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社区综治维稳调处工作(修正稿)
如何做好社区综治维稳调处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当前,维护社会政治环境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网络化的条件下,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多,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是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更要切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特点和原因,把握住化解矛盾纠纷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抓防范、抓倾向、抓萌芽,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产生,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社区,作为最基础的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充当主力军的作用。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做好社区综治维稳调处工作。
一 了解综治维稳的基本内涵,深入开展综治维稳工作
综治维稳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两项工作的简称。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从实际工作来讲,两者密不可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依靠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具体来说,综治维稳工作是新时期政府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有一个和谐安宁的生活而做的工作,它包括打黑扫黑、消化社会矛盾、反恐等工作。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
任务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简史
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一个战略方针。
中共中央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199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解决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1991年3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强调: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年,中央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两个《决定》颁布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开。
1992年中共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写入了党章的总纲。
199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996年3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96年——2000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年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要开展的重点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项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为改革开放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为两个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具有历史渊源的。
社会稳定
社会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核心的东西,起作支撑的作用,这就是社会结构。另一个是表面的东西,是社会结构活生生的体现,这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组织方式。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是指全体民众的具体生活方式。社会是大海,社会结构是海底的复杂地形和各种人为设施,社会生活是海面。海面常常波涛汹涌,海底却悄无声息。
考察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社会结构,超级稳定;社会生活,却是超级动荡。所以,对中国而言,维护社会稳定应该不是指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而是指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社会稳定的意思应该是指社会生活的稳定。
先秦时期是社会结构的探索时期,社会生活的剧烈动荡时期。秦汉时期是社会结构的形成时期,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原因是汉朝早期实行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统治策略,较少控制、较少干预百姓生活。但其中后期,由于连年对外用兵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社会生活急剧动荡。魏晋南北朝时代就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几乎没有社会秩序可言。以后的隋唐时代,社会生活又稍微平静一点,但很快就遭到“安史之乱”的打击,之后,社会生活越来越乱。宋元明清时代,大体也是如此。就算是在相对稳定的时期,比如,汉代与唐代,也有许多让政府头痛的“山大王”。他们纠集一伙人,占山为王,为害一方。他们的存在,既是当时社会生活剧烈动荡的表现,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造成社会生活动荡的重要原因。
但是,不论朝代如何更替,不论社会生活如何动荡,中国的社会结构,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维护稳定工作简史
1987年3月8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之一。
6月29日,他又指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1989年2月26日,他又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1990年12月24日,他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更将“稳定”、“改革”、“发展”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个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进行考虑: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
中央强调,科学发展是稳定之源,改善民生是稳定之本,要落实第一责任,加强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键在于夯实基层基础,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重要的是要把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落实好,尤其是把县市一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落到实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
平和执法公信力。
(三)综治维稳工作的任务
一、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总体部署,研究制定组织实施年度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计划。
二、分析研判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新动向,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组织开展“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防合调解、突出问题联合治理、重点工作联勤联动、基层平安联合创建、重点人员联合服务管理”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四、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诉求事项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政策,按照程序做好化解或组织相关部门办理,督办结案等工作。
五、组织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禁毒和反邪教等工作。
