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中信息传播方式特点与舆情分析——以人人网为例
张 保
(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大学生网络社区是各高校大学生经常发表言论观点的平台,也是信息互动的庞大载体,对高校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舆情监测的重要环节和场所。因此,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中信息传播方式特点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区;高校舆论;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93-03 人人网是大学生经常登陆的社交网站,大学生群体直接构成了人人网的主体,这从网站的IP地址就可以看出。如此庞大的舆论传播平台就注定了人人网不同于其他社交网站的特点,其中最明显的传播形态就是人人网中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的娱乐化解读甚至是误读,其传播特点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先从一则人人网上的虚假新鲜事说起。
林书豪爆红之后,人人网上出现了这样一条转发疯狂的状态:“尼克斯战胜森林狼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林书豪用流利的中文回答完一位日本记者的提问后对他说:‘麻烦你跟你的同胞说一声,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记者说:‘至少在地理上,钓鱼岛离日本更近’,林书豪淡淡地说‘在地理上,日本四岛离中国也很近。’日本记者冷汗满面。全场肃静了一会继而掌声雷动。这条假新鲜事的源头是,1987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这条新鲜事明显是切合时事对这段经典对话的改编。这样的疯传后,人人网又相继出现了李连杰版,成龙版的相同对话。
中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网络的崛起以及伴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状态,而且正在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2]。伴随着以Web2.0为支撑的新技术日新月日的发展,网络社交更是日益深入到大众生活领域,形成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群体分化,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和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成为民众表达唯一比较畅通的渠道。而大学生是受过专业知识和系统学习的知识分子,但是在社会地位上他们又是无法自立根生的,并且涉世未深,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感性认识偏多。又加之,青年人在朝气蓬勃的同时习惯于感情用事,但这种感情用事又不是简单的情感的宣泄,他们更注重和实事的联系,更注重对当前情况的解决办法,更喜欢新名词、新的表达方式。所以这一群体的态度上表现的激进且情感聚集性强,语言上更加犀利时尚,表达上更多附和称赞或坚决反对,归根结底的传播心理更侧重于盼望接受和赞同。这一人群所具有的特点结合了当前的社会民意和民怨呼啸而来,民怨和改革赛跑的大舆情背景形势下,他们对于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传播甚至是误读的研究就显得很必要了。而信息传播的误读又是尤其需要关注的监测点。
所谓的大学生网络社区中的误读笔者认为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中,实事的解读传播往往是抓住其中某一方面嬉笑式的抒发,由于新鲜和年轻人的娱乐心理,这种抒发又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转发(即使是一笑而过的娱乐也确实能够大规模传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中,大众关注的舆论热点往往在分享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表达着明确的支持与反对,这种分享又往往对其中一个点进行放大处理,真正详尽的事实往往又被淡化忽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中,群体化的聚集带来了以地方为主的论战对比,这种对比感情的抒发大多时候是不理智冲动的。
12月28日早晨,上海女生刘芸斐(现为北京理工大学2010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其人人状态上发布了一条内容为“作为上海人,果断抵制蒙牛,顶光明啊!!话说蒙牛抄了光明多少产品啊,乡下人就是不要脸”的消息,瞬间被数万内蒙人人用户转载,人人网上谴责声一片,其中很多舆论更多的出现了唾骂的情绪。在当日下午女生刘芸斐发表了两篇道歉日志,但日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些不满的情绪,显然不足以平息数万内蒙古账号使用者心中的怒火,随后不久时间后,刘芸斐注销了她的人人账号,此事本可能告一段落。但是,于此同时,人人网上又出现了几个名为周小依和唐紫涵的用户,力挺刘芸斐,用更尖钻刻薄的言语对内蒙古进行诋毁与语言攻击,彻底触犯了内蒙人心理忍耐能力的底线。骂战升级,网络上开始了人肉检索,更有甚者,有人去该女生宿舍楼下找其进行质问。骂战由网络虚拟社区升级到了现实生活之中。此次事件,从前到后体现出了上述特点。首先,刘芸斐的状态中的言论是针对当时蒙牛牛奶中的质量问题这一实事所发,此事当然确有其事,并且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其次,刘芸斐的状态虽然只是个人观点状态,但是其中的谩骂讽刺态度虽然是个人情绪表达,但是在大学生网络社区中此言语讽刺却到了对一个地区的污蔑与谩骂,并且这种群体化的聚集更是对两方的言论扩大化提供了土壤。最后,刘芸斐的状态在上海人人用户和内蒙古用户中引起连锁反应,事件一步步夸大了,而本源逐渐淡化,事件升级,群体心理的冲动和不理智早已不是就事而发,就事论事的状态。并且这种冲动进一步演变成了网络暴力,成为了南北两派的论争。
大学生网络社区中信息传播因为有其特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绝大部分用户是实名的,所有的IP都是各大学,加的好友大多为自己不同阶段的同学,所以其传播模式有很多不同于其他网络传播的特点。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户的分享传播和观点表达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多受同龄人的影响
因为同龄人的心理、年龄和所处环境的大致相同,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区中语言误读的传播是有特别明显的场域,其语言特色,侧重点和表达感情有高度的一致,甚至有时候是附和的。例如人人搞笑排行公共主页中的一条状态:“我国大约有三亿多的学生„假设平均每个学生考试考五科„每科两张卷„每年考两次„就有六十亿张卷纸„大约四十亿米„能绕地球十圈„一颗树大约能造一千五百张卷纸„六十亿就相当于四万颗树„能栽满整个北京„„为了低炭环保„拒绝考试是必须的„„请记住,没有买卖„就木有杀害!!。”类似这样的人人体分享当然比比皆是,这种人人体和人人网传播方式由于其特定的场域和传播方式在社区中更容易有两种明显的对立。传播更容易有情感的聚集。
二、用户的分享传播和观点表达是片段化的、情感抒发为主的
例如,网络很红的咆哮体就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因为大学生网络社区处于的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传播的高效率是以冲击力为主要方法的。所以,片段化、情绪化的传播方式大行于大学生网络社区。下面是人人网上很红的一段名为《学摄影的你们伤不起》的学生咆哮体:“我是文科!读得文学院啊有没有!上来讲摄影师就开始讲蛋清显影法!硝酸银氯化银有没有!我要懂了我去读化学了有没有!乳胶颗粒和制版技巧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冲胶片要拿着秒表啊有木有!
