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0痴心教坛滋兰树蕙 矢志育人白发丹心
痴心教坛滋兰树蕙 矢志育人白发丹心
——新疆师范大学廖泽余教授
廖泽余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新疆汉语言学会副会长、《语言与翻译》杂志编委、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新疆职业大学客座教授。
廖泽余教授从一个满腔热情远赴新疆支教的天津青年,成长为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边疆中学汉语教师,又锻造成为一位学高身正、致力于新疆民族教育的知名学者,痴心教坛30余年,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矢志不渝。30多年来,他立足教师岗位,爱岗敬业,默默耕耘,任劳任怨,以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心始终关注、积极投身于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热心栽培民族教育工作者,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为学校和自治区培育了大量优秀的民族教育工作者,在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事业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事迹感动着师大校园的各族师生。
一、矢志不渝,献身边疆教育事业
廖泽余同志曾经说:他要将一生献给党的民族教育事业,他的人生追求就是为边疆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更加灿烂。这既是他人生理想的追求目标,也是他辛勤耕耘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新疆,极其缺乏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196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动员数百名高中毕业生支援新疆,准备培训两年后派往基层中学任教。当时风华正茂的廖泽余同志怀着对党的忠诚和报效祖国的心愿毅然来到并深深地扎根在了边疆这片热土。1966年文革开始,本该投身工作的他无法实践自己的理想。岁月蹉跎,直到1970年才被分配到距疏附县四公里的沙依巴克中学任教,当时他是少数民族学校里惟一一位汉族教师。时值文革,教学还未走上正轨,他还是想方设法组织教学。他制作了各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辅资料,编写了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许多原来对汉语和汉民族文化很陌生的维吾尔族少年从爱一位教师变成了爱汉语这门课程。可以说,从那时开始,廖泽余同志就以其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他不仅做好自己的汉语课程授课工作,同时还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的、难度极大的工作。当时民文教材奇缺,经常影响教学。为了解决学校的燃眉之急,他利用业余时间,采用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关系借阅各种资料,义务为学校翻译各科教材,从而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因为他优秀的教学成果以及高度的社会美誉,两年后他被调往县文教局,做更全面更系统的教育组织工作。成绩和荣誉并没有使廖泽余同志放慢前进的脚步,他为了全面了解基层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教学情况,推动少数民族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他骑着自行车不顾严寒酷暑,走遍了全县14个公社(最远的公社距县城40--50公里),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当地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上。
1979年,廖泽余同志为充实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自己献身党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心愿,报考了新疆大学突厥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朴实的工作风格,在研究生毕业后他走上高等学校的教学岗位。时至今日,他依然不改初衷,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引领着一批年轻人为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廖泽余同志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教书育人的高度责任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教学中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身为教授,他先后给研究生开设了现代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词典学、语用学和双语教育概论等课程。除了带好研究生,他还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和选修课,后为本科生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维语对比、应用语言学和中国文化概论、词典学文献阅读、社会语言学等多门课程,在学校和学院的多次测评中,其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都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由于他教学成绩优秀,1997年荣获“曾献梓教育基金三等奖”,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获校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2007年获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
二、潜心钻研,辛勤耕耘结硕果
廖泽余同志在新疆师范大学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满负荷、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但他始终坚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用科研指导教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成绩斐然。