六、组织开展法制、综治、平安建设等宣传活动,做好基层综治干部和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等工作。
七、组织、指导辖区内的社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八、督促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开展对综治成员单位和农场、社区综治工作的考核奖惩。
二 掌握我市综治维稳工作总思路和着手点,深入推进综治维稳工作
(一)我市综治维稳工作的总体思路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谋划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在充分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大安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五大工作目标,完善社会管理七大体系和实施的二十五项重点工作任务,并确立了以开展“五有一创”活动为载体,以加强乡镇、街道领导为核心,以强化村屯、社区服务为中心、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为重心的新型“网格化”服务型城乡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第一 完善领导组织,打造工作平台
市、乡镇(街道)两级都成立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和综治办,设立综治工作中心;村和社区重新整合,明确工作职能,建立起“四室一厅四中心”(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警务室、民生服务大厅、党员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并依托综治办和综治维稳工作站,健全完善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构,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管理和服
务工作,初步形成了调解、治保、信访“三位一体”,统一办公,分类办理,捆绑运行的管理平台。
第二 建立社区“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 街道社区按照“社区-小区-楼栋-居民”四级网络组织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将每个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设小区主任一名,具体负责承办小区内的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综治等工作;将每个小区以楼栋为依托,按100户左右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设一名“网格长”,具体负责提供信息需求,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配齐配强网络管理员、网络协管民警、网络司法人员等。
第三 强化服务职能,完善机制保障
实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服务职能重心下移,理顺职能部门与社区自治的关系,政府有关部门“五个到社区”:即机构配臵、工作重心、服务承诺、考察监督、工作经费到社区,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乡镇街道与社区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让街道和社区参与到与职能相关的社会管理中来,赋予街道和社区必要的初审权、建议权和监管权。强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理念,充分整合村、社区现有队伍资源,把公益性岗位人员向社区倾斜,保障社区各项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使
村、社区管理与服务“网格化”、精细化。
(二)我市综治维稳工作的着手点。即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开展综治维稳工作。建立一个网格。乡镇、场站建立横向到村,纵向到社的网格。街道要建立以小区为区块,分解到户的网格管理制度。每一网格要设立一名网格长,负责本区块内的综治工作。
2开展两个覆盖。
一是做到人员全覆盖。乡镇场站以及街道设立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综治工作,所辖村、社区、屯、社,以及所辖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设立综治工作负责人。
二是组织全覆盖。乡镇(街)要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由乡镇、街道书记任综治委主任,乡镇党委成员和街道党工委成员及各村或社区书记为成员;综治委下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由乡镇街道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兼任主任,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以及其他站所负责人和各社区负责人为成员。整合三个资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稳定是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好大调解的格局是搞好稳定工作的前提。
一是整合乡镇街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内部资源,形成联合调解的格局。
二是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三方资源,形成综
合调解的格局。
三是整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屯(网格)三级资源,形成逐级调解的格局。穿好四个线条
一是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干线,推进综治维稳工作。根据我市政法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提出的“线上铺开、面上包保、块上统筹、点上引导”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综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以治安防控为主线,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维稳工作的第一要务是以防为主,所以综治维稳的中心是防控。要做到技防到点,物防到线,人防到面。
三是以“和文化”为辅线,深化综治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积极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教育、引导、感化使人们定纷止争,息诉息访,息事宁人。
四是以治理“五边”为边线,完善综治工作。要积极开展校边、路边、油边、风边、水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护校安园”“护油安企”“护路安线”“护水安堤”“护电安网” 健全五种制度。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坚持经常性排查、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重点开展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按照纠纷
性质、大小和调解权限进行分类梳理,对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重大矛盾纠纷,可能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要及时上报。
二是层级上报制度。对于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应该逐级上报,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三是矛盾多元化解制度。在人民法院以及基层法庭建立诉前调解室,在派出所建立民调室,与检察院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与律师,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建立参与人民调解制度,形成解决矛盾多元化,解决途径快捷化,解决效果明朗化的格局。
四是建立群众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和推行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民意调查、研判制度和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健全和规范民主程序,畅通和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信访法律服务中心,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完善领导干部包案、接访、下访、回访等制度。
五是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整合基层公共资源,在原有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基础上,组建乡镇、街道(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完善综合服务设施,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实现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管理六种人群。
