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市规划局2008年度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合肥市规划局2008年度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08年,我局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结合城乡规划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08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一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我局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局系统应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各项城乡规划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参加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学习培训班,提高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能力,确保我局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成立了由局长王爱华为组长,副局长樊劲平、纪检组长葛余祥为副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及局机关各处室(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市规划局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对局系统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局长樊劲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市规划信息中心主任郑建敏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明确了办公室工作职责:一是依据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系统、本单位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二是组织、协调本单位各内设部门和局属各单位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三是组织依申请公开政府城乡规划信息事项的办理工作。四是组织、协调局保密办公室对拟公开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进行保密审查。五是指导、督促本单位各内设部门和局属各单位及时更新、维护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六是组织编制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指南、目录和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七是组织对本单位各内设部门和局属各单位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八是指导、监督本系统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机构(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九是处理对本单位、本系统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等。做到了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工作上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为确保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及时公开 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我局结合城乡规划工作实际,把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公开。依据《条例》的规定,年初制定出台了《市规划局关于开展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要求编制了《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流程等,公开的内容主要有:
(一)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领导介绍及分工、联系方式等组织机构职能。
(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三)城乡规划行政许可(一书三证)项目、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申请行政许可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示范文本、受理部门及办理结果。
(四)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与竣工验收管理的依据、条件、程序、分期建设的规划核实要求、受理部门及办理结果。
(五)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城市(乡、镇)近期建设规划、城市(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城乡规划编制结果。
(六)城乡规划部门政务活动和行业管理的动态信息。在公开以上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前,我局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确定是否予以公开,制作公文时同步审查该公文的公开属性,确定该公文属主动公开公文、依申请公开公文或者不予公开公文 类型。没有出现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和因保管不善导致有关政府城乡规划信息损坏、灭失的现象。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要深入、持久、全面地推行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必须以政策为依据,以制度作保证。因此,我局在完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预审制度、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反馈制度和备案制度等的同时,依据《条例》,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保密审查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公开协调发布制度、第三方征询和责任追究及监督检查制度、实施不予公开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报备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理顺内部工作机制,使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地促进各项城乡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如在制定了依申请公开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制度,明确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流程,现场申请可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申请获取政府城乡规划信息。项目已办结的,申请人可到市规划信息中心申请获取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对书面申请和网上申请的注意事项也有具体的明确。
四、创新形式,扩大范围
根据及时、有效、节约和易获取、易认知的原则,在主动公开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我们还注重创新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内容。采取的形式主要有:
(一)政府公报或者公开发行的政府(部门)信息专刊。
(二)市政务信息公开网及合肥市规划局网站,接受群众的 城乡规划方面的咨询和投诉,及时更新城乡规划资料和数据,方便建设单位和群众及时查询,大大提高政府信息(政务)公开真实性和时效性。目前,我局网站已进行改版,改版后已开辟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为政府公众信息网的链接提供平台。今年在市规划局网站上的“规划动态” 栏目上发布报道227篇,“外埠动态”栏目上信息发布274条,“规划许可证公告”栏目上发布37期,“方案审批公告”栏目上发布11期,“项目证前、变更公示” 栏目上发布127个,“竣工规划验收公告”栏目上发布22期,“规划方案展示” 栏目上发布127项,以及其它版块内容的信息维护更新。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4件。
(三)在市城乡规划公示厅设立公开栏,在办公楼一楼的市城乡规划公示厅设立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栏,按要求公布应公开的主要内容,使来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
(四)对所有在建项目实行许可后的现场公示制度。如在施工现场悬挂规划公示牌,将月检结果、违法建设在网上公示等。今年1—11月份制作规划公示牌1842块[中公示牌1244块(尺寸:1.5m×2.5m),小公示牌598块(尺寸:1m×1.5m)],与去年同比增加28%。
(五)编制《合肥市规划审批手册》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规划局窗口发放,使大家及时了解城乡规划政策、办事程序。
