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月底时评(非遗如何从“遗产”变成“财产”等)
非遗如何从“遗产”变“财产”? | 锐评
2018-01-25王品
人民日报评论让非遗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土族阿妈的盘绣,绣上了年轻人的T恤;传统的扎染工艺,染出时尚又实用的围巾;精美的手工地毯,缩小成了精致的杯垫……近日,一场探索“互联网+非遗+扶贫”新模式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唯品会电商扶贫频道“唯爱工坊”推出的非遗扶贫产品,引来一片赞叹。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比如,传统的中国结,寓意完美、圆满与生生不息;而神秘的女书,承载女性寄托情感、诉说自我的隐秘心史。正是因为非遗有着很强的精神性、审美性,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能够更好地将之重新激活,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不仅关乎非遗的再发现,也能打开我们对生活的想象空间。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不断,人们希望在传统中找到文化之根。其实,文化不仅扎根于文物、扎根于古籍,同样扎根于乡野、扎根于生活。那些灵巧之手、灵秀之心的创作,那些沉淀着生活智慧、传统认知的工艺,若能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也能给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感受,让生活被非遗之美点亮。
而从保护的角度看,也唯有这样,才能让非遗从“遗产”变成“财产”。要知道,再美的蝴蝶标本,也不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保护非遗,不仅是把这些技艺做成标本,让他们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仅云南一省,就有64个支系的不同民族服饰500多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这些丰富的形态融入现代时装,无疑能让非遗活起来更火起来。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非遗就不仅是精神财富,而且也可以成为物质财富。毋庸讳言,很多非遗的传承者,还处于相对困难的生活状态中,尤其是在边远的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现实中,如“唯爱工坊”这样的模式,也正在探索非遗与商业的对接,用唤醒、激活、赋能、服务“四部曲”为非遗注入商业价值,构建出“造血式扶贫”的长效机制,为精准扶贫找到一条颇有特色之路。
然而,非遗既已是“遗产”,也证明其与现代生活还有距离。如何缩小这个距离,正是应该着力之处。其中关键,正在于转化。正如总书记所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祥云、如意图案成为T恤的装饰,让蜡纸雨伞能够轻便,让竹编器具可以进入“咖啡文化”,这些都需要转化与发展。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热爱文化、擅长设计、懂得市场的人走进非遗,把那些藏于深山、失落乡野的非遗用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而一片土地上的文化,也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文化。当我们让这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就一定能在对器物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奉献的种子总会发芽 | 暖闻热评
原创2018-01-19张涛甫陈逸君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
【事件】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钟扬教授总是和植物联系在一起。一条陈旧的牛仔裤,一只磨破的双肩包,这种朴素的出行标配,也很难让人将这与一段传奇的人生联系起来。钟扬不幸离世了,如潮的礼赞和哀痛照见社会温度。但他不是那种追求世俗显示度的人,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也没将这些闪光的事迹披挂在身上,等着别人的鲜花与掌声。在很多人眼里,以平凡之身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钟扬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平民英雄。
【点评】
只有读懂英雄的内心,才能追随英雄的足迹。钟扬曾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论是凡常小事还是卓绝大事,背后都是情怀与梦想在支撑,总有一颗初心在不停地搏动。“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我们学习钟扬,就应从他的精神处用心,以我们之心去贴近英雄之心,让英雄之光照亮我们的内心。
学习英雄,就要拿出不缩水的行动,向英雄的背影致敬。援藏16年,钟扬率领他的团队在世界屋脊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培养了第一个藏族植物学博士,为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实现了西藏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16年中,他为西藏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致心脏肥大、血管脆弱,每分钟心跳次数只有44下。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份未竟之业需要承继。用实际行动把这副担子接过来,将接力棒传递下去,我们才能让英雄的生命无限延长。
学习英雄,不一定是亦步亦趋地学其形,而应该学其神。与钟扬教授同行,不一定都要赶往“世界屋脊”。钟扬当年赴藏,因那是国家之急,西藏之需。我们身处新时代,凡国家需要的地方,人民期待的时刻,都是我们学习英雄的现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皆是我们作为之处。今天我们学习钟扬,不一定非要以钟扬的海拔比照自己的身高,尽己所能,以极限的努力,奉献最佳的状态,就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创意卓异的种子殿堂,令无数观览者惊艳,其中40%的种子是钟扬教授奉献的。他曾说,“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是的,在钟扬看来,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他不畏惧,因为科学探索之路会一直延续。这是一种科研精神,也是一种英雄的无畏精神与奉献精神,而它需要我们——你,我,他和她——来一起接力、坚守。如此,这个时代才不会少了“一个追梦者”,而会多了无数个“始终在为别人、为社会、为时代做事”的人。(820字)克隆猴成功,让我们的思想也赶紧穿上鞋
科研无禁区,伦理有边界来自人民日报评论
