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转备考资料:关于对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实践的调研与思考
军转干考试
军转备考资料:关于对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实践的调研与思考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部安置 转业干部 军转论坛 军转干考试 军转网
2001年颁布执行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对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进行了改革,首次实行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为转业干部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提供了新的舞台,也较好地缓解了地方政府计划安置的压力,但近年来,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越来越少。从贵州省公安消防部队2001年至2007年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看,逐年呈下降。2001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68%,2002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60%,2003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53%,2004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48%,2005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50%,2006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24.3%,2007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35%。对此,笔者就全省公安消防部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进行调研。
一、直接影响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的原因
一是自主择业政策宣传引导不够。据调查了解,大部分现役干部,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和少数业务部门的同志,对当前的安置政策处于一知半解或不了解的情况,对明确批准为转业干部的对象没有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掌握了解安置政策,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多,理解不深,特别是对有关自主择业干部的优惠政策和待遇知之甚少,从而直接影响转业干部对安置方式的选择。
二是部分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不大。军转安置政策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关于自主择业干部的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较为原则、笼统,有的规定并没有能真正体现对自主择业干部的照顾,对转业干部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比如,对创办企业的自主择业干部税收上的优惠,必须是该企业使用或招聘60%以上的自主择业干部才能享受,而吸纳地方下岗再就业人员占30%的企业就可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在我们的调研中就基本没有自主择业干部能有这种机会去享受,可以说,这项政策对自主择业干部并不十分优惠。又如,关于银行提供低息贷款问题,如果各地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银行不可能给没有抵押资产的自主择业干部视情提供低息贷款。因此,自主择业干部也就为筹措“基础资金” 而发愁,难以享受落实这项政策的优惠,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自创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转业干部择业观念比较陈旧。调查中发现,部分干部“官本位”思想仍然较重,他们把“是否做官、官做得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价值的唯一标志,对自主择业存在着一定的“失衡感”,一时很难承受“削官为民”、无职无权的现实,为了谋一官半职而选择计划分配。另外随着地方“阳光工程”政策出台,公务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大副度提升,公务员工资高,生活稳定,是“金饭碗”,选择自主择业不仅少了“票子”,还失了“面子”,既无权又没钱,以后啥事也办不成,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部分团职干部对此的疑虑显得较为突出。
军转干考试
四是部分转业干部年龄和知识结构缺乏优势。政策规定团职或营职军龄满20年的干部才能选择自主择业,而这些干部年龄大都36岁至45岁之间,除有一技之长单纯的部队工作经验的干部外,大多数转业干部对自己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和信心不足,不敢轻意冒险,不情愿之中选择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确定后,又因各种原因的限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即使暂时找到了临时性工作,收入也比较低,这种经济上和理想上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信心。
五是部分先期自主择业干部服务保障不到位带来的影响。由于各种自主择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一些涉及到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的优惠条件还不明晰,在某种程度上使已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不能完全满意。从调查中发现,多数自主择业干部在政治上有失落感。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后,虽然组织关系在街道社区,但有的街道社区收取一次性交纳一年的党费,组织生活就更难参加,其他政治待遇更难以落实;有的地方在慰问军烈属时也没有把自主择业干部列在其中;有的市(县)自主择业干部落户时,因政策宣传不够,派出所只同意在户口薄职业一栏中填写“无业”。另外,医疗保障和住房补贴落实上也存在较大问题,许多地方存在着自主择业干部自己花钱看病,将来再报销的现象,有的看了病一年半载找不到报销的地方,或找到地方因各种理由又不能报销,使自主择业干部产生很大的怨气。其次,随着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裁减,我们有些干部家属也随着大的用人政策趋势被裁减下岗,而我们的转业干部是好不容易努力才提为一名干部,这一下子要面临着“夫妻双双下岗”,这种现实上难面对祖宗,下难面对子女,所以也只好硬着头皮要挤进国家公务员机关当干部。
上述几种情况,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确实让军队转业干部在择业安置时产生了较大顾虑,也是近年来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下降的一个基本现象。
二、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宣传。首先是地方有关部门应把相关政策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引起军转干部的关注。部队更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的择业就业观念宣传工作,特别是对那些符合当年转业条件的干部,要让他们领会精神,吃透政策,早作安置思想准备,最后被组织决定为转业对象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安置方式时,有一个明智的、准确的选择,不吃“后悔药”。
二是适当放宽选择自主择业安置的时间。在安置择业时间上,按规定干部在确定转业组织谈话时就必须选定是否自主择业安置,此后不能更改。实际上,许多转业干部在计划安置后的单位或岗位不如意时,想改为自主择业已经没有机会了。因此,建议在转业安置后期可确定一个时期为选择自主择业的最后期限,便于不愿计划安置的转业干部有一个机会改为自主择业。不然就因为单位或岗位不适应,给转业干部造成心理的压抑,甚至直接影响军转干部的形象。
军转干考试
