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脱贫讲话11篇材料精选(参考性、适用性强)(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8:1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脱贫讲话11篇材料精选(参考性、适用性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脱贫讲话11篇材料精选(参考性、适用性强)》。

第一篇:扶贫脱贫讲话11篇材料精选(参考性、适用性强)

突出重点 强化管理

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2011年3月28日)

延安是革命老区,也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2010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面完成了扶贫重点村建设任务。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扶持,整村推进”和“三个确保”的要求,全市共投入6013万元,全面完成了123个重点贫困村建设任务,新修改造乡村道路1330公里,新修基本农田6500亩,新建维修加固淤地坝60座,新打水窖600眼,解决了7000人的饮水困难。新建沼气池1500眼,发展经济林果3万亩,舍饲养羊1.2万只,发蔬菜大棚3000座。扶贫重点村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齐全,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增收产业。

——千村贫困人口搬迁稳步推进。全市移民搬迁共投入资金2.7亿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0.45亿元,市财政资金0.22亿元,县财政资金0.15亿元,整合捆绑资金0.56亿元,群众

— 1 — 自筹资金1.3亿元。新建移民新村38个,计划搬迁安臵2235户9247人。已有4个村完工入住,34个村完成了主体工程,今年5月底可全部建成入住。

——扶贫互助资金规模继续扩大。按照“巩固提高、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在继续搞好167个试点村的基础上,新启动了55个互助资金项目村。目前,我市222个项目村入会会员达1.14万户、覆盖4.68万人,其中贫困户会员3454 户、1.3万人,资金总量达到4613.34万元,共发放借款5472户,2304.3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

——社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参扶企业243个,帮扶276个贫困村,其中,省上安排企业127个,结对帮扶150个低收入村;各县区积极挖掘、吸收县域内的企业116个,结对帮扶126个低收入村。52个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单位,积极开展了联县联乡包村工作。两项活动共投入资金1702.49万元,引进资金1693万元,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主导产业、劳务输出、实用技术培训、资助贫困学生等方面对贫困村进行了大力扶持,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超额完成了扶贫“雨露计划”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2010年,我市贫困户劳动力输出技能培训3400人,超省上下达计划400人,并实现了全部就业,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按照“实际、实效、— — 2 实用”的原则,举办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700多期,培训贫困群众3.5万人次,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有技能、善经营、能致富的农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按时完成了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识别、录入和数据上传工作。去年省政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和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市及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子长县省级试点,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加强了各县区业务人员培训,加大了宣传力度,保证了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全市已完成31.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和资料录入工作,按时完成上传任务。

——完成了小额信贷投放任务。2010年,省上分三批下达我市小额财政贴息资金570万,通过农行、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共投放小额信贷资金1.1亿元。扶持了922个行政村7570户发展林果业,养殖业,棚栽业,种植业等农村主导产业。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矛盾。

——世行五期扶贫项目全面实施。经过3年的前期准备和先导工程的实施,于去年10月份全面启动世行五期扶贫项目。共安排4县21个乡镇35个项目村,覆盖贫困人口1.68万人。目前,正在按照省外资办的批复计划组织实施。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201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调整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调整后的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全面负责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和验收工作。二是召开全市扶贫领导小组会,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和扶贫办主任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各县区的工作任务,落实了目标责任。各县区扶贫办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作为乡镇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去年8月4日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在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半年工作的要点和主要措施,从组织上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扶贫开发涉及的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推进,市县政府在争取中省扶贫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一是突出市县财政投入主体。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0.54亿元,县级财政投入0.56亿元,确保了移民搬迁、产业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整合捆绑各项涉农 — — 4 资金。各县区把以工代赈、农电改造、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等专项资金向扶贫开发项目倾斜,提高了扶贫项目整体水平。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省级“两联一包”共投入我市扶贫资金625.7万元,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投入我市扶贫资金1076.79万元,为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一是在项目的实施上,实行了项目公示制、法人制、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管理办法,规范了项目的运作程序。二是在资金的管理上,推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和专款专用,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在审计监督上,推行了扶贫项目跟踪检查制。在认真做好扶贫项目年度检查、审计工作的同时,我局还配合财政局、监察局、纠风办、审计局等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07—2009年中省市县各级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强化了资金监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在档案资料管理上,各县区都做到了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全面真实反映了每个项目实施全过程,为项目的竣工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调研,当好参谋。2010年是我市 “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的收官之年,在确保各项计划任务全面完成情况下,我们早谋划、早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扶贫调研活动,— 5 — 摸清了全市贫困人口数量、区域分布和致贫返贫原因,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及时编制了《延安市“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及十年的扶贫开发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为了贯彻赵正永省长去年8月11日在榆林视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和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局根据省扶贫办安排部署,组织白于山区、黄河沿岸九县(区)扶贫办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延安市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和《延安市黄河沿岸扶贫移民搬迁规划》。《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已被纳入了陕西省区域板块连片开发规划之中。同时,在全系统开展扶贫工作大调研活动,形成各类调研报告、论文20余篇,有的被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刊登,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宣传力度的通知》要求,我局与延安电视台合作,历时4个月,制作“回望家园——重走黄河流过的村庄”、“再访白于山区”专题系列报道50多集,在延安电视台播放;与延安日报社合作,在《延安日报》开辟延安扶贫专栏,专题报道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和扶贫协会联合创刊《延安扶贫》,同时,还在《陕西日报》上专门介绍了延安扶贫移民搬迁工作。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

— — 6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是准确定位、真抓苦干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这给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一些部门甚至一些领导在思想上出现了轻视和放松扶贫工作的现象,认为扶贫部门的工作其它行业都在干,扶贫部门可有可无,面对这种被动局面。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市十年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研,摸清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现状。目前全市仍有31.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有20万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急需搬迁,不彻底解决这些贫困问题,将严重影响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制约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真抓实干,扎实工作,才能确保扶贫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二是有为争位,壮大队伍,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扶贫开发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面对的是广大贫困农村,扶持的是重点贫困区域,必须真抓实干,干出实效,才能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去年来,我们坚持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收入

— 7 — 为目标,以“两区”扶贫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了移民搬迁、产业开发和贫困户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60万贫困人口中累计有52万人脱了贫,其中28.1万绝对贫困人口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为才能有位,在市级机构改革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争取各级领导对扶贫工作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组织相关部门到外地考察学习,使他们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终将我局由原省上批复的挂靠农业局机构变更为市政府具有行政职能的直属事业机构。在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同时,我们积极与各县区政府、市机构改革办协调,妥善解决了县区扶贫办机构设臵问题,进一步壮大了扶贫开发工作队伍,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超前谋划,当好参谋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主体。扶贫部门是扶贫开发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在提前完成“十一五”扶贫规划和2010年各项工作的同时,根据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要求,立足延安实际,超前谋划,及时编制了《延安市“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同时,就今年及“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重点、目标任务提出完整的想法,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肯定,为党委、政府指导扶贫工作提供了可行依据。四是抓纵联横,争取支持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必备要件。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 — — 8 程,没有中省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是不行的。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的基础上,紧抓国家支持西部、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机遇,结合我市实际,及时规划编制了一批关注民生,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点项目,由副市长彭祖佑同志带队,政府办、扶贫局等有关部门参加,专题向国务院扶贫办进行了汇报,我局由局长、副局长带队先后四次赴中省专题汇报,得到了中省扶贫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还组织各县区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人员先后赴重庆、湖南、安徽和安康等地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并与市财政局、发改委、人社局、水利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广泛联系,多次召开座谈会,通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为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赢得了各级各部门的广泛支持。

2011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白于山区大搬迁的机遇,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新突破。

积极主动 多措并举

全力推动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有效开展

榆林市扶贫办(2011年3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根据全市实际,及时组织动员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1120个中、省、市、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结对帮扶1205个低收入村,启动实施了榆林市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参扶企业数量、规模居全省之最。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层层发动,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实际对接企业782家,结对帮扶795个村,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对接任务,已达成意向帮扶资金2.05亿元,已到位资金5248万元,其中帮扶资金5106万元,捐赠物资折价130.8万元,爱心捐款11.2万元。实施产业化项目3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9个,其他项目17个,资助贫困学生21人,举办培训办22期,培训745人次,受到广大 — 10 — 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省上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实施意见》,成立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副市长王长安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建设局、国土局、国资委、能源局、税务局、工商局、中小企业局、工商联、榆林日报社、榆林电视台等部门组成,并成立联合办公室,设在市扶贫办,分管领导王市长经常深入有关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我办制定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管理办法,明确了市级党政部门包村扶贫牵头单位同时也是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每年至少召开三次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本县区扶贫团的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各参扶企业都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组,企业法人担任组长,选派得力人员进村开展包扶工作,研究制定帮扶村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各县区都迅速行动,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会议,安排部署本县区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府谷县及时召开了全县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会,把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与“双百帮扶”工程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全面铺开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米脂县在省上会议结束的当天,县委、县政府即组织召开了米脂县村企结对帮扶工作会

— 11 — 议,出台了《米脂县百企百村扶助行动实施意见》,责成县级包乡镇领导同时也是百企百村扶助行动的领导,为顺利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协调,搞好对接。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的关键是搞好村企对接,我市帮扶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市、县区都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搞好村企对接。首先是多渠道联系企业,有的通过114电话查询台,查到企业的联系电话找到企业,有的通过网上查询,按企业注册名称“同族”查找,顺藤摸瓜找到企业,有些无法找到联系电话的企业,通过注册地址直接登门拜访找到企业;其次是感情联络企业。对于联系到的企业,主动上门耐心宣传,使企业了解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绥德县主管副县长带队,由政府办、扶贫办有关人员组成村企对接工作组,对驻地在神木、府谷等地的企业逐一上门进行对接,与企业召开座谈会,介绍县上和包扶村的具体情况,表达对帮扶企业的殷切期望和热忱欢迎。在2010年国庆和春节期间,市扶贫办与绥德县政府组织慰问演出队,专程到驻地在神木、府谷的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集团公司、陕西德源府谷能源公司等企业去慰问演出,演员们冒着严寒,为企业职工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使企业职工深受感动,联络了感情,增进了友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企业明确表示要加大投入,强化措施,从各方面帮助帮扶村群众增加收入,不少企业已到村开展工作,实施了项目;佳县帮扶企业数量多,县委、— 12 — 县政府将与帮扶企业对接工作落实到有关乡镇,由乡镇领导带队上门走访联系企业,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对接情况;榆阳区扶贫办带领乡镇、村负责人到西安,通过牵头单位省建设厅联系,对驻地在西安市的包扶企业进行联系对接。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措施的联络沟通,使大多数企业都到村开展了帮扶工作。

