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顺河同志先进事迹(范文)
明顺河同志先进事迹
明顺河,齐河县胡官屯镇大明村一个普通的村民,虽然普通但又不普通,他在村民眼里是一个人缘好的人、是一个热心的人、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在妻子眼里是一个好丈夫,在孩子眼里是一个好父亲,在父母眼里是一个好儿子。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一个人的真正的价值。
他,今年五十三岁,中等身材,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整天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大明村是一个不到五百口子人的村子,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到北一提起明顺河人们无不交口称赞,都说他心眼好。谁家的拖拉机出毛病了,只要一叫他,不管他手里的活有多忙,他都义无反顾地跑过去给你修理,有时修车修到大半夜,这样的活是经常的,有一次他给别人修车又累又困正赶上自己家浇地,安好车出了水他才松了口气。由于经常熬夜困极了,浇地的时候他竟然躺在田埂上睡着了。妻子心疼他,自己在地里拉水管子浇地,她理解丈夫,她绝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他。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提前到场忙这忙那。大事小情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大明村有二十几眼机井,无论哪一眼机井出了毛病,无论哪一个人叫到他,他都毫无怨言的去修理,人们感谢他时,他总是笑笑说:“这点小事,没什么。”2015年秋收连续二十几天无雨,土地墒情很不好。他家种着六十多亩地,不仅在大街上的晾晒的玉米需要打理而且还需要灌溉。恰恰就在这时村民 王祥华急匆匆地赶来说他家正浇着地突然机井坏了,丈夫在外打工不在家,明顺河听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急忙跑去撸起袖子就修了起来,不巧就在卸泵时一个螺丝杆滑脱,泵体直接砸在他的左手食指上,疼得他脸上布满豆大的汗珠,鲜血染满了整个左手。王祥华急忙找车要把他送往医院去包扎,可他若无其事地说:“不要紧,我到家自己包扎一下就行了。”经在场的村民们一再要求,他才不得已被送进医院进行了包扎。医院建议伤者住院输液,他说:“这得花多少钱,我不住院。”说完就要走。王祥华及其家人强烈挽留,他才住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总是想着别人,把自己的事总是放在第二位。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他的妻子也没有埋怨他,也非常的通情达理。明顺河别看他对待别人随和热心,但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是一个严父,他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可他想不能一味地光挣钱,要让孩子成器成才,得让孩子成就一点事业。那做父母的才算合格。他毅然决然地把两个儿子都送上了部队去接受军队这个大熔炉的锻炼。结果他两个儿子没有辜负他这个做父亲的期望。大儿子明国庆2004年参军,200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儿子明国亮十八岁参军,在部队上荣获优秀士兵证八个,2012年6月被部队所在市评为全市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9月荣获“打造铁军”消防业务运动会攀登持钩梯第一名。玉树地震中,获立三等功。面对孩子这些成绩,他幸福地笑了。他深深懂得“子不教,父之过”“子成才,父之功”。在儿子身上他真正倾注了做父亲的大爱。
在平日里,他还经常语重心长地对两个儿子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得讲究孝道。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他首先给孩子们做了榜样。明顺河的父亲在2010年春天被医院检查出食道癌,一直到2014年去世,在此期间,他作为家庭中的长子,不仅带头拿钱给父亲治病,而且还放弃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时常陪护在父亲的身边。住院、化疗、买药、护理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每当邻居看到这些都夸他当儿子的孝顺时。他总是很难过地说:“我父亲拉扯我们弟兄四个长大成人,然后又给我们一一成了家太不容易了。真是太难了,他老人家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父亲临了,我尽这点义务又算得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生活,他经常到母亲房里问寒问暖,看缺什么东西他及时拿来。在外打工,每逢过节必须家来陪母亲过节。他总是这样,以他那最善良的心诠释着人类最高尚的道德准则。
明顺河同志,以他那平凡的行动,践行着他那不平凡的事迹,他对大明村父老乡亲所做的一切足以证明,他是大明村中最美的人。
第二篇:肖明同志先进事迹
肖明同志先进事迹:用生命诠释党性——记黄石优秀组工干部肖明
时间:2012-04-05 09:55来源:未知 作者:dbgm01 点击:
1008次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在黄石港区政府的一件普通办公室里,摆设老旧简单,办公桌上堆满各类文稿,唯一特别的是,书柜里静静摆放了几十本手抄笔记。
这是一个工作日,可是,原本应该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主人已经永远离开!