三是加强开辟自主择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多种途径。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扣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择业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公共科目和专业技能多方面开展教育培训。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只有尽快就业,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增加收入。其就业培训不同于计划分配的转业干部,由于每个人的就业需求不同,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也不同,很难集中组织。根据《国转联[2001]8号》文件规定的:“个人自愿,按需培训,依托社会,政府协力”的原则,可由个人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拓宽就业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这一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所需经费由安置地政府予以补助。
四是加强完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各区(县)可设军转安置工作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街道乡镇,应有专人从事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勾通和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就业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把政府的关心、厚爱和温暖送到自主择业干部的身边,化解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出台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有关规定,目前,针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流动性大、地域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国家要对异地就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作出明确规定,促进自主择业干部开拓创业和有关培训及工作经费。再则是部队的有关部门对每年的自主择业干部要主动上门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购房、子女转学和看病等特殊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使这个特殊群体享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
五是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数的逐年增加,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管理部门必须探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要按照中组部、人事部、总政治部《关于加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到哪里有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党员,哪里就有组织的管理教育,要使他们始终处在道德法律的约束之中,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始终处在各级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的管理之中,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忘军人本色,发挥其特长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2013军转:关于对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实践的调研与思考
军转干考试
2013军转:关于对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实践的调研与思考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2001年颁布执行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对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进行了改革,首次实行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为转业干部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提供了新的舞台,也较好地缓解了地方政府计划安置的压力,但近年来,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越来越少。从贵州省公安消防部队2001年至2007年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看,逐年呈下降。2001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68%,2002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60%,2003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53%,2004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48%,2005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50%,2006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24.3%,2007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35%。对此,笔者就全省公安消防部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进行调研。
一、直接影响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的原因
一是自主择业政策宣传引导不够。据调查了解,大部分现役干部,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和少数业务部门的同志,对当前的安置政策处于一知半解或不了解的情况,对明确批准为转业干部的对象没有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掌握了解安置政策,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多,理解不深,特别是对有关自主择业干部的优惠政策和待遇知之甚少,从而直接影响转业干部对安置方式的选择。
二是部分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不大。军转安置政策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关于自主择业干部的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较为原则、笼统,有的规定并没有能真正体现对自主择业干部的照顾,对转业干部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比如,对创办企业的自主择业干部税收上的优惠,必须是该企业使用或招聘60%以上的自主择业干部才能享受,而吸纳地方下岗再就业人员占30%的企业就可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在我们的调研中就基本没有自主择业干部能有这种机会去享受,可以说,这项政策对自主择业干部并不十分优惠。又如,关于银行提供低息贷款问题,如果各地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银行不可能给没有抵押资产的自主择业干部视情提供低息贷款。因此,自主择业干部也就为筹措“基础资金” 而发愁,难以享受落实这项政策的优惠,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自创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转业干部择业观念比较陈旧。调查中发现,部分干部“官本位”思想仍然较重,他们把“是否做官、官做得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价值的唯一标志,对自主择业存在着一定的“失衡感”,一时很难承受“削官为民”、无职无权的现实,为了谋一官半职而选择计划分配。另外随着地方“阳光工程”政策出台,公务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大副度提升,公务员工资高,生活稳定,是“金饭碗”,选择自主择业不仅少了“票子”,还失了“面子”,既无权又没钱,以后啥事也办不成,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部分团职干部对此的疑虑显得较