(三)搭建平台,搞好服务。针对企业大多数对农村情况了解不多,对扶贫工作比较陌生,又忙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市、县扶贫部门积极为村企帮扶工作搭建平台,成为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中企业与帮扶村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先后与省建设厅在榆阳区、省国资委在子洲县,市发改委在清涧等县区召开座谈会,组织参扶企业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县乡两级向帮扶村派出联络干部1510名,帮助企业开展工作,立足各村实际,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实地勘察等形式,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和帮扶措施。榆神煤炭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安排在榆阳区包扶,区政府、扶贫办热情接待,与企业共同研究、探讨,根据企业和帮扶村的实际,提出了帮扶工作重点:一是将包扶村建成公司的副食品基地,公司所需的肉类、小杂粮、蔬菜等,由包扶村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二是将包扶村作为劳务输出基地,将包扶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后,在公司就业搞运输,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帮扶村群众收入,实现村企共赢。清涧县积极

— 13 — 为企业提供包扶村信息,主动联系企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少企业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包扶村了解村情,落实了扶助项目。市县扶贫部门帮助企业落实项目,监督项目和资金管理,对于企业落实的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项目实施中由村委会负责施工,乡政府负责监督,扶贫部门严格把关,验收合格后再兑付资金,确保帮扶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重大意义,帮扶措施、帮扶方式。全市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动员会后,我们将《榆林市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实施意见》印发2000多份,发放到各参扶企业、各有关乡镇和被包扶村,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市、县两级都注重培育典型,通过示范带动,推动面上工作。目前,市上确定了10个、每县区确定3个企业作为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典型企业,通过陕西日报、陕西联县扶贫、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榆林信息、榆林扶贫开发简报等,及时报道和总结推广各县区、各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现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信息80篇次。2010年10月25日-30日,市扶贫办与榆林电视台“记者观察”栏目记者奔赴有关县区、企业、乡村,就千企千村扶助行动进行实地采访,制作的节目《新模式大成效——聚焦榆林市千企千村扶 — 14 — 助行动》在榆林电视台播放,11月份组织参扶企业参加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先进事迹宣讲活动。通过宣传,大力弘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他们更大的帮扶热情,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年来,随着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的开展,企业参与扶贫已经成为我市社会扶贫新亮点,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企业。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已为高庄则村建成整洁的居民楼,宽阔的街道,豪华的音乐喷泉广场,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和蔬菜种植大棚,成为全国、全省社会扶贫的典范。榆林市文昌集团为黄家圪劳村实施了基本农田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农网改造、绿化工程等项目,已建成3000多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百亩示范葡萄园。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集团公司、神木红柳林矿业公司、中电国华神木发电有限公司等参扶企业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积极在包扶村实施了道路项目、饮水工程、红枣烤炉等项目,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北元化工集团公司积极开展“一基两业”帮扶工程,在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一方面增加就业,公司优先安臵本村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就业,优先录用本村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另一方面积极扶助产业项目,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

— 15 — 社会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

1、领导重视是搞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重要前提。为了促进全市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声势浩大的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动员大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员之多,在我市扶贫历史上前所未有,各县区主要领导都亲自组织动员,安排部署本县区的村企帮扶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唤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力地推进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主动协调是搞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关键环节。市县区扶贫部门干部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职能,积极奔走于企业和贫困村,绥德、清涧、米脂、吴堡、子洲等县扶贫办,通过熟人介绍等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主动到县内、县外的企业上门联系,多次进行宣传对接,陕西红旗民爆集团榆林鸿泰有限公司、榆林榆川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神木汇森凉水井矿业有限公司等不少企业,被扶贫办干部不辞劳苦的作风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不扶到想扶,由应付到真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3、广泛宣传是推动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有效措施。宣传工作是搞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平台和窗口,宣传企业能扩大影响,赢得企业更大的支持;宣传典型能传经送宝,交流学习,— 16 — 推广经验;宣传扶贫工作,更能接受全社会的共同监督,让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舆论氛围。

4、加强管理是搞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的根本保障。参加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企业数量大,行业多,企业属性多样,分布地域广泛,组织协调任务重,难度大,必须加强管理,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工作联络制度、检查督导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特别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并真正落实到位,加大对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表彰奖励力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并给予一定的政治荣誉,充分调动企业和企业家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确保千企千村扶助行动顺利健康持续地开展。

总之,我市在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市县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在社会扶贫工作中做出新的更大成绩。

两项制度瞄准贫困农户 两轮驱动加快减贫步伐

商洛市扶贫开发局(2011年3月28日)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围绕“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目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两项制度有效衔阶段任务。全市共识别农村低收入人口18.8万户、6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7.3%。在低收入人口中,识别确认扶贫对象及扶贫低保交叉对象13.8万户、49.6万人,低保对象11.1万户、30.9万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安排部署,政府强力推动。坚持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省完善扶贫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提高强农惠农政策效能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未来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县成立了由主管市、县长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各村组都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二是扎实安排部署。市县区党委、政府坚持将“两项 — 18 — 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电视电话会、专项工作会议等形式,听取工作汇报,审定工作方案,统筹协调推进。三是科学制定方案。市县区分别制定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范围对象、操作程序、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建立了工作信息专报制度和专项督查制度,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开展了督查督办和年终考核。

二、密切协作配合,上下左右联动。按照“政府统筹、部门配合、乡为主体、村抓落实、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思路,抽调市、县、乡、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1715人,组成1774个村级工作组、163个乡镇指导组、30个县级督查组,形成层级完善、运转有力的工作运行体系。推行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部门协作机制,扶贫部门有效组织开展了贫困现状调查摸底、扶贫对象和扶贫低保交叉对象的识别确认、录入建档工作;民政部门派出171名干部完成了低保对象的调查识别和审查审批任务;财政部门安排工作经费300万元,为乡镇扶贫办配备电脑、打印机等信息录入设备200多台套;统计、残联等部门依照自身职能和职责,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共同参与识别确认和帮扶对接工作。

三、探索方法途径,超前试点启动。按照“先行先试打牢基础,由点到面稳步推进”的思路,先后组织开展了三个层次

— 19 — 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前期试验试点工作。2009年9月,结合国家连片开发项目试点,在洛南县13个项目村1000户农户中进行了贫困现状调查摸底试验,摸索农民收入计算方法,设计调查统计表格,初步建立了村级和农户贫困状况识别指标体系;2010年一季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县一个村、一县一个乡镇贫困现状调查摸底试点,验证贫困识别指标体系,探索进村入户识别方法;二季度在每乡镇选择好中差3个村,开展逐村逐户调查,测算不同区域贫困发生率,展开识别确认试点,演练识别程序和方法,为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四、确保工作质量,狠抓关键促动。一是抓培训。分类型、分层次、分重点开展培训,打造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选派业务尖子参加国家及省上培训,对252名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县区扶贫局长、业务股长外出学习取经,对11463名乡村干部进行操作程序演练。二是抓宣传。采取会议动员、印发资料、开办专栏、制作标语、入户宣讲、专题报道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使两项制度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市共召开村组宣传动员会4025场次,印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手册》8790册,发放宣传单22万份,张贴悬挂标语1.5万条,办村务板报3840期,在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报社等媒体开展专题报道162期次。三是抓创新。在规范做好“确定识别指标、成立评议小组、户主申请、入户识别、— 20 — 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登记录入、制定落实政策”八个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实行了由村民代表按贫富状况由低到高顺序确定低收入户的“低收入户排序法”,推行了“居住多层楼房或购臵商品房的家庭不列入、拥有机动车辆和大型农机具的家庭不列入、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家庭不列入、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家庭不列入、日常消费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不列入、长期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家庭不列入等“六不列入”办法,开展了基础设施改善型、集中搬迁安臵型、技术技能提高型、发展资金扶持型、龙头企业带动型、贫困学生资助型、大病医疗救助型、社会力量帮扶型、惠农政策扶助型“九类模式农户”设计等自选动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五、加强政策衔接,实现两轮驱动。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成果的转化运用上,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实行扶贫低保户先扶、高寒边远户先扶、生存条件恶劣户先扶、重大疾病户先扶、残疾人户先扶、计划生育户先扶等“六先扶”;按照“瞄准穷人,一户一策”的思路,做到“六对接”:一是政策扶持对接。将11.1万户、30.9万人的低保对象纳入农村低保范畴,按A、B、C三档实施分类救助;将13.8万户、49.6万人的扶贫对象列入未来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分年进行扶持。二是产业覆盖对接。实行长期收益项目与短期见效项目结合,“十二五”期间,扶持11.9万农户发展林果业30万亩,扶持6.6万农户发展地道中药材15万亩,扶持9.8万农户发展畜牧业600万头(只)。

— 21 — 三是技能培训对接。对2万名新生劳动力,实行3+1职业教育培训;对9万名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对14万名留守劳动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四是移民搬迁对接。对居住在高寒边远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生存环境恶劣区域的6万户、25万人实施移民搬迁。五是干部帮扶对接。启动新一轮部门包村扶贫工作,实行200名市县领导和600个市县部门联系和包扶低收入村制度,实施市级领导包5户、县级领导包3户、科级领导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的“5321”结对帮扶工程。六是企业扶助对接。组织动员省级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市内100家有帮扶能力企业和100个西安商洛商会会员结对帮扶300个村。

虽然我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扶贫办的要求相比,与各兄弟市的工作相比,与贫困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按照省办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加快减贫步伐、消除绝对贫困作出应有贡献。

规范运作程序 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把互助资金协会办成农民身边的小银

澄城县扶贫办(2011年3月28日)

2008年被确定为互助资金试点县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积极实施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采取财政资金注入、农户基准互助金吸纳、社会无条件捐赠、占用费转入本金“四位一体”的滚动聚资方法,遵循政府主导、合力共推、谨慎操作、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规范运营管理,务求取得实效,在有效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不足难题,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方面,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扶贫互助资金发展的新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2010年底,全县23个项目村入会农户达3733户,占项目村总户数的62%,低收入农户入会1337户,入会率66%,赠送186户,配送163户。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738.3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89万元,吸纳农户基准互助金327.37万元,社会无条件捐赠15.3万元,上年占用费收入转入本金6.71万元。累计发放借款551.32

— 23 — 元,借款户占会员总数的60%,按期还款率10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互助资金是提高贫困村和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为了真正把扶贫互助资金这项工作落在实处,一是在组织保障上,县上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互助资金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指导组,各项目村成立了由村两委负责人牵头、贫困群众参加的筹备小组,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互助资金工作机构。二是在人员经费配臵上,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互助资金项目工作,从全县党政机关和金融机构抽调专业人员充实了力量,新增5名事业编制;县财政专项列支30万元,落实了2009年度10个项目村的配套资金,为23个村解决项目开办费18.4万元,落实工作经费18万元。三是在实施方案制定上,按照中、省要求,以充分调研论证为基础,由县扶贫部门牵头,会同财政、人行、监察、审计等成员单位,紧扣县情实际,制定了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工作步骤。四是在宣传引导上,坚持把政策的学习、领会和宣传贯穿始终,对各乡镇分管领导、项目村干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各项目村通过会议、板报、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使互助资金项目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2、健全工作机构,慎重启动实施。互助资金是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和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其实施的成败直接关系贫困对象的切身利益。我们在项目村的确定和互助资金协会工作机构的产生上,始终把定好村、选好人作为互助资金创办成败的关键。一是精心选点实施。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全县122个低收入村中,依据产业基础、干部作风、村风民风等条件,经乡镇提名、部门考察、政府审定层层把关,择优筛选出23个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村,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坚持依法选举。把群众信任、公道正派、业务能力强、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协会管理人员的首选条件;制定《选举办法》,严把候选人产生、参会人数和获得者当选两个三分之二等关键环节,确保会员全程参与、酝酿提名,筹备小组综合后提出初步意见,提交会员大会表决产生正式候选人后进行选举的程序和办法,充分体现广大会员意志,维护选举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科学性。为协会的健康运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明确工作要求。结合项目村群众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基准互助金,明确要求入会户数必须占到全村总户数的60%以上;对赠送和配送的农户由本人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并张榜公布后确定,总体控制在总户数的5%和15%以上,真正发挥互助资金项目扶贫济困的功能。

