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近年来,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足球传统项目建设。我们深知足球运动对增进民族自信、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全民健身、推动学校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理解国家大力提倡校园足球的初衷和精神实质。我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足球特色学校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共同研讨足球发展方向,一起商讨我校足球训练模式,为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取得全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带领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形成“足球共识”。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我们在创建足球体育特色学校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经过对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认为我校具备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条件,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区属完全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300名,教职工59人。学校占地面积11058平方米,其中学生活动面积占6400平方米,可供校园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场地约3000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坚定不移的走以“阳光体育”为龙头的“阳光教育”之路,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快乐体育》为抓手,积极探索和建立“阳光体育” 运动长效机制,把学校建成了“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教师成就人生的舞台”。“阳光体育”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名片。2012年被推荐为全省阳光体育推进会的观摩点之一,受到省教育厅领导和观摩专家的一致好评。我校实施阳光体育的思路与方法被推荐到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门户网站,收入到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教育改革典型案例》一书中。近年来被首批确定为“甘肃省校园足球布点校”、“甘肃省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试点校”、“张掖市阳光体育示范校”、“张掖市体育工作特色校”等荣誉称号。校长马建国被评为全省校园足球联赛甘州赛区“优秀校园足球校长”,有两名教师分别获得“优秀校园足球工作者”和“优秀校园足球指导员” 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被区教育局确定为“体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学校”。
二、营造氛围,强化校园足球特色文化建设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校紧紧围绕“阳光、普及、苦练、精进”的校园足球理念,以校园足球活动为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学校足球文化特色,提升了办学品位。学校通过校园足球运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树立了师生的团队意识,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由校长牵头,成立了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督促和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学校班子成员都很重视这一特色项目,意识到校园足球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优势,以积极贯彻“健康 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校园足球活动。同时把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我校把足球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根据《马神庙街小学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马神庙街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规划》、《马神庙街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马神庙街小学校园足球活动三年计划》等有步骤地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学校在师生中倡导 “校园足球文化”,通过玩足球、画足球、讲足球、舞足球、赛足球、足球啦啦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观看学校足球活动,让更多的家长给予支持。举办 “舞动足球,健康快乐”足球操比赛、“我运动、我快乐”绘画展、颠球比赛,在楼道悬挂足球明星像,书写球星名言,发放告家长书,邀请家长参观学生训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向家长宣传足球训练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普及校园足球知识,激发师生的兴趣,在各班建立了“三册一报”——即荣誉册、活动册、展示册和足球报,“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人人一只球,处处说足球”,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三、夯实过程,强化校园足球特色素养提升
(一)让足球进课堂,普及校园足球技能和知识。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拟逐渐过渡为4节,外加每个年级每周一节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每天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保证了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学校积极推进足球教学、训练工作。努力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每班用一节课进行足球教学,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是我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目标。
学校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在足球课中,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学校充分利用体育教师专业优势,积极开发足球校本课程《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编排教材上把握“五个着眼点”(有特色、有活力、有艺术、有美感、有运动量);训练上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师生对活动各个项目和具体动作的领悟理解到位;二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到 位;三是对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锻炼价值感悟到位,在训练中达成目标;四是对动作的整体把握到位);组织上狠抓“三个落实”(一是领导参与重视落实;二是师生参与热情落实;三是形成制度习惯落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足球课的教学任务要求,从教学内容着手,采取以教案的形式按教学内容提出要求和练习方法编写,课与课之间衔接紧密,以利于学生学习。同时在教法上进行了尝试,练习中多采用活动性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近似比赛的情况下学习掌握技术,对学生熟悉规则、提高技术、战术,增强体质、提高心理意志品质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作风具有一定的帮助。还通过课外体育运动、大课间等形式,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在体育课和足球课中获取的足球技能和知识。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足球基本要领,教练员自编自创,将颠球、踩球、控球、传接球、运球射门等基本动作包蕴在节奏鲜明、简洁易学的足球操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抓好足球队伍建设,提高足球训练水平。