军转干考试
为突出。
四是部分转业干部年龄和知识结构缺乏优势。政策规定团职或营职军龄满20年的干部才能选择自主择业,而这些干部年龄大都36岁至45岁之间,除有一技之长单纯的部队工作经验的干部外,大多数转业干部对自己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和信心不足,不敢轻意冒险,不情愿之中选择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确定后,又因各种原因的限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即使暂时找到了临时性工作,收入也比较低,这种经济上和理想上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信心。
五是部分先期自主择业干部服务保障不到位带来的影响。由于各种自主择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一些涉及到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的优惠条件还不明晰,在某种程度上使已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不能完全满意。从调查中发现,多数自主择业干部在政治上有失落感。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后,虽然组织关系在街道社区,但有的街道社区收取一次性交纳一年的党费,组织生活就更难参加,其他政治待遇更难以落实;有的地方在慰问军烈属时也没有把自主择业干部列在其中;有的市(县)自主择业干部落户时,因政策宣传不够,派出所只同意在户口薄职业一栏中填写“无业”。另外,医疗保障和住房补贴落实上也存在较大问题,许多地方存在着自主择业干部自己花钱看病,将来再报销的现象,有的看了病一年半载找不到报销的地方,或找到地方因各种理由又不能报销,使自主择业干部产生很大的怨气。其次,随着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裁减,我们有些干部家属也随着大的用人政策趋势被裁减下岗,而我们的转业干部是好不容易努力才提为一名干部,这一下子要面临着“夫妻双双下岗”,这种现实上难面对祖宗,下难面对子女,所以也只好硬着头皮要挤进国家公务员机关当干部。
上述几种情况,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确实让军队转业干部在择业安置时产生了较大顾虑,也是近年来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下降的一个基本现象。
二、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宣传。首先是地方有关部门应把相关政策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引起军转干部的关注。部队更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的择业就业观念宣传工作,特别是对那些符合当年转业条件的干部,要让他们领会精神,吃透政策,早作安置思想准备,最后被组织决定为转业对象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安置方式时,有一个明智的、准确的选择,不吃“后悔药”。
二是适当放宽选择自主择业安置的时间。在安置择业时间上,按规定干部在确定转业组织谈话时就必须选定是否自主择业安置,此后不能更改。实际上,许多转业干部在计划安置后的单位或岗位不如意时,想改为自主择业已经没有机会了。因此,建议在转业安置后期可确定一个时期为选择自主择业的最后期限,便于不愿计划安置的转业干部有一个机会改为自主择业。不然就因为单位或岗位不适应,给转业干部造成心理的压抑,甚至直接影响军转
军转干考试
干部的形象。
三是加强开辟自主择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多种途径。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扣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择业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公共科目和专业技能多方面开展教育培训。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只有尽快就业,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增加收入。其就业培训不同于计划分配的转业干部,由于每个人的就业需求不同,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也不同,很难集中组织。根据《国转联[2001]8号》文件规定的:“个人自愿,按需培训,依托社会,政府协力”的原则,可由个人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拓宽就业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这一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所需经费由安置地政府予以补助。
四是加强完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各区(县)可设军转安置工作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街道乡镇,应有专人从事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勾通和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就业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把政府的关心、厚爱和温暖送到自主择业干部的身边,化解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出台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有关规定,目前,针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流动性大、地域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国家要对异地就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作出明确规定,促进自主择业干部开拓创业和有关培训及工作经费。再则是部队的有关部门对每年的自主择业干部要主动上门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购房、子女转学和看病等特殊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使这个特殊群体享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
五是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数的逐年增加,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管理部门必须探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要按照中组部、人事部、总政治部《关于加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到哪里有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党员,哪里就有组织的管理教育,要使他们始终处在道德法律的约束之中,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始终处在各级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的管理之中,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忘军人本色,发挥其特长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关于对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实践的调研与思考(写写帮整理)
军转干考试
关于对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实践的调研与思考
