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经验介绍材料
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扎实做好辖区居民充分就业工作
——在“全街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现场会”上的发言
王 庆
(2010年1月X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请允许我代表地直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光临指导我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地直社区所辖区域,东起地直街中段,西到蔺家河东岸,南邻英雄大街中段,北至公园北路西段,辖区总面积0.13平方公里。现共有五层以上居民楼20栋,90个单元,二层独门独院居民楼14栋。实有居民1440户,3686人。其中,特困家庭153户,304人。辖区内原有失业人员147人(含无工作能力5人)。在142名有工作能力人员中,现已有135人实现再就业。其中,有72人被单位招用;有31人自谋职业;有32人实现灵活就业;实际失业人员仅7人;辖区就业率达95.2%。下面,我从以下四方面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超前谋划
按照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街党工委、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创建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托劳动保障服务站,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优势,为辖区居民就业创造机遇,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搭建就业平台。
1、召开专题会议。为保证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召开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相关文件,与会同志还就如何做好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场气氛活跃,发言踊跃。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日后全面做好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社区总支书记、主任任组长,劳动保障站站长任副组长,劳动保障协理员、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又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3、制定工作方案。结合社区实际,我们确定了以构建和谐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从解决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挖掘用工单位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失业人员就业意愿,全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引导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失业人员发挥特长实现灵活就业等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性的工作方案。
4、纳入重要日程。我们坚持把创建工作列入到社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中,做到了与经济、党建、精神文明、环境整治等涉及民生工作同策划、同安排、同落实,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利用“服务型”社区优势,确保创建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要求,为构建和谐社区夯实基础。
二、广泛宣传,深入调查,掌握实情
为确保辖区内失业人员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再就业工作,社区能准确掌握失业人员相关翔实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查,掌握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资料,为全面落实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提供保证。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保证失业人员全面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在辖区内悬挂了“大力推进社区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宣传条幅;在社区门前宣传栏内张贴 “工作是等不来的,只能靠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宣传标语;在楼栋、单元口张贴了《下岗失业人员信息采集通知》;社区自愿者、楼长、“五老”等还进行了家庭和“一传十,十传百”等形式的宣传,社区还在一楼显著位置布置就业信息专栏(简单口述布置过程),以确保创建工作达到家喻户晓。
2、加大排查工作力度。由为保证入户走访、信息采集、供求状况调查等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统一部署,并结合实际,创新了调查方式和方法。在环境整治包保楼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做出适当调整,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所包保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比较熟悉,基本保持不变;根据辖区内4——5栋楼房为改制企业家属楼,工作量大、情况特殊等实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加强了力量;根据辖区内居民素质、休养、文化等,对入户走访工作人员数量上、性别上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班时间大多居民家中无人或只有老人、孩子在家,不敢乱开门等普遍现象,牺牲休息时间,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入户走访最佳时间段开展调查工作。采用以上措施,经“地毯式”排
查后,收效显著。
3、加大信息采集工作力度。要为确保入户采集的第一手信息翔实、准确、完整,我们加大了信息采集工作力度,要求工作人员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做到“三细”,即:“问细、验细、记细”。“问细”就是要详细询问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个人具备的特长等;“验细”就是要认真查验就业困难人员手中所有证件和相关手续,以备日后能够顺利更换失业证、下岗证等相关证件;“记细”就是要逐项真实、清楚、明细得记录就业困难人员的所有个人及家庭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为日后联系工作做好准备。
4、加大换证工作力度。在全面、准确了解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对于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能力的,并且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分批分期更换失业证。为保证不漏掉一人,我们坚持做到了每天办公室至少有三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在岗,对前期因漏登及“户在人不在”等人员进行答疑解惑,经补充采集后,分期、分批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分类认定,然后通过电子版和文字版两种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通过审批后,由社区将证件发放到本人手中。截止目前为止,已先后三批次,为146名就业困难人员更换了新证。
三、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收效显著
