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邮湖畔的最美乡村医生——“中国好人榜”%20闵永余事迹简介doc
高邮湖畔的最美乡村医生——“中国好人榜” 闵永余事迹简介
闵永余,男,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金湖县闵桥镇太平村村医。1986年以来,他连续25年被镇、县评为先进卫生工作者,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扎根农村行医38年,出诊19万次。
在高邮湖畔的闵桥镇太平村,天天可以看到一位年近60的白衣使者,骑着电瓶车匆匆往来于村卫生室和村民家庭之间,他,古铜色的脸上,留有络腮胡茬,浓浓眉毛下目光炯炯,额头上刻着道道岁月的痕迹。他,就是该村村医、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闵永余。他38年如一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救死扶伤,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保健事业,受到当地群众爱戴。
从医38年,闵永余能用草药、中药、西药、针灸、火罐来为乡亲们治病。乡亲们的那些常见病,甚至一些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乡亲们都很信任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最让乡亲们感动的是,他随叫随到,38年风雨不改。为了乡亲们的健康,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有一年冬天的夜里11点多钟,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刚刚入睡的闵永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门一开,是本村2组王大爷,原来是他家8岁的孙子突然发热抽筋,请闵医生去治疗。闵永余小跑到王家,给孩子一量体温39.6度,因为冬天不能物理降温,只好药物降温,而药物降温时间长,闵永余耐心地观察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孩子退热了,方才放心离开。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多,刚睡下,4组的村民丁广珠打来电话,说他家小儿子头痛发热。闵永余立即起床跑到丁家,问病情、量体温、看舌苔、皮试注射青霉素,观察、开药方、写医嘱,又是一个多小时。回到家东方已泛白。正准备休息,电话铃又响了,原来是3组村民小邹的小孩白天顽皮,将铁圈套上臂膀肿痛出血,拿不下来。闵永余顾不得一夜没合眼,来到邹家,细心地用油润滑,用热水敷,终于将铁圈拿下来。
请闵医生看病,有时不花钱也能看好病。乡亲们一般头痛脑热、腰酸腿疼、毒虫咬了,闵医生一看,凭着多年的经验,就地取材,手把手教乡亲们去村里的河边、草地中找草药,进行熬汤和敷药,很快就治愈了;不懂草药的乡亲们,他就自个去找草药,帮忙着给患者熬汤喝和敷药,经过这么一喝一敷,基本上都能够康复,即经济实惠又方便群众。一次本村户籍,家住县城吴姓幼儿,因多日腹泻,经县城几家大夫医治,收效不显,家人很焦急,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患儿抱回本村请闵医生看看,他看后给患儿开出几位民间偏方教其家长给患儿使用,那知用后不久,患儿居然不泻了„„。现在村里好多人有病,都要求他给开一些中药。本地易见易找的,就直接告诉患者本人回去自采,如车前草、马齿苋、淡竹叶、仙人掌„„等不亚于数十种,同时他还利用针灸、推拿、拔罐为当地群众疗伤治病,目前不少外村老百姓也慕名前来找他看病。他不但治疗上中医中药
用得好,在公共卫生服务上,特别在农民健康教育课上指导农民如何使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和健康保健,深得干部群众的欢迎。
2010年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村医生任务多了,而收入相对减少,有些乡村医生发牢骚,而闵永余非但没有丝毫怨言,还积极宣传医改政策,做其他乡村医生的思想工作,带头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减轻患者的负担,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甚至不花钱也能看好病。治病一律开基本药物,同是基本药物,也要拣最便宜、疗效好的的。比如,使用抗生素,他都是选用价格只有2角几分的青霉素,绝不使用同样是基本药物的价格十几元的头孢类药物,他每年为患者使用的青霉素就达800支左右。由于他使用青霉素等价廉物美的药物,群众看一次诸如慢支、肺气肿的病,一般十几元就治愈了,这在大医院没有几百元是难治好的。
在农村行医,不像县城,坐地门诊,他要出诊。过去出诊都是步行,后来是自行车,再后来就是摩托车,闵永余出诊行医前后自行车骑坏了6辆,摩托车骑坏了3辆。药箱是随身之物,平均3年背坏一个,药箱他已背坏10多个,其中有一个药箱还是他用木板自做的。闵永余行医38年,妻子殷德香为他算了一笔账,平均每天出诊14次,一年就是5千多次,38年那就是19万次啊。每次出诊,闵永余都是有求必应。对此,有人不理解,劝闵永余不要出诊,让病人来家里看,而闵永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人家有困难,没有办法才请你出诊,你怎能拒绝呢。
闵永余生在农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自他行医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出诊定下一个“三不”规矩,不收患者出诊费,不在患者家吃一顿饭,不抽患者家一支烟,如今这个规矩已守了38年,他要坚守一辈子。闵永余时刻牢记人的生命大于天的道理,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坚决拒绝药贩上门推销药品,确保安全用药。2011年初,药贩子严某和胡某分别三番五次找到闵永余,要求推销非基本药物,允诺给予50%以上的高额回扣,如推销得多,还可以让他到云南旅游。在利益诱惑面前,闵永余始终不动摇,毅然一次又一次将药贩子顶了回去,坚持从镇卫生院药库调药。
“既然选择了村医这个职业,就不能指望发财。”这是闵永余开导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上世纪90年代末,一位好朋友邀他合作在县城开门诊药房,为了保障乡亲们的健康,他婉言谢绝了,而那个朋友现在发了大财。改革开放后,同村不少村民经商办企业致富,如今都盖了楼房,而他家至今仍住着上世纪90年代盖的三间平房。
第二篇:2014中国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简介
2014中国最美乡村部分教师事迹简介
由《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9日在京正式揭晓。获“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曾维奋,周丽娜,刘月升,张美丽、张秀丽姐妹,张伟,秦开美,陈腊英,王偏初,胡清汝。
„„„„曾维奋事迹简介„„„„
曾维奋是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儒林小学教师。他对教师工作非常执着,“能拄着双拐上课至退休,这一生就算没白活”,他这样说。1995年,曾维奋从师范毕业眼看就要工作了,一场意外导致他下半身瘫痪。为了能走上讲台,曾维奋锻炼体力,终于能拄着拐杖在平地上行走,他提出申请,只要能当老师,哪怕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学校都行。经过连续三年申请,2001年9月1日,他终于站在了儒林小学南洋教学点的讲台上。他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一节课40分钟,在讲台上就要拄拐站立240分钟。他还要走下讲台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在讲台上单手拄拐转身板书。虽然讲台旁有一把椅子,他却说,坐着讲课不生动,对孩子也不负责。曾维奋说:“如果有一天能恢复健康,我要把书教得更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奔跑”。
„„„„刘月升事迹简介„„„„
刘月升,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中学教师。15年来,刘月升扎根在这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带领这里的农村孩子完成了350多项国家专利的设计和申报,学校也是天津市唯一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农村学校。刘月升花了三年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把自己多年授课经验整理出近200页讲义。学生们的发明走上了国家、市、区各级比赛的舞台,并赢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银奖。小发明也培养了农村孩子的技能,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业。他还带领孩子们做了一架大型260航模,每逢假日就带着孩子们去航拍湿地、港口,他还带领学生进一步观测鸟的数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如今,学校的湿地航拍达到了无人机水平。
„„„„张伟事迹简介„„„„
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2014年3月17日猝死在办公桌前。追悼会当天,3000多名学生家长和乡邻挥泪前往送别。张伟十年前接手一中校长的时候,因为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断流失,学校在全县综合排名倒数第一。十年时间,学校的所有事情他几乎都亲力亲为,让这个农村薄弱学校进入优质学校行列。在推广新课改模式时,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放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级中学,根本实现不了。张伟却认为,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不会来学校,学校也就不存在了。他组织大家去省内外先进的学校学习,并且带头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评课赛课。张伟去世后,家人在他钱包里发现了两张银行卡,一张余额为零,一张为1700多元。这是他干教师20年,任校长10多年给家里留下的全部积蓄。