1994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系设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硕士点,廖泽余同志则是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在硕士点建立之初,他放眼全疆,以硕士点为依托,开展全疆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研究。为了全面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他利用自己承担的中国—加拿大大学合作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双语、多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全国教育“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新疆多民族多语地区双语教学类型研究”以及自治区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新疆多民族多语地区双语教学研究”,带着研究生行程万里,对和田、喀什、阿克苏、库尔勒、克拉玛依、塔城、哈密、吐鲁番、昌吉等许多城市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全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他指导研究生撰写的硕士论文《新疆部分地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的调查与分析》、《吐鲁番市民族中学汉语教学的调查研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动我区民族中学汉语教学法改革》和《文化变迁与新疆蒙古族学校的双语教育》等均是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和教学的,都能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廖泽余同志的上述科研成果和研究生们的论文受到教育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
廖泽余同志还利用一切机会奔赴全疆各地,推广各项科研成果,介绍民族教育和双语教育的前沿理论,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更好地推动全区民族教育的发展,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师生一起多方奔走,在自治区教育厅和新疆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了“新疆双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创办了《新疆双语教育》杂志,为培养一批批高质量的双语教育人才、推动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廖泽余同志创办的《新疆双语教育》杂志深受全疆一万多名汉语教师的欢迎,并成为全疆双语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读物,对指导全疆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自治区课题三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完成中外合作课题一项、国家八五课题一项;主编出版教材一部,与他人合作出版译著、专著、工具书8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此外,1989年被评为“新疆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1990年、1994年两度获“新疆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年被评为新疆师范大学“1996--1998年度优秀行政管理工作者”,1998年获新疆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他与马俊民教授合编的《维汉词典》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廖泽余同志30余年皓首穷经,硕果累累,在学术界深具影响,被学界同仁推举为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理事、新疆汉语言学会副会长、新疆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聘为国家大型项目《维汉大词典》的编委,被语言学核心刊物《语言与翻译》杂志聘为编委。
三、身正为范,铸就高尚师德
多年来,廖泽余同志在致力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同时,始终注重加强党性修养,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他能够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党性觉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边疆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工作中,特别是“7·5”事件发生后,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配合学校积极做好各族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
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廖泽余教授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切出以公心,一心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着想。廖泽余教授对新疆师范大学图书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深感忧虑,当他领到曾宪梓奖金后,立即将5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校图书馆以增购图书资料。他说:“捐赠本身是一种情感的投入,捐书是因为捐书的人自己爱书,能够体会到没书看的难受滋味,愿意让更多的人分享读书的乐趣。虽然我们捐的书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是大家这样做将会使全校师生员工空前地团结在学校党委的周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另外,我在学校初创时期前来执教,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师大的发展,这一份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在新疆师范大学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际,他的这一义举和爱校如家的精神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全校各族师生深受鼓舞,纷纷为学校迎评促建工作奉献力量,掀起了捐款捐书的热潮。廖泽余教授充分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廖泽余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为人梯。因年龄的关系,2000年他从处级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他的学生走上了领导的岗位,他不仅全力支持,还亲自主持教研室的工作,甘当助手,辅佐他们搞好工作。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不仅桃李满园,而且满园桃李正在竞相争芳吐艳。
