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2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
近年来,集团公司党组始终把加快邮政业务发展,作为关系中国邮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确定了邮政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了它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性定位,加大了业务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力度。各级邮政企业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的部署,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团结奋斗,攻坚克难,邮政业务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局面,有力地保障和支持了邮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邮政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邮政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制定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尽快做大规模。同时,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更加注重培养专业领军人物,更加注重加强基础管理,更加注重邮政服务质量,促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二)业务发展目标:2011年到2015年,全国邮政业务年均增长7.7%,力争年均增长10%。到2015年,实现收入935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邮务类业务年均增长7.3%,收入360亿元以上;力争年均增长9%以上,收入400亿元以上。代理金融、代理速递物流、分销配送业务收入合计年均增长8%,收入570亿元以上;力争年均增长10%,力争达到630亿元。
二、加快函件业务发展
(三)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业务,也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业务,必须加快做大规模,加强成本控制,不遗余力地加快发展。
(四)通过发展直邮产业链做大做强数据库商函。要以促进直邮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按照商函是广告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媒体经营理念,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参与数据库商函市场开发、数据库建设、营销策划、广告设计、印刷制作,尽快形成直邮产业链,促进数据库商函业务在中国的规模发展。
(五)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数据库建设逐步向邮政建库和客户建自有数据库相结合转变。二是数据库商函营销逐步由依靠邮政自身力量向与社会广告公司合作转变。
(六)要强化邮政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工作。通过与国际知名数据库公司合作,快速提升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能力。按照“分层建设、拓宽渠道、明确职责、建立机制、确保质量”的原则,由集团公司重点抓好基础地址库、组织机构库的建设和邮政业务数据库的整合,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邮政公司主要抓好本地精品库的建设。综合利用11185客服中心和投递信息化系统等,抓好基础地址库和组织机构库的日常动态维护。
(七)要强化数据库商函营销团队(BIU)建设。要尽快完善具有市场潜力的重点城市的营销团队(BIU)体系。选调优秀人员进入团队工作,保持人员的稳定,并抓好团队技能培训,通过项目营销锻炼实战运作能力,提升市场规划、数据分析、营销策划、运营管控、效果评估等能力。
(八)加快发展账单业务。加强对全国性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通信行业等总部和行业主管部门账单市场的开发。各金融机构总部的账单业务,要由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地市以上城市要大力发展银企对账单、水电煤公用事业单位账单等业务,逐个行业突破,实现重点突破。要突出宣传账单具有搭载广告和附寄发票等功能,提高账单的使用价值。
(九)加强账单处理流程管理。推行账单邮件预处理模式,实行分拣前置。加强商函制作中心的运作管理,依据客户对账单制作质量和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十)做大做强贺卡业务。深度开发定制市场,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进一步做大定制性贺卡规模。积极培育个人市场,拓展网络渠道,推进邮政贺卡与新媒体的结合,突出个性化服务,增强对年轻人和网民的吸引力。加强产品创新,加强与知名文化品牌和优势资源的合作,提高邮政贺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不断推出满足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需求的产品。加强对贺卡纸张、内件和印厂的招标和印制管理,降本增效。
三、做大做强报刊发行业务
(十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性。报刊发行是中国邮政的基础业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不能放弃。要把握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发展。要牢固树立价值发行、品牌发行、重点发行的理念,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改革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以更强的紧迫感抓好报刊发行业务的改革发展工作。
(十二)用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加快订阅业务发展。加强对外联合,突出做大重点产品。加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及全国各大报刊出版集团的战略合作。与100家重点畅销报刊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做大百强产品。主动联合地方重点报刊社,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把握发行的主动权。
(十三)优化报刊业务结构,加快高端品牌、高费率报刊的发展。努力做大期刊及教辅、图书的市场规模。彻底改变只注重流转额,不重视产品结构和收入的粗放经营方式。
(十四)强化专业营销,拓展报刊市场。强化各级报刊专业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配备必要的较高素质的营销策划人员。大力开发校园、第三方订阅、城市高端人群和社区等潜在市场,尽快实现新的突破,形成规模效益。尽快建立由专业营销员及投递员等组成的报刊营销团队,彻底改变仅仅依靠投递员推销的简单化手段。
(十五)创新发展模式。要加快推广“印、广、发”一条龙经营模式,改变目前只做报刊发行的末端分销配送做法,积极向报刊发行产业链上游进军,参与报刊广告、印刷经营。积极利用数据库来做好报刊的营销,努力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传统的年度收订方式,以跨年度订阅和节假日订阅等项目为抓手,形成年度收订保存量、常年收订创增量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数字媒体发行新模式,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十六)按照报刊专业特点,加大产品组织和市场掌控能力。强化集团和省公司两级报刊发行局的产品统谈组织能力,全国性的报刊接办、费率政策,由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统一确定,区域性的报刊由各省确定,努力为地面局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撑和货源保障。