一是精神病人的管理。要摸清底数、摸清人员的具体情况、掌控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危害方式、确定好监护人,明确管控措施。
二是刑事解教、安臵帮教、社区矫正以及吸毒人员的管理。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安臵情况,签订帮教协议情况及解除帮教情况、回访情况、排查情况、重新犯罪人员情况和重新劳教人员情况档案和社区矫正人员档案。认真做好释解人员的衔接、排查工作,防止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并认真做好安臵帮教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
三是“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的管理。既要做到底数清人员明,又要掌握好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继续开展教育转化与巩固工作。
四是青少年的管理。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本辖区内的青少年要做到档案清底数明,尤其要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摸清底数,加强教育帮扶、矫治管理、服务救助。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的心理是青少年犯罪的导火索,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价值取向,培养良好心态,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前提。加强帮扶体系建设。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对青少年实行思想教育、道
德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等多种活动,使青少年体会到社会给予的温情,学校给予的温暖,家庭给予的温馨,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保障。
这几种人群属于特殊人群管理范畴,也正是今年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是流动人口的管理。根据网格化管理体制,把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精化到点,细化到格,统计到网,不疏不漏,不松不散,做好监控管理工作。做到人口流动稳定不动。
六是妇女儿童的管理。首先成立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为中心的维权机构。其次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的宣传。第三,建立维权工作站、维权示范岗。积极和法律援助机构联合,使法律援助机构做到应援尽援。凡是妇女儿童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申请法律援助且有立案可能的,只要申请人持有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不再区分案由,一律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实现全市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全覆盖。为全市广大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开通四级“绿色通道”。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妇女儿童维权案件实行能援尽援。低保家庭、政府救助家庭、农村特困户和五保户等困难家庭的妇女儿童申请法律援助时,法律援助机构不再审查申请人的经济状况,一律提供法律援助。
三 认识人民调解的作用,整体提升维稳调处工作
(一)人民调解的内涵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二)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的产生与确立
人民调解制度源于我国自古以来的调解制度。早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就已经有调解的记载。秦汉以来,司法官多奉行调处息诉的原则。至两宋时期,随着民事纠纷的不断增多,调处呈现出制度化的趋势。明清时期,调处已臻于完善阶段,调解形式多样,包括民间自行调解、乡治调解、宗族调解以及官府调解。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调解首次法律化、规范化。1930年,国民党立法院起草了《民事调解法》,并于1931年1月实施。
人民调解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并形成制度化、法律化的调节系统,基本形成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法院调解的多元化格局及以“马锡武审判方式”为典型的人民司法模式。确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即自愿、合法、非诉讼必经程序的原则。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对古代民间调解制度、近代人民调解制度进行充分扬弃的基础上,产生了崭新的现代社会主义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制度被视为社区调解的
典范。被誉为政法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被国外称为“东方经验”。
(三)人民调解的特点
在大力提倡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矛盾纠纷的化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人民调解工作成为一只和平鸽,凸显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人民调解的及时性、便民性和彻底性的特点突出表现了主力军的作用。——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及时性。
及时性是顺利化解纠纷的重要因素。民间纠纷很多都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突发性的特点,纠纷双方并没有本质上的利益冲突,往往由一些琐碎小事引起,只要能够及时调解,矛盾就很容易化解,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调处,就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纠纷升级,小纠纷演变成严重的刑事案件,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有些突发性民间纠纷的发生没有规律,因一句玩笑就可能产生矛盾,如果这些纠纷都等政府有关部门来解决,可能会错过最佳调解时机。因为矛盾纠纷信息到达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一段时间,久拖不决,当事人双方的怨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深,调解起来难度就更大。各级人民调解员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生活在群众之间,人熟、地熟、情况熟,对民间纠纷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进行调解,及时达成调解协议,快速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由于调解及时,方法灵活多样,所以调解成功率非常高。
这也是人民调解深受群众欢迎的原因之一。——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便民性。
民间纠纷多种多样,数目众多。也不是所有的矛盾纠纷都适合“打官司”,“打官司”并不是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它往往是当事人无其他解决方式可寻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如果所有的纠纷都靠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来解决,必然会造成庞大的司法运作成本。同时由于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必须履行法律程序,时间明显滞后,即使矛盾纷争用行政诉讼等手段加以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一时也难以消除,不同程度的留有“后遗症”。另外,纠纷的解决必然涉及当事人的精力、财力、时间的消耗,这是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人民调解不收费,因此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他们乐意通过人民调解来化解纠纷,达成互谅互让的协议,许多民间纠纷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人民调解有效地减少了群众诉累,降低了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由于他成本低、解决快、成功率高,已经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
