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发挥街道共青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走进青少年实践活动典型事迹
田洪亮,盘锦市双台子区建设街道团工委书记。他热心青少年工作,积极参与走进青年年实践活动,建立社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及时解决社区青少年的各种困难,为社区青少年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不断增强在青少年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赢得了街道社区青少年的拥护。
一、抓育人阵地建设,注重完善活动场所。
青少年工作千头万绪,我们感到首要的问题是开展教育要有阵地,开展活动要有场所。所以,我们突出了教育阵地的营造和活动场所的建设。使青少年教育工作做到了“四有”:即有专人抓,有办公室,有活动场所,有活动经费。现在走进社区,活动场所及设备齐全,图书室、健身室、乒乓球室、校外辅导站、家长学校等,这些场所方便了青少年的校外活动,丰富了校外生活。青少年利用这些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节日教育、读书演讲、文体小明星、小小发明家、社区小管家等,这些活动深受青少年的欢迎,通过这些活动使青少年学会了做人做事的本领。为了方便五老在关爱中发挥作用,我们成立了五老科普宣讲团、五老帮教小组、五老感恩演讲团等,这些小组由10余名老同志组成,有的老同志身兼多职,不说苦,不说累。老同志们还探讨出了“八活动八教育”的活动形式,即:开展文体活动,进行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教育;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进行科技兴区爱科学教育;开展讲革命史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感恩教育,进行尊老爱老教育;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进行关爱大自然教育;开展学英雄活动,进行奉献精神教育;开展普法活动,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开展参观学习活动,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这些活动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抓“三结合”教育,注重联手育人
青少年教育,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大事,人人有责。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紧密配合,齐抓共管才能见成效。认识到这一点,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主动与社区工会、妇联、科协、企业等部门携手合作,形成了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网,更好地促进了预防工作的开展。
为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我们采取了建立教育基地的做法,重阳节我们与双台子区福利院建立了联系,把福利院做为我们的爱心教育基地。每年寒暑期我们都组织青少年到福利院开展活动,请敬老院的老人为青少年们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讲祖国发展变化,取得的辉煌成绩,讲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故事等,青少年听了都说很受教育,很有收获。青少年还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被褥、倒痰盂等。福利院83岁的刘奶奶还邀请青少年以后经常来陪她聊天,老人的真情相约,让青少年们感到关心和帮助别人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
学校是育人的阵地,我们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加强与学校联手共教,共同探讨合理的育人方法,与街道司法所合作,开展“关爱青少年,法律进学校”活动。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常识,聘请公检法司有关人员为孩子们讲课,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预防作用。许多听完法制课的同学纷纷表示,以前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这回终于知道了做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小公民多么重要。
和学校沟通是重要的,和家长沟通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加强了和家 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开办了家长学校。聘请退休老教师为家长进行培训。一位参加过培训的家长告诉我们,在没有参加培训以前他对上初中的儿子教育一直是用打骂的方式,孩子学习不好就批评孩子,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参加社区家长学校的讲课后,他很受教育和启发,表示以后要多学习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对孩子要多从说服教育入手,自己也要改掉不足之处。
三、抓温暖工程,注重问题青少年教育
我们还开展了“情暖心田,爱心助困”活动,与企业家和爱心人士联系,街道内14名困难青少年大部分结成了帮扶对子。活动的开展,让这些贫困青少年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关爱。
在送温暖工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了关爱问题青少年和预防问题青少年的产生工作。建立了““爱的小屋”心理咨询室,帮助社区内青少年群体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社区内有一位家庭困难的同学,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不好,与其它同学在一起时很自卑,学习成绩也不好。为了能帮助他尽快消除心理障碍,我们请心理咨询师给他做心理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交流,这位同学爱说话了,也愿意与其他同学主动交流了,对学习也提高了兴趣,不再像以前那样因家庭的原因而性格孤辟了。
离异、单亲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这部分家庭的孩子如不加以引导容易染上坏习惯,是产生问题青少年的土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多帮一,一帮一结对方式。对青少年在情感上、思想上给予帮助。刘强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从小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由于过份溺爱、娇惯,养成了他贪玩、任性、课堂上好动等不良习惯。老师把情况反映给家长和社区,经过社区五老关爱小组的工作,使他的不良习惯很快得到了改变,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还能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我们建设街道虽然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做得还很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向先进单位学习,取长补短,继续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为在街道和社区形成“关心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共青团威远县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共青团威远县委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共青团威远县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法一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稳步推进了全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2010年,共受理和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件,比2009年下降33%,依法判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告人21人,比2009年下降42%。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镇、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实施,并对行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检查。建立健全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机制、协调联运机制、督导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1、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各成员单位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利用各种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积极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制宣传氛围。教育、团委、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自护能力。县司法局、公安局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宣讲,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2、发挥主渠道作用,推动法制教育进课堂。县教育局、团县委、司法局、县关工委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远离不良文化”、“手拉手”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自护能力。
