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写讲吟成习惯 学校发展创特色
诵写讲吟成习惯 学校发展创特色
射阳县实验小学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阵地作用,以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推普宣传周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规范汉字书写为抓手,推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进校园,努力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组织管理,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列为精神文明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实践研究组织网络,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教导处负责课程设置、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教科室负责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资料收集和宣传报道。领导小组每学期的期初、期中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校由3位省级测试员具体负责语言文字工作的统筹设计,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升级,开展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在全校形成了分级管理的工作网络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真正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入引导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在校园里,我们设立醒目的“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都写规范字”、“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等宣传标牌。教室内悬挂“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等标语。在校园的画廊、教室的板报开辟语言文字宣传专栏,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音报》《语言文字报》等报刊杂志。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晨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载体宣传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各年级召开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班队会,把推普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结合起来,为师生多途径说好普通话创造条件。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注重学校引领,家庭和社会参与,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倡议书》,共同构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双推”活
动,学生把“双推”宣传单带回家,家长在宣传单上郑重签名。通过活动,不少家长能够做到写规范字,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使用普通话。同学们走向街头,设立推普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走进社区,宣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三、课堂内外结合,养成规范习惯
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课内是基础,课外是巩固和提高。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好习惯。晨读时,校园内书声琅琅,同学们均能用标准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朗读。上课时,师生又能绘声绘色地运用普通话,普通话已成为校园语言。学校还按照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各个年级开齐、上好口语交际课和写字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学校发动全体学生在课外广泛开展“咬文嚼字”活动,对老师的语言和用字规范情况进行大侦察。学校的每处标语、教师的作业批改、板书和教学语言都成为了孩子们乐于研究的对象。每年组织两次以“书写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的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比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组比赛项目有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学生组比赛项目有铅笔字、钢笔字。通过比赛活动,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展“啄木鸟行动”,学生走上街头,走进商店,检查门店招牌、宣传牌、广告等用语用字,并把检查到的错别字整理成集,报告给了主管部门,在主管部门的干预下,社会用字得以逐步规范。
四、经典诵读浸润,丰富活动内涵
学校以“和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诵母语精华,扬时代新风”为基本理念,结合市“双语阅读”的文件精神,广泛开展读经典、背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等系列活动。根据年级的特点,学校分层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一二年级“漫游经典童话故事世界”,三四年级“沐浴古诗文的雨露”,五六年级“欣赏中外文学名著”。通过低中高学段不同的阅读主题,我们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和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同时把经典诵读与艺术表演与相联。学校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除了传统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外,每年采取广场式诵读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诵读成果。全校学生或配乐诵读,或吟唱,或歌舞表演,或者将经典故事编演课本剧,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展现本班、本
年级的风采。诵读经典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经典的热情,更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优秀的民族精神。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将经典融于艺术,用艺术升华经典,经典诵读与艺术教育比翼齐飞。学校被评为“全省校园诗教先进学校”,被省语委授予“全省经典诵读基地学校”称号。课本剧《王二小》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教师经典诵读作品《七月颂歌》代表盐城市参加省经典诵读教师组比赛获二等奖。面向全县开放的“经典之约”学生诵读展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诵读经典颂文明”的事迹又被评为射阳县2010年十佳文明新事,在鹤乡引起强烈反响。