——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彻底性。
人民调解具有独特的疏怨化愤的作用。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会让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然后调解员再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参考当地风俗习惯提出解
决方案,并就当事人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讲大道理同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转化为贴近实际生活的小道理。调解人员在和当事人倾心交谈中,情真意切,和风细雨,富有人情味,当事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法制教育,就很容易接受调解员的意见,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达成的调解协议,很少有反悔的,履行率也非常高。
(四)人民调解的基本方法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严格依照法律调解,对纠纷的解决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可循时,依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处理。二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的时候,应该坚持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应当对当事人宣讲国家现行法律的要求,进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应该在调解中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善良风俗,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动员多种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
常言道:“一人智短两人智长”“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事人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活在现实里,要受到周围各种力量的影响。人民调解员生活在人民群众中,调解员比较了解与纠纷当事人联系密切的亲友以及相关的社会力量,这些都便于调解员动员这些力量帮助调解。但是,在运用这种
方法时,应当注意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不能盲目的动员当事人身边所有的社会力量,以免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不必要的扩大纠纷的社会影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
民间纠纷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情况不断变化,千头万绪。这就要求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要能够全面了解纠纷的情况,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规律,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从而牢固把握调解工作的重点。一般而言,要顺利解决纠纷,特别是复杂的纠纷,就必须学会抓住主要矛盾,突出调解工作重点的方法。当然,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因此,调解员在解决纠纷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而且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注意处理好其他次要矛盾。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而言,调解工作主要是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这对多数当事人是有效的,但是有时候耐心的说教并不能触动当事人。一个人产生的思想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大多属于切身利益有关。有些民间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在生产生活当中确实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解决这样的纠纷,要通过细致的调查,找出症结所在,切实帮助解决。困难解决了,矛盾也就化解了。因此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调解员应当注重解决在纠纷中当事人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不注意解决实际问题,调解员对当事人的思想开导就会脱离当事人的实际状况,难以收到实效。可见,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调解员不仅要说服教育当事人消除思想上的隔阂,而且要切实帮助解决纠纷所涉及的当事人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最终彻底的化解纠纷。
——换位思考的方法。
换位思考,指在解决纠纷时,要从不同的人、角度、高度、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做到考虑周全,问题解决的圆满彻底不留后遗症。
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应用时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调解员应当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寻找全面解决的适当方法。要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仅要求当事人之间的交流,而且调解员与当事人的交流也不可或缺,换位思考在与当事人的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调解员就无法正确的思考与回应。另一方面,是当事人之间的换位思考。这是指双方当事人应先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然后当事人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经过调解员的诱导,换位思考,再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回两次或多次,可以给当事人营造相互融通的心理氛围,便于纠纷的调解。
——苗头预测法。
事物的演变,总有一个萌芽、发展和扩大的过程。矛盾纠纷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矛盾往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缓和到激化,只有认识了矛盾的特点,掌握了矛盾发展的规律,有预见性的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准备工作,才能有效的防止矛盾激化。
苗头预测法,就是要求调解员针对纠纷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的特点,抓住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分析变化的现状、原因,提出解决纠纷的对策,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的扩大和深化。
主动运用苗头预测的调解方法是人民调解“防调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的具体要求。“防”与“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能够抓住纠纷发生或深化的苗头,消除纠纷,或使纠纷尽可能减少,这是一种最好的调解。——模糊处理法。
模糊处理法,就是对矛盾双方进行劝解,特别是对人们之间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常可采用这种方法。模糊是介于无序和有序之间的状态。模糊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常感受,我们经常可以知道事物的大致方向,事情的大致处理方法,但我们无法也认为没有必要用规则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或划分。如果在处理任何问题,尤其是人们之间涉及感情因素的纠纷也要求必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来不得半点模糊,这本身就不符合人们面对的事情真相。
具体而言,调解员在运用模糊处理法可能因为需要解决的矛盾类型不同,具体面对的问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模糊处理法。
人民调解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还要靠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应用和探索。