(十七)用改革的思路,强化零售业务经营管理,提高零售竞争力。报刊零售是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扩大读者市场、提高报刊发行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益、掌握报刊产品发行中的主动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邮政报刊零售管理松散、各自为战、效益不高的混乱局面,抓好高效益的畅销报刊,提高邮政在报刊发行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十八)加大改革报刊零售运营管理体制的力度。已经形成报刊零售经营全省一体化的7个省,要尽快完善。准备推进一体化经营的5个省要加快步伐,下半年到位。其他的省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规模、经营现状,分别实行在省报刊发行局内设立零售公司或实行“订零合一”的经营模式。各省要尽快确定体制,尽快改革到位。
(十九)实行报刊零售准入制度,进入零售渠道经营的报刊,必须经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和省公司报刊零售部门核准。在报刊零售产品组织体系上,实行省公司“统一接办、统一要数、统一结算”的“三统一”。取消地市、县局要数结算,改变现阶段分散经营管理的格局。(二十)在零售渠道及终端的管控上,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供货、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五统一”。切实加强对零售渠道及终端的管控,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规范经营秩序,对违规经营将给予严肃处理。加快推进100个重点城市报刊零售连销经营。要努力拓展报刊零售亭的功能,扩大经营范围,加大广告经营力度,开展代收费等邮政业务。加强零售终端建设。报刊亭是发展报刊业务的重要保障,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报刊亭建设。将报刊亭纳入邮政营业服务终端统一规划建设,对于改革到位、管理有序的省(市),集团公司将在终端建设、配送车辆、信息化联网等方面给与一定的资金投入支持。
(二十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应用和建设。进一步完善报刊信息化系统功能,加强对客户市场的分析,主动为重点报刊社和大客户提供客户资源数据。加快报刊零售信息系统建设,加快重点城市报刊亭联网运营,为报刊零售实现连锁经营和拓展业务范围做好支撑。大力推广网上订阅系统的应用。
(二十二)努力提高报刊专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逐级建立规范的考评机制,加强对各级报刊专业的监督和约束。要重视报刊传递时限和服务质量管理。选拔配备好各级报刊专业领导和带头人,尽快充实专业领导力量。要强化培训,尽快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市场拓展能力。(二十三)认真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是中央赋予中国邮政的政治任务。我们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与宣传部密切配合,突出做好《人民日报》、《求是》和省级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确保传递时限和投递服务质量,确保重点党报党刊发行量稳中有升。
四、加快邮政电子商务发展
(二十四)确立电子商务在中国邮政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邮政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充分整合邮政“三流合一”的优势,带动三大板块联动发展,有效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有效提升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国邮政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迈进的必由之路。(二十五)加快建设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网站。邮政电子商务网站是新时期传统邮政业务受理渠道的延伸。通过网上邮局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邮政服务,并不断开发新型邮政业务。(二十六)积极开拓网络购物市场。集团总部集中统一建设和运营购物网站,以BtoC模式为主,销售国内外名牌商品。各省通过参与网站招商、组织网上产品线下销售等工作,参与购物网站的运营,并分享经营收益。
(二十七)大力拓展跨国电子商务市场。我国的跨国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正处于起步阶段,要高度重视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正确认识到邮政在开拓跨国电子商务方面,比普通企业更具有优势,要主动加强与各国邮政的合作,力争尽快取得突破。
(二十八)强势开拓航空机票市场。通过营销团队发展大客户,利用营业网点发展散户,强化11185的后台支撑。加强与各大航空公司的合作,因地制宜发展二级代理渠道,努力提高市场份额。
(二十九)加大邮政便民服务站推广力度。突出邮政便民服务站积极的社会意义,以代收代缴业务为切入点,深入社区、街道、农村、学校等地,争取政府支持,开展多方合作,拓展服务种类,在全国新建更多的便民服务站,并逐步在报刊亭、村邮站和农资分销点叠加便民服务站的业务。
(三十)努力推广“自邮一族”项目。要加大车辆代办、商旅服务等方面经验的推广力度,拓宽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加强公关,开发形式新颖、种类多样、性价比突出的服务项目。会员数要尽快达到80万户,下一步要尽快超过100万户。(三十一)稳步推进邮政短信业务发展。加强规范经营,提高用户质量,促进业务健康发展。抓好客户维护和潜在市场的挖掘,逐步消除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积极拓展新型业务,增育新的增长点。
五、认真抓好代理金融、代理速递和分销配送业务发展(三十二)坚定不移地加快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要充分认识加快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贯彻“邮银和谐共谋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强化储蓄业务的基础地位,始终坚定不移保持邮储余额稳步增长。特别要抓住当前付息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迅速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做大储蓄存款规模。继续高度重视存款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储户结构,不断提高收益水平。
(三十三)积极推动结算业务、理财业务发展。要不断丰富中间业务产品,打造沟通城乡、方便快捷、产品丰富、满足需求的个人支付结算品牌。以绿卡为载体,积极发展以代收付、资金归集类业务为重点的支付结算业务。加快推进网上支付等新业务的拓展,做好“绿卡通”产品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大“商易通”布放力度,逐步改善现有客户结构。根据城乡差异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在有条件的网点设立理财专区或理财专柜,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便利的服务;优先为邮储余额在1亿元以上或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营业网点配备专职理财经理,为大客户提供理财咨询、投资规划等金融服务。
(三十四)认真做好新农保金融服务工作。邮银双方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汇报,力争在新农保试点扩大工作中实现新突破。要深入落实广东新农保会议精神,不断提高邮政服务新农保工作的水平。
(三十五)加强代理金融基础管理,确保邮政代理金融资金安全。严格按照“三个规定”落实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加强代理金融从业人员教育,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严格检查考评,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代理金融资金安全。
