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

时间:2019-05-13 08: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

第一篇: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

张俊勇: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张俊勇,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现任武汉市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该同志负责我市市政工程建设、地下管网建设,重大工程管理等工作,并积极协助主任抓好全市城建计划、建设资金工作。除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外,还担任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日常工作中,认真抓好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和推进。积极开展市重点办日常任务的协调组织,着力落实市重点工程“质量优质率、资金保证率、按期完成率”,强力推进并确保了多项城建重点工程保质按期建成投入使用,重点项目得到有效推进。其中: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工程、三环线西段道路维修改造工程以及武昌火车站城市综合配套、长江隧道、岳家嘴互通立交、栅栏口立交等按期完工。重视强调科技创新。策划重大基础性科研项目,筹建武汉建设科技专家系统,推动我市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如“武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研究”、“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及节能政策的研究”、“ 武汉市停车场产业化”等课题主要结论已形成市政府的决策。主持研究制定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实施意见;组织对武汉地源热泵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在加强地铁建设监管上开展了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订工作。2008年,我市建设方面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创历史新高。其参与的《城市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和《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开发》先后获得2006年、2007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武汉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拉得出、顶得上,任务完成出色。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克服重重困难,圆满组织完成国家下达的24510套活动板房安装任务,同时,还在承担援建20万平方米住宅建设任务,因参加抗震救灾成绩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同时被评为武汉市绩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这是一个不容易描述和界定特质的人。

在研究创新建设科技工作思路和机制及增强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能力领域,他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工程博士的学识渊博和创新精神。

在决策组织武汉这个870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城市建设的浩大重点工程时,他体现出来的是一位严谨、睿智且具有独到见地的城市建设管理者的运筹帷幄、精勤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尘土飞扬的武汉三镇工地,在武汉对口支援四川汉源县活动板房安装余震不断的灾区,他展现出来的是一名起早贪黑、浑身泥土的农民工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

博士建委副主任和农民工这几种身份在他身上有机协调地同时存在,一点儿也不冲突和矛盾,犹如他的性格,有组织指挥全市大工程项目的宏观大气和在危难面前的沉着冷静,同时又有女人般的细腻和周全。只要见过一次的人,他都能准确叫出对方的名字。

壮实的个子,平头,方正的脸庞上那厚厚的镜片后面有一双清澈的眼睛,闪烁着热情、执着、坚毅的光芒。今年刚40岁的张俊勇,给人的第一印象没有丝毫政府官员的矜持与睿智,而是看起来低于年龄的朴实开朗面庞。“好年轻”,一些人描述第一次见到张俊勇时都这样说。正因为如此,来自鄂东北大别山麓有共和国第一将军县之称——红安的张俊勇,传承了先辈们的勇敢奉献精神,学生时代勤奋学习,1997年从武汉华工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放弃了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选择了到热火朝天的武汉建设领域,十几年如一日,在城建领域无私耕耘,把他负责的每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2008年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的称号;2006年,其主导的“城市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武汉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同年,其主导的“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开发”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荣获“武汉市绩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科技创新服务“两型社会”

作为一名学者型干部,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最大程度地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并取得了大量领先全国甚至国际的创新成果。

近年来,武汉市城市建设正经历从传统建设方式向现代建设方式转变的过程,正处于历史上罕见的建设高峰期,投资力度、建设规模和技术含量空前。但同时,武汉市城市建设工作又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创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须解决。

张俊勇是2007年8月被任命为武汉市建委副主任的,按照领导分工,搞好建设科技是他工作中重要的一项。上任后,经过调研和思考,他决定将这些重点、难点作为建设科技的攻关方向: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以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以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绿色建筑技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他带领一班人马不断研究创新建设科技工作思路和机制,推动城市建设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使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按照武汉市建委关于“加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策划一批提升城市总体功能的基础性重大项目,建立政策研究和项目策划平台”的要求,他组织策划了“武汉市近期交通建设与组织规划”、“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及节能政策的研究”。2008年,武汉琴台大剧院等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创历史之最。2006年,武汉市建委荣获“十五”全国建设科技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又荣获武汉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他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建设领域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与扶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骨干。中建三局、武建集团、武汉市政总公司等大型企业成立了技术促进中心。在武汉市科技进步奖评选中,专门设置了武汉市“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进步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平台。