四、润物无声,精心培育木成林
廖泽余同志不但认真教书,而且时刻不忘育人。他担任原人文学院中语系党支部书记和在语言学院中语系任教期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们上党课,宣传党的重要思想,鼓励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学习,多做工作,为投身社会发展、建设边疆做好准备,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多次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校内外民汉学生做有关刻苦学习、献身教育的报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廖泽余同志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老实人常在。他这平实而深刻的语言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真正树立了名师的风范。
廖泽余同志始终关心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把少数民族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1992年冬,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因病去世,他亲自将其遗体送回喀什疏附县色满乡,使其家人深受感动。他对研究生、本科生的思想教育,绝不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每每从身边的事情说起,似乎在不经意之间,灌输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为师的要求,他从来不以老师自居,被学生们看作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他倾吐。“润物细无声”,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反省自己,升华自己,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逐步得到提升。他所培养的学生德才兼备,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廖泽余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工作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博学笃行,为人师表,成绩显著,在新疆双语教学界有口皆碑,2011年荣获“自治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及“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第二篇:2校长文章:滋兰树蕙 厚德励学
滋兰树蕙 厚德励学
——献给开化中学70周年校庆
校长
余岳峰
开化中学,其源可溯“崇化书院”和“包山书院”。自1944年秋建校,迄今已有70个年头。其间,学校几易其址,未得喘息;然师生齐心共勉,筚路蓝缕,故薪火相继,弦歌不绝。自1980年代始,学校渐入正轨,声誉日隆。2008年春,学校完成整体搬迁,翻开了开中历史新的一页。峥嵘七秩,桃李满园。有政界精英,有学术翘楚,有商海巨擘,有杏坛名宿,有横戈跃马的军队将领,也有享誉世界的体育健将。开中发展的七十年,是学校历经曲折坎坷、不断探索壮大的七十年,是师生共同拼搏、面貌日新月异的七十年。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2013年8月,我被任命为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开中新一届领导班子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带领“开中人”沿着“学生快乐,老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办学方向,锐意进取,苦干奉献。2014年高考,学校上重点线152人,创造了开中高考的历史新高。开化中学正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向全省一流学校稳步迈进。
魅力开中
开化中学新校区坐落在依山环水的清水湾畔,占地面积260余亩,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综合楼、图书馆、艺术楼、学生公寓、教师工作用房、食堂和风雨操场等,建有400米塑胶跑道、游泳池、网球场、千人报告厅等,校园网覆盖了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场所,班班配备65吋“云电视”多媒体系统。整体设计美观大气,布局合理,设施一流。校内种植的乔木品种有四十多种,灌木和花草品种有五十多种,绿化面积已达35%,满眼望去,一片葱茏。走进校园,屋舍俨然,草木扶疏,花香阵阵,鸟鸣声声,前有澄江萦绕,后有青山辉映,一派秀丽景色。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清新自然,温馨怡人。
人文是校园的魂。步入学校大门,一排简朴而厚重的宣传栏立在中央大道东侧,那是学校的一扇窗:琴棋书画赛,诗词歌赋吟;但有风吹,皆可知闻。走进教学楼,班门口智男才女的创意涌动着生命灵气,廊道间圣哲先贤的睿智充满了人文关怀。漫步小径,曲径通幽处点点是同学认养绿地的标牌,或虫形依于草,或蝶形伏于花,形状各异,不一而足。《开化中学报》《钟灵》是小荷舞墨的清池,图书馆是良材修身的幽谷;十八社团是锋芒初露的校场,文艺晚会是百花齐绽的舞台。正所谓校园处处书声萦耳,庭苑时时花香扑鼻。
清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熏染。“我是打小就喜欢闻桂花的香味的,或许桂花没有娇艳欲滴的妖娆,也没有令人折腰的美态,但是这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却是我在开中三年韶光中最怀念的时刻。每当秋风习习,金黄色的开中校园,就载着我满满的回忆与幸福。”“去食堂路上的那片栀子花开花了,不三天,就白若堆雪了。绿叶衬托的不只是娇羞可爱初吐芳心的栀子花,还有垂垂老去枯黄黯淡的栀子花。它们纠缠成一片,难舍难分。那些没完没了的抱怨,没心没肺的打趣以及在倒霉日子里的颓废忽然间一去不回,站在记忆的转角,只是笑,一时叫人不知所措了。”同学们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把母校的每一株树,每一朵花,每一星草揉进他们的灵魂里,任它生长成躁动的梦呓,然后经久不息地叨念,叨念成新的风景。