2011年12月24日,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组织部副部长肖明因长期劳累导致颅内出血,英年早逝,年仅47岁。
肖明就在这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着基层组工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不会有激动人心的成果,也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一条条必须遵守的纪律和原则。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却是真正的不平凡。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肖明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恪守职业操守,对工作精益求精,用忠诚燃尽了生命之火。
干起工作像“铁人”,对待干部和群众像“亲人”,他的事迹感动了黄石,感动了荆楚。
3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作出批示,要求广大组工干部向肖明同志学习。
甘当老黄牛 一腔热血投身工作
回忆起肖明,所有人都说:“他太累了,工作起来不要命。
2011年换届前,黄石港区大事不断,均涉及到组织人事工作。作为分管干部、组织工作的副部长,肖明连续加班,忙到凌晨甚至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有时晚上干完活就在沙发上一歪,第二天早上接着上班。
黄石港区政协副主席陆震说,”他就像一头牛,不论往身上加多少重量,都不吭一声。“
据肖明的妻子程迎晖回忆,那段日子,肖明几个月来总共只回家陪她吃过3次晚饭:他早上6点半起床,妻子还没醒;晚上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妻子已经睡着了。
2011年12月16日,头痛难忍的肖明到黄石市中心医院检查出颅内出血,迅速转至武汉同济医院。18日中午,身在重症监护室的他,向同事发出最后一条短信:”关于党的十八大代表提名,请尽快向各单位收集齐材料……“
程迎晖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想着工作,真是不要命了!“
肖明断断续续的说:”这些工作都是我经手的,别人不知道,得事先告诉别人,我怕万一真的醒不过来了,影响了工作啊!“
12月21日下午,肖明的头痛再次加重,当晚7时被推进了手术室。24日凌晨1时45分,不幸去世。
”在他去医院前,其实已经头痛了一个星期,以为是得了感冒,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没有告诉任何同事。“
回忆起丈夫生前的生活点滴,妻子程迎晖泣不成声,肖明在弥留之际,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婆,对不起,我陪你的时间太少!“
就在肖明闭上眼睛的前一刻,他双目凝视着妻子,泪水不停地向外流。程迎晖知道他是在表示对家庭、对家人的歉意。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是在责备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公、好父亲。
把琐碎工作做到完美 不让党的形象受影响
一名组工干部,常常扮演的是”幕后“角色,嘴要紧,心要正,还要常受委屈。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肖明在黄石港区的考核中经常得第一。
”他白天都在跟干部们谈心,只有晚上的时间加班写材料。“黄石市妇联党组书记胡俊介绍,肖明的办公室总是开着门,谁来都递上一根烟,泡上一杯茶,耐心倾听,从没见过他发脾气。
肖明从事组工工作14年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成为全区组工干部队伍中的”活字典“。私下里,周围的年轻同事都不喊他”部长“,而是直接称他”老师“。
区直机关的几百名干部,肖明不用看档案,都能知道姓名、年龄、工龄和家庭情况,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这些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严守组织机密是组工干部的重要素质。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黄立军大肖明12岁,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在黄立军改任非领导岗位的头一天,肖明拉着他喝酒谈心到深夜,却没有透露一丝口风。
去年,肖明带领同事编纂十八大代表的提名名册,一直忙碌到凌晨才把一百多页的册子装订好,最后一次校对发现,有个代表候选人的籍贯写错一个字。对于这个微小的误差,有人表示可以忽略。肖明严肃的指出,”任何差错都可能对选举带来影响,必须纠正。“最后,重新把厚厚的册子拆开修订,快到天亮才忙完。
考察干部的”德“一直是难点,肖明去年12月制订出《关于对干部的德进行考察评价的实施办法》,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16个指标对干部的德做定量考察,《办法》作为课题被全国党建研究会定为一等奖。
关心同事 帮助群众 像蜡烛一样温暖他人
”肖明的人生不像烟花那么灿烂,可是像烛光一样给人温暖。“市妇联党组书记胡俊说,肖明从不为自己考虑,可是心里总是装着工作,装着干部和群众。
肖明的姐姐知道他每天晚上要忙到很晚才回家,便将自己一辆半旧的小车送给他作为交通工具。而肖明却让”私车公用“,外出开会开自己的车、送同事回家用自己的车,而他从没在部里报过1分钱的油费。
”只要有人加班,肖部长一定在,不管多晚,都会用车把同事送回家。“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李学说,肖部长是一个没有领导架子的人,他总是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感染他人,跟他一起加班,即使很累,也很舒服,”同事们总是笑言,肖部长是全区级别最高的司机。“
2007年,区委组织部挂点延安路社区,肖明坚持每周五下午到社区开展劳动。社区书记黄朝著说,肖部长是个领导,更像个大哥,每月的第一个周末,一定会来社区走访,风雨无阻。”他把社区每个角落都跑遍了,清理了八处死角,对两条路进行了改造。"
延安路社区居民黄太春,是位下岗党员,他在外打工时学得一手纺织的技能。黄太春想回家开办一个纺织厂,却苦于缺场地、缺资金。肖明得知情况后,利用朋友关系,为黄太春争取到了7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了场地。2009年下半年,黄太春的纺织厂办起来了,目前生意红火。可帮他办厂的肖明却倒下了。
