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工商联的历史与现状 看工商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职能与作用
从工商联的历史与现状
看工商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职能与作用
内容摘要:
全国工商联组织从成立到现在,一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工商联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了工商联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对工商联在新时期的职能和作用作了论述。
关键词:工商联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职能 作用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工商联组织成立也已经五十五年。纵观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工商联成立后,经历了我国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时期,虽然它在各个时期的性质、任务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但是充分反映了工商联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建设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工商联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东北解放区的少数城市建立了工商联组织。1949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成立工商业联合会的决定,一些大中城市在改造旧商会、旧工业会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工商联地方组织。1952年8月,当时的中国政务院颁布《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确定了建立工商联的基本原则。次年10月,全国工商联正式成立。它是以私营工商业者为主体,国营企业和合作社、公私合营企业等各类工商业者参加的,中国共产党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人民团体。它的主要工作对象是私营工商业者。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代表参加工商联,是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表的骨干作用,以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实现。
五十年代,工商联在引导私营工商业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方面,在协助私营工商业者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方面;在反映私营工商业者的意见,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方面;在促进私营工商业者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以后,工商联积极组织广大工商业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这一时期爱国工商界的行动口号。广大工商业者发挥专长,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工商联停止了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商联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约见工商联五位领导人时指出:落实政策以后,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为改革开放服务。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大大调动了原工商业者的积极性,工商联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工作方针,开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多项活动,积极参加国家事务和经济决策的协商,就区域性、专业性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查研究,兴办企业,安置待业青年,举办各类专业培训,开展与港澳台和国外工商社团的联络工作,协助开展“三引进”工作,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开发建设,为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1991年7月6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即15号文件)下发后,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和调整重点,努力发挥作为统一战线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的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履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广泛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和服务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愈益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积极力量.其职能调整后,经中央批准,全国工商联及地方各级工商联同时也称商会或民间商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江泽民亲自为全国工商联题词“中国民间商会”。
二、工商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工商业联合会。依据1952年中国政务院颁布《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工商联的主要工作对象是私营工商业者。党和政府赋予了工商联四项职能和任务:领导、指导、代表和组织。工商联当时是各类工商业者的联合会,其中,领导和组织是针对所有工商业者而言的。领导作用是指工商联要领导工商业者遵守政策法令;组织作用是指工商联组织工商业者学习、改造思想,参加爱国运动。指导作用是指工商联要指导私营工商业者发展生产,改善经营。从当时实际情况看,工商联起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代表作用是指工商联要代表私营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向政府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还要协调劳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工商联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组织、推动工商业者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就决定恢复工商联。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工商联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新时期。工商联作为动员原工商业者积极为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服务的人民团体和中国共产党依靠的重要政治力量,为形成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制定出台了中央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工商联担负起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江泽民同志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了要坚持“两个坚定不移”,实现“三个结合”,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论断,为工商联指明了政治方向。实践表明,工商联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积极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大胆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十分注重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0 世纪90年代以来,工商联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工商联的工作对象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企业”(法人和非法人),其中也包括个体户。职能任务有六项:参政议政、反映与维护、协助、思想政治工作、经政府批准的经济服务、开展与港澳台以及国外工商社团的对外联络。反映与维护主要是反映会员的意见与要求;协助主要是协助政府进行专题调研,并开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服务活动。在这六项职能中最主要的是参政议政和思想政治工作。值得重视的是工商联各级组织的实践,比如,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行业商会,开展多方面的经济服务,拓展商会职能也已经成了工商联的重要职能,而且社会效果很好。不仅人民团体职能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工商联的商会作用增强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作用比较明显。
三、工商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能与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从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到经济上的“平等”竞争,根本上解决了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商联以其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的特征,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主渠道”作用,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承上启下与合纵联横的利益“平衡器”和关系“协调器”。工商联作为构架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将承担起那些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而政府又无力解决的独特职能。具体来说,工商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四大主要职能与作用。
(一)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
工商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的统一战线组织,同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一起参政议政,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调关系等基本功能。工商联的统战性决定了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工商联在组织网络方面具有“合纵”、“连横”的优势,作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介,发挥政商沟通作用,在沟通和协调方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作为“主渠道”,工商联能够代表所属群体的利益下情上达,会员的想法、要求和需要通过工商联转达到政府;另一方面也能以“桥梁和纽带”的身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情下达,政府的意愿通过工商联转达到广大的会员。工商联还能进行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和对话,可以组织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对话活动,在工商、税务、金融、行业准入、权益保护等众多重要话题上反映企业的呼声。工商联作为商会组织可以代表会员依法同政府交涉,为企业代言,在政企沟通、商业协调、国际交往、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等多层面发挥重要职能。这样,工商联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动员,整合和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利益表达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拓展新经济阶层有序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
