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

时间:2019-05-13 08:0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

第一篇: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

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

主题描述:

又到一年结尾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公司都会选拔年度优秀员工,今年这项工作又要启动了。

借鉴往年的经验教训,各部门推荐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一些部门比较注重员工当年的工作表现,还有一些部门比较注重员工的品德和素质;各部门领导在评选会上也会争的面红耳赤、头破血流。有时僵持不下就直接让老板拍板,老板也很为难。就算是确定了优秀员工的人选,结果公布后,总会有人唏嘘。

请教大家,应该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 专家支招1:

偏重”德“与偏重”能“说明的是企业文化存在差异,大家对企业目前的工作重点有不同的意见,但不管偏重“德“还是”能“,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都会继续争吵,因为争吵的根本原因不是”德“与”能“谁重要的问题,而是年终奖没有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

一、制度化

年终奖是对员工工作一年,取得成绩的奖励,既然决定要奖,那就得公平、公正、公开,为什么奖?怎么奖?如何奖?奖多少?都要提前告诉员工,让员工有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让员工知道怎么去做能得到这份奖励,这份奖励才能真正的落实,而不是员工闭着眼睛干了一年,等着领导PK结果来看决定自己的奖金是多少。所以,年终奖要有制度做规范,要在年初时就公布出来。

制度在企业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使用方法,在企业的初期,能走到一起的员工,都是有着共同的目标、愿景的人,自制力较强,不需要这些制度,到了企业中期,人员多了,就需要制度来告诉员工怎么做,引导他们完成工作目标。年终奖的制度就是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年度目标、分解指标制定出来的,告诉员工你这一年要做什么,要引导员工通过努力,完成工作目标,拿到奖励。

二、流程化

制度的制定是企业高层或决策层来制定的,制度要明确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方法、奖金计算方法等。还要有配合制度实现的流程、标准。年终奖的制定和实施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要计划,公司打算拿出多少钱来奖励员工,是营业额的百分之多少,还是用利润来衡量?或者定额,老板每年就拿出这些钱来奖励员工。

然后是考核项目与奖金的分配,让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年度目标,就是你的考核项目。奖金的分配也是按任务量进行分配,谁的目标高、完成的多就占奖金的比例就多些。

最后是由谁来监督制度的实施、考核,一般情况都是由人事部来完成,要给员工做培训、告诉员工如何考核,核算奖金,对考核结果公布,了解员工对考核的意见,反馈给高层领导,对年终奖调整、改进提出意见方法等。

三、标准化

为什么会争的面红而赤?其实就是没有标准,每个人凭着自己的喜好、感觉来认为年终奖应该怎么给,去为自己手下的员工争取利益,能不争吗?年终奖应该在年初制度制定的时候,就把考核标准制定出来,年底按标准考核就是了,有什么好争的?制定的时候,可以提出你的意见,如果意见不同,可以投票决定,也可以打分加权平均计算,如果议而不决,可以由老板最终拍板决定。一旦决定就按制度执行,再提意见或者不服、争论,那就是你执行力不行,你的领导能力就会受到怀疑,还争吗?

而考核中的“德”与”能“的比例,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定,个人观点,当企业还处在生存期考验的时候,业绩第一,没有业绩,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德“就要往后考虑。当企业保持了一定的业绩,或者业绩发展到瓶颈期,很难上升的时候,”德“就很重要,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以”德“先行,这时要提升”德“的比例。

最后说一句,看你还提到了老板也很为难?看得出你们老板并不是一个强势的人,比较温和。也没什么好为难的,一个企业,人多了,必然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一个制度或规定只要80%的人满意即可,什么时候都会有反对的意见,如果反对的意见合理,那就去完善他,如果不合理就不用去理他。不要想着面面俱到,事事完美,那样只能束缚企业发展。专家支招2:

年终将至,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又不可阻挡的进入企业管理者们的工作日程。

如何做好优秀员工的评选活动,成为评选活动组织者们所面临的一道年年如此的难题。评选优秀员工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由于活动组织策划者和执行者理念的偏差,评选的结果未必皆如人意。小的单位,每个员工的情况老板了如指掌,选中老板中意的员工,老板开心认为评选活动组织的成功;反之呢,不管你活动组织者如何的辛苦,老板一句评选的不理想,就把你的辛苦划为无能,只觉得委屈和无语。大的企业,往往会出现把经念歪的事情。活动组织者千辛万苦、挖空心思设计的评选细则,到了部门一级,在部门主管的操纵下选出了部门主管认为优秀的员工;到了公司一级,更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大冲撞,管生产的喜欢干活快技术高的员工、管质量的喜欢干活细心产品质量好的员工、管行政的喜欢遵守纪律的员工,公司级领导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代表不同的观点,和声和气的情景荡然无存;以至于轰轰烈烈的争吵中,公司一把手拍桌大怒,一锤定音,领导决策的代表领导的观点和观察角度,优秀员工评选最后变成了领导选拔,评选活动尚未结束,私底下的流言蜚语把评选说的一无是处,让活动组织者无奈中多了些许无法诉说“窝屈”。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结果呢?我觉得首要问题是理念的问题,是价值观不统一的问题。按道理说,企业组织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原本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倡导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一个重要活动平台。活动每个企业都在搞,但是否真正的理解优秀员工评选的真正目的和内涵,却值得所有从事企业管理者们的深思。对于评选优秀员工的目的和认识,因企业或者说老板的认识深度和层次不同,所确定的标准就不同,即所谓的理念和价值观就存在差异。如,有的企业老板觉得,员工辛苦一年了,选那些技术好,在关键时候为公司做出贡献的,甚至是为了留住某位打算离开公司的员工,为了彰显企业或老板的重视,把优秀员工评选名额给这些“内定”的员工发奖金,可谓是一举两得。正所谓,员工本人荣誉和金钱都得到了实惠;企业老板即省了一笔不用再单独给这些员工发奖金的费用,又把选举优秀员工的事给办了,正好一举两得。事情是办圆满了,但是,得到的效果真的是双赢的吗?老板花一笔钱办两样事,员工得了实惠还有了荣誉,老板和这名员工实现了双赢,但评选优秀员工的初衷却错位了!

我们想一下,为什么要评选优秀员工?从常规的角度,评选优秀员工,是为了树立标杆,树立全体员工学习和赶超的榜样。仅为因为这名员工技术好,或者在某次关键时候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就可以被“内定”成为优秀员工吗?如果这名员工平时不注意安全、不重视质量、不服从领导安排和不遵守公司纪律,仅仅因为技术好、为公司做出贡献,就成为企业宣传的榜样和标杆;那么,其他员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技术好、只要在关键时候为公司做出贡献,哪怕不注意安全、不重视质量、不服从领导安排、不遵守公司纪律,都无所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试想一下,企业评选优秀员工,能起到推行优秀的企业文化、倡导正能量、推行企业正确价值观的目的吗? 又如,活动组织者精心策划的活动实施细则,在部门级的评选过程中,被部门领导行人情,没按照评选细则推荐候选人;公司领导直接内定;导致评选的透明度和公平度丧失。试想一下,缺乏公平度和透明度的评选,能选出全体员工心服口服的标杆和榜样吗?如果不是大家心服口服的,大家会从内心向这些所谓的“标杆和榜样”学习,能作为目标去赶超他们吗?

所以说,优秀员工的评选,所有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执行者,确定统一的优秀员工评选标准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要素。那么如何确定正确的优秀员工评选价值观呢?这就涉及到了是重才,还是重德,或者是德才兼备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管理的初始阶段,团队新建,一般都是视才若渴,渴望手下全是可用的人才,所以往往会把才能放在选拔的第一位。随着企业管理的时间推移和团队的磨合,慢慢发现往往有才能的都是桀骜不驯的另类,管理者又开始调整用人理念,把德放在了才的前面,觉得用人首先要用听话的,哪怕他技术不是最优秀的,只要听话,就可控制。然而,随着团队管理的继续磨合,又慢慢发现,唯德为先也不行,往往会出现如中国足球那般中场无力,关键时候缺乏技术核心支持,导致前功尽弃。接着,管理者又在寻觅德才兼备者;然,德才兼备者犹如大海捞针,哪能那么垂手可得。其实,选优秀员工,即如选拔老板心目中的德才兼备者,毕竟企业是有局限性的,哪能选拔出十全十美的“完人”?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深思,重才不行、重德也不行,重视德才兼备,却面临资源限制;那么,究竟确定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对”的、正确的? 问题论述到这里,就需要我们考虑评选规则的问题。方向决定结果,什么样的评选规则,就会产出什么样的价值观衡量标准。个人观点: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标准。

