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复时光,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
修复时光,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
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谈到艺术品修复,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非常神秘,《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才将众人的目光稍稍转移到修复这一幕后工作上,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正如人会生病,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品出现或多或少的损坏变色是常事,此时,修复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2017年12月29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理念与方法——广东美术作品保存修复研究展 ' 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一行来到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听许炀老师介绍修复研究室的概况及历史沿革,并亲自动手体验了简单的木雕的修复过程。
许炀老师向记者介绍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国内高校首个油画修复专业单位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坐落于学院老校区内,开放日当天下午,阳光明媚,光线从研究室的防紫外线窗户透进来,给研究室渡上一层金黄色的光芒。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神色平静地做着手头的工作。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许炀老师据许炀老师介绍,“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1999年创立,依托学院美术馆管理。2015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成“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是国内高校首个油画修复专业单位,油画修复的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国内前列。修复研究室长期与法国阿维尼翁美术学院、阿维尼翁大学、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进行学术合作,具有国际先进专业修复水平。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的设备“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硬件条件一流,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多个工作室。工作空间安装消防、安保、排气、净水、防紫外线、恒温恒湿系统。修复室配备抽真空加热油画修复台、自循环抽气机、可控冷光灯、照明放大镜、真空灭虫系统等各种专业修复设备工具。状况调查室配备常规拍摄、紫外线拍摄、红外线拍摄。实验室配备LEICA显微镜、色度仪、粘度仪、折射仪等材料检测分析仪器为开展专业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条件。修复时光,让美术作品焕发新生研究室所依托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丰富,其中“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先生的大量作品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重要馆藏,但因时间久远,许多作品破损严重,亟待修复。许炀老师向记者介绍道,美术作品出现各种发黄、变形,残缺、皲裂等“病症”,原因多为绘画材料不合格及储存不当导致的。许炀展示了胡一川的油画作品《东海岸》修复前后的对比图,修复前因为艺术家使用了性质不稳定的光油,画面被空气氧化成黄色,完全偏离了原作的色调,经过化学清洗修复后画作又重新焕发光彩,显现出蓝天海岸的亮丽颜色。环境原因也不可避免对美术作品产生影响。广州由于地理原因,梅雨季节空气异常潮湿,油画作品发霉比较严重,胡一川的作品《青年矿工像》即因天气原因长满霉斑,画面变得黯淡无光;此外,作品折痕较为明显,右下角还因老鼠咬噬而缺损了一块,修复工作异常艰巨。修复工作室经过小心翼翼的清洁、除霉工作后,并对作品进行了裂纹修补、重新拉撑画布、上框等一系列修复,作品再次恢复了其原来的样子,精湛技艺,不禁叫人惊叹。