三、用户的分享传播往往关注自己的家乡和身边事件,传播在特定的场域里高效体现,而对于不同家乡背景的受众往往只是旁观者
近期在人人网上出现的“《2012年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说明》”,其中把内蒙古高考的无厘头的分为了基础文化考试和技艺类考试,其中技艺类考试分为:摔跤,射箭,搭建蒙古包等项目。“该文件”写作手法特别像官方内容,而真实内容却是无厘头的搞笑。这样的内容在人人网社区中被内蒙古用户大量转载,尤其是在外省上学的内蒙古学生用户。当然,像这样的内容,不甚了解内蒙古的场域外的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甚至是信以为真。但是具有相同家乡背景的内蒙古用户却大量转载,娱乐传播。
像这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人人网实名制的网络社区,因为好友的相对固定与传播领域的相对封闭的特点(人人网只有好友搜索的功能,并没有内容搜索的功能),决定了其组成的网络社区有特别的群体特征,也决定了其网络社区中特有的舆情特点。群体的思维特点是:用形象表现观念;缺少批判精神,缺少逻辑;从特殊事例中直接引出一般结论;想象力在意见形成中得到提高,而推理能力下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人人网实名制网络社区在传播信息时不约而同的形成了群体,这个群体也具有上述特点,我们用一实例论证。
在人人网中,相册分享往往有很大的冲击力量,图片传播符合当前大学生的接受习惯,选取图片往往又在某一思想下有极强的传播信号,群体往往更能接受暗示和强有力的传播符号。受众在分享图片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传播者最想表达的信息,但是很少有人关心图片的来源,图片的真伪,图文是否一致以及传播的信息是否客观真实等问题。如若某一事件正好是全民关注,影响巨大,各种势力又抓住了大学生受众的这一特点,那么这种看似真实的信息将会在大学生群体中高速传播,传播的后果也是相当的严重。尤其在家乡发生了一些事件,由于在外的大学生受众不能详细明晰的了解情况,这种暗示性的,感性的信息就会在社区中高速传播。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注意这一问题。
但是,作为大学生为主的网络社区中,由于大学生是接受了一定教育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对信息的看待辨别能力,所以单向的传播很难奏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就不会被传播者牵着鼻子走从而对信息产生误读,因为往往传播者会将事实进行新鲜化、娱乐化处理,这种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大学生的第一提防心理,在一层传播后跟风心理对传播助力,信息解读被一层层失真传播,范围更加扩大了。反而,以往我们教育中那种质疑思想和论证方法在接受中可能就被置之脑后,因为大家只是付之一笑的传播,但正是这种默认肯定的前提,信息或者信息的误读就在社区群体中传播开来。
上述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的传播特点以及舆情状况的总结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只有长久的观测,深入的研究,才能引导这种社区的健康有序发展。这种引导更不是一些技术处理手段能够单独完成的。
第二篇:民办中职校学生学习特点分析报告(以某校为例)
我校中职生学习特点分析报告
我校中职生学习特点调研分析
三华职校“激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组
摘要:现时期的中职生都具有学习目的性不甚明确、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差强人意的特点,但寻求一校一地的学生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才是以校为本解决问题的主脉。为此,我们对我校在校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展开了调研与分析。
关键词:我校中职生学习特点分析
正文:
调研目的:
现时期中职生其学习特点尽管具有其群体性的共同特征,但寻求一校一地的学生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才是以校为本解决问题的主脉。因而,在共性的指导下实证我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力图从中发现新的特点与规模,以期能切实有效地进行激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调研报告:
一、在校生情况简述:
本学年学期我校在校生的09级和10级学生计有1355(不含弹性学制生),共有34个教学班,设十一个专业(其中10级新增动漫、酒管、美容、美发专业),其中以男生为主的烹饪专业在校生有308、纯以女生的幼教专业在校生有240,前者分两个年级8个教学班(09五个),后者5个(10级2)。除此以外,学生数相对集中的专业是信息科两个年级计有8个教学班(含动漫)生数283,次之为外语如商务英日语的有186共有5个专业班(10级1)。
据不完全统计,生源除极个别高中后与往届生外,由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其中自主录取生占三分之一之上。生源地域分布范围较广,自城关集镇直遍及本市的边远的山村海鸟,并含有一小部分外来农民工的子弟。从经过中考后总分上看,09级的个例是有三位学生达普高录取线,其中最高成绩为531最低为308;10级的语数英三科总分达270以上,但生地理化等级成绩不理想或不合考生或其家长之意的而自主择校录取的有21位。除此以外,可统计的中考成绩09级最高分为266.5(统考科目有六各科平均为44.4)、最低分为32.5;10级语数英三科最高分为269(总分为450),最低分除一个零分外是61。
二、调研与分析法:
调研以课堂学习和校园学习生活观察为主,辅以师生访谈和实物察看。主要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上考察我校中职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性等。
通过上述调研所掌握的素材如个案等,结合文化智商、学习情境、心理特点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进行个案案例等综合分析。分析依循学习表现外显性到学习心理习惯等内隐性层次的路线进行。
三、差强人意的学习表现举隅:
1、对待书本:大多学生没有及时整理教科书习惯,常是胡乱摞成一二叠塞在书屉中或摆在桌上,这些教科书很少离开过教室,临上课时才从书堆中找出本节要用的教科书,其中找不到的或用其他科目书摆样的也时有发生。学期末放假前和转向顶岗实习,经常可以在教室中发现被遗弃的成叠成叠的教科书薄籍等,这其中有连翻都没翻过还是书墨喷香的书本。
2、学习行为:课前预习几乎是没有的,课前准备除了烹饪幼教会计电算应用到的器具外,其他课如学具教科书笔记等准备都不是很齐全的,甚至个别的连激活课堂教学课题成果文汇本文共3 页1
一把笔都不带,一个人光坐在教室里的现象都时有发生。课中能听重点做笔记,除了教师的强调,不会主动地去做。课后作业能及时完成的也是因师因科而异,最多完成率达80%左右,最少的是一字不交。温习和复习功课在教室以外甚至是在教室内都是绝难见到的。