„„„„秦开美事迹简介„„„„
秦开美,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的教师。2014年6月10日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进秦开美的课堂,将她和52名学生劫持。在此后的40分钟里,秦开美与张泽清周旋,主动留下来当人质,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秦开美被网友赞为“最美女教师”。秦开美1988年开始在浩口镇柳洲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她的毕业班语文课教得非常好。1994年浩口镇柳洲小学停办,由于秦开美的语文教学水平在浩口管理区小有名气,浩口镇第三小学聘请她作代课教师。26年里,秦开美错过两次转正机会,一次因年龄太小,一次因年龄太大。县城一所私立学校以高薪聘请她,被她拒绝了。她念旧,不愿离开待了十几年的浩口镇第三小学。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爱慈善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第三篇:2014中国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简介
2014中国最美乡村部分教师事迹简介
由《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9日在京正式揭晓。获“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曾维奋,周丽娜,刘月升,张美丽、张秀丽姐妹,张伟,秦开美,陈腊英,王偏初,胡清汝。
„„„„曾维奋事迹简介„„„„
曾维奋是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儒林小学教师。他对教师工作非常执着,“能拄着双拐上课至退休,这一生就算没白活”,他这样说。1995年,曾维奋从师范毕业眼看就要工作了,一场意外导致他下半身瘫痪。为了能走上讲台,曾维奋锻炼体力,终于能拄着拐杖在平地上行走,他提出申请,只要能当老师,哪怕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学校都行。经过连续三年申请,2001年9月1日,他终于站在了儒林小学南洋教学点的讲台上。他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一节课40分钟,在讲台上就要拄拐站立240分钟。他还要走下讲台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在讲台上单手拄拐转身板书。虽然讲台旁有一把椅子,他却说,坐着讲课不生动,对孩子也不负责。曾维奋说:“如果有一天能恢复健康,我要把书教得更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奔跑”。
„„„„刘月升事迹简介„„„„
刘月升,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中学教师。15年来,刘月升扎根在这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带领这里的农村孩子完成了350多项国家专利的设计和申报,学校也是天津市唯一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农村学校。刘月升花了三年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把自己多年授课经验整理出近200页讲义。学生们的发明走上了国家、市、区各级比赛的舞台,并赢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银奖。小发明也培养了农村孩子的技能,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业。他还带领孩子们做了一架大型260航模,每逢假日就带着孩子们去航拍湿地、港口,他还带领学生进一步观测鸟的数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如今,学校的湿地航拍达到了无人机水平。
„„„„张伟事迹简介„„„„
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2014年3月17日猝死在办公桌前。追悼会当天,3000多名学生家长和乡邻挥泪前往送别。张伟十年前接手一中校长的时候,因为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断流失,学校在全县综合排名倒数第一。十年时间,学校的所有事情他几乎都亲力亲为,让这个农村薄弱学校进入优质学校行列。在推广新课改模式时,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放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级中学,根本实现不了。张伟却认为,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不会来学校,学校也就不存在了。他组织大家去省内外先进的学校学习,并且带头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评课赛课。张伟去世后,家人在他钱包里发现了两张银行卡,一张余额为零,一张为1700多元。这是他干教师20年,任校长10多年给家里留下的全部积蓄。
„„„„秦开美事迹简介„„„„
秦开美,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的教师。2014年6月10日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进秦开美的课堂,将她和52名学生劫持。在此后的40分钟里,秦开美与张泽清周旋,主动留下来当人质,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秦开美被网友赞为“最美女教师”。秦开美1988年开始在浩口镇柳洲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她的毕业班语文课教得非常好。1994年浩口镇柳洲小学停办,由于秦开美的语文教学水平在浩口管理区小有名气,浩口镇第三小学聘请她作代课教师。26年里,秦开美错过两次转正机会,一次因年龄太小,一次因年龄太大。县城一所私立学校以高薪聘请她,被她拒绝了。她念旧,不愿离开待了十几年的浩口镇第三小学。
第四篇:22、最美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消防队员、感动中国、中国好人
最美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消防队员、感动中国、中国好人
时政背景: 1、9月9日,在第28个中国教师节来临之际,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举行。徐德光(贵州)、邓丽(湖北)、宋玉刚(西藏)、肖山(海南)、于贵勤(河北)、刘效忠(黑龙江)、陈万霞(安徽)、阿力甫夏(新疆)、吴金成(湖南)、马复兴(青海)10位教师,和以林子闳为代表的农村教育志愿者团体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田育才等40名乡村教师被推选为活动“特别关注乡村教师”。
2、“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自10月22日启动,历时83天,跨越数十个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程30多万公里,寻找乡村医生典型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1月13日进行。居马泰(新疆)、钟晶(贵州)、李前峰(广西)、张振江(安徽)、洛松江村(西藏)、谢爱娥、何太瑜(湖北)、陈凡经(江西)、王布和(内蒙)、周月华(重庆)、邓前堆(云南)10位医生,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医生”称号,马云飞等10名乡村医生被推选为活动“特别关注乡村医生”。3、2013年3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3年“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4、2013年2月19日,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5、2012 “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南阳邓州市彭桥镇彭桥村乡村医生曾伟、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马俊欣、开封退休教师李玉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李博亚、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民警李权卿、郑州铁路局郑州车站离休职工左春秀、生前系驻马店市遂平县褚堂乡屈庄村农民李国喜、洛阳市伊川县鸦岭村农民胡发生、信阳市固始县往流镇邓圩村农民李守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刘洋。在冰河中救人英勇牺牲的李国喜,由妻子代为领奖。
命题角度预测
(一)列举、说明、表现类问题的考查
1、这些最美人物“美”在哪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
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信守承诺;见义勇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敬业奉献;乐于助人;追求真理、坚定理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计较代价与回报;敢于面对挫折,自强不息等。
他们执著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情怀,这种美丽蕴藏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朴素的言行中。他们身上最美丽的人格光辉。
2、“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你我为弘扬崇高而寻找”。想一想,寻找最美的活动旨在寻找和展示什么?
