原材料掺入少量外加剂、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通过调整配合比,抑制或减少孔隙率,改变孔隙特征,增加各原材料界面间的密实性等方法,配制成具有一定抗渗能力的防水涂层、防水砂浆或防水混凝土等。我国目前每年的刚性防水材料用量已达数百万吨,刚性防水材料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同时排放大量CO2等气体,污染环境,如不加以科学引导和适时控制,将对社会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根据市场上销售的“绿色环保” 防水材料没有判定标准和测试方法的现状,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发生产环保型高性能防水材料,推动防水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建筑工程推荐节能、节材、安全、环保的防水材料产品,建设绿色工程,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订防水材料环保标准势在必行。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制订有利于净化与规范防水材料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和促进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防水卷材》标准适用于改性沥青类、高分子类和膨润土等材料制成的防水卷材。不适用于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防水涂料》标准适用于有机防水涂料和有机-无机复合防水涂料。不适用于煤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于煤焦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含有蒽、菲、咔唑、吡啶等数百种组分,这些组分均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刚性防水材料》标准适用于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和无机堵漏材料等产品。不适用于现场搅拌生产并添加外加剂的产品。由于现场搅拌生产会出现在产品中某些材料的添加,造成产品最终环境行为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在现场生产加工也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技术要求的确定
4.1 对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的要求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制定原则是,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必须是质量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环境行为优的产品。环境标志一向倡导的“绿色消费”的核心内容是在相同的质量要求下,引导购买使用对环境有益的环保产品。如果环境行为优的产品,质量却不合格,就将丧失其使用价值,损害消费者利益,背离了绿色消费观念的前提;反之质量合格,但加重环境负荷,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样的产品就丧失了其环境价值,违反了绿色消费的宗旨。只有产品质量合格、环境行为优的产品,才有资格成为环境标志产品;因此要求中国环境标志产品——防水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各自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4.2 对防水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促使企业在生产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使用者不受到产品有害物质的伤害,同时也要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本标准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防水涂料主要涉及的污染物为废水和废气,其中沥青类防水涂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沥青废气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属于重要污染控制点。刚性防水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加料和干粉搅拌时会产生扬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封闭生产,并在尘量较高区域安装集尘装置。
4.3 技术内容的确定
防水材料的环保标准,我国过去尚未制订,本标准的制订在国内尚属首次。防水材料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其中原材料的环境影响决定了最终防水材料对环境污染的高低,因此防水材料产品的环境行为要求主要通过对所用原材料的环境控制指标来实现。标准对防水材料中所用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提出了限值要求;
对防水卷材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焊接方式、施工温度提出建议; 对防水涂料产品的生产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确立各类产品的环境指标要求;同时考虑防水涂料产品在室内装修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厕浴间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求对防水涂料产品的有害物释放量进行检测。
刚性防水材料标准指标主要有禁用物质、产品的放射性和产品释放的有害物等内容制定相关要求。
4.3.1 禁止人为添加的物质
防水卷材环保标准参考国外环境标志标准,规定产品中禁止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是由于这些物质对环境存在较大的危害。因此,对其提出禁用的要求。
乙二醇醚及其酯类在防水涂料产品中经常使用,由于该类物质存在一定的环境危害,在发达国家己开始限制乙二醇醚及其酯类的生产与使用,其中乙二醇甲(乙)醚在国外的用量正在逐年减少,而采用危害性较小的丙二醇醚类替代。刚性防水材料所用原料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有害元素(硒、砷、汞、锑、镉、铅、六价铬等),如果这些元素溶出,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4.3.2 重金属溶出量的要求
众所周知,重金属(镉、铅、铬(Ⅵ)、汞、砷)及其化合物是常见的有毒污染物,其可溶性物质对人体有明显的危害,它可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而且其毒性具有累积性。也就是说:每次吸入微量的该类物质后,能累积于体内,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出现中毒现状。为此本标准对重金属规定了限值要求。