当黄太春得知肖明去世的消息后,这个大男人放声痛哭。
第三篇:杨发顺同志先进事迹[推荐]
杨发顺同志先进事迹
杨发顺同志1973年11月生,2000年3月入党,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担任禄劝县翠华镇新华村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4月至今任新华村党支部书记兼新华村委会主任。
五年来,杨发顺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新华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新华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党支部在2011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新华村委会连续两年在翠华镇综合目标考核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荣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奖。
一、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杨发顺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二、抓建设保民生,群众生活上台阶
杨发顺坚信身为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担任新华村支书期间,他始终将新华村民生工程的建设放在第一位,积极开展五小水利工程,组织修建两万立方坝塘一个,一百方蓄水池三个,修建各种水窖百余个,帮助遭遇三年连旱的人民群众度过难关。他还积极组织实施农村道路硬化
1工程,为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带来便利。此外,杨发顺还积极协助战备水库的建设工作,时时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挂在心头。由于杨发顺及其班子成员的努力工作,新华村历年来社会治安良好,多年来无上访,无黄赌毒事件出现。
三、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不松懈
杨发顺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
四、抓经济促发展,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杨发顺同志心里装的是群众,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大力积极扶持个体企业发展。他本人开展多种经营,响应镇党委关于调整传统农业结构,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的要求,积极开展烤烟与核桃、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研究种植业务,带着村民走上致富路。
杨发顺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今年的工作中,恰逢“四群教育”春风吹遍禄劝大地,他又为自己订立目标,要把新华村建设成为生态村。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的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昆明市环保局驻新华村四群工作队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日
第四篇: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
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
‚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里,像朱老先生这样甘于平淡,一心为他人、为社会的人实在太少了。朱老先生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朱老先生是我们传统儒家文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实践者,是社会主义‘八荣’的集体体现者。朱老先生是我们时代的一座丰碑,当我们迷失在物质世界里的时候,抬头看看这座丰碑,必能汲取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这是朱自明同志1995年至2002年助学对象之
一、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张继莲在朱自明70大寿时的感恩之言。是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朱自明同志凭着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1983年至今,历时28年,他捐出18万余元资助72位贫困生完成学业。他捡破烂、卖废品,‚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默默履行自己‚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读点书‛的质朴心愿,也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质朴的语言,饱含了多少希望,在细微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最真切的人间大爱
