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乡稳定与发展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申报材料
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呼伦贝尔市13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自1965年建乡,49年来走的是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之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心怀民族发展之重任,用真心和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时光荏苒,不变的是民族情结,年复一年,永恒的是手足友谊,这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民族团结工作的真实写照。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现有人口1581人,是一个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鄂温克、汉、蒙、满、回、朝鲜、俄罗斯、达斡尔等八个民族成份组成的大家庭。长期以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不同民族的领导、干部、职工、乡民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并在不断继承、保持和发扬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曾被根河市多次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乡党委书记卜伶生2008年被呼伦贝尔市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一、加强教育,使民族大团结思想深入人心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党委、政府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
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其它工作中去,并作为检验和考核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断教育干部职工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中,坚持加强对各族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各种形式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乡范围内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工作不断发展。
为了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每年乡党委都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三位副职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使全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内容、有形式的进行,也保障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质量,使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不断涌现出了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各族干部职工不分民族、团结互助蔚成风气,兄弟情深、各民族合睦亲如一家。
二、以发展促团结,用和谐铸牢民族情
经济发展了,社会才能够稳定,社会和谐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才能够长久。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一直以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乃至中央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特别是2006年以来,山上猎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猎民上山下山有车接送;猎民点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在山上可以
用上了电、看上了电视;乡政府发放了3次新的帐篷,包括新式的棉帐篷,2011年又在每个猎民点安装了保暖板房,每家免费领到撮罗子、床、被褥、简易桌椅、简易急救药箱、民族服装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敖乡鄂温克猎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保险缴费少,报销金额多。
山下猎民新居2008年至2009年进行了改造。62户猎民每户住房面积提高到88平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升级改造,硬化了广场。新址按照敖鲁古雅景区规划,凸显民族特色,为敖鲁古雅乡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我乡新址2010年晋升为AAA景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敖乡鄂温克猎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敖乡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使这些祖辈创造的宝贵财富得以不断的传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敖乡被自治区、国家授予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称号。
2008年6月中旬,敖乡5个饲养驯鹿的猎民点,正式以敖鲁古雅部落的名义加入了国际驯鹿养殖者协会,中国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9个养殖驯鹿的国家最后一个入会成员。2009年3月末,敖乡驯鹿养殖者代表参加了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2013年7月,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召开,使敖乡驯鹿文化走出了国门,国际驯鹿文化带进了中国。
2006年以来,敖乡利用千村扶贫资金实施了养狐、养羊、饲养驯鹿等扶贫项目,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猎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人均2892.46元增加到2014年的人均15000.00元。
随着鄂温克猎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逐步富裕,乡内不文明的现象少了,更见不到邻里之间争吵或争斗,违法犯罪等治安刑事案件不再发生,全乡呈现一派童叟无欺、不同民族皆为兄弟、欢歌笑语、欣欣向荣繁荣的景象。