大爱开中
“那时候的我突然明自了一件事,理想可能会无法强大到成为你奋斗的理由,但身边的人以及感动的现在,这些才是开中的执念,人生的执念。”学生的感言里,我们更坚定了我们的认识:大爱德育的要义在于大力弘扬“爱心”教育,让“珍爱自己,奉献社会”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与行动。
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确定一至两个主题作为大爱德育的核心内容。这几年来主要的大型主 1 题活动有:“爱在心中”、“我是残疾人”、“我在培智学校当老师”、家长开放日活动、畅游美丽乡村踏青活动、爱国主义歌曲天天唱、成人礼系列活动等。
“爱在心中”主题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寻找爱的理由”活动中,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列出爱的对象,寻找爱的理由,大大激发了爱党爱国、爱家爱校的热情,提升了爱心。在第二阶段“实践爱的行动”,各班成立爱心小分队,开展爱心大活动。2013届(16)班在荷花广场举行义演,把募集到的善款捐给困难家庭;2014届(11)班到敬老院看望非亲老人等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学校爱心协会向全体师生发出捐款倡议,共收到6万多元捐款,为患重病学生解决了燃眉之急。
成人礼系列活动让学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启发心智、洗涤心灵的同时,培养了心怀感恩、铭记历史、胸怀天下、勇于奉献、珍惜友谊的优秀品格。通过成人礼活动,学生明确了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并将以独立人格,成就自我,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畅游美丽乡村踏青活动,让学生全身心融入我们开化美丽的自然山水,提升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家长开放日期间,家长坐进教室与孩子一起听课,在食堂里与孩子共进午餐,陪孩子畅谈学习与人生,这项活动是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一个绝佳机会,更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浓缩了学校对学生成长真诚的关爱。特色班会“今天我是残疾人”,以关爱残疾人、珍爱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在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中得到精神提升。“我在培智学校当老师”活动让学生感受了智障儿童的生活,懂得了帮助的意义,让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如何回报社会的重大命题。此外,新生入学始业教育、爱心捐款活动、爱心义卖活动都是我们进行大爱德育的常态活动。
把“爱心”纳入十星评比标准,是开中近年改革评价制度的一项新举措。传统的三好学生评价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校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逐步完善“十星”评比制度。“十星”评比,“爱心”是重要标准。我们在“十星”中还专门设立“孝敬之星”“关爱之星”等,并在橱窗(“星光灿烂”专栏)张榜表扬,期末还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本学期,在十星表彰上我们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即在年级十星的基础上,又评出了“开中最美之星”。我们这样做就是要让“爱心”教育深入人心,以促使学生形成美好的情操。
“大爱德育”有了巨大的回声。2012年,徐雨文同学患脑瘤离世前捐献了心脏、肝脏、肾脏和眼角膜等器官,把健康和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也把她的大“爱”留在了人间,她是衢州市第一例、浙江省第33例器官捐献者,被誉为“衢州最美学生”,获得了“2012年浙江教育新闻人物”称号。2014届学生方耀宗是学校的“孝敬之星”,也是“省青少年学生道德榜样”。2011年入校以来,他一边勤奋学习,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学习、陪护两不误,他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支起了爱的天平;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衢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都作过报到,他的孝心、爱心也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耕耘开中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脉。自2008年起,高考重点上线人数连续七年超过三位数。尤其是今年高考,有152人上了重点,创下了历史新高。它是全体开中人用智慧辛勤耕耘的必然结果。
提升理念文化,使思想得到了统一。新学年一开学,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学校原有的理念文化作了整理和提升,把“崇理尚文,厚德励学”作为校训,把“学生快乐,老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作为办学目标,用“科学管理,真诚服务”去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并举,彰显个性,奉献社会” 的优秀人才,并再一次强调“关爱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团结协作,苦干奉献”的开中精神。学校的理念文化好比一个人的神经脉络,有了这个经络,开中人便有了敏锐的感知。
贯彻服务意识,心情得到了放松。学校要求每位干部都要有为老师服务的意识。“如果不能做到有效指导,就要做到有效服务”,这是班子成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校成立了教职工困难帮扶中心,帮老师解决实际困难;装修温馨读书屋,为教师在校提供休闲好去处;改变校车使用办法,鼓励教师外出培训;改善用餐质量,提升教师生活环境。在校领导的关心下,高三有了更多的“政策倾斜”:整个年级有了畅通的信息来源,高三教室率先装上空调,高三备课组长多次外出学习,高三全体教师登高放松,高三同学有了丰盛的加餐和实惠的奖励等等。高质量的服务,让老师没了后顾之忧,让学生多了几分愉悦,让整个校园更增添了一份和谐。
提倡苦干精神,信心得到了提升。2014届生源并不好,女生多,一路过来也是磕磕绊绊。尤其是成绩,高一高二的市联考,成绩都不理想。学生守纪方面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到了高二的最后阶段,当时的情形都可以用“乱”字来形容:还没下课,学生就自行走出班级,晚自修期间,小店里可以经常抓到整伙的高二学生。要扭转这样的局面,除了付出,除了苦干,还有其它办法吗?
