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

时间:2019-05-13 07:5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

第一篇: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

创先争优 民政为民

撑起孤残儿童幸福蓝天

——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背景镜头:春意荡然的南湖,巍峨挺拔的抗震纪念碑,绿树掩映的凤凰山公园及山上凉亭,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欢快玩耍的孩子们,渐渐推出“五色彩云”院标。出大题目。

蓝天下阔步发展的唐山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她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孤残儿童心底的阴云;她如冬日的太阳,融化孤残儿童冰封的童心;她如长夜里的北斗,引航孤残儿童成长的路程。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孤残儿童放在心上,健全救助制度,完善福利设施,推进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

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是唐山市唯一一家儿童福利机构,落座在唐山这座充满爱心城市的沃土上,承担着全市14周岁以下残弃婴(童)、民政“三无”智障人员的收养任务,现有收养“三无”智障人员24人,残疾 儿童131人,他们分别患有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孤独症和多发性残疾。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作为唐山市重要的服务窗口之一,福利院始终坚持以胡锦涛同志关于孤残儿童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南,以民政为民为宗旨,牢记使命,努力工作,不断开创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唐山市文明单位”、“唐山市花园式单位”、“唐山市三八红旗集体”。2011年,被市直机关党工委确定为唐山市市直机关创先争优典型示范单位。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树立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理念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综合(儿童)福利院根据市委、市直党工委的指示精神,按照民政局党委提出的“创本职工作之先、争本职工作之优”的要求,立足岗位,创新举措,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树立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树立“用真心温暖每颗童心,用爱心绘就每张笑脸,用奉献造就幸福之家,用知识蕴育多彩人生”的办院理念,推动创先争优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稳步发展,促进孤残儿童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新档次,实现了全院工作的科学发展,争先进位。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院党支部成立了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除了例行的党课外,开展以图片、文字、视频资料、教育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交流、谈体会等活动,树立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的责任意识,强化了党员对标赶超、奋发向上的超越意识,开展了“我为孤残儿童做贡献”的大讨论,全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团结奋进,为孤残儿童做贡献的浓厚氛围。同时,以国内先进儿童福利院为目标,不断拓展业务培训途径,员工受训率达到了80%以上,已有16人取得了国家育婴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针对护理工作业务特点,强化了规范化操作,把全院业务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创建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模式

在创新争优活动中,我们立足儿童福利院工作特点,紧密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不断创新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模式,逐步实现了从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及教育型转变,保障了孤残儿童生活、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根据婴幼、学前、学龄儿童生长需求,实行营养搭配、进行科学喂养;对我院收养的智障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他们,设立专用的电视房和活动区域,使他们生活在一个温暖而有尊严环境中。一年来,先后为15位患有特殊疾病的孩子进行了手术治疗,对有肢体障碍的残疾孩子,根据残疾程度,制定康复计划,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让他们尽早恢复言语、1 行动、肢体功能。目前,我院的残弃婴、童成活率已达到了85%以上,计划免疫率达到100%,术后矫正率达到100%,康复有效率达到了98%,入学率达到100%。尿布疹率为0,营养不良率为0。孤残儿童生活费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走在了全省最前列,得到民政部和省厅领导的表扬。

筹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完善基础设施。为了提升我市残弃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心理辅导、生活技能培训服务水平,促进我市儿童福利事业快速发展,我院筹措资金100万元,将对现有二层副楼进行装修改造,改扩建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河北省北部地区最大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不仅可供我院脑瘫儿童康复使用,还可把服务拓展到社会上的残疾儿童。实现资源共享。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每逢节假日,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设立了“开放日”,为社会各界搭建爱心平台,拓展了收养渠道,试行了涉外送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造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院内栽种绿色植被、搭建葡萄架、清理草坪、清洁环境卫生,改造节能管线,使我院的整体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院内无杂草、无白色垃圾,院生活区窗明几净、干净整洁,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

针对我院女职工多的特点,开展了做孤残儿童“好妈妈”的系列活动。女职工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为院内孩子编织毛衣50余件;成立了义务拆洗被褥小组,对孩子们的被褥定期拆洗,勤晒勤换;每周三做完日常工作后,姐妹们自发来到食堂,为孩子们包饺子、包包子。进行“最美妈妈”评比,养育人员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乐”。开展“一日妈妈”活动,把孩子接回家,节假日放弃休息,组织孩子们到野外郊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每年除夕,“妈妈们”为孩子早早营造了节日氛围,准备了丰富可口的饭菜,同他们一起守岁,给他们发小红包,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母爱。

大龄孤儿,虽然已超出福利院的服务范畴,但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能够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申请廉租住房、安排工作等。目前,我院有10名大龄孤儿,其中6名走上了工作岗位。

为孩子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学习教育机会,重视对孩子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为我院王璐等3名孤儿争取到了到唐山市高级劳动技工学校就读的机会,为他们将来就业和自立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教职员工的精心培育和支持下,2010年走出了我院第一名本科大学生。