(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与合肥电台常年设立“规划之声”专栏,今年合肥电台播报我市城乡规划方面的稿件196篇;经常举办专题电视宣传节目,今年安徽电视台和合 肥电视台播报我市城乡规划方面的影像报道33项;向《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晨报》等中央、省市报刊我市城乡规划政策、动态251篇;与《合肥晚报》联合举办“展望——规划”专刊16期。通过大力宣传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城乡规划的有关知识和科普知识,报导最新城乡规划工作动态等,使群众及时了解身边的城乡规划情况,增强城乡规划意识和法制观念,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监督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按规定的期限,准确、完整地向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送主动公开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今年向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送主动公开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40条。
(八)及时、认真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今年到市规划信息中心申请获取政府城乡规划信息项目930项,全部是当场、当日办结完毕。因市有关部门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应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标准未能明确,我局在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时尚未收取任何费用,服务对象很满意。
(九)今年按照让《城乡规划法》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进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惜投入数十万元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散发各种宣传资料8万余份。一年来,我局共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议案32余件,省市政协提案56余件。建立了信访接待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和问责制度,全年,共办理信访件1282件次,来访人数849人次,其中 集体来访47件次。办理市长热线电话记录单和市长信箱转来的人民建议转办通知单803件次,参加市领导大接访16件次,办理信访复核11件,办复办结率达到100%,排查信访隐患30件次。认真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全年共办理1起行政复议案件,11起行政诉讼案件,无一起案件败诉。
通过拓宽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使我局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自身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政府信息(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公开的形式仍不够新颖,规划网站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加快更新频率等等。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查漏补缺,逐步落实整改措施,把政务公开工作做好、做实。
(一)进一步深化对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持续性,将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当作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当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环节,当作提高工作水平、接受社会监督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窗口,当作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措施,增强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不断提高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的 水平。
(二)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狠抓落实。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信城乡规划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2009年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落实。通过抓落实,抓实效,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使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持久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市规划局网站建设。进一步做好市规划局网站信息更新工作,及时更新和维护公开的各类信息,根据工作变化和要求,主动更新完善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加强对政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督办,通过不定期抽查通报等方式,督促网站管理单位和各相关协助部门落实好信息公开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体现对外服务、便民服务的宗旨,为加快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步伐发挥好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柳州市规划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柳州市规划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2-1-18 16:56:00作者:00760328-5/2012-10021阅读765次
2011年,柳州市规划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规划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规划公示、公告、重大建设项目公告制度,关注舆情民意,加大新闻发布力度,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推进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领域的政务公开。
一、201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并及时调整了柳州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局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定责任领导一名;指定局机关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局档案馆协助配合工作;确定局法规科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政府信息公开的落实情况;指定了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员。
(二)建立健全制度。根据市信息办的通知要求修编了《柳州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柳州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柳州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各项格式文书,建立健全了相关各项工作机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办理流程。通过以上工作,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三)强化教育培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入柳州市规划局业务理论学习计划,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加载到局机关内部网络供机关干部学习。参加了市人民政府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班,并在内部组织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学习、研讨会2次,8课时,深入学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操作细则和相关制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柳州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主要包括机构职能、办事指南、规划项目公示、行政许可事项公布、法律依据、便民服务承诺等,主要媒介是局机关规划信息网、局机关公示栏、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纸等,局机关设置专门科室负责公开信息的更新与维护。2011年,根据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调整更新规划信息网,通过网站,发布公示、公告、案件办结信息、回答网民对规划的疑问,更新各类规划信息292条,其中通过报纸媒体更新信息64项,各类公示栏更新92项、网络公开信息292项(通过其他形式更新的信息均在网络公开,便利市民查询),有力推进柳州市规划局政务公开。进一步更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更新规划路网、用地红线、选址红线、规划设计条件等专题数据300多份,使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得到了更新和补充。做好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展出内容。