3、听课情绪:相对地说,实践课专注程度比理论课强得多,课堂中杂谈例释比照本宣科的抬头率高,课堂活动比单纯阅学气氛浓,除此外,睡课或玩手机也时有发生,还有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各班都有些对学习失趣学生,当被禁止睡课或玩手机等时,常会在老师讲课时插科打诨或搞点花样以遣无聊。
此外,在对待考试上,除了考评外,常持临时抱佛脚态度,考场中能抄则抄也不太放在心上,也是时有人在的。
四、中职生学习特点的综述与分析:
1、学习倦怠性的心理在中职生中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习失趣。究其成因关键在于现行中考制度下的初中或高小以上的教育,同时,由此而引发重普教轻职教的社会影响和家庭的压力。绝大部分中职生做为中招的普教落选者,其学习倦怠性的形成就具有学习史上的积淀性,如果来到职校后,学生们所见到的仍是初中时的教育教学常态,不仅不能排遣他们的学习倦怠特性,反会促进他们排斥学习的心理形成。稍加留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校中职生,专业实践课的学习兴趣比起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强了许多;同是专业课中讲释概念时睡课的也比动手实践的多出好多。
2、接受职教学习的目的性茫然,在中职生特别是新生中属于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与常转专业上。究其因主要是初中前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宣传的淡漠感,稍加调查,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学校会动员或鼓励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校,现时初中的也绝难出现对学生的职教宣导教育,而将职校当做他们所谓 “差生回收站” 却不乏其“校”。其所形成的学生培养观难免误导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因而在家长的心目中,一提到学校教育首推就是那些出了名的普高,而一提到职校就摇头,学校家庭的这种意识在学生身上就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一旦考不上普高,其挫败感就油然而生,因而,在对学生为什么来职校的调查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我是不想念的,是父母要我读的”,而家长却说“孩子还小,放在家里游手好闲不是个事,出动工作还早了点,混个文凭也就是了”一类的心声。
3、学习内驱力不强学习行为习惯养成难,这是中职生一个突出的特点。除了上述为主要原因外,还来自中职本身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地说,大致有:
(1)、文化基础课的教材难度偏高,较严重脱离了学生现实水平:我们曾对在校的两个年级的学生的文化智商进行抽样调查,按学生干部与一般生分群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出样本155(男生77、女生78),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中等文化程度智商量表,经小样本测试后证明其信度与效度较高(0.83与0.81间)。按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统计计算后,其平均值为66.61,即在校中职生的平均智龄在12左右,而被试总样本平均年龄为17.3,换言之,被试中的文化智龄与实际年龄有5年左右的差距,减去他们还有一至两年的学习成长空间,所失的文化智龄刚好是初中或加上高小的学习年限。这说明了现行中职生文化基础课缺失情况颇为严重,但中职校的公共基础课科目的教材,主要还是以高中的程度或略低于高中的标准进行编排,其教学大纲或课标也以此为准,对现行的中职生这无疑是拔高了要求。从观察与访谈中,有这两个例子可说明问题,一是某生在数学课上睡觉,课后教师给他补课时,出了一道题是1/2+1/2=?,没想到这位学生连
想都不想就写上了1/4。可想而知,我们数学教材一开始就是些“集合”啊“函数”什么的,对这样的学生也就如同三岁孩童听《高等数学》一样,不睡课才怪呢。还有个事例是家长为了孩子能顺利出国,于是就让孩子报读了商务英语,结果是半点都跟不上教材内容,这家长一急就让孩子上了雅思训练班,半年后孩子回校时,不仅英语考试不会,就连二十六字母中也只认得ABC。总之,现行教材或大纲对于基础相当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难上加难的,既然“跳了也吃不到苹果”,就不免产生“葡萄酸不吃也罢”的弃学心理。
(2)、教师对学生学习要求松严不
一、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培养强调不平衡:一般地说,中职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家庭经济条件也较为富裕,学费成不了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在社会崇尚以收入高低和职位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成就,这些在中职生的眼里会觉得将来就业获得收入和自己现在读书似乎没有什么联系,读不读学不学也就显得无所谓了,于是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了。在这一情况下,教师的严要求、善导引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据调查我校的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习常规的要求与强调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科目能严格要求带好书本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等,如升学班的语文科等;有的则放任自流,甚至连睡课也及时叫醒。从晚自修上看,除了一些专业训练课教师能下班辅导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训外,大多是看班。这种不平衡无一统一常规的学习要求就很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我们觉得,习惯的养成常以强制性为开端,并持之以恒,一种若是时强时弱时有时无的话,是绝难形成习惯的。而一旦习惯养成,其自律性的内动力就会自觉生成。
(3)职业教育特色的彰显略有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行公共课的教材与专业结合点略嫌不足,这常使公共课的教学变为纯文化学科的教学或难寻所在教学班专业的教学结合点或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较难链接;二是专业设臵上特别是实训配套设施跟不上。比如为了扩大生源规模,2010年我校开设了美容美发专业和酒管专业,前者本与日本某教育研究机构联合开发,结果日本机构中途毁约,造成了师资、实训设施设备的严重短缺,而酒管专业因匆匆上马也存在着同样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报读该专业的学生上了较长一段时间枯燥无味的理性讲授课,自然就没什么学习兴趣了;三是整个校园文化氛围中职教特点不突出,这除了所举办的首届“创业集市”和专项的技能竞赛、技能节外,不管是校园宣传条目还是学生文娱活动,其专业技术技能的体现都显得淡薄些。
五、对策讨论:
1、教材校本化:
第三篇: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特点与城市规划特色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特点与城市规划特色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
摘要:根据合肥市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分析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历程,探讨未来城市发展特点,从合肥的规划特色入手,分析合肥市规划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合肥市规划发展方向。
关键词:空间形态 规划特色 合肥市 历程 发展方向
一、合肥城市空间发展特点
1.1合肥市地域环境特色
城市特色往往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基础上,伴随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形成的。正是地域首先赋予了城市建设的底色,形成城市风格的滥觞。重庆是一个典型,它按临水山城的特点,摒弃现代化都市惯有的宽阔平直的大道、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而建成转折有致、逶迤多姿的街道,层层高楼错落山间,水色、山景、光影相映生辉,如置身仙境。这是充分利用了地域环境特点,按照现代化的审美构想,依势而建的精美独特而又现代化的著名城市。
我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类社会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共同繁荣。而在这一点上,合肥市赢在起跑线上。“合肥是一个城市建设出典型、出经验、出成果的城市”合肥是最早的四大“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有“翡翠项链”之称的环城公园穿市而过,依水而建的琥珀山庄,梧桐掩映的美菱大道,创造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园林景观,是合肥市独特的自然风景。
1.2合肥市历史文化特色世纪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和抱负。”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这说明,城市从本质上还是代表了一种文化精髓、文明演进的程度。城市,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化指令性符号,它的美学语义即它的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的意味,就在于其与人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的倾向性。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据文献可考,合肥是从周武王封土建国设立诸侯国———庐子国开始,最初应在公元前1066 年,距此已有3000多年的人文历史积淀,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三国主战场之一,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一座座历史古迹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沧桑,焕发出合肥独特的城市美丽。保护历史遗存,开掘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坚守,在保护中开发。2006年拆建修缮,“逍遥津”已渗入到市民的生活,“包公”成为合肥的又一名片。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晰的历史文脉构成城市鲜明的古城特色而彰显其魅力。
1.3合肥市的城市形态发展
合肥,安徽省省会,是一座具有2000 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合肥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远在西汉以前就形成了城镇。在漫长的岁月中, 经济发展滞缓。解放时, 仅有五万人口, 实际建成区三平方公里。城内绝大部分是简陋危旧的瓦、草房, 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没有自来水, 街巷狭窄、道路泥泞, 臭水沟塘纵横, 到处是断垣残壁。“一五”期间为了发展地方工业, 开辟了合肥东郊工业区, 北郊安排仓库区。老城区以南为文教区。1958 年在国家计委区域规
划组的指导帮助下, 提出“合肥市工业区规划”, 开辟了西南郊工业区, 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风扇”形布局形态的雏形。
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在1983 年“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 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一文中曾对“风扇”形布局形态可与肯定, 并谓之“合肥方式”。文中指出“有两种新的结构形态很值得分析, 其一是‘洛阳方式’, 其二是‘合肥方式’, 这两种布局结构都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 一种是由外及内发展, 一种是自中心向外放射分片发展, 各有可取之处, 主要看在什么条件下合理加以利用”。“风扇”形形态具有城市布局结合环境、富有弹性等优点。但也带来城区外围松散,“三翼”之间联系不便等缺点。特别是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三翼”基本填满, 城市继续发展时, 如果无限制地拉长“三翼”, 其缺点更为明显。
1.4新世纪合肥城市形态发展趋势
进入21 世纪,合肥市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的“141”战略布局成为城市空间构成的主要模式,即一个主城区,东、西南、西和北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城。城乡结合着发展,合肥市区与周边乡镇在规划、建设、发展等方面结合,使城市能在技术、资金和机会等方面帮助与带动村镇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点面结合发展,市管辖区面上分布的乡镇与市中心这个点统一进行整体规划,使规划更加全面。形成网络状的构图,继续保持合肥城市“三叶风扇形”平面的优点,以中心市区为核心,通过放射线型的直达交通与周边小城镇或卫星镇相连,形成一种经过了统一规划的网络状构图。随着“141”发展战略的实施,合肥城市总体的形态结构将体现为山水背景,绿带穿城,板块分散,多组团,指状发展的“星形”结构特征。
二、合肥市规划特色
合肥市的城市规划别具一格,建成区的中心部分由周长7.8公里的环城公园包围,并从中心分别向东、北、西南发展,形成“三叶风扇”的形状,其间有三片绿地,从城郊楔入市内。合肥市的这种规划格局与园林化建设,在国内曾一度处在领先地位。
我们应该根据合肥城市自身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创新路线,对合肥的主城区和新区按步骤进行全面规划与建设。结合合肥城市的现状特点,本文基于创意城市的导向性总结,对城市格局、城市轴线、创意产区、建筑风貌和科教基地的塑造提出合肥创意路线的策略,彰显合肥空间形象的品质。
