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窖派上大用途——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3 07:3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水窖派上大用途——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水窖派上大用途——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第一篇:小水窖派上大用途——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小水窖派上大用途

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前几年种植的核桃树苗,受旱情影响大,成活率不到一半。今年春季,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扶持下,我们村的老百姓在适宜蓄水的地头堰边建了三十多个小水窖,每个小水窖盛水二十方左右,通过镇联村供水管道注入小水窖蓄水,在今春旱情较重的情况下,保证了新栽核桃树苗的浇灌,树苗成活率达到98%以上。前几天下了两场雨,小水窖蓄满了水,为明年春季核桃树浇灌提供了保障。”站在堰边的小水窖旁,看着绿油油的核桃树苗,曹范镇北邓村支部书记高新礼笑呵呵地向笔者介绍起了他们村核桃种植“遇旱不旱”的诀窍儿。

政策扶持建水窖

曹范镇地处青石山区,水库、塘坝蓄水困难,水源匮乏,老百姓靠天吃饭。该镇历来是春季“十年九旱”,而核桃的春季浇灌至关重要,遇到大旱之年,核桃明显减产,核桃树枯死现象屡见不鲜,新植核桃树苗的成活率就更难保证了。为改变林果用水困难的状况,保障核桃树的旱季浇灌,加快打造“山东薄壳核桃第一镇”,曹范镇在前几年探索山区修建蓄水池做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农户座谈调研论证,提出了“建好山区小水窖,促进核桃大发展”的工作思路。该镇实行林果户自建小水窖每方补助50元的办法,并投资120万元实施抗旱蓄水工程。目前全镇已修建小水窖300个,容水达6000余方,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地制宜选好址

曹范镇北邓村村主任于建海告诉笔者,他们通过分析前几年修建的蓄水池的利弊,发现池子地下部分多、池顶封闭或半封闭的蓄水较多。于建海主任提出了“村民自愿联合,村主任牵头组织,先垫资备下物料,再由林果户合理选址、联户共同修建”的方法。村民们既节省了资金,又解决了老百姓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进一步调动了村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全村新植核桃树4.4万株,新增核桃面积800余亩。

笔者在村里看到,北邓村新建的32个小水窖分布在3000亩的核桃园区内,大都依山势而建,全都在雨水流量集中的地方。所有小水窖的窖底用灰土填平压实、混凝土封面,窖体四壁用青石垒砌、水泥勾缝磨平,窖顶用水泥板封闭、并留一取水口,在窖顶和窖壁处安有钢网的进水口,防止杂草、石块冲入。在进水口附近村民还整理出了一到三条便于雨水流入的水道,小水窖蓄满水时将水道引向他处,颇有点“巧夺天工”的味道儿。

发挥作用促增收

在曹范镇最早修建推广小水窖的是井泉村。该村支部书记张本华告诉笔者:“前几年,村里组织引导核桃种植户在自己的果园内陆续新建维修小型蓄水池五十多个。这些蓄水池方便了核桃树秋冬施肥后浇灌,保障了春夏旱季施浇返青水、‘救命水’。今年,村里的广播喇叭宣传镇上出台的优惠政策后,村民们争先恐后的来村委询问报名,村两委干部组织核桃种植户互助修建小水窖三十多个。”该村核桃种植大户包文春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去年核桃收入5万元,在去冬今春连续干旱的情况下,他利用原来建设的小水窖给核桃树浇了两遍水,今年核桃长势良好,收入估计会到7万元,全家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建设小水窖带来的好处。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曹范镇共建有小水窖1000多个,容水达2万余立方,在全镇2.3万余亩核桃旱季浇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计今年核桃产量将突破80万公斤,产值达2400万元。一座座不起眼的小水窖,正迅速把曹范镇生产的薄壳核桃变成更多的“真金白银”。

(孟凡森)

第二篇:小水窖建设现状和发展调查报告

XXX小水窖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调查报告

自从2009年入秋以来,XXX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城乡居民饮水极为困难,严重影响了各族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在抗旱水源日趋紧张,用水矛盾日愈突出的情况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加快山区小水窖建设,切实提高山区群众供水保障能力既艰巨又紧迫。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水窖基本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XXX水务局及时组织开展工作,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水窖现状情况