目前,全校教职员工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规定等级率为100﹪。学校先后荣获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县“啄木鸟行动”优秀组织奖。今后,我校将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守语言文字规范化、日常化、持续化的实施原则,不断增强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为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纵深发展,继续做出有益的探索,争取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第二篇:多措并举创特色 促学校内涵发展
多措并举创特色 促学校内涵发展
糜镇明德小学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教育的改革使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创新。近年来,在北师大及其项目专家组的引领与指导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积极开展明德项目实验,秉承全人教育理念,针对学校现状,围绕“创学校特色,促内涵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引领教师走上了专业成长之路,从而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提升。
理念引领---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办学思想
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管理思路,创建科学的办学思想体系,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有力保证。一所学校要想更好地发展,办学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办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
“三让”是我们最初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教师的潜能都得到最大发挥;让学校的每一件设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一理念就是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促进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获得最好的发展——即“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实现学校的最优化发展。
随着我们糜镇明德小学校训“相信自己,世界因我更美丽!”的诞生,“以人为本,追求自信”的办学理念也随之出台,让学校走出平凡、达到优秀、追求自信。“每个学生都是百分百”,追求学生发展中的自信,“每个教师成为最好的自我”,追求教师发展中的自信,“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追求学校发展中的自信。伴随教育时代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关注细节,关爱生命,秉承全人教育,让生命之花在这里绽放”这一理念也进一步得到了彰显,办学理念的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体现了我们学校发展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把学校、教师、学生作为一种隐含无穷发展潜能的生命型组织来建设,整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发展资源,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精细管理---着力构建科学的运作体系
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引进科学、民主激励的管理机制,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激发师生潜能,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系是实现学校最优化发展的前提。学校先后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干部管理抓“八制”。一是实行干部分工期负责制。干部分工明确,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做到横有一个面(年级组),纵有一条线(学科),蹲点一个班,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二是坚持干部例会制度,及时通报,明确工作思路。三是实行干部工作周记制度,留下工作痕迹。四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五是坚持班长同班子成员谈心制度,及时沟通,消除误会。六是坚持定期通报学校整体工作制度,人人关心大局。七是建立班子成员工作激励制度,让每位干部以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用自身的工作业绩去赢得老师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八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要求每位干部注意学习,做一名学习型干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撷取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
教师管理抓师德。我校将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学习和开展师德活动,要求全校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从业准则,牢记“一言一行树师表形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誓言,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班主任管理抓规范。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是班级开展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校工作的落实者,为此,学校设计了《班主任工作记实簿》、建立了班主任例会制度,引导班主任创建班级发展特色,进一步增强了班主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行动实践―――重在提升师生的内涵素养
举措一:立足校本开展特色教研,着力提高教师的研教能力。
(一)特色教研——相约星期六
教研活动是老师们发挥集体智慧,钻研教材、研讨教法、张扬个性、进行思维碰撞的平台,也是老师实现自身价值、进行自身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特色教研——“相约星期六”正是为教师搭建的这样一个成长的平台。
1、“常规+主题”式的组织形式,凸显教研活动的特色。
“常规教研带弱师,主题教研促名师”,是学校积极倡导的教研活动形式。常规教研侧重于对单元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和单元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探究,一般由年轻教师来担任主讲,旨在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培养自主备课的能力。主题教研则是以研究教学问题为主,问题的搜集来自教研组老师们的课堂实践,每次活动一个鲜明的主题,一般由组里的名师担任主讲,或解答老师们的问题,或进行专题的讲座,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达到经验共享。
2、“四二五”的教研策略,拓宽教研活动的内容。