(三十六)加快代理速递发展。各级邮政企业要从有利于中国邮政整体发展的角度,继续发挥网点和窗口等渠道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抓好代理速递业务发展。要做好未纳入专业经营范围地区速递物流业务的市场开发和服务工作,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十七)扎实推进分销配送业务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重点围绕提升服务“三农”水平、推进连锁体系建设、强化业务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提升规模和效益等方面,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地推进邮政分销配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网络布局合理、双向流通高效、商品种类丰富、综合服务便利”的长期、稳固、可持续发展的连锁经营体系,将分销配送业务培育成为农村邮政稳定发展的支柱业务之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六、健康稳步发展集邮业务
(三十八)继续以“健康发展”为核心,坚持“总量调控、适度从紧”的发行政策,坚持“集中统一”的邮品开发管理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内容精湛、设计精美的集邮产品。要把控好邮票资源,把优势票源用在大项目上,同时,要把好政治关和法律关,不能出现有损邮政形象的问题。
(三十九)充分利用好邮票资源,融入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塑造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品味。紧跟国家重大活动和工作重点开拓市场,积极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市场营销。每年都要抓住几个社会大事件,做好活动策划、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十)加强成本管理,持续抓好降本增效工作,降低邮资票品印制和邮品开发成本,科学管理好库存。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成本支出,建立库存管理的科学模式,严控新增库存,逐步消化老库存。
七、关于国际业务、包裹业务和机要业务的发展
(四十一)国际业务要坚持为三大业务板块服务的理念,加强与重点国家邮政的合作,推动建立正常的合作沟通机制,积极主动拓展各项国际业务。继续推动国际电子商务领域及卡哈拉等重点项目合作,与重点国家(地区)邮政合作开发数据库商函业务。抓紧推动Ebay项目合作,保证业务运行质量。
(四十二)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模式,以加强非邮合作作为发展国际业务有益的补充。加强与海关等部门的联系,支撑国际业务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强国际网络运行管理,保障邮件运输通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外事工作。
(四十三)包裹业务要依托网络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广大用户的物品寄递服务,满足社会用邮需求。深入挖掘校园、军营包裹市场,积极开发农副产品家乡包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包裹。继续运作好爱心包裹项目,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要适应电子商务网购的发展需求,拓展电子商务包裹寄递市场。(四十四)机要通信业务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国家秘密载体传递的保密安全。各省邮政公司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进一步加强机要通信保障能力建设,逐级开展“机要通信管理达标活动”,全力确保机要通信安全畅通和万无一失。对机要通信工作主要考核其质量与服务,不得给各级机要通信单位下达业务收入考核指标。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四十五)投递网是中国邮政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升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投递网络能力,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使投递网既能够满足普遍服务要求,又能保障商业化业务发展的需要。(四十六)增强重点城市银企对账单的投递能力。重点解决函件和账单业务量大的重点城市银企对账单的投递能力,确保回邮率达到95%以上,妥收率达到100%。
(四十七)进一步优化投递网络。根据城市规模和业务发展情况,逐步加大投递站点集中管理和集中投递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投递比例。在函件、报刊业务量大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实行信报分网或分层投递。进一步发展社区邮政服务,延伸投递深度,提高邮件一次妥投率。
(四十八)强化投递服务管理。根据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的不同需求,制定投递服务分类标准。强化投递质量监控,积极利用RFID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平常函件投递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邮件投递质量。加强对投递质量的检查,督促投递服务质量的提高。强化对收发室、物业、村邮站邮件转投质量的指导和检查,切实提高邮件投递质量。组织开展邮政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投递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强化投递岗位和技能培训,提高投递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十九)营业网点是中国邮政面向市场、发展业务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要继续推广学习北京东四邮电局优质服务的经验,深入开展“创新服务理念、创建示范窗口”活动,促进营业窗口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五十)邮政营业厅要统一布局、整洁规范、窗明几净,向客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邮政服务,展示中国邮政良好的精神面貌。各省要加强对营业厅服务种类和销售产品的统一集中管理,未经省级邮政公司批准,各地邮政营业厅不得自行出租和销售非邮政产品。
(五十一)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加强培训,迅速提升营销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营销技能。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营销业绩评价制度,对业绩突出的营销人员,在晋升、培训、奖励等方面予以激励,对不适应营销工作的,要实行岗位调整。要在大项目的营销实践中,迅速提升营销团队的能力和营销业绩。
(五十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加强名址库建设工作,打造中国邮政统一的名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新一代邮政营业系统,全面提升邮政营业信息化水平;优化投递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投递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出版物连锁经营系统,优化报刊订阅信息系统,为加强报刊发行业务的经营管理、提高邮发服务水平提供支撑;开发邮件全程时限监控系统,为进一步加强时限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五十三)做好空白乡镇局所补建工作。按照“政府投资、行业监管、企业参与”原则,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的工作任务,邮政企业负责投入相关机具设备并组织营运。各省邮政公司要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好各项配合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部门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为今后邮政企业更好地服务“三农”,履行普遍服务、争取相关政策创造条件。
九、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