1.“天人合一”的城市格局
合肥的城市空间拓展经历了单中心发展、三翼拓展、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模式。合肥在原有三叶型城市结构的基础上,转型为“141”发展战略。其中,合肥创新建设着重落脚在滨湖新城的建设上,定位为构建“依山傍水、环圈围绕、田园契入、珠落玉盘”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体现生态城市的魅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从大区域出发,基于区域与城市生态环境及其承载力,建设由山、河、园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基础构架,构筑“斑2廊2网”的景观生态因子,与城区内的线状和点块状生态绿地共同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的三维生态空间结构。“斑”指六大生态公园等,分别为板桥公园、渡江公园、淝河公园、森林公园、派河公园、蜀山公园以及城区内若干座公园;“廊”指河流和道路构成的廊道:自西向东有派河、十五里河、南淝河、二十埠河、店埠河,还有若干条园林景观大道,包括包河大道、店埠路、美丹路、滨湖大道、玉兰大道、黄山路、新安江路,蒙城北路等;“网”是斑块和廊道组成的结构体系:巢湖与塘西河、十五里河、北涝圩牛角大圩湿地间的连通,形成“河流2滩涂湿地2巢湖”的多级生态空间网络格局,构成完善的生态结构系统。
2.“步移景异”的城市轴线
根据合肥的实际条件,不太可能像巴黎、北京那样形成主导城市功能的城市中轴线,但城市轴线作为城市空间布局的骨架和脉络,为合肥在发展中造就了多条历史轴、景观轴和发展轴等。这些轴线除了在平面图上具可视性外,更注重其空间上的可入性,强调空间的韵律感和层次感,实现人在其中“步移景异”的感官效果。
(1)历史文化风貌轴 首先,在老城中心的中轴线上,以市府广场为中心,西起省博物馆,经城隍庙、李府、明教寺,至清真寺。这条城市纪念性轴线两侧汇集了重要的公共建筑和纪念建筑,成为合肥最具历史文化意义的线性空间。其次,4A 级景区“包公文化园”所坐落的芜湖路地段,道路两旁的典型建筑如地质博物馆、省图书馆、清风阁、亚明艺术馆等串联成了城市中另一条重要的文化次轴线。街道的文化特色带来了街道不同的功能性和利用率的均好性,比如商业服务区、体育文化区、街道的办公与餐饮娱乐空间,在不同的时段给街道带来了活力。合肥若要加强这两条轴线历史信息的视觉感,就应对沿街建筑在高度、体量、位置、风格上予以控制和引导,强化历史建筑和重点景观,使之体现地域感;增加道路界面的变化,从而丰富层次感和变化感;在包河和环城河的滨河区注重建筑的轮廓线设计,增加优美起伏的滨河空间形象;设置适量观光休憩活动吸引点,并对安排视觉识别系统予以重视,体现出该地独特的文化品位。
(2)山水园林景观轴 山水是构成合肥城市空间景观最重要的框架,两条由山、水构成的线路,构成了合肥城市中典型的景观轴线:董铺水库、南淝河、环城公园、巢湖;紫蓬山路、大蜀山、黄山路、马鞍山路、包河大道、巢湖。这两条轴线体现了合肥的自然生态空间,建筑设计中应依据自然景观和地势地貌的特点,加强利用借景、对景、造景艺术,结合山势、水形布局,建设城市形象中心区,形成空间的渗透性;注重对自然山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在轴线沿岸多分布重要的公共活动节点和眺望空间,可以突出轴线的绿色空间视觉形象,充分展示合肥山水园林城市的个性特征。
(3)生态创新发展轴 巢湖北岸是合肥城市创新建设的着重落脚点,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创新轴线。若要将其打造成为合肥发展最具活力的景观走廊,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对巢湖沿岸轴线的建设,以丰富的滨湖生态和自然景观为建设资源,使滨湖新区构建以生态湿地、环巢湖岸线流域生态景观为基础的“生态城区和环保新区”,并沿巢湖北岸,建立生态绿地带,保留主要的自然绿化空间为公共活动之用,创造“绿色走廊”。
3.“积零为整”的创意产业区
创意产业在合肥已经萌芽,许多很好的产业资源已经和正在被开发。如位于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全球音谷”创意村;象征着“前卫、自由、创意、现代、时尚、个性”的“厂房改造”建筑空间群,为合肥释放着无限的创意。然而初建的这些创意产业布局较散,我们应整合创意产业结构,注重于“积零为整”,从地域性、生态性、文化性角度,充分挖掘具有历史文化的工业区,注入新的价值和功能,形成相对集中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创意产业区的选址方面,改造废旧工厂和居住区并注入新功能是当今城市创意产业区建设的主要应用模式。然而笔者认为,创意产业区应打破改造建筑的框架与局限,扩大产业建筑的范围。如现在合肥很多中小学校已经和正在被迁至新区,而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校区旧址,有着不可磨灭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对于已经失去原功能的校区旧址,挖掘其建筑特色从而营造新型创意产业,也能延续历史信息,体现传统建筑风貌,如将其改建成设计事务所、研究所、创意公司的集聚地,则定能展现其艺术和文化魅力。又如滨湖码头区,除了运输的基本功能外,也可以扩展一些新的产业功能,如酒吧、餐厅、影院、展示厅等以休闲娱乐展示为主题的产业,以增强滨水地区的活力。
总之,合肥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探索建立一批功能定位合理的创意产业建筑,为城市提供更多创新的空间环境。
4.“推陈出新”的建筑风貌
合肥的创意建设在建筑风貌上需要“推陈出新”,使特色的传统建筑融入城市发展的新结构,以传承地区的历史特征与建筑风格。在历史建筑的保护方面,合肥应更加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徽派建筑,比如包河的浮庄、古镇三河以及名人民居等已成为其建筑风貌的一大亮点。同时一些多元共生的特色建筑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苏式建筑的代表江淮大戏院和省博物馆等。
另外,合肥在市政街道整治过程中,全面建设了沿街建筑立面工程、街道建筑夜景工程等,使合肥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从整治工作看,具有控制性的建筑风格对于一个城市获得美观宜人的景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城市地标的视觉上,整治后的建筑过于统一,使得风格千篇一律,人们往往只能从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上来认识地标,将目标锁定在直冲云霄、体量庞大的现代标志性建筑,如政务文化新区的政务中心大楼。合肥的新区建设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而在老城区,由于传统氛围相对浓厚、历史文化遗产尚存,反映地域文化的遗址、饱经沧桑的故居、城中知名景点以及历史建筑,如清风阁、李鸿章故居、明教寺等,通过周围环境的衬托和营造,都能提升成为城市的地标。
5.“三区联动”的科教基地