我们对年级教研组提出每周要有“四个一”:即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周一节研究课、每周一次评课活动、每周一次教学问题研究;教师每天要有“两个一”:即每天提出一个教学问题,每天要有一个教学故事;对学科中心组提出每学期要有“五个一”,即:每学期要择优编辑一册教学反思集、征集一册教学问题及对策集、开展一次教学专题论坛、组织一次信息交流会、召开一次读书心得报告会。
(二)校本培训——周二讲坛
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培训活动,每个周二下午,是教师固定的培训时间,内容主要有“新课程理念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英语培训”、“教材培训”“课堂教学策略培训”等,每项培训都严格组织,严格考试。对各项考核过关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发老师们的积极性,对于不过关的教师提供再培训、补考的机会,直至掌握。力求通过周二讲坛,让教师们全方位的接受再教育,让每位教师都要过好“六个关”:教育观念转变关”、“课程标准关”、“现代教育技术关”、“英语关”、“知识积累关”、“课堂教学艺术关”。
(三)科研先导——小课题大手笔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学发展之路。几年来,注重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把教育科研思路贯穿于整个学校管理之中,并且通过一个大课题来整合多个小课题的方式,使课题网络化,从而带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整体迈上新的平台。提出了“人人有课题,处处皆课题;时时做课题”的要求,让老师们“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做小课题,成大手笔”,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入手,将一个个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升为一个个有待解研究的科研课题。
我校现有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6项,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鉴定推广的实验成果2项等。
举措二:多渠道搭建成长平台,着力提升教师内涵素质。
(一)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成长效应
我校现有名师2人人,市级教学能手4人,20多人次获得了县级以上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或举行县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根据我校的名师资源优势,我校将名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动力,本学期,学校建立了“明德名师工作室”,制定了名师工作室职责,按照“学理论、研教法、搞课题、出成果、带新人”的策略,着力造就一支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有影响的高层次名师队伍。
(二)青年教师联谊――开辟教师成长新天地
我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近15人,近全校教师的二分之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给学校工作注入了青春和活力,但同时也因他们的经历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长,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我们清楚地知道: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于此,学校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各种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多渠道磨课——彰显课堂教学智慧
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学生的发展也在课堂。高效课堂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看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通过以下渠道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继续抓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组织学科教师的教学技能大赛。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职业技能。通过强化学科基本功训练和教学技能大赛,使每位教师都能练就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独立设计一篇优秀的教学案例;制作一个合格的多媒体课件;上好一堂学生满意的课;写出一篇质量上承的教学论文。学校将制定措施,层层落实,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2、开展多项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人文课堂”的营造是我校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的课堂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向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气氛。为此,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互相交流的平台。
一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先后多次组织老师们赴外地听课学习,每次都达十多人次,多年来坚持,已成习惯。我们多次邀请教育专家、教学骨干来校做报告,讲课,让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感受窗外世界的精彩。每次外出学习活动后,我们都要组织写心得体会,开外出学习汇报课,让更多的老师分享学习的成果。
二是通过“会诊课堂”,直接为教师提供学习研究的范本。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多种多样的课例研究活动:“展示课”,“汇报课”等。每次开课后听课教师都要认真分析课堂的得与失,从自己的看课角度,“诊断”课堂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出改进的建议;讲课教师通过查阅老师们听课稿,结合自己上课的情况,“自诊”需要改正的地方,制定相应的措施。“会诊课堂”让老师们从正反两方面汲取了不同执教者的经验、教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飞速提高。
几年来,扎实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有效的措施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多名教师获市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人次各类讲课比赛一等奖或举行区级公开示范课。
举措三:探索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活动中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那么就应该把学校构建成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成为孩子们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在读写工程上做文章。我们一是加强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将阅读指导课与写字课分开,单周上写字课,双周上阅读指导课。每天安排不少于20分钟的写字时间,有教师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字写得“入规、入体”。学校从写字姿势、卷面整洁、字体的美观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二是提高学生的读书水平。进行“金色童年美文欣赏”,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读书。进行诵读古诗的实验。重点推出“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主要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三是语文、数学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读书演讲会、小主持人比赛等,促进学生成长。