一方面展现“最美们”扎根基层、执着奉献、顽强拚搏的“最美”品格,另一方面展现包括主流新闻媒体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为弘扬崇高用心寻找的价值追求。
3、请你制定出最美丽消防员的“美”的标准(4分)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扎根基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顽强拚搏、尊重生命、舍己为人、勤俭节约等
4、历年来,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的河南人物有哪些? “新时代愚公”张荣锁、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在滔天巨浪中英勇救人的平民英雄魏青刚、携妹求学自强自立的洪战辉、排爆专家王百姓、大孝至爱的谢延信、用生命保护百姓的李剑英、累死在抗震前线的武文斌和抗震英雄李隆、首位神女——女航天员刘洋等 5.请你介绍我们河南省的“双百”人物。
吉鸿昌、彭雪枫、焦裕禄、史来贺、吴金印、常香玉、任长霞、谢延信等。
6、“感动中国”诠释中国精神,而感动中国的河南人则诠释着中原精神,想一想,这些河南人物诠释了哪些河南精神?
“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的 “中原精神”,用更简洁的词语来形容河南英雄的共性,应该是:坚强、坚决、坚持、坚定。核心就是,责任。
7、在台湾老兵高秉涵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 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和梦想,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二)原因、必要性、地位、作用、意义问题的考查
1、中央电视台举办这些大型寻找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展现最美们的大美大爱;凝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关心、关爱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等,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全社会关注全国农村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农村医疗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2.中华大地。感动常在。为什么? 我国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和弘扬;我国政府积极关于发现和表彰、激励先进人物,给人们指出了学习的方向和榜样;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热爱祖国、勤劳善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美德;中国人民向上、向善、向美、向前的信念不断增强等。
3、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11年,11年来,这个活动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展现当今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现时代风貌,凸显我国一些为人民服务、舍己为人等人们的精神意气;在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全社会认知的新导向;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央视举办“寻找最美”“感动中国”等活动,对于公民来说,真正目的在于什么? 发现和感动于社会的真善美;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暖温馨的社会氛围;让感动在普通人中传递,让爱和温暖传递;学会用感动和感恩的人去看待世界,用爱和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用实际行动去感动身边的人。总之,活动的目的在于向社会传递感动和正能量;发挥榜样作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于“让爱和感动传递”。
5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层出不穷。对此你有哪些体会或感悟? 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6、刘洋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的原因有哪些?
女航天员登上太空,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我国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刘洋作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中华女性孜孜以求的飞天梦想;展示了当代中国妇女的时代风采;以及刘洋那种为理想不懈追求,为祖国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等
(三)建议、打算、做法、活动设计类问题的考查
1、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传递这一份感动,成为感动别人的人?
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发扬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等
2.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阐释河南人形象:“河南人的形象说到底是一种做的形象,就是关键在做,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从愚公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一个“做”字是河南人的灵魂。传承先进人物精神,你打算如何从小事“做”起?
①在学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给同学及老师添麻烦;乐于助人,对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在物质上精神上或学习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老师收发作业,为老师接开水等;②在家里:力所能及帮父母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③社会上:多帮助孤寡老人,为灾区人们捐款捐物,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争当志愿者等; 3.怎样才能让“感动中国”“寻找最美”这一类的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请你来出谋划策。
①公民关注栏目,积极参与栏目的评选,为栏目献计献策;②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感动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③栏目组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实际,推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要弘扬传统美德,传播先进文化;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创造出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④国家有关部门要对优秀栏目在物质、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4、如果你校准备请刘洋来校演讲座谈,如果你是你校团委的负责人,你准备如何设计准备活动?
写刘洋的事迹简介,给同学们介绍刘洋的光荣事迹;拟写几条宣传标语,宣传刘洋即将到来的事情,号召大家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安排组织演讲的具体流程;设计座谈时想提问的问题;组织大家会后组织班会或板报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组织“向刘洋学习,展时代风采”的评比活动,评比学习刘洋过程中为学校为班级做出贡献的优秀学生等。
5、请为这次活动所写几条宣传标语。
向先进人物学习,提升自己人生价值;学先进人物,展时代风采;学习先进人物优秀品质,争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新时代中学生等。
6.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
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崇高历史使命;学习上不畏困难、坚韧不拔、不懈追求进取;生活中孝敬父母、团结友爱;行为习惯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实践;思想上崇尚美德,心存仁爱,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等
7.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照先进人物,反思一下,针对自己的不良品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提升规划。
如;不良品质: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被别人照顾、不习惯回报别人,不敢接受挑战,冷漠自私、猜疑,不负责任等。
提升规划:拟定一句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己,促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等;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自强不息、奉献社会。把崇高的理想付诸于平凡的行动。如:培养独立意识,从洗自己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小事做起;勇于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把学习的本职工作做好!