(一)数量。小水窖建设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挖石槽,到建设无盖水池,到后来的圆柱形有盖水窖,再到现在的“暖瓶式”30立方米标准设计水窖,水窖发展从零散到统一标准,从群众自发修建到国家财政补助配套,广大山区群众掀起了小水窖建设热潮。经本次调查统计,截止2012年7月,全县共建成小水窖4.8066万件(其中人饮4.5659万件、灌溉0.2407万件),极大缓解了18.6万人、7.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使1.1万亩旱地得到间隙性补水。对解决山区、半山区农村人饮及旱地水浇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缺水面大,现有水窖仍满足不了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全县已建小水窖调查统计情况见附表

(二)类型。一类是早期的干砌石小水窖,容积小,约20立方米左右,多由群众自建,结构简单,且多数无盖板,容易漏水,老化较快,蓄

1水不稳定,数量约占20%左右。二是近几年所建的浆砌石水窖和少数钢筋混凝土水窖,标准容积30—40立方米,受益户均人口为4~6人,用水量为人均40~60L/d,配备了集雨槽,集水道,取水手压泵等,结构牢固,蓄水性能较好,并且初步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此类水窖约占80%,是我县解决山区生活生产缺水的主要形式。

(三)主要建设管理方式。水窖建设虽然不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也必须考虑选址、造型、防渗等各个环节,由于工程分布散,人饮水窖主要是由水务局组织建设,采购所需物资,乡镇水务站进行技术指导农户自建,另外还有农业、国土、烟草、扶贫等部门组织建设。目前建设的小水窖政府补助2000—3000元的资金或材料,其余不足部分由群众筹措。县级统一购买了原材料,由乡镇负责发放使用,群众负责组织土方开挖、运料和建设,各项建设技术由乡镇负责,并由县级进行检查验收。小水窖建成后归群众使用管理,并发给产权证,管理使用效果较好。

二、发展小水窖效益显著

随着小水窖建设的普及有效地的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群众拉水困难,甚至无水源可拉的问题。在近三年来的大旱中,有效缓解了旱情,效果尤其突出,对此群众深有体会。XXX乡是XXX县水资源最溃乏的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980毫米,比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少200毫米,由于地势相对平坦岩溶发育,境内基本无长流水沟、溪河出露,是我县著名的干坝子,十年九旱是该地区的真实写照。然而,在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面前,树皮乡建设了人畜饮水小水窖的村寨的人畜饮水,可以说旱

区不旱,究其原因是小水窖在抗旱保人饮保民生中发挥了大作用。树皮的群众未雨绸缪,早在旱象初显之时就自发储水,干旱时期拉水有地方储水,目前该乡也是XXX小水窖建设数量最多的地区,达到12650口,户均1—2口,极大的缓解了旱情和人畜饮水问题。

灌溉水窖同样发挥极大的作用,XXX县大部分属于山区、半山区,水资源利用难度大,灌溉小水窖以每口30立方米计,就可解决5亩地的春耕生产育苗、保苗用水,特别是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保苗用水效益极大,为群众农业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三、加强小水窖建设的必要性

我县地势起伏,立体性气候特征明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境内岩溶广布,石漠化严重,全境属岩溶山原地带,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水资源开发难度大,适宜建大中型水库条件的地方非常有限。小水窖是在没有其它水源供水,而生活生产又强烈要求解决供水问题的一种生存供水选择,小水窖单件投资不大,便于布置、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建设周期短,对于供水对象分散的区域比较实用。但从目前的造价来分析,小水窖的单位水方投资应在250~350元/m3,相比水库的单位水方投资高了近10倍,所以建设小水窖供水也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加之群众吸取往年干旱的经验教训,在降雨时就抓住时机,及时集蓄雨水、引水入窖,积极应对旱情,有效缓解了用水困难问题,确保了生活用水,保障了春耕育苗用水,有效减小了灾害损失,充分发挥了散水集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的优势。但由于受历史、社会及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县建