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在认真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优势,进一步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立体式、跟踪式服务,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突出特点,建立服务档案。为使所有的第一手资料更加的规范化,我们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建立建全劳动用工管理台账、劳动输出
管理台账、就业困难人员培训管理台账、“十种人”等基础性台账,将重要的数据材料录入微机,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数据库。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层次,我们为辖区内所有更换新失业证的人员建立了个性鲜明的跟踪服务档案。档案中除设有本人及家庭情况、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跟踪服务等记录外,特别突出了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技能、就业意愿、专业特长等方面内容,并根据行业、专业、特长等进行分类。这样建档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掌握失业人员所具备的特点和相关情况,便于查找,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如,某单位想聘用一位35岁左右的男性的电焊工,我们就可以直接到50岁以下、男性、工种为电焊工的档案中去查找,而不必逐一查找。倘若无符合条件的人员,我们则可将该信息作为一条用工信息,在社区内外发布,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就业机遇,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
2、引导就业,带动失业人员。为了扎实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利用鼓励一个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后,去带动多个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是临时就业,在辖区内倡导“自帮自助、就业有路”理念,通过社区优质服务,打消了用工单位与社区失业人员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的顾虑,为失业人员和“互利、互惠型”就业模式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如:李航海,缪自力夫妇,2004年在四平市植物油厂下岗在家待业后,几年里,都未能找到合适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随着孩子逐年长大,靠打零工已无法供孩子正常上学,不得不到社区为孩子开信,证明家庭困难,请求学
校减免学费。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就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夫妻俩听后很高兴,回家商量后就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钱,从租摊位,卖水果、卖菜做起,到开小吃店、烧烤生意,生意一步步的做大了。后因扩大经营,需要增加雇员。社区得知后,立即与他们商量,建议他们雇用本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可以提供符合要求的用工,且社区对用工人员的情况熟悉,省去诸如考察、试用期等环节。二人由于亲身得到过社区的帮助和服务,对此深表赞同,当即表示不再外请用工,经过社区筛选,先后有8名失业人员到店中工作,更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还优先聘用了一名残疾人,为其提供了一个十分珍贵的就业机会,更增强了其自信心。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夫妻二人不但自谋职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还能主动帮助与其有相同经历人员就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社会,影响并带动了失业人员群体实现了再就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和其他失业人员学习,其做法值得推广。
3、晓之以理,引导就业。调查摸底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本来有劳动能力的人,但因为懒惰,不愿意出力挣钱。遇到这种情况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往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其自食其力。如:家住政府6号楼3单元3楼的马X,50岁,离异,有一儿子在外打工,家里还有多病的老母亲,所有生活来源都靠儿子打工挣的几百元钱维持,其本人身体状况不错,就是好吃懒做,不愿意出外打工挣钱。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我们曾多次打电话与其沟通,但没有任何作用后。后因有用工信息,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其到社区登
记面谈,马某根本就不屑一顾,他明确地告诉工作人员,这是他自己的事,不用社区管。为使其能自食其力,我们主动到其家中进行多次走访,与他交流思想,帮助他分析家庭现状及其将要面临的严峻现实,老母亲体弱多病,需要很多医药费,儿子尽管年青但却能勇敢面对现实,你身为父亲,却在逃避,推卸责任,对上你对不起年迈的母亲,对下你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而且还会影响到儿子的婚姻大事等,劝其权衡利弊,切实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马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非常惭愧,当即表示愿意接受社区为他介绍的更夫工作,并承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回报社区,回报社会。
4、动之以情,鼓励自食其力。家住政府1号楼的失业人员李X,55岁,无工作,妻子在很多年前就因为不能忍受其酒后殴打自己,带孩子而离家出走了,现在就只身一人,终日无所事事,靠年迈父母的工资生活。社区几次为其介绍工作不接受,问他为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干活。后来有一天到社区去申请低保,说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好,但却不能出示诊断,在他的话语间明显听出就是不想干活,想套取政府低保金。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向他明确说明:政府设立低保,是为了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是为了养懒汉。你身体没有毛病,而且体质还很好,不符合条件。像你这样年纪的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还是可以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的,如果你愿意,社区可以为你提供这样的岗位。李某听后,自觉理亏,便放弃了申请低保的想法,看看自己又没有什么技能和特长,只能从事简单的轻体力劳动,便接受了社区为其介绍的洗浴中心清洁工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5、真心实意,尽职尽责。家住政府4号楼1单元1楼的全X,家