针对规划信息公开的特殊性,柳州市规划局把信息公开工作做在审批过程当中,做在规划公示当中,通过每年大量的规划批前公示与批后公布,有关信息入乡村、入社区、入企业,扩展了规划信息的发布范围,提高了市民群众的参与度与支持度。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根据有关制度要求,柳州市规划局设置了窗口接件、科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定期报备的工作制度。信息公开接待窗口设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局服务窗口,配置了专门工作人员,无收费项目,本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未出现不予公开的情况。
四、收费情况
无收费项目。
五、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11,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问题
1.柳州市规划局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的公众参与问题有待解决。规划信息既是一个社会公众重点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专业技术性要求极强的项目。因此,尽管规划信息公开工作吸引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关注,但是市民群众在认识信息、利用信息方面却存在一定的误区。如部分市民对有公示时间限制的规划批前公示项目关注度不够,未能及时反映个人意见和建议。
2.依申请公开项目公众参与度低。柳州市规划局本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市民群众不愿意通过正式申请的形式来取得政府信息公开资料,更倾向于获得现场简便的口头答复和网络答复,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与公开资料的完整性。
(二)改进措施。
1.调整政府信息公开程序要求,就一般性项目许可采用简易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强全市范围内的规划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宣传,提高市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
3.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和规划展览馆建设,提高网络媒体的利用率。
4.提高信息公开材料的收集效率,加强档案整理工作。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第三篇:2017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7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7年,省法制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本办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着力做好政策解读和依申请公开,加强对全省政府法制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业务指导,取得了良好工作的成效。
一、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
(一)及时更新发布应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规范公布2016的部门信息公开报告和部门预决算。根据办主要领导和机构人员调整情况,及时更新办领导个人信息、分管内容和有关处室的机构职能。省本级及11个设区市所有的规章草案均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的政府规章全部上网公开。在省法制办网站显著位置设置“重点事项公开”栏目,对由本办审核后公布的省级各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重点公开。结合各设区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对已经挂牌设立行政复议局的地区,指导修订《信息公开指南》,并要求在当地法制办网站上进行公开。印发《关于深化开展行政执法主体确认公告工作的通知》,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对全省各级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确认公告。经统计,全省各级确认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共计8674个,其中法定行政执法单位4687个;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1897个;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单位2090个。我办所有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都与省政府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做好了衔接和同步。
(二)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省法制办《关于加强信息报送和发布工作规定》《门户网站栏目责任落实方案》《门户网站和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及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发布政府立法、法制监督、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政府法制工作信息。同时,积极向中国政府法制网(国务院法制办网站)报送信息。2017年,中国政府法制网共刊载我省政府法制信息190条。
(三)做好以案释法工作。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编案例、学案例、用案例”的通知》(浙府法发〔2017〕26号),收集、整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典型案例。在省政务服务网不定期发布典型案例,为各地办案提供参照,积极引导公民理性维权。每季度定期在省法制办网站公开省本级行政复议决定书,指导全省行政执法部门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工作
严格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16〕5号)要求,在省法制办门户网站开设“政策解读”专栏,对《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关于公布省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的通知》《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解读。在《浙江日报》整版刊登《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全文,并在该办法正式实施前刊载权威解读文章;在《浙江日报》半版解读《浙江省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全版刊登有关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的介绍。各地法制办也就相关地方立法项目进行政策解读,如舟山市法制办在《舟山日报》全文解读《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湖州市法制办就《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进行了解读。
三、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及时开通我办依申请公开受理的集约化平台。全年共收到在线申请19件,纸质申请4件,所涉内容分别为:要求我办公开上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和财务预决算报告、要求对省政府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解释、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发文情况、省政府规章清理情况以及行政复议有关文件、受理处室、具体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等。其中,4件属于我办已主动公开的信息,1件属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15件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2件属于咨询类事项,1件要求申请人补正。我办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分别以挂号信的形式致函申请人,就相关事项予以告知。
四、着力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全面分析省法制办现有业务系统的运行和开发情况,有效提升现有业务软件的运行效能。完成新版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一阶段的开发,运行办公系统(OA)的手机APP,初步实现“把工作带在手上”的目标。根据省委网信办关于网络安全的工作要求,对现有18台服务器进行了网络安全清查和安全补丁升级,购买了waf防火墙和安全堡垒机,极大的增强了对抗恶意攻击的防御能力。在党的十九大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安全保障任务中有关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累计值班45天没有出现篡改、停机等网络安全事故,顺利完成保障任务。
第四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XXX年,XXX局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省市区关于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文件精神,细化工作措施,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落实。现将我局X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概述