我校在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学校足球队训练工作,学校在师资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一如既往的按照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配齐体育教师,现有专职体育教师3人,兼职体育教师12人,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的需求。专职体育教师中足球专项体育教师1人,两年内参加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4次,共计28天,参加D级教练员培训1次,共计7天,参加国培小学体育网络研修72学时。学校先后选派体育教师赴四川南充、河南郑州、广东深圳、甘肃兰州等地参加体育培训和观摩学习。积极尝试开展院 校联合,以教代训式的足球教学和训练工作,邀请河西学院足球专业教练员到我校开展足球教学和训练指导工作。河西学院定期指派足球专业学生到我校协助和负责开展具体的足球教学和训练工作。以足球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社团活动吸引热爱足球、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在训练中,把抓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基本功有机结合,在有趣的训练活动中提高学生足球基本功,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学到基本的足球知识和技能。学校能认真做好队伍梯队建设,做好队员信息注册工作,目前学校已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足球队,每一级都有男、女两支队伍,并正常开展训练和竞赛。在积极参加甘州区体育局、甘州区教育局组织的区级联赛的同时,扎实开展校级足球联赛。各级联赛的开展,使全校7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了足球运动。
(三)加快场地设施建设,为开展足球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我校足球场是一块硬化场地,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多年来未进行改造,场地一直是困扰校园足球开展的不利因素。2014年,我校主动邀请主管教育的副区长和区教育局局长来校现场办公,就拆除一栋平房,扩大操场面积,改建符合国家标准的塑胶运动场达成初步协议,现平房已被拆除,改建的先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学校为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推进足球特色建设步伐,先后投资 3万元购置足球及训练设备。同时,区教育局每年为青年教师体育素养提升基地学校提供的训练的器材、装备,对校园足球在我校的良好开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加强课题研究、努力研发校本教材。学校认为课题研究不单单是语、数、英老师的事,同样也是体、音、美老师的事,更应该是校园足球老师的事。为了夯实学校的足球特色,使学校的足球特色能从感性操作走向理性升华,学校由校长牵头撰写了《探索建立小学阳光体育长效机制的研究》的课题,并经过申报确立为省级课题;《乡土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被确定为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立足实践,不断总结,为课题的研究和学校足球特色打造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浅议乡土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策略》、《小学篮球游戏教学探讨》、《我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与思考》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敬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要创造机会,安排所有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足球培训,增强教师的“造血”功能,要求他们必须加强足球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并上好每周一次的足球课。同时,切实保障他们的装备和训练费用。积极走“院校合作”之路,依托河西学院体育学院积极开展院校联合,加大以教代训式的力度,提高我校学生足球训练的整体水平。
(二)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
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在校园足球宣传工作上花心思、下功夫;在足球校园文化建设上动脑筋、精布置;在足球特长 学生训练上想对策、出成绩。积极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让踢球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和爱好。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学校足球特色。
满足于现状,没有创新,校园足球特色就不会发展。我校足球特色还有许多需要创新、改变和发展的,比如:学校足球比赛成绩还需提高,怎么做好优秀队员的培养、输送工作,怎么让更新颖、更具特色的足球活动在校园内开展等。学校要静下心来研究足球特色活动现状,找到制约校园足球特色发展的瓶颈,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的足球特色发展之路。
我校校园足球工作由于底子薄、经费缺等原因,加之足球教育、宣传等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诚恳的态度、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校的足球特色打造的更加鲜明、更加靓丽。
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 2015年1月25日
第二篇: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材料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岔路中心校
霍邱县岔路中心校系六安市农村示范初中和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16个教学班近700人,教职工86人。一直以来,我校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提高,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育人观,走体、教结合之路,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等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随着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我校立即改变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加大校园足球运动资金、师资方面的投入,制定出长期与短期目标,加强监督和管理,力争做到队员选拔、训练及联赛制度等工作常规化、具体化。由于管理到位,奖惩分明,我校校园足球运动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此,借2015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之契机,特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规范,重发展