2001年颁布执行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对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进行了改革,首次实行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为转业干部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提供了新的舞台,也较好地缓解了地方政府计划安置的压力,但近年来,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越来越少。从贵州省公安消防部队2001年至2007年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看,逐年呈下降。2001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68%,2002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60%,2003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53%,2004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48%,2005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50%,2006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24.3%,2007年自主择业占符合条件的35%。对此,笔者就全省公安消防部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进行调研。
一、直接影响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的原因
一是自主择业政策宣传引导不够。据调查了解,大部分现役干部,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和少数业务部门的同志,对当前的安置政策处于一知半解或不了解的情况,对明确批准为转业干部的对象没有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掌握了解安置政策,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多,理解不深,特别是对有关自主择业干部的优惠政策和待遇知之甚少,从而直接影响转业干部对安置方式的选择。
二是部分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不大。军转安置政策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关于自主择业干部的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较为原则、笼统,有的规定并没有能真正体现对自主择业干部的照顾,对转业干部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比如,对创办企业的自主择业干部税收上的优惠,必须是该企业使用或招聘60%以上的自主择业干部才能享受,而吸纳地方下岗再就业人员占30%的企业就可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在我们的调研中就基本没有自主择业干部能有这种机会去享受,可以说,这项政策对自主择业干部并不十分优惠。又如,关于银行提供低息贷款问题,如果各地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银行不可能给没有抵押资产的自主择业干部视情提供低息贷款。因此,自主择业干部也就为筹措“基础资金” 而发愁,难以享受落实这项政策的优惠,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自创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转业干部择业观念比较陈旧。调查中发现,部分干部“官本位”思想仍然较重,他们把“是否做官、官做得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价值的唯一标志,对自主择业存在着一定的“失衡感”,一时很难承受“削官为民”、无职无权的现实,为了谋一官半职而选择计划分配。另外随着地方“阳光工程”政策出台,公务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大副度提升,公务员工资高,生活稳定,是“金饭碗”,选择自主择业不仅少了“票子”,还失了“面子”,既无权又没钱,以后啥事也办不成,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部分团职干部对此的疑虑显得较为突出。
四是部分转业干部年龄和知识结构缺乏优势。政策规定团职或营职军龄满20年的干部
军转干考试
才能选择自主择业,而这些干部年龄大都36岁至45岁之间,除有一技之长单纯的部队工作经验的干部外,大多数转业干部对自己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和信心不足,不敢轻意冒险,不情愿之中选择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确定后,又因各种原因的限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即使暂时找到了临时性工作,收入也比较低,这种经济上和理想上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信心。
五是部分先期自主择业干部服务保障不到位带来的影响。由于各种自主择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一些涉及到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的优惠条件还不明晰,在某种程度上使已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不能完全满意。从调查中发现,多数自主择业干部在政治上有失落感。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后,虽然组织关系在街道社区,但有的街道社区收取一次性交纳一年的党费,组织生活就更难参加,其他政治待遇更难以落实;有的地方在慰问军烈属时也没有把自主择业干部列在其中;有的市(县)自主择业干部落户时,因政策宣传不够,派出所只同意在户口薄职业一栏中填写“无业”。另外,医疗保障和住房补贴落实上也存在较大问题,许多地方存在着自主择业干部自己花钱看病,将来再报销的现象,有的看了病一年半载找不到报销的地方,或找到地方因各种理由又不能报销,使自主择业干部产生很大的怨气。其次,随着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裁减,我们有些干部家属也随着大的用人政策趋势被裁减下岗,而我们的转业干部是好不容易努力才提为一名干部,这一下子要面临着“夫妻双双下岗”,这种现实上难面对祖宗,下难面对子女,所以也只好硬着头皮要挤进国家公务员机关当干部。
上述几种情况,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确实让军队转业干部在择业安置时产生了较大顾虑,也是近年来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下降的一个基本现象。
二、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宣传。首先是地方有关部门应把相关政策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引起军转干部的关注。部队更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的择业就业观念宣传工作,特别是对那些符合当年转业条件的干部,要让他们领会精神,吃透政策,早作安置思想准备,最后被组织决定为转业对象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安置方式时,有一个明智的、准确的选择,不吃“后悔药”。
二是适当放宽选择自主择业安置的时间。在安置择业时间上,按规定干部在确定转业组织谈话时就必须选定是否自主择业安置,此后不能更改。实际上,许多转业干部在计划安置后的单位或岗位不如意时,想改为自主择业已经没有机会了。因此,建议在转业安置后期可确定一个时期为选择自主择业的最后期限,便于不愿计划安置的转业干部有一个机会改为自主择业。不然就因为单位或岗位不适应,给转业干部造成心理的压抑,甚至直接影响军转干部的形象。
三是加强开辟自主择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多种途径。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军转干考试 的原则,紧扣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择业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公共科目和专业技能多方面开展教育培训。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只有尽快就业,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增加收入。其就业培训不同于计划分配的转业干部,由于每个人的就业需求不同,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也不同,很难集中组织。根据《国转联[2001]8号》文件规定的:“个人自愿,按需培训,依托社会,政府协力”的原则,可由个人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拓宽就业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这一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所需经费由安置地政府予以补助。