(五十四)推进财务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营业网点损益核算工作,重点推进百团地市函件专业损益核算,对大宗函件业务实行逐单逐笔事先核算;准确测算印制成本,合理计入后端处理成本,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政策;主动介入新业务、新项目的开发;更多地以有效收入、存货周转率、用户欠费率、销售类业务毛利率等效益类、运行质量类指标指导基层企业评价业务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十五)强化成本管理,加大对重点业务和基础能力的成本配置。通过集中支付、集中采购等方式,对与业务相关的直接成本加强管控,提高产品收益水平;从严控制、切实降低管理成本;组织对外投资企业的专项检查,杜绝三产和对外投资企业侵蚀主业利润;继续加强省内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成本费用进一步向重点业务和营投基础能力等方向优先配置。尽快开展邮政企业成本分析的课题研究,连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好存量成本配置,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保证。
(五十六)积极协调三大板块经济关系,促进全网合作共赢。运用好各项财务政策,做好相关环节的结算工作,调整好集团内部的经济关系,保护好邮政窗口代理业务的积极性,促进全网资源共享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新的业务种类和运作模式,研究完善结算价格体系。(五十七)加强资金资产管理,为业务发展和全网能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进一步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资金营运效益;进一步加大全网资金的集中调度和营运力度;各省邮政公司要逐步设立资产产出标准,减少固定资产占用,推行房屋出租集中管理,提高出租房屋的收益水平;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抓紧推广用户欠费管理系统,促进欠费责任的落实,防范经营风险。
(五十八)努力争取税收减免政策,为业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十、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五十九)全面实施“双定”标准和工时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企业增员。满足企业增员需求,应主要依靠内部挖潜、深化盘活、合理使用自然减员指标等途径来实现;通过实施“双定”标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营业、内部处理等岗位超标准设置的人员充实到重点城市银企对账单投递、代理金融、专业营销策划和重点地区的营销销售等岗位上来;完善工时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企业的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抓好集团公司两个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严格控制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不断提升组织运行效率。
(六十)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突出业务发展的效益导向。按照邮政业务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确立以效益和质量为导向的人工成本管控模式;完善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机制,进一步健全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关注一线员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合理调控企业内部分配差距。规范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合理确定企业领导的薪酬增幅,加强薪酬发放制度的监督;逐步推进省公司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完善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体系,努力构建邮政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鼓励在揽投、投递等岗位积极探索与投递服务质量和工作量紧密挂钩的分配办法,确保投递员完成规范的岗位劳动后,及时获得岗位工资;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发展邮政业务。
(六十一)高度重视专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高度重视邮政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高级营销和市场开发人才,特别是函件、报刊、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工作;要把优秀人才充实到经营和市场开发岗位,对不能胜任专业领导岗位要求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注重对基层骨干、劳动模范的培养;重视和加强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培训,加快企业中、高级业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做好网络培训工作。
(六十二)继续加强依法规范用工管理,规避用工风险。依法规范委代办、业务外包、农资分销、邮政报刊亭和社区邮政服务点的经济合同或业务合作协议,严格审批程序,按照经济合同关系规范操作,加强专项检查,防止出现新的事实劳动关系;继续做好将优秀劳务工招用为合同用工的工作,优先做好优秀支局长和基层骨干的招用工作。
十一、强化网运管理和支撑
(六十三)加强邮政网路规划调整,建设科学高效的邮政基础网路平台。进一步优化一二级中心局布局,大力精减三级中心局数量,优化调整运输网路结构,建立符合邮政企业化运营要求的大范围集散、大规模处理、大通道运输、平台化运作、精细化管理的邮政基础网路平台。
(六十四)实施流程优化工程,进一步提高网运效率。继续深化信函邮件的进、出口分拣前置工作,简化处理流程,加快传递速度;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包裹邮件处理效率;逐步实施中心局与投递局之间普通给据邮件封发无纸化改革;扩大干线汽车邮路集装化运邮试点范围,进一步研究邮政集装箱技术标准,确定省内干线集装化运邮方案;加快流程优化相关信息系统功能的开发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六十五)加大网运建设力度,提高网路支撑服务能力。加快对部分中心局信函和包裹分拣设备的更新改造速度,提高机械化处理能力;加大干线邮运汽车的更新力度,开展大吨位汽车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加强网运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改善网运生产人员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探索与业务量挂钩的网运奖励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网运信息系统建设,扩大系统应用领域。(六十六)加强网运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网路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大邮件内部处理和干线运输环节的时限监控力度;完善面向管理的网运效益与效率评价体系;加强邮运动态指挥调度。规范与航空公司合作协议,制定合同招投标方案,力争及早在局部开始试运行。进一步推进与航空公司的信息交换,提高质量监控水平,加强国际网络运行管理,提升卡哈拉国际邮政产品及其他国际邮件的时限水平和服务水平。
十二、强化科技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支撑
(六十七)继续坚持科技兴邮战略,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步伐。进一步提升邮件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邮件处理全过程的智能化;密切跟踪国内外邮政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涉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体制及时研究论证,提升已有技术装备的利用水平,保证企业已有技术装备的充分利用,保证企业新的技术装备投入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支撑业务发展;及早开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实验研究和利用邮政顶级域名发展电子邮政业务的前瞻性研究;继续推进标准化工作。根据生产流程的变化,相关技术体制的变革,及时对邮件容器、运输车辆、内部处理设施与场地等,做好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行工作。