(一)领导重视,分工具体 1、2009年,我校在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基础上,完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成立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延齐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员包括教务、总务、校团委等部门同志及体育教师。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足球运动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活动经常。多年来无一例意外运动伤害事故。
2、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集体讨论制定包括校园足球工作长期和短期规划,且能按计划稳步实施,并做到阶段性展示报告,年终有总结和反思。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足球工作内容和工作实绩均通过校园网公布于众,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适时通过e校通通报给学生家长。
(二)条件优厚,管理到位
1、有强大的教师队伍。
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7人,均各有专长,教学理念新,工作态度端正,有专职足球教师。体育课堂体现出“三新一先”——“内容新”“方法新”“手段新”“足球优先”。青年特岗教师李丽丽系2014年霍邱县青年教师创新大赛和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015年六安市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中年教师周剑波系霍邱县首届教坛中坚,安徽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张兴春足球基本功扎实,教学和课外训练实效性强。
2、教学设施齐全。
学校创建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来,不断加大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学校运动场总面积近9000多平方米,其中足球场地面积3200平方米。健身广场面积约400平方米并配有相关健身器材,教学用器材跳绳、实心球、篮足排球、跳高架、体操垫、跨栏架、跳箱等完全满足上课需要。学校用于体育工作经费不低于学校公用经费的10%,并做到逐年提高,专款专用、专人负责。
(三)课堂教学规范。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我校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并按体育教学基本要求规范上好体育课,并保证学期足球教学课时。体育教学坚持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坚持以学定教,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
二、抓活动,重成绩
1、在我校,借助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块阵地,成立的体育兴趣小组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绳毽、武术、健美操等,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大大增强了学生体质,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
2、在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运动训练工作,坚持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结合。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向上输送合格的体育人才。近几年来向省市专业运动队、俱乐部或足球学校输送足球、田径、拳击、自由跤、柔道、举重、皮划艇等运动员30多名。在今年安徽省第13届运动会上,我校运动员代表市县参加足球、田径、拳击、柔道、自由跤、皮划艇等项目,共获得4金3银3铜的骄人战线,其中高琴同学还在本届运动会上,破女子甲组三级跳省纪录。2015年秋六安市举行“红达杯”首届校园足球比赛,我校代表霍邱县唯一的一支初中组参赛,并取得全市初中组第5名的好成绩。
3、我校坚持“特色强校”原则,走不同寻常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比如,2011年以来,我校实行的“体育考试制度”和“八年级女子足球联赛制度”,是我县乃至全市唯一一个农村中学集规模化、制度化、科学化于一体的特色学校,女子足球联赛于每年10月中旬开始到11月底结束,目前已举行了5届。女子足球运动,增加了女子运动的激情,改变了以往女生同学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大大提升了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霍邱县岔路中心校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教师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求实,创新,协作,尚美”的校园特色文化。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关爱呵护下,精诚团结,克服困难,不断进取,一如既往的做好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不断弘扬校园足球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奋斗。
六安市霍邱县岔路中心校 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日
第三篇: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和申报工作,把其作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利契机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迎合上级部门的要求,我校现正式向上级部门进行足球特色学校申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地处于韶关市沐溪工业园内,创办于1970年,2008年搬迁到现址(沐溪七路)。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577人,教师24人,专业体育教师0人。校园占地面积达20428平方米,其中运动场、活动区域面积达
平方米,包括一个标准的7人足球场及一个200米运动场。
沐溪小学校领导向来都很重视体育工作这一块,特别是对足球运动,学校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发展。就在武江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男子足球比赛,我校男子足球队勇夺季军,这是对我们学校重视和发展足球运动的充分肯定。
二、基础设施介绍
我校现有200米标准运动场(煤渣)一个,里面设一个7人草地足球场。200米运动场可让运动员进行一些简单的长短跑热身和体能锻炼,7人足球场则可以提供两到三之五人球队进行简单训练。而足球场虽然没有设专人管理,但是学校也会定期对球场进行维护。如夏天草的繁殖很迅速,很快就会长得有膝盖一样高,这时学校就会请人来进行修剪维护。
三、学校重视程度
我校一向以来都很重视足球这一项运动,特别是武江区第二届足球赛上取得好成绩后,更加将定了我们发展足球运动的信心。这个学期开学初,我校在领导的指示下已经组织中高年级五个班(四至六年级)各组织一支五人足球队,再由教练员选拔组成校队。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我校的足球队已经渐成规模了,并寄望在第三届足球赛中争取好成绩。
足球的发展需要从青少年做起、从校园做起。虽然我们沐溪小学的足球设备设施还是比较简陋,但是我们全校师生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热爱足球的心。希望藉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和申报工作的机会,我校特向上级部门申报建立特色足球学校。
韶关市武江区沐溪小学
2015年1月31日
第四篇: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利川市第一中学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申报报告