庭困难,因为要照顾残疾的丈夫和生病公婆,精神压力大,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曾参加过两次公益性岗位考试,但因不是4050人员没有被录取。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是中,她便更加没有了就业的愿望,家庭也就因此成为“零就业家庭”。社区走访调查时发现这一情况后,当即她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并多次到其家里做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在家居住附近,为她找到了一份既缓解了她家的经济压力,又便于她就近照顾丈夫和公婆,做钟点工的工作,彻底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我们还通过成立由主任助理、委员、有交流能力的协理员组成的专门的“思想疏导小组”,对劳动能力相对较强并且愿意就业的人员,优先介绍与职业技能或是就业意愿相符的工作,让其实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那些有一技之长也有就业意愿,但是找不到对口岗位的人员,尝试为其介绍相近的新岗位,让其在新岗位工作的过程中,等待、寻找能够让本人发挥特长、且薪水更高些的工作岗位;对于那些曾经有职业技能,现在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就是不愿意去就业的人员,充分发挥社区“思想疏导小组”的作用,鼓励引导其就业。我们还选派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人力资源市场用U盘拷贝最新用工信息,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实现最新信息与社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对接。将适合一些失业人员求职,但社区暂时没有合适失业人员的信息张贴在社区一楼门口处设立的 “就业信息专栏”上,让更多失业群体知晓最新、最全面的用工信息。类似以上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此方面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成功的、及时的为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为今后的就业再就
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区、街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过程中,经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突出亮点、狠抓重点、解决难点,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了辖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各类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的目的,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至今为止,共为146人更换失业证;为53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鼓励7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组织12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组织5名失业人员参加家政培训;预报三名大学生参加区共青团组织的“创业青年”培训班。
四、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继续努力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辖区内失业人员还未能实现全部就业,有些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的再就业人员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们工作的位置,我们的服务还存在着盲区和死角,还有很多工作不尽人意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改正。为此,我们下步准备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作:
1、加强管理,完善服务队伍。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强责任落实,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争取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队伍。
2、结合实际,发挥社区优势。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利用社区自身优势,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使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有效的开展。
3、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调动一切力量,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与各大用工单位加强联系,收集用工信息;采用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法,召集就业困难人员,共同到社区面对面进行交流招聘,以提高就业机会。
我们相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相关部门的鼎立支持,有各位同仁的无私帮助,有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地直社区一定会进一步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广开渠道,更好地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关于做好申报认定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
区
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的通知
人社厅函[2010]1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自2006年全国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以来,各地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巩固扩展,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我部研究决定,认定一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认定范围及数量
(一)申报范围:在2006年——2009年底,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社区中选择申报。申报认定工作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
(二)认定数量:首次认定的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共100个,具体名额数量根据各地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和所辖社区总数占全国社区比例等因素分配;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数量按各地充分就业社区达标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
二、申报认定标准
(一)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认定标准
1.连续三年以上达到省(区、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标准。
2.创建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各项指标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3.巩固扩展创建成果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性安排完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4.实现服务标准化、就业援助精细化和长效化。
5.工作善于创新,典型性、示范性强。
6.群众满意度高。
(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认定标准
1.连续三年以上保持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标准。
2.创建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较好,达到省(区、市)规定要求。
3.形成巩固扩展创建成果的工作机制。
4.基本实现服务标准化、就业援助精细化和长效化。
5.工作善于创新,典型性、示范性较强。
6.群众满意率高。
三、申报认定原则和程序
(一)申报认定工作按照“统一部署、严格标准、分级实施”的原则,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