为增强职工爱岗敬业精神,院举办了“党徽在岗位上闪光”优秀作品演讲比赛。统一制作了工作人员服装和岗位标牌,共产党员实行亮牌上岗,规范了办公用语、推行了服务用语,修订规章制度8章87条,制定了18个方面的服务标准。完成了档案室验收工作,升级为省一级档案室。院内各楼层安装了监控系统,实现了科学管理,提高了服务水平,提升了服务质量。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福利院现有职工150多名,其中共产党员18名。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在党员中开展了“岗位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向党献厚礼”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行了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2010年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岗位调整,有15人参加了竞岗演讲,通过民主评议,一批学有专长、工作能力强,受职工欢迎的同志被选拔上来,为他们搭建了实施才能的平台,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力。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院党支部和领导班子着眼于抓党建、带队伍、谋发展的统一,强力抓党员队伍作风建设,抓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要在作 2 风上有新表现,重实际、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我院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开展自查自纠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相互协助,配合默契,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党支部书记、院长王志君率先垂范,严格自律,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儿童福利院院长、唐山市“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对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关怀、厚爱和支持。国家和省有关领导多次来院视察关照,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关心福利院的每一项工作,多次为加快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做出重要指示。市局领导经常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唐山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运筹帷幄,呕心沥血。

目前,在院党支部一班人带领下,全院职工意气奋发,斗志昂扬,以事争一流的追求,对标赶超,推进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朝着早日跨入全国优秀福利院行列努力奋斗。

第二篇:洒向学生都是爱,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幸福家园

洒向学生都是爱,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

幸 福 家 园

社旗县民办香港子男学校

社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劳务输出基地县,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壮劳动力10万余人,约有1万多14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家中,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和各届十分关注的沉重话题。

社旗县子男学校办学8年来,始终把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主要培养对象,采取各种措施招收、关爱、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目前,我校在校学生980名,其中留守儿童近900名,占全校在校生的近90%。2011年秋期,学校申请更名为社旗县留守儿童学校。

针对在校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久别亲人、远离父母的实际,子男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情感育人”的指导思想,对留守儿童教学上倾力,生活上倾心,感情上倾注,管理上倾斜,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好、学习好、身体好、心情好,努力营造留守儿童温馨、和谐、文明、幸福的家园,尽量让家长在外放心,让学生在学校安心。

春天般的温暖,使他们重新得到父母在家时的幸福、快乐和美好。

学校每期评出3-5名“爱心爸妈”,每期都拿出1万多元的奖励资金。张明霞等11位老师是公认的“班妈”,他们经常收到家长在外地写来的感谢信,已经毕业的留守儿童也常回来看望她们,她们中有4位被市县妇联命名为“爱心妈妈”。

3、关心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每期开学,学校对所有留守儿童检查身体,发现有传染病的立即治疗,治愈后再入学;学校诊所昼夜为留守儿童服务;夜间配备两个专职护理巡回各寝室,为学生盖被子、喊解手;每周三、六定时给学生供应去火药茶;抓好两操一课,增强学生体质。不仅关“身”而且关“心”。学校还特别注意学生心理调整,尽力让学生保持心理的愉悦和兴奋。平时老师把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发现哪些学生有异常情况,老师都会及时对照学生家情、学情档案,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张倩同学听说奶奶在家生病了,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愁眉苦脸,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老师了解情况后,立即陪她乘公交车回家看望奶奶,解除了该生的思想负担。

4、关注问题家庭的留守儿童。目前我校的近1000名学生中,父母离异或父死母嫁的留守儿童有58名,他们与一般留守儿童相比,爱的缺失更加严重,有的几乎成为无依无

二、强化素质教育,实施全面育人工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实施文化课补差工程。留守儿童除了情感上缺失以外,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一对一补差,面对面讲授等多种措施,帮他们提高他们成绩。一般来说,入学一期以后的留守儿童,其文化课成绩都能达到优秀标准。

开展素质教育。学校还开设了舞蹈、棋类、演讲、安全、三理、历史文化等10多门课程。为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所有学生都选择了1-2门特长课,重点培养。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利用广播、班会、节日庆祝、学生誓言、读书宣言、升旗仪式,少先队、青年团入队宣誓 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2008年以来,我们创新了学雷锋树新风的“步步高子男之星”的评选活动,规定每做1件好事发1朵小红花,10朵小红花换1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换1个小凤凰,5个小凤凰换1个金五星,做到日日发小红花,周周奖小红旗,月月授金五星,获得星级学生每期需要做300—500件好事。好事不分大小,不分高低,只要是好事都给小红花。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大做好人好事之风日盛一日,高潮迭起。“环保小卫士”、“爱护公物好学生”、“大帮小小雷锋”、“优帮差小老师”、“富帮

感谢的更是数不胜数。张倩同学从小失去父母,她爷爷拖着瘫痪的身子从150多公里的唐河县赶来,找到校长声泪俱下地表达感激之情。

2009年中央文明委、中国关工委以通报形式向全国介绍了我校的经验做法;2011年5月25日董事长王庆云出席了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表彰大会;2010年省教育厅授予我校“河南省先进民办学校”称号;中国慈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把我校列入重点扶持学校;2009年以来,英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80多位华人华侨,来我校看望留守儿童并捐款捐物。

伴随着声名远扬,我校的生源期期爆满,老生安心,新生不断,社会肯定,家长赞扬,子男学校从关爱留守儿童做起,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这里可持续发展通过爱的行动变成了现实。

(二)用真心办学,倾真情关爱留守儿童,才能创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校长是学校的校魂,好的校长必须首先对学生充满爱心。董事长王庆云经常亲自给学生喂药、喂饭,甚至擦屎刮尿,他曾经多次守着生病的留守儿童度过漫漫长夜,家长们都说:“王董事长对留守儿童比对自己孩子还亲。”在他的带动下,每到学生洗刷时,学校所有董事、校长、中层干部、全体教师都俯下身子,帮助学生洗头、洗脚、洗澡。日复一日,

下载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