3、加强警校联系,开展“警校共育”。县司法局、公安局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宣讲,提示青少年远离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1、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县民政局大力宣传《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到救助站受助的未成年人实行与成人分开管理,对他们进行了社会公德、法纪教育。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协调社会和家长共同构筑防范网络。县教育局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联手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主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形式有家长学校、家长通知书、家长代表座谈会、家访等,汇报了学生的在校动态,对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起了一个前置的作用。
3、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各社区对辍学、无业在家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了摸底排查;县教育局将在校学生犯罪率、辍学率和问题生转化率等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县公安局将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加强治安联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加强教育和管理,做到防微杜渐,使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逐步建立管理机制。
4、积极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县教育局加强了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孤残儿童及留守儿童的联系与指导,建立了后进生跟踪培养档案,针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关键咨询,开展结对帮教,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县政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处罚上做到宽严相济,对挽救未成年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县司法局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内容纳入“五五”普法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并在全县广泛开展了送法进校园和“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县法院成立了少年刑事审判合议庭,指定专人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突出对未成年被告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
5、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团县委牵头,组织开展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成立了“威远县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县留守学生现状,共建14个“留守学生之家”,在全县招募“留守学生关爱行动”青年志愿者和“五老”志愿者,开通亲情电话和为留守学生捐赠图书及“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净化社会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1、开展广播电视“净化工程”。广电局坚持开展了荧屏净化工作,严格控制渲染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剧目;杜绝色情描写、淫秽画面、下流语言;杜绝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情节和内容;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清除浮华媚俗、低级无聊等内容;不渲染吸毒、赌博等不法行为,避免出现吸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的举止。县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和各镇加强对文化及新闻出版市场的整治,专项治理危害未成年人的卡通画册,淫秽“口袋书”、“粗口歌”。并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确保黄金时间无暴力、迷信、血腥等内容的播放。
2、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净化。对中小学校周边的电子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放映厅等影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场所进行了清理。县公安局对易发生抢劫、抢夺危害未成年人的路段派出民警加强巡逻。同时,加强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对校园周边的出租房进行了彻底地清理登记,取缔了占用学校道路的摊点。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团县委:在县综治委领导下,履行县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针对青少年特点,深入开展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依托社区、学校、青少年读书中心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树立青少年的先进典型,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深入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营造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的社会氛围;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以及对违法犯罪的自我防范能力;继续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由我委牵头统筹资源组织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与黄、赌、毒等危害青少年的现象作坚决斗争。
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宣传,宣传报道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批评、揭露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类不良倾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协调文化、新闻等单位,努力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县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少年刑事审判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审判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量刑能款则宽,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坚持做好帮教工作,创新帮教方法和形式,团委、妇联、关工委、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形成帮教合力,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挽救工作。开展“法制进校园”、“法制进社区”等活动,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工作。适时建立工读学校,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求学难的状况。逐步尝试未成年人犯罪的前科消灭制度。县检察院:履行检察职责,进一步做好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检察工作,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对依法做出不捕、不诉决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做好回访考察和帮教工作,落实综合治理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县公安局:加强侦察破案和办案工作,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严格办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定期排查学校及其周边治安隐患,配合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校园暴力和突出治安问题;派出所及责任区民警要落实与中小学校固定的联系制度和学校法制副校长及辅导员制度,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监管;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含网吧)实施安全管理;查处利用互联网从事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非经营场所(包括学校、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理;加强对看守所羁押青少年的监管、教育和改造工作;配合基层组织和单位,做好被判处非监禁刑、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和有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县司法局: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协调;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县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培训法制教师队伍,配合学校继续做好法制副校长的配备工作;逐步深化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各项法律服务工作,为青少年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指导基层单位认真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工作。