3、制定规章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 25 — 是互助资金项目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强化业务培训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在各项制度制定和业务培训的有机联动、相互促进上,一是科学制定协会《章程》。坚持以中、省文件为依据,紧密结合县情实际,始终把《章程》的修定和完善做为制度建设的重点,先是在听取协会会员意见和建议后提出初步意见,再提交协会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最后由县扶贫办和县民政局共同审查后批准执行,《章程》对协会和监事会届期、联保小组人员组成、借款担保程序、资金月占用费率、年分红率、逾期借款处罚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严格界定,确保了《章程》的总揽性和权威性。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省上规范项目管理制度的要求,我们通过与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多次研讨、修订和完善,建立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职责、会员情况、项目统计监测、借贷管理、财务管理等6个方面32项制度,动态管理,跟踪落实,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工作的规范运行。三是狠抓业务培训。以先培训后实施为基本原则,以乡镇主管领导、扶贫干事和项目村管理人员为重点,以省上的《指导意见》、风险防范和会计实务为主要内容,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专题辅导,组织学习《贷款通则》、《会计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培训以《章程》修订为基点,以规范管理为目标,通过讨论提问、集中解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果,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胜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紧扣规范运行,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是互助资金项目规范和可持续运行的先决条件。我们在互助资金的规范运行和风险防范上,一是高度重视宣传引导。积极开展“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大宣传,审核借款引导会员树立权利义务对等意识,享受担保借款教育会员履行相关联保责任理念,真正使会员树立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二是严肃《章程》规定。严格控制借款额度和借款期限,明确规定优秀信用户最高借款为5000元,其它会员户最高借款为3000元,借款时间不超过12个月,扶持产业发展。三是严控两条红线。按照《指导意见》中同一借款周期内借款户必须控制在50%以内和借款资金规模必须控制在资金总额的80%以内的两条红线的要求,讨论拟定和推行了控制风险的5种方法,即担保消化法。一担一借、二担不借,将借款户控制在入会会员的60%以内;民意调查法。深入调查,全面掌握不需要借款户占协会总户数的比例;额度高限法。规定借款不准超过本人缴纳互助金的3倍;调整余缺法。把借款户数和借款额度交由联保小组决定,以联保小组的稳定来保证协会的稳定;计划控制法。按农业生产周期,一、二季度借款户数控制在60%,三、四季度分别控制在20%。

5、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提高成果。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断研究和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互助协会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一是强化工作交流,提高业务能力。

— 27 — 我们组织召开了多次互助资金项目培训会、座谈会、现场会和工作会,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信贷管理中坚持“一申二访三不借”。即:“一申”:协会会员借款时,要写出书面申请,写明借款的理由。“二访”:协会管理人员对项目可行性、真实性进行走访调查;监事会要对拟借款户的发展项目、借款数额和拟借款户的社会公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三不借”:没有落实项目的户不借;用途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借;不诚实守信,不遵纪守法的不借。年终结算时必须做到“三优先三其次”,即:优先会员分红,其次管理人员补助;优先风险提取,其次提取公益金;优先协会运行,其次工作经费。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达到了互助学习、互助交流的效果。二是强化调研,完善有关制度。针对互助协会运行中存在的监事会职能缺失、互助协会、监事会成员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修定完善了互助协会和监事会职责,互助协会会长、监事会主任、会计、出纳及监测员工作职责。完善了《章程》,对会员的入会和退会、手写申请、逾期借款、优秀信用户评选、五户联保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工作有章可依,规范运行。三是强化监督管理。明确村两委会和协会的关系,要求村两委会既要加强对互助资金协会的领导和支持,又不能干预其日常的具体业务和管理,确保互助资金协会独立运行;项目主管部门和乡镇做好日常监测和定 — 28 — 期检查工作,实行月报表、季检查、半年初评和年终考核奖惩制度,坚持季检查制度,对检查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存在问题。要求监事会要经常监督检查协会的工作,做到了“一审二看三核对”。即审凭证,看借款资料,看帐面记载是否规范,核对帐面与现金,银行帐、占用费收取是否准确,月报表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按时进行了公示。四是严格考核奖惩,提高工作效益。年终我们通过听、查、看、访等形式,采取量化打分逐项考核,将考核结果做为表彰奖励和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运行初期,县政府为互助协会安排18.4万元解决协会管理人员补助和办公费用。县扶贫办根据考核结果,对协会管理人员发放了补助,有效地调动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我县项目实施的情况看,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开辟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激活了贫困户的致富热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金”效果。主要表现在:

1、缓解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紧张的急需。贫困户由于底子薄、基础差、缺资金,发展产业举步维艰。互助资金协会鲜明的扶贫指向,把农村闲散资金和闲臵资金有效集中起来,不仅做到了互通有无、互帮互扶,而且随需随叫、随到随办,使有限资金产生了更广泛、更长远的效应。雷家洼乡柏门村互助协会坚持每晚8点至10点上班,热情服务,方便群众,— 29 — 2010年累计发放借款67.15万元,扶持种植业103户29.85万元,发展药材1500余亩;扶持养殖业109户32.5万元,生猪存栏增加3000头;扶持其它生产项目16户4.8万元,收取占用费4.26万元,上年转入本金1.3万元,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紧缺的难题。

2、增加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互助资金不仅具有风险小、门槛低和小额、短期、低息、无抵押的特点,而且具备对象聚焦、投向明确的特征,有效填补了农业银行淡出乡镇一级、农村信用社退出行政村的空白,凭借贴近群众、贴近生产实际和方便、快捷、管用的自身优势,使贫困户能够更好地利用扶贫资源,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截止2010年底,全县23个互助资金协会共投放种植业资金180.9万元,养殖业304.47万元,其它产业65.95万元,扶持贫困户2300户,会员户收入增幅高于非会员户的30%以上。

3、培育壮大了贫困村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和果业强县的目标,短短两年时间,我县扶贫资金协会就投放资金551.32万元,重点扶持了安里乡东富庄等9个村的生猪产业,王庄镇洛城等6个村的苹果产业,雷家洼乡柏门等5个村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种养业由小打小闹、零星分散的家庭式粗放管理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经营的转变,新发展苹果4500亩,建设标准化养猪圈舍145栋,实施庭院式养殖370户,种植中药材2600亩。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的23个村 — 30 — 中,已有3个村成为全省优质苹果示范基地,3个村成为渭南市一村一品示范村,9个村成为全县生猪养殖示范村。

4、提高了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互助资金直接关乎群众利益,群众对互助资金协会运行不仅非常关注,而且全程参与其中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协会由谁管理、由谁监督、怎么管理、怎么监督、如何确保会员利益,都要弄个清清楚楚。23个村的互助资金协会从筹备到成立,会员全程参与率达100%,尤其是协会的运行管理直接由会员自己负责,真正体现了自身意志,会员的民主意识和自我管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各位领导,我们在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实施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决心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改进作风,沉身实干,把我县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工作抓出成效,切实把互助资金协会办成农民身边的小银行,为全县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积极实施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 加快白于山区脱贫致富步伐

靖边县扶贫办(2011年3月28日)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辖9镇13乡1个国营农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万人。我县的贫困人口90%以上分布在山大沟深、生态脆弱、贫困落后、交通不便的白于山区。

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相关精神,将白于山区作为主战场,以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积极筹资,加快建设,切实有效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加快了移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 提高共识

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实施以来,每年年初都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组织县上“五套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一次农业农村及扶贫移民工作专题调研,以便明确思路、找准方向、统一思想、提高共识。— 32 — 通过实地调研,全县上下一致认为: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是白于山区贫困人口安居乐业的根本出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要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全省上下十分关注的有利时机,将此项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以移民搬迁统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各项工作都要为其搭好台、服好务,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建设标准,努力将移民区打造成“扶贫开发统筹城乡发展村组社区化示范区”和“移民搬迁幸福家园”。

二、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资金足额投入是确保移民搬迁取得实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发展,靖边县地方财力不断增长,已从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移民搬迁工程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夯实了移民搬迁工作基础。一是将配套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县财政由2009年每搬迁1人补助1000元提高到2010年每人补助2000元,同时给予特困户每户建房配套补助1-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搬迁户的积极性;二是整合捆绑项目资金。以县政府为资金整合主体,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战略和“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移民搬迁集中安排使用支农资金,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形成“主抓在县、部门联动、乡村建设”的资金整合模式,使财政资金形成合力,确保搬迁

— 33 — 一家,富裕一户。通过资金集中投入,为移民搬迁提供资金保障。

三、合理布局 规划先行

靖边县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坚定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用城市理念经营农村这“两个理念”,推进县城城市化、乡镇城镇化、村庄社区化“三化建设”,统筹解决“迁入”和“迁出”问题,实行有业安臵。在项目布局上,重组南部山区、中部梁峁涧区及北部风沙滩区“三大板块”,南部山区为限制开发区,重点进行群众迁出、生态建设和植被的自然修复,以林业、小杂粮、小杂果等为支柱产业;中部梁峁涧区为保护开发区,以就近集中安臵为主,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洋芋、羊子为支柱产业;北部为优化开发区,主要进行远距离异地集中安臵,产业支撑以能源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物流园区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和蔬菜、洋芋、羊子、现代特色农业为主。在规划时,一次到位,适度超前,逐年实施。首先,对全县贫困村群众居住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在摸清群众住房现状、经济基础、搬迁意愿和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全县计划实施的千村移民新村进行了统一规划;其次,在规划过程中,做到“五个结合”,即移民搬迁与重点村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与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2009-2010年,我县共实施“千村贫困人口搬迁 — 34 — 工程”项目村8个,搬迁贫困户377户2117人,移民群众不再受滑坡等地质灾害和氟中毒等地方病的威胁,住进明亮宽敞、安全舒适的新房子,沐浴到了改革开放的阳光,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四、统一标准 群众自建

在扶贫移民开发及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的实施中,我县严格贯彻执行移民政策,坚持规范运作,县扶贫办统一制定标准,各乡镇为项目实施监管单位,行政村为实施主体,移民户负责具体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是坚持群众自愿,分户自建的原则,政府绝不大包大揽统一施工;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不盲目追求高标准,不给贫困群众形成新的债务和包袱,不搞一刀切;三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减免移民户在建房、用地等方面的手续费用,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五、完善基础 发展产业