三、创优争先,力促民族团结花园结硕果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党委、政府每年都将民族团结工作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的身上,以促进各族干部职工自觉用民族政策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自觉同其它民族同事融洽关系、建立兄弟情谊。几年来,敖乡干部职工和乡民从未发生过纠纷,也没有发生过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情,全乡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团结和睦,亲如一家。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全乡干部职工不分民族,相互推荐,对谁有意见,都把话说在当面和桌面上,下去后从不乱说,也不乱发议论,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坚决不做,对每年评出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都以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号召和激励更多的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
四、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促进地区和谐稳定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
点、热点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2010和2014年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为64个大龄未婚青年争取到根河市棚户区改造楼房64户,2010年每户住房面积45平米,2014年住房面积55-75平米不等,解决了鄂温克大龄青年无房无法结婚的实际困难。2010年、2012、2014年春季期间,山上驯鹿放养点出现熊害,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不同民族的乡干部和乡派出所民警驻守熊害发生地,稳定了鄂温克猎民恐慌情绪,避免了鄂温克猎民财产受到更大损失。这些实事、好事,深得民心,民族团结工作做的扎实有利,全乡保持着和谐稳定的态势。
多年来全乡各族干部自觉努力发扬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始终坚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的科学内涵,同时也认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是各民族加强团结的共识。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多年来,全乡各族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齐心协力,弥补不足,发扬成绩,以服务为重点,以搞好民族团结为己任,切实做到“三个离不开”,共同努力维护全乡这个和睦的大家庭。
49年来,敖乡领导班子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人虽在变,但不变的民族团结精神却一直留了下来,时间在不停的走,环
境在不停的变,但是,全乡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的民族情、兄弟谊却永远不变。在大兴安岭经济转型的今天,在全乡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作为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正以她民族之间更加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姿态迎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建乡暨鄂温克猎民定居五十周年庆典,迎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美好灿烂的明天。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敖鲁古雅创建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打造使鹿部落风情,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树精品旅游景区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创建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卜伶生
尊敬的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为了加快根河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挖掘和保护敖鲁古雅独特、丰富的鄂温克使鹿部落文化,根河市以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为切入点,实现敖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敖乡政府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开展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报工作。
经过几个月来的准备,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完成。下面我代表敖鲁古雅乡党委、政府、景区管委会就申A的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
一、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基本概况。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位于根河市区西郊4公里敖乡孟库依村,占地2.6平方公里。景区三面环山,南临S301省道,交通极为便利。“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根河市唯一的具有独特民俗特征的民族乡,在全国素有“驯鹿之乡”和“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美誉。目前,保留了7个猎民部落,饲养着中国唯一的1200头驯鹿种群。2007年敖乡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敖乡被自治区命名为“桦树皮文化之乡”和“驯鹿文化之乡”。2010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评定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景区有4名鄂温克族猎民,被自治区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部落景区目前具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及环评、1 土地、建设选址等相关文件及批复”。景区建设分三期完成,分为“核心旅游区、民俗示范区、猎民居住区、森林别墅区、驯鹿公园、宿营地公园等六大功能区,总投资1.8亿元。2008—2009完成一期投资11,974万元。建设了狩猎文化博物馆、原始部落景区、敖鲁古雅家庭游景区、敖鲁古雅宾馆、新撮罗子景区、民族广场、驯鹿猎民点七个部分。设有游客中心、警务室、医务室,成立了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软硬件设施完善。
二、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依据和基础。
2010年,根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申A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集中全市各科局力量对敖乡景区进行软硬件改造。先后修通了高质量的景区公路1.8公里,进行了景区大面积树木移植,对景区软硬件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敖乡党委、政府更是不断优化景区的旅游环境,挖掘民族文化、增加民俗活动项目,使申A工作稳步推进。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措施到位,全市参与。
