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着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

时间:2019-05-13 07:1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五,着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五,着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

第一篇:李五,着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

李五,著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池(池店)人,生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卒于天顺二年(1457年),享年72岁。祖父李景贤1329年由龙岱(晋江洋埭李村)移居廿九都和凤池乡(今晋江池店)。

李五纪念馆1988年创设于晋江池店村凤池李氏家庙,以文献及实物介绍明代富商李五乐善事迹。展厅面积280平方米。李五名英(1386-1457)字俊育,号自然,为明闽南著名富商,以南粮北运、北棉南调沟通南北,促进泉地社会经济发展,且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时晋江县北宋代建造的洛阳桥因岁久海沙日积,桥基下沉,遇风潮则水漫桥面。李英出资增高桥面六尺,费资以万计。又捐资修筑堤堰,设陡门启闭,使晋江滨海一带田地旱潦无虞。李英后裔继其志倡修水利者代有其人。《闽书》、《泉州府志》均载其事。

凤池李氏家庙始建于明初,历代多有重修,现为三开间两落闽南风格建筑,保持明崇祯年间重建旧规。内存有明代《赠陇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阳桥序》碑刻、《乐善好施》匾额及多副颂扬李英的柱联。

李五自小随兄经商,后承兄业,往来于江、浙、漳、广一带。家乡土地肥沃,水陆交通方便,李五利用其优势,发动里人和邻村的村民种蔗榨糖,大构仓舍,榨季时大量收购外运。在一次暴风雨中,李五一座糖仓倒塌,数天后清理仓库,发现被泥土覆盖没有溶失的黑糖,色变为灰白,其味更清甜。因之,他把制糖最后一道工序采用泥土覆盖,生产出赤砂糖,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蔗糖,销路越来越好。李五是凤池人,所卖糖的产地又以凤池为主,故称“凤池糖”。

李五以南糖北运为主,兼营闽南特产龙眼、荔枝等果干及各种土特产,从村西“桅头尾”古渡头装船,过吟啸桥,经晋江水系,出溜石六陡门,入晋江,用大船销往海内外,尤其江、浙、京、津为多。然后以丝绸、棉纱及京货南运,分发给各家妇女纺纱织布,再把织成的丝绸和棉布转销海内外,其利润倍增。苦心经营数十年,渐成富甲诸邑的闽南殷商,日后在郡城购地建大宅院。

李五富甲泉郡,但“为人性纯而姿丰,言温而气和,韬光不仕,好义乐施。有衣食不能自给者,辄周之以粟帛;有纷争不能自解者,必断之以公正。故州人莫不慑服,举以义长者目之,是名日以彰大”。

宣德二年(1427年),李五献巨资,把村中始建于宋代的福海堂,扩建为三间三进左右护厝的歇山顶建筑。寺中有假山石窟式罗汉台,供十八罗汉、白猿、鹦鹉,是晋江惟一仿效佛教石窟文化的寺庙。今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五还慷慨解囊,铺筑途经家乡的泉安古大道中的石板、修吟啸桥、桥亭桥,保证道路畅行,益泽万民。重视教育,创办桂岩书院,让村中学子就学,其子孙十二世文武科第蝉联。宣德年初,李五与四兄建凤池李氏家庙,其建筑与众不同,既保留闽南的建筑风格,又有中原的样式。李五还增修洛阳桥。根据《泉州府志》等史书及碑文记载:北宋·郡守蔡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在洛阳万安渡始造石桥后,北通江浙,南接漳广,使南北往来者免以舟楫。洛阳桥自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以来,虽屡有重修,但因桥南没有增高,每遇秋潮暴起,“水涌桥落石没,而渡者罔克济”,往还之客仍需乘船过渡,险象丛生。(1431年)正月,新到任的泉州郡守冯祯“欲始起修桥之图”,和晋江县尹刘珪共议把桥墩增高,以彻底解决潮水淹没之苦。由于工程巨大,地方财政困难,但“艰其人须焉”。其左右极力推荐:“惟俊育可以成其议。”

冯祯偕同刘珪召李五至庭,言明其意:“„„故予必于尔乎,期之欲尔殚心戮力以就事,尔为何如?”李五慨然应允曰:“某志固在是,而未果行。今值守命,奚以辞!”李五“资豪甲里中,而急为义”,遂割其财,鸠民力,费金万计,并请僧正淳董匠事,越三载告竣。“而厥桥聿成,高增其旧丽几半寻,横空卧流”,水波莫漫。半寻即四尺,“几半寻”即三尺多。

乡人记其事迹,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勒《赠陇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阳桥序》碑于洛阳桥头。碑历久倾坏,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新镌刻,更名《凤池李俊育公增修洛阳万安桥碑记》,附于桥南蔡忠惠(襄)祠内。

(1434年),李五修桥后又做第二大善举———重修六里陂。用一年多的时间,在迂回曲折40余里的工程中,挖沟,筑陂(堤),修堰,建陡门。由池店镇华洲旧村的后桥陡门,引凿江淡水沿陂灌溉千顷水田,使晋东平原减除旱涝之患。六里陂在郡城南关处,途经永靖、和风、永福、沙塘、聚仁五个里,是当时晋江最大水利工程,国赋民命皆焉。

明·正统六年(1441年),萧元吉适以官游入闽,闻公(李五)善,陈文请旨,英宗钦赐“乐善好施”金匾。

(1444年),浙江宁波鄞县瘟疫蔓延,传服泉产“凤池糖”(赤砂糖)可治之,刚好李五到此卖糖,即开仓施糖。因讨糖者日多,应接不暇,他找一泉水最多又交通方便的水井,每日倒糖于井中,任民众自行汲取,不日病疫得到控制。民众感其恩德,把该井称为“李五恩公井”(现尚存)。

(1447年),浙江鄞县又遭灾饥,乡民背井离乡,不少人饿死,李五怜之,再次开仓赈灾济困。民众感其恩,塑像建祠祀之。

李五还为建泉州东狱庙捐米150石。同时他屡次在东狱赈饥布施,百姓欢声盈野。

下载李五,着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五,着名慈善家。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