在移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上,我们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启动项目、统一规划选点、统一建房标准、统一项目检查、统一组织验收。水、电、路、基本农田、硬化、绿化、圈舍等项目配套齐全,目前,已在千村贫困人口搬迁项目区建成节水高效、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0.7万亩,人均3.3亩。基础设施完善后,全力进行产业开发,推广和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做好贫困人口劳务技能培训工作,为移民群众形

— 35 — 成长效稳定的收入来源。2009—2010年,我们在席麻湾、镇靖等乡镇,扶持移民户发展肉羊育肥产业,有效增加了移民户收入。席麻湾乡东高峁村位于白于山区腹地,土地广阔,林草资源丰富,根据当地群众养羊的生产习惯,我们在该村实施了肉羊养殖项目,发展示范户30户,涉及137人,经对各户已出栏和存栏育肥羊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一年共增加收入63万元,户均增收2.1万元,人均增收4600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六、认真组织,严格管理

一是宣传动员到位。组织乡镇和县扶贫办干部上门入户,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促进了整体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领导包抓到位。实行领导联系移民点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组织带领县扶贫、发改、财政、乡镇等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搬迁村组,现场办公,破解难题,促进建设。三是政策落实到位。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补助资金纳入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账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使用,全面实行资金拨付“直通车”的模式,封闭运行。四是协调解决到位。为了妥善处理好搬迁村群众之间的矛盾,对确定搬迁的贫困户,县扶贫办和所在乡镇落实专人进村入户,协调解决移民用地的难点问题。一方面,土地采取以多换少的办法,弥补迁出地与迁入地耕地等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跟随搬迁对象,移民户搬迁到哪里,支农政策、扶贫政策就倾斜到 — 36 — 哪里,保证了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

总之,在移民开发工作中我县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移民开发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力实施好千村移民搬迁工程,为白于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瞄准贫困连片开发 整合资金治穷治本

旬阳县扶贫局(2011年3月28日)

2009年,我县被列为“国家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项目区选定在生态环境保护好、旅游开发潜力大、乡村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的21个贫困村,涉及138个村民小组,6250户23659人,其中贫困人口2835户10484人。2009年10月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我们紧紧围绕“突破发展,脱贫解困”这一主线,牢牢抓住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居家环境和社会事业四大建设任务,科学制定规划,夯实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从上到下支持连片开发,干群合力参与连片开发的强大合力,不断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截止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7868万元,占规划投资的96.7%。中心项目区的“百里贫困带”已经呈现出“和谐新村示范区”、“自然风景观光区”、“红色革命旅游区”和“循环农业样板区”的新气象。

——强化基础设施,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我县地处秦巴山区,乡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严重制约当地发展,而绝大部分项目靠捆绑相关部门的项目实施。在项目建设中,我们采取 — 38 — “能调整就集中,无计划就申报”的办法(即:相关部门还有项目计划的,立即调整集中到项目区,当年计划用完的,立即按规划申报项目),做到了项目、计划、资金“三落实”。对项目区的路、水、电、堤、渠、田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打破脱贫解困的瓶颈。据统计,连片开发项目区新修村组道路67.7公里,改造道路58.5公里,新修庄院连户路46.1公里;新建便民桥21座;改造农网194杆/公里;新修河堤16.5公里,渠道23.6公里,中低产田改造1230亩。完成投资5719.3万元,达到规划任务的90%以上。

——开发主导产业,增收后劲显著增强。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化建设要求,各重点村因地制宜确定了自己的主导开发产业。在中心项目区,我们确定了以矮化薄皮核桃为主体、正大模式养猪和蔬菜为支撑、地膜洋芋和魔芋为辅助的产业布局,大力开发主导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项目区新建400个蔬菜大棚,累计发展蔬菜240亩;新建矮化薄皮核桃园7970亩;规范栽植魔芋3530亩; 发展“正大模式”养猪592户。完成投资4510.9万元,超额完成规划任务。

——改造居家环境,村容村貌显著变化。坚持把农户居家环境改造作为连片开发的关键措施,按照“率先抓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基本思路,以“五改三建两通一推广”为抓手,狠抓以改灶、改厕、改圈、改院坝为主的旧房改造,“圈、— 39 — 厕、沼、厨、园”五位一体的沼气建设,结合扶贫移民搬迁,规范建设安臵点,有效治理脏乱差,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美丽舒适的居家环境成为连片开发项目区的新亮点。据统计,项目区完成居家环境改造2135户7996间;新建“五位一体”示范户1415户;硬化院场78810平方米;油漆门窗5917个;移民搬迁263户1093人,新建移民安臵点14个。完成投资6602.6万元,达到规划任务的95%。

——健全社会事业,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坚持把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作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连片开发效果的重要方面。我们坚持部门投入为主、项目补助为辅、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努力完善项目区综合服务功能,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四室一所一班”(即:两委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警务室、农民健身场所、群众自乐班)建设要求,建成12个村级活动场所。完成投资1035.2万元,提前完成规划任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计划生育户养老等优惠政策全部兑现,农村低保、农村合疗、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边远贫困群众享有公共服务的水平显著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科学规划是前提。从2009年5月份开始,我们对项目区村情民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组织召开村组群众会,采取“自上而下分配项目规模、自下而上调查群众需求、再自上而下规划建设内容”的办法,选产业、上项目、订规划。先后两 — 40 — 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中心项目区的镇村干部到山阳、旬邑等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善规划。经过反复讨论,充分酝酿,最终形成了《旬阳县扶贫连片开发实施方案》。在总方案的框架下,7个专业工作组、各项目乡镇和重点村分别制定了20个子方案,力求规划项目既符合上级试点要求,又符合村情民情实际,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整个项目有条不紊的顺利推进。

二、整合资金是关键。我们按照“项目捆绑、整村推进、各尽其能、各记其功”的原则,实施项目捆绑,资金整合,集中投入,综合治理。交通、水利、电力、老促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路、水、电、通讯、有线电视、便民桥涵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建设进行项目投入;扶贫、农业和林业等部门对产业开发进行项目投入;扶贫、城建、计划、民政等部门对居家环境改造进行项目投入;电信、广电、移动、联通对广播电视和通讯进村入户进行项目投入。同时,扶贫、人劳、科技、农业等部门加强了项目区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真正实现了项目大集中,带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三、脱贫解困是根本。扶贫连片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建设要求,各重点村因地制宜确定了自己的开发产业。充分挖掘重点村的资源潜力,长短结合,因地制宜,促进贫困群众快速致富,持续增收。烤烟、蚕桑、蔬菜、养殖、— 41 — 魔芋、核桃、劳务等骨干产业在各重点村已初具规模,每个村保证有1至2个主导产业项目,每个农户至少有一个劳力熟练掌握1至2门致富技能。按照“短抓种养、中抓劳务、长抓林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基本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脱贫的目标。

四、干群实干是基础。各方联动,苦干实干是扶贫连片开发的重要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县扶贫局精心指导,层层培训,派出驻乡镇工作组,督促指导规划落实;农、林、水、城建、民政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带队到项目区实地规划,快速启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调查和视察,扩大影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发;项目区乡村逐级动员,单项方案印发到村,制定到户任务牌,深入发动群众参与。通过这些有效形式,乡村干部和群众认为扶贫连片开发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员发动,积极投入到修路、引水、拉电、架桥、建家和产业建设之中,形成了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

五、跟踪问效是保障。我县把扶贫连片开发工作列入全县农村工作的重点,绩效管理,严格督查,跟踪问效,严格奖惩。县绩效办把扶贫连片开发工作列入对部门、对乡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连片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重点督查,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对相关单位和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县连片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组织一 — 42 — 次现场观摩会;县纪检、组织、监察部门把连片开发作为效能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配合支持。良好的工作机制为连片开发规划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领导重视是保证。我县一开始就把扶贫连片开发作为建设“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线”的重点项目。原县委书记马赟同志先后两次亲自到省市协调争取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还实地察看,确定连片开发项目区,对连片开发工作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项目确定后,县政府成立了由原县长邹俊杰任组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和副县长、县老促会会长任副组长,县级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业工作组,全面负责各个项目实施。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主要领导组织并出席连片开发现场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县级领导的包抓责任、部门的主导责任、镇村的实施责任、群众的主体责任和考核奖惩责任,全面夯实了连片开发的工作责任。各乡镇及时抽调精兵强将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参建单位和试点乡镇落实了领导包村、干部包抓的具体责任,做到项目到村,干部到点,责任到人。在实施过程中,连片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召开5次现场办公会、观摩交流会,具体指导工作落实。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责任体系为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 43 — 我县扶贫连片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省办试点项目的严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高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积极借鉴其他兄弟县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夯实措施,认真做好试点项目的收尾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 44 —

板块开发 整乡推进

全力构筑“十二五”扶贫开发新格局

长武县扶贫办(2011年3月28日)

长武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咸阳市西北部的陕甘交界处。全县辖5镇6乡160个行政村,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万亩,总人口17.3万,其中农业人口15.9万。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差,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0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在战胜7.23、8.9特大洪涝和泥石流灾害的同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板块开发,整乡推进,扎实推进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三告别”工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互助资金试点、“雨露计划”、信贷扶贫、科技扶贫、企村扶助行动和社会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长武实际的扶贫新路子。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45 —

一、实施板块开发,整乡推进,大力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

我们依据县情,通过大量的调查摸底,多方论证,科学规划,将全县确定为地方病区、河滩流域、滑坡水毁地段、特殊类型地区、312国道沿线和工业园区等6个贫困区域板块,连接了9个乡镇134个贫困村,召集各涉农部门,按照“县为平台,项目整合,资金捆绑,各记其功”的办法,实施区域板块开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施板块开发整乡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2008年,我们首先在长武最贫困的枣元乡“一条梁”地区开展试点,实施综合扶贫开发,通过3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为全面实施板块开发,整乡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枣元乡“一条梁”位于乡政府东南10公里处的干山梁及河滩地带,三面临沟,梁上塬面窄而长,最宽处不足1公里。共涉及四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227户924人,劳力444名,均属我县典型的贫困区域。为搞好试点工作,县上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枣元乡“一条梁”综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计划、财政、水利、电力、交通、林业、国土、农业、扶贫等33个县级部门,实行部门捆绑,资源整合,利用三年时间,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技能培训、民主建设五个方面入手,改善该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三年来,投资1096.9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701.93 — 46 — 万元,完成移民搬迁、通村公路、自来水入户,电网改造,广播电视等13大类20个项目,全面完成了枣元乡“一条梁”地区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底,寨子和河川口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0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板块开发,整乡推进工作,目前,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乡镇已达到6个,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遍地开花,区域特色明显,亮点纷呈,一派勃勃生机。

二、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

去年,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会议将我县确定为咸阳试点县后,我县高度重视,紧密结合长武实际,迅速安排部署,提出了“坚持四个到位、突出三个重点、落实四大措施、探索八项机制”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全县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兄弟县区争相来长学习。

我们立足高标准、严要求。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统计、民政、扶贫、残联及各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长武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工作纪律》和《考评办法》等相关文件。在全县范围内选取三个经济状况具有代表性的“好、中、差”行政村,全面进行入户普查,掌握了我县贫困人口真