以上是针对如何做好社区综治维稳调处工作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和认识的各种课题,希望对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所帮助。最后,让我们为打造和谐新大安并肩奋斗,携手前行!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信访办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转轨的关键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利益格局。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为全面保持稳定,巩固发展成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央要求各级成立维稳机构,乡镇也随之成立了维稳中心或维稳办公室,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各地情况不同、方法各异,究竟怎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尚无成熟的经验和固定模式。结合吉利镇实际,我们认为要抓好乡镇维稳工作应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一、明确机构组建,抓工作责任的落实。
落实办公地点,挂牌成立乡镇维稳中心,把乡镇党政办、司法所、派出所等作为维稳中心的组成单位;把民政所、国土所、劳保所,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部、中小学、卫生院、林业站、安监站、计生办等作为维稳中心的成员单位。负责乡镇的维稳工作,由维稳中心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事务和统一协调和安排工作任务。在各村或社区成立维稳工作站,工作人员由村两委成员兼任(有条件的落实专人),负责村或社区的日常维稳工作,定期向乡镇维稳中心报告工作,随时报告信息和情况;在乡镇维稳中心办公室为设立专
门热线电话,向管辖的区域公布,全天候接受群众的投诉、求助;在综治维稳中心内部设立预警信息收集组、纠纷隐患调处组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各工作小组在维稳中心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收集维稳预警信息、应对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督办隐患整改、制定维稳预案。最终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中心组织落实、部门协调联动”的维稳工作网络和格局。
二、明确工作任务,抓责任范围的落实
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辖区内各村或社区,以及单位部门和广大群众开展维稳工作。具体工作有:一是收集综合预警信息,并负责受理群众的诉求和求助,集中核理,汇总管辖范围内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事故隐患、流动人口、大型建设等预警信息的跟踪、督查、回访等;二是分流调解纠纷。对收集来的情况和上级转办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流督办,协调处理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安全事故隐患、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等;三是牵头处理突发事件。负责对群体性械斗、集体性上访、阻塞道路交通、非法游行示威等突发事项的处置,对造成人员伤亡、经济重大损失和出现各种灾乱性事故进行紧急的抢救与援助,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做好汇报,必要情况经允许后向社会公布。
三、明确工作流程,抓工作要求的落实
在接到群众求助、情况反映或上级指示的电话、信函后,乡镇维稳中心要做好登记,能当时答复的应当时答复,不能答复的应说明情况,并限时答复;情况特别紧急的,要马上向值班领导或分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草拟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涉及上下左右部门的矛盾纠纷,采取属地管理、归口调处的办法,由乡镇维稳中心代表党委政府,向有关单位发出调处指令,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或者由维稳中心召集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协调小组联动调处。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能当场解决的矛盾纠纷和求助事项,必须当场解决或限时解决(调处),对一些诉求一时难以解决的诉求,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三是若遇突发事件,维稳中心全体成员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要求,及时赶往现场摸清情况,做好现场维护和情绪稳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随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
四、明确工作机制,抓工作保障的落实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整合现有工作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确保乡镇中心工作的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主要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落实好“三个保障”。五项机制:一是协调联动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矛盾纠纷,按照分级
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对直接到村一级或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协调、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重大疑难问题或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矛盾纠纷,由维稳工作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解决;二是联防机制。结合实际建立治安联防网络,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防,落实治安防控措施,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三是联勤机制。维稳工作中心统一组织各组成部门、成员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统一调配使用维稳工作中心人员,落实值班备勤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依法、妥善处置;四是联治机制。定期组织排查治安突出问题。
第三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转轨的关键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利益格局。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为全面保持稳定,巩固发展成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央要求各级成立维稳机构,乡镇也随之成立了维稳中心或维稳办公室,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各地情况不同、方法各异,究竟怎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尚无成熟的经验和固定模式。结合吉利镇实际,我们认为要抓好乡镇维稳工作应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一、明确机构组建,抓工作责任的落实。
落实办公地点,挂牌成立乡镇维稳中心,把乡镇党政办、司法所、派出所等作为维稳中心的组成单位;把民政所、国土所、劳保所,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部、中小学、卫生院、林业站、安监站、计生办等作为维稳中心的成员单位。负责乡镇的维稳工作,由维稳中心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事务和统一协调和安排工作任务。在各村或社区成立维稳工作站,工作人员由村两委成员兼任(有条件的落实专人),负责村或社区的日常维稳工作,定期向乡镇维稳中心报告工作,随时报告信息和情况;在乡镇维稳中心办公室为设立专门热线电话,向管辖的区域公布,全天候接受群众的投诉、求助;在综治维稳中心内部设立预警信息收集组、纠纷隐患调处组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各工作小组在维稳中心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收集维稳预警信息、应对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督办隐患整改、制定维稳预案。最终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中心组织落实、部门协调联动”的维稳工作网络和格局。
二、明确工作任务,抓责任范围的落实