湖北省教育厅,利川市教育局: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利川一中体育工作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素质教育,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求真务实的体育工作之路。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足球知识、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我校决定申请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人格素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的人才基础。
一、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 学校始于1905年国立小学堂,1938年更名“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利川初中分校”,1958年开办高中,197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之一,1986年利川撤县建市后定名为利川市第一中学。
品牌优势 学校在湖北省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目前是中央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是湖北省“616工程”与省实验中学对接单位、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恩施州教学质量优胜学校、恩施州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恩施州绿色环保先进单位。
办学优势 学校位于利川城北,紧邻318国道。校园占地面积达8万㎡,有教学和生活用房20余栋,建筑面积8万㎡。校园内绿树成荫,道路纵横,鸟语花香,文化氛围浓郁。图书、实验仪器、体艺器材和其他教学设施设备适应教学所需。
师资优势 现有教职工336人,其中在岗256人,退离休80人;在岗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28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0人,中级教师76人;硕士研究生25人,本科生200余人。现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爱教为怀,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安于久任,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质量优势 现有6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3800余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鲜明,学生综合素质高。曾有学生获“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文华科技品学奖十佳标兵”。教学质量亮点纷呈,40多名学生直接考入北大、清华;10多名学生夺取全州高考状元。近年来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上一本人数由2008年的120人上升到2014年的499人,上二本线以上突破1000人大关。特别是2014年,录取到北大清华9人,州理科状元、理科前一二三五七名、文科第三名均在我校,各项指标均居全州县(市)重点高中第一,创历史新高。发展优势 学校深得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616工程”、黄石市对口支援,让我校搭上发展快车道,慈善阳光班和优困生每年受益数十万元;中央文明办道德建设联系点让我校德育教育更上一层楼;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规划整体迁校,让我校向规模化、高标准化发展。自2005年实施专项直招教师以来,师资队伍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现在,年轻老师占70%以上,他们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二、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扎实推进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先后修建了室内羽毛球馆、兵乓球室、塑胶运动场和足球场,并创建了篮球队、足球队,将足球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现如今足球运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学校每年组织体育运动会,分春季和秋季两次开展。春季分年级以班为单位开展运动会,主要项目有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和拔河赛等,既注重竞技性更考虑参与面,平均每班参与人数达90%以上;秋季则以田径运动会为主,突出竞技性;课外体育活动和早操活动正常开展学校,并保证体育老师到堂监督指导。学校还建立健全了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体育课常规和体育器材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场地规范 器材充足 条件具备
我校现拥有3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以及1个标准的人造草皮足球场、4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室内羽毛球馆,1个室内乒乓球馆和4张室外专用乒乓球台,另有训练专用的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器材,这些运动场地与器材为我校球类和田径等项目的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师资雄厚 政策倾斜 成效明显
我校体育教研组有9名体育教师,其中7人为本科学历,2人为硕士学历,主修专业涉及足球、篮球、田径、排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2013年——2014中1人获得市体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人获得州体育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我校足球队在2011年曾获得恩施州第二届“恒安杯”中学生足球赛第二名。
(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校园足球活动的要求:
1、把足球纳入体育课的必学内容,由体育教研组长制定校园足球规划和学期计划,做到学生人人参与;
2、体育教师要加强训练足球的常识和要求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3、选拔有潜力的学生进入校园足球梯队,高段学生为甲队、中段学生为乙队、低段学生为丙队。
4、每周二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足球训练。
5、每期开展一次校内足球比赛。其他体育活动要求:
1、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体育教师加强学习和培训,丰富专业知识。
3、成立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兴趣小组,由有特长的教师加以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4、每期开展一次校园运动会,通过竞赛发现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运动比赛。
三、存在问题
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已经初具规模,但某些方面还不尽人意,如我校校园足球工作底子薄、经费缺等原因,加之足球教育、宣传等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诚恳的态度、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向各位行家学习,向各位同行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校的足球特色打造的更加鲜明、更加靓丽。
总之,我们将保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争创一流教育的使命感,抓抢机遇,加快发展,以百倍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此致
敬礼!