合肥作为全国科教城市之一,是国家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教育和科技资源极为丰富,人口素质较高,这是合肥发展创意产业这样的知识和智慧密集型产业最扎实的基础平台。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成功建设了诸如合肥中科院科学岛、创新型示范区等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科学城”使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紧密结合,加速人才、资金、知识等创新要素的集聚,成为区域科技要素密集区和产业技术创新源,从而发挥扩散技术、传播知识、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大学城的开发,运用“三区联动”的模式(大学、社区、企业的互动发展),使各大学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繁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让校园融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合肥创意城市的形成及和谐社会的构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城市空间形态和规划特色直接影响到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局,影响到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城市与其腹地联系的便捷程度、交通组织以及关系到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对城市形态以及规划特色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通过分析合肥城市形态演变的历时性过程与影响因素,探讨合肥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化措施,对合肥市的规划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合肥市的未来规划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第四篇:《浅析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现象-以陈赫事件为例》 新闻1201班-刘涿宁-201230402129
浅析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现象
——以陈赫“劈腿”事件为例
“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个新兴词汇,目前还没有专家给出权威性的解释。只有简单的为其下一个定义:网络上每当出现一件焦点型事件后,部分的网民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看法并与其他人在意见上达成一致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在此过程中,网民会针对特定的个人或是意见不同的声音进行抨击、谩骂甚至人肉个人,造成对其人身及精神上的伤害。
2015年初在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在《爱情公寓》中一直以“好男人”形象示人的曾小贤的扮演者陈赫“劈腿”事件了,网民对此事的态度也从此事件刚开始爆出时的不相信,可惜怜悯再到攻击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个人,舆论的转变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卷入其中,以至于遭受到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网友@软柿子就是受害人之一,此事件中舆论暴力展现了威力。
一、离婚事件始末
根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关于陈赫出轨事件得以下综述,1月14日至20日出现个别有关陈赫可能已经离婚的微博,但是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其大多数粉丝认为是有人黑陈赫并对原帖博主进行谩骂。21日微博名为@娱乐圈揭秘的博主发帖称:“风行工作室声明已拿到陈赫出轨某女星的照片,预计“下周一见”;这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网民开始关注,微博众多大V也开始进行分析转发同时向网友普及关于帖子中提到的风行工作室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缘由即是2014年文章“周一见”事件是此工作室所为;到了22日晚间陈赫发表长微博“我错了”但此贴中陈赫未提及自己劈腿事件,只是强调与妻子许婧因工作繁忙而和平分手,并提出离婚在14年7月就已结束,这使网友们再次联想到此前的“阴谋说”,事件更加扑朔迷离。同时又有消息爆出早在2014年11月,陈赫与女星张子萱在横店拍完《医馆笑传》就有工作室摄影师拍到陈赫的照片。起初该记者倒也没有发现女主角的身份,不想陈赫发现被拍,居然追着摄影师满机场跑。后来,男女主角还都曾找到他们公关,希望拿钱解决问题,遗憾的是,都被他们拒绝了。直至劈腿内幕爆出,陈赫与张子萱同游、同居的照片视频公之于众,众多之前相信“阴谋说”的网民大跌眼镜,转而开始将攻击对象转为陈赫及女星张子萱。而处在此次风暴中心的除了上述二人还有陈赫的妻子许婧,网友们除了去她微博下评论安慰,还挖出关于两人的相关新闻,有网友发现早在去年年底就爆出许婧已怀孕8个月,预产期是今年2月;这使得网友们的怨愤更深一层。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幕曝出,陈赫在粉丝心中一直以来的好男人形象濒临幻灭。据说在这紧要关头,陈赫在粉丝群中上传了一段道歉语音,称真的很对不起大家,“我真的希望你们每一个都能开心和快乐,我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失望了”。录音虽不长,但陈赫语气激动,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感人。一些粉丝听了陈赫带着哭音的道歉后很是心疼,呼吁外界不要再伤害陈赫,也不要再妄自评论了。而正当此时网络上出现了谩骂陈赫“不负责任、人渣”与“他也很难、原谅他吧”等两种主要言论后;一位名叫“软柿子jampasg”(以下简称@软柿子)的网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立即让事件升级,部分网民中开始出现极端化的言行举止。
二、人肉搜索@软柿子事件
此前有消息称陈赫将继续参加《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录制。当其微博发文承认离婚后,一位名叫“@软柿子”的网友留言:“你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我不骂你,但是退出节目好吗?”陈赫随即回复:“好,对不起。”被陈赫疯狂粉丝人肉谩骂。仅仅四个字,软柿子被人肉。话题由#陈赫退出跑男#一边倒的变成了#陈赫不要退出跑男#。大概这个时间段,浙江卫视发表声明,从侧面支持第二期陈赫继续参加。劈腿事件渐渐退出公众视线。软柿子瞬间爆红,舆论分为了多个方向,一边是认为此网友的言论不合适,一边是认为网络暴力太可怕,让陈赫向网友道歉。