(一)组织领导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加大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法制科和办公室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情况。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完善了《XXX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出台了配套的措施,进一步明确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时限,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已公开的政府信息发生变化或失效时及时更新。
(三)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按照“公开为常规,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尽可能的公开工商政府信息。我局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报刊、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公开政务信息。在局机关大厅设置了政务信息公开板块,对负责人信息、办事流程、咨询电话等进行公示。设立了党员示范岗、绿色通道等,统一配置了电话、传真机、意见箱等。设置政务公开公示板,将职责范围、办事依据、工作标准、办事程序、办事时限、首问负责服务等进行公示。XXX年,我局共设置公示板块X块,指南等上万份,接待各类咨询XX余人次,工作受到群众好评。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年来,我局主动公开了X年各类政府信息XX条,内容涵盖了队伍建设、机构职能、行政审批事项等各类信息。其中,工作动态服务信息XX条,新闻报道类信息XX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为积极稳妥地做好社会公众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我局具体明确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受理部门、申请受理流程、服务方式和内容,进一步规范申请受理程序,明确操作要求和办结时限,不断提高服务质量。XX,我局未接到依申请公开事项。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XX,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均为免费提供,没有收取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截至XX年X月X日,我局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XX年,XXXX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存一定差距:公开信息内容不够丰富,主要为预防警示、监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运用信息手段开展信息公开的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一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实公开内容,在信息提供中强化服务意识。三是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使政府信息公开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信息化。四是拓宽信息公开途径,充分搭建信息化平台,提升信息公开的速度和便捷性。
第五篇:201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1xx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1年,我单位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011年,我单位在xx政府信息公开网共发布信息511条,其中,“机构设置”栏目发布信息9条,占总数的1.76%;“部门动态”栏目发布信息63条,占总数的12.33%;“人事信息”栏目发布信息10条,占总数的1.96%;“政策法规”栏目发布信息9条,占总数的1.76%;“行政执法”栏目发布信息398条,占总数的77.89%;“规划计划”栏目发布信息14条,占总数的2.74%;“财务预决算”栏目发布信息2条,占总数的0.39%;“招标采购”栏目发布6条,占总数的1.17%。
一、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
《条例》颁布后,xx单位对贯彻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确定由xx分管,办公室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信息中心负责平台搭建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体制和机制建设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情况
按期完成政府信息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方案,结合我厅实际,印发了《xxx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意见》、《关于转发〈xx
省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和《xx厅保密工作规定》,编印了《xx省xx厅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建立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发布协调、保密审查、虚假和不完整政府信息澄清和报告等各项制度,上述制度已发布在政府信息公开网xx厅网页。历年均按时向省政务公开办公室报送了xx厅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并在网上发布。同时,建立监督保障工作制度和机制,在《xx省xx厅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意见》等文件中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实行群众利益诉求处理机制,并严格履行。
(二)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转发了国家和省贯彻《条例》的一系列文件,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制定了《xx省xx厅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意见》、《xx省xx厅保密工作规定》等涉及政府信息发布协调、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等多项制度。为保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工作顺畅,在厅机关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立依申请公开受理点,同时在xx政务服务中心xx窗口增设依申请公开受理点。通过明确分工、细化步骤、优化流程等举措,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申请及时办理反馈。
三、巩固传统政务公开方式,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途径 一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升级,调整相关目录,充实信息内容。并将xx信息网与xx政府信息公开网做了链接,整合了相关栏目,提高信息上传发
布效率。
二是完善传统政务公开方式。主要包括:
1、及时发布xx行业重大信息。2011年2月,在xx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xx省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对宣传林业、扩大影响起到较好作用。
2、1月—2月,xx日报、xx电视台、xx电台、中国绿色时报联合报道了“十一五”xx生态建设成就。
3、与xx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联合举行政策法律咨询。
5三是重视网络宣传新途径,做好重点工作信息发布。发挥xx信息网在政务公开宣传中的基础作用。针对群众关注热点、重点,开辟“政务公开”、“机关作风建设”等专栏,及时解答群众咨询投诉,增强政务公开互动性。
四是积极探索“网络问政”新方式,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2011年,“专家咨询”收到46条咨询、“投诉举报”收到42条意见,均及时得到回应处理。同时,认真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人民网”网友留言事项4件,“中安网”网络问政事项17件,政府信息网收到公开申请14件,均按时答复。
五是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受理点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政务中心窗口设置2个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务公开资料索取点),及时提供政府信息。同时,准备了行政审批“八公开”宣传手册及集体林改等宣传资料,供群众取阅。编印“政策文件资料汇编”2万余份,发放到全省县、乡、村等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
六是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印发了《xx党务公开工作实施
办法》、《xx党务公开目录》,“实施办法”明确了党务公开内容、范围、程序,并于网上公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一是信息量和信息公开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信息公开时效性有待提高。2012年,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快建设亲民、务实、高效型政府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