利川市第一中学 2015年2月7日
第五篇: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南关小学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河南省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南关小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公立小学,先后被评为“沈丘县文明学校”、“周口市规范化管理学校”、“周口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河南省书香校园示范学校”。2017年7月,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现与沈丘国标足球俱乐部成为青少年足球训练合作单位。学校现有学生1046人,一至六年级分别设有16个教学班。学校拥有心理咨询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书法室、舞蹈室、美术室等,科室齐全。水泥篮球场2个、水泥排球场一个,人工草坪足球场地1个。教师48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中小学高级教师5人,中小学中级教师 35 人,中小学初级教师9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教师 21 人,敎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规范化、系列化、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响应国家号召,抢抓机遇,开展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努力让“足球精神”深入学生的精髓,让团结协作、勇于突破的思想贯穿学生一生,努力打造精彩纷呈的足球文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极大地提升了校园足球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领导管理
1.健全工作机制。学校定期召开全体领导班子会和体育组会议,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去抓。孙运田校长亲自挂帅,确定学校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运田(校长,负责校园足球全面工作)
副组长:于勇(副校长,负责体育课、足球课开展、协调工作)张伟厂(后勤副校长,负责校园足球后勤保障工作)
组 员:李俊杰(专职足球教师,负责足球课以及其他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杨国标(前河南省体工队专业足球运动员,沈丘国标足球俱乐部主教练,我校特聘专业足球教练)
赵 涛(体育老师兼职足球教师)
肖 梅(体育老师兼职足球教师)
2.统筹规划,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突出体育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足球建设。在每年制定的计划中,将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3.制定并完善了《沈丘县槐店镇南关小学2016年校园足球工作制度》《沈丘县槐店镇南关小学足球队训练管理制度》《沈丘县槐店镇南关小学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工作小组》《沈丘县槐店镇南关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安全小组》《沈丘县槐店镇南关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督导小组》等规章制度,并且不断完善,保证了学校足球工作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场地建设及经费保障
1.配齐配强体育师资。我校现有体育教师3人,他们各自学有专长,李俊杰作为专项足球教师,经验丰富,经常担任各类比赛裁判工作,我校又特聘沈邱国标足球俱乐部主教练杨国标为专职足球教练,由其亲自指导我校校队训练及比赛。
2.落实足球教练各项待遇。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体育教师工作待遇。教练员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要计入工作量。保证教练员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我校配齐各类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器材,每年及时对损坏缺额器材进行更换、维修、补充。我校园除了有2个篮球场(2个水泥硬化)、1个排球场及乒乓球场地外,今年新建一个人工草坪足球训练场地。学校每期增加足球400余个(保证学生一人一球)、又购置足球训练及比赛装备,充分满足了师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及不同体质学生锻炼的多样性需求,保证了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序开展。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原则上每学年生均体育教育经费不低于10%,保证了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实施投保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建议家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由于我校连续两届在“市长杯”中小学足球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县政府的奖励,先后两次拨给十二万元,作为学校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我们还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市局郭豫州科长几次亲临我校指导工作。“市长杯”足球赛期间,郭科长更是亲临现场亲自指导,为小队员加油鼓劲。
三、课程设置规范,足球文化浓厚
1.教学理念先进,保证体育时间。“足球是运动,足球是教育,足球是文化”这是周口市首届“市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赛上,市教育局专家提出的口号。我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坚决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我校自2006年零起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并迅速取得优异成绩,功劳首先是沈丘县国标俱乐部杨国标立下的。杨国标是前河南省体工队专业足球运动员,退役后成立了国标足球俱乐部,首先与我校合作。杨国标坚持每周为我校每个班的学生上一节足球课,带动了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并手把手的培训我们的体育教师。他还带领我们的老师、学生到省城现场观看全国足球超级联赛,激发起师生的足球激情。我校五十多岁的李俊杰老师很快迷上了足球运动,他先后两次参加省级校园足球培训,现已成为我校校园足球活动的绝对主力。杨国标为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不少有足球兴趣的家长把孩子转入我校学习,我校也很快拥有了一批足球小尖子生。同时,在国标俱乐部的带动下,我县的校园足球活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标足球俱乐部合作学校已发展到思源学校、北城二中、县直小学、志远中学等多个学校。我县也成功举办了两届“县长杯”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