2、搭建个性化的活动平台
一是左手创造美:给想象力插上翅膀。不仅让学生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而且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善于想象的精神。二是百项收藏:拓展学生知识的空间。学生在对物品的收藏过程中,通过撰写收藏故事,了解物品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用创造性的眼光展望物品的未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认识到科学事物是不断发展创新的。三是小课题研究:点燃孩子创造的火花。小课题研究活动具有很强的问题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最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参与、交流、合作、探索能力,小课题的内容选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或儿童关注的感兴趣的问题。如:环保问题“失去的绿色”“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等。四是阳光体育:让学生阳光、运动、健康、快乐。学校充分利用阳光体育课,组织近六百名孩子在操场上进行搭肩蹦蹦跳,孩子们高声喊着号子,伴着统一的节奏,快乐的跳跃前进。再就是充分利用校园的场地边角、空地等,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拔河、健美操、集体舞等形式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课程,让体育活动融入了学生日常生活,把单调的课堂变成了优美生动活泼趣味园,真正达到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目的。
3、实施个性化的评价措施
一是鼓励教师创特、班级创特、学生创特。根据师生和班级的自身优势,在某一方面做出尝试,根据成效学校予以推广。如最早在五年级尝试的经典诵读接力,不仅在我校推广,还通过糜镇文教这一平台推介到兄弟学校;另外,三年级二班开展的“写好中国字”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通过多种单项奖励来鼓励教师。每年的开学初,学校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表彰大会,从教学成绩、教学业务、班级管理、公物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表彰,使教师各项工作从不同的方面得到认可,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自信心。三是建立特长生、学困生档案,进行质量跟踪检测。四是推广使用教师成长档案和学生成长档案。五是采用“鼓励特长、全面评价”的措施,期末通过下家庭通知书的形式,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最终落脚到我们的学校的校训:相信自己,世界因我更美丽!几年的努力,我们走过了一段辉煌的道路,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还靠我们去创造,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为我们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创村小管理特色,促学校均衡发展2
创村小管理特色,促学校均衡发展
建安小学
2010年12月13日
创村小管理特色,促学校均衡发展
东辽县建安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以坐落在建安镇街里的中心校为聚焦,下辖十五所村小,地理示意图呈发射状分布。这十五所村小历经了几届的布局调整留存至今,日益呈现出欣欣向荣,和谐奋发的灿烂景象。几年来,在建安小学的各界领导对村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逐渐打造出了建安小学村小管理的特色,极好的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均衡发展。
一.健全管理制度,在规范中求发展
建安小学所辖村小较多,且分布范围较广,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确保学校整体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建安小学在近年来针对村小学校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村小校长考评制度》,对村小校长工作实行量化管理;二是完善《村小教师考勤制度》,要求村小教师实行坐班制,做到有课上课,无课坐班;三是制定了《村小科任教师工作安排细则》,对科任教师包括英语教师的各项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四是完善《村小教师考核和评优评先制度》,对教师考核和评优评先实行量化评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五是制定建立了《村小教师教学奖惩制度》,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完成教育教学情况不达标的教师给予惩罚。六是加强村小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七时坚持学校安全排查月报制度、安全管理奖励制度;八坚持校风、校貌、校园“三化”评比制度······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展现了建安小学依法治校的管理特色。为科学管理村小,合法创设育人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夯实队伍建设,用高标准促发展
1.打造“领头雁”,抓好村小校长的培训选拔工作。
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兴衰,取决于“领头雁”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因此,建安小学十分重视村小校长的培训选拔工作。近三年来,陆续选拔任用了一批业务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村小校长。而在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工作上,更是精挑细选了符合本土特色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开展培训。如我校针对村小校长的工作实际先后开展了听评课培训,常规教学检查指导培训,安全事故紧急处理培训等多项培训活动。
2.以人为本,抓实村小教师的培训工作。
村小教师相对来说存在着年纪大,知识老化,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普遍趋势。但是他们工作认真严谨,踏实本分,如何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是摆在建安小学人面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些情况,我校以人为本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集体备课,开展校际合作
集体的智慧大,每个学期初,我校都会组织所有教师到中心校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在行政领导的动员下,在教学领导的组织参与下,全镇教师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教学片分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个年组的教师都能针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所能采取的策略等一系列教学问题进行深刻细致的研讨。并合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实现校际合作,资源共享。