比如说,企业需要每个员工都要技术优秀,这样才能为企业在市场上占领竞争优势;那么,优秀员工设定条件和评选规则,就应该围绕如何评选出技术优秀的员工来制定。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为了选拔技术优秀的,就可以忽略技术以外的诸如态度、素质等方面的因素;只能说,侧重技术,那么技术的评选比分就偏重,态度和素质的评选比分就占较少的比例。如果说企业是一个对员工技能要求不那么侧重的企业,完全可以把员工的态度和素质放在权重的位置,来设定优秀员工的选拔标准和评定条件。任何事情的选拔,只要区分好权重条件,就能够区分出员工的优秀程度;通过选拔标准和评选规则的设定,其实已经很明确的向全体员工传达了企业所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

企业选拔优秀员工价值观的问题确定了,并不代表优秀员工的选拔就可以成功,会错意、念错经的和尚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管理队伍中。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对优秀员工评选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优秀员工评选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1)如何预防基层评选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细则执行,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 在企业的很多评选活动中,对于分部门推选候选人的评选形式,很难杜绝部门领导在候选人的推荐中,优先推荐和自己一条心的嫡系人马。这么做,容易导致暗箱操作,失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容易让那些真正的优秀者被人为雪藏。

目前已经被大家习惯应用的,从推荐方式上,由公司领导提名、部们推荐、个人自荐;从监督方式上,很多企业大多会设立举报信箱、电话、短信等,在部门评选的时候,公司级评选小组会委派代表进行现场监督;在公开的措施上,强调现场选举、现场公布结果,接受全员监督。目前的这些措施,只要能真正的执行下去,就可以基本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

2)如何解决全员选举中,对非本部门候选人不熟悉,而导致的评选偏差问题?

如果说选举本部门的代表,大家平时都非常熟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秤;所以说,选举的结果偏差不会太大。一旦上升到跨部门选举,往往会出现和自己一个部门的、自己关系好的或者比较熟悉的,优先被选举者投票。这样一来,哪个部门人员多,哪个候选人人缘好或者说知名度高,被大家投票的概率就高;而往往那些务实肯干者,偏偏又多是不爱张扬的居多。如何避免这种偏差的出现,确保评选活动的公平性,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借鉴一些经验了。

比如,宣传部门要建立完善企业的宣传信息获取渠道,通过设立一线部门兼职宣传员,及时发现各部门第一手典型事迹宣传材料,只要平时因成绩突出被宣传报道的,即使不在一个部门,也会被广大员工留下深刻印象的。设定候选人材料宣传期,把每名候选的优秀事迹进行挖掘整理,在一段时期内进行轮番的宣传;通过宣传,所有员工都知道他为什么优秀,知道了候选人为什么优秀,就知道企业倡导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岂不是自然而然的就深入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企业价值观也就潜移默化的深入每一名员工的心中。

宣传到位了,大家又在同一个企业,宣传的事迹即使没亲身经历,但边角信息总是知道的;再通过宣传了解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对候选人的了解就会有血有肉的更加形象,这时候再进行选举,每个选举这都会对候选人进行权衡对比的。

3)民主集中制,永远是控制评选活动的不二法宝。

民主选举是为了确保选举活动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员工选出来的候选人,大家是会心服口服的;并且也会是实至名归的。在大家海选出来的候选人中,通过企业管理层的集中制权衡,相信最终确定的优秀员工,一定会是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满足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标准的最佳人选和学习标杆。

4)如何实现评选是载体,活动宣传是培训,荣誉和奖励来激励的最佳效果?

在优秀员工的选举活动组织中,很多企业都会到12月份的时候,才把优秀员工的评选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中来;却又往往习惯于在月底的年会上,公布和表彰优秀员工。如此算来,优秀员工的评选周期就被限制在一个月内。时间受到限制,活动的效果就会大大折扣;往往会因为既要搞生产,又要抓评选;兼职评选小组组织者的部门领导,不得不采取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来进行评选活动的组织。重时间和完成日期,必定会出现夹生饭,一些该进行的过程会因为时间仓促而出现重形式、轻效果的思想。所以,对优秀员工的评选活动策划,建议设定为2个月的周期,其中,候选人的宣传周期按15~20天,只有广宣传,大家才能对这些候选人的事迹熟悉和了解。其实,评选优秀员工只是企业倡导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活动载体;只有通过优秀事迹的宣传,才能让每一名员工知道企业想要什么样的员工,员工如何做才是企业需要和欢迎的,这比在年会上仅仅发发奖状、照照相,更能起到宣传培训的效果。

结束语,原本是论述优秀员工评选重才还是重德的话题,兴趣使然,就把自己组织优秀员工评选活动的一些认识,也一并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了,貌视有点画蛇添足,但求别太注重文章的题目要求,希望对每一位阅读者有所帮助。专家支招3:

在讨论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之前,我们先玩个抢答题。

1、哪个部门的优秀员工最好评选?