(二)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由我部审核、公示、命名、授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命名、授牌,报我部备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切实加强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申报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水平。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对认定照标准细化指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评定出就业工作任务较重、善于创新、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社区,保证认定工作质量。
(三)实行动态管理,巩固扩展创建成果。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复查,经复查合格的命名继续有效,不合格的取消命名。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在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中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巩固扩展创建成果。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大力宣传创建典型,特别是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区、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红旗路社区争创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促进充分就业 构建和谐家园
红旗路社区争创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单行材料
红旗路社区地处天水市麦积区城乡结合部,办公地址在区府路临街的小二楼上面,居民办事非常方便。有常驻居民3038户6748人,是集机关、学校、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社区设有信息服务站、家政服务站、老年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等四个站室。有工作人员4人,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非常善于学习、实践、创新的团队。社区班子依照平安麦积建设,紧贴时代脉搏和工作实际,以“活动全方位、服务全天候”为主要工作方式,全力打造互动、互爱、互助的大格局,形成了现代化社区所特有的人际关系祥和、生活态度快乐、认知思维健康、互动氛围浓郁的软环境。
该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社区主任兼任劳动保障事务站站长。劳动保障事务站工作经费有保障,制度健全,办公设备齐全,办公场所宽敞明亮,配有计算机2台,打印机1台。今年4月底,社区为28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9户“零就业”家庭登记建卡,摸清他们的失业原因、家庭情况、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和就业去向等;为275人介绍了工作岗位,其中 “4050”人员140人。近年来,该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已连续四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社区还获得了 “市级先进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科普先进社区”、“区低保工作先进集体”、“办事处先进社区”等光荣称号。其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常抓就业政策的落实工作 社区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他们始终把关系民生的劳动保障工作当作首要工作任务来安排部署,为了能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社区把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与促进创业工作结合起来。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各项就业再就业和全民创业政策,提高社区居民对政策的知晓度,让下岗失业人员主动运用就业政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积极主动的吸纳辖区内居民就业。2009年社区组织13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区就业培训中心和妇联组织的计算机、家政、美容美发、厨师等9个专业的免费培训,通过培训分别推荐家政就业30人;打字复印行业就业10人;美容美发就业25人;厨师就业7人;缝纫就业9人。二是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耐心细致的扶持辖区内失业人员创业,到目前社区已累计为104人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312万元,仅2009年就为24人贷款95万元,贷款金额206万元。扶持下岗失业职工、长期失业人员、复转退伍军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进城创业人员等104人创办了自己的小企业,吸纳辖区300多人就业。2005年为辖区内甘棉厂下岗失业人员胡小金申请到小额担保贷款2万元,创办了粮油加工厂,经过这几年的辛勤工作,她的固定资产已达到10万元以上,流动资金达20万元,是自主创业人员中的成功典范。曹纪鹏在2001年被劳教释放后,一直无工作,他妻子也没有工作,属典型的“零就业”家庭,社区劳动保障事务让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为他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有了,就要选择项目,经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工作人员几天的市场协助调查,为曹纪鹏出主意,让他开一间儿童鞋店。既投资小、风险也较小还不愁生意冷清。社区人员为他出主意、想办法,曹纪鹏全家感谢,他没想到社区对他这样关怀备至。经过十几天的筹备,曹纪鹏选好了场地,在二马路幸福商城楼下的纪鹏童鞋店2006年9月正式开张了。这不仅缓解了曹纪鹏一家的燃眉之急,也真正解决了他们全家的生活问题。
二、建立建全统计报表,对辖区内就业工作心中有数 2003年成立劳动保障事务站以来,该站共建立就业再就业工作台帐8本,分别是:《麦积区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帐、《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和就业去向》台帐、《再就业援助及“4050”人员求职登记和就业去向》台帐、《办理各种证卡人员花名册》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 款情况台帐》、《再就业救助对象基本情况》台帐、《职业培训》台帐、《麦积区持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各类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台帐。每月按时上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和就业去向》、《再就业救助对象及“4050”人员求职登记和就业去向》、《办理各种证卡人员花名册》、《招聘单位用工信息申报登记》四种台帐报表并按季度上报就业情况分析,提出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搞好正常统计报表的同时,还及时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就业调查和摸底统计方面的工作任务。
