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闽政文[2003]13号)(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8:5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闽政文[2003]13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闽政文[2003]13号)》。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闽政文[2003]13号)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3]13号 【发布日期】2003-01-17 【生效日期】2003-01-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

(闽政文[2003]13号)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近几年来,我省派出的几批对口支援干部到西藏、新疆、宁夏、重庆三峡等地区工作,先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福建。几年来,他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履行对口支援使命,为加快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为加深福建与西藏、新疆、宁夏、重庆三峡等地的情谊,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表彰先进,弘扬对口支援干部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省政府决定,给我省优秀对口支援干部杨根生、邓庆雄、涂振锟、刘文标、杨俊峰、吴晓明、刘先裘、姚启平、黄水源、马国林、陈炳良、柯南进等十二位同志各记二等功一次。希望受记功奖励的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人民再立新功。?

全省国家公务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和弘扬优秀对口支援干部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为全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福 建 省 人 民 政 府

二○○三年一月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我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记功奖励的决定(闽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8〕38号 【发布日期】2008-01-24 【生效日期】2008-0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我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记功奖励的决定

(闽政文〔2008〕3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2007年7月,我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福建。三年来,工作队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林芝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牢记省委、省政府“援藏援宁份内事,纵深推进作先行,谦虚务实多作为,海峡西岸形象新”的嘱咐,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并肩战斗,扎实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援藏工作使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构建和谐西藏做出了贡献,受到了西藏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林芝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

为了表彰先进,弘扬援藏干部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省政府决定,给予我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希望受记功奖励的同志保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为人民再立新功。

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以我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人员名单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我省第二批援疆工作队记功奖励的决定(闽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6]38号 【发布日期】2006-01-19 【生效日期】2006-0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我省第二批援疆工作队记功奖励的决定

(闽政文[2006]3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2005年7月,我省第二批援疆工作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福建。三年来,工作队全体人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履行对口支援使命,为加快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加深闽疆两地情谊,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表彰先进事迹,弘扬援疆干部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关规定,省政府决定,给予我省第二批援疆工作队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希望受记功奖励的同志保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为人民再立新功。

全省国家公务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我省第二批援疆工作队为榜样,进一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弘扬援疆干部的先进事迹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决定(闽政〔2001〕42号,2001年11月22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决定

闽政〔2001〕42号

(2001年11月22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工作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现就加强城市规划工作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

(一)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是党和人民政府关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全省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工作。“九五”以来,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力度,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1.6%。但是,城市规划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城市规划未能得到严格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随意更改和违反规划盲目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规划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违法、违章建设查处乏力;城市规划建设的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和环境建设滞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旧城改造超强度开发,新区建设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在不少地方存在。当前,我省正在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明显,城市建设发展也将呈现新的机制和新的特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搞好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规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抓好城市规划的组织和实施,自觉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市长、县长对城市规划工作负总责,造成规划重大失误的要追究其行政责任。要对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切实有力的机构和经费保障,合理配备城市规划管理人员。要加大城市规划的投入,把城市规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并根据各市县规划实际支出情况。从各级征收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出让净收入中各提取5%用于城市规划编制专项经费。

二、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一)“十五”期间我省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城镇体系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立足省情,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完善配套的法规体系、有序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健全有力的监督体系,全面提高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切实把握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必须充分依据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搞好统筹兼顾,综合布局;必须有利于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建设科学合理进行;必须确保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必须走可持续 1

发展的路子,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必须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三)“十五”期间城市规划的目标要求

——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三级规划体系。突出加强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形成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规划体系。“法定图则”的编制工作取得实质性发展。

——形成有序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决策和管理分离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落实城市规划的统一审批制度、修改认定制度,强化土地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城市规划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形成健全有力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按照规划实施和管理要求,尽快建立并落实城市规划的行政监督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和公开通报制度。

——形成完善配套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切实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修订完善《福建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制定和完善各市、具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和实施办法,切实提高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