1、全市统一思相,高度重视。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根河市发展旅游的客观需要,通过创建将拉动敖乡的旅游经济,对根河市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敖鲁古雅使鹿部落3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被列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及根河市的重点工作。
根河市委、市政府和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3A创建工作。根河市人民政府王晶副市长主抓,在年初召开了创建工作“相关部门协调会”。强调创建工作重要意义,提升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实现了各相关部门在创建工作 2 中的密切配合,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在创建过程中市委书记孙锐,市长吕建伟等有关市领导曾多次深入到景区督察、指导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各项创建工作呈现出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为增加景区的原生态性,2009年根河市政府投入50万元在乡新址道南侧,新建了敖鲁古雅原始部落景区。同时,为全面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我市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为创建工作拨专款24万元,专用于景区内外部交通标识、垃圾箱、各项标识牌制作、房屋粉刷改造等软硬件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对景区道路、环境治理、景区绿化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
3、景区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成立了以敖乡党委书记、乡长卜伶生、市旅游局局长吕思义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冯训林、市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广为副组长,乡党政班子成员和乡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3A景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项目建设组、环境整治组等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了网状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实施方案、计划、预算》,实现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景区积极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增添内涵,整改到位。
1、提升景观吸引力,增强文化内涵。
为全面提升景观吸引力,增加文化内涵,景区突出了“敖鲁古雅 3 狩猎文化,使鹿部落风情”这一主题。在景区规划,建设上突出独特性和原生态性,博物馆、宾馆、民居内部装饰展现了使鹿鄂温克特色。让游客处处感受独特的敖鲁古雅风情。
2、严格自查,完善软硬件改造。
景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对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及评分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检,制定出软硬件整改方案,完成软硬件九个大项,近百个小项的整改工作。其主要体现在:
一是进行了标识、标牌和垃圾箱的规范整治。对景区所有标志、标牌包括外部交通标识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化设计改造。制作了景区简介、导游图、导览标识牌、景物介绍牌、公共服务信息标牌等。其中景区简介、停车场须知、导览标识牌用“中、英、蒙”三种语言加以说明。其余为“中、英”文及“标准图形”。购进了标准的分类环保垃圾箱,垃圾箱达到80个,家庭游及特色商店均设有。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标准、档次。
二是增加了游客中心,完善了景区服务功能。景区在入口处设置了“游客中心”,内设导服、咨询、售票、天气预报、节目预告服务,设立了电脑触摸屏,全面介绍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民俗风情。设立“休息座椅、残疾人轮椅、童车、便游柜、壁挂式公用电话”等设施,增设了“拐杖、雨伞、充电器、饮品、卫生用品”等备品,做到细小环节无遗漏,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三是进行了景区卫生间的改造。景区共设有六处卫生间,内设厕位、洗手池、洗手液、装饰画、干手机、衣帽钓、取纸盒、垃圾桶。厕位设有标准格板,男女分设,标识标准明确,全部实现水冲式。其中三处进行了“残疾人服务设施”改造,设立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4 设有专人打扫,空气流动性好,清新无异味。
四是进行了景区民俗家庭游和民族特色产品商店的提升改造。在景区的猎民新居中增设了家庭游旅馆和民族特色产品商店,制定了《敖鲁古雅家庭游标准》建立了家庭游档案,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进行规范管理。现在家庭游内部外部卫生整洁,建筑装修极具民族风情。民族特色商店内的旅游纪念品和鹿产品的品种近百种,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经营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诚信、有序、舒适、健康的住宿和购物环境。
五是加大景区硬件改造力度,对停车场、景区绿化、景区大门进行规范化改造。对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停车场面积达6000平方米。铺设了新沙石、增加了文化景观石、设停车场标准标识牌、管理制度。在其周围及景区其它地方共植树1000余棵,铺设了绿草坪,对景区进行全面的绿化、美化。规范了景区出入口,在景区游客中心前设立了景区“入口大门”,景区西面设立了景区“出口大门”设有专人负责检票放行。
六是从软件建设入手,加强景区从业人员培训。乡政府联合相关科局,举办了景区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了呼伦贝尔知名旅游专家进行授课。对景区全体从业人员共60人进行了“文明礼仪、导游讲解、接待服务、餐饮摆台、客房服务”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加之景区前两年的四次培训,并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组织的相关培训,景区累计培训人次达350人次。规范了景区“导游词”,导游人员公示上岗,在岗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50%,在软件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七是加强景区管理制度建设,做到了用制度管人。景区从管理规 5 范化入手,成立景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景区环境保护制度、安全制度、防火预案、紧急救护预案”等相关制度。制做了“工牌”,编制了“岗位责任制”,并制作成标准图版34块上墙公示。使景区每一个岗位有专人,有专责。设立了警务室、医务室、电子监控系统,做到24小时,有保卫,景区监控布点有记录。景区救护有协议,有措施。垃圾处理做到有协议,日产日清,使景区步入规范化管理。