— 47 — 实规模。又在枣元乡进行试点,其它乡镇衔接工作同时部署。目前,已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摸清了贫困情况,明确了政策扶持面,建立了档案资料,掌握了对象需求,探索出了“八项机制”,努力落实了“四大”措施,促进了群众增收。按省上的扶贫标准,全县共识别出农村低收入人口52985人,其中扶贫对象27201人,占农村人口的16.94%;五保对象294人,占农村人口的0.18%;低保对象17305人,占农村人口的10.78%;扶贫和低保交叉对象8185人,占低保对象的5.1%,为“十二五”更有针对性地到户扶持提供了依据。

对象确定后,我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到户扶持措施,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首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小额信贷,互助资金,龙头企业带动等项目,从资金上给予扶持,去年共发放贷款和互助资金借款3360万元。其次,结合省市“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目前共有中、省、市、县扶贫单位对口帮扶我县100个村,占全县总行政村数的63%。第三,县上开展了“千名干部进百村帮千户”活动。从县级领导到部门和乡镇领导,每人包扶一户,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县共有880名干部一对一帮扶880户贫困群众。第四,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雨露计划”、“人人技能”等活动,大力培训低收入户,使全县低收入户每户至少有一人基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拓 — 48 — 宽致富渠道。第五是多渠道培育主导产业。2010年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4万亩,核桃面积达到4.2万亩,设施蔬菜发展到1023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5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8.5万人(次),2010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7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50元。

三、实施“三告别”工程,彻底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 “三告别”(告别土窑洞、危漏房、独居户)工程是咸阳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六年任务4年完”的目标,确定了“一次启动、申报批定、全面建设、乡村监管、户主自建、分年兑现”的工作思路,通过三次大调查,全面摸清了贫困群众的居住现状,全县还有9288户急需实施“三告别”。我们捆绑计划、民政、城建和残联等部门资金,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底共搬迁2390户10626人,其中2010年完成1880户8358人。

在“三告别”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五条原则”,努力做到“四个到户”,严格把好“四关”,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五条原则”即坚持搬穷不搬富原则,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原则,统一规划、分户建设原则,自力更生、国家辅助原则;“四个到户”即水、电、路、配套设施到户,资金兑现到户,产业扶持到户,干部包抓到户;严把“四关”即严格对象确定关,庄基迁入地选择关,资金筹措关,项目验收关。同时,实行“二保留”,“三优先”,“四减免”,— 49 — “五统一”的优惠政策。“二保留”即对移民搬迁户在两年内保留迁出户原有耕地林场,保留原有树木房产,两年后将其耕地林场带入迁入村组;“三优先”即对搬迁户优先审批宅基地,优先划拨口粮田,优先安排扶贫资金和项目;“四减免”即对搬迁户免收耕地占用费、入户费、农田水利补偿费、集资建校费;“五统一”即在移民搬迁中由搬迁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为群众统一规划、划拨宅基地、承包地,新居建设中统一协调调运砖瓦建材,统一建房搬迁和安排生产生活,统一设计建房模式和质检,统一配套基础设施。

我们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采取了五种搬迁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整村搬迁,建中心村,达到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目的。二是滑坡危险地带户和危窑户、危房户(简称“三危户”)采取进入现有新村的办法安臵。对于部分村另行调地建新村有困难的,有点进点,有村进村。三是特困户分三类安臵。一类是一般贫困户,享受“3800+1”的政策;二类是特别困难的户享受“3800+1+1”政策;三类是无建设能力的特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四是采取建安臵楼的办法实现“三告别”。五是鳏寡孤独户采取送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的方式安臵。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注重做到了“四个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二是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三是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相结合;四是和产业开发相结合。

— 50 —

第二篇:2011-2012高二 班主任工作总结 (精选 适用性强)

4)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里,本人负责高二(4)班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本人兢兢业业,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为了配合学校团委和政教处的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例如,开学第一周就开展仪容仪表的整顿工作,为班级制订标语,要求每位学生制订“高二的学习计划”,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开展主题班会“吸烟与毒品的危害”、“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复”等。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

高二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

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

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

三、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班的学生入学成绩都较低,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还是很认真的。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成绩差的同学,深入调查摸底,搞清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四、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认真积极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项目,本班同学均踊跃参加,并获得良好成绩:“校际篮球赛冠军”,象棋比赛团体“二等奖”等团体奖,《名著知识竟赛》中林秀敏同学获三等奖,翁锡威同学,郑晓环获一等奖,英语朗读比赛育绮同学获三等奖,陈焕斌等多名同学还获学校奖学金。优秀的成绩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更有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下学期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更复杂。因此,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三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讲话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主要是贯彻省、市有关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下面,我就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紧盯任务导向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使命感

前一段时间,省、市相继组织召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会,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精准发力、合力攻坚,坚决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并明确要求,**的90户贫困人口要在今年整体脱贫,我代表**县与市委马书记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迅速学习贯彻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第一,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是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全党全国上下要致力实现的第一个百年梦想,也是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重大政治使命。当前,我县还有90户249人处在贫困线以下,如果这些群众脱不了贫,就难以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着力重点,有力有效攻坚克难,逐户消除贫困,确保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是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成果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等有效载体,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贫困群众,通过这种互帮互助、交流交融,在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中,形成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工作局面,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实践证明,深化扶贫攻坚行动,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需要,必须在加强各族干部群众互联互帮、交流交融、精准扶贫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成果。

第三,要从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的重要举措。虽然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我县的贫困人数较少、扶贫的基础比较扎实,但要看到,我们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的奋斗目标,其要义之一就是要让自治县的每一个人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因此,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脱贫致富是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也是各族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最现实、最迫切的选择。我们一定要带着强烈的责任、怀着深厚的感情,努力把群众的热切期盼变成现实的美好生活。

二、紧盯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切实提高扶贫攻坚的针对性

在昨天上午的县委常委会上,我们专题研究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事项,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了我县精准扶贫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落实,按照省市“六个精准”的要求,紧盯关键环节,抓实见效,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精准扶贫路子。一是要把精准体现在扶贫对象上。今年上半年,县上按照“五步一公示”的程序、标准和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详细认真的筛选,共识别认定贫困人口90户249人,并结合“双联”行动,把这些困难群众的脱贫任务全部靠实到了四个乡镇、34名县级干部和437名科级干部身上。各包抓单位及帮扶干部要采取挂图作业、挂牌销号的做法,为每一个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切实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实现稳定脱贫的要逐户逐人退出,确保扶贫力量精准对接、贫困对象精准受益。二是要把精准体现在重点内容上。各级各部门要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的投资重点及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等重大利好,加强与国家和省、市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及教育、卫生、金融、文化、科技、人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这一点上,经县委常委会讨论,明确要求各包抓部门和单位年内必须向上争取不少于1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县上还将拿出1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是要把精准体现在扶贫方式上。要突出个体差异性,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逐户制定扶贫脱贫计划,实施差异化的帮扶措施,不断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增收致富能力,努力实现稳定脱贫。要落实好包抓帮扶责任,县四大班子分别包抓四个乡镇,原则上完不成任务不脱钩。县级干部负责包村抓户,既要抓好所在工作组面上的工作,又要协调组内科级干部包户工作。科级干部负责蹲点帮扶若干贫困户,发挥骨干带动作用。要重视发挥平台抓手效应,找准扶贫攻坚与全县工作大局和当前重点工作的结合点,与实施“3341”项目工程有机结合,与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有机结合,与“双联”行动有机结合,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机结合,找准突破口,狠抓结合点,不断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性。

四是要把精准体现在目标任务上。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要求,在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我县精准扶贫目标,即:到2015年底,力争全县所有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000元以上,确保与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各部门都要朝着这个目标,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把措施和力量聚焦到精准扶贫上,主动谋划工作、倒排工期、扎实推进。

五是要把精准体现在考评激励上。围绕树立良好导向,县上出台了《**县深化双联精准扶贫考核办法》,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六位一体”综合考核办法,切实将激励性体现在了扶贫攻坚工作中。今天的会上,我与县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四个乡镇党委书记签订了责任书,到年底,我们要一一对照责任书,根据《考核办法》逐项考核,兑现奖惩。六是要把精准体现在强化保障上。县上在制定《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还结合县级领导分管联系工作实际,成立了**县精准扶贫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组,这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各级各部门及各包抓领导、包户干部都要认真对照方案,主动出击、对号入座、认领任务、狠抓落实。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资金、项目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紧盯重点工作硬化保障措施,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实效性 面对艰巨的精准扶贫任务,各乡镇、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要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坚持部门协调、乡镇主体的领导体制和片为重点、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联系领导具体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新成立的县精准扶贫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履行好规划制定和协调监管责任;县委双联办、县农建办要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对重点任务要深入研究、精心指导、经常检查,对项目资金要主动对接、积极争取,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扶贫项目发挥效益。

二是要严格考核问责。要在扶贫攻坚主战场上培养干部、评价干部、发现干部、选用干部,对扶贫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在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前提下优先提拔重用。对能拧成一股绳抓扶贫并且整体成效好的领导班子,干部提拔、调整后空出来的岗位,接任者原则上优先从本单位考虑产生。对那些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得力的干部要严格追究责任,按期完不成扶贫任务甚至弄虚作假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决不能因人为因素而影响精准扶贫全局。

三是要突出扶贫成效。要始终把增强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检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这既是责任书的重点内容,也是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花心思、多出实招、多下功夫,把精准扶贫成效体现在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上。广大干部要驻村蹲点帮扶,真正践行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承诺,以精准扶贫的成果赢得广大群众拥护、好评,把精准扶贫成效体现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

同志们,精准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重大政治使命。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全县的总体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扶贫脱贫事迹材料

扶贫脱贫事迹材料六篇

【篇一】

人物简介:**,男,1974年2月生,共产党员,****人。曾任**市三界镇中心卫生院会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副主任、**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2014年10月,他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任**市**镇**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事迹简介:在**村任职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向村民广发放“连心卡”,手机24小时开机,实时倾听民众心声。他对该村贫困户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坚持扶贫攻坚“六个精准”,处处为村里谋发展、办实事。积极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争取扶贫项目修建水泥路20余公里,建成光伏电站、蔬菜大棚基地等,让**村的路畅了、灯亮了、民心乐了。2018年4月的一天他却突发疾病,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工作。他是同事心中的好领导,是群众口中的好书记,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2018年6月,**市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正文:

他走遍贫困村**村的家家户户,他把手机号发到全村各户,他手机24小时为群众开机,他为村里修路、改电、建大棚,他帮贫困户帮了一户一户又一户,三年多,他常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他积劳成疾,于今年4月10日心血耗尽……

**镇**村是**市12个贫困村之一,也是**镇唯一一个贫困村。四年前,时任**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副主任的**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来到了**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走遍全村查实情,“联系卡”成“连心卡”

2014年11月上任伊始,**就实地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民情。这是扎扎实实的走访,几个月下来,他几乎走遍了全村的所有农户,也酝酿确定了三年任期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村级全面发展。