三、加快城市规划编制步伐,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一)抓紧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抓紧制定《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要在2002年完成闽江口城镇密集区、厦门湾城镇密集区和泉州“半小时”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整合、引导闽东南城镇密集区发展。全面开展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要明确行政区域内城镇布局、规模和发展方向,优化城镇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确定各级城镇的生态控制区,明确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规划控制地带,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严禁在生态控制区内随意改变地形、地貌等破坏活动。设区城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年前完成,其他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年前完成。未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内不得进行市县镇总体规划的调整。

(二)突出抓好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做好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把主要指标作为强制性内容加以执行,为城市的各项建设,特别是为人民政府实施土地储备和出让、转让建设用地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城市详细规划要对开发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传统风貌保护等控制原则作出明确规定。2002年前要完成设市城市近期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县城和省级20个重点中心镇近期建设用地的80%以及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全部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城市中心区和重要地段要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三)加强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抓紧调整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重点抓好小城镇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园区的详细规划编制。编制小城镇详细规划要有利于统一建设或统代建方式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传统分散建房模式;要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小城镇产业集聚,促进小城镇住宅进区、工业进园、商业进场。

(四)抓紧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保护以及风景名胜区规划。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明确保护原则,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建设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控制要求,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省级以上历

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未编制详细规划的要在2002年前完成。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

(五)做好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和报批工作。城市规划要与社会发展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相协调的,两者要相互进行微调和衔接。编制的城市各类规划要按照《城市规划法》规定的报批程序及时报批。设市城市的中心区详细规划以及中心区和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和省级20个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要报省建设厅备案,对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省建设厅可提出修改意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报建设部审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审批。

(六)放开规划设计市场,严格规划市场准入。切实放开城市规划设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城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采取多方案优选的办法选择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设区城市中心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鼓励进行国际、国内招投标。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单位的管理工作,严格规划市场准入,凡承担城市各类规划编制的单位应持有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从事规划设计业务。

(七)建立专家咨询制度、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城市发展重大问题。城市总体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城市中心区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组织专家进行咨询,已设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市县要通过城市规划委员会认真讨论,听取专家意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重要地段的规划及城市设计、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等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有关意见做出反馈,有条件的市县应召开听证会征求市民意见。要加大城市规划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规划,自觉服从和执行城市规划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市规划科技含量。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研究成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水平。以“数字福建”建设为契机,加强城市规划的信息化工作,有条件的城市要抓紧建立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连通市、区(县)和街道的规划管理网络。要加强对规划区内测绘资料、工程管线资料的管理和地形图的更新工作,为提高城市规划工作质量和建立数字城市提供保障。

四、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建设科学合理进行

(一)发挥规划对城市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要通过城市规划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分阶段、有计划地控制城市土地投放数量,城市规划部门要确定城市土地开发的具体地块和规划设计条件以及指标要求,有效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地运用好规划的调控手段,进一步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充分挖掘城市潜能,优化配置城市资源。

(二)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规划要根据各级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合理引导城市的建设方式、开发强度和产业布局。要在不断完善旧城区功能和缓解旧城区压力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引导新区的开发和建设,控制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要加强城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引导旧城区工业和污染企业外迁。

(三)运用城市规划统一配置各类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要运用城市规划统一配置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引导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编制城市管廊综合建设规划,重点引导城市管廊走统一建设的路子。有条件的城市要开展城市管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试点工作,并通过有偿使用的办法进行市场化运作。

(四)在规划的引导下,努力创建各类城市特色。要根据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式城市的要求,编制城市规划,并严格城市的红线、绿线、蓝线的“三线”管制制度,确保城市绿化用地,创建富有福建特色山水园林城市。要在规划的引导下,根据城市自身的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等,精心构筑城市的空间形态,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与风格,创造城市特色。