第五篇:高考作文素材2015感动中国、最美乡村医生事迹和颁奖词
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
居马泰,男,哈萨克族,1964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
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婴儿骑着马转场时,马失蹄,结果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母女和马都没能找回来。所以,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居马泰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加之他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他的可敬还在于他本身并不富裕,他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却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计。妻子没有工作,也工作不了,因为三个孩子要照顾,自己又连续动手术,身体十分虚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居马泰还要到包扎墩为牧民巡诊,一去一个月不回来,回来没几天,又进山,几乎一个冬天要呆在包扎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减免注射费以及诊疗费,赊账为贫困牧民看病,甚至垫钱给贫困牧民看病。20多年来,他免的注射费、医药费等近10万。包扎墩牧区卫生院的医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年轻人不是不会骑马就是怕有危险,都不愿意进包扎墩冬牧场,但居马泰一心惦记这里的牧民。他说道:“这个冬牧场路这么险,又没有通信工具,如果一个孩子发烧,不及时就诊;如果一个妇女难产,得不到医生及时的专业助产;如果一个老人血压药不及时送过去,也许就会要了他们的命。所以他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2002年,居马泰的弟弟叶尔波力患高血压,期间都是居马泰在照顾。但就在居马泰进包扎墩进行巡回诊疗时,由于弟弟高血压发作并脑出血,家人不知道情况,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期不幸去世。居马泰在包扎墩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等他一个月后回到家的时候,弟弟已经去世,而且连丧事都办完了。
包扎墩牧民居住十分分散,去一个牧民家也要翻好几个山才能到达,最远的牧民家也得骑两天的马才能到达。2010年,居马泰在巡回诊疗的途中,正逢雨雪天气,山路湿滑十分难走,而且危险系数极大。在一段狭窄的山路上,马不小心失蹄,把他摔到岩石上,马却坠下山崖。因为包扎墩没有任何的通讯设备,他又得去救治一名正在发烧的婴儿。他知道在包扎墩婴儿发烧不及时救治,也许一个小生命就夭折了。他拖着一瘸一拐的伤腿,蜿蜒爬行10公里路,才到目的地,救治完病人,自己却病倒了,最后牧民们把他从包扎墩送下来医治。
高三语文
像这样的事,在他20多年包扎墩巡回诊疗中是最普通的事了,他在包扎墩的感人事迹有多少,救
治过多少生命垂危的病人、孕妇,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有多少例,因为在这条天堑路上,不知留下居马泰多少脚印和汗水,有多少牧民在痛苦呻吟时,有多少待产的山区妇女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是他不畏艰险救死扶伤。而他认为,作为一名牧区医生这是他义不容辞要做的,这是医生的良心。他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善良、勇敢,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人生赞歌的牧区好医生。
李前锋
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来回不停地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日前,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报道讲述了横县扁担医生李前锋的故事,身患尿毒症身体羸弱的他却在大山深处的乡村诊所坚守10年,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从六景镇到李前锋所在的大浪村,需要翻过一座陡峭的大山,大浪村村委卫生室就建在村道旁,村民们对眼前这条前往诊所的路再熟悉不过。2003年,李前锋主动申请来到了这里,成为大浪村有史以来第一个正规村医,而他在这个乡村诊所已经坚守了10年,带来的是村民们对他救死扶伤、让病人摆脱病患的感激和尊敬,也让李前锋对大浪村2000多名村民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走进大浪村村委卫生室,房屋是今年6月份新建的,面积很小,但配有治疗室、中医药房、公共卫生服务室、诊室、医生值班室、消毒室等。诊所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这里的医疗设备,而是大门上醒目的两道用粉笔写下的电话号码。“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有时候我出去给人看病,病人突然上门又找不到我,拨打这个电话马上就能找到我了。”李前锋说这个号码现在村子里的人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什么事只要一个电话,他就马上背着药箱出诊了。
据他介绍,现在村子里多是老幼孤寡,出行很不方便,两三百米的路都走不了,更何况这数公里的山路。“远的地方一次要走10多公里,最近的也有3公里,很多地方车都进不去,只有靠步行上门。”出诊通常是山高路远,但记者在诊疗室看到,摆在一旁的出诊装备仅仅是一根扁担、一个药箱和一个装食品的小竹篓。但正是这仅装着感冒、风湿、消炎药的普通药箱,却给山里人免去了很多病痛的折磨。
在诊所的诊疗室里,一本厚厚的出诊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就诊村民的详情。病人何昌林认识李前锋有8个年头,患有风湿病的他正在诊所换药。他说,李前锋几乎24小时都在工作,“只要你上门,或者一个电话,他都会出现,对村民很热情、很贴心,大家也很信任他,有病都愿意上他这来看”。
在大浪村的诊疗室里,妻子邓小妹正在为他准备这一天出行的干粮,一个小包裹里装着他平常一天在外的口粮———毛薯和芭蕉。“刚刚有个老人打电话说老毛病又犯了,他得过去瞧瞧,离诊所有四五公里的路程。”邓小妹说,李前锋的身体很虚弱,缺钙,经常感到乏力,但由于换过肾吃不了营养丰富的食品,只能吃这些清淡一点的“土货”。
在大浪村委当村医的这些年里,不管是严寒酷暑,或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召唤,他都会及时出诊,送医送药到户,几年如一日地奔走于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上,用学到的医学技术让广大病患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至于救过多少人,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哪里有需要,他就往哪里去。但常年的劳苦奔波终于让这个不知疲惫的山里汉子累倒了。
从2008年5月,他时常感觉到头晕、腰酸痛,刚开始以为劳累过度休息不好而引起,没太在意,继续为村民看病而奔波,但后来几天头晕严重,全身开始浮肿且出现少尿等症状,凭着医生的经验,他知道自己病了,却没想到被医院诊断为“尿毒症”,后来他不得不离开大浪村到南宁市大医院接受治疗。他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得到社会各界对他的帮助,换肾手术也成功实施了。
待病情好转之后,他开始不断接到各种信息:他住院这段日子,原本找他看病的村民现在都要翻山越岭跑到20多公里外的镇上看病,更多的老人因此没办法看上病。这让这个朴实的山里汉子坐不住了,原本被建议休息一年的李前锋仅仅休息了3个月,因为经不住村民对他的期盼,他又“火线回归”,重新披上他的白大褂,挑起了那根熟悉的扁担又开始走村串户。几许肯定他笃定坚守基层信念。