十三、努力改善邮政服务
(六十八)强化邮件时限管理,加快邮件传递速度。集团公司将按照“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制各类邮件的全程时限标准。各级邮政企业要切实把加强邮件全程时限管理当作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由分管邮政业务的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邮件时限的集中统一管理,市场、网运、视察、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省内邮件作业计划的审批管理和对邮件全程时限的检查和考核,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邮件时限达标。
(六十九)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通信质量。要加快完善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强化管理岗位和监控岗位履行检察职责情况的检查考核,充分发挥“两岗”对邮政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督把关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减少媒体曝光等严重影响邮政信誉的问题发生,树立邮政企业的良好服务形象。(七十)加强安全管理,保障邮政安全。各级邮政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工作负总责。要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加大对执行制度的考核力度,对违规操作行为必须及时纠正。要高度重视日常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组织整改。
各级邮政企业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抓紧研究具体实施办法,扎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邮政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又好又快的发展邮政储蓄业务
又好又快地发展邮政储蓄业务 北京邮政储汇局 周毅明
上半年,北京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看待这些成绩?怎样看到成绩背后掩盖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共同商榷。
一、值得分析的的几个现象
(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今年的4、5、6三个月全市居民储蓄余额分别增长-48亿、-154亿、+46亿的情况下,我局储蓄余额分别增长1.1亿、650万、1.98亿,市场占有率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26%、0.31%、0.28%,这是我们上半年面对储蓄余额发展的艰难,唯一值得自慰的一点。这不能说不是我们上半年工作的主要成果,但对这一成果确实有必要再进行一下分析。为什么大、中银行余额大幅度下降,我们的余额也下降;但幅度低于大、中银行,导致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一是客户群体的明显差异,导致余额下降幅度低于大、中银行。由于大、中银行高中端客户是大多数,而我们恰恰相反,中低端客户则是大多数。这就导致储蓄资金分流比例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储蓄资金分流的绝对数差距是很大的。如都是10%的比例分流,50万的客户分流5万,而10万的客户仅分流1万。
二是资金流向导致不同客户群体资金分流的幅度是不一样的。非常明显,流向股市的储蓄资金,高、中端客户的比例一般 应在60%——90%之间;而中、低端客户的分流比例充其量在20%——50%之间。这就足以说明:由于资金的流向不同,导致储蓄资金分流的相对数差距也是很大的。
不难看出,由于股市、基金市场火爆,我局客户群体以中、低端客户为主,导致我局在4、5、6三个月余额增长高于同业银行,从而市场占有率提高。但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主要是客户群体和资金流向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我们综合竞争实力提高了多少。这点成绩还不值得聊以自慰,应该不懈地追求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余额发展保持正增长
在全国邮政储蓄余额大加速度下降的4、5、6三个月,我局储蓄余额净增额保持了正增长,这是我们引以自得的一点。但细分析北京、全国上半年余额增长的情况,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差距。
一是一季度全国余额增长1111亿,增辐为6.94%,我局增长7亿,增辐为1.55%,明显落后全国的发展速度。尽管有时间、地域等规律的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自己和自己比,2005、2006年一季度分别增长9.91亿、13.72亿,远远低于前两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这足以说明:我们一季度的发展速度是落后于全国,落后于前几年的。
二是区局净增余额发展不平衡。
1——6月全局净增余额10.16亿,其中郊区和海淀就增长近15.4亿,而东区、西区、国际分别负增长1.67亿、3.47亿、0.19 亿,合计负增长5.4亿。再看完成年计划情况,密云等7个局已完成年计划的50%以上。而有的局完成年计划还是负数。这足以说明区局之间的余额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是正常的,但差距如此之大,可以说是不正常的。
三是网点余额发展不平衡。
1——6月全局新增网点净增余额6.56亿,老网点净增余额3.6亿。也就是说9%的网点净增余额占了全部网点净增额的65%。新增网点固然有它独特的优势,但老网点就真的没有发展的空间了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能自得吗?
(三)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走出低谷
多次受集团公司和市公司领导批评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终于在6月底走出低谷,摆脱了被动局面。这也是我们引以自喜的一点。真的值得自喜吗?我们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6月全局完成小额质押贷款笔数1271笔、金额6224万元。其中1——5月仅完成450笔,金额2083万元。也就是说,6月份一个月完成的笔数和金额分别是前5个月完成总和的两倍还多。为什么在六分之一的时间能完成三分之二的工作量?一是新增贷款网点56个;二是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调整了经营者的奖励政策和专项业务发展的奖励政策,体现了重奖增量,下管一级。
值得研究的一是为什么我们新开办的网点和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比兄弟首市慢了一个节拍?二是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发 展体现了机制的作用,哪些业务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机制?三是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不论是笔数还是贷款金额,我们在全国都排在 21位。考虑到以上问题,我们还自喜得起来吗?
(四)重大资金案件为零
上半年,在风险防范工作上,我们继续维持了重大资金案件为零。这也是北京邮储余额发展落后于全国的情况下,常常引以自豪的一点。真的值得自豪吗?
一是操作风险逐年增加。二是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三是违规现象无处不在。
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重大资金案件维持为零,基础是不牢固的,是非常脆弱的。由于我们的能力、水平所限,非常有可能一些资金案件还没有暴露出来,甚至还在进行中。看到这些,我们还自豪得起来吗?我们还有自豪的资本吗?