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辖区内各村或社区,以及单位部门和广大群众开展维稳工作。具体工作有:一是收集综合预警信息,并负责受理群众的诉求和求助,集中核理,汇总管辖范围内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事故隐患、流动人口、大型建设等预警信息的跟踪、督查、回访等;二是分流调解纠纷。对收集来的情况和上级转办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流督办,协调处理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安全事故隐患、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等;三是牵头处理突发事件。负责对群体性械斗、集体性上访、阻塞道路交通、非法游行示威等突发事项的处置,对造成人员伤亡、经济重大损失和出现各种灾乱性事故进行紧急的抢救与援助,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做好汇报,必要情况经允许后向社会公布。
三、明确工作流程,抓工作要求的落实
在接到群众求助、情况反映或上级指示的电话、信函后,乡镇维稳中心要做好登记,能当时答复的应当时答复,不能答复的应说明情况,并限时答复;情况特别紧急的,要马上向值班领导或分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草拟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涉及上下左右部门的矛盾纠纷,采取属地管理、归口调处的办法,由乡镇维稳中心代表党委政府,向有关单位发出调处指令,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或者由维稳中心召集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协调小组联动调处。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能当场解决的矛盾纠纷和求助事项,必须当场解决或限时解决(调处),对一些诉求一时难以解决的诉求,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三是若遇突发事件,维稳中心全体成员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要求,及时赶往现场摸清情况,做好现场维护和情绪稳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随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
四、明确工作机制,抓工作保障的落实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整合现有工作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确保乡镇中心工作的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主要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落实好“三个保障”。五项机制:一是协调联动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对直接到村一级或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协调、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重大疑难问题或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矛盾纠纷,由维稳工作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解决;二是联防机制。结合实际建立治安联防网络,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防,落实治安防控措施,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三是联勤机制。维稳工作中心统一组织各组成部门、成员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统一调配使用维稳工作中心人员,落实值班备勤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依法、妥善处置;四是联治机制。定期组织排查治安突出问题。
五、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建立综治维稳管理平台
正如小平同志所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社会综治维稳平台,快速反应,高效办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不竭动力,利用计算机技术,我们同样可以让维稳工作更高效。金博软件公司开发出的社会综治维稳系统,能够快速反应问题,并追根溯源,全面了解事情情况,对于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使问题处理既高效又公正。
(作者单位:大关县吉利镇综治维稳中心)
第四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白塔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 刘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转轨的关键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利益格局。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为全面保持稳定,巩固发展成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央要求各级成立维稳机构,乡镇也随之成立了维稳中心或维稳办公室,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各地情况不同、方法各异,究竟怎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尚无成熟的经验和固定模式。结合白塔镇实际,我们认为要抓好乡镇维稳工作应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一、明确机构组建,抓工作责任的落实
落实办公地点,挂牌成立乡镇维稳中心,把乡镇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610办、派出所等作为维稳中心的组成单位;把民政所、国土所、劳保所,工会、共青团、妇联、中小学、卫生院、林业站、安监站、计生办等作为维稳中心的成员单位。负责乡镇的维稳工作,由维稳中心具体处理日常事务和统一协调和安排工作任务。在各村或社区成立综治维稳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村两委成员兼任(有条件的落实专人),负责村或社区的日常维稳工作,定期向乡镇维稳中心报告工作,随时报告信息和情况;在乡镇维稳中心办公室为设立专门热线电话,向管辖的区域公布,全天候接受群众的投诉、求助;在综治维稳中心内部设立预警信息收集组、纠纷隐患调处组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各工作小组在维稳中心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收集维稳预警信息、应对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督办隐患整改、制定维稳预案。最终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中心组织落实、部门协调联动”的维稳工作网络和格局。
二、明确工作任务,抓责任范围的落实
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辖区内各村或社区,以及单位部门和广大群众开展维稳工作。具体工作有:一是收集综合预警信息,并负责受理群众的诉求和求助,集中核理,汇总管辖范围内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事故隐患、流动人口、大型建设等预警信息的跟踪、督查、回访等;二是分流调解纠纷。对收集来的情况和上级转办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流督办,协调处理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安全事故隐患、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等;三是牵头处理突发事件。负责对群体性械斗、集体性上访、阻塞道路交通、非法游行示威等突发事项的处置,对造成人员伤亡、经济重大损失和出现各种灾乱性事故进行紧急的抢救与援助,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做好汇报,必要情况经允许后向社会公布。
三、明确工作流程,抓工作要求的落实
在接到群众求助、情况反映或上级指示的电话、信函后,乡镇维稳中心要做好登记,能当时答复的应当时答复,不能答复的应说明情况,并限时答复;情况特别紧急的,要马上向值班领导或分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草拟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涉及上下左右部门的矛盾纠纷,采取属地管理、归口调处的办法,由乡镇维稳中心代表党委政府,向有关单位发出调处指令,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或者由维稳中心召集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协调小组联动调处。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能当场解决的矛盾纠纷和求助事项,必须当场解决或限时解决(调处),对一些诉求一时难以解决的诉求,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三是若遇突发事件,维稳中心全体成员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要求,及时赶往现场摸清情况,做好现场维护和情绪稳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随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