14日,南宁市泌尿外科专家听闻李前锋的事迹后也特意赶来为他诊断,在他自己的诊疗室里,整天为病人号诊的李前锋终于也当了一回病人。“尽管已经换肾,但最乐观地估计,他可能也只有10年的寿命。医生说他现在的情况都还算正常,但需要多休息,不能太劳累,在饮食方面也得多注意。”妻子邓小妹说,她在20公里外的六景镇幼儿园上班,近一个月时间才能见丈夫一面,很少能照顾到他。
“平时他就住在诊所,由于家里事情多,加上山路不便,我们也很少来这里,女儿都快和爸爸认生了。”谈到这些,邓小妹颇为心酸,“其实他自己就是个病人,他是最需要照顾的人,却还一直在为别的病人奔波劳苦。”
尽管如此,李前锋却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每天走村串户,救死扶伤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次听到病人说,‘谢谢你,我的病好多了’,我就会感到很欣慰。我也希望自己能学到更多的医学知识,来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为村民们免去疾病痛苦,带来健康,是我作为一个乡村医生最大的愿望”。
这几年来,李前锋因其模范事迹相继获得广西道德模范和助人为乐先进典型等称号。近日,央视播出了他的报道之后,不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助都寄到了他这里,许多人都对他的情况表示关心。李前锋说,这些是对他一个小小乡村医生工作的肯定。这些荣誉将坚定他这辈子在基层奉献的信念,只要村民们需要,他将一直坚守在这个乡村诊所的岗位上。
张振江17载坚守写大爱
张振江是亳州市利辛县的一名普通村医,从医32年来,他用自己的医疗技术,悉心服务每一个需要高三语文
帮助的乡亲。从1995年开始,他的诊疗服务对象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艾滋病患者。他顶住世俗压力,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1995年,张振江为村里第一名确诊的艾滋病病人提供诊疗服务,“刚开始时,没有村医愿意治疗艾滋病病人,我心里也有些恐慌。”但张振江最终没有退缩。他和妻子胡凤琴想的是,这些乡亲生大病了,如果再没有医生给他们治疗,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自己帮助他们责无旁贷。
仁爱医者心,张振江当上了“艾滋病医生”。外面的传言跟着就起来了,一些村民说,张振江是艾滋病医生,肯定也染上艾滋病了,不能到他的诊所来看病。以前,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来张振江的卫生院来看病。但这一下病人变得寥若晨星。“我是一名村医,靠诊疗赚钱,以前每个月赚6000元不成问题,可村民都不来了,收入一下就降下来了。”张振江说。
“那你后悔吗?”记者问。
“不后悔,生命无价,这不是钱能算得出来的。”张振江说。
张振江成了村里艾滋病患者最信任的医生。村民张灵岩是位艾滋病患者,一直都是张振江帮他做检查和治疗。2003年普查时张灵岩才得知自己的病情,因为对病不了解,感觉就像天塌了。后来在张振江的诊疗和开导下,心态慢慢平复,现在每天过得很精神。“俺最信张医生,他对俺的身体状况最了解,照顾得又周到。”张灵岩说。
天天与艾滋病患者打交道,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有一次,张振江为一位艾滋病患者输液,拔针时针头弹到手指上,扎破了皮。由于处理及时,经过医院检查,并无大碍。“自己要小心一点,不能因为出一些意外就放手,这又不是他们的错。”张振江先后曾做过四次艾滋病初筛检测,并没有被意外传染。
最初,村里发现艾滋病人时,大家谈“艾”色变,亲戚朋友之间都不走动,整个村子里暮气沉沉。“刚当了‘艾滋医生’时,有一次我去巡诊时,在路上渴了就到村民家讨口水喝,用水瓢喝完水后,人家转身把水瓢就扔了。”张振江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为了减少艾滋病人心理的阴影和村民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张振江经常到艾滋病人家里,和他们一起吃饭,教育病人家属正确认识这种疾病,从内心接受他们,从生活关心他们,艾滋病人与村民们相处得越来越和谐,相互串门、聊天,没啥顾虑。
张振江欣慰的是,国家实施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贫困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为自愿检测艾滋病者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和婴儿检测、对艾滋病病人遗孤免收上学费用、对贫困艾滋病病人进行政府救助政策,村里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希望社会能给艾滋病人更多的关爱!”张振江说。记者手记
德厚者无畏。张振江当上艾滋病人的专职村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仁爱医者心”的内涵,用忠诚与爱心,驱散生命的阴影。
洛松江村
他,消瘦,皮肤黝黑,中等个头。33岁的他正值一个男人的花样年华。然而,额头上几道深深的皱纹与略显瘦弱的身体,使他显得有点苍老。
他就是昌都地区边坝县沙丁乡卫生院院长,“最美乡村医生”洛松江村。15岁起,稚气未脱的洛松江村就开始了他的行医巡诊路。
18年来,洛松江村扎根基层,踏冰卧雪、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了怒江两岸、高山深谷,为3000多名基层百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生命健康“守护神”。
18年,守护生命,传递幸福,洛松江村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最基层的老百姓。遂母心愿,从医当乡村医生
位于西藏东北部的昌都地区边坝县沙丁乡平均海拔4000多米,全乡680平方公里,所辖16个自然村中有13个不通路,加上怒江环绕、山高谷深、绝壁小道,在其间行走之艰难,难以用语言形容。也因此,沙丁乡自古闭塞,与外界少有交流。
小时候,年老多病的外婆让洛松江村记忆深刻。而对于他的母亲来说,长年躺在病榻上的外婆是她痛苦的心结。由于地处边远,缺医少药,更无医生可请,外婆最终未能躲过病痛的折磨,过早地撒手人寰。
这件事对母亲的触动很大,深受无医无药之痛的母亲把希望寄托在洛松江村身上,她希望洛松江村能够救死扶伤,做一名医生。
上个世纪90年代,昌都地区卫校招录在校初中生就读医卫专业。当时还在边坝县城读初中的洛松江村遂母亲的心愿成为了一名昌都卫校的学生。
1994年,从卫校毕业后,洛松江村回到了边坝县尼木乡,成为该乡建乡以来的第一位乡村医生。短短的3年,洛松江村褪去了年少的狂躁,也积累了在乡村行医的最初经验。
1996年,他从尼木乡调到沙丁乡卫生院,而这次一待就是15年。踏冰卧雪,马背行医十八载
尼木乡和沙丁乡都为半农半牧区。不通公路不说,行医的路上山高谷深,路途极为凶险。在尼木乡行医期间遇到的一场车祸,让初次行医的洛松江村第一次目睹了生离死别。那场车祸重伤11人,其中4人到乡卫生院不久便不治身亡,剩下7名重伤病人的惨状迄今仍让洛松江村心有余悸。
尼木乡卫生院条件艰苦,别说没有手术器材,就连一般的医用消毒器械也极为缺乏。但是,如果他不救,那7名伤者就会因出血过多而有生命危险。也就在那一次,洛松江村在无任何手术器具的情况下,用缝衣物的普通针线为那些车祸病人一一做了手术,从当晚的7时左右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他一刻不曾停歇。当为最后一名伤者做完手术后,洛松江村已经累瘫在地上了。
高三语文
“今天这些病人依然把我当成救命恩人,可我知道,当时条件不好,我的医术也有限,手术缝合处还有点难看呢。”他说。
如今,在沙丁乡,散居于680平方公里的16个自然村中13个村依然不通路,艰难的行医路只有洛松江村心里最清楚。18年来,洛松江村行医的大部分时间需要骑马和步行,行走途中,踏冰卧雪则是家常便饭。
大雪赶去为一牧民治病,冰天雪地路又湿滑,越过雪山,踏冰前行时马蹄打滑不慎从马背上摔下,导致右腿髌骨骨折,疼得他眼泪直掉,但就是这样,洛松江村硬是拖着一条残腿,走到了牧户家为其治病。后来,牧民的病治好了,洛松江村却在牧户家躺了近半个月。洛松江村说:“那会儿我最怕的就是腿残废了,如果腿脚残疾,我怎么去给农牧民群众看病呀!”