以上现象分析的目的不是要否定我们的工作成绩,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取得新的突破,就要防止自慰、自得、自喜、自满情绪的滋长。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否则,就会止步不前,不进则退。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储蓄业务在全国的排位问题
回顾北京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可以说大致经历这样两个阶段:一是分营前十年,是北京邮储快速发展的阶段,98年我们 余额发展在全国排在第十位,99年排在第8位,但经营质量不高;就余额抓余额。二是分营后十年,是北京邮储经营质量相对较好的阶段(仅就单产而言),如存款结构、收益率等等。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余额总量排在第18位,可以说四年一 制。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走出北京邮储业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呢?好和快本身并不矛盾,好的标准是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快的标准是规模、发展速度,参照物就是在全国的排位。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落后——就没有好日子过;落后——就没有地位;落后——就要被淘汰。我们只有尽快把余额、收入、中间业务等规模搞上去,才是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一定要贯彻市公司关于晋级、升位的要求。保守地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再回到十名左右的排位,还是有可能的吧!总不能几年一贯制吧!需要指出的是:晋级、升位仅仅是促进发展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所有网点、支局、区局全面开展晋级、升位活动,才能保证北京邮储业务在全国的晋级、升位。
2、关于少激情问题。
回顾邮政储蓄业务近几年的发展,确实如市公司领导讲的:‚有点沉闷‛。沉闷就沉闷在全国排位几年一贯制,沉闷就沉闷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总是处在不紧不慢的状态,还美其名曰:一 股劲、平稳发展。沉闷就沉闷在缺亮点。不能说这些和激情没有关系。从决策者必备的素质就可以看出激情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决策者应具备如下素质:
1、积极的心态。
2、为人诚信。
3、乐于学习。
4、善于分析。5有韧性。
6、注重细节。
7、具有创意。
8、求胜欲望强烈。以上八条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激情,如1、3、7、8,一类属于理智,2、4、5、6。由此不难看出:激情是理智的基础;理智是激情的升华。激情和理智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激情就是志气、激情就是士气、激情就是心气,没有这三气的队伍是不能打仗的队伍。可以设想没有对邮政事业的热爱、没有争优创先的意识,怎么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关于机制问题
机制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机制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业务的推进、职工的士气和企业的发展。
针对我们邮储目前来讲,机制问题重点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时机;二是方法。所谓时机,就是激励政策在什么时候推出能够发挥对业务最大的促进作用,是提早动手、抢占先机、早策划、早激励,还是业务开办了先观望,发展不上去了,再后知后觉,加紧追赶。
所谓方法,就是同样规模的奖励,用在哪项或哪几项业务上,使用什么样的奖励方案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企业才能获得 最大的收益。市公司今年按照‚重奖增量,下管一级‛的原则,制定了全年奖励政策,重点在于各单位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抓好时机,用好办法灵活运用市公司的各项政策,最大程度地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在这我给大家举一个用活机制的例子:最近我参加通州局金融研讨会,通州局财务科长是这样讲的:市公司超收奖励政策是上交15%,剩余部分约60%用于发展生产,40%用于职工奖励。算来算去,只有储蓄能超收200万元,奖励能拿170万元,因此他就建议现在就拿出一部分购买基层反映强烈的点钞机,现在就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储蓄业务的奖励政策。通州局就是根据储蓄业务需要提早运用奖励政策,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奖励方案,以达到早促进早发展的目的。
4、关于利率调整问题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三次上调利率,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一、三、五年期分别达到了3.33%、3.96%、4.68%、5.22%。从数字上看,利率上调增加了邮政储蓄的付息成本,降低了邮政储蓄的收益水平。但是,从邮政储蓄实际收益水平来看,还存在较大的收益空间:一是由于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率较高,其实际付息成本远低于名义付息成本。上半年,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率高达71.56%,三年期达67.77%,一年期也达到48.93%,北京各项提前支取率均高于国家局的提前支取率,这些都直接降低了邮政储蓄的付息成本。二是由于在加息周期中,大多数定期存款仍然按照加息前的低利率支付给储户,缓冲了利率上调对邮 政储蓄付息成本的影响。
从今年前两次上调存款利率实际情况来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提高0.54%,而同期实际付息成本仅上升还不到0.02%,即使是对付息成本影响最大的五月实际付息成本也仅提高0.06%。今年二季度,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分配收益率为3.2652%,老存款收益率为4.131%,北京邮政储蓄综合收益率为3.5209%,目前实际利差率为1.8743%,比年初的收益水平提高了0.0521个百分点,说明邮政储蓄利差收入水平并没有降低。随着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收益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邮政储蓄的获利空间。而且加息和减征储蓄存款利息税两项重要宏观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激发老百姓的存款热情,有利于存款回流,余额规模的扩大将导致收入总量的增长。抓发展就要抓机遇,这就是我们业务发展中形成的外部机遇。因此,各局要坚定余额发展信念,把余额发展作为我们下一步储汇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以上值得分析的几个现象和思考的问题不难看出:分析现象的目的是确定新的发展目标,思考问题的目的是探索实现新的目标的方法,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分析现象、思考问题,促进邮储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以上观点和方法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以人为本,是管好企业的良策 顺义区邮政局 张建平
邮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它对企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因此,要使职工自觉地与邮政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把企业的兴衰荣辱与个人的前途联系起来,关键要搞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要使职工‚爱局如家‛,首先企业要像个‚家‛,使职工真正爱得起来。只有职工在这个‚家‛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味,具有安全感、信任感和优越感,才能使职工心悦诚服地为这个‚家‛的存在和发展而拼搏。这对于国有企业尤其是目前邮政企业的发展现状至关重要。
顺义邮政局凝聚职工力量,给职工创造‚家‛的氛围由来以久,干群之间、职工之间的团结、协调,勤俭、奋进,务实、奉献,积极、向上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多年来很少职工上访、告状、媒体曝光、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因此,各种荣誉接踵而来。2002年以来获得了‚全国邮政先进集体‛、‚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邮政服务‘百优’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九连冠、‚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首都文明服务示范岗‛、顺义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顺义邮政局始终遵循的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发挥 人格作用,取信于职工群众
干部自身形象是影响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的重要因素。干部通过自身的学习、修养、磨练,处处体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强化做好思想工作的人格力量。
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四个坚持‛。即:
一要坚持自觉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干部经常抽时间学习,遵照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按照以大局为重,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为重的原则办事,把握统揽全局经营发展的大方向。
二要坚持民主政治,广泛联系群众,依靠职工力量。比如,在支局成立民管会、定期召开职代会、职工座谈会等,让职工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荐言献策、奉献智慧。干群之间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满足职工的‚知情权‛。
三要坚持自身形象的树立,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勤政廉正,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表面文章,不摆官架子,不说空话大话,使职工真正体会到干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诚意。
四要坚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克服名利思想。牢固树立掌权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而不是作官当老爷,不是简单的‚指挥棒‛。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为职工谋利益、为企业求发展的金钥 匙,只有为职工掌好权,用好权,才能获得职工的信任,才能不辜负上级领导的重托。
二、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创造一个使企业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氛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管理中,人是最具能动性、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贯彻遵循‚人本‛思想,充分重视人的自尊,要紧密依靠员工发展企业。
平等交流、启发疏导,这是职工最喜欢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针对职工这一思想特点,千方百计为职工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和方式,在个别谈心时,注意以朋友和兄长的身份进行平等交谈,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在心理上与职工拉近距离,增强谈话的效果。