答案:销售部门;理由,不解释。

2、哪个部门的优秀员工最难产? 答案:职能部门;理由,你懂得。

3、哪些人最看重优秀员工的头衔?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新员工或老员工?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什么抢答题,也太简单了吧。是的,有时候评先就是这么简单。什么时候评先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是什么让评先变得复杂了?我们为什么要评先?我们到底该如何评先?

一、我们为什么要评先

一般我们会这样写:鼓舞员工士气,塑造良好团队精神;树立榜样,兑现有效激励承诺,形成先进示范效应;树立公司正确、鲜明的激励导向,正确指引员工新的一年思想与行为发展方向。

再回到要“德”还是要“能”的问题上。业务部门怎么评优?德和能哪个更重要?相信99%的人都认为,业绩第一无疑是最合适的评优人选。为什么不偏重德?因为业务人员的存在价值就是通过业绩来体现的。我们需要通过评选,选出榜样,对员工正确引导,从而涌现更多业绩优秀的员工。

职能部门如何评优?德和能哪个更重要?这可能会让人犹豫不决,为什么?因为职能部门的“能”不好衡量,部门之间存在协作,这时候只能是“能”不够,“德”来凑,因此,职能部门的评先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分歧。

二、我们到底如何评先

评先,首先要有标准,才能去评,否则,直接指定就可以了。谈到标准,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最常用的如下:

1、评先限制条件

如受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未撤销的;受降级或降职处分未撤销的;病、事假时间年累计超过15天(含)的;迟到、早退次数全年累计10次(含)以上的;全年度出勤时间不满10个月(含)以上的; 有旷工记录的;因本人失误或失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工作中遭被服务对象投诉至总经理或董事会者被确认事实的;经查实,有诋毁公司声誉与形象的行为并已经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的;总监级(含)以上员工不参与评选;在年度绩效考评中成绩为乙(含)以下的员工,不得参与年终评先活动;其它限制不能参与评选的条件。

这些限制条件其实也是一种导向,为了有评优的资格,你一定不要犯以上这些错误啊。

2、评先的范围和比例

如各类奖项获得者总人数不得超过年度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的10%;有的会更细化,把具体名额给到各个部门,确保评先的稀缺性。

3、评先的流程设置

如某单位这样评先流程:各部门提报参选员工;对提报名单进行资格审核;委员会组织评优,如投票或打分;评优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解决;评优结果的批准执行;评优申诉的受理与复议。

4、评先类型的设置

为了更多的激励,更有效的覆盖,一般会对评先的类型进行设计,如以下几种:“优秀团队”奖;“ 优秀管理者”奖;“优秀员工”奖;“薪火相传”奖;“励志提升”奖;“消防先进个人”奖;“家园守护者”;“服务之星”;“金算盘”奖。

这么多的评优类型,每个奖项都有各自的评先标准,每个奖项标准其实都是一种引导,同时又对不同岗位有所兼顾,不至于厚此薄彼,适得其反。

5、评先的原则

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少了这个,评先会出现各种漏洞和意外,让人顾此失彼,因此,原则不可少。

常见的原则有:以年度工作成果为导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硬性指标一票否决原则;不得兼得原则;禁止“论资排辈”或“轮流坐庄”原则;最终评判原则;接受全员监督原则。有了这些原则保驾护航,评优才可以进行的更顺畅。

三、为什么评先越来越复杂

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单位评先无标准,善于突袭,导致评先流于形式或激化矛盾;企业文化导向不明,员工之间存在不良竞争和攀比,想尽办法钻评先的各种空子,如果当选,自然引发众怒;一言堂现象严重,与领导走得近的未必是最优秀的,在流程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容易划等号,导致不满。

四、评先的注意事项

评先一般会放在年底,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是否有数据支持是关键;加上认为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将员工近期的表现等同于全年的表现,造成偏颇。

如何规避呢?我们的做法是采取积分制的形式,把评先工作贯穿于整个年度中,这样其实也是把激励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了。

专家支招4:

年度优秀员工评选,在很多公司都作为年底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来开展,通过选拔优秀,肯定成绩、鼓励先进,企业内部树立标杆,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那如何选拔,偏重“德”还是“能”,就像有一位企业家曾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那在年度选拔人才时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