八是加强景区民俗文化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独特的敖鲁古雅狩猎文化,景区协助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对景区进行专题报道,对猎民点及猎民人物制作了宣传专题片。协同市旅游局印制了宣传折页、宣传画册放置在游客中心。景区建立了“敖鲁古雅网站”,帮助和鼓励猎民家庭游建立个人网页,使更多游客能够更加详尽的了解景区风貌、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同时,聘请“吉祥三宝”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夫妇为敖乡打造“敖鲁古雅风情”大型舞台剧,演出多场并得到广大游客和来宾的极大好评。制作了风光明信片、音像制品、收集了相关民族专著、文化作品、报纸刊物、印制了“文化衫”,为游客提供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九是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服务功能。景区积极联系相关通信部门,设立信号源,使景区周边的移动、联通的手机电话都可接打,可以上网,实现了景区通信信号全覆盖。广场撮罗子内增设了邮政代办业务,在景区游客中心增设了“公用电话”,全方位的提升了景区人性化服务水准。
(三)科学发展,保护与发展并重。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属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的有着驯鹿文化和狩猎文化题材的旅游景区,有着鲜活而独特的民族 6 风情。其使鹿文化、桦树皮文化、萨满文化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景区在发展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为前提,以发展促保护,使景区建设和文化资源达到和谐发展。
首先,在环境资源的保护方面,以更加科学的手段保护民族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一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及完善的防火制度。另一方面,由市环保、卫生、质监等部门定期对景区内空气、水质、噪声、餐饮和售卖商品等进行监测和检查,保障景区内的环境质量和卫生安全。
其次是成立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组,科学保护博物馆内文物。协调市文化部门挖掘和抢救整理民俗文化,由于保护措施具体得当,工作落实到位,景区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完整性。
三、打造公平经营环境,建立诚信体系。
在打造公平经营环境,建设诚信体系方面,景区成立了诚信建设领导小组,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自律公约为依据,建立了景区诚信经营服务体系。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收费意见进行门票收费,执行国家相关门票优惠政策,自觉接受经济、法制、行政监督、社会评议等监督机制,把诚信光荣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到实处,打造了“诚信旅游”的品牌形象,创建了诚信和谐的景区环境。
四、以申报工作为契机,总结工作不足,创建一流景区。以上是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的简要工作汇报,通过近期全方位、高标准的争创工作,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景区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景区建设和管理上与其他先进景区相比还 7 有较大差距。我们深知,景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此,我代表敖乡党委、政府,管委会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我们有决心在根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局的具体指导下,继续加大景区的管理、建设,不断推动景区的晋升标准,以此来推动我乡、我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旅游业做出贡献!
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专家!
二0一0年七月八日
第三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旅游区位于根河市境内,面积40平方公里,分1个主体区、6个分区,主体区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部落内,由3个鄂温克猎民家庭组成。6个分区分别由4个猎民点和位于根河市郊的2户林区家庭示范户组成。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的代表者,仍保留着最传统、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政府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森林文化、驯鹿文化、饮食文化、狩猎文化以及传统的“瑟宾节”和宗教活动、婚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等,同现代旅游相结合,开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家庭游。游人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可与猎民同吃同住,还可参与猎民的生产生活,捕鱼、狩猎,饲养驯鹿,在原始自然的生态中居住“撮罗子”,使用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品,体验真正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生活。驯鹿是非常可爱的森林动物,有一首《猎乡驯鹿赞》的散文诗描述道——“……驯鹿啊驯鹿,你热恋那碧野山峦,你酷爱这雪原林莽,你忠于那牧养你的主人,何曾辞负重捐躯、血流汗淌!你恪守那集体生活的原则,更具有那举世推崇的母爱心肠。你吃的是地衣(苔藓)、枝草,而挤出的是奶,是浓缩了的最佳营养!你的伴侣们都和你一样,是那么的忠诚重义、淳朴而善良。马头、鹿角、驴身、牛蹄——人们说你和你的家族成员是“四不像”,这不是对你们的嘲讽和中伤;诙谐并非挖苦,那正是对你们亲昵的赞扬!你们独特的容貌,正是世间选美难得的靓帅榜样。你们何止有足以倾国的仪表,你们那甘于奉献、饱含挚爱亲情的心灵,更焕发着辉映宇宙万物的异彩奇光!”“瑟宾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年6月18日到19日,鄂温克族自治旗群众都要欢度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瑟宾节”,数以千万计的各族民众兴高采烈地参加节日期间举行的赛马、夺宝、抢枢、搏克、拉棍、拔河和赛骆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该节日现已成为当地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每逢“瑟宾节”来临,中外游人蜂拥而至,争相亲睹节庆风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四时皆为旅游旺季,游人亲临其境,尽情体验鄂温克人生活乐趣,无不称道此地民风淳朴、习俗奇特。有幸作几日鄂温克猎民家庭的临时成员,真是不负此生!朋友们,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体验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别有风趣,何乐而不为?