设滞后、投入不足、欠账太多、工程建设不配套。已建成的小水窖存在数量少、分布散、覆盖窄、标准低、配套差、管理不善等问题。因此,加快小水窖建设,是XX县水利发展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是破解我县山区水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是改善山区水利设施条件,提高山区群众供水保证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和根本任务,是惠及山区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四、今后小水窖建设发展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今后一个时期XXX县水利设施零覆盖或水利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区域人畜饮水、农作物汛前育苗、保苗灌溉用水缺乏问题。①人饮水窖:目前仍未解决饮水安全但有集中供水条件且供水保障率不足95%的农户户均规划建设1件小水窖;目前仍未解决饮水安全且无集中供水条件的农户户均规划建设2件小水窖;目前已有1口小水窖,但由于用水量增加,蓄水容积不足的再规划建设1口小水窖。到“十三五”末,除已建集中供水工程且供水保障率达95%以上的农户外,其余农户达到小水窖全覆盖。②全县12个乡镇耕地面积(采用国土部门二调数据),扣除已有灌溉设施、水田、坡度25°以上的陡坡地、石旮旯地、零星分散地以及“十二五”已规划采用其它水利工程灌溉的面积外,每5亩规划建设1件小水窖。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农户户均建设小水窖2件以上(包括人饮和灌溉),群众生活用水保障率明显提高,春耕生产育苗保苗用水基本满足。

根据上述发展目标,XX县今后一个时期需建设小水窖共21.5万口,其

中人饮8.4万口、灌溉13.1万口,可解决饮水安全人数30.7万人,受益灌溉面积65.5万亩。将有效促进XX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

XX县水务局 二○一二年七月六日

高。

附件

XX县小水窖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

第三篇:XX镇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XX镇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XXX

摘要:XX镇种植核桃虽然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实生苗栽培,品质差,结实迟。文章分析了芳华镇核桃种植存在的问题:产业规模小;品种良莠不齐;管理粗放单产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深加工技术。总结并提出了核桃产业发展中所采取的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种植和管理水平;政府引导,林工贸相结合;培养龙头企业,开展核桃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大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产业升级等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芳华镇

核桃(JuglansregiaL)是世界主要油料干果树种,也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树种。它的果实、木材、树皮、枝叶等都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它具有长寿、高产、投资少、收益大、收期长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核桃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重要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芳华镇精心规划,并把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增效、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研究和指导芳华镇的核桃产业发展,是芳华镇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1基本慨况

芳华镇国土面积241平方公里,位于陆良县城以北15公里处,东与板桥镇接壤,南与中枢镇相连,西与小百户镇及马龙县纳章乡、越望乡相邻,北与曲靖市越州镇、三宝镇毗邻,属山区半山区乡镇。全镇辖2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9951户3256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1人。耕地面积27214亩,其中水田面积12812亩,人均占有耕地0.84亩。

芳华镇最高海拔2577米,最低海拔1860米。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冬干夏湿,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年均气温14.3℃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正常年份可蓄水3650万立方米,年均降雨量1280毫米左右。太阳辐射总量为125千卡/平方米,日照时数为2242h,相对湿度为74%,无霜期246d。土壤分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沼泽土、石灰土、水稻土六大类,15个亚类,32个土属,66个土种,红壤在全镇发布最广,发布于海拔1900~2300米,占全镇总面积的78.23%.全镇农村经济实现生产总值63818.8万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收入达4284元,同比增 1

长12.7%;财政总收入实现1100.4万元,同比增长31%。全镇生态环境良好,有林业用地面积20.3万亩,其中国有林地1.2万亩,集体林地19.1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8.6万亩,发布在8个村委会41个村小组,涉及94个林班,共划分50个管护责任区,活立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7.85%,核桃种植8000亩,实现林果综合产值2210万元。核桃种植现状

芳华镇适宜核桃树生长,各村委会均有不同程度的核桃栽培品种和少量野生铁核桃(J.sigllata dode)发布。芳华镇核桃栽培约有上百年历史,人们历来就有房前屋后或零星种植核桃的习惯。过去多种植实生核桃苗,品种变异大、品质差、结实迟,一般需10-15年方能结实,经济效益不显著。自上世纪末引进核桃嫁接苗种植,1997-1999年全县大力发展干果产业,芳华镇核桃得到成片大规模发展,到目前为止,全镇共种植核桃8000亩,主要分布在四个村委会,其中乘明村委会3600亩,板田村委会3400亩,高黎树村委会600亩,狮子口村委会400亩。存在的问题

3.1核桃产业总体规模小

近年来芳华核桃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在产业规模上仍偏小,产量产值不高,加之新植核桃尚未挂果,市场供应不足。因此,只有在扩大核桃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核桃总产量,才能保障市场供给,才能促进核桃加工业的发展,也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核桃产业成为芳华镇的后续支柱产业。