在每次的走访中,他都随身背着一个包,包里装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他都耐心倾听,认真记录。此外,包里还装有许多“联系卡”。每到一户,他都不忘送上一张联系卡,以方便他们日后联系。为此,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实时倾听民众心声。

他的联系卡上不只简单地写上职务、姓名和手机号,而且是立足于服务群众、又监督自身工作。卡上印有“如果您有什么困难、想学习什么技能、是否想回乡创业、对村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意见,您可以随时与我联系,我会尽力为您服务”文字,也有制定的三年任期目标任务。他希望通过全村的群众来监督自己的行为,督促三年任期目标任务的完成。

群众渐渐地熟悉了他,认可了他,也乐于接近他。他的“联系卡”电话也多了起来,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认真接听。“群众给我打电话是他们信任我,我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点问题是我的职责”,他经常这么说。

在**村,有一位叫宗琳珑的残疾人,因腿脚不方便未外出务工,就在家养了十几头猪,**走访后给他发了一张“联系卡”,并嘱咐他有困难可以打电话联系。一开始,宗琳珑觉得陈书记讲这话就是走走过场,对发的“联系卡”也就随手一放。后来由于猪的市场行情不好,他资金运转有点紧张,正巧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上次陈书记走访时发的“联系卡”,想起陈书记临走时说过的话,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的电话。电话中,他向陈书记诉说了遇到的困难。令宗琳珑想不到的是,**接到电话后,就再次来到了宗琳珑家,进一步了解情况。过了段时间,**竟为他送来了2000元钱。原来,**在深入了解情况后,就到**市残联去咨询残疾人创业相关政策,并得到了残联的支持,为宗琳珑争取了2000元的资金帮扶。

“作为一名选派村第一书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怎样才能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我设计联系卡的出发点。”他说,“我在走访时发放给村民,特别是那些贫困户、低保户等困难党员、群众,他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遇到了困难可以随时反映。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我会向他们说明情况,重要问题及时报告给单位或上级党组织,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一件又一件帮办的事,使这张小小的卡片,成了**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连心卡”。

不忘初心干实事,脱贫攻坚打基础

自从**把三年任期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村级全面发展”印在了“连心卡”上,“连心卡“同时又成了他自我加压的提醒卡和监督卡。三年多来,他处处为村里谋发展、办实事,积极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争取扶贫项目修建水泥路20余公里,建成光伏电站、蔬菜大棚基地等,让**村的路畅了、灯亮了,民心也乐了。

在走访中,有很多群众给他反映该村用电存在较大问题。这是由于线路老化,导致电压较低,且一遇刮风下雨就停电,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希望能将村电网重新改造。他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多次走访,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即与选派村帮扶单位**市供电公司进行了沟通协调,请求他们帮扶支持,最终市供电公司同意对**村电网进行重新改造。目前,总投资125余万元的电网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彻底解决了该村经常断、停电问题。电灯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了,大家对陈书记充满了感激。

在**村有条中心路,是很多群众生产生活必经路段,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但村里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进行修复。他到任后,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又到现场进行了查看。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去后就召集村“两委”干部开会,共同研究此事。“群众的事情没有小事,他们有诉求,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解决”,**说道,“这条路确实影响了群众出行,我作为选派书记要对群众负责”。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为兑现自己的承诺,及时向**镇党委和**市选派办汇报情况,同时,他还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的项目资金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最终这条路以“一事一议”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9月27日,目前这项总投资116万余元的**村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已经竣工,为脱贫攻坚打通了道路先行的良好基础。

2017年11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正式开工建设。

一枝一叶总关情,爱心赢得锦旗送

走访,走访,让**对**村贫困户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有效地做到了扶贫攻坚的“六个精准”,帮扶帮到了实在处。

**年9月19日上午,**走访慰问了两名贫困残疾人,为他们送去了两副轮椅。其中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激动地说道:“谢谢,谢谢,我终于可以不用拐杖也可以出行了。今后我就可以和老伴一同轻松地出去转转了,还可以晒晒太阳。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残疾老人的关心。”

村里有一位叫朱克雨的贫困户,由于家中缺少主要劳动力,无经济收入,小孩在校读书,住房已成危房,家庭生活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积极申请,利用现有的政策解决了该户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

2017年10月10日,**村贫困户沈志玉给**送来锦旗,感谢其在扶贫路上的帮扶,尤其在教育方面的帮助,使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安心上学,没有顾虑。他感动地说“陈书记把我们当亲人一样对待!”

这些事例仅仅是**众多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他心系扶贫事,把脱贫攻坚摆在重要位置,常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他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建起广播室

沟通干群显效用

**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些方针政策不能及时传达给村民,导致部分群众对镇村一些工作未积极支持配合,也影响了干群关系。上任伊始,通过走访调研,他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并认真记在笔记本上,放在心里,有了为村里建立广播宣传室的想法。

**年8月,他在前期走访的基础上,将建村级广播室的想法在村“两委”上提了出来,并得到村干部一致认可。为尽快解决村宣传盲点,建立广播室,他在向选派办汇报的同时,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多方筹资10000多元,为村购置了1套音响设备,10个大喇叭,建立了**村广播宣传室。由村干部担任广播员,平时定时围绕新农合、新农保、计生相关政策、健康养生知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及镇村建设活动相关信息等进行广播;同时,结合秸秆禁烧、征兵宣传等阶段性中心工作的安排部署利用广播循环播放通知。为充分发挥广播作用,该村还利用广播宣传加强日常监督,每周安排播放一次镇村工作动态,介绍先进经验及工作亮点,表扬好人好事,纠正不良行为等。

“小广播发挥大作用”,广播室的建成,不仅让群众掌握了农村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了镇村工作开展情况,也有效沟通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据悉,目前,**市城乡正掀起建小广播的热潮,让小广播在新时代发挥它独特的功用。

在**村的选派帮扶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半。他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干了许多实事好事,他还想干更多的实事好事。但是,今年4月份的一天,他感觉身体不适了,头疼得厉害,本想好好检查一下,但考虑到村里扶贫工作太忙,于是只去医院简单开了点药,就回去继续工作了。

一周后,他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年仅44岁的他就这样匆匆离去了。他的同事哽咽着说:“因选派期满,根据组织安排,他要回到原单位——**市医保中心上班了。病逝前2天,他忙完驻点村工作交接后,和医保中心另外两名副主任一起探讨了如何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工作,一起商议大家同心协力好好大干一场,没想到……”他说不下去了。

**同志倒在了脱贫扶贫的事业上,也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哀痛……但他“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边,那种勇于进取、爱岗敬业、忠诚事业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篇二】

一条条水泥道路,一排排乡村路灯,一张张幸福笑脸。没有豪言壮语,他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动着干部和群众,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自动向他看齐;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却以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蠃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为**市**村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市**镇**村第一书记--**。

一、勇挑重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1.克服困难,勇挑扶贫重担。2014年10月,**同志服从组织安排,作为**市财政局选派干部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三年的驻村工作。**村是**市12个重点扶贫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3户、114人。当他接过任命书时,与激动相伴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立志要继续坚持自己工作实践中铸就的“三干一吃亏”——肯干、能干、带领干部群众干,个人勇于吃亏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扶贫领域的神圣职责,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2.开拓进取,带领群众脱贫。积极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向群众公开各项财务收支情况,实现了村民自治,增强了干部的公信力和与群众间的凝聚力;释放“能量”,开拓进取。他高度重视**村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落实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结合贫困村出列,把贫困发生率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村自主产业已发展到成熟期,带动贫困户稳步脱贫奔小康。截至2017年底,**村已脱贫16户54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脱贫攻坚任务。

二、真抓实干,多管齐下精准扶贫

1.提升了村民居住环境。三年多来,他依托美丽乡村项目资金,全面提升村公共设施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硬化背街小巷道路1.5万平方米;白加黑道路改造6公里;墙立面改造2万平方米;污水管网架设7000多米;街道两侧亮化3000米。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安装监控100多个,实现全村路口全覆盖,建设新农村游园2处。利用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00多万元整治了村容村貌,在全村24个村民组新建了76个垃圾池,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2.加强了产业扶贫。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动员,**村共有27户贫困户参与了产业发展。其中种植产业发展183.4亩(花生33.2亩、山芋35.2亩、芝麻38.5亩、黄豆29.7亩、明绿16.1亩、油菜10亩、黑豆10.2亩、西瓜2亩、小香瓜4.5亩、草莓2亩、辣椒2亩)。养殖业拓展到7种品种(养殖草鸡4640只、养牛2头、养殖生猪179头、种猪58头、鸭子280只、鹅115只、兔子5只)。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率为84.375%,落实产业扶贫资金18.904万元。

3.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拉动贫困村出列,**年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村“一村一品”蔬菜大棚23亩18座,实现年收入3.38万元。**年底新建光伏项目90KW,2017年10月发电收益为5.4145万元。2017年利用扶贫帮扶资金135万元新建蔬菜大棚33座,占地45亩,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384万元,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0285万元。

4.强化了资产收益扶贫。**年和2017年,**村实施资产收益股金分红,共有29户贫困户106人享受到了6.32万元股金分红,最多一户获得分红4110元。通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结合“四议三公开”,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资产收益扶贫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为该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5.实现了党建、扶贫共发展。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严抓党建,创建了**村党建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党建带动扶贫,扶贫促进党建的作用。2017年7月,贫困户杨军在**村党支部的培养下,发展成为了中共正式党员。

三、牢记宗旨,不忘初心为民谋利

1.心系群众,解决困难。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他都会和村两委会成员看望慰问贫困户,发放慰问金。特别是对因病和缺劳动力致贫的贫困户,他都尽全力为其解决困难。在村任职的三年多来,**这个名字已传遍全村每一个角落,深入每位村民的心中,甚至周边的村民都知道**村有这么一位第一书记。

2.不忘初心,为民谋利。干事业就要讲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一身正气,他向党和人民捧出一颗赤诚的心。他不忘初心,时刻告诫自己,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是要用来为党增辉,为人民谋福利的,绝不能用来谋私利。同时他不断加强个人政治理论、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凭借着个人魅力吸引着广大党员干部向他看齐。

3.一身正气,率先垂范。三年多来,他已经踏遍了**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的门槛,了解每一户的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他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年来,他处理农户之间的矛盾300余起,其中含历史遗留问题13起。凭着一身正气,影响了广大干部群众,改变了**村的精神文明面貌。

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同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攻坚思想落实到了基层,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现在,他正以百倍地努力,忘我地工作,力争把**村打造成为一个脱贫致富的文明村,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篇三】

他,一个人救助收养了69名孤贫残疾孩子,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他,跑遍了**天长15个大大小小的敬老院;他,给20多名大学生创业支持小额贷款,以好人作担保,累计让利300多万元;他,为支持地方“实体企业”“困难小微企业”,投放道德信贷2.6亿元,为当地贡献税收3000多万元;他就是先后获得中国“爱心榜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中华爱国慈善家”“公益慈善功勋人物奖”“中国好人”“**省第5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的**。

孩子们喊他“徐爸爸”

1994年,退伍后的**,从老家**天长来到江苏扬州,在姐姐的帮助下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起早贪黑卖麻油。