1982年,在张坊担任乡镇干部的朱自明同志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了解到,许多品学兼优的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想到自己短暂而辛酸的求学经历,想到自己儿时的梦想因贫穷而破灭,朱自明的心里忽然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让孩子们重复自己的故事,一个伴随他终身的想法在他心里默默产生了。他泼墨挥毫书写了‚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的条幅,也在心里立下了捐资助学的铮铮誓言。1983年,当时月工资仅40元的朱自明同志拿出200元为6位学生发放了奖学金。1983年至1988年,他资助朱学明等3位学生达3300余元,其中朱学明同学直至大学毕业。此后,随着工资的提高,朱自明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也逐渐加大,从每年捐出一半工资到每年捐助3000余元,直到他1998年退休,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朱自明同志家庭负担也很重,妻子没有工作,儿女尚在上学,但是他并未因此而间断他的助学行动。1991年至1998年,先后有16位学生受到他的资助,金额从每人330元到3940元不等。1998年退休后,儿女们也各自成家立业了,没有了什么负担,朱自明干脆捐出了每年的全部工资,现在每个月的1890元退休工资,他都是‚代领‛一下,然后全部送到了贫困学生手中。28年间,先后捐款202474余元资助7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14人考上大学,2人在读研究生。
每年5月2日朱自明同志生日,带着声声的祝福和深深的感恩,当年和现在的受助学生总会回到朱老身边,和朱老的儿女们一起为朱老庆生。说起朱老清贫度日却给他们无私资助时,情到深处,他们忍不住泪洒当场。在长沙工作的朱学明忘不了小时候到朱老家量米度饥荒的往事:‚读书时我虽然成绩很好,但家里很困难,眼看就读不起了。朱老的女儿比我低一个年级,回家把我的情况跟朱老说了,第二天朱老就走路来到学校,后来又去我家看了,从此便开始资助我。朱老对我很好,不但给我缴学费,给我买课外书,还叮嘱我要是家里没吃的了,就去他家量米……他对我就像父亲一样。‛在广州工作的邹武动情的回忆:‚如果不是朱爷爷在我读高三时资助我5000元,我可能连大学的门都进不了。‛现在正在读研的黄春根更无法忘记,在2003年下半年,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就要升入高三了,但贫困的家庭让他面临辍学,他初中的校长与朱自明谈起此事,说他的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父亲腿脚不便丧失劳动能力,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如果因此不能参加高考实在太可惜了,朱自明听了,二话没说,当即拿出2000多元送到他家,第二年高考前夕,朱自明又亲自来到浏阳三中,给他送来了2000多元现金和两盒补品,并嘱咐他沉着应考。其实,在受助的58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朱自明同志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都是朱自明同志对‚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的践诺都浸润了朱自明同志在漫长岁月中永葆的无私大爱!
从一名国家干部到拾荒老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另类‛。但在他长期的执着坚持中,让人们读出了他生命的精彩和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从张坊镇茶林村洪屋组到张坊集镇,两公里路程,无论寒暑,不管晴雨,朱自明同志在每天上午八点到十点都要走上一圈,路边的每一个烟盒、每一张废纸、每一个矿泉水瓶都被他收入他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里。回到家里,朱自明便坐在屋檐下将他捡来的‚宝贝‛细细分类整理好,整齐地堆在角落里。退休后的朱自明便成为了一名‚拾荒老人‛,靠着拾荒,朱自明每年可以获得近千元收入。‚我们自己有田,自己种菜,每个月开支不超过一百元,有千把块钱足够我和老伴过日子。‛在朱自明将全部工资捐助给贫困学生后,他和老伴的生活就基本上靠他一点一点捡破烂、卖废品来解决。
作为一位月工资近2000元的老干部,完全可以在农村和老伴过上充足而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毅然将退休工资全部捐出助学,自己却选择了清贫,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靠种菜、养鱼、养兔、养鸡、捡破烂来维持。他住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一栋土砖房,在附近邻居新建的楼房旁边显得特别破落,在他家里30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时髦的家具,他睡的是一张即便在农村也已经极其少见的‚架子床‛。没有洗衣机,每天十点后,在山泉水暖和点时,朱自明便开始洗衣,用手搓。朱自明从来没有用过手机,他与在外工作、读书的儿女、孙辈们或者是与他资助的学生联系都是使用固定电话,在他卧室里最现代化的就是那台21吋的彩色电视机,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本土新闻是朱自明同志每天不落的‚家庭作业。‛
朱自明同志在对贫困学生慷慨相助的同时,对自己和家人却特别‚抠门‛,他已经15年没有买过新衣服,最新的衣服是1993年在他担任乡镇领导时做的一件西装,‚那时流行西装,我也在浏阳做了一件,不记得花了几十元了。‛现在逢年过节或要出远门,朱自明才很舍不得地穿一次。大儿子1978年从部队转业时带回来的一双棉鞋,朱自明已经穿了整整30年,他还视为‚宝贝‛:‚这鞋子质量真好,今年下那么大的雪,那么冷的天,我穿着出去还是那样暖和。‛退休以后,他再没有从工资中给过老伴和儿女一分钱,1997年,最小的儿子建新房子,他没有给予任何经济上的帮助,儿媳原本想要朱自明支持一下,就对他说:‚爸爸,你在乡上当领导,在外面熟,帮我们去买点钢筋水泥来吧。‛朱自明明白儿媳的意思,满口答应道:‚好啊,你们列个清单出来,拿钱来我帮你们去买!‛结果忙是帮了,但还是儿子儿媳自掏腰包。
朱自明的‚另类‛生活,也曾遇到诧异的目光和风凉话,甚至有以前的同事和好友上门指责他对家人的吝啬,责备他捡破烂丢丑,损害了退休干部的形象。但是朱自明同志毫不在意,‚我不偷不抢,捡点别人不要的东西有什么要紧。‛他依然坦然地走在那条从家到集镇的路上,依然坦然地延续着他的助学行动。今年他又在小河乡重新确定了10名贫困学生为资助对象,上学期已经为每位学生解决了生活费400元。
看到他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朴素的穿着,听到他爽朗而开心的笑声,我们对这位拾荒的同志干部不禁肃然起敬!
‚三要‛、‚三不要‛是朱自明资助学生的‚苛刻‛条件,同时也是他至高境界的真实体现,这种低调与淳朴才是其价值的真正所在