第四篇:**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点”
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下午好!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安定和谐,是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根据州委、县委、县政府和县创建办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助推党建、经济、文化、扶贫、生态等各领域工作,全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设。下面就我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黄南州泽库县东南部,辖红旗、跃进、团结3个行政村,21个牧业合作社,共760户,3117人,其中藏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9.9%。近年来,我乡认真依照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的总体要求,立足民族宗教、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紧紧围绕“团结和发展”两大主题,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清思路聚合力,明确任务求突破,进一步巩固深化了“三年强基础”创建工作成果,全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局面。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特色亮点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我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制定了《**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对创建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保证了创建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其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做到了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表彰激励机制,激发了全乡上下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宣传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实施“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牧民群众实现高品质生活。深入开展“十个一”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栏、横幅、张贴藏汉双语标语、拍摄宣传片等方式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开展宣传月等活动,全方位营造全乡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了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八进”活动。通过传统赛马会、文艺汇演、相关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创建意识,并
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宣讲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疫防治、公共卫生知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惠农政策及民族宗教政策相关知识,为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政治意识。
我乡积极应对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通过党建+民族团结的方式,不断凝聚力量、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围绕“三基”建设,乡党委坚持领导带头,落实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四个一”学习制度,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落实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行党员“五式”分类管理,激发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按照县委的安排,通过依法民主选举,全面完成了全乡3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设立机关党员活动室,为党员干部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交流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是宣传民族团结、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四)加快推进“一核三治”体系,推进基层组织高效能治理。
深入推进以党支部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切实加强村级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按照县委“1+3+X”的模式抓好“党建+”行动,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凸显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结合我乡实际,建强组织队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学习强国学习交流群等平台,实现党务、政务相统一结合,切实提升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水平。二是用好治理资源,着力构建村民自治管理体系。各村制定完善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包括婚丧嫁娶及发生刑事案件处理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做到内容具体、文字简洁,反映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营造好氛围;在涉藏维稳、虫草采挖期期间,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提升社会自治能力;积极践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讨论,经群众代表表决、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公开透明监管,探讨、商定系列工作事宜,有效的推进了村级各项工作,构建科学的村级自治运行体系。三是加强依法治理,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在三月敏感期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村社、学校、寺院,重点宣讲
“三个必讲”、《20种涉藏违法行为》和《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大力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规范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运行机制,乡村两级设置调解室、信访接待室,做到有访必接、有事必处。同时利用主题党日等活动,教育广大牧民党员带头尊法、守法,进一步依靠法治化解各村矛盾纠纷,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四是弘扬新风正气,着力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年初,乡党委、政府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村级道德评议、乡风评议活动,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乡党委对全乡优秀妇联主任、“好婆婆好媳妇”、“三八红旗手”、“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慰问。
3月14日,举办了民间文艺演出暨山歌比赛,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的整体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利用村民大会、赛马会、藏棋比赛等平台,向群众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做到家喻户晓,最大限度的激活村民参与乡村德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当地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正面引导群众的价值取向。结合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开展街道、河渠卫生整治,对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纠正,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利用电子屏、广告牌、宣传栏、墙体、活动室等,深入宣传党建、乡村文明、民族团结等内容,积极营造乡风文明宣传氛围,扩大群众的知晓率。网格员入户宣传,以牧民群众认同的语言风格加深对乡风文明的认知,营造建设美好乡村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社会治理,夯实社会基础。
认真落实维稳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三调联动”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二是狠抓普法,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七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把学校、寺院、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三是推动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通过网格化管理工作,有效维护了全乡社会稳,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社会基础。
(七)优化产业结构,夯实民生基础。
乡党委、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快畜牧业基础建设。