学校领导的付出和辛苦,大家有目共睹。学校住得多,教室转得勤,工作想得细,事情做得实。除了出差,每天晚上十点钟,他们都在中央大道上陪着学生下课、就寝。
班主任的付出和辛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跑操得跟班,自修课得常转,学生的情绪波动要关注,学生的动向更要把控,早点到班才能看清学习状态,晚点离开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当然最耗心神的则是学生的成绩:近来哪些学生有波动?要不要联系家长?要不要找他聊?班会怎么开才有效?事无巨细,样样落实。
高三所有老师的付出和辛苦,大家体会得到。督班值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三个年级都一样,但是与高一高二不一样的是,高三还有一个延迟管理。延迟管理期间,值日老师必须到位,老师还要直接坐到班里去守。从开学就开始的封闭办公,每周只有两个晚上的自由支配时间陪陪家人。综合训练、IB训练、课堂检测练,必须当天完成批改上传。考前最后一个月还有一个就寝再检查。正是老师们的坚守,撑起了学生成长和转变的天空。
莫道耕耘苦,花开满园新。共同的努力,让我们顺利地挺过了酷暑,挺过了五次大联考,并最终经受住了高考的考验。当6月22日晚上幸福敲开了校门的时候,每一个开中人都懂得了耕耘的意义
学校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省、市、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省委王辉忠副书记莅临我校检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肯定了我校“三真三做三满意”的做法,不仅坚定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思路,更大程度上激励了教师的信心和干劲。省政协主席乔传秀莅临开中与我们共同植树并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尽管不为教学,但对学生来说,却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与鼓舞。衢州市副市长马梅芝两次亲临开中进行深度的教学调研,市教育局局长徐朝金也多次莅临,直接关注。县委鲍秀英书记不仅亲自为老师上“国家东部公园”辅导课,坚定教师为开化教育奉献的决心,还激励老师要努力把开中办成开化教育的品牌。县长也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帮助学校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分管县长、教育局长更是亲自督查、调研,深入教师当中,参与激励活动,为高三解决实际困难,拨出专款用于高三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等等。今年,正值我校七十年华诞,对学校来说,这又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会脚踏实地地落实教学任务,稳步推进 “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 申报工作,争取明年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篇:呕心沥血铸辉煌滋兰树蕙报国家doc
呕心沥血铸辉煌 滋兰树蕙报国家 ——记我校水工结构研究所朱岳明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午好!
我叫万国彤,是河海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校水工结构研究所杰出的教师、科研带头人朱岳明教授的先进事迹,我汇报的题目是“呕心沥血铸辉煌 滋兰树蕙报国家——记我校水工结构研究所朱岳明教授”。
朱岳明同志是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3月出生于浙江长兴,2010年3月因病逝世,年仅52岁。
朱岳明198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工专业,1985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委员、中国岩土工程学会委员、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结构分委会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河海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河海大学水工教研室主任、水工结构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朱岳明是在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考入河海大学前身的华东水利学院,学习水工专业。
在河海大学“上善若水、笃学敦行”的优良校风的熏陶下,在“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的引领下,朱岳明从大学时代就成为了一名优秀学生,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四年本科毕业时,品学兼优的朱岳明取得了教育部公派留学的资格,赴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留学。
在国外求学不易,身处异国他乡,文化的冲突和语言的障碍是每个海外留学生都要面对的难题。既要承受学业的压力,又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同时还要承受独自在外求学的孤独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
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朱岳明对于学术的执着与追求,也没有击垮他坚强的意志和孜孜不倦的开拓精神。正是他勤奋的努力和日复一日刻苦的钻研,使得他仅仅用短短的两年半时问就获得了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是当时跟他同期留学的同学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是恢复高考后河海大学第一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
这是令人惊叹的成绩,这是让人赞叹的速度。多年之后,朱岳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对学生说道,“每个人的智商相差无几,只有勤奋、只有加倍地付出,才有可能做出成绩。”