对于贫困学生的困难,朱自明几乎是‚有求必应‛,但他同时对每一个受助学生都有‚苛刻‛的条件,那就是要求每一个受助学生必须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努力学习、要勤俭生活、要为社会作贡献;不要往来、不要宣传、不要回报。
张继莲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工作,有一次回家要还朱自明以前资助的钱,朱自明说什么也不要,他告诉张继莲:‚我支持你,帮助你,不是要你回报,只要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看着你有出息也就高兴了!‛
山里人纯朴、重情,因此常常有受助学生或家长拿着土特产到他家表示感谢,朱自明每次都会坚决拒绝:‚如果我要你的鸡蛋、土鸡,我不会少给你几百块钱自己去买啊!‛
一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后,给朱自明来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自己因没有运动鞋,进行体育活动时在操场上只能打着赤脚,接到信后,朱自明立即从自己刚领到的40元工资中,拿出15元寄给了这名学生。收到钱后,这名学生马上回信表示感谢,这封信朱自明没有保存下来:‚我不是要他们记住我,没必要嘛!‛
对自己资助贫困学生,朱自明一直相当低调,大多数的资助款项都是他亲自交到学生手中,因为他不愿让更多的人知道,他更不愿意把他资助学生的事当作新闻进行报道,当地政府领导为了了解朱自明助学情况,曾三次登门拜访,他三次避而不见。两年前,《浏阳日报》一记者听说了朱自明的先进事迹后,采写了一篇短讯进行报道,朱自明读后立即打电话责备该记者没有尊重自己的意愿。这次如果不是他的受助学生不顾‚协议‛而向当地政府领导大力推荐,不是市委领导以‚党的宣传工作需要‛‚强行‛他接受记者采访,朱自明的感人事迹也许还将不为人知,或许我们还无法了解和理解他‚三要‛、‚三不要‛助学的至高境界,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朱自明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拾荒‛老人。
‚选择平凡,拒绝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记述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朱自明同志将永远是我们最具说服力的榜样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朱自明同志依然对自己的助学行动说得很少,即便他作为‚政治任务‛而提供的材料也显得过于简单,他把自己长长的助学过程轻描淡写,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平凡的一员,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看作是一名普通党员理所当然的责任。当我们为朱老的行为表示我们的敬意时,朱自明笑着告诉我们:‚我祖上三代没有进过学堂门,我自己也只读了四年半书,我现在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多为社会作点贡献。‛
朱自明同志选择了平凡,但他并不平庸。28年来,他不仅为72位学生捐资182405余元,同时,前后捐款1.4万余元支持家乡建校修路等公益事业,08年汶川地震,他个人捐款3420元,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他分别捐款2000元。
朱自明同志195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基层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顾全大局,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5年至今,朱自明同志还担任了张坊中学校外辅导员,他不仅经常来到学校了解学校发展情况,亲自参加学校德育活动,而且他还充分利用关系,牵线搭桥,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资金,为学校贫困学生争取扶助。现在在他的努力下,张坊中学与长沙市天心区一中开展了‚手拉手‛联谊活动,天心区一中在活动中不仅为张坊中学捐赠电脑等一批价值近4万元的现代教育设备,而且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为山区教育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更为可贵的是,在朱自明无私大爱的影响下,翁开明等朱自明的早期受助学生已经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目前在朱老的联系下,翁开明和他的朋友正资助着张坊中学18名贫困学生。2008年朱自明同志被市关工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
参加工作至今,朱自明同志多次获得县级以上奖励表彰,先后被评为浏阳市‚先进工作者‛、‚重教乐捐先进个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五老‛、‚文明市民标兵‛、‚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首届道德模范‛;200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2009年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2009年荣获‚浏阳十佳道德模范‛、‚长沙市文明标兵‛、‚湖南省慈善奖‛等荣誉称号。关于他扶贫助学的感人事迹,《长沙晚报》、《潇湘晨报》、《浏阳日报》、新华网、红网、星辰在线、长沙电视台、浏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导,在每一个人心底都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是我最感激的人,也是我最尊重的人,我觉得朱伯伯是一位品德高尚、充满爱心、高瞻远瞩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从他身上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私,什么叫人生意义。我觉得他真的很伟大,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榜样,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这是朱自明的受助学生的深情感言。是的,像朱自明同志这样,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甘于清贫,忘记得失,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将他人利益放在心头,无怨无悔地做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说服力的榜样!