3年后,他开了自己的麻油作坊,日子也算是说得过去。就在这一年,**参加了由当地工商部门牵头的帮扶贫困活动,并第一次来到江苏仪征后山区鲍庄小学。雨后的山路崎岖泥泞,寒风中,孩子们有的穿着破棉衣,有的穿着旧汗衫;有的拖着旧凉鞋,还有的两只鞋都不一样。从那一刻起,**再也放不下这些孩子了。逢年过节,他都会带着各种学习用品和资助金去看望孩子们;每年寒暑假,他就把孩子们分批从大山里接出来,带到城里逛超市、游公园,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为把爱的事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把企业起名为“爱心壹加壹食品厂”。“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要把爱心‘壹加壹’一直加下去,生命不息,爱心不止!”**解释起企业名字时的语气非常坚定。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将自己打工和创业挣下的积蓄,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福利院的孤儿,用拳拳爱心换来了可爱的“儿女”们,撑起了孩子们心中的一片蓝天,赢得了“徐爸爸”这个最亲切的称呼。他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好人”。

老人们记得他是“徐好人”

人敬老,己得福,高龄皆父母。**说,“我是天长人,二十四孝中‘弃官寻母’的朱寿昌就是天长人,我时时刻刻要向他学习。”**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从2013年起,每逢节假日他都会跑遍天长大大小小的敬老院,看望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嘘寒问暖,老人们都熟悉他,一见到他就夸个不停,说他是“大好人”。不仅如此,**还很关心家乡天长的百岁老人,年年带着麻油等礼品慰问百岁老人。在他的带领下,从2012年至今,“百岁老人慰问”活动已经成为天长民政部门关爱老人的一个项目,天长“孝亲文化节”一个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

帮助创业的“好老板”

经过市场大潮的洗礼,**的企业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思考如何把帮助做得持续、长久,让困难人群增强“造血”功能,尽快让困难人群摆脱贫困。大学生创业缺少资金,“小微”企业经不起市场风浪。近几年,**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领天秦小额贷款公司团队,积极实施“道德信贷”工程,帮助天长“小微”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并把好事进一步延伸到帮助企业团体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群体,让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天秦小额贷款公司于**年6月在北京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小贷公司,两年来,**通过这个平台,累计发放贷款2.6亿元,服务企业586户,服务城乡居民1586人,累计为天长地方贡献税收3000多万元。他始终认为,回馈社会是企业的应尽责任,特别是支持天长实体民营企业发展解决了燃眉之急。把金融这个冷冰冰的产品变成有温度有情义的“慈善品”帮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谦虚地说:“好人是大家选出来的,我为大家过上好日子是应该做的。”

【篇四】

九年村官做的全是实事;扎根基层想的只有百姓。**是个标准的“85后”,当同龄人都憧憬大城市的美好生活时,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却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白领工作,满怀对家乡的热爱,选择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担任了**镇**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干就是九年。九年里,她全力投身**村的美好乡村建设,积极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带动村民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九年里,她以优秀的品质、出色的能力、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尊重。

2012年12月,**因贡献突出、群众认可成功当选**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第一任党支部书记;2013年4月,凤阳县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成功考上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在2014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26岁的**获得了58票中的57票,再次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在**年乡镇党委班子换届中,**当选**镇党委委员。

今年30岁的**最大梦想是把**村的产业做起来,振兴**村,圆百姓富裕梦。2009年,上任之初的她就深知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性,只有经济发展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而经济发展一直是**村各项工作的短板,**经过调研决心从更好发挥该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作用入手,带头创业,引领群众发家致富。该合作社原本只有16名社员,8.7万元资金,带富作用不明显。发展壮大是首要问题,为了调动村民入社的积极性,**首先带头入股,给村民做表率。并开始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认真研读,她注意到国家每年都有专项创业资金扶持农村合作社发展,于是准备详细资料到上级相关部门跑项目就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帮助困难群众寻找致富门路更是一直挂在她心上的头等大事。村民张建清,妻子长期患病,孩子正在读书,生活非常困难。**得知张建清想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却没有资金,于是她以合作社为依托帮助其办理了五万元贴息贷款,并请来有大棚蔬菜种植经验的农户向其传授种植经验,成功建起了两座蔬菜大棚。在**同志的协调下,张建清还加入了合作社,并在合作社负责大棚及花卉苗木的管理,使其逐渐走上了致富路,这个困难家庭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2014年,当选**村新一任党支部书记后,**对村级行政流程做了大胆改革。她发现村里处理事务存在优亲厚友、私盖公章等情况,就积极向凤阳县相关部门征询,**年**村在凤阳县率先试点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变怕群众监督为各项程序、办事流程主动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无论是党员、村干部,还是群众都要按照制度办事,避免了“人情关”,增强了干群之间的信任,拉近了干群之间的感情,村民们更加放心大胆地跟着村“两委”走致富之路。

她敢想敢干,创新思路、谋求发展变革。考虑到**村紧邻明皇陵,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大,**谋划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她利用**村互助合作社的产业基地优势,积极尝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旅游扶贫三联动,为贫困户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并且谋划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发展高效农业观光游、采摘游、生态游等项目,创造机遇,尽享改革红利,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成功举办多次桃花节、采摘节。2017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630元,比2009年的6200元增长2倍多,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一半多贫困户脱了贫。现在村民住上了楼房、开上了轿车、吃上了自来水、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出门水泥路、晚上有路灯,还组建了自己的文艺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今年还自己举办了春节晚会。九年间,**全力投身**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村有了巨大变化,被人称赞“看起来像城郊”。现在,**忙着带领村民整理2000余亩土地,正准备引进一家旅游公司打造旅游项目,带活**村经济,为百姓带来更多收入。

让**最记挂的还是**村的困难群众。**村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雄厚的产粮基础,为促进村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就打起了**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的主意。**将**村合作社作为**村旅游产业扶贫基地,发动**村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参与收益分红;先后带动6户贫困户发展规模化特色养殖业,吸引13个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目前成功脱贫34户贫困户,预计2020年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也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为了**村的发展,她舍小家为大家。2014年5月,第一个孩子出生仅仅不到两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为**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东奔西走;**年9月,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一个月,**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同事和村民心疼她,而她眼里只有**村的发展。用她的话说,“百姓心中有你,你就更要给大家争取发展机会,只有发展才是对大家信任的最好回报。”

九年时间,**已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成长成了**村村民信任的党支部书记、致富路上的领头人。在她的带领下,**村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个好”党支部、安徽省生态村、安徽省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本人当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篇五】

出生于1988

年的**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现担任**市**县**镇**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同龄人奋力逃离那片贫瘠的土地的时候,**——一个从合肥工业大学走出来的优秀学子却毅然放弃了走向繁华都市的机会,选择了回乡扎根乡土奉献基层。带着满腔热血,她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带着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梦想的种子扎根乡土

大四那年,**在校园中看到一个给建筑工地农民工做饭的妇女因为太累,顾不得周边一片狼藉,搂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在树下睡着了。她看着很不忍,问其中的一个农民工:“你们不能在家乡找个事做吗?”那人答道:“我们没本钱、没技术,种点水稻小麦不够花销的,其他的又干不来,所以趁着农闲出来挣点钱。”这番话深深刺痛了**的心。

2013年5月,**怀着满腔热情回到了家乡**,当上了大学生村官,成为**县蒋集镇秦集村总支书记助理。到村任职后,她多方筹措资金,在**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建起草莓园。

开始时,技术、经验不足致使种苗枯死,销路不畅不得不低价销售……**却咬牙坚持着。走过许多弯路之后,草莓园有了起色。草莓品质高,销售渠道越来越宽,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草莓园也发展成了占地200多亩,拥有100余个标准化大棚的综合性蔬果基地。

梦想的希望惠及邻里

草莓园建成以后,**镇**村咀杨组的孔兆伙将家里的田地全部流转给了草莓园,并长期在草莓园打工,只要算起收入,孔兆伙都会喜不自禁:“我家流转了18亩土地,每亩流转费用670元,一年就是12000多元,我在草莓园打工,一年还有4万元的工资,原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清的贷款,现在都还得差不多了!”

多年在外务工的吴远虎一心挂念着家里多病的老母亲,可是他却苦于返乡后没有就业机会。2014年春节,吴远虎回老家过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草莓园应聘。**了解了吴元虎的情况后,很爽快地聘用了他,吴远却搓着手表现出了担心。“可是我没什么技术,到草莓园能做什么呢?”“别担心,我这里正好缺农机手,你到我这来上班,我会为你提供免费培训!”如今吴远虎已经成了一名熟练的农机手。

梦想的花朵开遍乡野

“王书记拉来的化肥107.5元一袋,市场上要140元呢!”“嗯,她的化肥是从厂家直接拉来的,价格便宜,还保证质量。咱们去瞧瞧!”庄稼人最关心化肥、农药、种子这些事。可是有些不法商贩却利益熏心,向群众出售假冒伪劣农资,这让**很忧心。经过多方奔走,**直接从厂家购买化肥和农药,解决了购买农资难的实际问题。不少群众在她的带领下,有了信心,也开始积极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种粮大户。

2014年5月,**又创办了“**镇皖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0多人,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带动周边种植草莓、蔬菜瓜果100多亩,户均增收2000余元。

**年2月,**又被任命为**县**镇**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她说:“看到附近群众积极流转土地,搞特色农业,我比自己创业成功还要高兴!有更多的带头人,共同致富的梦想才能花开遍地啊!”