五、加大城市规划管理、执法和监督力度,切实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作用。设市城市和有条件的县要成立由政府领导和计划、建设、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福州市应参照上述要求成立由省、市两级组成的省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重要规划特别是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和修改以及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民主讨论,提出建议,由人民政府作出决策。

(二)严格实行城市规划的统一实施和管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和管理,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由各市人民政府统一实施和管理。规划管理权必须由法定的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不得违反规定层层下放或化整为零分解规划管理权限。各级人民政府已发布的有关下放或化整为零分解规划管理权的文件必须立即自行撤销;坚决杜绝各类开发区行使规划管理权的现象。

(三)严格城市规划修改认定制度和规划报备制度。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的调整或修订,应当对调整或修订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并报原批准机关认定。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涉及原规划所确定的控制原则,如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功能分区及城市道路结构重大变更的,须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城市详细规划进行修订,涉及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重要规划指标重大调整的,应报原审批机关审批。涉及城市安全和城市环境等公众利益的重要专项规划以及设市城市的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中心区、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要报上一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按法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

(四)完善土地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制度。凡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准出让、转让土地和进行任何建设活动,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相关手续。涉及已出让土地规划条件变更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按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五)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日常性管理。重点要加强城市规划重要指标管理,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凡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区范围、土地使用性质和布局、关系安全的重要设施的建设布局,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公共绿地与防护绿地等地区,防灾减灾措施、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要求等,详细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性质、开发强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范围等,是必须严格遵守的控制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进行调整。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要依法办理“一书两证”。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区内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制度,对临时建设从严审批,杜绝以临时建设为名搞永久性建设的违法建设行为;要重视城市规划监察队伍建设,强化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对建设工程性质变更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违反规划要求的,要及时予以查处。

(六)突出加强城市规划的执法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要带头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不得随意更改城市规划,对违法干预规划执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对未办理规划审批手续、违反规划进行建设或擅自改变建设工程使用性质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一书两证”进行清理,对待已失效的“一书两证”要依法予以注销;对临时建筑超过批准使用期限本自行拆除的,要依法予以拆除。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有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其辖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每两年组织一次检查,或责成同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七)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监督制度。一是对市、县(区)长及分管城市规划的人民政府领导执行城市规划情况实行考核和离任审查。市、县(区)长及分管城市规划的人民政府领导离任前,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其任期的执行城市规划情况进行审查,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对于违法更改城市规划、违法干预规划执法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应追究其责任。二是加强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对存在规划管理行为不规范、违法不究或者执法违法等行为的,要责令其立即改正。对拒不纠正确有错误的行政执法决定的,由上一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重新审理并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同时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将上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将上辖区范围城市规划执行情况向上一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八)建立城市规划社会监督制度。加强城市规划的公示工作,城市的各类规划一经批准,必须立即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设区城市要设立城市规划的展示厅;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等参与城市规划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查询制度,规划审批方案应当定期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划审批事项可以进行查询;建立投诉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政行为可以投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并在规定期限内予以答复。

建立城市规划公开通报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区域内违反规划的违章建设情况定期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通报;省建设厅要对全省城市规划的执行情况和严重违反城市规划建设行为定期进行公开通报。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本决定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干部个人建住房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闽政〔1991〕35号,1991年11月6

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颁发《福建省干部个人建住房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闽政〔1991〕35号(1991年11月6日颁布实施)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福建省干部个人建住房管理规定(试行)》业经省人民政府讨论通过,现予以颁发执行。

福建省干部个人建住房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干部个人建住房管理,防止违法违纪建住房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各级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群众组织、事业单位的在职和离休、退休干部(含人事部门聘任的干部和以配偶、子女或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亲属名义建住房的干部),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住房(以下简称“干部建房”)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干部建房只限于自住,原则上不准出租、出售。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出租、出售的,应严格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条 干部建房应遵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节约用地的原则。鼓励干部采取集资联建、集资统建公寓式楼房; 在城市规划区内严格控制建独家独院(即有天有地)的住房;除规划要求外,禁止建商住合一的房屋或在城镇规划区内新建围墙筑院的住房。