在沙丁乡,最长的一次巡诊需要五六天的路程,洛松江村总要带上干粮,一路喝山泉水、雪水。如此长年累月,加之路途遥远、工作强度大,导致洛松江村身体虚弱,多次胃出血,但作为一名医生,他却因为巡诊太忙而顾不上治疗和调理。
愧对父母妻儿,仍无悔此生行医路
洛松江村的妻子在沙丁乡完小担任教师,育有两个儿子。早年在边坝县工作的父母退休在拉萨生活。然而说到父母妻儿,洛松江村却少有地沉默着,他的内疚与愧对父母妻儿之情,让人看着也难免心痛。
他说:“父母年过七旬,作为儿子的我应该尽孝,但一直忙于工作,一年也不能回趟家,尽孝更无从谈起。至于妻子和儿子也没怎么顾上,大儿子由父母帮忙带着,另一个基本上也是靠妻子带着,说真的,若说这辈子我对不起谁,那就是愧对年老的父母和妻儿了。”
18年来,每月只有150元基本报酬的洛松江村无怨无悔。他说:“沙丁乡卫生院因为我的坚守才让老百姓能够在得病时有地方看病,我一点都不委屈,我很满足。”
每月150元当然不够开销,那些年父母为他倒贴了不少钱。这些洛松江村只能铭记于心。舍小家,顾大家。这是18年乡村行医路上洛松江村的真实写照。18年来,沙丁乡所辖3400多名村民视洛松江村为亲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有一次,不知从哪听来传言,百姓们听说洛松江村要调走了,哭着就来了,他们拉着洛松江村的手不让他走。害得洛松江村解释了很久,村民们才高兴地离开。
18年了,无论是曾拿150元乡村医生基本报酬时,还是现在的900多元工资时,洛松江村从不收一分钱的出诊费用。他说:“18年了,这里的每名村民都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离不开我,我更是离不开他们。”
被评为央视“最美乡村医生”,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亲自致信给他,所有这一切,让洛松江村倍感意外。他说:“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医生,救死扶伤是每个医生的天职,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18年来,在尼木乡和沙丁乡,洛松江村为村民治病、为孕产妇接生、为孩子们接种疫苗„„所有大病小病他从不放弃。洛松江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虔诚至极的人,对生命敬重,对百姓尽心,对父母妻儿却饱含愧意。
18年来,他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梦,完成着母亲的心愿,不为名不为利,心甘情愿做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做一个农牧民的健康使者,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他说:“我希望还有机会精进医术,提升水平,情愿一辈子留在乡亲们的身边,做一名乡村医生。”
“最美乡村医生”谢爱娥:情系大湖铸医魂
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医务工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不仅是因为拯救了他人的生命,使他人重获健康,更因为他们表现出的仁爱之心、崇高医德让世人仰止。
洪湖市滨湖办事处船头咀村村医谢爱娥,中共党员,一名普通的村医,她二十年如一日,情牵渔民,扎根湖上,凭着对大湖渔民赤诚的爱和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医疗服务的职业信念,赢得了广大湖区群众的真切爱戴与尊重。
怀揣梦想她在这里安家落户
船头咀村常年“飘荡”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洪湖大湖中央,是一个由170多艘散居船屋、600多人组成的小渔村。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偏僻的湖上小渔村缺医少药没有一名医生,湖上的渔民谁要生病了,哪怕是小小的感冒,也得驾船走上20多公里水路上岸看病。希望有一名医生成了湖上渔民最热切的期盼。
1992年初,新婚不久的谢爱娥还是洪湖岸边滨湖办事处的一个卫生所里的医生,收入不多,日子虽不富裕,倒也过得安稳。一天晚饭的时候,在湖上做了二十多年木工手艺很少回家的公公与家人聊起湖上缺医少药的事情。“现在湖区渔民的收入增加了,渔民的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惟一不足的是缺医少药,大家要是得了个小病小灾的总是没法子。”公公很无奈地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形势好,湖区渔民收入增加了,要是我们能到湖上去,这样一来可以为渔民看病,二来还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谢爱娥在心里盘算着在征得家人理解和支持后,义无返顾地向组织申请到船头咀村当村医。后来经组织同意,谢爱娥于1992年8月把家安在了百里洪湖上,从此开始了水上行医路。
初来乍到,湖上的境况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湖上没有安家的地方,只能蜗居在“村支部”——一艘绿色的船坞里一间高不过1.5米,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船舱;这里没有电,连简单的家电也派不上用场,湖面的清风难以排解夏天的闷热;这里没有路,方圆20多公里的船头咀村一片浩淼,谢爱娥高三语文
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撑船,加上广阔的湖面无风都会涌起三尺浪,让过惯了陆地生活的她寸步难行;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渔民绝大多数来自江苏、山东、安徽等17个省市,各具特色的方言,且不说看病问诊,就连简单的日常沟通也是困难重重;这里的人家居住分散,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的通讯联络工具,常年生活在船上精神生活极其单调,甚至连窜门的机会都没有,有的只是孤独与寂寞。
艰苦的生存环境,一下击破了谢爱娥怀揣的梦想。面对重重困难,她犹豫了,退堂鼓在她的心里狠狠地擂响,进退两难让她寝食难安。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又让她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听说村里来了医生,村民们摇船架桨,有的走了几个小时的水路,聚拢到“村支部”争相问候岸上来的美女医生,家长里短,寻医问诊,好不热闹。虽然全是“外语”谢爱娥一句也听不懂,但她从村民淳朴的眼神中看
到的是热切的期盼,都没有难倒倔强的谢爱娥,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不会游泳,慢慢学;不会撑船,慢慢憋;语言不通,慢慢说;皮质的出诊箱沾水容易散架,就自己用木头做„19年来,每天划着小船出诊接诊,风里来,雨里去,她在这片水面走过的水路,足可以绕地球两圈。
掀开医务室的一块“地板”,就是谢爱娥的家--一个高不过1.5米,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船舱。夏天闷热,她唯一可以用来解暑的电器是放在床头的一把电风扇;冬天阴冷,她就加一床棉被,而她所有的“家当”也都堆放在船舱中,既无冰箱彩电,也无音响洗衣机,因为即使有这些,船上也没有足够的电能。所谓的“家当”,无非就是一套陈旧的衣柜、一些必要的换洗衣物,外加一些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女人最喜爱的化妆品,也仅仅是最普通的护手霜——因为冬天湖上风大,双手常常皲裂。要说最值钱的“家当”,则是一部用来接诊出诊24小时不关机的手机。
情系渔民她在这里播洒爱心
