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路上,永远有我
扶贫路上,永远有我 ——XX教师结对帮扶先进事迹
自精准脱贫攻坚启动以来,为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XX县各行各业的帮扶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忱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爬山涉水、披星戴月,积极投身在精准帮扶工作的第一线,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帮扶干部,来自XX职专的陈烈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与广大扶贫干部一样,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坚定执着的奉献精神,为全县实现脱贫摘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的帮扶对象有三户,其中曹坪镇沙岭村的孙鑫,本户共有4口人,该农户致贫原因是缺资金,户主患股骨头坏死症,长期服药,家里的农活主要由妻子来完成……”对自己的帮扶工作陈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要做好帮扶工作就得多走进帮扶家庭,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掌握好第一手资料。
但要得到第一手资料,对他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陈老师不会开车,每次都是从县城坐班车到帮扶户家中需要2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孙鑫的家,“由于农户所在的村屯路比较陡峭,他都是步行进村,如遇到下雨天路滑,也会出现 摔跤的情况,但是为了能让他们早日脱贫,我再辛苦也要坚持。”陈老师说道。身为教师的他需要带班,一周的课程都要排满,但他没有任何怨言,与其他帮扶干部一样,搭车步行,风雨兼程,不惧险峻,一有空就前往贫困户家中跑,与帮扶对象进行交流,完善基本情况的填写。在填写扶贫手册时为了做到数据准确,包括住房的面积,土地的面积,他都拿卷尺对每个角落认真的进行测量;在收集佐证材料时,因为一张图片不符合标准,又得去到农户家重新拍照。
为了拿到精准数据,陈老师多次与农户进行沟通,利用假期自掏腰包买油、买肉、买面到农户家一起劳动同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宣传帮扶政策。但是一开始,他们也是有些抵触,并不配合,陈老师并没有气馁,因为他自己知道这个工作的问题根源就是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如果能打开这个关卡,那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他说:“我就跟他讲,我们为什么三番五次的辛苦跑来和你们一档一档的填写核实呢,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握你们的情况,比如你们的收入低了,想扩大再生产能力弱,消费结构不合理,刚性支出,导致贫困负债等这些原因,如果你都不信任我,那我怎么能帮助你们呢?通过一番耐心的讲解和扶政策的宣传,这户人终于开始相信了他。陈老师就是这样以教师特有的耐心、细心、真心、专心,严格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他知道帮扶工作就是要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困的根源,然后如何运用有利的条件,有针对性的、有步骤的进行帮扶,使贫困户能够有自己的产业进行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使贫困户真正的脱贫。
在了解情况后,他每个月都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积极收集农户材料申请到了5000元的扶贫资金,帮助他参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把资金注入到我县的旅游公司,年终可有4000元的分红。这样就解决了农户的收入问题,经过一年努力,孙鑫一户有望在2018年脱贫。
第二篇:扶贫路上感谢有你朗诵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已经把“脱贫攻坚”提升到了“务必打赢的攻坚战”的新高度。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扶贫路上感谢有你朗诵,供大家参考选择。
扶贫路上感谢有你朗诵
赤日炎炎、高温酷暑,广大基层干部正迎着太阳在乡村一线奔走,开展脱贫攻坚大普查,他们在扶贫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奋发向上的姿态担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这份责任。
扶贫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基层干部汗流浃背的身影。“又黑又瘦一身臭。”基层干部经常被这样“生动”地形容。黝黑的脸庞、朴实的着装,头戴一顶草帽,肩搭一根汗巾,怀揣一个笔记本,进村入户、田间地头,他们走到哪里问到哪里,问到哪里记到哪里。顶着毒辣的太阳,坚持多走、快走、深走,衣服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到贫困户家中,微笑着与群众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听民声”中知实情,在“察民情”中长知识,在“学民智”中强本领,为了让普查工作更实在更及时,广大基层干部雷厉风行、连续作战,坚持“白加黑”“5+2”,落实工作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朝着脱贫的方向奋勇前进,脱贫气势不可阻挡,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
扶贫路上,我们可以听见干群间朴实暖心的话语。“大爷,家里的米、面、粮油是否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党的政策好,生活上想吃肉、蛋之类的食物随时都能买来吃。”“大姐,您的小孩享受过
哪些教育扶贫政策”“我的娃儿今年毕业了,享受过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大哥,您的房子看着挺巴适的。”“感谢你们,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好,你瞧,还给我发了房子的安全鉴定书。”群众是淳朴的,是很好“打交道”的,朴实、贴心的话语道出了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要让老百姓理解、支持工作,就要把话说到点子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事做到群众心坎里。“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基层干部的庄严承诺,更是激励他们前行嘹亮的号角。
扶贫路上,我们可以感受基层干部真挚的为民情怀。“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我们欣喜地发现,情怀,并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她就在身边,就在有风有雨更有土壤与阳光的基层,值得我们追求和拥有。带着情怀去工作和生活,人生才会有滋有味,生命才有意义。广大基层干部克服自身及家庭困难,努力奋斗在基层一线,投身农村火热实践,始终坚持迈开双脚走到田间地头,将政策带到百姓的身边,将责任扛在自己的肩头,他们把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急的“泥土信息”收集起来,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为民情怀的磅礴力量,在新长征路上奔跑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姿态。
一棒接一棒、一程又一程,扶贫路上感谢有你—基层干部,攻坚脚步坚定,脱贫足迹坚实,奔向美好的前方!