第五条 禁止干部利用职权、职便或职位的影响,侵占国家(集体)的资金、建筑材料(包括建材指标)或无偿使用国家、集体财物和运输、机具、劳力建房。

第六条 干部建房,实行干部主管机关和业务职能部门双重审批制度和公开制度,干部所在单位及主管机关应加强监督与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建房条件

第七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建房:

(一)无私有住房的;

(二)对原有私房需要扩建、改建的;

(三)干部离、退休后退出公房,回原籍定居或异地安置符合(一)项规定的。

(四)原有私房因国家、乡(镇)集体建设被拆迁,需要安置的;

(五)现住公房要求参加集资联建、集资统建公寓式住房的。

第八条 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不予审批用地建房:

(一)原有私房用地面积已达到《福建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非农业户口居民建 1 住房用地限额或人均建筑面积在二十(不含本数)平方米以上的;

(二)配偶一方系农业户口,在农村已有私房的;

(三)出租、出售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原私房,又申请用地建房或对原有私房进行扩建、改建的;

(四)已购买公房或商品房的;

(五)地市、厅(局)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县(市、区)副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在职期间的;

(六)非拆迁户的干部申请在安置拆迁户的土地上建房的;

(七)申请在交通要道两侧或临街用地建房的;

(八)符合第七条规定,但建房自有资金占建筑预算造价不足70%的;

(九)干部离退休在当地安置,并分配住房的;

(十)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禁止建房的。

第九条 干部应在常住房籍所在地和以常住房籍人口数为准申请建房,夫妻双方不得分户建房或在其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房,干部配偶一方系农业户口不得在城镇建房,不得假借配偶、子女或亲属朋友的名义申报建房。

第三章 建房管理

第十条 干部建房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后,方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建房手续。未经政务审批的,业务部门不得直接受理。

第十一条 干部建房,必须按下列程序办理政务审批手续:

(一)由干部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省人事局统一制发的《福建省干部个人建住房政务审批表》;

(二)干部所在单位接到干部建房申请和审批表后,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核:

(1)原住房情况与常住户籍人口;

(2)拟建房屋规模及设计概算;

(3)经济收入、自有资金、借贷资金的数额、来源和相关凭证以及借贷资金偿还能力的依据;

(4)建筑材料、劳力、机具来源和用工办法等。

(三)所在单位对干部建房申请逐项审核后,张榜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十五日内,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审定,同意建房的,将审定意见连同建房申请,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送上级主管机关审批。

(四)上级主管机关对干部的建房申请及所在单位的审定意见进行审核后,行文批复。

第十二条 干部建房申请经政务审批后,申请者持批准文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申请办理建房有关手续。

干部集资联建、集资统建公寓式住房的,经政府批准后,由集资建房组织者统一申请办理建房有关手续。

各职能部门在受理干部建房申请后,应分别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业务审批手 2 续,不批准的退回申请材料,并向申请者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干部建房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征(使)用的土地建房。禁止任何单位将依法征(使)用的土地非法转让或擅自分给干部个人建房。

已获得批准建房用地的干部,不得擅自将用地非法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第十四条 干部建房用地按照《福建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建住宅用地面积标准执行。严禁超法定用地限额批地。

第十五条 干部建房用地申请经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在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在指定地点使用土地,不得超占土地和改变地点。

第十六条 干部建房的,自房屋建成后应先退出所住公房,才准予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四章 出租、出售

第十七条 干部建房后,未经批准,不得开设营业性用房或出租、出售。

第十八条 干部申请建房获得批准后,不得采取以收取承租方预先支付的租金作为建房资金的方式进行建房。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请批准后,可以出租、出售;

(一)由于调动异地工作,有私房闲置的;

(二)原有私房因旧城改造,街道拓宽被拆除,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安排重建店面或商住合一的房屋的;