近日,两只猴子的故事登上了国际权威期刊《细胞》封面。这两只在上海诞生的猴子,被取名为“中中”和“华华”。“中中”和“华华”两姐妹是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再次攻克了世界级难题。有人说:抓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的神话已成为了现实。
早在2003年,有美国学者曾在《科学》杂志发文预测,用现有技术克隆灵长类动物“行不通”,“中华”猴的诞生,可谓成功“打脸”。
大家一定还记得中学教科书上介绍的世界首个成功克隆的动物——“多莉”羊。从“多莉”羊到“中华”猴,这一步为何跨越了21年?事实上,各国一直在努力,但始终未突破:1998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克隆小鼠;同年,日本宣告用牛奶细胞克隆牛;2000年,英国成功培育克隆猪;2001年,首只克隆猫“CC”在美国诞生……20多个物种相继被克隆出来,但“复制”灵长类动物,成了各国科学家眼前的高峰。其实,美国团队曾一度接近成功,但最终“胎”死腹中。而中国团队在这一次较量中力拔头筹,在克隆领域由跟跑向领跑“逆袭”。
在致谢时,项目负责人不禁洒泪。五年的心血,他们“艺高人胆大”,用最强大脑向世界难题冲刺,攻克了细胞核不易识别、胚胎发育效率低等技术难题;他们“千锤成利器”,以最快手速彰显科学精神,团队几年如一日苦练技术,最终达到10秒取出细胞核、15秒注入体细胞的惊人速度。可见,仰之弥高的高深学问充满“仙气”,但打枯禅式的重复性劳动也是成功的法宝。
克隆技术不断突破,对克隆的认识和思考,也需要不断深入。克隆猴诞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猴与人基因相似,既然猴子都克隆出来了,是不是离克隆人就更近了?据专家介绍,克隆灵长类动物的障碍已经去除,克隆人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技术虽然接近了,伦理始终是道坎。无论是为了“定制婴儿”,还是为了“延长生命”,以此为幌子进行克隆人的实验屡屡引起轩然大波。联合国曾发布《关于人的克隆的宣言》,认为克隆人损害了人类的尊严。确实,克隆人是不是“人”?有没有人的权利?克隆人对人类心理、社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当然,克隆猴,根本目的是医学研究、服务于人。相比小鼠等实验对象,克隆猴更能作为模拟人类疾病、检测研发药物的模型。它为医学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对疑难的脑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将不再束手无策。这正是克隆科技双刃剑的“另一面刀锋”。如何制约有害之刃、用好有利之刃,是克隆人伦理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对克隆人的忧虑正是对人类未来的未雨绸缪。解决了可行性再考虑合理性的“先斩后奏”,只是不负责任。我们一直惊叹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面貌,但反过来说,发明者最初只是为了排除矿井的地下水,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发明将重塑世界。问题在于,这种“意外收获”并不总如人愿。技术无所谓善恶,但使用技术有善恶,技术不当使用所带来的后果无法预估,开不得丝毫玩笑。
当下,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互联网领域以移动支付、共享交通为代表的模式创新令人惊羡,但也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学会使用共享单车,但接受不了共享思维;习惯算法推荐的资源,但失去了自我主宰的能力;享受快捷支付的便利,但金融监管跟不上趟……我们的人文思考、制度设计有时还跟不上科技的脚步。所以克隆猴提出的,还是那个老问题:当科技的列车跑遍世界,我们的思想怎么穿上鞋子?这正是:科技一日千里,精神切莫停息。他们为何视自己为“渺小的人” | 人民论坛
原创2018-01-23陈思炳人民日报评论鲁迅一生谦虚谨慎。刘半农曾提议他参评诺贝尔奖,他却说自己不配,“还欠努力”;人们推崇他的作品,他却认为那只是“时时随风而逝”的“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他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为他作传,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生太平凡„„他敞开胸怀和读者交流思想情感,洞察社会也深刻剖析自己。在自我贬抑与反思中,他的形象却伟岸起来。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观察成就斐然之人,的确大多如此。牛顿曾建立起一座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但他并不因此自矜,反而将成就归因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绛是著名学者、作家,但她在《杨绛全集》的自序中,谦称“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才能突出却不恃才傲物,反而在自谦中矢志提升自我,这也许正是其人生分数值不断增大的内在原因。
“器虚则受,实则不受”。谦逊之人往往能认识到自身不足,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骄矜之人则妄自尊大,或因自我感觉良好而睥睨一切,或因取得微小成绩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对于“墙角的花”来说,“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现实中有一些人,发了几篇文就自称“著名作家”,演了几场戏就自诩“明星演员”,于是开始好面子、摆架子,在自夸自满自负中逐渐失去了前行的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标榜着“公仆”身份的人,如果也对自己有着不切实际的认知,甚至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罩上“优秀”的外衣,其负面影响只会更甚。把自己看得很高,把别人看得很低,最终只会在华丽包装、自吹自擂中把分母无限增大,使自己的分数值愈变愈小,甚至成为他人眼中“轻于鸿毛”的人。
自谦渺小者未必渺小,把自己放得很低,他人往往把他看得很重。《彭总在中南海》一书中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彭德怀看到巴金在一篇文章中描写他“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坐立不安,于是给他写信道:“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曾面对女儿的疑问:“爸爸,你是拿口镇最大的人吗?”他回答:“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视自己为“渺小的人”,体现了纯朴谦逊的性情品格,映照出“人民大如天”的敬民意识。事实证明,谁把人民看得最大、把自己看得最小,谁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就“重如泰山”。
有人说,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无论取得何种的成绩,倘若能始终守之以让、守之以法、守之以谦,一个人才能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成就更有价值、更有境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