帮危助困、真情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最有说服力的工作方法。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每年企业开展的冬季送温暖、夏季送凉爽、及时慰问患病职工、节日慰问、帮助特困户等活动,真心实意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用‚爱心‛来经营管理企业,对他们给予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尊重,这是对人本管理最好的注解。
创造机会、多与职工沟通,同样是职工容易接受的工作方法。如座谈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春节组织职工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开展文体活动;;重阳节慰问离退休老同志;三八节组织 女工座谈会;七一党的生日组织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学习;八一建军节召开复转军人座谈会;组织党团员和优秀职工外出观光游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干部职工共同劳动,拔草、打扫卫生、防火演练;深入基层与职工谈心交心,掌握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等等。
三、用先进的典型推动工作、激励职工,用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职工,不断扬正气,树新风
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把培养、选树、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作为带动职工、培养队伍的重要途径,注重培养和选树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要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义务奉献、党课教育、评优选先活动;开展业务练功,比技能、比速度、比业务熟练程度,注重在干部职工中选树先进典型和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面对企业创收难、任务重的压力,鼓励职工知难不畏难,迎着困难上,勇于开拓创新,跑市场、开发新业务;号召党、团员、干部冲在最前面,自觉维护党的组织纪律,认真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争做为企业增收、创收,不怕吃苦,勤俭持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给予肯定、表彰、宣传和物质奖励。对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职工和先进典型,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职工身边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奔有目标。全局上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做到抓人心、促人和,保发展。
四、重视职工的素质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把企业发展的目标交给职工,让职工看到前景,职工才会产生跟你向前奔的巨大动力
为了运用企业发展目标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要注重加强素质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特别是每年年初,企业的发展计划目标和任务确定之后,要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宣传渠道,向干部职工宣讲,广泛传播,使大家明白企业近期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做到职工与企业同心同德、生死与共。
一是强化干部素质教育。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从管理的职责、作用、素质和能力要求,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还要组织中层干部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使他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技能,增长营销才干、促进经营发展。
二是每月、季、半年定时召开经营分析会和安全工作例会。讲管理、抓经营、促服务、保质量、保安全、要效益。及时将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和全局的经营发展形势、近期任务和远期目标传达和通报给大家,发动全员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是机关职能干部与基层支局的经营指标直接挂钩,完不成任务一同纳入奖金考核。有效地调动了全员促进经营发展的积极性。
五、对员工要做到真诚关怀与严格管理的统一,塑造富有魅 力的企业形象,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企业要切切实实把员工当作经营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不但要全面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民主管理权利、家庭生活条件,也要给职工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和事业成长的空间,保证员工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生力军地位。使干部职工融入在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业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团结,共同进步,互相宽容,互不计较的情感之中,从而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产生很好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种凝聚力和归属感反过来又可以转换成强大的战斗力,推动企业发展。对此,我们要求职工定期提出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对有利用价值的给予通报和奖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员工爱思考、勤钻研的好习惯,还发挥了员工的内在潜力、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管理要严格执行制度第一、制度高于领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那些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的员工,企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关心和回报;而对有些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是缺乏敬业精神的员工,则必须综合运用经济、制度、契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手段,催其奋起;对少数严重丧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完全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员工,必须坚决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企业制度严肃处臵。否则,就不能建立并巩固‚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发展大计就会成为 泡影。
第四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静
2009年第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松滋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的做法是:
——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把工业总量做大。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本地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强化领导责任,健全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2008年,全市共引进重大项目4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二是着力扶持骨干企业,把工业龙头做强。我们抓住白云边、飞利浦、大水泥等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采取领导和专班包厂、税收增长比例返还、贷款融资担保、品牌创建重奖等措施进行扶持,促使企业加大投入,迅速裂变。例如,白云边公司在此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大力实施产能、效益翻番发展计划,新征用地近700亩,计划总投资4.2亿元,新上白云边工业园和华林创业园项目,预计“两园”项目建成后,白云边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入库税金可超过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白云边”。飞利浦公司计划将国外8条生产线转移到松滋,新增投入1.5亿元。这些投资到位后,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6.6亿元,入库税金可达5000万元以上。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上,我们依托骨干企业——双七水泥公司,投资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目前投资2.5亿元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三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拉长。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重点发展白酒酿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电光源产业、水泥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等6大产业集群,并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搞好工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打造板块经济、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等措施,力争使6大产业的产能形成倍增效应。其中白酒酿造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电光源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机械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两大特色产业。松滋多年来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3123”工程(即通过5年的努力,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种猪繁育、饲料生产3大龙头企业;培育1万户以上规模养殖户;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年实现生猪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2008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头。松滋是全国优势水果生产带,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以“两线一流域”(沙刘线、红东线,洈河流域)为重点,以新上水果精深加工项目为引领,突破性发展水果生产,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以“清洁家园”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以“一建三清五改”(即建沼气池;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由城镇向农村、由公路沿线向纵深腹地全面推进。三是以“两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两整”(整治当家渠堰、整修当家泵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8年底,全市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75%的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通有线电视用户达7.6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我们以提高城市的“两个能力”(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和改善城市的“两个环境”(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以建设宜商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契机,狠抓中心城区建设。目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5万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去年,我们启动了7大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2.78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额1.86亿元。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与乡村联络的重要节点。目前已选择了刘家场、洈水、沙道观、陈店等4个重点门户镇,并拟每年重点扶持一个镇,召开一次小城镇建设办公会,研究出台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这4个城镇成为市域经济的副中心。