一、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年度优秀员工选拔方案》,以下为初步流程思路:

考核维度:德和能,各占50%,选择德才兼备之人。

1、德:主要考核思想素质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行为功德等;

2、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执行力、应变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更新水平等;

3、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工作纪律情况;

4、绩:主要考核工作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对公司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优秀员工评选标准,需达到准入条件,注重团队意识,也防止企业总经理透露部门偏好,尽可能从源头上一碗水端平。

1、年度绩效考评达标部门(中等评价以上),未达标的部门没有优秀员工的推荐资格。

2、必须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含)以上才有资格参与评选。

3、年度工作业绩绩效好,综合素质评价又高的“德才兼备”人选。

二、“德”与“才”往往又不能兼备,一碗水端平难,在企业不同阶段,实施,因地适宜。那优秀员工的选拔,作为企业选人标准,企业用人标准的风向标。

不少民营企业,在初创期间,“稳定”是企业压倒一切的首要矛盾,那么举贤不避亲不可避免,因为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差,所以从家族和亲友推荐的人选中挑选关键干部,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在“德”与“才”上不可避免,德放在首位。老板在乎的是同心同德,老板往往掌握核心资源,他不希望后院起火,所以德放在首位,信的过的人往往更容易受重视。

企业进入了成长期,当“发展”成为第一矛盾时,“惟亲”总是会遇到选择面狭窄、亲近人员能力不足的必然瓶颈,这时候就要向“惟贤”转变了。同样,在企业用人理念上,有才之人,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往往会成为企业优先培养和重用的标杆。但是德也不容忽视,有才无德的人是限制使用。举销售例子:有的销售人员,通过灰色操作,能够给公司带来巨额项目和收入,能力自然不容小觑,但是德行上面不置可否,这样的人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但是只能限制使用,否则后患无穷;有的凭着个人资源,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但是不愿意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这样的人也可以用,但是不会重用。公司会重用哪种类型的:勤奋上进,职业道德操守高的,虽然业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德、能、勤、绩能平衡的,在企业内部树立正能量的典范的。

企业进入了成熟期,企业正规化,一切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尽可能避免个人主观导向,德才兼备的人,是企业选、育、用、留的风向标。

同样,coco目前所在的企业,互联网创业企业,不拘一格降人才,员工以创业之心加入企业,虽然很多时候会出现想要马儿跑的快,但是不给马儿吃草的情况,但是老板期权激励、股权激烈首要考虑的人一定是在企业艰苦期间,和老板同心同德之人。总之2015年,coco也在改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也兼任老板的司机(同样的闹剧,2015年处理就是长心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投票,谢谢)。多付出一些,少计较一些,在互联网创业阶段,总是有那么些东西值得自己付出和期待。专家支招5:

年度优秀员工评选,最好有明确完善的标准作依据,而不是到了年终临时决定,或者大家来举手表决,或者让老板来拍板,这都是不科学不能服众的。根据经验和自己的理解,提供以下表单式评选标准,供交流。

运用以上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标准。评选项目、优秀标准、备注等方面,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制订,甚至可以加入“在司工作时长”的条件。

2、德与能。表格中提供的项目,可能与德有关,但与能相关的较少,也就是说:员工优秀与否,与“德”即工作态度有一定关系,与“能”的关系不大。即使“能”一般的员工,如果能够运用好“德”,较好借用部门、公司资源,还是可能“优秀”的,相反,“能”再好的员工,如果“德”较差,“优秀”不但不可能,相反,其“破坏力”将是非常惊人的。

3、绩最重要。员工优秀与否,其实我们更多关注了员工工作、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其已然具备的“德与能”,所以,员工“业绩”才是评选优秀的标准。

4、需要细化。评选项目中各种子项目,需要进一步细化,寻求支撑。比如:“同事评价”可由“团结协作、工作勤奋、出勤考勤、言行举止、创新思维”等组成。

5、评选制度。每年都会进行评优,为什么不制度化、流程化,对评优的目的、职责、流程、条件、标准、公示、申诉、公告、颁发、意见处理等进行规范化,每年可略为修改和完善,防止领导之间的意见分歧或临时拍脑袋。

总之,优秀是相对的,不优秀也是相对的,评优的目的就是“奖优”,顺便体现“罚劣”(因为劣者未得奖就等于受到了处罚,而且是物质和心灵的双重处罚),所以,评选的标准应当是量化而不是人为可以操控的,否则,让员工意见过大,影响工作积极性,还不如不评优。

第二篇:干部选拔德能勤绩廉[范文]