为了让自己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取得博士学位 的朱岳明于1985年奔赴拥有全世界最前沿的水工技术的德国亚琛技术大学岩土力学所继续学习进修。在那里朱岳明吸收和获取了最为尖端的理论和技术。
1987年4月,29岁的朱岳明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踏上回国的征程。当时正值出国热潮,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科研条件是艰苦的,科研成果也是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更是无法与相比,回国后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很多人都感觉他很傻。
每当提起这段经历,朱朱岳明常说:“那时国内的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祖国为培养水利人才,把我们送出国学习,这是需要多少工人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才能供养一个留学生啊,我们当然应该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陪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国内买不到的专业书和复印的资料,足足有ll箱。为了节省运费,他不得不乘火车辗转回国,还把自己的生活用品全部丢在了国外。在北京火车站,当工作人员对这11只大箱子做例行检查时,看到所有箱子内全部是书时,感到不可思议。
朱岳明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道,“生活用品可以在国内买,但这些国外先进的资料是无法在国内买到的。”他深知是国家培养了他,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来回报祖国。
于是,我们看到他的身影最多的地方,是在在水工结构研究所的办公室里,是在教室讲台的方寸之间,是在偏远地区的河流大坝上,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施工现场……而他,却无怨无悔。朱岳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河海大学“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爱国情怀。
朱岳明对知识的追求永远是不满足的,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已是一个学有所成的海归博士,已成了一位专家的时候,朱岳明又于1995年底远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工程力学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
一天,朱岳明突然接到国内电话,他承担的一个攻关项目如果他不能马上回到国内参与就无法顺利完成,这时他心急如焚,连自己的汽车都没有处理,房租也没有来得及退,就立即启程回国了,回国后日夜奋战在实验室,每天到凌晨2点后才回家,终于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
朱岳明主要从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裂方法以及工程渗流特性和渗控方法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在这两个领域,朱岳明的技术领先、成绩突出,先后取得了一些特色明显、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的突破性进展。
我们可以用一组不生动但重要的数据来了解朱岳明。回国后的23年里,发表论文217篇,承担并完成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等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部省级科研奖15项,并荣获江苏省留学回国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在我国第一河口大闸,浙东引水枢纽曹蛾江大闸,少有地立起了一块责任碑,用以纪念为大闸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就有河海大学水工结构研究所朱岳明的名字,他为水利事业的贡献将和这座责任碑一起永远屹立在曹蛾江畔,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2009年11月22日,就在朱岳明去世前的四个月,在雅砻江 官地水电站的工地现场还有他的身影。
水电站大坝的裂缝问题令他一直很揪心,他不听劝阻,也不顾身体上的不适,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仔细巡查混凝土的裂缝。
头戴一顶安全帽,手里握着一个水杯,这虽然是工地上司空见惯的情景,但别人并不知,经过化疗以后的朱岳明很少分泌唾液,手上的水杯也早已离不开了。
在工地期间,朱岳明还经常讲课,一讲就是几十分钟,若实在感觉坚持不了,讲课就变成讨论问题,稍微休息一下,但对于每一个细节问题,他仍然坚持严格把关。旁人根本看不出他此时正身患重病,他也从不把自己当病人,用他的话说,“我只不过比别人多提了一个药箱子罢了”。
白天,他与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方讨论工程防裂和提前发电问题,有时一次讨论就要四五个小时;到了晚上,他仍坚持与他的学生讨论关于即将施工坝段的防裂问题。可是,患了病的身体终究是“不听话”的,他右侧耳朵下为了确诊和化疗而划开的伤口还流着脓,一天要换三次药,学生多次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带着伤口,忍着疼痛,依然奔走在大坝上。看着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他深深知道自己肩头的使命远比一个小小的伤疤重要的多。
2009年12月,重病之中的朱岳明最后一次在课题组工作总结报告中写道:
“淮安 立交地涵 枢纽工程 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部分领先,至今该工程建成运行多年来仍然未出现一条裂缝;
姜唐湖 泵送混凝土退水闸 是在2004年底和2005年初的严冬季节施工的,施工期间,现场实测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1度,到现在为止未,发现任何裂缝;
在2006年夏天,高温季节施工的淮安四站的泵送混凝土结构也没有出现—条裂缝……”
让大坝没有裂缝,是他一生的追求,短短的52个春秋,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为此他付出了毕生心血!