扶贫路上感谢有你朗诵
《扶贫路上的你》
是谁
扯下寒冬的一缕阳光
是谁
栽下暖春的一汪新绿
是谁
给暗夜增添一抹亮色
是谁
让生活充满了勃勃生机
是你——
包扶领导
帮扶部门
“一联四”干部
驻村第一书记
为了二克山更壮美
你下乡扶贫到村里
进村来到百姓中
把沉重的责任担当起
面对贫困的农户
你没有唉声和叹气
而是把乡亲视为自家人
把贫困户当作亲兄弟
因为有你
山野乡村不再沉寂
炕头庭院
田间地里
都有入户访谈暖心入肺的话题
都有嘘寒问暖真情实意的体恤
是你,揭开张大娘家的缸盖,看看有米没有米。
是你,拉着李大爷的身上衣
问寒问暖问仔细
是你帮王大嫂的孩子上大学
是你帮 80 多岁的刘奶奶看病就医
寒来暑往
春回冬去
一串串奔波的脚印
不让那崖头泣血的杜鹃
再把晚秋的残阳悲啼
一句句贴心的话语
驱赶了老者 弱者 病者 残者
惶惶兢兢的孤寂
温暖 扶助 关爱 关怀
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看到了北方田野发芽生长的希冀
是你
思考着怎么帮贫困户脱贫
怎么让他们能够增加收益
是你
给乡村筑起致富的阶梯
让贫困的不再贫困
也让鳏寡孤独止住垂暮残梁的颤栗
扶贫又扶志(智)
从“输血”到“造血”
产业扶贫的和风
卷起一户户精准脱贫的旗
让赞颂的丰碑
在克东的这方土地上矗立
因为有你
为民解困尽心尽力
一张张挂满尘土的脸
有了舒展的笑意
让田垄放歌
让兢山展翼
也让无力无助的人
倍感春风拂面的和煦
是你
在精神上引导
在生活上周济
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
让真情关爱相互传递
真扶贫
真接地气
扶真贫
将贫困潦倒的生活扶起
无数个感人的瞬间
定格着一个个和谐与美丽
因为有你
就有了坚韧与坚强的最好诠释
因为有你
就有了激发与激动的最美演绎
“扶贫干部”这几个字
就有了
不同寻常的意义
因为有你
让人间充满关爱
让世界更加瑰丽
你是春风
鼓起了脱贫的船帆
你是春雨
把多少人枯黄的心田浇绿
你是暖流是小溪
你是朝霞映新绿
有了你的关爱 追求与期许
你 我 他
都能舒展掳天掠云的羽翼
你铭记
共产党员好比种子
只有种入人心
才能生长出群众对党的信任
才能无愧入党宣誓面对的鲜红党旗
可敬可爱的扶贫干部啊你辛苦了,请你,接收我们的崇高敬礼!
扶贫路上感谢有你朗诵
献给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人
当脱贫的号角在全国吹响,一批扶贫的大军浩浩荡荡,匆匆带着铺盖打点行装,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想,同步够格建成全面小康!
下派“第一书记”到基层上岗,组建“四支队伍”强大力量,共筑富民和谐的桥梁,使基层堡垒更加坚强,强化措施建规立章,把千斤重担扛在肩上!