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认真落实就业服务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该社区对辖区人员做到“六清”,即生活状况清、择业意向清、就业能力清、就业状况清、社会保险清、社区退休人员情况清,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奠定了基础。一是分派专人负责与辖区内各用人单位联系,广泛收集辖区内的用工信息,有效地实现了求职、用工信息资源的有效对接。二是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推荐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实现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红旗路社区还自办家政服务站,安臵了15名失业人员,并解决了100多人就近就业的问题,如单亲家庭人员温斌的感受最深,他自2003年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因年龄大,又无一技之 长,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女儿在上学,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让他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社区同志在得知他的情况后,上门与他进行交心、谈心,帮助他树立生活信心,联系市总工会给他争取冰柜1台,桌子2张,椅子4把和烧烤车1台,并安臵他在三马路道南小学门口摆摊,解决了他就业难的问题,正如他所说:“是社区给了我重生的希望,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辖区内的夫妻双下岗职工李胜利夫妇,单位破产后,面临生活无着落,儿子复员退役后未安臵,又收养了一个孤儿,社区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们夫妇俩重新定位,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夫妇俩利用自身的特长,在二马路步行街摆了一个小摊点,早上卖豆浆油条,方便过路的行人,为自己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并且协助他们申请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三是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为辖区群众办理居民医疗保险手续,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按照市区两级医疗保险政策,采取上门入户的形式,共为辖区1936人办理了医疗保险。社区居民苏松娥,多年患有心脏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由于高额费用连想都不敢想,但自社区给办理了医疗保险后,在西安住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医疗保险报销了5万多元医药费,社区又通过区民政局给其申报了二次大病医疗救助,报销了2万多元,大大地解决了她看病的困难。四是规范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红旗路社区有离 退休人员174人,为保证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乐的问题,社区组建了老年活动室,组织老年秧歌队每天开展活动,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辖区退休职工陈末丽,60多岁,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他的扇子舞在香港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
红旗路社区自2003年建立劳动保障事务站后,利用辖区内单位众多的优势,工作人员为解决辖区内失业人员就业问题,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就业政策,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积极协调区内共建单位帮助解决就业问题。近几年来分别在市二院、市四院、区环卫局和区园林处及区综合执法局等单位利用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臵就业困难人员86人。通过信息服务站,为287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岗位。过去一些要“低保”的居民,例如大学毕业生王伟,毕业后没有工作,多次找政府上访要求安排工作未果后,经过社区的联系介绍,宣传讲解有关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推荐他参加了区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创业培训后,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在桥南四马路开了一家百岁鱼庄火锅店,并吸纳了30多名失业人员就业。这几年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大力帮助使辖区内许多失业人员转变了就业观念和意识,增强了他们实现再就业的主动性,该社区实现了无“零就业”家庭。由于管理规范、服务热情、工作扎实,社区先 后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失业人员常说“社区就是我们的家,靠得住,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我们感到自豪”。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量大面宽,任务繁重,红旗路社区虽然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社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社区将积极克服困难,进一步完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紧紧抓住就业这一工作重心,不断拓宽社区就业渠道,使创建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天秀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天秀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材料
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2010,在街道和社保所的领导下,按照街道社保所要求,以消除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核心开展各项促就业工作。天秀社区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一、为本社区失业人员服务方面的基本情况
1、真诚服务失业人员一直是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工作宗旨。就业服务站从宣传就业政策入手,在街道社保所的指导下,通过政策宣传、入户走访、建立台帐、职业指导、开发岗位等多项措施,为本社区失业人员提供了全方位一条龙优质服务。天秀社区2010年共有新增及原有在册失业人员25名,本社区对所有在档的失业人员都逐一做了动态情况调查。其中有出国人员1名、残疾人员1名、隐性就业人员10名、正在上学4名,其他人员9名。
为了让每一位失业人员及时了解现行的社保政策,我们坚持入户与电话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地一对一作好政策宣传工作。本社区有一个失业人员在一家医药公司就业,单位一直未给其上保险,通过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监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与本人宣传就业政策以及《劳动法》的一些规定,使其与单位沟通并签定了劳动合同,单位为其入了职工基本三险,使其有了基本保障。通过对失业人员政策宣传、沟通做工作,本社区已有3人由隐性就业转为正式就业,并将档案从街道转出。
2、从社区实际出发、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2010我们累计进行入户及电话走访失业人员100余人次,其中走访“4050”人员40余人,通过政策宣传使大龄失业人员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201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共有22人,其中办理社区灵活就业18人,转档及正规就业人员3人,就业率达到95.4%。
3、配合街道社保所下达的培训任务指标,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培训信息,鼓励他们参加失业人员创业者培训班的培训,为促进就业奠定基础,今年先后共有3人参加了考试。此次的培训得到了失业人员的好评。
二、创建措施
1、建立并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工作制度
在街道社保所的帮助及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天秀社区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等七项管理机制。并设立了站长、副站长、劳动协管员各一名。确保社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2、健全各种就业服务台帐
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设有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台帐、就业困难人员台帐、“4050”人员台帐、失业人员走访台帐、失