2.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营造舆论氛围。学校在师生中倡导 “校园足球文化”,通过以“玩足球、画足球、讲足球、赛足球”为主要形式的“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来宣传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活动。要求各个班级成立足球队,建立健全足球社团活动制度,利用板报、校园广播、足球班级联赛、全校各年级段的足球操比赛等活动,使足球成为了一个亮点,吸引了我们全校师生,更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每天早上早操时间,中午阳光大课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定人定责,统盘制定训练计划,人人参与人人会。通过大课间、体育课、专题足球课等方式,加大了足球相关知识、技能的普及力度,足球课已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今年,我校又准备开展教师足球赛,教师训练的氛围已经形成。
四、开展科学训练与竞赛
1.学校成立足球队,现有校级足球训练队4支,一支女子队16人;一二年级幼苗队17人;三四年级成长队19人;五六年级梦想队18人,共计70人。班班都有足球队,校级男女足球队建立了齐全的运动员档案,制定了训练计划。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校园足球氛围,“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球队,年年搞联赛”已经成为我校的长效机制。在校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高度注重足球运动队的训练,基本形成了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比赛有成绩,社会有影响的学校运动队建设模式。按照要求做到了“五个落实”:即教师落实,队员落实,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经费落实,从而保证了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教练员管理严格,训练科学,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全程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3.建立竞赛制度。学校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定期组织校园足球班级联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
4.支持学生发展。学校鼓励有天赋、有潜力的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已向全国及省足球训练重点学校输送四名队员(海翔11岁;庞策12岁;李正阳11岁;周汶龙11岁)。
5.积极参与比赛,成绩斐然。在专业教练及我校多位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校园足球活动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6年3月与2017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两届“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除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外,还邀请了县教体局领导和各个兄弟学校和家长们的参与。比赛过程中观赛人员的指挥、进球时的欢呼,让足球真的走进了人们心中。既赛出了风格,又赛出一定的水平,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和团队配合、协作精神。2016年6月,我南关小学足球队应邀参加新县“红城杯”校园足球邀请赛获第四名并荣获“道德风尚奖”。2016年6月学校在周口市首届“市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上获得小学组亚军的好成绩。通过比赛,孩子们的兴趣和技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捧着金灿灿的奖杯,我校的“足球小子”们对足球运动更是充满了热情。2016年10月在沈丘县首届“县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上获得冠军。2017年1月学校足球队在周口市“丰厚杯”五人制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获得亚军。2017年六月,学校荣获第二届“市长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冠军。2017年10月蝉联第二届“县长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冠军
四、加强交流学习及对外宣传
为了加强交流,组织学校体育教师走出去,参加培训加强学习,我校先后两批次教师参加省级校园足球专业培训。利用好网络去学习,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由业余转为专业。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比赛,做好宣传,把社会人员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校内做好足球墙体文化,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足球书画展、我爱足球演讲比赛、足球手工制作、足球摄影比赛等,利用小手拉大手,把足球文化宣传到每个学生、每个班级、每个家长,得到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认可与支持,让更多的人真正的去关注和参与。
近年来我校以校园足球活动为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学校足球文化特色,提升了办学品味。学校通过校园足球运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树立了师生的团队意识,用“足球精神”去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普及足球运动在校园内的开展,不断丰富足球运动形式,让学生在“拼搏,成就梦想”的足球精神中锻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