梦想的果实香飘四方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最关注的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何精准脱贫。”谈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坦言,“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非常光荣,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为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就业,**积极与当地人社局联系,在创业基地设立就业扶贫车间。

“在扶贫车间就业的贫困户,不仅能拿到正常的工资,还能享受当地最低工资标准50%的岗位补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参加当地举办的就业培训。”**希望通过该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增加一点收入。

“就业扶贫车间(驿站)是精准脱贫的新生事物,它可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接受相关技术培训,掌握相关技术,让贫困人口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这样脱贫户既感到自豪又感到有尊严,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和认可。”**说,从当前就业扶贫车间(驿站)的建设、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效等方面来看,还存在建设速度慢、站点少、不够用等情况,远远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

“扶贫车间只可吸纳周围的两三个村的贫困人口就业,很多贫困户渴望去车间(驿站)获得一份工作或者学到一门技术,但是由于距离原因,不能实现家门口就业,阻碍了他们就业创业和学习技术的路子。”为此,**建议,在劳动力充足的地区,联合当地有实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吸引外地有实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当地建立扶贫车间(驿站),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或者创业途径。其次,对贫困人口较多村在转移支付中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费或者拿出部分涉农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予以支持,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车间(驿站),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这样既能实现早日脱贫,又能发展农村经济,还能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说。

【篇六】

**来到车道村已经两年了。

**年10月,**被选派到**县**镇扶贫第一线,担任车道村“第一书记”。这时他已经年过半百。

刚刚午休完毕,**套一件白色背心,穿着松松垮垮灰色大短裤,脚踩一双蓝色塑料拖鞋,从村办公室旁边那间窄窄的隔间里走出来。他扯了扯衣角:

“这才是老百姓的衣服,穿成你们这样,他们不愿意跟你说话的。”

40多年前,17岁的城市青年**后悔了。

1975年,与那时许多年轻的知识分子一样,家住**市区的**响应号召,热情昂扬地下乡了。可是还没待几天,他就后悔了。这里没有理发店、没有洗澡堂,只有漫山遍野的玉米地,是超乎以往生活经验的存在。他,只想立刻回家。

他不会想到,在他往后的人生里,他用双脚,丈量了中国农村的许多土地。

“他们落后、憨厚、可亲”

**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而是打扫村委办公室门口的那段马路。

这条马路于**年11月竣工,当时**否决了村干部提出的雇人清理马路的提议,自己带上村干部,拿起扫帚,大清早出现在新修的路面上。“就是想唤起村民们的集体意识,村子就是自己的家,不能动不动就谈利益。”**这一招奏效很快,第二天、第三天……慢慢地,那些跟在后面围观的村民陆陆续续加入扫马路的队伍。

年轻的“第一书记”**,在这方面的想法与**不谋而合。当村里新修的路桥面临没人打扫的问题,**二话不说地拿起扫帚,想和村民们一起完成这项任务。

虽然村民有时会偷懒,但心底也有真诚。村民们的鸡“笨”,两三天才能下一个蛋。他们自己不舍得吃,攒上几个月,等有二三十个,就用塑料口袋装好送到**的住处。

村民们的真实可爱总让**难以拒绝。**用三个词形容中国的农民:落后、憨厚、可亲。

“他们很真,”**说,“二三十个鸡蛋,城里人拿不出手,他们却能这么干。”他去过许多农村,在他看来,农民们眼神里流露出来的那种东西,是最真的。

“我种了一辈子地,还用你教?”

现在能吃上村民们自己种的大米,**很满足。

在**县,水稻是车道村的特色。去年6月,**提出“233”工程——“每户养两头猪,垣地三亩谷,川里3亩稻”。很多年前,**就开始惦记着村里几条哗哗流淌的河。“这水白白流淌了这么多年,我就想不管用什么方式,得把这儿的水利用起来。”

**最初的设想是养鱼,但养鱼的辐射面太小了,顶多一户两户养。后来灵机一动:“东北都能种大米,为啥咱们这里不能?”据他考察,早在1964年,离车道村几十公里以外的沁源县就有人种过水稻,**暗地里思忖着,这事儿能行。

村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靠种玉米为生,哪能接受水稻这种新鲜玩意儿?于是**从村干部入手,试种了几亩地。如**所料,成果喜人。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也跟着种起来。今年第二季的水稻种植刚刚结束,微风拂过村办公室门口的稻田,翻起绿色的波浪。

**县**村小学的办公室里,十几平米的房间涵盖了所有的生活起居。“第一书记”**在早晨六点多便起了床,他一如既往地在脖子间别上一条毛巾,戴上草帽,径直往新培育的土豆田里走去。

“我们不带头的话,村民怎么敢放心种呢?”**感慨道。**村村委主任刘峰说:“村民不怕干活,就怕东西没有销路。”

“一村一品”是**县政府为了脱贫工作而制定的调产政策。在**来之前,**村尝试种过红薯、烟叶,但因没有销路都黄了。所以许多村民都对后来“第一书记”的调产工作比较排斥。

**村第一书记**选择大田西瓜作为村民脱贫的路径。但是几乎一辈子都在农地里忙活的村民,思想上却转不过弯,即便放弃原先的作物,勉强种上了西瓜,也不愿学习新的科学种植技术。第一年结出的瓜很小。后来,**在座谈会上对村民加强培训。整日忙活在田间地头的村民对这个31岁年轻人自然不服气:“我种了一辈子的地,难道还用你教?”

**明白村民们心里的嘀咕,所以请村支书、村长一起帮助召集开会。习惯了粗糙的玉米种植手法的村民,开始精细地培养大田西瓜。很快,改进了种植手法的大田西瓜的个头和产量就上来了。**村的西瓜在**县也渐渐有了名气。

“我们欠老百姓的太多,是来还‘债’的”

睡得晚,起得早——这大概是**县“第一书记”们的普遍作息。

年近60岁的**还是个“夜猫子”,保持着每晚一、两点睡觉的习惯。自学过资本论与哲学,他每晚睡前,都将一天下来的工作和思考一一记录在工作日志里。正在规划中的文化长廊,尚未完工的水上舞台,即将开工的便民店、洗澡堂、理发店……时时刻刻牵动着**的心。他致力于“从人的角度制定扶贫策略”,关心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希望给村民们提供更多与人的权利有关的东西,“村民们要活得有尊严,才能没有怨气。”

当“第一书记”的这两年来,**的日志写了满满的六七个本子,在工作台上堆成厚厚的一叠。放弃了追求物质和娱乐、金钱和名声,这几本日志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酷爱摄影。肩上挂着的一台数码相机,成为了他每天在村子里转悠的标准配置,“相机可不能离身,看见什么美好的东西就给拍下来。”

车道村村民的客厅里挂着**拍的照片。那是去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召集村民们一起庆祝,几乎全村百姓都来了。杀了两头羊,把锅架在水稻地里熬羊肉汤,村民们吃着自己种的大米,互相说着吉利话。**拿出自己的相机给大家拍了一张大合影。一个大娘用漆成蓝绿色的木制旧窗框把照片裱起来,和孙子的周岁照片挂在一起。

30年前的一天,**和几个同事来到**市**县的乡村取景。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村子里不通车,不通电,道路上的泥土积起一尺多厚,他们的车在泥泞的路上颠簸,宛如一只风浪中的小船。眼前的场景,又唤醒了**少年时在乡村插队的记忆。他没有想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整个中国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个角落,仿佛被现代文明所遗忘。村里的老百姓从未见过外来的人,眼巴巴地盯着他们。那眼神质朴又胆怯,像刀刻一般,深深地印在了**的脑海里。

**觉得,中国的农民是善良的农民,“他们质朴、坚韧”。但乡村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与世隔绝一般,商品经济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欠农民的太多了,我是来还债的。”**对记者说完这句话后,双唇紧闭,挂在鼻翼两旁的法令纹和额头上的沟壑清晰可见,眼角褶成了鱼尾状。

“起码四年不能走,四年一定会有大的、本质性的变化。”这是**在研习许多宏大概念后,想在两届任期内达成的目标。他背着相机,微微驼着背,继续在山间的村路里走着,脚下是绿水青山,头顶是蔚蓝辽阔的天空。

第五篇:民政局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民政局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完善救助制度,发挥社保制度兜底脱贫作用。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救助工作。为了让全县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最及时、最可靠、最便捷的帮助,我县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三级代办”的社会救助服务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立了社会救助便民代办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市社会救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及省市有关救助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个社会救助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以规范我县低保工作,提高低保对象认定准确率,认真落实乡镇政府是审核主体,民政局是审批主体的责任。以完善社会救助便民代办员培训例会、乡镇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完善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和信息上报制度为重点,完善了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是加大核查力度,实现动态管理。按照省市县要求,组织指导各乡镇开展了低保对象集中核查活动,制定下发了我县《关于做好*****年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的通知》、《开展低保对象集中核查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开展农村低保精准核查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多次召开调度会及时掌握进度,县政府主管县长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成立了专门核查组,加大核查力度,做到村村核查,家家登门、户户核实、人人见面,核查率达到****%。*****年*月份,又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县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救助工作方案》和《**县解决漏保问题的工作方案》,确保将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体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年以来为*户*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行了低保兜底。目前全县有农村低保对

象*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户*人属于低保对象,占全县建档立卡户数的*%。

社会化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

三是及时提高标准,落实“两线合一。按照省、市要求,我县严格执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政策规定,以县政府办名义制定下发了《推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的实施方案》,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补发保障金*万元。从*****年**月份起又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统一印制并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证和特困供养证,现已发放到位。

*、认真做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提标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权益,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贫困家庭分类实施救助,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贫困医疗保障对象由医疗救助资金按*%的比例救助,累计最高救助限额*万元。对患重特大疾病住院,超出最高限额以上的自付医疗费,由医疗救助资金按*%的比例救助,住院最高救助限额*万元;其他困难群众患大病,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办法》通知精神,全面实施了救助,救助比例由原来的*%提高到*%。截止目前共对*人实施医疗救助,社会化发放救助金额*万元。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医疗救助补发支付工作。*****年*月*日,市局召开会议以后,我县抓紧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制订完善工作举措,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工作。按照市局的通知要求,我们及时于人社部门进行了沟通,考录了所有

符合条件的住院人员的基本信息,然后同扶贫办提供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整理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补偿明细。为了第一时间将补偿资金发放到患者手中,我们一方面安排专人及时与各乡镇及村民政专干沟通,搜集贫困人员的联系方式,及时下发通知;另一方面在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安排专人办理贫困人员住院救助的资金发放。此项工作共涉及*人次,补发资金**.*万元。

*、扎实做好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工作。已制定下发了《**县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细则》和《**县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同时,加大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印发社会救助政策明白纸*万多份,使广大群众对各类救助政策、条件做到心知肚明,营造开展精准认定、精准核查工作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为*户符合农村特困条件而享受低保待遇的及时转为农村特困供养待遇。为*户符合特困条件人员实行了特困供养救助。目前,全县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户*人属于特困供养对象,占全县建档立卡户数的*%。*****年发放特困供养资金*万元。对*户遭遇突发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

*、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开展好三留守”人员摸底排查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及申办程序,确定残疾补贴对象*人,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享受残疾补贴的有*人。今年来,社会化发放残疾补贴*万元。

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结合省市有关要求,周密安排“三留守”摸底统计工作。*月*日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启动上线电视电话会议,正在录入全国留守儿童系统。同时,为全县*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万元。其中*名为建档立卡

贫困户

下载扶贫脱贫讲话11篇材料精选(参考性、适用性强)(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脱贫讲话11篇材料精选(参考性、适用性强)(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

    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同志们:经市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

    精准扶贫讲话篇五

    精准扶贫讲话篇五】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早上好,为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做细精准扶贫,按照省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从2018年到2020年,实施“精准扶贫千名专家服务基层三年行动......

    2017扶贫脱贫攻坚总结

    玛乡桑顿村2017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的号召,深入......

    扶贫脱贫心得体会_5

    扶贫脱贫心得体会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事,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

    扶贫脱贫心得体会_7

    扶贫脱贫心得体会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打好这场硬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党中央的正确带领下,因地制宜,发挥带好头、办实事的党员模范带作用,确......

    宁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范文模版)

    宁晋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政策宣传手册 (第一期) 宁晋县扶贫办编印 2018年5月 1 前 言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中央、省、市、县相继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

    扶贫脱贫措施方案

    荔城街光明村扶贫措施落实方案 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增城市、荔城街关于扶贫帮困的工作部署,按照“帮扶济困、开发扶贫、自主脱贫”的总体要求,实现如期脱贫,现结合贫困户、贫困......

    坚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和“坚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即今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