(二)、组本教研,实现同组交流
本学年里,建安小学结合东辽县小教部提出的“诊课——建模”教研课题,以“提高课堂实效性”为主题,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组本教研活动。整个活动按照阶梯性,分层次,有目标的开展。村小教师因本校没有同年组相对比,在各个包校领导的牵头下,调动教师到片上学校开展组本教研活动。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对主备教师的教案先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授课教师根据建议修改教案后,组织学生上课,课后再集中讨论评课反思。然后由第二个主讲教师换班级进行授课,再通过评课反思,与前面的主讲教师进行对比,总结优点,发现不足。这样的教学一条龙活动,极利于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切实解决了课堂效率低下,村小教师不会讲课的难题。
(三)、送教下乡,真正送经到家
村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势必造成了教学理念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的弊端。而村小的孩子则更是知识闭塞,见识短少。为了快速更新村小师生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我校充分发挥本校名优教师的特长,每个学期都开展“名师送交下乡”活动。送教的教师和课型以及内容都按被送学校的需求而定。这样在极大的程度上既充分发挥了名优教师的长项,又极好的解决了村小教师的所需所求。
三.完善评估体系,在监督下保发展
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是任何一个机构都必须建立的管理体制。但是,更需要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来做保障,才能使学校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监督下,保证健康和谐的发展。建安小学在每个学期初就会提前下发给各个村小“考核评估细则”,具体落实到每所学校,每项事宜,每个人都有专人专职包保负责。上至一把行政领导,下至每一个村小校长都签订了《包保责任书》。横向看各个科室领导分别负责一到三所村小;纵向看,每个领导又包保不同年组。而各个领导还可以不定期的换校换年组互检。然后把发现的问题提供给具体负责的领导。这样纵横交叉管理的监督评估体系,避免了漏洞的出现,弥补了工作中的不足。总之,村小的发展靠的是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为纲,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为纬,经纬结合,才能创造出学校的特色。
第四篇:弘跆拳道武德精神 创校园文化特色——全国特色教育学校新邵八中跆拳道特色教育发展速写
弘跆拳道武德精神
创校园文化特色
——全国特色教育学校新邵八中跆拳道特色教育发展速写
新邵八中地处湘中腹地,是古梅山地区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历朝多出武将,以抗战名将廖耀湘为代表的一批武将即诞生在这里,民间习武之风由来已久。历来尚武的新邵人民对武术的崇尚,为新邵八中创办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自建校以来,新邵八中传统的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健美操等项目的开展为新邵八中体育文化的孕育创造了非常浓厚的氛围。
新邵八中秉承‚以人为本,以人育人‛的基本思路,确立了以‚以德立教,以质立校,强化素质,彰显特色‛办学理念,把跆拳道‚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核心理念和学生成长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倡导传承传统武德精神,把‚三礼‛(知礼节、懂礼仪、有礼貌)作为学校文明教育的灵魂,以活动为载体,以竞赛为动力,开展全校性的跆拳道活动,建立了健全的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体制,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我校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情的特色教育之路,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已经成为提升学校品位的金字招牌。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跆拳道教育工作。
2010年,我校制定了《新邵八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并同时制订了《新邵八中体育发展规划》,经教代会通过,明确把发展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教育作为我校发展体育特色教育的突破口,全力打造跆拳道特色教育品牌。
1、成立了跆拳道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高度重视跆拳道教育工作,把跆拳道教育工作当作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政教主任、总务主任、跆拳道教练、体育科组全体老师组成的跆拳道工作领导小组。
2、完善机构,把跆拳道教育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计划 2012年,学校在特色教育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特色教育研究室,领导小组由校长苏立祥担任主任,书记屈宋来、副校长石剑光担任
副主任,黄红根为教研组长,专门负责特色教育工作,做到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落实。并有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加大了对特色工作的指导,确保了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此外,学校还要求跆拳道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跆拳道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编写了操作性极强的《跆拳道教学方案》。
3、高度重视跆拳道教育基础资源建设
(1)争取支持,保障跆拳道教育工作各项经费到位。
跆拳道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广受人们喜欢。学校在开展跆拳道的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市、县体育局,市、县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先后到学校指导开展工作,并且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也投入经费达6万多元,用于跆拳道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跆拳道项目训练、设施设备及场地保养和改善、安全维修、带队教师训练和参与竞赛的各项补贴等,目前已拥有符合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的跆拳道功能场室。在跆拳道项目训练、场地保养、设备改善、安全维修、带队教练训练和参与比赛等环节均有经费保障,为跆拳道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加强跆拳道教练队伍建设。
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跆拳道先进教育工作理念,三位教练每年至少有一次的外出业务学习和培训,并不定期邀请高水平的跆拳道教练来校指导,提高学校跆拳道教练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3)构建完善的运动员梯队建设体系。