(三)建了私房没有占住公房,因家庭人口自然减少,有私房闲置的。

第二十条 出租、出售房屋必须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干部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房屋出租、出售申请;

(二)所在单位接到申请后,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核:

(1)出租、出售房屋的理由;

(2)干部常住户籍人口与原住房情况;

(3)拟出租、出售房屋的地址、建筑面积、权属来源及相关凭证等。

(三)所在单位经审核后,提出审核意见,连同干部申请按干部管理权限报送上级主管机关审批。

(四)干部出租、出售房屋申请经上级主管机关审批后,持批准文件向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出租、出售房屋手续。

第二十一条 房屋出租的,由双方按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有房屋租金标准执行。当地人民政府没有规定租金标准的,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租金标准。

房屋出售的,由双方按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有房屋出售价格标准执行。当地人民政府没有规定价格标准的,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售价格标准。

出租、出售房屋的,应严格依法纳税和按规定缴费。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干部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建房用地或违反规划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三条 超过用地限额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按照非法占用土地处理,批准文件无效。

第二十四条 在批准使用的土地以外的其他地块上建房或超过批准面积擅自占用土地的,按非法占地论处,对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依法予以拆除或没收。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逾期未使用土地或只砌基占地的,由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依法注销批准文件和建设用地许可证,将土地使用权收回退还土地所有权单位,已交纳的税、费不予退回。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的,所建房屋依法予以拆除或没收。

对非法转让土地的单位,除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外,并处以全部非法所得的50%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擅自改变土地原批准用途,建造店面或开设其他营业性用房的,责令限期改正,并没收其非法所得,逾期拒不改正的,没收其营业性用房部分。

第二十八条 干部建房资金,建筑材料等系侵占公有财物的,所建房屋依法予以没收;侵占数额占建房实际费用一半以下的,侵占的财物全数退赔,并处以侵占数额100%的罚款,房屋可免予没收。

凡低于当时市场销售价格购买建筑材料建房的,按当时当地市场销售价格补足差价,并处以差价款额50%的罚款。

无偿使用国家、集体运输机具、劳力建房的按当时当地标准补交运费和工钱,并处以应补交运费和工钱数额50%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干部建房,人均建筑面积在二十平方米以上,在规定期限内不退出公房的,由公房产权管理机关按月收取每平方米成本租金(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投资利息、房产税)五倍以上的房租,直至退出公房。

第三十条 未经批准,擅自出租房屋(包括典当)的,其所得租金予以没收,并按擅自出租房屋所得全部租金的50%处以罚款。

第三十一条 未经批准,出售房屋,从中牟取暴利的,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按全部非法所得的50%处以罚款。

以买卖房屋为由非法转让土地的,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没收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并可以处以非法所得的50%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的行政处罚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条由土地管理部门处理,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条由房产管理部门处理,第二十八条由当地人民政府指定有关职能部门处理。

本规定实施过程中,监察、土地、城建、规划、房产、工商、财政、税务、司法等有关部门参与协同处理,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工作。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二十条的,对审批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记大过至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规定第三、五、十三、十九条,情节较轻的,给予行政警告至记过处分;情节严 4 重的,给予行政记大过至开除公职处分。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二十四条的,给予行政撤职至开除公职处分。违反规定第十六条的,给予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第三十四条 房产、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对违反本规定应受行政处分的干部,应向干部所在单位、主管机关或行政监督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干部所在单位、主管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收到行政处分建议次日起六十日内,应将处理情况通报建议机关。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的行政处分,由干部所在单位、主管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实施,各有关职能部门应予积极协助。

第三十六条 依照本规定罚没的款项,应按有关规定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七条 不服本规定行政处罚的,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省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干部以及在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工作的中方干部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住房的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强在职干部个人建房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以往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干部建房的管理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十条 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闽政文[2003]13号)(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优秀对口支援干部记功奖励的决定(闽政文[2003]13号)(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