(二)积极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职能和作用
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着多种层次和多种境界。有少数先进的,大多数是一般的,对非公经济人士的要求就必须有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按照先进性要求,就是要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使他们成为全体非公经济人士学习的榜样,前进的方向。按照广泛性要求,就是要把大多数非公经济人士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工商联通过建立主流媒体和自办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报道机制、加强评先表彰工作力度、建立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等方法,紧紧抓住企业党组织这个有力抓手,围绕宣传非公经济、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做文章,提升非公经济人士的正面形象和社会地位,扩大非公经济人士的社会影响,营造出有利于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突出民间商会的职能,成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
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三性”叠加的特征,使其具有国家代理人和社会代理人的双重代理属性。统战性决定了工商联国家代理人性质,是国家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和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助手和桥梁;经济性决定了工商联的工商界代理人性质,具有政府不可代替的多层面经济职能;工商联在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以民间的面貌出现、民间的声音喊出、民间的方式实现,能发挥出党政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
工商联的“三性”确定了它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中必须发挥商会的职能,通过商会来协调、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商会来依法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会议集体学习时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他还强调,在社会管理中,“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温家宝总理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政府必须转变职能,需要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转移出去,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政府逐渐退出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领域,还权于社会,使社会不断增强自治能力,政府与社会分工协作、相互制衡。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体制的改革为工商联发挥“助手”作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向“掌舵”,从“全能”向“有限”转变,从“利益”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大包大揽”向“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包括商会在内的中间组织让出了制度上的治理空间,工商联可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扮演服务会员、沟通政府、拓展贸易、促进交流、联系社会、维护权益等十分重要的角色。工商联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下,可以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通过协商、谈判、听证、监督等制度化的活动,反映民企利益诉求,规范企业行为,发展公益事业,分担社会事务管理。工商联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与政府及企业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它直接地了解成员的具体需求和具体利益,管理社会具体的事务并从事政府无力顾及的一些公共服务。在为会员企业服务方面,工商联作为商会,一是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企业信息成本。二是提供培训服务,通过举办各种讲座、研讨会、培训班来提供适用性和针对性强的职业培训来满足会员的需要,使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不断更新。三是提供中介服务,为企业牵线搭桥。四是积极开展创业辅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鼓励和支持个人创业,积极配合政府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五是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工商联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以及国外工商社团的联系,巩固和扩大商会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发挥民间外交作用,通过承办一些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寻求国际合作;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服务。五是依法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权的依据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权的主要手段就是法律手段,维权的形式就是建立健全工商联系统的法律顾问队伍,维权的工作机制就是建立健全法律工作委员会和维权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
四、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独特作用 工商联在自律和维权方面具有政府不可代替的多层面经济职能。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行政机制这只“看得见的手”双“手”双重失灵时,工商联可以作为构架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第三只手”,发挥“中观调节”作用,能干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而政府又力不从心的事,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工商联作为商会组织可以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协调市场、协调价格、破除贸易壁垒、规范用人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组织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或解决各商会组织之间、商会内部成员之间在竞争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协调其成员的经营业务活动,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抑制恶性竞争。
在市场秩序治理方面,需要依靠“组织”去疏导,即通过商会内部组织机制的运行,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实现会内的良好秩序,并使其会内秩序与外部法律、市场秩序相协调、相补充。温州在发展之初曾一度陷入“一品走俏、仿效蜂起、伪劣辈出、倾轧杀价”的混乱局面。温州商会在政府的授权下,依据《行业维权公约》查处侵权行为,销毁侵权产品,创造性地开展了新产品仲裁维权服务,促进了市场的有序交易。商会组织有着政府没有的优势,政府只能“不到万不得已不出手”,而民间商会则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实践中,政府或单个企业作为提诉人要么有主体越位之嫌,要么势单力薄,而通过商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制定会员企业统一对外策略,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法律措施,可以实现民间组织整体力量的低成本优势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市场各主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利益纷争需要有一条沟通、妥协、寻求利益平衡的通道。工商联组织应成为协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中介,成为化解矛盾缓和冲突的“润滑剂”和“安全阀”。全国第20次统战会议赋予工商联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职责。劳动关系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经济利益,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切入点。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面临挑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比较僵化,难以适应劳动关系利益主体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劳动执法的力度不够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重新构造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引入国际上通行的“三方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组成的三方协商机制,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
工商联作为联系和团结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加入三方协调机制是实现新环境下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工商联作为商会是市场竞争和秩序规范的天生“仲裁者”。作为工商业服务的提供者,商会、协会更熟悉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协调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斡旋。商会调解,作为解决民营经济中各种经济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手续简便、程序简单、方式灵活、办理迅速、费用节省、与诉讼和仲裁有兼容性等许多优势,以及“成则双赢”的前景和结果。商会是一种内行人管行内事,局内人管局内事,对会员纠纷能够有效地自行调解,往往使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在对外销售中形成合力。企业之间遇到纠纷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常争执不休。有的纠纷“上法院,似乎不值;找政府,似乎不管用;上门打一架,似乎不妥;就这么认了,似乎太窝囊……”,而商会这些内行人和行业巨头来协调解决纠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工商联积极发挥统战工作的政治优势,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带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努力实现“三个结合”,爱国、诚信、敬业、守法,为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商会职能,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广泛开展民间外交,工商联的国际声望有了明显提高。
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崭新姿态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会有很多新问题期待解决,很多新社会关系期待协调,工商联作为集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于一体的人民团体,必将承载着更加繁重的社会职能,也必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修改,2007年11月19日通过)
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重要历史文献选编》(1953-1993)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
4.《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四川统一战线 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