深入调研把民情走访,起早贪黑走村串巷,挨家挨户把政策宣讲,白天徒步入户下乡,晚上填表整理归档。
按“十条红线”严格衡量,照“九步工作法”公示张榜,用“八个一批”分类保障。
翻山越岭爬山岗,早上入户天色刚亮,晚上归队摸着月亮,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雨天脚板在泥潭里趟,风雨无阻势不可挡,与群众同奔在脱贫路上。
翻山越岭爬山岗,早上入户天色刚亮,晚上归队摸着月亮,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雨天脚板在泥潭里趟,风雨无阻势不可挡,与群众同奔在脱贫路上。
为了打赢攻坚硬仗,有多少干部带病上岗,还有多少将士累倒在床,有多少同志像“李长庆”同志一样,因积劳成疾而身亡,汪兴明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用生命彰显了党员形象,展示了共产党人敬业爱岗,用誓言捍卫了党章,换来的是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我再来奉劝好乡党,不知道你是啥感想,别蹲在墙根晒太阳,呆在大树下躲阴凉。
老抱着“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要发扬,艰苦奋斗不能忘,优良传统记心上,勤劳致富树榜样,幸福生活才能万年长。
我再来奉劝好乡党,不知道你是啥感想,别蹲在墙根晒太阳,呆在大树下躲阴凉。
老抱着“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要发扬,艰苦奋斗不能忘,优良传统记心上,勤劳致富树榜样,幸福生活才能万年长。
贫攻坚一线的“四支队伍”
第三篇:在路上—我的精准扶贫
在 路 上
——我的精准扶贫
破败的房屋、简易的家具、粗糙的食物,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贫困户的印象。至今,我脑海中仍然浮现着孩子那期盼的眼神,久久不能相忘。如果不亲临这些家庭,我真的很难想象,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之下,竟还有这样艰贫的生活。老人!孩子!生活!生存!
2017年3月,和众多同事一样,拿着扶贫手册,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精准扶贫。之所以忐忑,大概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吧,也许更因为自己能不能在短短的时期就能实现他们脱贫的愿望而不自信吧.在村里村民的指引下,我来到了秦大爷的家里,踏入小院,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大妈,老人六十多岁的年龄,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十岁。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大妈便抓住了我的手,再也不肯松开。详谈之后,才知道这个家庭竟是如此的拮据。大妈家里还有两位高达80多岁高龄的公公婆婆,并且患有老年痴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唯一的儿子也在外打工的时候出了事故,家中撇下了两个上学的孩子。大妈本身就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更可怜的是大妈的两个膝盖做手术失败,直接导致瘫痪,行走也只能靠轮椅代步。家里的积蓄也早因为治病而花光,并且还有大量的外债。现在家里全靠秦大爷一人在田里劳作换取微薄的收入聊以度日。望着大妈渴求的眼神、浑浊的泪水,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这样的老人是真的需要我们帮助的啊!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给予了他们无私的帮助,也许只有在中国,这样好的政策才能得到推行,才能给他们的心灵带去抚慰。
2017年7月,盛夏酷暑,7月3日,我和荣思全校长奔走在李庄村的路上,这次我们接受了13户的贫困户的帮扶任务,我们为每一户说明我们进户的目的,并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国家的帮扶政策并为他们送去了已经由政府投保的三项保险;7月9日,还是我们两个,依然是李庄村,我们有一次奔走在路上,这次我们对贫困户的一些资料进行了核对和完善;7月12日,还是那条路,还是我们……
大爱无疆、大爱无界!爱无处不在,它也许的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也许是枯树上的一抹新绿、也许是泥泞中的一把搀扶……爱是需要传递的,在这种传递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心路的享受过程!我们在自己努力的同时,一些社会爱心团体也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2017年4月,我校通过单县爱心协会为孩子们带来了将近两万元的食品。
2017年5月,单县爱心协会为我校20名贫困学生捐赠了书包、铅笔盒、笔记本等文具。
奉献时间,收获充实;奉献青春,收获价值;奉献爱心,收获感动!
精准扶贫!我们在路上!
单县曹庄乡第一完全小学
唐现国
第四篇:走在扶贫路上
1.首轮遍访
当泥浆把脚上的休闲鞋涂抹得面目全非时 黑瘦的村支书指着掩在树荫中的木门说
——那就是你结对的“亲家”
结对、认亲、走亲戚已成为扶贫文化的一道风景 我亦入景 进门
干净的小院让我已被凌乱肮脏映象碾压的心舒了 入座,入赘的男主人娓娓向我们诉说: 老父新亡老母病重儿女上学一下子陷困