四、明确工作机制,抓工作保障的落实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整合现有工作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确保乡镇中心工作的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主要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落实好“三个保障”。五项机制:一是协调联动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对直接到村一级或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协调、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重大疑难问题或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矛盾纠纷,由维稳工作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解决;二是联防机制。结合实际建立治安联防网络,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防,落实治安防控措施,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三是联勤机制。维稳工作中心统一组织各组成部门、成员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统一调配使用维稳工作中心人员,落实值班备勤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依法、妥善处置;四是联治机制。定期组织排查治安突出问题。
第五篇: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范文)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转轨的关键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利益格局。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为全面保持稳定,巩固发展成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央要求各级成立维稳机构,乡镇也随之成立了维稳中心或维稳办公室,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各地情况不同、方法各异,究竟怎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尚无成熟的经验和固定模式。结合吉利镇实际,我们认为要抓好乡镇维稳工作应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一、明确机构组建,抓工作责任的落实。
落实办公地点,挂牌成立乡镇维稳中心,把乡镇党政办、司法所、派出所等作为维稳中心的组成单位;把民政所、国土所、劳保所,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部、中小学、卫生院、林业站、安监站、计生办等作为维稳中心的成员单位。负责乡镇的维稳工作,由维稳中心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事务和统一协调和安排工作任务。在各村或社区成立维稳工作站,工作人员由村两委成员兼任(有条件的落实专人),负责村或社区的日常维稳工作,定期向乡镇维稳中心报告工作,随时报告信息和情况;在乡镇维稳中心办公室为设立专门热线电话,向管辖的区域公布,全天候接受群众的投诉、求助;在综治维稳中心内部设立预警信息收集组、纠纷隐患调处组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各工作小组在维稳中心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收集维稳预警信息、应对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督办隐患整改、制定维稳预案。最终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中心组织落实、部门协调联动”的维稳工作网络和格局。
二、明确工作任务,抓责任范围的落实
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辖区内各村或社区,以及单位部门和广大群众开展维稳工作。具体工作有:一是收集综合预警信息,并负责受理群众的诉求和求助,集中核理,汇总管辖范围内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事故隐患、流动人口、大型建设等预警信息的跟踪、督查、回访等;二是分流调解纠纷。对收集来的情况和上级转办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流督办,协调处理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安全事故隐患、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等;三是牵头处理突发事件。负责对群体性械斗、集体性上访、阻塞道路交通、非法游行示威等突发事项的处置,对造成人员伤亡、经济重大损失和出现各种灾乱性事故进行紧急的抢救与援助,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做好汇报,必要情况经允许后向社会公布。
三、明确工作流程,抓工作要求的落实
在接到群众求助、情况反映或上级指示的电话、信函后,乡镇维稳中心要做好登记,能当时答复的应当时答复,不能答复的应说明情况,并限时答复;情况特别紧急的,要马上向值班领导或分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草拟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涉及上下左右部门的矛盾纠纷,采取属地管理、归口调处的办法,由乡镇维稳中心代表党委政府,向有关单位发出调处指令,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或者由维稳中心召集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协调小组联动调处。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能当场解决的矛盾纠纷和求助事项,必须当场解决或限时解决(调处),对一些诉求一时难以解决的诉求,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三是若遇突发事件,维稳中心全体成员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要求,及时赶往现场摸清情况,做好现场维护和情绪稳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随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
四、明确工作机制,抓工作保障的落实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整合现有工作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确保乡镇中心工作的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主要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落实好“三个保障”。五项机制:一是协调联动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对直接到村一级或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协调、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重大疑难问题或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矛盾纠纷,由维稳工作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解决;二是联防机制。结合实际建立治安联防网络,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防,落实治安防控措施,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三是联勤机制。维稳工作中心统一组织各组成部门、成员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统一调配使用维稳工作中心人员,落实值班备勤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依法、妥善处置;四是联治机制。定期组织排查治安突出问题。
五、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建立综治维稳管理平台
正如小平同志所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社会综治维稳平台,快速反应,高效办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不竭动力,利用计算机技术,我们同样可以让维稳工作更高效。金博软件公司开发出的社会综治维稳系统,能够快速反应问题,并追根溯源,全面了解事情情况,对于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使问题处理既高效又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