平时看病,挂账的现象在所难免,尽管手头上还有1万多元的欠账至今还没收回来,但不管是谁,只要有人身体不适,谢爱娥都会尽全力医治。现年59岁的渔民董继财去年12月份刚做完肺叶切除手术,恢复期需要打针吃药,又因为身体原因不便来回颠簸,谢爱娥便每天定时送诊上门。2011年洪湖大旱,机船根本无法通过,谢爱娥便准备了胶鞋、探路棍,每次到董继财家,她总是大汗淋漓。等到身体恢复的差不多时,董继财便坚决要求自己每三天亲自上门一趟赴诊。有一天,谢爱娥发现老董没有来就诊,便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原来老董因为家境和身体原因,在谢医生那里有不少欠账,现在一直受谢医生的关照却又无钱付费,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得知这一实情后,谢爱娥依旧笑容满面劝慰老人不要计较,并要求老人继续好好看病。去年深冬的一天半夜,熟睡中的谢爱娥被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吴绍好老人突然发晕动弹不得。谢爱娥立马起床,准备好急救箱、药品、手电筒,独自驾着小船急速赶往老人的渔船,直到输完液老人有了病情好转才离开。
恪守医德她在这里收获真情
在近7000个日日夜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到年底,渔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将自家养的鱼送给她,即使她一再谢绝,但总是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鱼放在她的医务室门口转身就走,有时一天就收到好几十条鱼。渔民们以一种纯朴的传统方式,表达着他们对谢医生的深深谢意。有人曾劝谢爱娥上岸谋一份差事,告别水上漂泊的生活,但谢爱娥说她不会选择离开,一是自己习惯了,二是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了感情,离不开,因为她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为了更好地给渔民治病,谢爱娥领头建立了船头咀村民公共卫生健康档案,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时时处处替渔民解决疾病防治的后顾之忧。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对谢艾娥来说是人生的一大劫难--妈妈病重,孩子需人照顾,而整个湖区一片汪洋,特大洪灾随时有爆发特大疫情的可能,她的工作更是举足轻重,片刻不能离开。为了给受灾的渔民做好疾病防控,她每天在大风大浪中满湖奔忙,好多次险些船翻人沉,常常一天休息不到7个小时。工作结束,他又要和丈夫一道抱着刚刚牙牙学语的孩子去照料病重的母亲。2008年元月,特大冰雪灾害使洪湖大湖上结满了一层厚厚的冰,渔民全被围困在渔船上,64岁的陈德胜患食道癌,其妻在为他煎中药时不慎引起大火,船上所有家什全部着火,住船也烧焦了,谢艾娥闻讯毫不犹豫将他们一家接到了“自己家”,共同生活和医治。2009年3月7日午夜,村民刘俊凤临产了,谢艾娥打着探灯连夜护送其到计生指导站生产。2010年,洪湖发大水,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她顶烈日冒酷暑,挨家挨户发放消毒药材。今年洪湖持续干旱,为保障渔民饮水卫生,她带着探路棍,穿上胶鞋,逐家逐户指导投放净水药品„„
坚定信念她在这里执着追求
正因为她的忘我工作和倾情奉献,船头咀村民于2002年推选她为村委成员,分管妇联和计生工作;2006年光荣入党,连续多次被滨湖办事处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这一切,她说:“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这将激励我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好务。”
谢爱娥认为,作为一名医生,除应当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外,更要具备一颗诚挚的爱心和无欲无求的平常心。在这样的职业信念指引下,她在僻静的湖心孤舟上一干就是19年,热情周到为渔民服务,积极参与合作医疗、妇联计生等工作,从不言弃,任劳任怨,靠她那满腔的热情、高尚的情操去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疾苦,以一位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内涵、演绎了奉献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当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陈凡经
1、目睹乡亲遭血吸虫病折磨立志行医
陈凡经生长在南矶乡,目睹了不少村民患上血吸虫病,因病致贫、因贫致病。自己的姥爷也是因为血吸虫病过早离开了人世,1975年陈凡经如愿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南矶乡的一名医生。
2、不漏过一个样本,保证血吸虫防治第一手资料
高三语文
鄱阳湖的盛夏酷暑难耐,一次陈凡经得了重感冒,他从早晨6点开始到村民家里取便,取了50多个人的样本,大便生蛆爬到了身上.变质恶臭的气味熏得昏倒在地.3、为了阻断传染源多次受辱
陈凡经每年春季都要到沼泽地带查螺灭螺,秋季定期查病治病,控制传染源,最难进行的是化验环节。很多时候由于村民们自己怕脏,不愿意动手取大便,就拒绝配合化验,每到这时陈凡经都亲自动手完成这一过程。多年来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无不佩服。
4、冒险护送被毒蛇咬伤病人转院
南矶乡全乡人口4786人,只要乡里有人患重病要转院,陈凡经都会一路护送。2000年6月,朝阳东谢村陈飞凤在地里干活时左脚被毒蛇咬伤,呼吸困难,病情十分严重。丰水期的鄱阳湖风浪大,一个风浪扑面而来,陈凡经的无名指被氧气瓶压破,手指顿时鲜血直流,他一声不吭。由于救得及时,陈飞凤得救了。
5、从未在县城休过一个节假日,守护“瘟神岛”根治血吸虫
2004年医院已经给他下了疾病通知书,要求他离开疫区养病,新建县卫生局曾多次安排他离岛,他都没有离开。现在,一双儿女都已经从江西医学院毕业,在县城医院工作,在几十年中,他从未回县城和子女过春节。因为他坚信:在岗位多呆一分钟,岛上渔民就多一分安全感。
王布和用高尚的医德铸就崇高的灵魂
王布和,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镇西哲里木嘎查卫生室乡村医生。2001年被评为盟、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2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感动中国”西部十大新闻人物之一,2005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
王布和出生在哲里木嘎查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当时由于村里缺医少药,农牧民群众就医很不方便,八岁时其父亲患病去世。这使王布和深深认识到农民害怕得病、看不起病的难处,从而坚定了他钻研医术,扎根农村,一心一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除疾苦的决心。他拜民间老蒙医为师,学习蒙医内科。为了采集草药,他不知走了多少路,少睡了多少觉,手被磨烂了多少回,每制成一味药,他都亲口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来验证药品的效果。几十年的精心钻研和摸索,王布和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经验,他
采取针灸、药浴、按摩、拔罐以及中蒙药结合等办法,对肝、胃、类风湿、精神病以及一些山区常见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为难以计数的蒙、汉、回、满、朝等各民族患者解除了病痛折磨。
王布和医生视患者如亲人,只要来到他的卫生室,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职位高低,一视同仁。对生活条件实在困难的,王布和不仅免费提供治疗、住宿,有的还给拿回家的路费。“没有钱也能治病,这样的事情只有草原上才会有。”一些就诊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去过王布和卫生室的蒙、汉、回、满、朝等各民族农牧民都伸出大拇指说他是民族团结的楷模,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好医生。王布和医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不仅吸引了国内广大患者来就医,他的声名还远播海外。蒙古国患者也慕名多次邀请王布和医生前往诊治。