如果说,朱岳明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成
就了他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那么他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则让一代代河海人“致高、致用、致远”的教学理念得以传承。
23年前,为培养优秀的水利人才,学成后的朱岳明毅然回国。务实勤奋的工作精神,让他不久之后就成为水工结构研究所杰出的教师和科研带头人。
在教学生涯中,他先后主讲《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控制》等7们课程,指导研究生近百名,其中博士生30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才。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赞赏。因为他的学生不仅带去的是技术,也带去了课题组专业上的许多新理念、新方法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培养新型水利人才是朱岳明毕生的追求,为加强校内学生接触国外先进技术,他积极推进与国际学术组织和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从2001年开始,通过我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和奥地利科技服务部,朱岳明主持了题为“非饱和土石坝、堆石坝 和混凝土坝 的渗流特性 及长效作用”的中奥科技合作项目。时至今日,已有多位年轻教师及博士生通过这个项目到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学校与国外院校学术人员的互访和学术交流也一直持
续至今。
2008年,作为合作项目的成果,河海大学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大坝长效与渗流特性”国际学术会议,朱岳明担任会议主席。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此项会议已成为水工结构工程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于2009年在奥地利格拉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由于该项目的顺利进行,直接促成了河海大学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之间的长期合作,并于2009年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如今,朱岳明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给母校,留给了河海千万学子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朱岳明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他经常带领学生去工地上实践,即使在癌症晚期艰难地与病魔作斗争的时候,他也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理念。患病时,他仍坚持申请项目、下工地、进课堂、指导研究生,为学生批改论文,还亲自带领学生在工地上勘察裂缝现场,收集并分析数据,提出解决方案。
朱岳明是一个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是一个工作起来忘我的人,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由衷地被他这种精神所感染、所感动。
1997年朱岳明患慢性肾炎,2004年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到了2006年3月,已经是晚期。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朱岳明以坦然、平静的心态去面对。
就在医生觉得按照各种检查的结果他应该是一个躺在床上的重病人时,他仍然以乐观、豁达的心态下工地、做研究,连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都不得不敬佩这位特殊的病人。
当医生从各项检查指标中认为他只能活六个月时,朱岳明凭着自己的坚强和对事业的热爱,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继续勤奋耕耘,凭借内心那股强大的信念和对事业的执着,以坚强的毅力把生命又延续了四年,创造了奇迹。
这四年是他与病魔抗争的四年,同时也是他攻克一道道难关,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梦想的四年。
2006和2007年连续两次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带领课题组一共发表论文104篇。直到他去世后还有论文陆续发表出来。今年6月,也就是在他去世后的3个月,朱岳明还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四年的放疗、化疗治疗,大约有3年半都是在门诊进行的,而预约、挂号、取检查结果、拿药,都是妻子帮他完成的,甚至连
主治医生都很少见到他。主治医生曾说,“看到报纸上的劳模,都比不上朱老师这么辛苦和忙碌。”
每次结束化疗,朱岳明第一时间就是坐在计算机前工作。他曾对妻子说,“我这门技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但我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可以的话,真想让它应用得更加广泛。”一句平常话,折射出一位普通高校教师和普通科技工作者并不普通的奉献精神。一位身患重病的人如此勤奋地耕耘在自己的科研领地,是因为他太想把自己的所学为民多谋利,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女儿眼中,父亲总是很忙,在女儿的记忆中,父亲的形象就是忙碌的身影。
女儿小的时候有一个心愿,希望爸爸能去幼儿园接她一次,希望在“六一”儿童节时能带她去公园玩一次。但是,父亲忙于工作从来没有时间,懂事的女儿也从来没有责怪过父亲,相反,父亲对事业的执着也敦促着她不断地追求进步。
因为化疗放疗,朱岳明的耳朵已经基本上听不见任何声音,女儿只能把思念写成文字,让父亲看到女儿对他的爱。
今年3月6日,是朱岳明52岁的生日,远在在加拿大留学的女儿给父亲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表达女儿对父亲深深的爱。
女儿在邮件写道,“我常常会想起那个永远都在工作的背影,它充斥了绝大部分的童年记忆,你总是坐在电脑前废寝忘食地工作,有多少次我就在这个背影和橘黄色的灯光下睡着了。”
女儿在邮件中深情地对父亲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用怕;有你在,这个世界就没有寒冷;有你在,不管发生什么,总有一双大手,在我的背后推着我,给我力量。”
此时此刻,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希望能够握住父亲的手啊!女儿说,“你在与死神做殊死的搏斗,我却没有办法握住你的手,给你勇气;在你最需要时我却没有办法握住你的手,陪你走完最后的路程…如果有来世,请让我还做你的女儿,让我偿还欠你的一切。爸爸,我永远爱你!”