着眼于增强“干部考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定远县从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和标准入手,把考评工作具体化、显性化,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王艺林/绘

明确评价标准:变“摸不着”为“看得见”

在定远县不久前进行的公推公选副科级干部考察中,一名考察对象综合成绩位居报考职位第三名,该职位共选拔9人,很多人认为他入选不成问题。然而,在干部德的考察中,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该同志离婚后经常拒付孩子抚养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最终,其没有被作为副科级干部人选。

“这体现了在干部选拔中,我县真正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不唯分取人的导向。”县委负责人介绍说,德行考核不过关,本事再大也不能提拔重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干部的标准,但如何衡量干部的德,历来是一大难题。去年4月以来,定远县试行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制度,努力将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具体化、显性化,在干部中起到了良好的重德导向。

“在考察中,我们细化评价项目,考察结束后形成评价汇总表,使德的考察从定性到量化、从无形到有形,更具操作性。”定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焦艳介绍,为改进考评方式,一般结合(换届)考核、平时考核、提拔任职考核一并进行,逐步形成正面问德、反向测德、社会评德、跟踪记德、使用凭德的综合考评方法。

干部之德具有隐蔽性、动态性。定远县还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收集干部德的信息。“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就是一大创新。”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科长黄莉萍介绍,每季度组织部牵头召开一次由纪检、信访、公安、综治、审计等部门参加的情况通报会或进行书面函询,对掌握到的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函询、组织处理。

要把干部之德考准考实,延伸到8小时之外尤为必要。定远县把干部监督视线延伸进社区,定期到干部所在的社区,重点了解干部“8小时”以外的生活内容、社会交往、家庭情况等,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开设“网上监督员”信息平台、聘请官德监督员,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动态掌握干部的日常表现。

强化结果运用:变“软约束”为“硬指标”

考察结果能否用好,对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和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每次考评后,县委组织部都对各项考察评价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把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调整、奖惩等方面的“硬杠杠”,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对考察优秀的,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对发现存在一般性问题,或民意调查较差票达到三成以上的,视情予以函询、诫勉、警告等处理;而对问题比较突出或民意调查较差票达一半以上的,视情予以免职、责令辞职或降职等组织处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叶有清介绍,对在重大事件和场合中立场摇摆、利用职务便利为个人和亲友谋利、生活作风不检点等,可视为思想政治素质缺陷或存在严重问题,实行“一票否决”。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某镇一名干部民主推荐得票较高,本可作为候选人,但组织部门在考察中了解到,2007年该同志在另一乡任职时,曾在乡镇人大换届中搞非组织活动,最终该同志没有被列为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

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定远县共对80多位拟提拔干部进行德行考评,有20多名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被任用到重要岗位,对30多名在德行方面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对近10名德才表现一般、考核处于末位的党政正职进行了调整。

“开展干部德的专项考察,对党员干部是一种警示提醒,有很强的针对性。”谈及此,县委宣传部干部张舒体会颇深。他说,此举能督促干部不断提高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既是对领导干部的鞭策,更是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更加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改进操作办法: 筑牢“第一道门槛”

如何考察评价干部的德,是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前提。实践中,对干部德的考察,如何考、考什么、怎样运用,很难准确把握和操作,往往被忽视和弱化。

“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足是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考察方法简单、范围狭窄、结论概念化,几乎是千人一面,容易出现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现象。”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邸乘光认为,定远县对干部的德进行专项考察,定量与定性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干部德考什么、怎么评价的难题,增强了考察考核的全面性、科学化,提高了考察准确度。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作为具体组织实施者,焦艳的感触更为深刻:“有实绩、有能力不一定就是好干部,领导干部必须有过硬的道德素质。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工作的实施,为干部个人加强官德修养提供了指针和方向,在全县营造了德行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良好用人导向的形成,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焦艳也坦承目前制度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评价标准还比较笼统,没有针对正、副职领导干部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部门设置不同标准;对干部八小时外‘生活圈’德的表现,在考察方法上还不够完备。“今后我们将着力细分考评尺度和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党员干部考评内容各有侧重,合理设置不同标准。考察干部的德不能定位在发现问题、处理干部上,而要重心前移,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促进干部自身建设。”

目前,县委组织部正在各乡镇、行业聘请干部监督特约信息员,在重点领域设立观察点,与执法、监察等部门协作,对特定场所进行监督,构建立体监督网,更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反应,筑牢选人用人的“第一道门槛”。(黄永礼、张方平)

下载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