县民政局:指导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加强民间组织管理,依法查处以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引诱青少年违法乱纪的行为;加强敬老院建设,做好或指导做好在院孤儿的抚养和教育工作;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设施建设,妥善接收、救助管理流浪青少年。
县教育局:发挥学校教育的特点,积极指导、督促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相关课程,把预防学生违法犯罪作为综合评价学校工作重要指标之一;学校要聘任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和法制副校长及辅导员;针对青少年特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活动,做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培训活动,指导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有效开展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教育。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泛宣传《劳动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积极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县文体局:加强对青少年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加强对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管理,制止和取缔各种非法、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文化经营活动;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条例》,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配合工商部门予以关闭;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建立评价、奖励、推荐优秀青少年文学、影视作品的机制,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县工商局:加强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经销社会环境。及时查处涉及侵害青少年消费权益的案件,维护青少年消费者的权益。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和禁毒斗争。
县妇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教学、培训,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普及宣传《妇女法》、《婚姻法》及制止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为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提供法律帮助;指导基层妇女组织,落实对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县广播电视局:领导全县广播电台电视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法制宣传教育;抓好广播电视、电视台,积极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动态报道和典型报道;认真抓好广播影视青少年节目、栏目的制作播出工作,推出一大批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广播影视节目;坚决制止各种非法、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电影、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减少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共青团威远县委
2010年11月10日
第三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材料
团县委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汇报材料
2012年,共青团会宁县委以“维护和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心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全县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职能
团县委高度重视青少年维权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履行县预青办职责,一把手亲自抓,并把各乡镇、县直学校团队组织负责人都纳入小组机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团县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做好青少年维权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团县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活动,今年先后印发“两法”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律咨询服务20余人次;组织学校团队组织,通过板报、橱窗、专栏,举办法制座谈会、报告会,大力宣传法制知识,引导青少年争做“普法小使者”,在青少年中有效地形成了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良好氛围。
三、创新模式、拓展维权平台,唤起全社会的维权意识
积极提供以“维权、预防、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法律援助。与县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联合,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地体现法律援助的意义,也更为有效地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中小学建立维权阵地。充分发挥校园橱窗、板报、校报,校园电视台、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团队宣传渠道,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宣传。
四、创建法制学校,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和安全教育
近年来我县大部分学校都成立了法制学校,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并聘请了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少年庭、乡镇派出所的专业人员为学校的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他们根据不同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各校的实际情况,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及法制报告,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通过讲解法律知识和对发生在同学身边真实的违法犯罪案例的分
析,使他们对一些犯法行为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界定,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有力的引导青少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护法。
五、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实施 “校园净化工程”
针对组织、强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不良文化产品,毒品、及违法违规网站等问题,团县委充分发挥“网吧义务监督员”的职责,定期联合县文化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治。各学校团队组织也定期到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检查,对经常出入这些场所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说服教育,帮助青少年认清这些不良场所对他们成长和学习所造成的潜在危害。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杜绝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学生彩票等不良文化产品进入校园教育活动,并加强青少年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有效遏制青少年毒品犯罪活动。
六、发挥职能、感化教育,实施贫困生资助制度
采取“依法治流、责任堵流、救助截流、教管防流”等措施,构建未成年人接受均等教育的平台。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从入学、缴费等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进行保护。团县委充分发挥实施希望工程的优势,今年以来,先后对3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资助,并积极牵线搭桥援建希望小学3所,与县外学校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并积极倡导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与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摸底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51所,已开展结对帮扶的学校32所。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我县教育及扶贫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大改善了我县办学条件,有力维护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七、建立健全青少年帮扶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成立了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文化、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团县委、妇联等组织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和维权工作领导机构,及时调查处理有关青少年权益的上访信件,有效保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团县委与县法院配合成立了“青少年法庭”,指定专人参与审理涉及青少年的案件,对所有涉及到青少年的案件做到不公开审理,不报告青少年真实姓名,充分保障青少年被告人的辩护权,最大限度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普查工作,了解需要重点关注的青少年的基本情况。