朱岳明在病危时一再叮嘱所有的亲人要向女儿保密,不能把自己的病情告知女儿,女儿无论多么坚强在父亲的眼里还是一个孩子。一定要让女儿回到亲人的怀抱再告诉她,让她投入到亲人的怀抱才能放声大哭。这就是一个父亲的宽广胸怀、这就是一份像大海一样深沉而伟大的父爱。
在忙碌的科研生活中,朱岳明不仅难以照顾女儿,他在生前还曾多次对妻子说过他的歉疚。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妻子和岳父、岳母承担了家里的全部家务,朱
岳明曾坦言:“至今我都不知道菜场和超市在哪里。”正是因为家人的这份理解和支持,朱岳明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水利事业,并一直坚持走到最后。
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朱岳明还积极参与盟务。1987年9月他加入民盟,先后担任民盟河海大学总支委员、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
作为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的副主委,他与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的其他领导成员一起,带领广大盟员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促进了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和参政党作用的发挥。朱岳明和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其他领导成员一起,带领盟员积极主动参政议政,履行职能的水平不断提升。朱岳明经常在盟务会议上,鼓励广大盟员为学校发展、为江苏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他注重发挥盟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学校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他本人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民盟的智力优势,努力服务社会。
近年来,在朱岳明和全体河海盟员的努力下,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连续三次被民盟江苏省委授予“先进基层组织“,并于2009年被民盟中央授予“盟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朱岳明一生恪尽职守、潜心钻研、甘为人梯。他用脚踏实地的成功和默默奉献的坚守,彰显着“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践行着“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民盟精神;诠释着一位人民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师德;书写着一位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险,奋战一线的拼搏精神。
朱岳明去世后,河海大学党委专门做出了《在全校开展向朱岳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学习朱岳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一个学习朱岳明精神的热潮已经在河海大学校园内兴起。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水利报》等各大媒体和主流网站对朱岳明教授的先进事迹做了一系列的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朱岳明是河海大学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涌现出的模范典型。从教以来,他以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和执着追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河海,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用满腔热情践行了奉献教育、献身水利的铮铮誓言,诠释了爱岗敬业、执着进取、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彰显了牢记使命、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体现了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懈追求的职业操守,展示了踏踏实实、不畏艰难、执着顽强的河海人形象,书写了壮丽年华和精彩人生。
如今,河海大学已经走过了95年的风雨历程。95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十几万专门人才。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视察河海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河海大学是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曾经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你们这里,张闻天读过书,钱正英做过校长,分布在全国各地水利战线和水电战线的技术骨干,很多都是河海大学的学生。新中国的水利和水电事业的发展,是同你们这里输送的大批的人才分不开的。这是你们的光荣!”
是的,以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院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曹广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筑就了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脊梁,群星璀璨,熠熠生辉。朱岳明也是那灿烂星河中光彩夺目的一颗!
今天,在祖国的水利水电战线上,镌刻着一批又一批河海人前赴后继,为祖国水利水电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作为河海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奋斗的身影;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大学作出的贡献!
朱岳明是新时期河海人的杰出代表!这样的河海
人,教育事业需要,水利事业需要,祖国需要,河海更需要!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