四是加强完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各区(县)可设军转安置工作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街道乡镇,应有专人从事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勾通和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就业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把政府的关心、厚爱和温暖送到自主择业干部的身边,化解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出台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有关规定,目前,针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流动性大、地域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国家要对异地就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作出明确规定,促进自主择业干部开拓创业和有关培训及工作经费。再则是部队的有关部门对每年的自主择业干部要主动上门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购房、子女转学和看病等特殊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使这个特殊群体享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
五是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数的逐年增加,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管理部门必须探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要按照中组部、人事部、总政治部《关于加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到哪里有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党员,哪里就有组织的管理教育,要使他们始终处在道德法律的约束之中,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始终处在各级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的管理之中,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忘军人本色,发挥其特长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军转备考资料:2012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办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备考资料:2012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部安置 转业干部 军转论坛 军转干考试 军转网
1.省、市设立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中心,财政拨款,事业编制。接受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部门的指导。
2.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政府要采取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向用人单位推荐、纳入人才市场等措施,为其就业创造条
件。
3.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社会上招聘录用人员时,在同等条
件下,优先录用聘用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
4.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生活费调整的情况相应调整增加。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被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或者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选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停发退役金。其工资等各项待遇按照本细则第三十五条
规定执行。
5.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的建立,以及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等待遇,按照《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2001]国转联8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篇:军转备考资料:勇于自主择业 彰显军转风采
军转干考试
军转备考资料:勇于自主择业 彰显军转风采
【关键词】转业干部
军转干部
军转干
军转干部安置
转业政策
企业军转
军转论坛
军转网
军转政策
军转
中公教育
2012年12月11日,首期全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实验班开班典礼在北京基地(总后勤部全军交通战备干部训练基地)举行,全国自主择业工作座谈会,作为特邀代表,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涛在会上介绍了山东焦化招聘、培训、录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经验做法,在与会代表中激起强烈反响。国务院军转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国推广“山焦模式”,进一步推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创业。
据悉,本次座谈会由国务院军转办、总政治部全军转业办联合主办,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军转办负责同志,首期全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实验班40名学员参加了座谈会。国务院军转办主任张义全主持了座谈会,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作了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王清涛董事长作为企业代表第一个做了《挖掘人才富矿扬威经济战场》的主题发言。王清涛董事长从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认识、基本做法、培训和实用人才体会、今后打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东焦化集团多年来充分挖掘军转干部这个宝贵的人才资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创造性开辟出带薪培训的做法和经验。他表示,作为企业和企业家,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个责任不仅表现在提供就业、按章纳税、低碳环保、和谐发展方面,也表现在能够为国家分忧,要勇于投入,为军转干部自主择业提供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用好这座人才富矿,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扬长避短,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在帮助他们个人成功的同时也成就了企业的成功。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山东焦化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带薪培训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且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融合、增加自信的过程,有利于军转干部尽快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去。
国务院军转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军转系统内推广“山焦模式”,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安置方式,创新性地做好新时期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来自中国钢铁现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