由于防水材料常作为游泳池防水层和景观用防渗层的材料,还有一些彩色刚性防水材料出现在市场上,这些产品可能添加无机颜料,而无机颜料中含有重金属化合物,因此在防止人为添加的基础上,对重金属(汞、镉、铅、铬、砷、锡、锑)的溶出物限值规定为10mg/kg。
4.3.3 有害物质限量(1)VOC 限量
防水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配制和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吸入部分VOC,同时VOC的排放也造成环境污染。本标准在参考其他涂料环境标志标准的限值基础上,为体现其先进性,我们在国内优秀生产企业抽取了大量样品进行测试,按照20-30%的合格产品为环境标志产品作依据,规定了标准限值。
(2)放射性核素限量
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粉料及刚性防水材料的主体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中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 等。其用于室内防水时,会继续产生辐射,若超过一定的辐射量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必须规定产品放射性指标的限值。
(3)甲醛限量
在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JS)中,由于乳液在干燥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甲醛,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对身体危害很大。因此对其限值也作出了规定。
(4)游离TDI限量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材料之一合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中,一般都含有TDI单体,它对人体的最大危害是刺激呼吸系统。本标准对TDI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限值不得大于0.5%的规定。
(5)挥发性有害物质的限量
水泥是刚性防水材料的主要结构载体,为了改善水泥施工性能和硬化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抗渗性能,通常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这些材料中往往含有甲醛、氨、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当其释放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对身体危害较大。因此,对其挥发性有害物质规定了限值(见附表)要求。
有害物释放量限值标准的比较
项目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预拌混凝土 HJ/T 412-2007 本标准要求
甲醛,mg/m3
≤
0.08 0.08 苯,mg/m3
≤ 0.03 0.02 氨,mg/m3
≤ 0.2 0.1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mg/m3 ≤ 0.4 0.1
4.3.4 其它要求
(1)沥青限制要求
针对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对环境危害较大的煤沥青作原料,本标准规定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禁止使用煤沥青作原材料。(2)卷材使用的配套材料
对高分子防水卷材配套使用的胶粘剂,多采用含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溶剂,固含量低,VOC含量高,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因此对产品使用的矿物油中芳香烃的含量限值规定为3%。
(3)对防水卷材及施工方法的建议
防水卷材标准对其有害元素及化合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煤沥青提出了不应人为添加的要求,对产品的可溶出重金属含量、所用矿物油中芳香烃均提出了限值要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多采用火焰进行热熔施工,为减轻施工对环境的污染,本标准建议在采用热熔法施工时,应使用液化气或乙醇作为火焰加热器的燃料,并要求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200℃。
(4)防水涂料标准对其中乙二醇醚及其酯类、邻苯二甲酸酯、多元胺、烷基酚氧乙烯醚、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烃类、酮类、卤代烃类溶剂提出了不应人为添加的要求,并对产品的有机挥发物、放射性、甲醛、氨、苯、苯类溶剂、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物质提出了限值要求。
(5)刚性防水材料标准对有害元素及其化合物提出了不应人为添加的要求、对产品的放射性和有害物释放量等提出了限值要求。
5.4 检测
5.4.1 防水卷材
(1)卷材与涂料成膜后的状态类似,因此其重金属溶出含量可参照溶剂型涂料的方法进行检测。
(2)技术内容要求通过文件审查结合现场检查的方式验证。4.4.2 防水涂料
(1)水性防水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应按照HJ/T201 2005的方法进行检测;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应按照HJ/T414 2007的方法进行检测。
(2)其他方法均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4.4.3 刚性防水材料
(1)对材料中干粉和固体组分的放射性应按照GB 6566-2001的方法进行检测。
(2)产品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含量应按照HJ/T 412-2007的方法进行检测。
(3)铅(Pb)、镉(Cd)、汞(Hg)、硒(Se)、砷(As)、锑(Sb)、六价铬(Cr6+)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由于目前在生产工艺中可以确认所添加的原料是否为无机禁用颜料,因此不需要进行检测,而通过现场检查和文件审查确认。
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采购清单》内容包括产品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型号、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证书号和认证证书有效截止日期等基本信息,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国家环保部网站和中国绿色采购网公布。《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在政府绿色采购产品清单中的主体地位,对政府绿色采购的范围、产品、工作程序以及具体管理办法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我国在实践中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防水材料环保标准的贯彻实施,必将有效地减少防水材料在生产、施工、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能引导防水材料安全生产和使用,促进防水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2010年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辅导: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求