总投资176万元建成团结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35万元建成跃进村生态畜牧业黑牦牛养殖基地,投资120万元在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市场开设团结村有机畜产品加工及直销点。重点实施了2个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乡覆盖率达到了70%。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卫生等资源配置合理,牧业发展基础不断优化。二是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以村庄绿化、亮化、村道硬化为主,投资651万元实施了红旗村高原美丽乡村及村级道路硬化;县委组织部投资370万元实施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稳步推进。草原奖补、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得到落实,牧区危旧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群众受益覆盖率达95%以上,有力地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三是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以党建推动全乡脱贫工作,依据县级扶贫指挥部对我乡提出的扶贫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通过“推进、查找、整改、巩固”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创新扶贫模式,制定整改方案。完成针对全乡187户,707人发展产业户发放产业资金452.48万元,用于集体购置泽库县商业步行街商铺工作。2017年全乡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0户,补助资金1080万元。危旧房改造85户,补助资金187万元。扶贫产业项目方面,在县级财政扶贫资金中拨款120万元购置夏河县丛拉商场商铺用于团结村有机畜产品直销点。同时,2018年,对红旗和跃进两个重点贫困村共101户,发放了互助资金
178万元,制定综合性帮扶措施,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切入口,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两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重头戏和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而壮大全乡集体经济实力,为打赢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突出示范引领,凝聚榜样力量。
通过榜样力量的引领,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与兄弟乡镇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共建、共享、共创、共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二是认真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切实肩负起抓好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政治责任,截至目前,全乡共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村”1个、“五星级文明户”76户,形成了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良好格局;三是在“好婆婆、好媳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乡红旗村村民卓玛吉荣获全省先进模范荣誉称号,通过对其典型事迹的宣传,进一步加强了全乡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四是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五年来,共表彰民族团结创建进步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25个。2018年,乡党委、**寺院、红旗村同时被评为黄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集体,为我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和在全县引领创建示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示范成效,但存在着一些困难。由于受文化水平、自然条件影响,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达不到理想发展,相信2019年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较好的解决。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民族团结工作不放松,进一步引导动员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力度,扩大宣传面,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风再上新台阶。一是进一步在全乡营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提高全乡上下开展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推动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宣传,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民族团结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权覆盖。三是全力巩固民族团结创建成果。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四是加大对民族歌舞、藏棋、赛马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五是培育和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示范引领社会思潮。
第五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版)
XX学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XXX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学区工作实际,不断深入推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紧盯县委“六先”思路,以“精准滴灌”为抓手,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永靖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创建目标
按照XXX号文件要求,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园团结良好氛围,使全学区教育教学发展保持强力递进态势;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从思想教育上逐步做到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三、主要任务
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按照“六先”理念,结合学区教育实际,广泛动员全体师生,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创建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
1、坚持整体参与创建。学区各校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团结、稳定中心任务,结合各自实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全面布局宣传创建各项工作。要把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大张旗鼓、大造声势,整体统筹推进,在全全学区形成全面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的生动局面。
2、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创建。结合师生关心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组织引导师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并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到整个社会的创建活动中。
3、以“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大力实施以崇德向善、文化沁润、爱心奉献、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金种子”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展“立德育苗”教育活动,开展“爱我中华”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启蒙教育,通过讲故事、经典诵读、专题讲座、团队活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模范事迹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民俗博物馆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先进事迹报告、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在校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采用校园文化、文艺节目、影视作品以及卡通、动漫和现场报告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播、微信、网络等新兴传媒,对民族团结“一家亲”好故事,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家喻户晓,成为学习的榜样。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先进人物评选活动。
4、以坚定共同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族工作“八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指导思想以及“五个并存”的科学判断,强化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政策学习与实践,进一步增强民族理论自信;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强化法治思想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工作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决心。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学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
(二)抓好重点环节。抓实政策宣传教育,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作为主题、主线,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党和国家一系列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教育深入人心。
XXX学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XXX学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实施创建示范活动的各项工作,负责对各单位开展创建示范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保证创建示范活动健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