黑龙江漠河一位叫刘景义的金矿矿长患类风湿病多年,奔波求医五年多,但始终未见效。王布和采用内服中、蒙药、药浴等方式为其综合治疗,终于使其疾病得以好转。刘景义高兴地说,没想到偏僻的草原山村还有这样的好医生,他拿出3000元表示重谢,可是王布和医生只收了应收的医药费,其余的全部退还给该患者。
王布和不但治病救人,还处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家乡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八十年代初,嘎查地处偏僻,不通电,王布和拿出一万余元赞助嘎查拉电,结束了嘎查不通电的历史。他每年还拿出一些资金维修学校校舍,1998年他拿出三千元钱彻底翻修了学校房舍,为嘎查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1998年嘎查通往镇里的桥梁被洪水冲垮后,王布和筹措资金修建了一座新的水泥桥,为嘎查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群众们亲切地称这座桥为“布和桥”。
王布和医生帮困济贫,为贫困老百姓伸出援助之手,他所在嘎查有一名残疾五保户叫哈日巴拉,今年53岁,老伴去世早,生活不能自理。王布和十余年如一日,帮助他安排生产生活。去年哈日巴拉老人住的土房成了危房,布和自己拿出钱给他建起了两间5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的房子,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
王布和医生孜孜不倦地耕耘,默默地奉献在平凡而高尚的医务岗位上,他高尚的医德铸就了一位人民好医生的崇高灵魂。二十多年的医务工作中,他起早贪黑,不休节假日,任劳任怨地忘我工作,一心为农牧民群众解除病痛疾苦,以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赢得了蒙汉等各民族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最美乡村医生:她在丈夫背上行医22年
丈夫背着周月华去出诊
“周医生,你快过来看一下,我岳母头晕得厉害,呕吐、看不清东西。”9月28日清晨5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周月华。周月华是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和其他乡村医生不一样的是,左腿残疾的她,每次出诊都要靠丈夫背或骑摩托送。
打电话的是西河村三社村民周明。周月华来不及带雨具,立即带着出诊箱,坐上丈夫艾起的摩托车出了门。到周明岳母童先英家的山路不到一米宽,又陡又峭,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山,车技娴熟的艾起骑得小心翼翼。
此时,一直下着大雨,在一个很陡的拐弯处,摩托车拐了一下,险些滑倒,夫妻俩惊出一身冷汗。高三语文
艰难地走了半个小时,终于赶到童先英家。来不及歇口气,周月华赶紧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听心肺、摸脉搏、开药打针等,待病情稳定后,又转送到柳荫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1969年,周月华在西河村呱呱坠地,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终生残疾,只能靠拐杖行走。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找工作时,因身体残疾,周月华四处碰壁。父母鼓励她:“乡亲们每次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你是学医的,为啥不自己开个卫生室?”
20多年来,周月华趴在丈夫背上走遍了家乡的大山小岭,每年诊治病人近4000人次,方圆20平方公里,哪里有病情,哪里就有丈夫背着她出诊的身影。
说干就干。800元的启动资金,自家堂屋作场地,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正式挂牌。杵着拐杖在山间行医,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也曾让周月华产生过“很难坚持下去”的想法。1994年,周月华和村里的艾起结婚。“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从此,艾起背着周月华行走在乡间,一背就是18年。
让周月华印象深刻的一次出诊,是1998年。“凌晨两点多,村民杨光照的儿媳妇临产。老艾背着我,在陡峭的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一个拐弯处,他左脚一滑,右腿一下跪在地上,我差点掉进深渊。”周月华说,这些年,虽遇到不少危险,但只要乡亲们病了,她仍会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走。
20多年来,周月华趴在丈夫背上走遍了家乡的大山小岭,每年诊治病人近4000人次,方圆20平方公里,哪里有病情,哪里就有丈夫背着她出诊的身影。
最美乡村医生:邓前堆
1、溜索渡江,往返怒江两岸二十八年
怒江大峡谷山高水急,索道距江面的距离有30米,仅靠一套滑轮,一根绳子,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通过100多米长的索道,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而为了给村民治病,邓前堆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已经走过了二十八年。
2、随叫随到,无数欠条换来乡亲健康
邓前堆为了村民的健康,冒着危险,几十年如一日,他所在村计划免疫建卡、建证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他给乡亲们治病,有求必应,不管本村外村,随喊随到。
3、朴实心愿,推动为村民建起“连心桥”
在交通部和云南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拉马底村的大桥“连心桥”于2011年11月23日正式通车。一个人,一条绳索,28年。邓前堆用坚守换来了百姓的健康,也结束了拉马底村百姓“溜索过江”的历史。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高三语文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
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
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爱·慈善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高三语文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事迹:
爱·亲人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高三语文
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守护父亲朱晓晖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本“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科学先驱师昌绪颁奖词:
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科学先驱师昌绪事迹:
爱·科学 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其一是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高三语文
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陇海大院颁奖词:
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