(一)编写要求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文字简洁、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准确。
(二)基本内容
报告书至少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总则、拟议规划的概述、环境现状描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监测与跟踪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执行总结。
(三)总则
总则部分一般可包括以下内容:
(1)规划的一般背景;
(2)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3)环境影响识别(表);
(4)评价范围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5)与规划层次相适宜的影响预测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
(四)规划的概述与分析
规划的概述与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或可持续发展目标);
(2)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3)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4)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可行的各规划(替代)方案概要。
(五)环境现状分析
环境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调查工作概述;
(2)概述规划涉及的区域/行业领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并预计在没有本规划情况下的环境发展趋势;
(3)环境敏感区域和/或现有的敏感环境问题,以表格一一对应的形式列出可能对规划发展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
(4)可能受规划实施影响的区域和/或行业部门。
(六)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应突出对主要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按环境主题(如生物多样性、人口、健康、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气候因子、矿产资源、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描述所识别、预测的主要环境影响;对应于不同规划方案或设置的不同情景,分别描述所识别、预测的主要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在描述环境影响时,说明不同地域尺度(当地、区域、全球)和不同时间尺度(短期、长期)的影响:对不同规划方案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包括环境目标、环境质量和/或可持续性的比较。
(七)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
描述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并概述各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主要环境影响的防护对策、措施和对规划的限制,减缓措施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供有关部门决策的推荐的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规划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八)监测与跟踪评价
要提出对下一层次规划和/或项目环境评价的要求和监测、跟踪计划。
(九)公众参与
包括:公众参与概况:概述与环境评价有关的专家咨询和收集的公众意见与建议;专家咨询和公众意见与建议的落实情况。
(十)困难和不确定性
概述在编辑和分析用于环境评价的信息时所遇到的困难和由此导致的不确定性,以及它们可能对规划过程的影响。
由于规划处于决策链的中高端,与其他政策、计划、规划联系紧密,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很多,所以调整比较频繁。在规划环评报告书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以下以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环评的问题与不确定性为例说明。
例: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环评的问题与不确定性
(1)工程部分建设内容的不确定性
受设计进度及深度的影响,有关工程部分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与环境影响关系密切的渣、料场占地具体工程量及布置,施工道路,施工期间“三废”的产生量,移民安置的具体去向和方式尚未确定,难以定量地进行影响分析和预测评价各种影响。
(2)流域整体规划的不确定性
本次规划范围仅仅为木里县境内的上通坝—阿布地河段,整个木里河流域水电规划工作还未完全完成,故本次评价暂未考虑上游理塘县境内水电规划的叠加影响。
(3)减水河段与下泄流量
在规划阶段也初步确定了部分下泄生态流量,但在单项工作中应重点研究,结合区间支沟分布的情况,进一步落实,保证下泄生态用水的要求,以削弱减水造成的影响。
(4)流域规划环评不够成熟
到目前为止,对于流域环评还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限于认识和经验以及受相关资料限制,定会存在某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在下阶段单个工程环评中进一步落实、完善。
(十一)执行总结
采用非技术性文字简要说明规划背景、规划的主要目标、评价过程、环境资源现状、预计的环境影响、推荐的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公众参与的主要发现和处理结果、总体评价结论。
编制执行总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决策者和公众等非专业人员理解报告书的内容。
以下以塔里木河规划环评执行总结为例说明。
例:塔里木河规划环评执行总结
(1)规划背景与主要目标
(2)评价过程(评价文件的编制历程)
(3)环境资源现状(地表水资源概况、流域内土地资源、总体结论)
(4)预计的环境影响
①对水环境的影响。
各源流可以保证按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在多年平均的情况下,向塔里木河干流大西海子断面以下下泄3.5×10m,的水量,水流到台特玛湖,为确保下泄水量的生态效益,在台特玛湖可形成面积约为20km的季节性水面。23