业人员就业台帐、灵活就业台帐、就业援助活动记录台帐以及其他类等各种就业服务台帐,准确记录了各项信息及动态管理情况。
3、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多样化援助活动
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自创建以来,每年都不定期的随时更新劳动保障宣传栏,用于长期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共有社保橱窗1个、通知栏2处,并同时使用板报配合宣传,另外,本社区居委会的100多名社区居民志愿者也是社保政策的长期宣传者,为社保宣传工作提供了保障。今年以来,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援助活动10次,解答有关政策30余条,发放政策宣传单、册100余份。开发用工单位4家,开发岗位32个,为本社区创建就业示范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定期走访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
为了使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本着每季度定时进行走访及动态不定时走访模式,及时了解摸清其家庭情况、失业原因、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及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失业人员基本信息,耐心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并及时提供适合本人的就业岗位。
5、提供社区日常服务
为了营造社区居民人人关注的创建氛围,社区将街道就业援助电话及社区就业服务站电话长期在橱窗内公示,截止
到目前无一人投诉(填写满意度测评表66张),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得到了失业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共同认可。
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使政府的促就业政策第一时间宣传到社区失业人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工作,使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马连洼街道社保所
2010年12月28日
第五篇:天秀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天秀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材料
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2010,在街道和社保所的领导下,按照街道社保所要求,以消除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核心开展各项促就业工作。天秀社区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一、为本社区失业人员服务方面的基本情况
1、真诚服务失业人员一直是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工作宗旨。就业服务站从宣传就业政策入手,在街道社保所的指导下,通过政策宣传、入户走访、建立台帐、职业指导、开发岗位等多项措施,为本社区失业人员提供了全方位一条龙优质服务。天秀社区2010年共有新增及原有在册失业人员25名,本社区对所有在档的失业人员都逐一做了动态情况调查。其中有出国人员1名、残疾人员1名、隐性就业人员10名、正在上学4名,其他人员9名。
为了让每一位失业人员及时了解现行的社保政策,我们坚持入户与电话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地一对一作好政策宣传工作。本社区有一个失业人员在一家医药公司就业,单位一直未给其上保险,通过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监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与本人宣传就业政策以及《劳动法》的一些规定,使其与单位沟通并签定了劳动合同,单位为其入了职工基本三险,使其有了基本保障。通过对失业人员政策宣传、沟通做工作,本社区已有3人由隐性就业转为正式就业,并将档案从街道转出。
2、从社区实际出发、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2010我们累计进行入户及电话走访失业人员100余人次,其中走访“4050”人员40余人,通过政策宣传使大龄失业人员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201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共有22人,其中办理社区灵活就业18人,转档及正规就业人员3人,就业率达到95.4%。
3、配合街道社保所下达的培训任务指标,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培训信息,鼓励他们参加失业人员创业者培训班的培训,为促进就业奠定基础,今年先后共有3人参加了考试。此次的培训得到了失业人员的好评。
二、创建措施
1、建立并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工作制度
在街道社保所的帮助及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天秀社区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等七项管理机制。并设立了站长、副站长、劳动协管员各一名。确保社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2、健全各种就业服务台帐
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设有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台帐、就业困难人员台帐、“4050”人员台帐、失业人员走访台帐、失业人员就业台帐、灵活就业台帐、就业援助活动记录台帐以及其他类等各种就业服务台帐,准确记录了各项信息及动态管理情况。
3、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多样化援助活动
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自创建以来,每年都不定期的随时更新劳动保障宣传栏,用于长期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共有社保橱窗1个、通知栏2处,并同时使用板报配合宣传,另外,本社区居委会的100多名社区居民志愿者也是社保政策的长期宣传者,为社保宣传工作提供了保障。今年以来,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援助活动10次,解答有关政策30余条,发放政策宣传单、册100余份。开发用工单位4家,开发岗位32个,为本社区创建就业示范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定期走访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
为了使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天秀社区就业服务站本着每季度定时进行走访及动态不定时走访模式,及时了解摸清其家庭情况、失业原因、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及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失业人员基本信息,耐心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并及时提供适合本人的就业岗位。
5、提供社区日常服务
为了营造社区居民人人关注的创建氛围,社区将街道就业援助电话及社区就业服务站电话长期在橱窗内公示,截止到目前无一人投诉(填写满意度测评表66张),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得到了失业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共同认可。
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使政府的促就业政策第一时间宣传到社区失业人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工作,使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马连洼街道社保所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