第五篇:关于王志明同志先进事迹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王志明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党员,他时时刻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多种经营、业务培训、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自己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为群众和职工们树立了良好形象。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站长,他深刻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不懈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头脑,牢固正确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刻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党章履行自己的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本人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 务。把老党员、老干部当作自己的摄像头,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把党组织的温暖送给每位同志,在参加活动时,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自己积极之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感受党的温暖,让他的党员形象闪耀发光。
二、勇力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自来三角洲开发区以来,他主要从事水产站和多种经营服务站工作。先后任水产站副站长、多种经营站站长,特别是担任多种经营站长时候,觉得责任重大,对自己要求更高了。因为他直接面对的老百姓,面对的具体工作,他首先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五种素质能力,提高政治素质,提高宣传知识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素质,提高较强的知识素质。达到了六大坚持:
1、坚持理论学习,使工作走上制度、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2、坚持规范化管理,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快知识更新。
3、坚持务求实效。
4、坚持身先士卒的影响力,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讲求实效,带头实干,起到表率作用。
5、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民打成一片。
6、坚持党性修养,廉洁从政。他始终牢记党性要求,做到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 本色,努力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多年来,为三角洲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改善服务态度,为开发商办实事。
参加工作以来,他主要从事农业服务的第一线工作,组织上给他安排到多种经营站站长职务,首先他深入基层调查,根据三角洲多种经营具体情况,制定方案,拓宽发展思路,完善多种经营基础档案,建立一整套管理办法,强化多种经营与用户直接联系纽带,为多种经营在新形势下,找到一系列的工作思路。今年,我区多种经营工作在难度大,人员少,只有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在没有车,路途远的情况下,进行动植物的防疫工作。
四、不断强化廉政意识,修正人生坐标。
作为多种经营站站长,不可避免地要与经济利益发生关系,所以必须树立和强化廉洁意识,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筑牢自己思想防线,才能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他自己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作和行为坐标,做到了政治上,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国务、人民无限地忠诚,时刻保持纯洁的先进。
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 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他在做好工作本职中,努力体现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贯穿于具体工作中,切实发挥了党员模范作用,他鼓励和引导每一名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发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投身事业发展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志明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该同志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盘锦市大洼三角洲开发区委员会
2011年06月15日