重点抓好进城务工子女,城县下岗职工子女、农村困难儿童以及残疾青少年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真情助困进万家”扶贫帮困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行动、特殊群体儿童情况调查、创建快乐成长服务站,关爱和服务城乡特殊和困难少年儿童。加大对中小学生、贫困大学生等相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保护力度。大力推动各乡镇100%建立预防组织,完善预防组织成员联席制度,强化考核机制,发挥预防办参与处理、协调、督办与青少年权益相关的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学校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环境、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四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情况
多年来,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我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维护我镇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对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充实与完善:由武装部杨勇平同志任组长,由镇派出所所长任法制校长。成员单位含概镇综治办、宣传办、民政、妇联、团委、派出所、司法所、各村党支部、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下设办公室,由镇团委书记任主任。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守法纪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发挥法制校长作用,以各种形式警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发挥法制校长作用,紧贴学生实际,法制校长结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说明目前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是对法律的茫然和无
知,重点讲解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同时采用互
动形式就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抵御不法侵害。同时,由镇
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同志不定期向师生汇报近期镇域内违法
犯罪的典型案例,并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区司法局同志举办
法制报告会,向同志师生们介绍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青少年维权法》等相关的法制法规。使师生及时了解
当前违法犯罪的状况,进一步敲响警钟。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及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提高
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发挥教师、学校、家长共同作用,构建预防网络
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
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礼讲法,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学习、生活问题;
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切实保障
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利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
堂,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耳濡目染宣传守
法意识,营造家庭和谐、守法环境。
五、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地法制教育
镇预防工作小组因地制宜的把握禁毒日、公民道德实施
纲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成功举办了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普法宣传日”走
上全镇各主要街道,张贴挂图、发放宣传单,向每位社会成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现场进行法律咨询服务;联合司
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部门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号
召学生做小小宣传员,与家长、邻里进行交流;开展“珍爱
生命、远离毒品”活动,向未成年人宣传毒品危害,普及毒
品预防知识,还在张各庄中学开展“手拉手”系列活动,并
组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营造法制氛围,取得
良好效果。
六、提高自我保护、安全自救意识,抵御侵害能力
预防工作小组非常关注我镇未成年人身心变化,不断加
强自护能力的培养,通过青春期教育、心理生理辅导、避险
救护演习,引导他们克服成长期综合症状,抵御不良思想侵
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联合计生办启动了“青春期性教育”
系列活动,通过讲座、游戏及知识竞猜等活动,传播青春期
知识;邀请消防中队在各中学举行了实地灭火演练,增强了
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学区推行“小黄帽路队制”和教师
护导制,邀请交通民警为师生上交通安全课,培养学生遵守
交通法的良好习惯。在寒暑假到来前,对学生出游、饮食、防火、防水、防电、禁放烟花等行为进行教育,并开放活动
场所,保障学生平安祥和的度过假期。通过种种措施使学生
掌握必要必备的自防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
力。
七、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今年是实现公民道德建设“五年大变样”目标的关键之
年,全旗范围内也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镇预防工作小组紧密联系当前重点工作,实现了
将预防青少年人犯罪与文明礼仪、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实践活
动紧密结合,教育青少年做文明守法公民,杜绝了违法犯罪
现象发生。我镇预防工作小组切实配合镇文明礼仪宣传教育
实践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同法制宣传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在全镇青少年中发出倡议“塑造讲文明、重礼仪、遵纪守法的当代青少年良好形象”,组织了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在夏各庄学区开展“我讲文明礼仪,我种文明之花”的文明礼
仪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公民道德
宣传月期间,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
动。组织青少年走上街头整治镇域环境,用实际行动宣传公
民道德,监督不良行为。
八、建立预防长效机制,加强沟通、逐步完善队伍建设建立了由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
参加的预防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联系会议,沟通信息,协调、督促、落实预防青少年
犯罪的教育、管理、服务等相关事务。及时对工作出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基础上,通过预防、挽救、教育感化等方式妥善解决各种问题。逐步完善帮扶队伍建设。通过在学校,发挥集体作用,对问题学生进行一帮
一、多助一接对帮教活动;在各村建立由村治保主任、民兵等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配合派出所不断加大对各校园周边交通、治安工作力度,解决困扰学生出行的安全问题,加强校园内外治安工作力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组成由法律工作者、司法所人员、学校负责法制教育、心理辅导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对问题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加大社会关注力度,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通过社会帮扶解决困难的青少年的生活、家庭问题,减少或杜绝因过早辍学步入社会或因贫困问题走上违法道路的现象发生。
总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规范预防办组织机构,加强预防小组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继续扎实作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继续增加教育宣传活动次数,大力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创造性的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工作,不断提高我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第五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邢邦林
成员:
尹玉明刘小兵董郑兵各班班主任詹喜元陈华果
和团韩志来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