在网络上被每天谩骂攻击的网友@软柿子在顶不住压力之后再23日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发表了道歉信,当众多网友心中的怨气日渐减小之时,同日陈赫妻子许婧发表微博:“求放过,爱情转为亲情,我不允许他受到任何伤害与委屈”事件到达一个高潮,大家在怀抱着和平分手的美好憧憬的同时惋惜这一段爱情童话,这也让之前“陈赫出轨”的有关报道再次被质疑,而此时网友们将矛头又对准此前的网友@软柿子身上,更有极端的网友人肉搜索了“@软柿子”发现该网友其实是一位高三学生,但网友对其的人身攻击并没有停止,直至@软柿子删除原博,此事才告一段落。这次事件不仅展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而且还赤裸裸的为社会呈现了网络舆论暴力对一位高三学生的伤害。同时也引起了在当今信息高速传播、人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待网络暴力、舆论暴力态度的反思。
三、“舆论暴力”成因
1、公众在网络上的匿名身份加速了舆论暴力的形成和发展。
2、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渠道单一。传统媒介受自身特征限制,很难为公众提供一个自由的信息发布和意见表达平台。
3、部分网友通过网络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情绪。
4、部分网友缺乏理性判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网友缺乏独立判断,容易人云亦云。
5、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6、部分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炒作。“网络舆论暴力”是网络公众的集体行为,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甚至恶意的炒作。
四、反思及对策
1、反思
受到影响的是引发这些舆论的事件当事人,他们不仅要遭受网络世界中声势浩大的声讨,甚至还要遭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谴责甚至是人身和财产的伤害。这是“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参与到“网络舆论暴力”中的很多网民本是真心地打抱不平,但在得知事实真相或是事件结束时感觉被欺骗和利用。他们的合理表达在某些人的操纵下或是在某种环境中也变得无序无理起来。“网络舆论暴力”同时对其实施者也造成了伤害。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恶意的谣言往往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则通过散布谣言来刺激网民。而由于多方的原因,主流媒体却总是姗姗来迟或是缺席“ 由此,谣言四起,网络舆论也烽火连天,难以控制,从而走向暴力”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具体什么人充当意见领袖并不明朗。一般来说是获得网民信任的人,诸如网络的斑竹,或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网民喜爱的某公众人物。毫无疑问的是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网民意见的态度存在巨大影响力意见领袖的误导,则使得网民在追随中!逐步偏离理性的轨道。
2、对策 法律具备权威性和强大性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都已经构成违法,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与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网络的监管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管,也要寄希望于网络受众的个人自律。让网络成为意见公平公开交流的市场,净化网风。由此看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五、参考文献
[1]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陕西师范大学 熊欣 李玲
[2]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长沙理工大学 聂亮 其它:
[3] 《微博意见领袖初探》 上海交大 刘锐 [4] 《网络舆论暴力产生模式探究》 重庆交通大学 温洪全
[5] 《陈赫“劈腿”事件以及网友@软柿子事件》相关资料 百度、新华视点、网易娱乐等
第五篇:道路网络密度与公交线网的关系分析以上海9个典型地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
道路网络密度与公交线网的关系分析——以上海9个典型地
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
以往关于常规公交导向的路网密度研究偏重抽象的理论分析,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通过选取上海9个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通常意义下的高密度公交网络,然而参照线路重复系数后可以确定这主要是因为客流强度过高,公交网络规模过巨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道路网密度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比整体的路网密度更大。因此,讨论路网密度时必须考虑道路等级问题,即唯有适合公交运营的较高等级道路才对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具有现实意义。1问题提出和研究背景1.1 道路系统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基础条件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可以吸引更多的乘客,也是公共交通优先的基本内涵。本研究选取若干典型地区,归纳整理,分析路网密度、等级与公交线网密度、线路重复系数的关系,为合理规划道路系统提供依据或建议。1.2 数据来源研究所需的公交网络数据(包括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通过百度地图API获得,道路网络数据由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属性字段包括道路等级、路段长度等。1.3 典型区域研究案例的选取主要考虑路网的建设历史时期、密度、等级、结构特征等,确保研究对象具有多样性。选取9个典型区域,依次为老城厢、江浦公园地区、鞍山新村地区、浦东罗山黄山地区、曹杨新村、浦东上海滩花园地区、金杨新村、上南新村、陆家嘴花园。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汇总
研究区域道路长度汇总(单位:km)研究区域公交线路总长度汇总(单位:km)研究区域有公交的道路长度汇总(单位:km)