——强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把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性资金和地方可用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一是有效解决就学、就业、就医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2008年,全市共拿出1204万元资金进行配套。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率达到100%;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6.97万人,参合率达到85.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2008年,全市共筹集资金5277.4万元用于社会救助,办了“十件实事”。三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去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赴省进京滋事事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刑事案件、恶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四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松滋市委书记)
第五篇: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整理资源 优化服务 创新管理
奋力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依托黄河金岸,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部署,着力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大力实施产业性、造血型扶贫开发,以慈善事业助推经济发展,借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市**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移民来自宁夏条件最艰苦的南部山区,残疾人口比例高,社会救助和扶贫就业任务艰巨。作为宁夏黄河善谷战略确定的核心区和先行区,**区以倾力打造宁夏弘德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慈善为特色,积极引进福利企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劳动密集型、社会友好型等产业,通过有效聚合社会慈善资源,着力形成慈善事业与扶贫开发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新模式,实现福利事业发展与工业经济提升双赢,慈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初步凸显。弘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实践,也为宁夏全力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搭建平台,整合社会慈善资源
宁夏黄河善谷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区针对经济基础薄弱、残疾人比例高的实际,坚决不把残疾人当包袱,主打慈善牌,发展光彩事业,宁夏弘德工业园区的开建,为整合慈善资源、培育慈善产业搭建了发展平台。弘德工业园是纳入宁夏黄河善谷总体构架,创新实施慈善事业和企业投资更佳组合模式,以慈善产业化为主导的省级慈善工业创业园区。远期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为10.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7.9亿元,完成七纵七横的道路、给排水以及20.4公里的道路亮化、35KV和110KV供电、鲁家窑380万方蓄水池工程;铺设通讯光纤15.6公里,建成通讯基站2座;平整土方1.2万亩;植树1840亩14万株。,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了入园企业需要。按照边建设、便招商的要求,园区协议建设项目55个总投资183.48亿元,已投产达效项目12个,开工建设项目38个。园区的建设,为慈善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集聚全国个地的慈善企业和客商到园区投资兴业,切实将园区建设成**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成为宁夏西部大开发重要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和对位经贸窗口。
二、转变观念,创新慈善发展理念
黄河善谷建设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地处承接宁夏南北、东西的核心,拥有便利的铁路、公路条件的区位优势,初具规模的葡萄、黄牛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丰富的国有土地、风光资源和煤炭资源优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我们要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以全力打造政策洼地、道德高地和企业商客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为目标,以有效解决民生福利问题为重点,以弘德工业园区为加快发展的新载体,着力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为福利企业落地发展夯实基础。围绕弘德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和产业培育工作,要扎实做好政策衔接,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不断优化慈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切实以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为抓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招贤纳才工作,全力推进战略调整转型,进一步发掘慈善产业的内生动力,拓**乡居民就业渠道,真正让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社会管理中减压阀和黏合剂的作用,实现慈善产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培育特色,打造慈善产业体系
随着黄河善谷强磁效应的不断增强,慈善事业逐步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和产业。**必须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挖掘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慈善产业体系。以慈善为特色,要通过抢抓宁夏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新机遇,着眼于建设大产业、布局大项目、承载大企业,积极完善弘德工业园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有效解决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充分运用政策推动等手段,扶持慈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实力,切实助推慈善产业布局升级。以民生为特色,要坚持将慈善事业产业化、市场化,努力营造慈善盆地效应。加速解决民生问题。在招商引资上,要积极引进对经济和就业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慈善事业的竞争力。为民解困方面,要围绕社会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加大慈善产业扶持力度,扎实抓好一批慈善实体建设项目,实现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方面,要启动实施文化英才工程,以解决残疾和贫困人口就业为根本,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乡土人才,使更多的慈善从业人员走向社会。
四、优化环境,推动慈善产业发展
在慈善产业发展上,**要以打造服务型政储府为目标,以慈善企业引进与培育为重点,继续推行一站式办理、跟踪服务的运行机制,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行土地出让金全部奖励给企业用于发展,地方政府根据企业规模按照比例配套扶持发展资金,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全部奖励企业,政府负责园区六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市内行政性事业收费项目实行零收费等优惠政策,一切为了客商、一切围绕客商,一切服务于客商,真正为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享受到最优惠的投资创业政策。要实现慈善企业尽快投产达效,园区管委会必须积极发挥协调联络作用,加快入驻企业有关手续办理的协调、督促等工作的落实,推动已开工企业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未开工企业及早开工建设。要切实树立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营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服务环境,切实做到畅通急事、疏通难事、融通特事,切实打造高效快捷的班务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
五、宣传推介,营造慈善发展氛围
慈善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以开放、交流、发展,创新为主题,借助**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浓厚的优势,积极实施慈善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借助中国(宁夏)回商大会、中国(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博览会,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中国企业家回乡(**)行暨经贸合作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大力宣传、推介**,积极展示宁夏打造黄河善谷,**建设福利企业创业园所取得的成效,吸引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慈善家来**投资。要通过各级媒体,加大对慈善产业的宣传力度,激发企业和客商投资热情。同时加大已经引进项目的宣传力度,起到示范带动引领的作用,在宣传企业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向往**,要积极抓住东部产业西移时机,主动参与东部沿海招商、项目推介会、恳谈会等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吸引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好项目落房**,发展壮大慈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