3综合治理规划中各项治理工程实施后,未新增入河污染源,不会对源流水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规划方案的实施,由于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的建设、平原水库的改造与废弃、塔里木河干流退耕封育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内部分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但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内异质化程度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规划方案的实施对自然系统稳定状况的影响较小,流域自然系统稳定性与恢复稳定性的能力有所增强。规划方案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
大小湖隔堤的修建,不会完全阻隔大小湖间的生物联系,详细的环境影响问题应通过单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来予以评价。
③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期综合治理规划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流域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塔里木河于流上游阿克苏地区退耕封育工程移民安置方向适宜,中游巴州地区退耕封育工程移民安置方向不合适,应予以调整。
(5)规划方案实施前后流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变化情况见表8-4(其他流域情况略)
(6)规划方案的调整与减缓措施
①规划方案的调整:
平原水库的废弃工作,未在规划中安排投资,存在发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因此,建议应尽快开展水库废弃实施方案研究,细化水库库盘防护措施,增加相应投资,避免发生新的环境问题。
塔里木河干流中游退耕区域移民安置过程中,需要通过开荒来满足移民生产需要,因此安置方向不妥,应对移民安置区进行调整,重新选择安置区。在安置区选择的过程中,应本着移民生产用地以调剂现有耕地、安置人数不超过安置区承载力的原则。
表8-4评价指标体系变化情况
注:规划方案实施前后数据均采用P=50%水文年数字。
②减缓措施:
◇管理措施;
◇源流区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水量保证措施;
◇大小湖隔堤环境保护措施;
◇对胡杨林保护区影响的对策;
◇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台特玛湖绿色走廊生态修复措施;
◇塔里木河干流水质保护措施;
◇退耕土地环境保护措施;
◇废弃水库环境保护措施;
◇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
(7)公众参与的主要意见和处理结果经过调查,公众的主要意见为:尽快予以实施;应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与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提出修订措施;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与建成后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统一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价,以鼓励使用地下水;正确处理好规划实施过程中与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受局部、部门、个人利益驱使,使节增水量重新进入农业灌溉系统,无法保证向塔里木河的供水。
已将公众参与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给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由塔管局在近期对公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分类,作为规划方案调整与建设项目设计的参考。
(8)总体评价结论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增加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的目标,源流与干流各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为实现改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的目标,源流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是减少河道引水的基础,增开地下水是流域水资源的有效补充,河道整治是满足向塔河于流输水的条件;而在塔里木河干流流域,退耕封育和灌区节水改造是增加向下游输送生态用水水量的前提,进行堤防建设等河道治理工程是保证将河水输送至下游的条件,通过大西海子水库退出农业灌溉,作为生态调蓄水库,是将生态水输送至台特玛湖的保证。
经分析认为源流区、干流区各项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布局基本合理。
为确保改善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态环境的目标,应尽快开展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工作。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后,会对流域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增加源流向干流的输水量,向大西海子断面以下下泄3.5亿m的水量,水流到台特玛湖;在源流区、干流上中游生态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初步恢复与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状况;改善灌区灌溉基础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塔里木河干流中游退耕封育移民安置需要重新开荒解决生产用地,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应对移民安置方式、安置区进行调整。
在本次评价中发现,除干流外各源流流域不同程度地出现卫片解译面积大于综合治理统计面积现象,即可能存在“黑地”问题。应杜绝流域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按规划要求保证各河道下泄水量的前提下,认真开展单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并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监测计划,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衡量,本规划是可行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