(1)老城厢区域由中华路、人民路围合而成,共计553个路段,184个街坊,区域面积198 hm2,街坊平均大小1.07 hm2。老城厢是开埠前的上海县城,其路网结构具有典型传统城市特色,即高密度、窄街巷。(2)江浦公园区域由大连路、周家嘴路、平凉路、宁国路、黄兴路围合而成,共计169个路段,65个街坊,区域面积327 hm2,街坊平均大小5.03 hm2(3)鞍山新村区域由四平路、大连路、周家嘴路、黄兴路、中山北二路围合而成,共计100个路段,33个街坊,区域面积374 hm2,街坊平均大小11.33 hm2。(4)罗山黄山区域由浦东大道、金桥路、张杨路、罗山路围合而成,共计51个路段,19个街坊,区域面积325 hm2,街坊平均大小17.10 hm2。(5)曹杨新村区域由大渡河路、金沙江路、中山北路、曹杨路、武宁路围合而成,共计82个路段,28个街坊,区域面积218 hm2,街坊平均大小7.80 hm2。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路网结构受西方“邻里单位”影响,非对称自由布局。(6)上海滩花园区域由浦东大道、张杨路、民生路围合而成,共计48个路段,17个街坊,区域面积201 hm2,街坊平均大小11.82 hm2。(7)金杨新村由金桥路、张杨路、居家桥路、杨高中路围合而成,共计39个路段,13个街坊,区域面积209 hm2,街坊平均大小16.10 hm2。(8)上南新村由浦东南路、上南路、德州路、云台路围合而成,共计23个路段,7个街坊,区域面积101 hm2,街坊平均大小16.33 hm2。(9)陆家嘴花园由张杨路、民生路、杨高中路、源深路围合而成,共计25个路段,7个街坊,区域面积114 hm2,街坊平均大小16.33 hm2。
2路网密度与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2.1 路网密度与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果线网过于稀疏,则到站距离过长,乘客不便;如果线网过于密集,则行车频繁,易在交叉口和狭窄路段阻塞,影响系统运营效率。实践经验表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中心城区的公交线网密度以3—5 km/km2为宜。对照9个案例地区可以发现,其公交线网密度基本处于合理范围内并且略微偏高。典型区域的路网密度与公交线网密度汇总(单位:km/km2)
一般理论认为路网密度是公交线网密度的基础,两者应该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在本项研究调查的9个案例中,该规律却并不明显。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所有的主干道都有公交线路,大部分次干道也有公交线路,而支路中敷设公交线路的比例却是非常低的。支路不易通行公交,支路比例太高不能提升公交网络密度。有公交线路的道路长度占整体道路长度的比例(%)
2.2 干道路网密度和与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通过对比干道路网密度(次干道加主干道)和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交线网密度与干道密度的关系(横坐标从左往右公交线网密度依次升高)如果细分主、次干道与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可以判定:第一,主干道对公交线网的密度影响不明显;第二,次干道的比例越高,公交线网密度也高,尽管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但是整体趋势比较明显。2.3 路网等级结构与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干道密度的高低取决于道路等级结构和综合路网密度两个方面,即综合路网密度越高,干道占比越高,干道密度越高。综上,要通过提高干道密度来加大公交线网密度就必须同时优化等级结构和加密路网。通过对比9个案例中路网等级结构、综合路网密度、公交线网密度的关系可以发现:第一,路网等级结构的影响是基础性和第一位的,干道比例不足,道路等级过低,再高的路网密度也是无济于事的;第二,在干道占比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加密路网和提高干道占比都有利于支撑高密度公交线网,但是提高干道占比的效果更加明显。
公交线网密度与路网密度的关系(横坐标从左往右公交线网密度依次升高)不同等级路网密度占综合路网密度的比例 按照路网等级结构不同,9个典型区域可以分为3组。
路网密度结构对比分析(1)低等级高密度型路网,包括老城厢和江浦公园地区。该类地区的支路比例一般在50%以上,综合路网密度非常高,属于典型的传统城市路网结构。这种路网虽然步行便捷,但是路段以不分车道、单行道及步行街为主,不适合公交巴士运营,因此能够支撑公交线网的道路密度却是非常稀少的。(2)高等级低密度型路网,主要指罗山黄山地区。该类型路网干道比例非常高,但是路网相对稀少,属于典型的宽马路、大街坊路网结构。这种路网结构虽然干道比重大,但是由于路网密度整体偏低,干道密度还是相对不足,因此仅能部分满足公交线网加密要求,但是对公交线网的支撑作用还是优于第一类。(3)高等级中密度型路网,包括上海滩花园地区、金杨新村、上南新村以及陆家嘴花园。该类型路网中,这种路网结构虽然整体密度一般,但是由于干道比例非常高,因此能够有力地支撑高密度的公交线网。
3路网密度与线路重复系数3.1 未考虑公交网络规模的线路重复系数一般情况下,重复系数过低,市民可选择的公交线路少,与之相反,重复系数过高,站点通行能力受阻,乘客候车、上车不方便,容易出现“甩客”或二次停站现象。因此通常线路重复系数应控制在3.0—4.0,由于本研究中的公交线路是上下行分开计算的,因此线路重复系数以6.0—8.0为宜。整体而言,9个地区的综合线路重复系数都超出了合理范围,其中,罗山黄山地区最高,而陆家嘴花园最低。线路重复系数汇总
3.2 考虑公交网络规模后的线路重复系数对比每平方公里的公交线路里程可以发现案例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显著。每平方公里的公交线路里程(单位:km/km2)
在比较线路重复系数时应该剔除公交线网规模的影响。下面以老城厢每平方公里的公交线路里程为标准,对其他区域的线路重复系数进行校正。理论认为,在公交线网规模已定的前提下,线路重复系数与公交线网密度成反比。对比校正后9个案例与理论推测基本一致。校正后的线路重复系数4结论与讨论公交线网密度对市民出行的方便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高密度的公交线网可以有效地缩短乘客步行到站距离、增加可选择的公交线路、减少换乘次数。在小城市或偏远郊区等客流强度较小的地区受制于公交网络规模,公交线路条数有限,因此无法布设高密度的公交线网。但是,在人口密度高、公交需求量大的条件下,公交线路条数众多,但由于适合公交的道路有限,庞大的公交网络只能引起线路重复系数的提高,此时道路网络将成为制约公交线网密度提高的基础性条件。9个研究区域的公交线网密度基本上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并且指标还相对偏高,但是我们不能据此推论道路网络肯定适合公交运营,因为它们的线路重复系数普遍偏高,而且主要集中在主干道上。在道路总面积有限的条件下,优化路网等级结构,提高次干道比例,增加适合公交运营的城市道路,有利于提升公交线网密度和降低线路重复系数。与私人小汽车相比,常规公交的车型较大,路幅过窄,不适合公交车辆行驶,连续长度过短(顺直性较差),引起公交车转弯绕道,增大非直线系数,也对公交不利。在路网改造时,将支路升级为次干道,道路宽度保持在双车道(应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两侧临时停车)至4车道,提高顺直性(延长路段的连续长度),有利于公交运营。本研究结论和路权分配、信号优先、私人小汽车限制及公交财政补贴政策均不矛盾,但是对城市规划实践而言,道路网络结构的改善应该成为公交优先的重点。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6年第5期《道路网络密度与公交线网的关系分析——以上海9个典型地区为例》,作者:熊鹏,宁波市规划局北仑分局;宋小冬,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