他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资质升级相结合,把企业的研发能力、自有知识产权和工法,作为企业资质升级的重要指标,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建造水平。2008年,共有12家建筑企业获省级工法22项。

他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促进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推广转化。首先,实施标准化建设,相继完成了20个地方标准编制,为发展地方技术标准、保障工程质量、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其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相继完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等信息建设,并在全省建设行业推广使用,为湖北省建设行业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再其次,推进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在建筑中规模应用。开展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应用关键技术”等30余项科技攻关,为武汉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最后,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政策研究。先后开展了“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等研究,为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水平和方式决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的严峻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为了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张俊勇的带领下,从2007年10月起,历时近两年时间,武汉市建委组织完成了“武汉地区地源热泵推广应用技术”专项研究,结合武汉市水文地质和气候特点进行专题技术攻关,总结提出了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体系和成套技术。2009年5月,武汉市科技局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国内知名专家、勘察大师召开了鉴定会。鉴定结果显示,这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工程服务“城市建设”

2008年,随着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的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认真解决部分城建项目在资金筹措、征地拆迁、交通组织、工期控制、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武汉市建立起高效的协调领导和建设运行机制,成立了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一场狠抓环境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办实事的浩大工程拉开序幕。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重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由张俊勇负责重点工程办公室赋予的重点工程协调跟踪督导工作。领导的重视和决心、870万市民的渴望,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并转化成强大的动力,在他的心中凝聚成坚定的信念:要做好每一项重点工程工作,让父老乡亲生活在出行方便快捷的环境中。为将这项民心工程办好,面对新任务,他有一种被推到舞台前沿的历史责任感。走在武汉市的大街上,他时常回想起最崇敬的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如果没有张之洞的前瞻性和宏观谋略,武汉乃至湖北不可能发展到当时繁华的状态,正是他的贡献才奠定了武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一个人一生能遇到几次做大事的机遇呢?张俊勇说:“既然这件事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把它做好。”他注重学习业务知识,特别是城市规划学、城建经济学,城市防灾、道桥、排水等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及规范。同时,他重视向内行和一线的干部职工学习,每天深入一线注意看、认真记、用心想,在解决工程建设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管理水平,很快适应了领导岗位,较好地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张俊勇从大别山中走出来,将军的摇篮造就了他坚韧、执著、严谨的性格,更磨练了他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几年来,他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和午休时间,抓紧协调落实有关急、难、新、重的工作,深入工地,现场研究解决问题。有多少次,因劳累过度生病了,他咬紧牙关硬撑着,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总是一张自信、乐观的笑脸。

性格决定命运。搞工程建设的人,他的性格往往会渗透到工程中去。张俊勇具有完美主义情结,以这种情结作指引,在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中,他不容许自己的工作中出现缺憾,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高效率管理”,力争干一件成一件,让群众满意一件。

张俊勇是一个决策者,同时也是一名实干家。重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一个细节的疏忽甚至不协调会影响全局效果。在工程建设中,他始终注意因地制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每天,他都安排一些时间跑工地,武汉市几乎所有的工地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和足迹,每项工程的情况他都烂熟于心,如数家珍。今年,武汉市要出一本重点工程画册,当经过几次校对后的样本送到他的案头时,他随手一翻就找出了一些工程概况中有出入的数据。他的精确认真令专门从事这样工作的同志汗颜和钦佩。

从去年7月至今,张俊勇连续组织召开了19次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强力推进并确保了多项城建重点工程保质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武汉三镇洒下了张俊勇多少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他多少奔波的足迹,没有人能说得清。当有人赞叹他的成绩时,他十分自豪,却没有半点满足和轻松。他说:“当我年迈退休后,在这些地方漫步时,可以骄傲地说,当年我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之一,我们用心血和智慧扮靓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是默默无闻的铺路石。”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恰如这座美丽的江城带给我们的遐想„„

中国建设报--本报记者

陈红梅

下载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