3.2 核桃品种良莠不齐,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核桃大面积发展,种苗工作未能及时跟上,核桃品种混杂,良莠不齐,有较优良的云新系列、漾濞泡核桃等,也有部分较差的夹棉核桃甚至于少量铁核桃,致使核桃结果晚,经济效益低下,每棵核桃树大概能产果10公斤,每亩产果200公斤左右,每公斤按12元计价,即每亩核桃树也只有2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除去种植成本等费用,致使其经济效益极其低下。

3.3 核桃园管理粗放,单产低下

芳华近年种植的核桃林特别是2000年以来发展起来的成片幼林,核桃园管理粗放,具体表现为: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打药不及时;无篱笆式管理,牲畜踩踏严重;水利条件有限等。单位面积产量低,即每棵核桃树产果只有10公斤左右。有待于加强管理,增加投入,使其尽快进入盛果期,提高单产,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3.4 产业投入不足

核桃属于生长慢,结实寿命长的树种,精细管理5年进入结实期,7-8年进入盛果期;若一般管理7-8年才能进入结实期,10年以后才进入盛果期。核桃从定植后到盛果期的管理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投入高(每667㎡每年需投入30-100元)。而芳华镇的核桃种植每667㎡补助50元,没有大的项目支撑,单苗木费每667㎡就需要264元,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在核桃基地建设中管理粗放,保存率低,效益差。

3.5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基础设施和深加工技术

由于经费不能保障,致使发展核桃产业的科研、推广、示范技术的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林业科技人员难以将新的科学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块和农户手中。其次是缺乏系统完整的贮运和加工基础设施及深加工技术。县内外的市场体系网络没有形成,国内外网络也几乎是空白。采取的主要对策

4.1 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发展环境

1)鼓励个人、集体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以联营、入股等形式发展核桃,实行“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明确提出稳定山林权属关系:一是继续保护林业“两山”责任制,经营权坚持70年不变;二是对发展起来的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实行保护政策;三是提出鼓励各种组织和法人以各种形式发展核桃产业。2010年以来,全镇上下兴起了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潮,芳华镇紧紧抓住被全县列为林改试点镇的机遇,进一步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极大地促进了全镇核桃产业的发展。

2)鼓励农户在适宜地块内种植核桃。

3)允许部门、集体单位与村组联合开发规模化种植核桃。

4)充分利用省列干果基地、以工代赈林业项目、扶贫攻坚绿色工程等各级林业重点项目扶持农户发展核桃。

5)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绿化造林、农业开发项目中,优先规划安排核桃树种植。

6)要求干部职工和单位结对帮扶主持贫困户高标准种植核桃。

7)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到芳华发展种植核桃。

4.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鼓励核桃产业发展。对凡是连片种植核桃20株以上的农户给予每株5元补助,并且全镇每年还开展泡核桃示范抚育,补助施肥、锄草、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示范抚育费20元/667㎡,每年安排核桃种植补助资金5万元。通过泡核桃示范抚育,带动全镇泡核桃科学管理。

4.3 强化科技,提高种植和管理水平

1)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栽培、管理和嫁接技术,在实践中总结“八个一”的种植方法,即选一株一级苗,选取一块好地,挖一个1m³的种植塘,施一担20kg农家肥,浇一水挑,盖一块地膜,围

一个草笼,每年抚育管理一次,核桃种植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四个一”的抚育措施,即年一次科学追肥,一套合理的果粮间作措施,年一次统防,年一次修剪,使核桃早实丰产。摸索出了林草、林桑、林粮间作的混农经营模式,实现了以耕代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

2)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核桃嫁接培育由过去单一的多年生就地砧方块芽接发展到现在的1-2年生实生砧室内嫁接、室外田间移植培育技术,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出圃率,缩短了育苗时间,核桃产业建设要立足于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发展的贡献率,坚持用现代种植技术和经营理念来建设发展核桃产,以便提高核桃产业的科技含量。

3)制定核桃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方案,固定专业技术人员,送科技进村入户,探索一种适合芳华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

4.4 政府引导,林工贸相结合依据芳华镇的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实现全镇的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技术为支撑。解决分散经营和小规模生产,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大户承包,鼓励农户联营。广辟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扩大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同时以政府提供配套服务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带动,采取“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走林工贸一体化的路子,开展核桃精深加工,提高核桃产品附加值,提高核桃的综合利用率,极大的推动了芳华镇核桃的产业化发展。