羞涩的女人在一旁捡着烤烟,不时向我们偷瞄着 她旁边躺着眼神已浑浊的老母 我例行公事地不痛不痒地问候着 看着我留下的一袋米一壶油
男人的眸子沉了沉说:干部今年我就能脱贫的 被精准到家的口号麻木的心虚了虚 雨停时,我们辞别了新认的亲戚 村里的大花狗撵着送我们到村口 再次回头望一眼这深山里的村庄
踩着那条来时刚走过的随意扭曲的泥巴路 想着明天还要拜访的两个“亲家”
——家有酒精中毒丧失劳力的男主人 ——全家就一个45岁的老光棍
我无法精确的计算出贫穷与贫困之间的距离 忽地觉得一袋米一壶油压在我扶贫的花架上 只一下就散了
2.环西公路
(一)一路西行
漫湾---林街---景福---曼等---大朝山 这些字眼串成一条环西线 触动我内心的愁绪 最嫩的阳光照耀包谷地时
我看到了车窗左前方那个挖土的老女人 她手中的锄头高举过头顶用力甩下
车慢慢驶过将她的身影深深嵌入无量山的沟壑 我踏上了环西的路途 一路穿山而行一路颠簸 离城越来越远离天越来越近或许
有了距离之后才会相信梦想的存在 才会甜甜的梦想着2018搬掉穷根 风尘一路 夕阳在眼前坠落
前方的路逐渐被夜幕溶解 今天的行程就到这儿— 二)4到6.4 就2.4米的长
让那个粗嗓门的爱抽水烟袋的女主任 跑得一天增一根白头发
愁得快断肠
有泪有牢骚也一天天的骂娘 泪干了 噗嗤一笑
又骑上那男式的“大五羊” 带着晨风出发挽着星星月亮回家 终于 丈量的宽度从4变成了6.4
宽宽的大马路缠绕满无量山的青枝绿叶间 满腿泥巴的主任呼呼睡倒在村委活动房 3.满山坡的诗 啊,这山坡挂满了纸袋如一个个小灯笼 这是谁的杰作? 是谁把自己的诗当作羽衣绽满了这山坡 让我一步就走进了希望的岗上 走进去 挂满纸袋的芒果树摇曳风中 好想放声歌唱
竟能在这片山坡上看到希望 相信诗不仅仅写在纸上 这山坡就是一首新诗 于是仰天长啸 一只振翅而飞的小鸟
像一支利箭射入天空滚烫的胸膛 此时我真感谢造梦的他 让我与这漫山的新诗相撞
第五篇:扶贫路上先进事迹范文
洪河岸边的玉兰花
-----记方集镇徐大庄小学教师邓玉兰
2018年5月27日
阜南县方集镇地处洪河和洪河分洪道之间,地域狭长,地势低洼。在方集镇的最东端,有一个村子叫徐大庄村,该村是阜南县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留守儿童多贫困人口多,我们学校学校就在这个村里。在“重精准、抓整改、补短板、促攻坚”的专项扶贫工作中,上级领导把该村的扶贫包保任务交给了我们徐大庄小学。我们学校在编教师12人,平均年龄54岁,有两位老师已经通知退休,但仍然坚持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大家在主题教育会上,庄严地宣誓,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质保量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校唯一的女教师,53岁的邓玉兰同志,虽然即将退休,但工作激情更加高涨,为了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在学生身上,她把丈夫一个人扔在家里,自己带着孙子住进了学校,多年来,她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带数学课。人们都说低年级的孩子难教,需要多发时间,多费心血,又很难教出成绩,但邓玉兰老师每年都主动拣重担子挑。她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刚入学的孩子在她的教育下,很快变得懂事,尊守纪律,有礼貌,爱学习,每学期的全镇期中、期末两次统考中,邓老师都能把班级总成绩保持在全镇前三名。多次荣获镇级绩效奖励。
每天清早,校园的晨曦中总能听到那沙沙响声,不用看,就知道那一定是邓玉兰老师在打扫班级卫生区了。这是她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她所带的班级学生也都学会了热爱劳动。
在扶贫工作中,邓老师利用下午放学后和双休日的时间走村串户,摸排走访。风雨中,她踏着泥泞,涉水前往。一家家、一户户,一户不漏,一生不少。宣传政策,询问教育资助情况,察看扶贫手册记录情况。和贫困户促膝长谈,嘘寒问暖,了解贫困原因,商讨致富办法。邓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真挚的帮扶情感,感动着每一个受防的贫困户,让贫困户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的人民教师是多么的可亲可敬!
邓老师班上有五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她全部包保,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邓老师都悉心照顾,留守儿童邓家伟是个左手残疾的孩子,爸妈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可是,奶奶脑血栓,卧床不起,爷爷照顾家里家外,地里农活,对孩子的生活关心较少,所以邓家伟的个人卫生稍差了些。天气热了,孩子身上总有些气味,邓老师就亲自为孩子烧水洗澡,给他剪指甲。班上一个孤儿李慧盈,寄宿在家族中一个爷爷家里,孩子没有衣服穿,个人卫生也不好,邓老师经常给她洗头、洗澡、剪指甲,并给她买了夏天穿的衣服。邓老师给单亲家庭孩子邓雨馨买裙子,给全班学生每人免费买一套辅导资料……这样的事情她做了不知多少件!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敬业,爱生,勤劳,奉献。她心里装的是班上的孩子,是学校的同事,装的更多的是她包保的贫困户和建档立卡学生!她是洪河岸边的一朵洁白的玉兰花,她把浓浓的玉兰花香洒在校园里,洒在洪河岸边的徐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