县教育局更把我校创特工作列为2012年我县教育工作十件实事之一。县教育局就发展特色教育给了我校诸多指导,在招生政策方面给予我校大力支持,在招生范围、招生人数、优质生源走向方面,把我校与省级示范性高中一视同仁,为我校的发展增添了后劲(就艺体工作而言,明确规定我校可以在全县范围内招收音体美跆拳道特长生,提供降分录取、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并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年龄阶段的特点,不以成绩论成败,将打好跆拳道的基本功为根本,分年龄段进行跆拳道的系统训
练,再在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提高。我们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精英层、骨干层、基础层。
二、创新工作机制,训练与比赛相结合,推进跆拳道特色教育工作。学校将跆拳道定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并且定好教学训练的目标,把跆拳道比赛定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求全体学生能熟练的完成跆拳道的全套动作。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专项比赛,并不失时机地派出运动队参加县、市、省的各项比赛,这也是我们促进该项运动水平提高的有效办法。
1、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训练管理体系。
自2011年以来,学校在先后争创‚全国特色学校‛的荣誉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和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创造性地把教师组织训练和带队参赛折算成工作量,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并对推广跆拳道运动做了较为详细的安排:
(1)进一步完善跆拳道队的内部组织机构,从学校行政领导到跆拳道主教练、跆拳道队的队长、小队长,层层落实了跆拳道的训练工作,培养了跆拳道队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学校有一批教师是跆拳道的爱好者,也是跆拳道的好手,是理想的助理教练。
(2)切实推行‚跆拳道进课表‛工作,每学期都制定工作计划,并根据阶段性工作制定出可行性方案,期末写出经验总结。认真上好跆拳道课,认真抓好跆拳道训练,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跆拳道基本功的训练和精英层、骨干层的提高训练。
(3)发挥好教师和跆拳道尖子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爱跆拳道、乐学跆拳道,创建人人学跆拳道、人人爱跆拳道的良好氛围。
(4)认真组织好学校跆拳道队出外表演、比赛,并争取优异的成绩,赢得荣誉。让每一位跆拳道队员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扩大学校跆拳道队的社会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2、开设与完善校本课程。
学校认为:跆拳道不仅是一个项目、一项活动,而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为此,学校在统一开设体育与健康课、举办体育大课间活动体
等体育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突出跆拳道特色。
(1)学校开设《跆拳道教程》,开展规范性的课堂教学。编写跆拳道操,让跆拳道活动艺术化,丰富跆拳道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亦武亦舞的活动中,感受到跆拳道的‚礼、仁、智、毅‛的深刻内涵。此外,《跆拳道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实践与研究》也被定为省级科研课题。
(2)为了更好地发挥跆拳道的育人功能,学校把它与学校的校园文化责任教育结合起来,使得跆拳道活动做得有主题、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评比,把学生生置身于一个文化气息浓、文明程度高的氛围当中,使学生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熏陶、受到鞭策,自觉树立学习意识,确定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自觉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不仅丰富了学校责任道德文化氛围,而且提升学校‚三风‛建设力度。
(3)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利用升旗仪式、晨会、入学教育、专题教育、传统教育、读书征文、综合实践课等活动形式加大宣传跆拳道的‚武德‛精神,同时,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与领会,进行爱国主义、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尊师守纪、责任、孝道、感恩、诚信、健康等宣传教育,让‚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在校园潜移默化,让师生们把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记于脑、铭于心、践于行。
3、开展“六个结合”,使武德精神的形式多样化。
为了使跆拳道活动内容更加充实,活动落实到位,学校提出六个结合:把跆拳道武德精神与责任教育结合、与德育活动结合、与体育 ‚2+1‛结合、与学校艺术节结合、与体育教育活动结合、与素质教育结合,使跆拳道的教育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拓展,不仅丰富与发展了学校文化的内涵,而且使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学校还编制‚跆拳道操‛,使跆拳道活动趣味化;建设跆拳道文化长廊、跆拳道训练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深入开展跆拳道特色教育活动,勇创跆拳道比赛佳绩。经过几年特色教育模式的浸淫,如今的新邵八中呈现出鲜明的办学风格,全校师生不分男女老师,人人会做跆拳道操,人人都行跆拳道礼,如火如荼的跆拳道运动让整个校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普及的基础上,跆拳道竞技也硕果累累,2003年以来我校在省市青少年跆拳道比赛
中,共夺得了44枚金牌、43枚银牌、42枚铜牌。2010年8月,我校跆拳道代表队代表全市在湖南省
校中的实践与研究》也被定为省级科研课题。
学校以特色教研室为核心,在加强对跆拳道的科研引领的同时,注重跆拳道的特色教育的外延和辐射作用。
一是加速跆拳道在城乡的普及。学校跆拳道特色教育不仅让八中师生感受到跆拳道的魅力,也让校外的其他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参与进来。学校以精武馆为核心,在全市增设了四个教学点—— 新航中学、酿溪三小、潭溪中学、坪上中学,其他不少中小学的学生纷纷就近学习跆拳道,跆拳道文化传播到市区和农村。如今跆拳道运动已经在全市遍地开发。城乡中小学生的广泛参与,显示了我校跆拳道特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挖掘跆拳道文化精髓,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随着跆拳道教育的发展,跆拳道礼仪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跆拳道精神渗透到师德建设、校风建设、学生德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等各个层面。‚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不仅镌刻在运动场上,还成为各班的班训,激励同学们健康成长,努力拼博,矢志成才。抗洪抢险英雄、被誉为‚新邵七子‛的李雄国和勇救落水群众、被誉为‚见义勇为‛好战士的雷湘君,就是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毕业生。
(苏立祥、屈宋来、石剑光、袁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