4.5 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科学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必须对现有核桃树进行科学管理。核桃苗种植后2年内进行栽后管理,种植2年后进行土壤管理和肥水管理。

1)栽后管理:核桃苗栽植后要从浇水、防止人畜危害、追肥、锄草、防止病虫害、除萌、定干、防寒8个方面进行管理,即:一是定植时浇足定根水并用地膜覆盖,经常观察,若干旱缺水,要及时浇水保苗;二是在苗木周围设防护笼,防止损害;三是6-7月在苗木10cm左右穴状施一次复合肥,每株施肥量50g;四是及时清除苗木周围的杂草,促进苗木成活、生长;五是定植塘积水的要及时排水,发现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要进行综合防治;六是及时抹除嫁接口下沾木新枝;七是培养良好的树形,确定合理的定干高度;八是对冬季霜冻严重的地区要进行苗木防寒,防止苗木冻害。

2)林粮间作:实行混农种植、混桑种植、林粮间作,对提高核桃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户在对玉米、小麦、豆子、烤烟、桑树等进行翻耕、锄草、灌水、施肥的同时,也使核桃树生长健壮,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3)翻耕:未进行间作的核桃树要进行耕翻,不能荒芜,否则会导致核桃树长势和产量下降。耕

翻每年2次,立春前1次,秋季八九月1次。翻耕深度30-40cm,树冠外围宜深,树盘附近宜浅。不具备翻耕条件的,可在核桃树盘附近进行人工翻耕,以达到消除杂草,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

4)合理施肥,适时浇灌:核桃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进入盛果期以后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给,有些养分在土壤中缺乏,需要施肥补充。无论幼树、初果树、盛果树、衰老树都要以施农家肥为主,幼树施氮肥为主,初果树、盛果树、衰老树增施磷、钾肥或复合肥。施肥次数每年2-3次,第一次施肥在立秋前后进行,穴施氮肥,施后灌水;第二次在6-7月进入雨季时进行,穴施复合肥为主;第三次在秋季结合翻耕土壤进行环状施肥,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龄大小和种植地块的土壤厚度、肥力状况确定。

5)防治病虫害:近几年,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核桃豹纹木蠹蛾、核桃炭阻病等病虫害在个别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造成树势衰弱、落果、核桃仁干瘪,大大降低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研究,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核桃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市场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我国“无公害食品”的提出,2006年,漾濞大泡核桃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评审,获得“核桃有机食品转换证”,要生产无公害核桃,核桃病虫害的防治就必须按无公害防治要求进行。一是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改善核桃园环境条件,加强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二是推广营林技术措施,采用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三是尽量使用低毒化学农药,减少污染,保证核桃质量。

4.6 坚决贯彻“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经营发展思想

1)把好“种苗关”。对于核桃种植所需苗木,必须加强管理,严禁没有通过评审的、不合格的、未经区域试验的品种或无检疫证明的苗木进入核桃种植地。

2)把好“栽植关”。核桃种植实行领导亲自挂帅,林业站技术员包干负责到底的办法,集中管理植苗和跟踪管护等工序,工程技术人员来回巡查栽植质量。

3)把好“管理关”。植苗造林结束后,及时制定管护措施和村规民约,并及时核发林权证,宣传和落实“谁种谁管谁受益”的政策,落实管护责任。

4)把好“资金管理关”。把核桃工程项目资金视为“高压线”,严格按照政策使用和运行。实行“专款专用、专户专账、封帐运行”的办法,认真对待工程项目资金报账制度。完备各种手续和程序,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结论

历史上芳华镇就有核桃种植,目前,全镇共种植核桃8000亩就再次证明了芳华镇种植核桃是可行的。根据全镇的实际情况,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全镇核桃产业发展的道路,因此,芳华镇将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以便提高全镇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杨源.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杨源.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3]施彬.云南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西部林业科学,2006

[4]张雨.方文亮.滇中地区核桃杂交早实优株无性系的种植试验[J].云南林业科技,2002

[5]方文亮.范志远.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J].西部林业科学,2005

下载小水窖派上大用途——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水窖派上大用途——章丘市曹范镇建设小水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