胡一川《青年矿工像》 布纹纸油画 1982年 77cmX54cm据了解,除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外,修复研究室还为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文博机构提供了油画修复服务。体验木雕修复,拂去岁月的尘埃开放日当天,修复师正在进行一批潮州木雕精品的修复工作,记者也亲自体验了木雕艺术的修复流程。首先,木雕交由专业修复人员进行拍照观察登记,将破损、掉色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在档案本上,形成该作品的档案“病历”,根据这个档案,修复组的专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艺术品的破损情况,修复完成后,该档案也将拍照保存,作为随身档案跟随艺术品。
工作人员进行破损档案登记观察登记完毕后,艺术品将进入专门的通风室进行灰尘清理,修复师用专业的吸尘仪器配合细软的刷毛将艺术品表面灰尘清理干净。此步骤可去除艺术品表面大部分的粉尘。
表面灰尘清洁随后,修复师用自制棉棒蘸取电解水,分多次工作,细心地将剩余的灰尘清理完毕。经过此一番繁复的清理过程,覆盖在木雕表面的金箔细节逐渐显现出来,艺术品渐渐恢复其光彩的样貌。
棉签蘸取电解水进行细节清理除了清理工作外,针对不同“病症”的木雕作品,有不同的“医治”方法,如有虫蛀的木雕,修复师将预先进行驱虫工作,以防后期继续虫蛀;裂纹严重的木雕作品需预先进行加固处理;结构掉落的木雕作品进行复原以保存其原有结构等。
修复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潮州木雕的修复工作记者了解到,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这批潮州木雕是美术馆的重要藏品之一。不同于省博藏品的“大而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这批潮州木雕可谓是“小而精”,其更注重题材内容,许多潮州木雕常用的经典故事情节都囊括进来;强调美术性和艺术感,这批木雕中大部分是工艺繁复、制作精美的镂通雕作品。
修复前的潮州木雕
修复后的潮州木雕工作人员正在修复的这批作品,除了部分在本次' 理念与方法——广东美术作品保存修复研究展 ' 上呈现外,大部分藏品将于三月份的“潮州木雕大展”上与观众见面。
第二篇:浅谈广州本田车形事故的修复
浅谈广州本田车形事故的修复
本文介绍广州本田——奥得赛车型前大梁与底盘碰撞事故的修复与效正,本人根据自己对本车型的维修经验,浅谈一些事故的修复实例及其在维修过程中的体会,仅供同行参考。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汽车碰撞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据专业资料统计,从2000年至2005年连续6年中汽车维修中的钣金维修量占全部维修工作量的17%,而在国内约30万家汽车维修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有维修大型事故的能力。同时对大型事故的作业中,钣金工种是一个复杂的工种。从受损分析到维修测量,从校正到调试,再到整车装配,钣金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我店来一台奥德赛,因左前方及底盘的碰撞导致整个车身严重变形,全车覆盖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针对这些情况,我初步制定了以下的维修方案:
1.因整车变形,需要将车身上所有的覆盖件全部拆除,剩下单个车身,并移至校正平台上。
2.通过三维测量,发现左侧车身住后偏移10公分左右,使车身右侧从B柱位偏向左侧而车身扭曲,车底板由原来的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其中四个测量基准点移位三个,这样通过原车身上四个加固点用夹具固定是行不通的,必须添加辅助固定点。
3.用夹具夹位右后一个固定点,用第二个夹具平在离第一夹具30公分点,并且在左后侧底板大梁前端处焊一块钢板作为固定点,并用夹具夹紧,在左后大梁末端托车孔处用拉力器固定在校正平台上,这样整个夹具的固定点就找好了。
4.用两根塔柱同时对左前变形大梁和车身下附梁后端,同时施加拉力,并且用铁锤敲击车身相关变形的皱折点及其四周,以消除因撞击产生的内应力,使其自然展开,在施加拉力的同时应多方位的测量和反复的测量,并且对比维修手册上所给的标准尺寸。因为底盘大梁、附梁及其加强件都是用高强度钢板,所以在拉伸中有反弹力,所以要通过多次拉伸和敲击(不能用氧气—乙炔焰加热,这样会降低钢板的强度和内部晶粒结构)。这样拉伸力完全卸载后,再经过仔细的测量与对照维修手册,车身平行度已达到原车的标准。
5.把夹具取掉夹在原有的四个固定点的位置,开始整形前部事故位。因为左侧纵梁、减震器轮罩和左前A柱为更换部件,所以在多次拉伸时应找平发动机舱后围权和仪表台下衬板尺寸的准确性,使其与维修手册上标准尺寸一致就可以了。
6.然后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及电阻点焊,就可以更换新的板件了,并且装上车门及其叶子板,机盖罩,灯装置等等,并且调整其缝隙,使其达到上下一致,左右对称。然后协助机电工把必要调试的部件安装一遍,不适合的地方重新校正。最后对事故位作好防锈、防腐和密封的相关工作,最后送入油漆车间,这样整个校正过程的工作基本完成。
通过这次的车身修复,使我认识到车架在碰撞中能量的吸收和方向传递的知识,以及科学高效的维修工艺,同时也给维修企业带严峻的考验。设备与工具的落后,维修人员的维修专业水平等。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在竞争激烈的汽车服务市场中取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